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四班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版四班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北京版四班级上册数学教案 位置与方向是指辨别平面上两个物体之间的位置与方向的关系,同学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确定位置的感性阅历。并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把握东、南、西、北等八个方一直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一起看看北京版四班级上册数学教案!欢迎查阅! 北京版四班级上册数学教案1 教材分析: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同学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确定位置的感性阅历,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同学能够依据上下、左右、前后和东、南、西、北等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而且可以通过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体的位置。本课在此基础上,让同学学习依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熟悉事物,进展空间观念。
2、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同学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能够依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2、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探究和思索问题,培育制造性解决问题的力量。 3、进展同学的空间观念,体会教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教学重点:学会依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理解物体在中心点的哪个方位和偏角度。 教学预备: 多媒体课件、练习用的小卷、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备 1.嬉戏:找找我在哪? 嬉戏说明:在全班同学的座位上,编好行和列,依据老师指定同学的位置,说出他所在的行和列,快者获胜。 师:请依据老师指的同学的位置,快速定位第几行和第几列。请依据老师报的行和列
3、快速确定同学,并说出他的名字。 设计意图:本环节用嬉戏的形式,以小组竞争的方式复习依据行、列两个条件确定位置的方法,既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同学学习乐观性,同时也为新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小结 师:怎样才能快速地确定位置呢?假如只告知你们行或者列,你能快速找到确定的位置吗? 二、新知探究 (一)情境创设 一提到位置与方向,老师就想起一个人来,他就是炮兵小王,小王在炮兵连里开炮技术算是的一个,但就是推断不好目标的位置与方向。咱们一起到他那里看看好吗? 这就是小王演习的炮兵阵地。(出示地图) 小王在哪呢?(出示大炮) 再来找一找他的训练目标(出示目标1) 让小王先开几炮咱们看看。(开炮4下不准)
4、(画面出示)“哎要是有人能帮帮我,告知我目标的位置,我肯定可以百发百中的。” 看得出来,小王真的挺苦恼,那咱们同学情愿关心他吗? 那就请同学们来当小王的阵地观看员怎么样? (二)角度确定方向 谁能告知小王目标1的位置在哪里? (同学可能会说出在东面,在北面,或者在东和北中间等等。) 你是依据什么说出目标1的位置的?(引导同学复习看地图的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刚才同学们描述的都是大炮的也许位置,像你们所说的方向开炮,能击中目标吗? 军事上对目标的描述要求是分毫不差的,同学们可要精确地向王叔叔汇报呀! 在以前的学习中提示方向时我们常常会画一个方向轴。那你们觉得今日这个方向轴应当画在哪比较合
5、适呢? 也就是画在我们的大炮的位置上。为了让我们更清晰地辨别它们的方向,可以标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条件够了吗? 你认为我还要供应什么? (引导说出角度) 用手臂做出东偏北方向,或北偏东方向,并说出偏多少度。(板书:方向)。 两种角度的表示方法都可以,他们有什么区分与联系呢? (强调起始角度不同,但所描述的方向都是一个方向.) (三)距离确定位置 可以了吗?现在可以告知小王了吗?开不开炮? A.开(打不准,或远或近) B. 不开,那你还要告知他什么? (引导说出距离) 怎样确定目标1的距离呢? 你从哪里发觉了隐秘? (观看1段表示300米,量出有这样的几段)(板书:距离) 那么目标1到
6、大炮的距离是多少米呢? (四)总结方法 一切都OK了吧,现在我们把勘察的数据报告给小王。 谁来报告? 既然是在训练阵地,我们就要像部队军人一样,提出报告形式。 (报告,目标1在大炮的北偏东40度方向,1200米处。) 还可以怎么报告。(角度的另外一种) 预备开炮,你们认为小王能打中吗? 下面是见证奇迹的时候了。(课件演示:击中目标) 这小王还真有两下子。当然这也和咱们同学报告的精确数据是分不开的。 像这样,把一个位置可以很清晰的表述出来,需要供应哪些要素才行? (方向,距离,观测点) 小结:我们具备了观测点,同时利用角度来表示它的方向,利用距离表示它所处的位置,这样我们就可以把一个物体的位置很
7、清晰的表示出来。 三、巩固练习 还想不想再试试?(出示目标2、3、4) 1、先观看目标2。(有精确的角度和明确的距离) (说到角度时做偏离动作) 向王叔叔汇报目标2的精确位置。 课件演示:击中目标。 2、再观看目标3,缺距离。 依照前面的报告形式,向王叔叔汇报目标3的位置。 为什么不能一下子汇报胜利? 同学测量,得出数据,然后汇报。 答案填在小卷1题 目标3在大炮的_偏_ _的方向上,距离是_米。 打目标3(课件演示) 3、最终观看目标4(缺角度) 这次能不能一下子汇报胜利? 同学测量,得出数据,汇报。 答案填在小卷2题。 目标4在大炮的_偏_ _的方向上,距离是_米。 正确答案是42度,训练
8、同学量角度时要仔细,不能单纯地依靠感觉。 4、打目标4(课件) 汇报完成后,然后打目标4,(打不到位置,出示对话,“对不起,由于此炮的射程只有1400米,请考虑移炮到目标2。”) 我们该怎么走,谁能给我们描述一下路线? 现在大炮移到了目标2,请问我们现在开炮,可以吗? (同学提出质疑,重新勘测方向) 得出结论:观测点发生变化,需要重新勘测数据。 在小卷上完成第3题,测出目标4在目标2的方向。 汇报,开炮。 四、总结提高 1、课件演示:空炮,提示:没有炮弹了,请去弹药库取炮弹。(出示有关弹药库位置的数据) 你们能告知王叔叔去弹药库怎么走吗? 2、我们不能这样总关心王叔叔确定位置呀!古话说得好:授
