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小班科学教案观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小班科学教案观察.docx(18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幼儿小班科学教案观察100篇第1篇教案 学习活动 大伞和小伞 设计思路: 几乎每一个幼儿都喜爱玩水,这是公认的事实。无论是水龙头流出的水,还是盆子里盛的水,只要被孩子抓住时机,他就会玩个没够,直到弄得满身湿淋淋的,而乐此不疲。水能看得见,摸得着,但抓不住,真是神奇莫测,非同一般的玩具。正是由于水给孩子带来无穷的乐趣,所幼儿都喜爱玩水。为让孩子们在一段时间内比拟尽兴、深入、全面的探究一些水的特性。我们近段时间开展了“好玩的水”的主题活动。水是能在我们生活四周处处可见,当与孩子们争论“你在什么地方见到水?”时,他们多说水龙头里有水;小河里有水;还有的孩子说天上下的雨中有水,当说到雨时我和孩子们共
2、同回忆前段时间下的那场大雨,好几个孩子穿雨衣打伞到幼儿园后裤子衣服还是都淋湿了,由于有着这种亲身的经受,我设计了“大伞和小伞”的活动,让幼儿在感受下雨的情景的同时体会相互帮忙的欢乐。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讲讲中了解小松鼠和狮子的不同表情特征,理解补伞的情节。 2、尝试用语言和非语言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意思。 3、激发幼儿之间相互帮忙的情感。 活动流程:引起兴趣理解感知完整观赏 一、引起兴趣: 1、猜字谜:一个大三角,撑两跟铁棒,搭一个架子。(伞) 问:伞有什么用? 2、出示两把伞的幻灯片,一大一小。问:有什么不一样? 引出关于伞的故事。 二、理解感知: 1、连看4张幻灯片,看看讲了什么?要求幼儿
3、将看到的藏在心里。 幼儿叙述自己所看到的内容。 要求幼儿认真听别人讲了什么,他没讲到的自己可以补充。 出示大书,请个别幼儿翻小松鼠在雨里走的一页。 集体边一页一页看书边叙述看到了什么。(观看小松鼠的表情变化;当狮子出场时,让孩子示范表演狮子是怎么对小松鼠说的。) 2、看第5、6页幻灯片 问:他们去幼儿园时发生了什么事?(引导幼儿熟悉树枝,树枝把大狮子的伞戳了个洞。) 大伞戳了个洞会怎么样?(雨水掉近来) 问:你遇到了这件事会怎么样? 3、看第7、8页幻灯片 问:你看到它们想了什么方法? 把小伞伸进大伞的洞里翻开它。 3、看第9页 到了幼儿园小松鼠是怎么对大狮子说的? 三:完整观赏故事 可以请幼
4、儿和教师一起边讲故事边看图片。 四:争论:你在幼儿园有没有帮忙过别人? 各环节渗透: 1、利用餐前时间让幼儿学说雨天的话:下雨啦,下雨啦,穿雨鞋,撑小伞,小朋友们走的欢。 2、在音乐活动中唱一唱“下雨歌”。 3、在雨天幼儿带伞、雨衣、雨鞋等到外面走一走。 4、在区域活动中幼儿画小花伞;在语言区指导幼儿看大书“大伞和小伞”以及进展故事表演。 学习活动 大伞和小伞 第2篇教案 我做的小水轮转起来了 一、活动题目 我做的小水轮转起来了 二、活动目标 幼儿通过组装水轮,并使其转动,感知借助风、水、沙等外力可使水轮转起来的现象。使幼儿充分体验探究活动的欢乐。 三、适用对象 45岁幼儿。 四、活动所需资源
5、 图片、塑料片、铁片、小木片、纸片、小布块、筷子、橡筋圈、泡沫、气球、电吹风、沙、水、扇、瓶子、录像带、彩笔。 五、活动过程 探究活动一 解决的问题:你会做小水轮吗? 幼儿争论:怎样做小水轮。 (1)水轮中间有圆轮,四周还插了几片木片。 (2)我们玩的塑料片可以做水轮的叶片。 试一试。 幼儿自己选择材料,尝试制作小水轮(材料有:布块、纸块、硬纸板、小木片、塑料片、小铁片)。 说一说制作结果。 (1)用纸片和布做叶片太软,没方法插到槽中。 (2)用有肯定的硬度的材料,简单插到小轮槽中,小水轮很快就做成了。 (3)纸板做的小水轮遇水后叶片会变软,易变形。 (4)小木片、塑料片、铁片做小水轮较坚硬。
