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二位置第二课时人教新课标18051.pdf

上传人:得** 文档编号:84971447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14.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二位置第二课时人教新课标1805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二位置第二课时人教新课标1805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二位置第二课时人教新课标1805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二位置第二课时人教新课标18051.pdf(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 1 页 第二课时 位置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 20 页例 2,是学生在学习了用数对表示位置之后进行教学的。(二)核心能力 创设在动物园确定各场馆位置的情境,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感悟数对与物体位置的一一对应关系,直观感受直角坐标系的思想。(三)学习目标 1.通过同桌交流,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示意图中的行与列。2.借助大门位置具体情境,同桌交流发现点与数对的一一对应关系,会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3.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位置的综合知识问题,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四)学习重点 在方格图上用数对准确表示点的位置。(五)

2、学习难点 发现同一行、同一列等特殊数对的特征。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回顾 教师提问:昨天一起学习了位置的相关知识,学会了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如果以咱们班现在的座位为例,你能准确快速地找出某个同学吗?我们以靠近讲台为第一排,靠近门和窗为第一列。那么我们班最后一排为第几行?第几列是最后一列呢?预设:第八行、第八列。(根据本班实际情况为准)设疑:请问李*同学在什么位置?预设:在(3,2)追问:(6,5)位置上的同学是谁?预设:本人起立,同学齐声回答张*。【设计意图:因地制宜利用班级座位,帮助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列、行的概念和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了必要的铺垫,有利于学生在新课的学习

3、中进行比较和迁移。】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 2 页(二)课堂设计 1.谈话导入 教师谈话:动物园里有许多动物场馆,为了便于游客找到各个场馆的位置,绘制了下面的示意图。在这幅示意图里用一定大小的方格来统一距离,用格点(方格纸上竖线和横线的交点)来表示场馆。(PPT课件出示“动物园示意图”)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数对与位置的知识。(板书:位置)【设计意图在引入新课时,直接利用例 2 的“动物园示意图”作为问题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示意图的实际作用和表现形式,其实就是在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就是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2.问题探究(1)活动 1:明确行、列和起点 质疑:在这幅示意图

4、中,哪些是它的列?它的第 1 列在哪里?哪些是它的行?它的第 1 行在哪里?请同桌相互讨论交流说出你的答案。可以请同学上讲台指屏幕指出列和行。同学指出的同时教师出示 PPT课件。教师归纳:图中每条竖线都按顺序标上了数,说明在图中是把每条竖线看作列。每条横线也都按顺序标上了数,说明在图中是把每条横线看作行。(PPT课件演示)。追问:第 1 列是谁,第 1 行在哪里?生独立思考后回答。预设:数字 1 的那一列和数字 1 的那一行。教师质疑:那 0 的那一列和行怎么办呢?师生交流:看来 1 的是第一列和 1 的是第一行。同时 0 既是列的起点,也是行的起点,也解释了列的顺序还是从左往右,行的顺序还是

5、从前往后。(PPT课件演示)教师总结: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示意图就是要我们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它把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实际问题通过方格纸转化成了用数对表示平面上点的位置的数学问题。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 3 页【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每条竖线和每条横线,各个交点都代表一个数对,明确“0”既是列的起点,又是行的起点,即把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实际问题抽象成用数对表示平面上点的位置的数学问题。】考查目标 1 (2)活动 2:观察大门 质疑:在图中大门的位置用(3,0)表示。这里的“3”表示什么?“0”表示什么?为什么用数对(3,0)来表示?请同桌交流说出你的答案。师生交流:大门的位置

6、在第 3 列的起始行,也就是第 0 行,所以用数对(3,0)来表示大门的位置。“0”既是行的起点,也是列的起点。(PPT课件演示)师:第 3 列的起始行是大门,看一看在第 3 列的其他行有没有什么动物场馆呢?预设:生答熊猫馆。追问:你能用数对表示熊猫馆的位置吗?你还能用数对表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吗?(PPT课件演示)预设:大象馆(1,4),猴山(2,2),海洋馆(6,4)。师:你能在图中标出飞禽馆(1,1)、猩猩馆(0,3)、狮虎山(4,3)的位置吗?在生回答出后 PPT课件演示。【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在方格纸上怎样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使学生达到熟练应用的

7、程度,然后逆向进行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应用,帮助学生感悟数对与场馆位置的一一对应关系。考查目标 2】(3)活动 3:应用延伸 师:我们已经知道大门和熊猫馆都在第 3 列,这一列上还有许多其他的点,它们的列数都是 3,但它们的行数没有确定,你能用一个数对来表示这一列上所有点的位置吗?启发:如果用一个不确定或位置的字母去代替呢?预设:可以用(3,x)(PPT演示,可以用(3,a)或(3,x)追问:同样的大象馆和海洋馆的位置在第四行,这一行上也有许多点,它们的行数都是 4,但列数不确定,你用一个什么样的数对来表示这一行上所有点的位置呢?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 4 页 预设:可以用(x,4)表示。(PPT

8、演示,可用(b,4)或(y,4)。【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示意图比较一些特殊数对之间的位置关系,探究相应数对的特点和规律。考查目标 2】3.课堂总结 (1)我们今天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内容?(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我们能怎样运用今天的知识呢?三、课时作业 1.描出下列各点并依此连成封闭图形,看看是什么图形?照样子写出下图中字母的位置。A(5,9);B(2,1);C(9,6);D(1,6);E(8,1)答案:连起来是五角星 解析:考察图形点与数对的一一对应。【考查目标 2、3】2.在图中写出三角形 ABC 各个顶点的位置,三角形 ABC 向下平移 4 个单位后得到图形三角形 ABC

9、,三角形 ABC顶点的位置表示为 A(,),B(,),C(,)。答案:A(3,6),B(6,8),C(2,8);A(3,2),B(6,4),C(2,4)。解析:因为 B 在第 6 列第 8 行,所以用数对表示为(6,8);因为 C 在第 2列第 8 行,所以用数对表示为(2,8)。三角形 ABC 向下平移 4 个单位后得到三角形 ABC,所以 A(3,2),B(6,4),C(2,4)。【考查目标 2、3】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

10、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 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 9160课时,语文是 2749课时,恰好是 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 5 页 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

11、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3.养殖基地一观测者测得一只麋鹿的位置在(1,5),一个半小时后,测得这只奔跑的麋鹿的位置已在(8,5)了。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

12、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1)分别标出这只麋鹿两次所在的位置。(2)如果图中每格的距离代表 15 千米,这只麋鹿每小时大约跑多少千米?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 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答案:7151.5=70(千米/时)解析:首先正确找到数对对应的点的位置,然后观察到 1.5 小时跑了 7 格,每格的距离代表 15 千米,换算出一共跑了 105 千米,从而求出麋鹿的速度。【考查目标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