9、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吗? 谁能告知他该怎么样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与方向呢? 3、再次强调先确定观测点,再依据角度确定方向,最终依据距离确定位置。 北京版四班级上册数学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 学问与技能: (1)使同学明确可以依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2)通过学习使同学了解有关定向学问。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育同学多种的学习方式。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 二、教学重点: 能依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三、教学难点: 对任意角度详细方向的精确描述。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教学预备: 多媒体课件
10、主题图 六、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 1、出示情境图。 假如你是赛手,你将从大本营向什么方向行进?你是怎样确定方向的? 2、小组争论:运用以前学过的学问得到大致方向。 训练加方向标的意识:加个方向标有什么好处? 突出以大本营为观测点:为什么把方向标画在大本营? (二)、探究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质疑: 1、知道吐鲁番在大本营的东北方向就可以动身了吗? 2、假如这时就动身可能会发生什么状况? 小组争论:沿什么方向走就能保证赛手更精确、更快的找到目标:地。 讨论时,可以用上你手头的工具。吐鲁番在大本营东偏北30度 练一练:你说我摆,为小动物安家。 (课前剪好小图片,课上动手操作。) 例
11、:我把熊猫的家安在 偏 , 的方向上。 例:我把熊猫的家安在西偏北30的方向上,熊猫摆在哪? 争论:为什么猴子的家在西偏南30,而小兔家在南偏西30的方向? 解决问题,查找得出距离的方法。假如你的赛车每小时行进200千米,你要走几小时能到达考察地? 图上没有直接标距离,你有什么方法解决它呢? 认真观看地图,你发觉了什么? 小组试一试解决。吐鲁番在大本营东偏北30。 (三)、教学例1 1出示例1. 老师:东偏北是什么意思?东偏北30表示什么?起点到终点的这一条线段表示什么? 假如我这样叙述:1号检查站在北偏东60,距离起点大约1千米的地方。那1号检查站改画在什么位置上? (让同学发觉这两种说法所
12、表达的意思是否一样。) 请你在这一副图中标出一个2号检查站:东偏南30,大约走2千米。 2号检查站能不能换一个说法呢?(南偏东60,大约走2千米) 小结:我们可以依据题目供应的方向和距离这两个条件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2完成第20页“做一做”。 (四)、练习: 1、以雷达站为观测点,填一填。 护卫舰的位置是 偏 度,距离雷达站 千米。 巡洋舰的位置是 偏 度,距离雷达站 千米。 鱼雷艇的位置是 偏 度,距离雷达站 千米。 2、以电视塔为观测点,按要求填空。 文化广场在电视塔西偏南45度的方向;体育场在电视塔东偏南30度的方向;博物馆在电视塔东偏南60度的方向;动物园在电视塔北偏西40度的方向。
13、(五)、课后延长 游乐场要新建两个游乐项目:一个在观览车西偏北40o方向上,约200米处新添一个“登月舱”,另一个“天外来客”在观览车南偏东20o方向上,约150米处。请你在平面图上标出这个新项目标:位置。 (六)全课总结 (七)作业布置 北京版四班级上册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 经受在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详细情景中探究发觉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过程。 2? 理解并把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能用这两个运算律解释计算的理由。 3?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亲密相关,培育同学自主探究数学学问和应用数学学问解决简洁实际问题的力量。 教学重点 在详细情景中探究发觉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 教学过程 一、 创设
14、情景,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出示例1图,同学独立列式解答,然后在小组中相互沟通。 板书:94=36(个),49=36(个)。 同学观看板书,思索: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板书:94=49。 老师:你还能写出几个有这样规律的算式吗? 板书同学举出的算式。 如:152=215 85=58 老师:观看这些算式,你发觉了什么? 同学1: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同学2:这就叫乘法交换律。 老师:你能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示乘法交换律吗?(同学独立思索后沟通) 老师:假如用a、b表示两个数,这个规律可怎样表示呢?(ab=ba) 2?教学例2 出示例2情景图,口述数学信息和解决的问题。 同学独立思索,列式
15、解答。 然后在小组中沟通解题思路和方法。 全班汇报,老师板书。 (824)68(246)=1926=8144=1152 (户)=1152 (户) 同学对这两种算法进行观看、比较,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板书: (824)6=8(246)。 出示下面的算式,算一算,比一比。 1652= 16(52)= 35254= 35(254)= 121258= 12(1258)= 观看算式,有同样的特点吗?每排的两个算式的结果相等吗?同学独立计算,验证自己的猜想,全班沟通。 板书:1652=16(52) 35254=35(254)431258=43(1258)谁能说出这几组算式的规律? 同学1:每个算式只是
16、转变了运算挨次。 同学2:每排左、右两个算式计算结果相等。 同学3:三个数相乘,先算前两个数的积或者先算后两个数的积,值不变。 老师:谁知道这个规律叫什么? 老师板书:乘法结合律。 老师:假如用a、b、c表示3个数,可以怎样表示这个规律? 老师板书:(ab)c=a(bc)。 老师:这个规律就叫乘法结合律。 小结:同学们,我们一起总结出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下面看同学们会不会用。 二、课堂活动 1?练习四第1题:同学独立完成,全班沟通,说出依据。 2?连线。 (同学独立完成) 2315217(1254)17125439(258)3925823(152) 三、课堂小结 今日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北京版四班级上册数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