6、 探究活动二 探究的问题:怎样使小水轮转起来。 幼儿争论。 (1)我用手可使小轮转动。 (2)风扇吹风也能使它转动。 (3)用嘴吹也能使小轮转动。 幼儿反复尝试各种不同方法:用沙子、电吹风、气球、扇子等。 说一说我的试验结果。 (1)开头用沙,风叶转得很快,但沙堆高了,堵住风叶,小轮就转不了。 (2)用风太费力了,要用劲吹,这种方法不太好。 (3)用水最好,水是可以流淌的,既不积累,也不太费力,这种方法最好。 (4)还可以用电吹风吹,水轮也会转。但太费电了。 (5)用扇子扇也能转,但太累了。 画一画试验过程。 说一说自己的试验过程。 玩一玩嬉戏“赛龙舟”。 用两个空饮料瓶做船身,再用橡筋圈、筷
7、子把它们固定好,再装上小水轮,小龙舟就做好了。幼儿把小龙舟放在水里,然后分别用风、用水驱动小龙舟,最快到对岸的小龙舟为胜者。活动后幼儿表述自己的胜利过程。 (1)风能使水轮转动,但水轮转得较慢。 (2)水能使水轮转得很快。 (3)风大了,小船开得真快,我用电吹风真好。 六、留意事项 1.教师要提前做好预备工作,各试验环节都要提前试一试,做到心中有数。 2.教师应提示幼儿每完成一个试验做一次记录。 我做的小水轮转起来了 第3篇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送小动物回家教案 活动目标: 1、能用5以内的序数词从不同方向描述物体的挨次和位置。 2、感受“序数”在生活中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
8、、难点: 1. 能用序数词“第几”表达物体排列的挨次和位置,了解序数的含义。 2. 理解序数的方向性。 活动预备: 小动物图片15个,带有箭头和数字标记的动物图案15个;课件;颁奖台3个; 自制平房和楼房积木3套; 活动过程: 一、创设小动物运动会的嬉戏情境。初步感知学习5以内的序数。 1. 小动物排队入场,观看有哪些动物?有几个小动物? 2. 出示向右的箭头,提问:从左边开头数,小老鼠排在第几位?排在第三位的是谁?小狗排在第几位? 3. 引导幼儿观看,主动思索,在争论中让幼儿初步理解序数的方向性。 这个标志(向左的箭头)告知我们什么?从右向左数小狗排在第几位?为什么会这样? 小结:方向不同,
9、小动物所处的挨次就不同。 4. 稳固练习谁能完整的给大家介绍一下:小马排在第几位? 二、通过观看和描述跑步竞赛的结果,进一步理解序数的意义。 1. 出示跑道,数一数一共有几条跑道? 2. 借助课件,提高孩子们的积极性。小朋友做裁判,竞赛开头。谁跑了第一名?其次名是谁?小老鼠跑了第几名?谁能告知大家跑在第4和第5名的分别是谁?小鸡跑了第几名? 三、颁奖仪式,稳固对序数的熟悉。 四、送小动物回房间 1. 通过观看和比拟,与小伙伴一起借助图纸合作,完成搭建,为下一个环节做预备。 2. 根据标志的指示,送小动物回房间,从不同方向找到动物排列的位置。 五、通过参加“开火车”的嬉戏,进一步感受序数在生活中
10、的运用。 第4篇教案 材料预备:空八宝粥罐两个、细绳一根、钻子、包装纸 制作方法: (1)在每个八宝粥罐的底部中间扎一个孔,孔的直径大小以刚刚能穿过细绳为宜。 (2)将细绳分别穿过两个罐子的小孔后,在绳的两端各系一个结,防止细绳从小孔滑落。 (3)对八宝粥罐的外部用包装纸进展任意装饰,一部有线电话就做好了。 试验操作: 两个幼儿各拿一个八宝粥罐作为听筒,将绳子绷紧,一人将听筒放在嘴边说话,另一人将听筒放在耳边倾听。 教师指导建议: 指导幼儿玩“打电话”嬉戏,知道声音会沿着紧绷的绳子快速传播,知道声音传播是需要介质的。 对于小班的幼儿,教师应当把作为成品的“听筒”给他们;对于中班的幼儿,教师应当
