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作业成本计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作业成本计算.ppt(7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七章作业成本计算本章学习目的本章学习目的1、了解作业成本计算的制造环境,如:及时制和弹性制造系统。2、掌握作业成本计算的基本原理。3、作业成本计算和传统成本计算的区别。4、作业成本计算的优缺点。5、进一步熟悉成本动因的种类。6、了解作业管理的基本理念。本章教学内容一、传统成本计算的缺点二、作业成本计算的产生与发展三、作业成本计算的基本概念四、作业成本计算原理与程序五、作业成本计算_举例六、作业管理七、作业成本管理在我国的运用一、传统成本计算的缺点(一)成本信息严重扭曲(一)成本信息严重扭曲1 1、传统成本计算以、传统成本计算以“业务量是成本的唯一影响因素业务量是成本的唯一影响因素”为基础,将
2、成本计算过程过于简单化。为基础,将成本计算过程过于简单化。2 2、传统成本计算简化了对期间费用的处理。、传统成本计算简化了对期间费用的处理。(一)成本信息严重扭曲(一)成本信息严重扭曲3 3、在传统生产环境下,由于间接成本的比重不大,所以传、在传统生产环境下,由于间接成本的比重不大,所以传统成本计算还能满足企业对成本信息的需求。统成本计算还能满足企业对成本信息的需求。在新的制造环境下,成本构成发生了较大改变:在新的制造环境下,成本构成发生了较大改变:(1 1)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成本被制造费用替代,制造费用)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成本被制造费用替代,制造费用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如:技术先进企业的间接
3、成本为直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如:技术先进企业的间接成本为直接成本的接成本的400400500500;(2 2)许多企业不得不放弃大批量生产方式,采用以顾客)许多企业不得不放弃大批量生产方式,采用以顾客导向的弹性制造系统(导向的弹性制造系统(FMSFMS),并采用小批量和差异化产),并采用小批量和差异化产品生产方式,从而使生产的复杂性大大增加。品生产方式,从而使生产的复杂性大大增加。(一)成本信息严重扭曲(一)成本信息严重扭曲在新制造环境下,采用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在新制造环境下,采用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将导致以下后果:将导致以下后果:(1 1)间接成本越来越与人工小时没有关系;)间接成本越来越与人
4、工小时没有关系;(2 2)忽视了不同批量成本的差异性。)忽视了不同批量成本的差异性。(二)不能满足企业实施全面成本管理的需要(二)不能满足企业实施全面成本管理的需要l1、传统成本计算只能反映生产耗费的结果,不能反映经营过程中各作业环节的成本耗费,以及各环节成本发生的因果关系;l2、传统成本计算具有短期性(而战略成本就有长期性)、片面性(只考虑制造环节的成本而不考虑销售和采购等其它阶段的成本)和层次上的单一性(只关注产品成本而忽视其它形式的成本)。二、作业成本计算的产生与发展(一)作业成本法(一)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ABCactivity-based cos
5、ting,ABC)最早由)最早由美国会计学家美国会计学家Eric KohlerEric Kohler教授提出,教授提出,19411941年他在年他在会计会计论坛论坛上首次提出作业、作业账户、作业会计等概念;上首次提出作业、作业账户、作业会计等概念;(二)美国会计学者(二)美国会计学者George I.StaubusGeorge I.Staubus博士在其论文博士在其论文收益收益的会计概念的会计概念中,以决策有用目标为基础研究了作业成本中,以决策有用目标为基础研究了作业成本计算方法。计算方法。19711971年出版年出版作业成本计算和投入产出会计作业成本计算和投入产出会计,对作业、成本、作业会计
