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阿一中高二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一第一至三单元测试题【学生版答案】34026.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阿一中高二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一第一至三单元测试题【学生版答案】34026.pdf(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第 1 页 共 1 页 东阿一中高二历史一轮复习 必修一第一至三单元测试题 答案 一、选择题 1解析 本题考查对宗法制的理解及掌握程度。宗法制是为了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维护统治而设立的,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故继承人只能是嫡长子,而不能指定继承人,故选C 项。答案 C 2解析 西周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实行分封制。西周的封国有燕、齐、鲁、卫、晋、宋、楚等。A 项河南的简称是豫,河北的简称是冀;B 项湖南的简称是湘,湖北的简称是鄂;D 项广东的简称是粤,广西的简称是桂。其简称都不是源自西周封国国名。C项山东的简称是鲁,山西的简称是晋,其简称都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答案 C 3
2、解析“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大意是立嫡子不让庶子僭(jin)越,僭越就会产生争夺,争夺就会产生混乱。材料表明宗法制的目的是维护宗族内部的稳定与团结。答案 A 4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于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的理解能力。从“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可以看出西周统治者通过推行分封制,确立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严格的等级制度,故 A 正确;B 项讲的是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继承制,与题意不符,排除 B;C 项讲的是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与材料反映的内容不符,故 C 项错误。D 项讲的是宗法制的特点,与材料反映的内容不符,故 D 项错误。答案 A 5解析 通过对乐器、乐舞规模的严
3、格规定,维护了当时的社会等级制度,故选C 项。A、B 两项的说法与题干材料无关,皆排除;D 项是直接反映,不符合题干中“本质反映”,排除。答案 C 6解析 由祖先向“帝”求丰年和降雨,说明在商代就开始形成宗法观念了,故选 B 项。由“最高神”排除 A 项;题干材料未反映王权具有神秘色彩,排除 C 项;题干材料只涉及求丰年和降雨,其他国家大事未反映,排除 D 项。答案 B 7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上”、“下”、“外”、“内”,这说明该官职总理全部政务,与秦时的丞相职务最相似,故选 B 项。太尉掌管军事,排除 A 项;御史大夫负责监察,排除 C 项;郡守只负责本郡事务,与全国不相干,排除 D
4、 项。答案 B 8解析 题干材料显示,秦以前的御史只掌管政事没有监察职能,其监察职能从秦开始才有,故选C 项。A、B 两项与题干材料不符,也不符合史实,皆排除;D 项说法错误,秦代御史拥有监察职能,排除。答案 C 9解析 秦朝的郡守要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故 B 项正确。A、C 两项是分封制下诸侯的权利,排除;秦朝郡守由皇帝任免,排除 D 项。答案 B 10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秦中央集权体制特征的能力。材料体现了皇权至上及皇帝日理万机的政治特点,C 项与材料信息不符。答案 C 11 解析 推行郡县制,地方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加强了中央集权,同时官吏不再世袭,从而使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均正
5、确,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答案 B 12解析“受命于天”说明皇位是上天赋予的,“既寿永昌”又反映了皇位世袭,故选 C 项。A 项不符合“本质反映”限定,排除;B 项错在“专有”,不符合史实,排除;D 项错在“丞相左右”,排除。答案 C 13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无法以枝叶护本”。汉初实际上是部分恢复了分封制,又承袭了秦朝郡县制,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故答案选 C 项。A 项是秦朝的制度,B 项是元代的制度,D 项是西周时的制度,皆与题干不符,排除。答案 C 14解析 本题考查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把相权一分为三,提高了办事效率;在封建君主统治时期,始终是君主专制,皇帝把握着决策权,故应排除,三省