11、给他们半成品,即事先给八宝粥罐扎好孔,引导幼儿自己穿孔、打结。 引导幼儿试一试绳子松弛了,声音是否还会被听到。 请幼儿在看不见对方的状况下(蒙上眼睛)玩“打电话”的嬉戏,看能否猜出给他打电话的小朋友是谁。 拓展与替代: 与幼儿一起尝试用果冻盒、纸杯、纸盒、纸筒等制作有线电话,比拟它们之间在传递声音上有无区分。 尝试让幼儿用不同长短、不同材质的电话线(线绳、铁丝、毛线)做有线电话,请幼儿区分声音的变化。 科学小学问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要靠气体、液体、固体做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被称为介质。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我们听到的声音也就不同。当两个幼儿用自制的
12、电话筒打电话时,说话会引起空气的振动,振动沿着紧绷的绳子传播,他们便能听到彼此的声音;假如绳子松弛了,振动就无法传播,声音也就无法被听到了。此外,绳子的长度也会影响声音传播的质量。绳子越长,声音越听不清晰。 第5篇教案 科学活动“植物怎么喝水” 活动目标: 1、学习试验、观看的技巧。 2、培育关怀植物的行为。 活动预备: 1、芹菜、白色康乃馨若干; 2、事先将芹菜的茎剪短一些、叶子摘掉一些,将康乃馨的花朵的茎剪开; 3、剪刀、红蓝两色墨水、杯子、橡皮筋、水。 活动指导: 1、做小试验,请幼儿认真观看植物是怎样喝水的。 芹菜试验: A、把橡皮筋套在杯子上,再装进一些水,并滴进一些红墨水。 B、将
13、芹菜插进杯子里,并调整橡皮筋到水面位置作记号。 C、过一段时间,让幼儿看看水面和橡皮筋的位置是否一样,芹菜的茎有什么变化。 两色花试验: A、两个杯子各装进一些水,分别滴进红色、蓝色墨水。 B、将花朵剪开的茎分别插进不同的杯子里。 C、经过一天后,看看花朵有什么变化。 1、 争论:假如植物没水会怎样? 3、讲解为植物浇水的方法。 2、 提示幼儿给自然角和家里的植物浇水。 第6篇教案 设计意图: 我们班孩子从小班开头就接触水管玩具,并且被他们选为最喜爱的玩具之一。但我发觉,在这一年多的时间,他们兴趣不减,可搭建水平也不增,大多数孩子还是喜爱用直通管来搭一些长长的宝剑、棍子之类的东西,然后饶有兴致
14、地把此当做武器打闹。很少有孩子用到弯管、三通管、四通管这些接头管。而这些接头管的运用不但可以让玩具的造型得到千变万化,同时让幼儿熟悉这几种常见的接头管,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运用也是很有意义的。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我是小小安装工”,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产生探究的兴趣,体验嬉戏中合作的乐趣,感受胜利的欢乐。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操作活动感知并熟悉直通管、弯管、三通管、四通管,并了解它们的作用。 2、激发幼儿探究几种常见接头管的兴趣,提高动手操作力量,体验伙伴合作的欢乐。 重点:熟悉直通管、弯管、三通管、四通管,并了解它们的作用。 难点:两人合作正确使用三通管、四通管。 活动预备: 1、自来水
15、厂水池图一张。 2、多媒体操作材料:电脑、数码相机、投影仪。 3、水管玩具、幼儿操作背景图若干张(动物小区水管安装图) 活动过程: 一、自由搭建,熟悉特别的接收。 1、“今日,教师带来了你们喜爱的水管玩具。请你们用最短的时间搭一个你喜爱的东西。” 2、“请搭好的小朋友来说说你搭的是什么?你用了哪种水管?” 3、依据幼儿所答复,教师逐一介绍直通管、弯管、三通管、四通管。 小结:直通管可以把管子朝一个方向接的长长的,而弯管、三通管、四通管它们都是接头管,可以转变管子的方向。 二、探究特别的接收。 “自来水厂也要用到这样的管子,工人叔叔想把总水池里的水引到分水池,我们一起来帮忙他们想想方法。” 1、