6、等概念做了系统的论述,也是首对作业、成本、作业会计等概念做了系统的论述,也是首部有关作业成本计算的专著;部有关作业成本计算的专著;(三)库伯(三)库伯1987198719891989年在年在成本管理成本管理和和哈佛商业评论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论文上发表的论文正确计算成本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正确计算成本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奠定了作业成本计算的理论基础;奠定了作业成本计算的理论基础;二、作业成本计算的产生与发展l(四)随后,作业成本计算的研究大量涌现。如:(四)随后,作业成本计算的研究大量涌现。如:詹姆斯詹姆斯.布林逊布林逊19911991年的文章年的文章作业会计:作业基作业会计:作业基础成本计算方
7、法础成本计算方法、彼得、彼得.B.B.B.B.特尼特尼19911991年的文章年的文章ABCABC的效用:怎么推动作业基础成本计算的效用:怎么推动作业基础成本计算,以,以及库伯及库伯19921992年的报告年的报告推进作业基础成本计算:推进作业基础成本计算:从分析到行动从分析到行动等;等;l(五)(五)2020世纪九十年代,作业成本计算得以广泛世纪九十年代,作业成本计算得以广泛应用。应用。Krum WeideKrum Weide的统计显示:为考虑采用传统的统计显示:为考虑采用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企业由原来的成本计算方法的企业由原来的7070下降到下降到2121,采纳作业成本计算方法的企业由原来的
8、采纳作业成本计算方法的企业由原来的3030上升上升到到7474。三、作业成本计算的基本概念作业作业(Activity)作业链作业链(ActivityChain)价值链价值链(ValueChain)三者关系三者关系作业消耗资源,作业消耗资源,同时又创造价值同时又创造价值三、作业成本计算的基本概念资源作业中心制造中心产产品品产品消耗作业作业耗用资源作业中心作业中心资源资源资源资源资源资源资源资源(一)资源1、进入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都属资源范畴,包括:货币资源、材料资源、人力资源、动力资源等。2、资源进入企业,不一定都被消耗,即便消耗也不一定对最终产出有所贡献。区别有用消耗和无用消耗,把无用消
9、耗价值单独归集到不增值作业价值,而把有用耗费的价值分配到作业中去。(一)资源3 3、作业成本计算以资源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是要在、作业成本计算以资源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是要在价值形成的最初形态上反映被最终产出吸纳的有价值形成的最初形态上反映被最终产出吸纳的有意义的资源耗费价值。意义的资源耗费价值。4 4、区别消耗资源的作业状况,找到、区别消耗资源的作业状况,找到资源动因资源动因,按资,按资源动因将资源消耗价值分配到作业中去。源动因将资源消耗价值分配到作业中去。资源动因是指资源被各作业消耗的方式和原因。资源动因是指资源被各作业消耗的方式和原因。资源动因资源资源动因职工医疗保险职工人数人力消耗劳动时间
10、动力消耗电力度数房屋租金使用面积折旧所用设备的价值(二)作业(二)作业1、作业是指企业经营过程中相互联系、各自独立的活动,是企业控制和管理的单元。作业是基于一定目的、以人为主体、消耗一定资源的特定范围的工作。2、同一类作业必须具有同质性。作业的划分必须视管理要求和成本动因而定。3、作业可以划分为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非增值作业虽然也耗费资源,但对产品价值没有任何帮助,应予以消除。(二)作业作业作业生产作业生产作业营销作业营销作业服务作业服务作业发货作业发货作业进货作业进货作业(二)作业生产作业生产作业工序作业工序作业维持性作业维持性作业单位作业单位作业批次作业批次作业 l作业根据服务的层次和范
