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教案:送孟浩然之广陵.docx

上传人:夜** 文档编号:84852109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36.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古诗教案:送孟浩然之广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小学语文古诗教案:送孟浩然之广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古诗教案:送孟浩然之广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古诗教案:送孟浩然之广陵.docx(4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小学语文古诗教案:送孟浩然之广陵_小学语文古诗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结合课文解释或查字典、词典,体会诗句的含义,体会诗的意境。体会朋友之间的友情和依依惜别的感情。 4、激起对祖国诗歌的喜爱之情,培育课外主动积存诗歌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1、熟悉本课生字,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的意境。 2、体会末两句诗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 体会诗的意境。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学过李白写的一首诗赠汪伦还记住吗?(学生背)这首诗写的是谁送谁的呢?(汪伦送李白) 2、介绍李白(多媒

2、体) 据说李白常在黄鹤楼上与人饮酒赋诗。有一天,他听说仰慕已久的孟浩然就隐居在四周的襄阳,便立即前往拜见。孟浩然听说李白来了,顾不得整理衣冠,连忙来到堂前。李白一见孟浩然,抢上一步说:“孟兄,李白早知道您诗名天下,特来求教啊!”“哪里哪里,贤弟过奖了,过奖了!你才华横溢,我也久仰了呀!”两人一见如故,从今一起游山赏月,饮酒赋诗,谈人生,谈理想就这样,好几个月形影不离。不久,孟浩然要到江浙一带远游,李白有事不能同往,特地选在黄鹤楼为孟浩然送行。望着帆船远去,李白心中百感交集,于是写下了这千古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解题 学生读题,让学生先自己理解题目。 引导学生理解:黄鹤楼:故址在今湖

3、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奇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之”的意思是去、往; “广陵”是今日的江苏扬州;这首送别诗写的是 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送谁到那里。 (三)预习检查 让学生读准以下五个字的读音、记住字形:孟(mng)、浩(ho)、陵(lng)、辞(c)、 唯(wi)。 (四)理解诗意 1、学生自学古诗 2、自学要求: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熟读古诗,借助文后注解或字、词典,理解字词,翻译诗句,做好讲解古诗的预备。3、检查沟通自学状况 学生自愿或学习小组推举1个学生讲解古诗 教师教导,并点出这首诗中的几个关键的不易把握的字词。“西辞”“尽”。(前两行: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

4、州。这句诗的意思是:我的好友孟浩然在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由黄鹤楼动身,乘船东行到扬州去。 后两行: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句诗的意思是:我伫立江边,目送友人的小船愈行愈远,慢慢消逝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望见浩浩荡荡的江水流向天际。 诗意:老朋友告辞了黄鹤楼,在这花红柳绿的三月去扬州。你乘坐的船儿越行越远,驶向水天相接的地方,消逝在蓝天的终点。我眼前只有那浩瀚的长江水,还在向天涯奔流。) (五)体会诗境 1、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想象描述“烟花三月”是一个什么样的图景。李白这时有心情赏景吗?为什么? 3、这时长江里是不是只有孟浩然的一只船?李白为

5、什么只见“孤帆”? 4、李白站在岸边看好友孟浩然的船只由近而远心里会想些什么? (结合末两句体会诗人的感情) 5、借助插图体会诗的意境。 6、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的意境。 (六)力量训练:我们能不能分角色表演一下当时的情景呢? 1、学生先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合作设计这分别情景的表演,要留意事情发生的时间、环境,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等等。 2、学生自愿或推举表演,表演后师生共同评议,选也表演小组。 3、依据表演效果,再看解释或查字典,理解诗句的意境。 五、教学完毕: 1、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搜集并阅读有关友人送别的诗歌,体会诗人的感情。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格式: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

6、陵 来“国培班”前,正好在学校上了一节古诗文阅读教学课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前天,听李作芳教师讲了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目标与策略,再来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收获多多。 首先,李教师所说的两个误区,我仅走出了一个,在内涵的挖掘上有些过。其次,古诗词教学的“三项重点”(诵读、积存、感受),我留意了,但重点不够突出。没有到达我预期的古诗文教学的书声琅琅的境况。此外,“四种关系”的处理,“四个环节”的落实都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 但若再上这一课,我确定会演绎的更精彩。把上次的设计发出来,请大伙指正。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一、谈话激趣 1.你知道我国古代最宏大的诗人是谁吗? 2.假如说唐代诗人多如天上的