16、引导幼儿探究将水分别引入左右水池的方法。请个别幼儿上台尝试操作。(弯管) 2、引导幼儿探究同时将水引入左右水池的方法。(三通管) 3、引导幼儿探究同时将水引入三个水池的方法。(四通管) 4、转变其中一个水池的位置,引导幼儿探究同时将水引入三个水池的方法。(将四通管与弯管连接) 5、引导幼儿探究同时将水引入四个水池的方法。(将四通管与三通管连接) 6、教师小结:这些接头管不但可以转变管子的连接方向,而且还可以与其它管子连接。 三、嬉戏:我是小小安装工 1、“森林里的动物都住进了新居子,想请你们帮助安装水管。你们两人一组合作来安装,水管必需接进每个动物的家中。记住,不要铺张水。” 2、“安装好的幼
17、儿请帮助到更大的小区安装水管,可以3人或者4人合作。” 3、幼儿操作,教师观看指导,并提示幼儿要合作,把水管安装坚固。 4、多媒体展现幼儿的作品,引导幼儿共同评价。 四、活动延长 一起查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会用到接收。 第7篇教案 活动目标: 1、进一步培育幼儿的爱心和爱护大自然的意识。 2、让幼儿懂得砍伐树木对人类、动物造成的危害。 活动预备 1、画有小鲤鱼的两副不同的图。 2、画有小鸟的两副不同的图。 3、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1、师幼一起听音乐做律动以激起幼儿的兴趣。 2、出示画有小鱼的第一副图(小鲤鱼在水里快乐的游玩),问幼儿:这副图上都有一些什么?小鲤鱼快乐不快乐? 3、出示其次
18、副画有小鲤鱼的图(水污染),问幼儿:这副图和上面那副图有什么不同? 4、通过比拟引出以前学过的故事难过的鲤鱼 5、幼儿争论:(1)鲤鱼为什么难过? (2)怎样才能不让鲤鱼难过? (3)怎样爱惜水资源? 6、出示画有小鸟的第一副图(小鸟欢乐),问幼儿:小鸟高心吗?师总结:小鸟在树林里又是唱歌又是跳舞特别欢乐,可是过了一个月树林变成了这个样:出示画有小鸟的其次副图(树林被砍伐),问幼儿:小鸟在干什么?(哭、小鸟很难过) 7、组织幼儿给这两副画有小鸟的图起个好听的名字,幼儿自由发言(小鸟哭了、难过的小鸟-)最终教师以难过的小鸟为名。 8、组织幼儿为小鸟想方法,怎样才能使小鸟快乐?对表现好的幼儿嘉奖“
19、森林小卫士”帽子。 9、教师总结。 10、组织幼儿在展版上为小鸟画家,完毕本课。 第8篇教案 活动目标: 通过看、摸、玩筷子让幼儿了解各种筷子的用途,特点。 发挥幼儿的想象思维,用筷子制造各种图形。 让幼儿练习并使用筷子,做到姿态正确并会用筷子夹物品。 活动预备: 各种样式及颜色的筷子数十双,用盘子装好豆子、玻璃球、纸条等少许。 活动过程: 教师的话:小朋友们,今日我们要来猜个谜语,看看哪个小朋友能猜出来,。“两姐妹。一样长,酸甜苦辣它先尝。”(筷子) 筷子每天都要与我们见面,是我们的小伙伴,它在吃饭时帮忙我们,是我们大家的朋友,今日,金教师要和小朋友一起重新来熟悉筷子。 教师拿出一双筷子教会
20、幼儿大声说出:“筷子,两根筷子,一双筷子。”让幼儿了解表达该用的量词。 小朋友带来的筷子和教师收集的筷子,全放在桌子,像个筷子家庭聚会一样,“长的是爸爸,细的是妈妈,短的是儿子,你们看这家人喧闹吗?”让幼儿对筷子产生兴趣。 小朋友可离开位置观看筷子的不同,通过看看、摸摸、玩玩, 答复教师的问题:筷子哪些颜色? 请将长、短分出来 摸摸看,是不是每双筷子都是同一种材料做成的? 你喜爱哪双筷子?为什么? 争论筷子的作用 “小朋友,筷子我们都特别熟识,它有哪些作用呢?(用餐、玩具、敲)教师说:“筷子还会变戏法呢?不信你们看。”教师将一些筷子,摆成好看的外形,调动幼儿的想象力,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脚自己在桌