11、围的分类作业根据服务的层次和范围的分类单位作业:(单位作业:(UnitActivity)使单位产品受益的)使单位产品受益的作业,如在每块印刷电路板上安装电阻器。作业,如在每块印刷电路板上安装电阻器。批别作业(批别作业(BatchActivity):使一批产品受益):使一批产品受益的作业,如对每批产品的抽样检验。的作业,如对每批产品的抽样检验。品种作业(品种作业(ProductActivity):使某一特定产):使某一特定产品的每个单位都受益的作业,如调整工艺流程。品的每个单位都受益的作业,如调整工艺流程。维持性作业(维持性作业(SustainingActivity):使整个组):使整个组织而不
12、是某个具体产品受益的作业,如美化厂区织而不是某个具体产品受益的作业,如美化厂区环境环境(二)作业(二)作业l成本动因:引起成本发生的原因,是成本汇集和分配的依据。l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l作业成本计算根据资源耗用的因果关系进行成本分配,依据作根据资源耗用的因果关系进行成本分配,依据作业对资源的消耗情况将资源的成本分配到作业,业对资源的消耗情况将资源的成本分配到作业,再按照成本对象对作业的使用情况将作业的成本再按照成本对象对作业的使用情况将作业的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分配到成本对象(二)作业(二)作业成本动因(根据表现形式划分)成本动因(根据表现形式划分)资源动因资源动因 作业动因作业动因 资源
13、动因是指将资源成资源动因是指将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中心的标准本分配到作业中心的标准。作业动因是将作业中心的成本作业动因是将作业中心的成本分配到产品或劳务的标准。分配到产品或劳务的标准。四、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l成本动因选择的原则:成本效益原则成本效益原则重要性与充分性相结合重要性与充分性相结合所选成本动因变量应是定量的并且是同质的所选成本动因变量应是定量的并且是同质的所选成本动因变量的数据易于收集所选成本动因变量的数据易于收集所选成本动因应与作业成本库中的资源消耗情况所选成本动因应与作业成本库中的资源消耗情况有高度的相关性有高度的相关性(二)作业l成本动因的数量取决于三个方面:成本动因与间接费用
14、的相关程度成本动因与间接费用的相关程度企业经营的复杂程度企业经营的复杂程度产品成本的期望精确程度产品成本的期望精确程度 作业类型及成本动因种类代表性作业作业成本动因单位作业零件加工磨床运转小时数批别作业调整设备调整次数品种作业产品设计产品种类能力维持作业保安场地面积(三)作业中心1、作业中心作业中心,是负责完成某一项特定产品制造功能的一系,是负责完成某一项特定产品制造功能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列作业的集合。作业中心作业中心,一般基于管理的目的而不是,一般基于管理的目的而不是专门以成本计算为目的设置,因而成本中心既是成本汇专门以成本计算为目的设置,因而成本中心既是成本汇集中心也是责任考核中心。作业
15、中心是计算资源耗费必集中心也是责任考核中心。作业中心是计算资源耗费必不可少的一环不可少的一环2、在、在适时制(适时制(JIT)生产方式)生产方式下,一个企业可能有多个制下,一个企业可能有多个制造中心,而根据工作组合的可独立性和内容上的可分解造中心,而根据工作组合的可独立性和内容上的可分解性,一个制造中心又可以划分为若干作业中心。性,一个制造中心又可以划分为若干作业中心。(四)作业成本l作业成本是以作业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的成本,只是为了计算产品成本的一个中间状态的成本形式。(五)作业链与价值链l作业链是指企业为了满足顾客需要而建立的一系列有序的作业集合体。l研究开发 设计 生产 营销 配送 售后