7、星星,那么李白就是星星中最亮的那一颗,他在文学上的辉煌成就,令后人望尘莫及。当时任工部侍郎的诗人贺知章(也就相当于我们今日建立部的副部长吧),读了他的诗作,兴奋地解下衣带上的金龟叫人拿去换酒与他共饮。李白瑰丽的诗歌和潇洒的风采令贺知章惊异万分,对李白说:“你是不是神仙下凡到了人间?”因此,李白又被人称为诗仙。(板书:诗仙) 3.除了写诗厉害,你知道李白还有哪些超人之处吗?他喝酒也特别厉害。他在将进酒里写道:“会须一饮三百杯”,杜甫也说“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因此,李白又被人称为酒仙。(板书:酒仙) 4. 喝酒写诗,无人能比。但李白还有一样本事,却只能

8、排名其次,那就是他的剑术,固然是整个唐朝排名其次。(在裴旻之下)年轻时候的李白还是一位路见不平、拔剑相助的侠士,因此,他又是一名侠客。(板书:侠客) 5.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诗仙、酒仙、侠客李白的诗作。 二、循序渐进,读懂诗题 1.读准诗题 (1)谁来读读诗题? (2)诗题中有三个生字,谁来读读? 鹤:第四声,发音要到位。指生读。 孟、陵:都是后鼻音,留意孟的写法,第一笔是横撇。指生读。 2. 共性读题 (1)这首诗题目很长,共有十个字、五个词。读的时候不要平均用力,你觉得哪个词重要就着重读哪个词,试着读一读吧。 (2)生自由练读后师指名读,相机点拨: 听出来了,你想强调“黄鹤楼”,黄鹤楼是

9、送别的地点。知道黄鹤楼吗?(位于湖北武汉市的长江之滨,是中国三大名楼之一) 他强调的是“送”,为什么呢?( 对,这是一首送别诗。) 同学们听出来了吗?他强调的是“孟浩然”,孟浩然是谁?(李白要送的人,也是李白的好朋友。) 强调“广陵”,广陵是要去的目的地,也就是今日的扬州。扬州可是唐朝最繁华的城市,也是当时国际上出名的大都市。李白年轻的时候曾经到扬州游玩过一段时间,他说他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喧闹的城市。盛夏季节,他和朋友“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边。天涯看绿水,海上见青山”,好不满意。 “之”是什么意思?(去、到。) (3)不同的感受,不同的读法,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自已再读一读题目。 (4)同学们,

10、你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了吗? 3.感性读题 (1)古代交通不便,离别之后就很难再相见。于是,写诗送别就成了一种时尚,当时的送别诗差不多和我们现在的流行歌曲一样多。像送友人别董大山中送别易水送别等等等等,然而,李白和孟浩然在黄鹤楼的这一送却引起了轰动,在文学被称为“三名一别”。在名楼黄鹤楼,送名人孟浩然,到名地广陵。论年龄,李白比孟浩然小十二岁,然而他们两人一样的才华横溢,一样的风流潇洒,他们相互仰慕,情投意合,相间恨晚,无话不谈,彼此不再孤独。欢乐相处之后的离别,明显是那样难舍难分。 (2)听了教师的介绍,你想再读一读诗题吗?指生读后齐读。 (3)对,我们这才算真正的“读懂诗题”。(板书:读懂诗

11、题)读懂诗题是学好古诗的第一步。 三、自主学习,读通诗句 1.自由读 学好古诗的其次步是读通诗句,读通诗句的要求是“认清字形,读准字音”,你能做到吗?来,自由的读一读这首诗。(板书:读通诗句) 2.指名读 谁来读给大家听一听?(强调生字的读音要准。“辞”平舌音,“唯”) 3、读出诗的节奏感 古人读诗讲究节奏感:“故人/西辞/黄鹤楼”这是二二三节奏。谁能接着往下读? “故人西辞”四个字连起来读,变成四三节奏(范读),想读的接着读吧! 4.古诗还讲究押韵,这首诗的一、二、四行的最终一个字,读一读,你发觉什么?它们的韵母一样或相近,是这首诗的韵脚。我们在朗读时对韵脚要恰当重读,非韵脚音读得轻一点儿,