21、子上也摆出各中图形。 小朋友人手一双筷子,教师教幼儿学习使用筷子的方法。 (1) 教师示范(2)幼儿操作(3)筷子夹物竞赛 完毕 小朋友们,教师有要给小朋友出谜语了:两兄弟,一般高,一日三餐不长腰。 小朋友们真聪慧,今日我们重新熟悉了筷子,以后我们要和筷子做好朋友,我们要爱护它, 不能损害它,好不好? 第9篇教案 幼儿园中班音乐:变小手 活动目标:初步尝试用填词法学习歌曲,并在唱唱、玩玩中进展歌曲创编,体验创编的乐趣。 重点:创编歌曲 难点:将两个字的歌词填进三个字的里面。 活动过程: 一、复习:大雨小雨 1、蔬菜宝宝口渴了,我们一起去给它们浇水吧!先唱一遍。 2、有的蔬菜宝宝浇的水要多一点,
22、有的蔬菜宝宝浇的水要少一点,我们用歌声表现出来,大雨的时候声音要大点,小雨的时候声音要小点。再唱一遍。 3、我们小朋友还有对唱的本事我们来表演给客人教师看好吗?(好) 二、新授:变小手 1、我们不仅有唱歌的本事,小手的本事也很大,我们告知客人教师小手有什么本事,我们一起来变小手。念儿歌。 2、我们的小手除了能变成小拳头,还能变成什么啊?请你们想想。边听音乐边个旁边的小朋友争论。 3、我发觉有好多小朋友已经想出来了,请你们一起来跟着音乐变变小手。边听音乐边做动作。 4、我观察小朋友都变出来了,你们能不能把变出来的念到儿歌里啊?(能) 5、请个别小朋友来表演。并请其他小朋友来学学他。 6、你们变了
23、这么多,杨教师也想来变变看,请你们听听看教师是怎么变的。教师范唱。 7、刚刚教师的小手变了什么?你们发觉教师在变小手的时候唱了一首好听的歌,你们听清晰了吗?教师是把儿唱歌进好听的音乐里,你们行不行?(行)我们一起来试试,把你自己想变的东西唱进歌曲中。 8、请幼儿边听音乐边尝试将自己编的儿唱歌进歌曲中。 9、好多小朋友都已经变出来了,谁想来表演?请个别小朋友来表演。 10、还有许多小朋友变的小手跟别人不一样,我们一起来变小手吧! 11、我们下次再来变小手。 三、嬉戏:听音找家 1、小手的本事很大,我们的小耳朵本事也很大的,听听是谁来了?(小鱼) 2、跟音乐做小鱼游的动作,当音乐停,小鱼停下来休息
24、认真听小鱼游到了哪个音宝宝家里。 第10篇教案 活动目标: 1.乐于探究生活中的现象,体验操作的乐趣。 2.探究发觉利用一张纸使小球稳定的方法。 3.能积极动脑筋想方法,解决问题。 活动预备: 物质材料预备:乒乓球和纸。 学问阅历预备:幼儿有玩球的阅历,知道球滚动的特性。 环境预备:体育区角投放的兵乓球。 活动过程: 一、嬉戏导入,发觉现象。 1. 幼儿自由玩球.这一环节大约2分钟。(教师说:孩子们你们喜爱玩乒乓球吗?快来拿一个乒乓球去玩吧!) ( 幼儿滚球 夹球 抛球 转球 自由玩耍,教师观看)(教师的鼓舞语言是: 他的玩法真好玩 ,他的玩法和别人的不一样,这种方法真好玩,你们一起玩着试试!
25、) 2.幼儿将球放在柜子上,引导幼儿发觉小球在桌面简单滚落的现象。这一环节大约1分钟(教师说:孩子们,小球玩累拉 把它放到柜子上休息一下吧)在放球过程中,乒乓球会从柜子上不停的掉下来教师趁机说:哎呀 小球站不稳,你们还是拿在手里吧) 二、提出问题,幼儿设想。这一环节大约8分钟 1.提出问题:怎样让小球站稳 ? (教师说:小球在柜子上站不稳,你们有什么好方法让他赶快站稳吗?) 2.鼓舞幼儿大胆设想,表述自己的想法。(依据幼儿的叙述,教师的鼓舞用语是:恩你动脑筋拉, 你想的和别人不一样, 还有不一样的想法吗?赶快动动小脑筋吧!)留意:教师切不行以确定的口气说:“你的方法真好 你的想法真对 等等 由
26、于这时教师的鼓舞用语是为了 激发孩子们想不同的方法 ,在孩子们的想法并未得到实践证明时,教师不应以确定的语气鼓舞,否则孩子都会仿照别人的想法不在另想别的方法了。 3. 再次提出问题:能不能想方法就用一张纸让小球站稳?(教师说:孩子们想的方法可真多PS这里不要说:孩子们的想法可真好 由于他们想的方法好不好没有经过实践证明SO 应当说: 孩子们想的方法可真多。 可是 今日教师只为大家预备了一张纸,你们能不能就用这一张纸让乒乓球站稳呢?) 4. 鼓舞幼儿动脑筋.再次大胆设想,并表述自己的想法。(依据幼儿的叙述,教师的鼓舞用语是:快动动脑筋吧,你讲的真清晰,你想的和别人不一样,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快告
