数学说课稿(通用15篇).doc

上传人:黑*** 文档编号:85631944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 页数:78 大小:6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说课稿(通用15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数学说课稿(通用15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说课稿(通用15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说课稿(通用15篇).doc(7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数学说课稿(通用15篇)初中数学湘教版说课稿1 各位教师,大家好!今日,我说课的内容是: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第一节“轴对称图形”,下面,我就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和教学评价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轴对称图形”是第五章“轴对称”的第一节的第一课时,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一则重要内容,它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有着严密的联系。实际生活中也随处可见轴对称图形及轴对称的应用。 2、学生状况分析:学生已经学过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形成了肯定的空间观念。日常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许多事物,为学生奠定了感性根底。 二、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通过观看、分析现实生活实例和

2、典型图形的过程,熟悉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会找出简洁的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了解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联系和区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折纸、剪纸等活动,培育学生探究学问的力量与思索问题的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观赏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体验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4、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熟悉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会找出简洁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区分和联系。 三、说教法与学法 本节课我以“感受生活动手操作-共同探讨归纳总结应用实践”的模式绽开教学。让学生始终处于主动的学习状态,让学生有充分的思索时机。 1、教 法:观看法、争论法、探究法、多媒体电化教学

3、。 在课的开头,结合多媒体动画,从美丽的生活场景中抽象出蝴蝶、蜻蜓、树叶这三个轴对称图形,激发学生的情趣,使学生产生探究的剧烈愿望,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2、学法:观看猜测、共同探讨、动手操作、归纳总结、应用实践。“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最有价值的学问是关于方法的学问。学习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可见,“学会学习”本身比“学会什么”更重要. 3、教学预备 教师预备: 课前制作动态演示的多媒体课件;模具、实物、投影、胶水。 学生预备:剪刀、各种美术颜色、美工刀一把、白纸若干。 四、说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用多媒体演示生活中的有关画面) 故事引入:(师讲故事的过程中播放动画

4、) 试验探究 探究一 问题1:这些漂亮的图形来自生活。仔细观看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征?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问题2:你能将图中的窗花沿某条直线对折,使直线两旁的局部完全重合吗?其他图形呢?(在学生通过观看、概括、小组争论的根底上,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进展归纳验证:方法一:动手操作“扎纸”试验。) 方法二:利用多媒体,用动画的形式演示,总结,得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对称轴。 这样设计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积极思索,在同伴的帮忙下,经过自己的努力主动地猎取学问。也有利于培育学生观看力量,概括力量和语言表达力量。 练习: 请大家拿出你们预备的图形,动手折一折,画一画,找出它们的对称轴,有几条呢? 探

5、究二 学生活动做“印墨迹”试验:取一张质地较软、吸水性能好的纸,在纸的一侧滴一滴墨水,将纸快速对折、压平,并用手指压出清楚的折痕,再将纸翻开后铺平,观看所得到的图案有什么特征? 完成上面试验后,启发引导学生有什么发觉?在于同伴沟通的根底上,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进展归纳总结,得出轴对称的概念: 接下来给学生例举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在加深印象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到处有数学。 问题3:你能说出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分与联系吗? 先给学生一分钟时间思索,然后与同伴沟通自己的看法,再在全班进展沟通。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会特征,可利用多媒体,展现具有 代表性的图片。最终教师加以点评,得出二者

6、的区分与联系。 拓展应用 1、让学生设计一个美丽的轴对称图案。展现自己的作品,体会创作时的欢乐和意想不到的图案美和成就感. 2、观赏反思,提升熟悉。师:请看这里!音乐声中,教师配音介绍,学生谈感受。舞姿美丽高雅的舞蹈“千手观音”、宏伟壮美的人民大会堂、历史悠久的北京天坛、雄伟高耸的法国埃菲尔铁塔、 课堂小结 (1)、本节课学到了哪些学问? (2)、说说自己在本节课中的体会或困惑? 课后作业 1:教科书第117页习题5.1的第 1、2、3、题。 2:教科书第114练习第1、2题 五、教学实践活动的收获与反思: 1、在学习中实践 ,我学习了金石中学几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升了自己教育教学力量。 2、