12、更能读出古诗的韵律美。谁来试试看? (诗人颇具匠心地选择了“楼”“州”“流”三个声调悠扬的韵脚,吟诵起来余音袅袅。)范读。 5.齐读。 四、借助解释,理解诗意 1.诗读通了,诗句的意思你能读懂吗?学好古诗的第三步就是理解诗意。(板书:理解诗意) 怎样读懂古诗,你有什么好方法吗?(读懂古诗有个好助手,就是书上的解释。借助解释,我们就可以逐字逐句地读懂古诗。) 2.请大家借助解释,自己试着说说每行诗句的意思。 3.四人小组沟通。 4.全班沟通。 “故人西辞黄鹤楼”:故人?辞?何谓西辞?(简笔画:长江、黄鹤楼、扬州)老朋友辞别了西边的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烟花三月”告知了我们什么?下?(相

13、当于诗题中的?为什么用“下”比方说咱们去北京说不说下北京?从“西”和“下”看得出来用词特殊精确。)在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乘船)到扬州去。 “孤帆远影碧空尽”:尽?什么消逝了?孤帆指的是?消逝在哪儿了?碧空? 孤零零的小船越走越远,慢慢消逝在碧蓝的天空里。 “唯见长江天际流”唯?天际?唯见什么呢? 只观察浩荡的长江水向天涯流去。 5.指生连起来说诗意。 五、绽开想象,体验诗情 1.学好古诗,咱们不光要理解诗句,还得体验蕴含诗句字里行间的情感。(板书:体验诗情)读了这首诗,你体会到怎样的情感呢? 2.惜别 (1)故人。李白年轻时潇洒倜傥,挎一把宝剑,带上他最心爱的酒壶,离家出走,云游天下,在路过湖

14、北襄阳时,熟悉了当时誉满天下的大诗人孟浩然。两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一起游山玩水,饮酒作诗,成为了亲切的朋友。李白曾写诗:“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意思就是说“我敬重孟浩然先生的庄重潇洒,他为人高尚风流倜傥著名天下。”这么亲切的朋友就要分别了,他们怎么舍得呢?读出不舍。 (2)孤帆。长江自古就是黄金水道,交通要塞,怎么会只有一只帆船呢?(只关注友人的这只船,江帆点点,只见一船。)读。 孤还有什么意思?(孤独、孤独。没有了好朋友的亲切相处,人再多,帆再多,心都是孤独孤独的。)读。读出孤独。 (3)尽。老朋友走了,李白仍独立江楼,目送友人。朋友看不见了,他看着渐渐变小的船;船看不见了,他看着船上

15、的帆;帆也看不见了,他仍不愿离去,孤独的站在那里,只观察浩荡的长江水滚滚向东边流去。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正表达在这富有诗意的目送之中!读。 3.感悟 多么真挚的情意,多么感人的画面!李白有多少话想对孟浩然说啊!假如你就是李白,你最想说什么呢? 4.升华 (师范读,生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唯见长江天际流。 女同学,我们站起来送送孟浩然。 男同学,我们站起来送送孟浩然。 全班同学,我们一起送送孟浩然。 六、小结 离别是诗,离别是歌,离别总关情。一样的送别,不一样的情怀,我们今日学的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我们下节课还将学习王维的送

16、元二使安西,还有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骆宾王的易水送别。大家不妨找来比照着读一读,感受感受古人淳朴的情怀,体验深情厚谊带给我们的感动和暖和。 小学语文古诗教案:送元二使安西 这篇小学语文古诗教案:送元二使安西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盼望对大家有所帮忙。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教学目的1熟悉2个生字, 会写2个生字(舍、君)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3感悟诗歌的内容, 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友情。4激起对祖国诗歌的喜爱之情, 培育课外主动积存诗歌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时局的意思。2想象诗歌中所描绘的情景,体会的思想感情。教学课时1 课时教学预备课件、学生收集送别

17、诗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 你们还记得赠汪伦这首诗吗?谁来背一背?(生背诵赠汪伦)2师:谁来说说这首诗的李白为什么写这首诗。(由于李白要回家乡去了,汪伦很舍不得他,亲自来送他,李白很感谢汪伦)3师:从古到今,人们在离别的时候总是特殊的难受。今日,让我们一起回到唐朝去,再次见证一段深厚的友情吧。4师板书课题。(20 送元二使安西)二、学习古诗(一)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师:谁还记得学习古诗的三大步骤?1解诗题,知。2抓字眼,明诗意。3多诵读,悟诗情。师:你们的记性都很好。现在,让我们依据学习古诗的这三大步骤,来学习这首古诗。(二)自主合作学习古诗1解诗题,知。(1)师:通过预习,谁来说说