6、六部制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的成熟,故应排除,此题应该选择 B 项。答案 B 15解析 由“宋代”、“参知政事”可知是宋代削弱宰相权力,故选 A 项。B、C 两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干的限制“直接”,皆排除;D 项说法与题干材料反映的信息相悖,排除。答案 A 16 解析 通过科举制,大批政治家、外交家、思想家、文学家等社会有用人才涌现,为中华民族文明作出了突出贡献,故选 B 项。A 项错在“完全”;C 项错在“彻底”;D 项错在太笼统,“古代”时间太宽泛,在科举制之前的选官形式有门第、孝廉等;皆排除。答案 B 17解析 通过表格反映的信息可知两宋、明清时期科举制的选拔社会基础扩大了,社会的中下层民
7、众得以通过才能的展示上升为社会的上层,A、D 两项明显错误。B 项材料中对观念的变化无从涉及,C 项最符合题意。答案 C 18解析 材料中“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即各种官职大都由文士担当;结合宋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具体措施可以看出北宋统治政策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重文轻武。答案 A 19解析 本题考查了北宋中央政权机构,材料中负责筹划“王师北定”事务的机构应是军政机构,根据所学符合的C 项枢密院,第 2 页 共 2 页 管理国家军务。尚书省在宋代未设置,排除 A 项;宋代的参知政事履行的是行政权,排除 B 项;军机处是清代设置的,排除 D 项。答案 C 20解析 注意题干材料中的时间限制“正
8、统(明英宗年号)”,由此判断选 C 项。A 项出现在秦朝,B 项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D 项出现在清朝,皆排除。答案 C 21解析 本题考查宋朝的政治制度,材料中的“官僚扩大”,即一职多官,“文人膨胀”即重用文臣,“印刷术”即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使军事将领们失去主动权”即剥夺武将的军权,由此可判定为宋朝。答案 C 22解析 分析材料可知,所指制度是秦代确立的郡县制,郡县制与周代以来“分土建邦”的分封制相比较,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本题选A 项。答案
9、A 23解析 之所以“使后无战攻之患”,是因为“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这说明是由于实行了郡县制,才避免了割据混战,并非是赞扬嬴政统一全国的意义,排除A;材料与中央官制无关,排除B;实行郡县制是否定分封制,而不是认同,排除C。答案 D 24解析 明代的文渊阁是内阁所在,清军机房是军机处所在,根据所学史实,不符合“内阁由品秩较低的官员担任”的史实。排除含的选项。答案 C 25解析 城邦是具有共同血缘和地域的公民团体,故选 B 项。古希腊政治体制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无关,排除A 项;城邦面积小,C 项说法错误,排除;“全体国民直接参政”说法错误,应该是全体公民参政,排除D 项。答案 B 2
10、6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苏格拉底的意思是:在雅典民主制下,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的做法会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答案 B 27解析 本题考查对罗马法的理解和认识。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共和国时期制定的,主要是用来协调贵族和平民矛盾的,适用范围为罗马公民,故称公民法。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处理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发展为万民法。据上述适用范围的叙述,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答案 C 28解析 雅典对人类政治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是民主制度建设,故选 B 项。奴隶制度属于人类文明的共有制度,排除 A 项;城邦制度是雅典的一大特色,但没有对人类政治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排除 C 项;专制制度与雅典政治制度无关
11、,排除 D 项。答案 B 29解析 从材料的信息来看,陪审团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这样的判决很难保证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排除 C。很难保证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所以还有改进的空间,不能为后世提供完备的司法程序,排除 D。“直到既定的人数到齐为止”,说明雅典尊重公民的权利,“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避免事先有人说情、贿赂等,所以公民的平等不仅仅是形式的,排除 B。这种运作方式既体现民主也有不足之处,但确实是体现了当时雅典民主的运作方式,这是符合史实的,故选 A。答案 A。30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对罗马法的理解。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罗马法是法律
12、诉讼,当事人必须严格使用法律术语,否则即使理由充分也会败诉,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 项。答案 A 31 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习惯,后来便成了法律”,这就是“首次完成此举”的含义,实际上就是指 十二铜表法的意义,故选 C 项。答案 C 32解析 本题考查古罗马法律。古罗马是奴隶制国家,题干中“债务奴隶”引起了群众的愤怒,因此为了缓和矛盾进行了调整,但是并没有全部废除奴隶制度。A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对公民范围进行说明,题干中所述的事例是由于“群众”的愤怒引起的而不是奴隶的斗争。答案 A 33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关键限定“实质”,法律是统治阶级利益的体现,罗马法维护的是罗马奴隶主阶级利益