7、在实践中反思 ,在实践研修的过程中,我充分感受到课堂不只是教师个人的舞台,还应是师生心灵对话、情感沟通的舞台。教师只有在课堂上搭建起师生互动的教学沟通平台,加强师生间的情感沟通,营造民主、公平、和谐的气氛,才有利于促进学生制造性思维的培育。教师和学生共享彼此的思索、见解和学问,沟通彼此的理念、情感和体验,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相长。 3、在反思中收获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会静下心来采他山之玉,纳百家之长,渐渐地走,渐渐地教,走出自己的一路风采。 初中数学湘教版说课稿2 大家好!很快乐有这样一个时机与大家一起学习、沟通,盼望大家多多指教!我说课的课题是“合并同类项”,下面进展简洁的说课: 一

8、、教材与学情分析: 本节课选自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4节,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在引入用字母表示数,学习了代数式、多项式以及有理数运算的根底上,对同类项进展合并的探究、讨论。合并同类项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其法则的应用是一次式加减的根底,也是以后学习解方程、解不等式的根底。另一方面,这节课与前面所学的学问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建立在数的运算律的根底之上;在合并同类项过程中,要不断运用数的运算。可以说合并同类项是有理数加减运算的延长与拓广。因此,这节课是一节承上启下的课。 七年级的学生具有剧烈的奇怪心与求知欲,形象直观思维已比拟成熟,但抽象思维力量还比拟薄弱。所授班级中,已初步形成合作

9、沟通、勇于探究的学习风气。 基与上面对教材与学情的分析,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1、了解同类项、多项式相等的概念。 2、把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力量目标: 1、在详细的情景中,通过观看、比拟、沟通等活动熟悉同类项,了解数学分类的思想;并且能在多项式中精确推断出同类项。 2、在详细情景中,通过探究、沟通、反思等活动获得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体验探求规律的思想方法;并娴熟运用法则进展合并同类项的运算,体验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 情感目标: 1、通过设置详细的问题情境,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沟通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合作的开心与收获。 2、实施开放性教学

10、,让学生获得胜利的体验。 3、通过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得到不同的进展。 教学重点: 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及应用。 教学难点: 正确推断同类项;精确合并同类项。 二、设计思路: 1、 采纳“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绽开教学。让学生经受同类项概念和合并同类项法则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学问,把握其思想方法和应用技能。 2、 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看、猜测、推理、论证、沟通与反思等数学活动;鼓舞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使学生主动地猎取学问,积存数学活动阅历,学会探究、学会学习。 3、 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实施开放性教学,让学生获得胜利的体验。 三

11、、 教学方法、手段与教学程序: 为了到达教学目标,实现我的设计效果,我采纳引导、探究法为主的教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CAI帮助教学。设计以下主要教学流程: 1)创设五个步步深入的问题情境: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为本课学习做好预备和铺垫。 2)问题探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熟悉同类项,了解数学分类的思想;获得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体验探求规律的思想方法。同时让学生体验合作的开心与收获。感受胜利的喜悦。 3)火眼金睛与看谁做的又快又准:让学生加深对同类项的熟悉,加强对合并同类项法则的理解。 4)例题讲解与稳固练习:让学生把握在多项式中推断出同类项和运用法则进展

12、合并同类项运算的技能,使学生的学问、技能螺旋式上升。 5)课堂小结: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将学问条理化、系统化。 6)拓展延长与挑战自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为他们供应更广泛的进展空间。 我的教学目的能不能实现,设计效果能不能到达,就只能看我接下来上课的状况了!我的说课就简洁说到这里,感谢大家! 初中数学湘教版说课稿3 今日我说课的课题是有理数的加法。本节课选自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数学七年级(上)第一章第四节第一课时的内容。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和教学反思四个方面对大家介绍我对本节课的理解与设计。 教材分析 (一)地位和作用 有理数的加法是小学算术加法运算的拓展,是初中数学的起始