16、服务l价值联和作业链紧密结合,并不完全一致。l作业链不仅关注每个作业个体的重要程度,强调区别作业的重要程度对作业进行管理,更关注作业间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四、作业成本计算原理与程序资源成本库X资源成本库Y作业成本库A作业成本库B作业成本库C甲产品成本乙产品成本各种资源耗费成本按资源动因分配资源成本,计算作业成本按作业动因分配作业成本,计算产品成本资源耗费成本归集(一)确认作业中心,将资源耗费(一)确认作业中心,将资源耗费价值归集价值归集到作业中心到作业中心1、确认和计量各类资源耗费,将资源耗费价值归集到各资源库;2、将企业经营过程划分为各项作业。(1)不同人执行的作业不能合并。(2)如果一个作业
17、只有一个业务说明划分过细,如果包含不相关业务应该将其分解出去。(3)一般一个部门应该有210个左右功能明确的作业,而一个作业一般不超过515个密切关联的业务。(1)某项资源耗费如果能直观确定其为某一特定产品所耗费,则直接计入特定产品成本。(2)如果为各项作业所耗费,则直接计入各作业成本库。(3)如果属于混合状态,则要选择合适的资源动因将资源耗费分配到各作业。资 源职工医疗保险人力动力房屋租金折旧资源动因职工人数劳动时间消耗电力度数使用面积所用设备价值3、确定、确定“资源动因资源动因”。(二)将作业中心汇集的各资源耗费价值分解到作业成本库(二)将作业中心汇集的各资源耗费价值分解到作业成本库l确定
18、作业动因,再根据作业动因计算分配率。作 业订单处理机器调整质量检验材料搬运作业动因订单份数调整次数检验件数材料重量(三)将作业成本库价值分配计入最终产品成本计算单,计算完工产品成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作业1作业2作业3作业4作业库1作业库2作业库3总 成 本A产品B产品举例:举例:某企业生成某企业生成A A、B B两种产品。两种产品。A A产品为小批量、高科技产品为小批量、高科技产品,生产工人平均技术级别较高;产品,生产工人平均技术级别较高;B B产品为大批量产品,产品为大批量产品,生产工艺简单。有关资料如下表生产工艺简单。有关资料如下表:项目项目产销量产销量(件)(件)机器调机器调整次数整次数
19、原材料处原材料处理次数理次数质量检质量检验次数验次数机器制机器制造小时造小时直接材直接材料成本料成本直接人直接人工成本工成本A产品1000051010020000250000100000B产品40000255060000600000240000五、作业成本计算举例五、作业成本计算举例项目项目机器机器调整调整成本成本原材料原材料处理成处理成本本质量质量检验检验成本成本间接间接人工人工成本成本燃料与燃料与水电支水电支出出设备设备折旧折旧其它其它费用费用合计合计金额140000150000300000340001600002400001760001200000制造费用明细表制造费用明细表(一)传统成
20、本计算法下的成本计算(一)传统成本计算法下的成本计算项目A产品B产品直接材料成本250000600000直接人工成本100000240000制造费用300000900000总成本6500001740000单位成本6543.5说明:(二)作业成本计算法下的成本计算(二)作业成本计算法下的成本计算(二)作业成本计算法下的成本计算(续)(二)作业成本计算法下的成本计算(续)(二)作业成本计算法下的成本计算(续)(二)作业成本计算法下的成本计算(续)项目A产品B产品直接材料成本250000600000直接人工成本100000240000制造费用597656602344总成本9476561442344单
21、位成本94.836.1(二)作业成本计算法下的成本计算(续)(二)作业成本计算法下的成本计算(续)分析说明:按作业成本法,A产品成本由65元提高到94.8元,涨幅46;B产品单位成本由原来的43.5下降到36.1,降幅为22。在传统成本计算法下,产量较大的普通型产品的成本被高估而精确产品的成本被低估,原因是制造费用采用单一的分配标准,而忽视了不同作业的成本动因不同。(二)作业成本计算法下的成本计算(续)(二)作业成本计算法下的成本计算(续)(三)作业成本法的优点 作业是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成本对象,所有成本均为变动成本;对间接成本的分配更合理;作业成本法是更为广泛的完全成本法;不仅是一种成本计算方