13、的,故选 C 项。奴隶地位低下是历史发展造成的,早在法律制定之前就已存在,排除A 项;B、D 两项说法太绝对,皆排除。答案 C 34解析 本题考查对材料的阅读能力。由材料分析可知,英、法、德的法律都受到了罗马法的影响,故 C 项表述最符合题意。A、B 两项表述不正确;D 项表述不符合题意。答案 C 35解析 关键信息是:“帝国的辉煌给整个欧洲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可以看出主要是考查罗马帝国对近代欧洲的影响;A项西方人文精神的源头是古希腊的智者学派;B 项应是地跨欧亚非;C 项不是近代法典;D 项是正确的,罗马法成为后世近代欧洲法律的源头。答案 D 36 解析 古希腊和罗马文明是欧洲文明的发祥
14、地,滋养和孕育了后世欧洲文化,故选 B 项。古希腊和罗马文明是奴隶制文明,A、C 两项说法与古希腊、罗马文明无关;维护了西欧统治秩序应该是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措施,不能一概而论,D 项说法不符合史实。答案 B 37解析 注意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此后历史就以这个新的重心为基点,开始向前发展”及限定“政治方面的表现”,由此判断答案选 B 项。A 项是经济方面的,排除;C 项直到 18 世纪中期才出现,排除;D 项虽然是政治方面的内容,但不符合题干材料,题干材料主要涉及的是君主立宪制。第 3 页 共 3 页 答案 B 38解析 从材料不断提及的政治制度可以看出宪政制度是英国领先世界的最大优势。答案 C
15、 39解析 权利法案体现了“议会至上”、国王“统而不治”(即“王在法下”),故答案选 A 项。B 项错在“彻底”,排除;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故C 项错误;D 项错在“宪法”,排除。答案 A 40解析 注意题干材料中的时间“19 世纪 30 年代”、“工业资产阶级”、“下院”、“改革”等关键信息可以判断是 1832 年议会改革,故选 C 项。从时间上排除 A、B、D 三项。答案 C 41解析 18 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完善。内阁对议会负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并逐步形成这样的惯例:一旦内阁受到下院的反对,首相就要辞职向议会谢罪,或解散下院提前大选,由新选出的下院决定内阁的去
16、留。答案 B 42解析 从关键词“84.5%”、“微弱”可以看出本题主要讲述议会权力的弱化,故选 A 项。英国议会权力至上,B 项不符合史实;政治制度本身没变,只是权力对比发生了变化,排除 C 项;议会限制内阁的权力弱化,排除 D 项。答案 A 43解析 独立战争胜利后的美国,只是一个由 13 个州组成的松散联盟,即“邦联”,也就是材料所说的“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美国制定新宪法主要是由于原有的邦联政府软弱无力,所以制定新宪法的主要目的是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故选 C 项。美国不存在君主制和贵族政治,排除 A 项;B 项错在“普通公民”,资产阶级宪法代表的是资产阶级利益;
17、美国制定宪法不是加强地方政府权力,而是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排除D 项。答案 C 44解析 材料反映了邦联体制下中央政府软弱无力,因此主张加强中央集权。答案 A 45解析 二者都是国家最高行政首脑,都由选举产生,故选 A 项。B 项不符合美国,总统可以否决国会的立法,国会可以再次表决请总统通过。C 项不符合美国。D 项不符合英国。答案 A 46解析 由题干材料可以看出,欧洲的立宪君主制决定君主受制于拥有立法权的议会,而美国的总统不受制于美国的议会,是相对独立的,故选 C 项。民主制度没有优劣之分,关键看是否符合国情,排除 A 项;B、D 两项说法太过绝对,排除。答案 C 47解析 根据所学
18、知识判断,美国民主是继承了英国的议会制传统,实践的是三权分立学说。A、B、C 三个选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都是错误的。答案 D 48 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美国是现代历史上第一个与古代政制决裂美国政制有别于其他任何国家,包括英国”,由此判断使美国实行了一种新的民主制度,那就是民主共和,故选B 项。答案 B 49解析 根据法国 1875 年宪法的规定,法国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故选 C 项。英国和德国没有总统,排除 A、D 两项;美国总统是由选民选出,排除 B 项。答案 C 50解析 法国的政体是共和制,宪法规定总统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在议会与内阁
19、和总统关键职位中,可见,总统职权完全受宪法制约,并且法国也并不是两党制,是多党制,立法与行政权不合一,是分权,B、C、D三项说法错误,故选为A 项。答案 A 51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789 年”、“半个多世纪后”,由此可判断是 1875 年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法国进入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时期,故答案选 B 项。由前面分析判断 A、D 两项说法错误,排除;资产阶级共和派掌握了众议院、参议院、内阁和总统等关键职位,故 C 项说法错误。答案 B 52解析 依据 1875 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有缔结条约的权力,故答案选 A 项。参议院和众议院拥有立法权