13、局部,也是初中数学运算最重要,最根底的内容。娴熟把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是学习有理数其它运算的前提,同时,也为后面学习实数、代数式运算、方程、不等式、函数等学问奠定根底.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是建构在生产、生活实例上,有较强的生活价值,表达了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就本章而言,有理数的加法是本章的重点。学生能否承受和形成在有理数范围内进展的各种运算的思索方式(确定结果的符号和肯定值),关键在于这一节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1、学问与力量目标: (1)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2)理解并把握的有理数加法的法则,并会运用法则进展精确运算,提高学生的运算力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受法则探

14、究的过程,培育学生归纳总结学问的力量。 (2)体验初步的算法思想。(转化) (3)在探究过程中感受数形结合和分类争论的数学思想。 (4)渗透由特别到一般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3、情感与态度目标: (1)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问来源于生活,效劳于生活,培育学生对数学的喜爱。 (2)培育学生协作意识,体验胜利,树立学习自信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和运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难点: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教法与学法 我在本节课主要采纳“引导发觉教学法”,并借助多媒体课件来绽开教学。学生主要采纳“合作探究学习法”来学习本节内容。 教学程序: 我采纳的教学模式分为“引探结用”四个环节。 (一)、引

15、出课题(2分钟) 例如,足球竞赛中,可以把进球数记为正数,失球数记为负数,它们的和叫做净胜球数。 假如,红队进4个球,失2个球;蓝队进1个球,失1个球. 则红队的净胜球数为 4(2), 蓝队的净胜球数为 1(1)。 这里用到正数和负数的加法。 那么,怎样计算4(2)呢? 此环节大约2分钟。 (二)、探究规律、得出法则。 (15分钟) 现规定正能量为正,负能量为负。 (1)若两个好人携带正能量分别为+20、+30, 则相加的结果是( )。 写成算式:(+20)+(+30)= ( ) (2)若两个坏人携带负能量分别为-20、-30, 则相加的结果是( ) 。 写成算式:(-20)+(-30)=(

16、) 这两个算式,运算有什么特点呢? 同号两数相加,好比作同伙人:正数+正数,正能量增大; 负数+负数,负能量增大。 最终概括为定符号;把肯定值相加。 (3)若一个好人携带正能量+30一个坏人携带负能量-10。 则两人比赛的结果是( ) 赢,还剩( )能量。 写成算式:(+30)+(-10)=( )。 (4)若一个好人携带正能量+20一个坏人携带负能量-40。 则两人比赛的结果是( )赢,还剩( )能量。 写成算式:(+20)+(-40)=( )。 这组算式,运算有什么特点呢? 异号两数相加,好比两人在打仗,谁的力气强大,谁就赢。假如正能量大, 符号就定为正;假如负能量大,符号就定为负,又让学生

17、理解两人打仗,彼此力气会彼此抵消,彼此消损。那么赢的一方还剩多少能量呢?故而把肯定值做减法。强调用大的肯定值减去小的肯定值。 最终概括为定符号;把肯定值相减。 再看两种特别情形: (5)若一个好人携带正能量+30,一个坏人携带负能量-30。则两人比赛的结果是( ),还剩( )能量。 写成算式:(-30)+(+30)=( )。 (6)20+0=( ) 0+(-15)=( ) 新课程提倡让学生从“要我学”向“我会学”转变,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由于教材上利用数轴和肯定值来探究法则过于抽象,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借鉴之下,我选用了学生感兴趣的卡通动画人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一种轻

18、松开心的学习气氛;我让学生来当裁判,学生必需把6次的状况都完成后,才能得到结果,这样每个学生的留意力始终会很集中。若学生有困难,则小组内探讨沟通、补充,让学生能逐步引导概括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上述过程,大约20分钟的时间,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小结(3分钟)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 取加数的符号,并把肯定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 取肯定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肯定值减去较小的肯定值。 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4、一个数同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四)、用 1、加深理解,稳固法则。(5分钟) (1)填表 (2)思索:在进展有理数加法运算时,应分几步完成? 加