27、知大家吧) 三、动手尝试,实践想法。这一环节大约10或14分钟 1.幼儿每人一张纸,尝试用纸帮忙小球站稳 .(孩子们想了这么多的方法,究竟行不行呢? 我们赶快来动手试一试吧) 2.教师观看,引导幼儿叙述自己的做法。(教师在巡回辅导时,应用语言引导孩子总结自己的做法,让孩子在制作过程中就组织好将来在沟通中要表述过程的语言,教师在观看时 要擅长发觉闪光点 ,在展现时 有意识的选取闪光点给大家看)比方许多孩子都是用纸做成了盒子,把球装在了盒子里,让小球站稳 。 可是有的孩子 是作了一个桥,把球压在了下面 这种做法就是一个闪光点。 四、沟通。这一环节5或7分钟 1.引导幼儿相互沟通自己的做法.(已经做
28、好的孩子可以给你旁边的小朋友看看,说说你是怎样做的!也可以向客人教师介绍一下你的方法。)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先做完的孩子不空等还未完成的孩子,削减消极等待。 2.个别幼儿叙述自己的做法,展现成果. (谁的小球已经站稳了? 快来告知大家 说说你的好方法)幼儿说完后,将自己的作品放在柜子上 ,大家一起观看小球是否站稳了。教师提问:他的方法胜利了吗? 假如小球站稳了 教师说:大家给他鼓鼓掌 庆贺你 你胜利拉 你的方法可真好! 假如失败了,教师说: 没关系 请你再想想方法 或者 请你再试一次 调整一下 再上来。 3.将作品陈设在柜子上,幼儿集体观赏大家的成果,感受胜利的喜悦。个别展现过后教师说(现在请大家
29、都到柜子前面来试一试,看看你的方法胜利了吗?) 延长活动:教师的完毕语言:( 今日,大家都通过自己动脑筋,想方法,解决了我们遇到的困难,在区角里还有许多不同的材料 大家可以去查找更多的让球站稳的方法!)区角里投放纸张.瓶子.盒子等其它材料,让孩子尝试实践更多的让小球站稳的方法。 第11篇教案 活动背景: 前段时间,我们班在迎接“拍球”验收的过程中,很多孩子从家里带来了很多的球,孩子们对于球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奇怪,尤其是乒乓球引起了全部孩子的兴趣,他们对于乒乓球和皮球一样可以滚动极为奇怪,觉得它特殊好玩,从今也引发了孩子们对乒乓球的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不时有小朋友说:“乒乓球逃走了,“于是,我就抓
30、住这一教育契机,注意环境的创设,供应多种材料,让幼儿通过与多种材料的互动去发觉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使孩子们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从而萌发探究的兴趣。 活动目标: 1、探究发觉利用多种材料使小球稳定的方法。 2、乐于探究生活中的现象,体验操作的乐趣。 材料供应: 乒乓球(比幼儿人数多两倍) 带盖子的瓶子 盒子 一次性杯子 手帕 垫板 毛毛条 书 各种颜色的纸 各种积木 彩色棒 橡皮泥 活动过程: 一、 嬉戏导入,发觉现象 1、 幼儿自由玩球 教师指导语:孩子们,你们看看今日我带来了什么?你们喜爱吗?那就快来找一个乒乓球和它做朋友,一起玩一玩吧!(幼儿玩球,教师观看,嬉戏时提示幼儿尽量蹲着玩)
31、 2、 幼儿将球放在平台上,引导幼儿发觉小球简单滚动的现象。 教师指导语:孩子们,小球玩累了,让它和我们一起休息一下吧!那你们刚刚是如何与小球玩的呢? 3.请一名至两名幼儿 示范,并引出小球滚动的特性(在放球的过程中,乒乓球会不停的从平台上滚下来.) 二、 提出问题,幼儿设想 1、 提出问题:哎呀,小球站不稳,你们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小球站稳呢? 请幼儿自己想方法,然后沟通想法。(鼓舞幼儿大胆想象) 2、 再次提出问题:申教师也预备了许多的东西,他们也很 想和小球一起做朋友,请你们找到一样东西后,可以在小桌子上试试,看看它能帮忙小球站稳吗?(探究后在沟通) 三、 动手操作,尝试发觉 1、 幼儿