20、,经众议院同意总统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总统有权解散众议院,排除 B、C 两项;内阁归属总统任命,排除 D 项。答案 A 53解析 法国保皇派与共和派经过了长期的斗争,到 1875 年共和派稍占上风,建立了民主政体。自由引导人民体现了法国人民追求民主自由的精神,它可以在卢浮宫长久展出,说明了共和政体在法国的确立。答案 C 54解析 五大臣出洋考察,对德国的君主权力专制色彩浓厚最感兴趣,清末宪政仿照德国宪政,实质实行君主专制,故选B 项。封建统治者不可能让人民拥有权力,排除 A 项;C 项说法错误,宰相由皇帝任命,排除;清政府不希望发展资本主义,不可能对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感兴趣,排除 D
21、项。答案 B 55解析“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宰相是联邦议会的主席,实质上大权都在皇帝身上,名为君主立宪,实为专制,宰相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答案 D 56解析 权利法案确立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1787 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民主共和制等,结合所学知识,这些文献都是民主思想的实践,是法律性文献,为民主政治提供法律上的保障。答案 D 57解析 注意时间“1789 年 6 月”,材料强调了议会代表全体国民的共同意愿,议会不受国王控制,但未表明议会要废除君主,建立共和政体。第 4 页 共 4 页 答案 C 58解析 由“达到了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出现之前人类政治文明所能达到的最高阶段”可以看出资
22、产阶级议会民主制的形成是人类政治文明的进步,故选 B项。A项错在“最好”;C项错在“最终”;D项错在“最高”。答案 B 59解析 19 世纪 80 年代法国实行共和制,由选举产生的总统是国家元首;德国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德皇是德国的国家元首,由世袭产生,实行终身制。答案 D 60解析 材料中“议会之母”是指英国议会制度;“驴象之争”是指美国两党制;“一票共和”是指法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国家干预”指美国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迥异于东方的法律制度”是指古罗马法律,据此本题应选 C项,这些涉及的论著是西方国家政治制度论析。题干中的材料反映了英国、美国、法国的政治制度,另从“迥异
23、于东方的法律制度”即可判断 C项正确。答案 C 61(1)观点:汉初相权相对强大。(2 分)原因:长期战乱后,西汉政治上“汉承秦制”;吸取秦亡的教训,采用黄老思想作为统治主导思想;汉初历任丞相都是开国元勋,有丰富的经验,对社会稳定起着重要作用。(3 分)(2)局限: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始终屈服在皇权的重压下(皇帝的私人办公厅);内阁受制于司礼监;内阁与六部职权不明确。(4 分)影响:强化了君主专制制度;容易形成宦官专权;朝廷内争权夺利,政局动荡。(3 分)(3)表现:主持内阁,垄断议会的提案权,并参与制定法规的实施细则;掌控议会的财政权;以多数党领袖的身份控制议
24、会下院;控制内阁委员会,建立智囊团,削弱内阁大臣对决策的监督。(4 分)观点:皇权与相权都是专制制度的产物,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皇权随着专制加强而加强,随着民主的发展而削弱,相权则反之,此消彼长(或随着专制制度的发展,皇权在不断强化,相权在不断缩小);政治实践中相权不可或缺,而皇权要有所制约。(答满两点,言之有理即可)(2 分)62.(19 分)(1)局限:古代雅典对公民身份作了严格限制,享受民主的只是极少数成年男性公民;其民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其本质是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的民主。(4 分,答出其中 2 点即可)(2)突破: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联邦
25、制共和国,突破了小国寡民的限制;实行代议制民主,突破了直接民主的限制;建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通过分权制衡防止了权力的滥用。(6 分)(3)局限:出现三大权力之间互相扯皮,导致工作效率低下。(3 分)成就: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基层民主不断扩大。(6 分。答出具体史实亦可)63.答案(1)史实:秦朝设立御史大夫,汉朝在地方设立刺史,加强对中央和地方官员的监督。发展:唐朝由对官吏个人的监察到重视对机构的监察。(4 分)(2)特点:方式多样;注重道德教育;多部门齐抓共管,构建了广泛的反腐败网络;注重立法建设。(5 分)(3)共性:注重设立有效机制加强监察,防止腐败;注重对公职人员和政治机构的监督。进步之处:中国唐代监察体制以强化皇权为出发点,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英国的监察体制则是在近代资本主义政体下,较充分地体现民意,以法律规范监察机制。(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