19、数 加数 和的组成 和 符号 肯定值 -12 3 - 12-3 -9 18 8 -9 16 -9 -5 此题的设计是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把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同时,让学生知道,但凡有理数运算都要首先确定结果的符号。学生独立完成表格后,我将解题步骤,分步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对解题格式引起重视。 2、变式训练,应用法则。(15分钟) 例1.计算 (+20)+(+12) (-8)+(-12) (-3.75)+(-0.25) (-1/2)+(-2/3) (-7)+0 例2.计算 (-5)+9 7+(-10) (-3/4)+1/2 3/5+(-3/5) 数学家皮亚杰认为:“不断的训练才能够渐渐的进展出一个

20、合理的数学模型”。练习和科学的重复练习始终是数学学习的有效方法。为了让学生娴熟应用法则精确计算,我设计了2个例题例1是同号两数相加;例2是异号两数相加。这两种最典型的类型,以起到稳固法则和标准格式的作用。我让学生尝试独立完成,让根底组的学生板演后,并让别的学生找错误,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泼了课堂气氛。同时,通过学生纠错的过程,让学生对错误加深记忆,将学问转化为技能。 3、小组闯关,检测目标。 (5分钟) 在新课程下,教学的本质是学习活动,学生是否有效的学习,教学目标是否落实到位,检测目标成为一节课的一个重要环节。 我设计了两个闯关小嬉戏。一个是学生口答抢答,另一个是男生出题女生抢答,

21、反之女生出题男生抢答,通过男女同学竞争中稳固、应用法则。 三点教学反思 1、情境探究问题的设置 我用卡通动画人物来引入问题情境,使学生能够形象的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在思索问题时,首先应让学生对好人、坏人在一起有几种状况有一个明确的熟悉,培育学生考虑问题的完整性。然后再逐一的进展探究,通过学生谈论沟通,最终得到有理数的四条加法法则。 2、例题安排的设置 我安排了同号两数相加和异号两数相加两种最典型的类型,以起到稳固法则和标准格式的作用。 3、数学语言表达的训练 为了培育学生的数学语言的表达力量,在课堂中我尽可能的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这样可以准时订正学生错误,引导学生标准的表达。 数学说课稿

22、篇2 说教材 1、说课的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第一册第18页。 2、自然数有两方面的含义,用来表示事物有多少时,称为基数,用来表示事物的次序时,称为序数。本节教学自然数的另一个含义:序数含义。在学生了解了1-5的基数含义的根底上,教材通过一幅常见的排队购票图,引入序数含义的教学。 3、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初步感知自然数的基数含义和序数含义,并能用“第几”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2)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熬炼、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教育。 (3)让学生在开心的嬉戏中理解、运用学问,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参加意识。 4、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

23、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学会区分5以内的几个和第几个,这是教学的重点。学生对第几来描述物体的位置是教学的难点,可通过学生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探究、思考、沟通,从而猎取学问。同时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参加意识。 说教法学法 为全面精确地落实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本着学生全面进展的特点,教学时将依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在教学时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亲密联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给运发动排名次的过程中,自然的把握第几和几个的概念。让学生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探究、思考、沟通,来猎取新的学问。同时创设嬉戏,让学生在玩的同时自然的猎取学问,而且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参加意识。 说教学程序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24、师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喜爱开运动会吗?今日,教师和小朋友们在教室里进行一次小小的运动会吧!安排学生看运发动跑步的快慢,看看谁跑得最快?谁跑得最慢?让学生在给运发动排名次的过程中,自然的把握“第几”的概念。 (二)巧设练习,稳固新知 运发动根据跑步的名次站成一排,教师找几个平常承受学问较慢的或课堂上不爱参与活动的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来发奖牌,从中了解他们对学问的把握状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1、发奖。师说:跑步竞赛完毕了,现在我们要进行发奖仪式,请学生代表给运发动发奖牌。师提出不同的要求:请你给第一名的运发动发奖牌;请你给其次名的运发动发奖牌等等。 2、送水。运发动很辛苦,现在他们正在休息,你能

