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9、古诗三首:从军行教学设计41145.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9、古诗三首:从军行教学设计41145.pdf(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1 教 学 设 计 课 题 9.古诗三首:从军行 年 级 五年级 课 时 1 课时 备 课 人 教材分析(重点、难点)从军行是部编本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古诗三首中的一首。整首诗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表现了将士们戍边时间之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塞环境之荒凉,表达了戍边将士们忠心报国的豪情。教学重点:深入理解古诗内容,学会背诵古诗。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将士们忠心报国的豪情。教学目标 1.结合注释,借助课外资料和工具书,通过学习,正确理解这首诗的大概意思,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将士们忠心报国的豪情。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铺垫渲染 1.引入 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学习王昌龄的边塞诗 从军行。谁对他有些了解的?(指名说)出示作者简介 2.解诗题 师:读懂诗题是我们理解古诗的第一步。一起读读题目,谁读懂了?你是怎么读懂的?(指名说,强调看注释是古诗和文言文学习的重要方法,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从军行是乐府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3.在你的印象中边塞是个怎样的地方?(指名说)过渡:王昌龄在他的笔下,又为我们展示了怎样的边塞风光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二、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1.整体通读,把握诗境 a.请大家捧好课文纸,把这首诗大声的地读一读,要读得字正腔圆。(生自读)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3、师相机点评指导)b.读诗不仅要读正确,还要读出诗的节奏,(出示画节奏的诗),谁再来读一读。指名读,评价 师强调读诗要做到声断气连范读。c.师小结提问:有感情地朗读也是理解古诗的一种方法。除此之外,理解古诗 2 的方法还有哪些?指名说(看注释、联系诗句理解没有注释的字词、看图画、想象画面)d.下面同学们结合注释,读读古诗,思考古诗讲了什么?(生自读诗了解大意。)2.析字词、明诗意 指名交流,谁来分享一下。指名说 师评价 小结过渡:这首七绝诗共四行,分为两部分。前两行写的是景,后两句是写人的。出示:(一)前两句“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自己轻声读一读,说说你脑海里呈现出哪些画面?诗中写了
4、哪几个地方?指名说,相机出示地图 问:大家能看懂地图吗?师边指地图边作讲解。补充青海湖、雪山这里是指祁连山,海拔 40005000 米,终年积雪,雪光闪耀,异常壮丽。玉门关的资料。)追问:说说你脑海里呈现出哪些画面?指名说 指导读 从哪些词语最能体现出环境的恶劣,当时将士们生活艰辛圈画出来。自读前两行。自读圈画 指名说 带着体会再读 重点体会“暗”字,你还从暗字体会到什么?指名说,再读。(你不仅走进了边塞,也走进了将士们的心啊!)戍守玉门关的将士们会想些什么?指名说 把你体会到情感融入这两句诗再读读。指名读,齐读。过渡:诗人王昌龄借景抒情,更加衬托了戍边战士们的艰苦生活和孤寂的心情,然而一旦听
5、到战斗的号令,就会一跃而起,冲锋陷阵,保家卫国。(二)出示后两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齐读 问: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指名说,相机点拨“百战”“穿”体会到了什么?指名说 (金属制作的盔甲会磨破!不可思议呀!边塞将士是怎样把金甲磨破的?(环境艰苦、时间之长、战争频繁、敌人彪悍、凶残战争激烈)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指名读、男女生 读三四行。过渡:艰苦的环境,惨烈的战斗,令许多人都望而生畏,可是这些将士们都发出 3 了誓言,齐读第四行。问:“不还”是什么意思?,那“终不还”呢?他们是不想回家吗?那这为什么又终不还呢?指名说 过渡:金甲易损,生命可抛,戍边将士报国的决心是那样坚定,齐读最后一行。同学们看就这样的两行诗,让我们看到边塞环境恶劣,战争频繁与残酷,将士们视死如归的决心,让我们齐读这两句。3.练习背诵 过渡:短短的二十八个字,让我们感受到了戍边将士的豪迈情怀,让我们再次走进古战场,自己练读全诗。指名读,齐读。练习背诵。指名配乐背诵,齐背。三、拓展延伸 1.以往我们学过哪些边塞诗?(指名说)2.其实王昌龄的从军行组诗共七首,七首诗七幅不同的画面,我们今天学的是其四,课后大家可以去读一读、品一品,也可以适当地背一两首,相信会收获更多。板书设计 从军行 玉门关 雪山 决心 青海 教学资源(课件、教具)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