22、法而且是一种成本控制方法。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传统成本计算方法计算的中心计算的中心作业作业(ACTIVITY)产品产品(PRODUCT)重点重点分析成本发生的前因分析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后果以成本论成本(简单法、以成本论成本(简单法、分批法、分步法)分批法、分步法)制造费用分配制造费用分配多标准分配,多成本多标准分配,多成本动因,对应成本库动因,对应成本库分配标准单一:直接人分配标准单一:直接人工小时、机器小时工小时、机器小时深度深度深,大大的明细化深,大大的明细化粗粗可归属性可归属性高高低低l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最核心的区别在于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最核心的区
23、别在于分配基分配基础不同础不同。l传统成本计算应用诸如人工小时、机器小时和产品数传统成本计算应用诸如人工小时、机器小时和产品数量等数量动因将成本库(量等数量动因将成本库(“制造费用制造费用”账户)归集汇账户)归集汇总的间接费用分配到成本对象,计算产品或劳务成本。总的间接费用分配到成本对象,计算产品或劳务成本。由于间接费用的发生与数量动因并不都成比例或相关,由于间接费用的发生与数量动因并不都成比例或相关,因而传统成本计算不能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因而传统成本计算不能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l与传统成本计算不同,作业成本计算的分配基础(成与传统成本计算不同,作业成本计算的分配基础(成本动因)不再仅限于传
24、统成本计算所采用的单一数量本动因)不再仅限于传统成本计算所采用的单一数量分配基准而是采用多元分配基准,集财务变量与非财分配基准而是采用多元分配基准,集财务变量与非财务变量为一体且特别强调非财务变量(例如产品零部务变量为一体且特别强调非财务变量(例如产品零部件的数量、调整准备次数、运输距离、质量检测时间件的数量、调整准备次数、运输距离、质量检测时间等)。这种变化使作业会计能够提供等)。这种变化使作业会计能够提供“相对准确相对准确”的的产品成本信息。产品成本信息。l相对于传统成本计算法,作业成本法有四大优点。相对于传统成本计算法,作业成本法有四大优点。l第一,第一,根据因果关系分配间接费用。根据因
25、果关系分配间接费用。作业成本法将制造费用按各种成作业成本法将制造费用按各种成本动因分配到产品,提高了产品成本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本动因分配到产品,提高了产品成本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l第二,第二,拓宽了成本核算的范围。拓宽了成本核算的范围。作业成本法以作业为核心进行成本核作业成本法以作业为核心进行成本核算,把作业、作业中心、顾客和市场纳入成本核算范围,形成以作业算,把作业、作业中心、顾客和市场纳入成本核算范围,形成以作业为核心的成本核算对象体系。它抓住资源向成本对象流动的关键,全为核心的成本核算对象体系。它抓住资源向成本对象流动的关键,全面分析企业在特定产品、劳务、顾客和市场及其组合以及各相
26、应作业面分析企业在特定产品、劳务、顾客和市场及其组合以及各相应作业盈利性的差别;盈利性的差别;l第三,第三,揭示了资源耗费、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揭示了资源耗费、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从前因看,成本是由从前因看,成本是由作业引起的而作业的形成要追踪到产品的设计环节,正是产品的设计作业引起的而作业的形成要追踪到产品的设计环节,正是产品的设计环节决定了产品生产的作业组成和作业预期的资源消耗水平。从后果环节决定了产品生产的作业组成和作业预期的资源消耗水平。从后果看,动态分析成本动因可以提供有效信息,促进企业改进产品设计、看,动态分析成本动因可以提供有效信息,促进企业改进产品设计、提高作业完成效率,并尽可