25、把这杯水送给第3个运发动吗?(这时运发动已经打乱跑步名次,与同学们面对面坐着。学生在给运发动送水的时候发生了分歧,一个学生给从左数的第三个运发动送水,另一个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把水送给另一个运发动。在学生辨别不清的时候,让学生说说自己送水的理由,在两个学生的争辩中,同学们理解了“从左数和从右数”的含义,同时也意识到数学语言的严密性。同时巧设练习,把学问的难点放给学生,让学生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探究、思考、沟通,从而猎取学问。 (三)分组合作,运用新知 让学生在开心的嬉戏中理解、运用本节课的学问,而且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参加意识。师说:运动会还在进展着,天真热,教师预备了一些太阳帽,请各小组长

26、把帽子发给同学们吧。要求:让小组成员按肯定的挨次排成一队,组长仿照教师刚刚组织同学给运发动送水的嬉戏,组织本组的同学玩分帽的嬉戏,要求每一个同学都有参加活动的时机。组长提出不同的要求,让同学们戴帽子。如:给从左面数第4名同学戴帽子,给从右面数第2名同学戴帽子,给从左数 等。 (四)再设练习,扩展学问 这一环节的设计,使第几和几个的概念更深的把握,同时培育学生的制造意识,进展学生的思维有很大的帮忙。师说:运动会完毕了,同学们表演了团体操,教师有两个问题想让同学们帮着解答: (1)小林的前面有2人,后面有3人,小林这排一共有几人? (2)小红从前面数排在第2,从后面数排在第3,小红这排一共有几人?

27、让个小组争论,提示学生可以演示,找出规律,全班沟通。 数学说课稿 篇3 敬重的各位评委,你们好! 今日我说课的课题是分式,我们知道,分式是表示数量关系的工具,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模型。本节课的内容是分式的起始课。下面我将从教学背景、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详细阐述我对这节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教学背景 1、教材分析 (1)地位与作用:分式是北师大版新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一节,本节内容分两课时完成。我所设计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主要内容是分式概念、意义和用分式表示数量关系。分式是继整式之后,又一代数学习的根本内容,是小学所学分数的延长和扩展,学好本节课,是今后连续学习分式的性质、运

28、算以及解分式方程的前提。 (2)重点:分式的概念。 (3)难点:识别分式有无意义;用分式描述数量关系。 分式概念是分式这一章学习的起点和根底,因此分式的概念是教学的重点。又由于初中学生的认知构造中存在着这样的障碍:不擅长概括数学材料、缺乏对字母及其他数学符号用于运算的力量,所以判定分母中整式的值何时不为零、用分式表示数量关系是教学的难点。 2、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目标:把握分式概念,学会判别分式何时有意义,能用分式表示数量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受分式概念的自我建构过程及用分式描述数量关系的过程,学会与人合作,并获得代数学习的一些常用方法:类比转化、合情推理、抽象概括等。 (3)

29、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获得胜利的阅历,体验数学活动布满着探究和制造,体会分式的模型思想。 经过七年级一年的学习,学生初步养成了自主探究意识。一方面,在七年级下册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整式,分式与整式一样也是代数式,因此讨论与学习的方法与整式相类似;另一方面,“分式”是“分数”的“代数化”,学生可以通过类比进展分式的学习。所以我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以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为动身点,确定以上3个方面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教法与学法 基于以上教材特点和学生状况的分析,我在本节课主要采纳“引导发觉教学法”,借助于计算机课件,通过“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绽开教学。 三

30、、教学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仆人。”为能更多地向学生供应从事数学活动的时机,我将本节课设为以下五个环节:发觉新知再探新知应用拓展小结稳固布置作业,以期在多样的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积极自主探究、合作沟通与实践创新。 (一) 发觉新知 (10分钟) 在这儿我对教材进展了处理,课本引例是 “土地沙化、固沙造林”问题,设问是“这一问题中有哪些等量关系?”我将引课方式改为通过学生自己构造代数式去发觉分式,创设了这样的情境: 1、创设情境: 师生共同观赏画面,教师给出探究要求: “代数式”庄园的果树上挂满了“整式”的果子:x,2400,30,