32、每人拿一个小球,尝试用多种东西帮忙小球站稳。 教师指导语:孩子们,我们快点来动手试试吧! 2、 依据孩子的水平、力量的不同来供应一个或多个乒乓球,鼓舞幼儿选择多种材料来帮忙小球站稳。 四、 沟通共享,体验胜利 1、 引导幼儿相互沟通自己的做法(已经做好的孩子可以给你旁边的小朋友看看,说说你是怎样使小球站稳的!也可以向客人教师介绍一下你的好方法。) 2、 个别幼儿叙述自己的做法,展现成果(谁的小球站稳了?快来告知大家,说说你的好方法。) 3、 将作品陈设在平台上,幼儿集体观赏大家的成果,感受胜利的喜悦。 延长: 将今日供应的这些东西放进我们班的区角活动里,请幼儿接着去探究,来帮忙更多的小球站稳,
33、来装扮我们的小球。 第12篇教案 【设计意图】 园林式、花园式是幼儿园环境的一大特色。当幼儿园的绿草坪被围起来,插上“养护期间,不得入内”的牌子时,幼儿感到特别不解。通过观看录像、听故事等活动,让幼儿了解小草和树木的作用,感受它们的好处,从而激发幼儿喜爱大自然的情感,并帮忙他们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小草的作用及爱护小草的方法。 2.激发幼儿爱小草、爱大自然的情感。 3.使幼儿初步树立环保意识。 活动一:我们和小草 【活动预备】 1.录像带:大草原、鸟语花香、绿草茵茵的景象,黄河水咆哮奔腾的景象,沙尘暴肆虐的景象。 2.小木偶:青草娃娃。 3.大的背景图一幅,纸做的供
34、粘贴用的小草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请幼儿观看录像里的两组比照鲜亮的风光。 师:小朋友,喜爱哪个风景?为什么?引导幼儿观看风景里的大片绿草地。 2.了解小草的作用及爱护小草的方法。 (1)师:你知道小草有什么作用吗?幼儿争论后,教师帮忙归纳和总结。教师讲小泥块别可怕的故事,帮忙幼儿理解小草有保持水土的作用。 (2)师:小朋友应当怎样去爱惜小草?幼儿争论后,教师进展总结。 3.教师出示木偶青草娃娃,用青草娃娃的口吻讲故事没有家了。 4.请幼儿动手为青草娃娃布置漂亮的家在背景图上粘贴“青草”。 【活动延长】 1.在语言区投放与小草有关的儿歌、歌曲。 3.组织幼儿为幼儿园的草地拔除杂草。 活动
35、二我们和小树 【活动预备】 1.“小树娃娃”木偶,浇水的工具。 2.事先联系好幼儿园的花匠。 【活动过程】 1.教师与幼儿一起参观幼儿园里的树木,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比拟常绿树和落叶的异同。实地参观后,教师进展总结,帮忙幼儿提升阅历。 (1)按树的高度和分枝的状况,可将树分成乔木和灌木两大类。而乔木类中,又可汗成常绿树和落叶树两子类。 (2)常绿树几乎整年都是绿色的(如幼儿园的榕树、荔枝树、龙眼树等),而落叶树一般在冬季时,树叶掉得精光,等春天来到的时候,再抽叶开花或先开花后长叶(如幼儿目的石榴树、木棉树等)。 2.教师出示木偶小树娃娃,讲故事我的好处真多,帮忙幼儿了解树木有以下几方面的用处:
36、 (1)树木呼出的是氧气,吸入的是人类呼出的二氧化碳;树叶可以汲取灰尘,让空气变得清洁。 (2)树可供人们乘凉,可以减低噪音,防止水土流失。 (3)木材可以架桥和铺路,做各种各样的家具,制作纸张等等。 3.争论:我们应当如何爱惜树木? (1)请幼儿听歌曲爱惜小树苗,让幼儿知道不能乱摇树苗。 (2)教育幼儿要节省用纸,少用一次性筷子,不能随便砍伐树木。 (3)教师向幼儿介绍植树绿化和植树节的意义。 4.到户外为树木浇水,听花匠叔叔介绍如何养护树木。 【活动延长】。 1.学习歌曲爱惜小树苗种树谣,音乐嬉戏“围着小树做嬉戏”。 2.开展美术活动,如线条画大树、棉签手指画果树、撕贴画漂亮的大树、小制作