27、能降低资源消耗,全面提高企业整个价值提高作业完成效率,并尽可能降低资源消耗,全面提高企业整个价值链的价值;链的价值;l第四,第四,有利于建立新的责任会计系统以评价业绩。有利于建立新的责任会计系统以评价业绩。企业作业链也是一企业作业链也是一条责任链,以成本库为新的责任中心,分析评价该库中费用发生的合条责任链,以成本库为新的责任中心,分析评价该库中费用发生的合理性,以能否增加最终产品价值作为合理性的标准,并按是否提高价理性,以能否增加最终产品价值作为合理性的标准,并按是否提高价值链的价值为依据进行业绩评价。值链的价值为依据进行业绩评价。1作业成本法提供的成本信息仍然是历史信息,对成本管理的意义不大
28、;2成本动因的选择具有很大的主观性;3作业成本法没有完全解决与作业无关的间接成本的分配问题;4对制造费用比例较小的企业不使用;5作业成本计算一般以全厂为单位,不能提供部门成本信息。(四)作业成本法的缺点六、作业成本管理六、作业成本管理 定义:利用作业成本动因减少或消除非定义:利用作业成本动因减少或消除非增值活动的过程称为作业成本管理增值活动的过程称为作业成本管理(Activity-BasedManagement,ABM)作业成本管理的核心:尽可能消除作业成本管理的核心:尽可能消除“不不增值作业增值作业”,改进,改进“增值作业增值作业”,优化,优化“作业链作业链”和和“价值链价值链”,最终增加,
29、最终增加“顾客价值顾客价值”和和“企业价值企业价值”。1.作业成本管理能够很好地适应高新经济技术环境对作业成本管理能够很好地适应高新经济技术环境对成本管理的客观要求。成本管理的客观要求。2.作业成本管理有利于加强成本控制。作业成本管理有利于加强成本控制。3.作业成本管理有利于提高商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作业成本管理有利于提高商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作业成本管理的意义作业成本管理的意义+=六、作业成本管理(一)作业成本法的二维观念业绩计量成本分配观资 源成本动因作 业成本对象过程观成本分配观l资源作业成本对象l它以成本对象引起作业需求,作业需求进而引起资源需求l将资源首先分配到作业,再由作业分配至成本计
30、算对象过程分析观l它为企业提供有关何种原因引起作业(成本动因)以及作业完成的如何(业绩计量)提供信息l企业可以利用这些信息不断优化经营过程,从而实现持续改善l过程分析观承认多层次作业。(二)作业管理1成本动因分析:寻找成本发生的根源2作业分析:确认和评估价值的内容3作业的改进4作业业绩考核1成本动因分析:寻找成本发生的根源l作业投入:为取得产出而由作业消耗的资源。l作业产出:一项作业的结果或产品。l动因分析的根本目的:揭示作业的根本原因2作业分析:确认和评估价值的内容l描述作业l分析作业的必要性l分析重点作业l将本企业的作业与其他类似作业进行比较l分析作业之间的联系 l区分增值与非增值作业供应
31、商供应商产成品仓 库会计作业购货作业储存作业机制作业收货作业验货作业工作准备作业付款发票购货单附 件载货单原料验货报告原料原料原料收货报告收货报告原材料请求单购货通知某公司作业流程图区别增值作业(Value added Activity)与非增值作业l能增加传递给客户的价值的作业为增值作业。存货的储存、分类、整理和搬运;l产品的返修或者重复检测;等待工作等,都为非增值作业。3.作业改进l1 1作业消除:就是消除不增值作业。即先确定不增值作作业消除:就是消除不增值作业。即先确定不增值作业,进而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消除。例如将原材料从集中保业,进而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消除。例如将原材料从集中保管的仓库搬运