31、n,a-x,b,180,(n-2),请你任选其中的几个,分别运用整式的四则运算,合成四个代数式;并与同组的伙伴沟通你的成果。其中有新的一类代数式吗?请说一说。 从学生熟识的整式及其运算入手,引导学生从旧知中发觉新知,与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更相吻合,有利于探究活动的绽开,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 “好的教师不是在教数学而是激发学生自己去学数学”。用已给的8个整式进展代数式的构造时,学生可以写出多种多样的式子,里面既有单项式,也有多项式,还有分式。通过学生对自己所构造的代数式进展观看,创设发觉情境,学会把自己的活动作为思索的对象,更好地进展分式概念的建构活动。 2、探究沟通 : (1)议一议:你们所发觉

32、的这一类新代数式: 征?它们与整式有什么不同? (2)类比分数,概括分式的概念及表达形式 它们有什么共同特 被除数除数=商数被除式除式=商式 3 4 = n (a-x) = 整数 整数 分数 整式 整式 分式 (3)小组内互举例子,判定是否分式的分母可以为零 (二)讲解新课(20分钟) 这一环节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为了充分表达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我将在学生已有学问阅历的根底上组织学生进展学习,探究分式的概念、意义以及简洁应用,加深他们对学问的理解,为此,我将新课的讲解过程细分为如下四个步骤: 1、分式的定义 为了使学生能够精确区分“分式”与“整式”,加深他们对分式的理解,我打

33、破了在传统教学中直接给出定义的常规,设计了想一想,引导学生在上一环节对所列代数式与分数进展比拟的根底上,再将其与整式相比拟,找出二者的异同,从而类比整式归纳总结出分式的定义:整式A除以整式B,可以表示成A/B,假如除式B中含有字母,那么A/B的式子就叫做分式.其中,A叫做分式的分子,B叫做分式的分母. 2、分式的意义 分式的分母不能为零,即只有当分式的分母不为零时,该分式才有意义。对于这一问题的讲解,我将让学生类比分数以及结合前边的实际问题加以理解。 3.例题讲解 (2)当分母的值等于零时,分式没有意义,除此之外分式都有意义。 由分母2a=0,得a=0, 所以,当a取零以外的任何实数时,分式

34、(三)课堂练习(10分钟) 众所周知,理论是用来指导实践的,为了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学问很好的应用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善结合,要求学生在本节所学学问的根底上,结合详细的题目亲自动手练一练,以便在检验本节课教学效果的同时,针对学生在练习中消失的问题进展准时的查漏补缺。 1、当x取什么值时,以下分式有意义 2、把甲、乙两种饮料按质量比x:y混合在一起,可以调制成一种混合饮料。调制1kg这种混合饮料需多少甲种饮料? 都有意义。 通过详细的例题,给学生演示本节所学学问的详细应用,讲解完毕后,选择学生上台演板,在标准学生讲解步骤的同时,加深他们对本节所学学问的理解和记忆。 (四)课堂小结(3分钟

35、) 以课堂提问的方式对本节课进展小结,结合学生的答复,教师最终给出标准总结,以重申本节课所学习的重点及难点。 (五)布置作业(2分钟)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更好的表达因材施教的原则,我将本节课的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局部。 必做题:第67页,习题3.1第1、2题。 选做题:第67页,习题3.1第3、4题。 四、板书设计 在板书设计的过程中,我的指导思想是尽可能使得版面构造合理,简明扼要,使学生一目了然,易于抓住重点。 数学说课稿 篇4 各位领导、各位教师: 大家好! 下面我就来讲一讲我是怎样上通分这一堂课的。 一、 教学内容: 本课是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的“通分

36、”第一课时。 二、 教材所处的地位: 通分是分数根本性质的一种应用,是已经把握了分数的根本性质和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同时,通分又是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根底,是比拟异分母分数大小和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重要步骤,因此,必需使学生切实把握好。 三、 教学目标: 依据本课的教学内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熟悉通分的意义,理解和把握通分的方法,学会把两个分数通分,能通过通分比拟异分母分数的大小。 2、 培育学生的观看、分析和归纳等思维力量。 四、 教材重点和难点: 为了使学生能比拟顺当地到达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通分的意义,把握通分的方