37、叶子拓印画、树叶贴画、自制叶脉书签等。 3.进展智力嬉戏“看谁种树多”,帮忙幼儿把握各种树木的名称。 4.师生同玩体育嬉戏“植树造林松鼠上树大家来植树”“爱惜小树苗”。 【设计评析】 在活动中教师充分利用了幼儿园的资源众多的树木和花匠叔叔的丰富学问,通过参观、谈话、故事、实践等多种形式,使幼儿了解了树木的有关学问,并结合实际对 幼儿提出了节省用纸、少用一次性筷子的建议。 【资料链接】 儿歌小青草的话 小宝宝,小宝宝,我是公园里的小青草。看我的个儿小,我的用处可不少。有我刮风不扬土,空气清洁不枯燥。我是公园的美容师,我为绿化立功绩。小宝宝,小宝宝,别踩我的头,别压我的腰,爱惜我们小青草,请把我的
38、话记牢。 故事没有家了 草原上,小草在蓝蓝的天空下,在和暖的微风中,一起唱歌跳舞,幸福欢乐地生活着。草原边,有一片漂亮又茂盛的大森林,它们为小草挡着风沙。可是有一天,来了很多人,到森林里乱砍乱伐,还有许很多多的人来草地上放牛牧马,太多的牛羊啃掉了一大片青草。最终,刮起了狂风,狂风把风沙吹起,风沙落在草地上,把碧绿的小草掩埋了,小草失去了家,难受地哭了。 故事我的好处真多 小朋友,我叫树,你处处可以观察我,你可知道我的用处? 我喜爱阳光,我的叶子在阳光下放出新奇空气,使人们身体安康。我的叶子集合在一起像一把大伞,能够吸热,人们可以在树下乘凉学习;我的叶子外表长着很多绒毛,可以吸灰尘,让空气清洁。
39、我的根牢牢地扎在地底下,爱护着土地。我的身体能架桥、铺路、建房子、做各种家具、造纸等。小朋友喜爱吃的很多水果,都是树的果实。 第13篇教案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敬重农夫的辛勤劳动,养成疼惜粮食的习惯。 2.培育幼儿的动脑思索力量和反映力量。 3.引导幼儿熟悉小麦的生长过程及其与人们生活的亲密关系。 活动预备: 1.录有小麦的生长过程的光盘;儿歌大馒头,哪里来。 2.实物小麦一株,麦粉制的食品,麦杆工艺品。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的形式导入,引导幼儿了解小麦的形状特征和组成局部,熟悉其根、茎、叶的外形;并了解小麦的播种和收获季节。 1.师:小朋友都见过小麦吗?它长得什么样? 让孩子自由争论小
40、麦的形状特征和组成局部。 2.出示实物小麦,引导幼儿了解小麦的形状特征和组成局部,熟悉其根、茎、叶的外形:小麦的茎俗称麦秸,空心、有节、光滑、叶狭长;茎的顶端长麦穗,麦穗有针一样的麦芒,麦穗成熟笔墙鸹粕 第14篇教案 一、活动题目:小小染衣坊 二、活动目标: 通过制作染料使幼儿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植物废弃物经过加工处理是可以再利用的,培育幼儿动手操作力量及观看力量。 三、适用对象: 45岁幼儿。 四、活动所需资源: 洋葱皮、咖啡渣、红茶渣、绿茶渣各若干,锅、网勺、橡胶手套、敞口盘、明矾水、白色小手绢(幼儿人手一块)、白色T恤衫(幼儿人手一件)。 五、活动内容及过程: 看一看:盘子里是什么东西?是从
41、哪里来? (1)是洋葱和茶叶渣。 (2)是咖啡渣、茶叶渣和洋葱皮。 (3)妈妈把这些东西都扔了。 做一做:制作染料。 自由选择试验物(咖啡渣、绿茶渣、红茶渣、洋葱皮),将其放人锅中煮沸。 说一说:我的发觉。 (1)现在锅里的水比刚刚更深了。 (2)洋葱皮水煮成咖啡色。 (3)红茶渣煮的水颜色变成了黄绿色。 (4)水的颜色变黑了。 试一试:给手绢染色。 介绍染色材料:除自制的染料外,还需要稀释过的明矾水。 (1)我们把锅里的染料水,过滤出来以后,再染手绢。 (2)先把手绢放进染料里浸湿,绞干水分后,浸入明矾水中。再从明矾水中捞出手绢绞干水分,泡人染料水中,反复三次。 说一说:我的发觉。 (1)我的手绢变红了。 (2)我的手绢颜色一次比一次深。 (3)我的手绢颜色变了一点点。 (4)我的手绢变成黄颜色了。 争论分析。 在染手绢的过程中,哪种材料最简单着色? (1)洋葱皮煮的染料,最简单着色。 (2)茶叶渣煮的染料,能让手绢变黄。 (3)咖啡渣煮的染料,几乎看不出来。 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