32、到生产部门,将某部门生产的零件搬运到下管的仓库搬运到生产部门,将某部门生产的零件搬运到下一个生产部门都是不增值作业。如果条件许可,将原料供一个生产部门都是不增值作业。如果条件许可,将原料供应商的交货方式改变为直接送达原料使用部门,将功能性应商的交货方式改变为直接送达原料使用部门,将功能性的工厂布局转变为单元制造式布置,可缩短运输距离,削的工厂布局转变为单元制造式布置,可缩短运输距离,削减甚至消除不增值作业。减甚至消除不增值作业。研研 发发 和和设计设计供供应应与与生生产产发发货货与与营营销销顾客服务顾客服务价值链中的非增值活动:价值链中的非增值活动:工程设计样本不符合客户的需要工程设计样本不符
33、合客户的需要不及时、质量差并使生产延误的供货不及时、质量差并使生产延误的供货返修、次品率较高的生产过程返修、次品率较高的生产过程不及时的发货不及时的发货欺骗或误导性的营销欺骗或误导性的营销价值链中的增值活动:价值链中的增值活动:为客户设计样品为客户设计样品联系及时、高效、高质量的供应商联系及时、高效、高质量的供应商生产加工过程生产加工过程寻找及时和方便的发货渠道寻找及时和方便的发货渠道高品质的营销活动高品质的营销活动l2 2选择作业:就是尽可能列举各项可行的选择作业:就是尽可能列举各项可行的作业并从中选择最佳的作业。不同的策略作业并从中选择最佳的作业。不同的策略经常产生不同的作业,例如不同的产
34、品销经常产生不同的作业,例如不同的产品销售策略会产生不同的销售作业,而作业引售策略会产生不同的销售作业,而作业引发成本,因此不同的产品销售策略引发不发成本,因此不同的产品销售策略引发不同的作业及成本。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同的作业及成本。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选择作业成本最低的销售策略可以降下,选择作业成本最低的销售策略可以降低成本低成本l3 3、减少作业:就是改善必要作业的效率或者改善、减少作业:就是改善必要作业的效率或者改善在短期内无法消除的不增值的作业,例如减少整在短期内无法消除的不增值的作业,例如减少整备次数就可以改善整备作业及其成本。世界著名备次数就可以改善整备作业及其成本。世界著名
35、机车制造商机车制造商HardleyHardleyDavidsonDavidson通过作业减低方式通过作业减低方式减少了减少了7575的机器整备作业,从而降低了成本。的机器整备作业,从而降低了成本。l4 4、分享作业:就是利用规模经济效应提高必要作、分享作业:就是利用规模经济效应提高必要作业的效率,即增加成本动因的数量但不增加作业业的效率,即增加成本动因的数量但不增加作业成本,这样可以减低单位作业成本以及分摊于产成本,这样可以减低单位作业成本以及分摊于产品的成本。例如新产品在设计时如果考虑到充分品的成本。例如新产品在设计时如果考虑到充分利用现有其他产品使用的零件,就可以免除新产利用现有其他产品使
36、用的零件,就可以免除新产品零件的设计作业,从而降低新产品的生产成本。品零件的设计作业,从而降低新产品的生产成本。4.作业业绩考核l效率l时间l质量经营过程改善:持续经营1 1重构作业链重构作业链。尽量消除不增值作业,改善产品工艺设。尽量消除不增值作业,改善产品工艺设计,合并被划分太细的相关作业,作业分解。改善作计,合并被划分太细的相关作业,作业分解。改善作业流程等。业流程等。2 2合理资源配置合理资源配置。找出。找出“饱和作业饱和作业”与与“过剩作业过剩作业”,使之相互吻合,提高效率。使之相互吻合,提高效率。3 3优化作业优化作业。选择优化潜力较大的作业:如无法彻底消。选择优化潜力较大的作业:
37、如无法彻底消除的非增值作业、成本较高的增值作业、作业时间较除的非增值作业、成本较高的增值作业、作业时间较长的增值作业、对其它作业影响较大的作业等;通过长的增值作业、对其它作业影响较大的作业等;通过提高作业人员的熟练程度、改善作业方式、优化作业提高作业人员的熟练程度、改善作业方式、优化作业安排、设备更新等手段,缩短作业周期,降低作业成安排、设备更新等手段,缩短作业周期,降低作业成本;提高作业质量。本;提高作业质量。七、作业成本管理在我国的运用作业与进一步思考的问题1、习题一。2、进一步熟悉作业成本计算的一系列概念。3、试说明如何保障作业成本计算的准确性。4、作业成本法是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吗?5、详细掌握成本动因的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