37、法。 教学难点:理解通分的算理以及通分的关键:找准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 五、 教法: 为了更好地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我采纳了以下教法: 1、 争论法。通过学生的争论让他们自己总结归纳出通分的意义和方法。 2、 借助投影的演示进展直观教学,帮忙学生理解通分的算理,培育了学生的观看、分析力量。 3、 运用口答、投影等形式的练习,使学生稳固了所学的学问,使教学得到反应。 4、 循循善诱,启发引导学生,鼓舞学生积极发言,引导学生动口、动脑、动手,逐步把握新知。 六、 学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联系旧学问解决新问题,通过对操作演示的观看、分析,自己总结归纳出通分的意义和方法,表达了学

38、生的自主。 七、 教学过程: 1、通分是在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分数的根本性质的根底上学习的,因此,在新授前我先安排了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分数的根本性质的复习。复习第(1)题让学生回忆了两个数是互质关系、倍数关系和一般关系时怎样求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复习第(2)题时先让学生填空,再说一下这样填的依据,为通分过程打好根底。这两题都分散了教学中的难点;第(3)题是为例2学习异分母分数的比拟作预备,并通过 和 的比拟,设置悬念,引出今日的内容。 2、(1)在教学例1时,我先通过题中详细的分数,引出异分母分数的概念,再引导启发学生把 和 化成分母一样的分数,公共的分母必需是6和9的公倍数,从而引出了公

39、分母的概念,再引导学生思索:为了计算简便,取哪一个公倍数作公分母,然后出示了通分的关键。 (2)在教学通分过程时,我重点是解决对比公分母思索把原来的分母和分子要同时乘以几,引导学生想:公分母是原来分母的几倍,原来分数的分母和分子要同时乘以几。为了帮忙学生真正理解通分的道理,我借助教材上图形的直观,采纳抽拉投影片演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此根底上,引导学生对比板书自己总结归纳出通分的意义和方法。 在教学例1后,我就指导学生练习练习十九第2题和练一练1,有利于进一步稳固通分的道理和通分的方法 。 (3)在教学例2时,我着重引导学生想应当先通分再比拟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有了例1的教学通分的过程,学生已

40、有力量解决,所以我让学生直接口答,没有作过多的追问,而且例2的最终一步的关系符号由学生自己填写,有利于学生力量的培育。 3、教学例2后,就进入了稳固练习阶段。通分的关键是找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因此我首先安排了练习十九第1题:很快说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然后练习了练习十九的第四题提高了学生的区分力量,防止通分的两种错误类型。 4、最终我进展了课堂总结,让学生自己归纳:这堂课,你学会了什么?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5、在一堂课完毕之前,我还安排了肯定的作业时间,既当堂检查了教学效果,又减轻了学生的课后负担,并在作业时,我进展了个别辅导,让后进生能得到进一步的理解和把握。 最终我忠心盼望各位

41、领导、教师多提珍贵意见,感谢大家! 数学说课稿 篇5 教师们:您们好!特别快乐能有时机和大家来沟通说课活动,谨此向在座的教师们学习。我说课的内容是华师大版九年义务教育七年级教科书代数第一册其次章其次节“数轴”的第一课时内容。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概念的根底上,从标有刻度的温度计表示温度凹凸这一事例动身,引出数轴的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的方法,初步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以使学生借助直观的图形来理解有理数的有关问题。数轴不仅是学生学习相反数、肯定值等有理数学问的重要工具,还是以后学好不等式的解法、函数图象及其性质等内容的必要根底学问。 二: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

42、的要求及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特制定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 使学生理解数轴的三要素,会画数轴。 2。 能将已知的有理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的已知点所表示的有理数,理解全部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3。 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让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实践,培育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确定: 正确理解数轴的概念和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建立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数与形的结合)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四:学情分析: 学问把握上,七年级学生刚刚学习有理数中的正负数,对正负数的概念理解不肯定很深刻,很多学生简单造成学问遗忘,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叙述。 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学问障碍。学生对数轴概念和数轴的三要素,学生不易理解,简单造成画图中掉三落四的现象,所以教学中教师应予以简洁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理解力量和思维特征和生理特征,学生好动性,留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盼望得到教师的表扬等特点,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心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留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制造条件和时机,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心理上,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教师应抓住这有利因素,引导学生熟悉到数学课的科学性,学好数学有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学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