18、这首诗的题目应当怎么解释?送元二使安西送:送别元二:王维的好朋友使:出访安西:安西都护府(2)强调题目读法送元二/使安西(3)齐读课题。(4)师:王维的好朋友是元二,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李白送别的故人是谁啊?(孟浩然)(5)师:同学们的记性真好,现在谁再来介绍一下王维的生平呢?(王维701-761),字摩洁,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通音乐,工书画。唐代诗人。2抓字眼,明诗意。(1)师:知道了诗题和,现在就请同学们依据学古诗的其次个步骤,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这首古诗,可以用铅笔在旁边做批注,写下你们的解释或感受。(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3)汇报。渭城朝雨浥轻尘,渭城(字眼,点明地点):秦时咸

19、阳城,汉改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朝(字眼,点明时间):早上(同朝辞白帝彩云间)浥:潮湿(留意字型)轻尘:尘埃(留意“尘”字的“小”没有勾)解释:渭城早上的雨潮湿了道路上的尘埃。客舍青青柳色新。客舍:旅店。新:焕然一新。解释:旅店外的绿柳被雨水冲洗得焕然一新。师小节:这一句诗都是描写当时所看到的景物。劝君更尽一杯酒,劝:请。君:对人的尊称,表示“你”的意思。更尽:再饮完。解释:请你再喝完一杯酒。师:从这句诗中,你观察了什么?感受到什么?(王维和元二喝了好几杯酒却还没离开,看出他们依依不舍)西出阳关无故人。西:向西行走。故人:老朋友。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解释:等你

20、西行出了阳关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朋友了。师小结:从这一句诗你体会到什么?(诗人与好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3多诵读,悟诗情(1)复习诵读方法。师:刚刚我们学习了古诗,了解了古诗的大意,接下来请同学自己带上感情,把这首古诗美美地读一读,能背诵的同学就背下来。师:学完古诗,应当做什么呢?(多诵读,悟诗情)谁还记得诵读古诗的方法有几种?(小组读、轮诵、叠诵、表演读、唱诵)(2)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有感情地朗读这首古诗,朗读的时候不要影响其他小组。(3)汇报:哪个小组情愿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古诗?(4)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诗,可以带上自己的动作。三、练习比比谁的反

21、响快1_, 客舍青青柳色新。2使:_。3浥这个字读_。4柳树的颜色是_。5古诗前两句是写景还是写送别的?6这首古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同学们反响都很快, 有兴趣的下课后自己出几道题目考考自己的好朋友。四、课外拓展你们还记得以前学过的送别诗吗?(生自己说说以前学过的或读过的送别诗)今日我们学习又学了一首送别的诗,这里还有几句送别的诗句,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五、总结一首简短的古诗, 往往包含着诗人的不同感情, 盼望同学们课后能自己找几首古诗来反复诵读, 感受的思想感情。六、作业

22、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2生字书写本。3背诵、默写这首古诗。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渐东教案 教材分析: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是人教版六年级第十二册综合阅读中的第十首词,是一首送别词,其新巧的构思和轻快的笔调,在送别的诗词中别具一格。 全词以活泼的笔调、别致的比方、幽默的语言,表达了送别好友鲍浩然回家乡时的心绪。词的上阕写友人归去的家乡山水秀丽,含蓄地表达了惜别深情。起首两句“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运用两个奇怪的比方,一反以山水形容女子的常态,翻新用女子容颜来形容山水,运用移情手法,把写景语变成抒情语,化无情为有情,把山水变成了有情物,好像山水都为友人离去而动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送

23、别好友的惜别之情。三、四两句“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点出了友人出行的目的回家探望自己的妻子。“眉眼盈盈”有两层意思:一指江南的山水清丽明秀,如女子的秀眉和明眸;二指有着盈盈眉眼的那个人。三、四两句既是说友人家乡山水秀丽(去的目的地)。 教学目标: 学问与力量 有感情地朗读,能精确流畅地背诵诗词,大体把握词意。 想象诗词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词的魅力。 过程与方法 读通词文,初步感知;再读词文,理解大意;精读赏析,品悟词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词人对好友归乡与家人团聚的美妙祝福,及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重点: 在反复诵读中读出词的韵律美,品尝融情于景之妙。 教学时间:

24、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提醒新课 1.谁能背诵一首离别诗?(渭城曲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送孟浩然之广陵) 2.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由南宋词人王观写的一首送别词。 3.板书课题,齐读,解题。 “卜算子”是词牌名,它标明白词的调子,词牌的名称有许多,如渔歌子、蝶恋花、菩萨蛮等等。不同的词牌有不同的调子。在这首词中“卜算子”这个词牌与词的内容没有直接联系。“送鲍浩然之浙东”是这首词的题目。鲍浩然,诗人的朋友。之,去、到。浙东:浙江的东南部,鲍浩然的家就在那里。题目的意思是,送别好友鲍浩然到浙东。 4.简介 王观,宋朝人,(10351100年)字通叟,如皋(今属江苏)人。王安石为开封府试官时,

25、擢置高等,仁宗嘉祐二年(1057)进士。神宗熙宁中,曾以将仕郎守大理寺丞,知扬州江都县事。在任时作扬州赋,神宗阅后甚喜,大加褒赏。又撰扬州芍药谱 1卷。后官至翰林大学士。相传曾奉诏作清平乐“黄金殿里”词一首,描写宫廷生活,高太后认为亵渎了神宗赵顼,其次天便被撤职,遂自号逐客,最终为一介平民。其词学柳永,情景交融,生动幽默,近于俚俗,却又谑而不虐。 有冠柳集 1卷,宋代有长沙书肆百家词本,早佚。近人刘毓盘、赵万里均有辑本。全宋词录词16首,断句1则。全宋词补辑又增补12首。 二、读通词文,初步感知 1.自读,借助注音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节奏。 2.指名读,生评价。(留意读出节奏,断句,押韵,诵读

26、的形式。) 3.范读,齐读。 4.再读,同桌读。 三、再读词文,理解大意 1.请你们再读诗词,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找出词中描写的景物,用笔圈出来。生自由沟通。 2.沟通对字词的理解 水是眼波横:水像美人流淌的眼波。山是眉峰聚:山如美人蹙(c)起的眉毛。眉眼盈盈处:山与水交汇处。才始:刚刚。若:假如。 3.沟通对词意的理解 水像美人流淌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要问朋友要去哪里呢?是去那山水交汇的地方。刚刚送走了春天,又要送你回去,弱国你到江南赶上了春天,千万要把春光留住。 四、精读赏析,品悟词情 1.“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词中有画,让我们轻轻的读读这句,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这

27、样美得画面使你想到哪些写景的成语?又是用什么手法给我们呈现了这幅漂亮的山水图的? 指导朗读。面对如此美景,你此时的内心是怎样的?用朗读来表达你的内心感受吧!生读,生评价。 2.“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师:这漂亮的风光究竟在哪里呢? 小结:诗人运用了奇妙的比方把自然山水化为有情之物。让我们感受到了江南漂亮的风光。(板书:景) 让我们用朗读再现这一漂亮风光。生感情朗读。 师小结上阕:上阕运用了比方、设问的修辞手法,把江南秀丽的山水比作女子的眼波和眉毛,极富有人情味,也示意好友归乡与家人团聚。 3.“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师:漂亮的风光令人心情愉悦,面对好友的离去的心中会是怎样一番味

28、道呢? 莫非就没有一丝不舍之情吗?你从哪个字体会到的?(送)送走了春天,的心情是怎样的?送走了春天紧接着又送走的朋友,你想想此时的内心又是怎样的感受? 师:我们的感情是美妙的,就像这漂亮的春天啊,但是深厚的友情也是要分别的。看到了什么画面? 感情朗读:男女生读,师生读。 师小结下阕:下阕词人连用了两个“送”字和两个“归”字,把季节同人奇妙相连,一是“送春归”,二是“送君归”,言下之意春归人也归,最终词人发出美妙祝福,盼望朋友和春天相聚,和家人相聚。 4.“到江南遇上春,千万和春住。” 为什么要和春住啊?生汇报沟通。 师:原来这是对朋友真诚的祝福,盼望朋友永久享受幸福和欢乐,成人之美,替代了离别

29、的依惜之情,忧愁伤悲荡然无存。你们看:这两句就抒发了的什么啊?(板书:情)这是种怎样的人生态度啊? 感情朗读。 师:“悲欢离合”,乃古往今来、大千世界的永恒主题。你们看“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王维是对朋友的劝慰。“海内存知己,天际若比邻” 是对友情的珍重,“明年春草绿,王孙归不归。” 是对别离的伤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一向潇洒的李白,高站在黄鹤楼上,孟浩然的影子都看不见了,他还依依不舍地站在哪里不忍离去。人生自古伤离别。 5.归纳中心: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这首词通过描写词人送别好友鲍浩然归家的情景,表达了词人对好友归乡与家人团聚的美妙祝福,抒发了朋友间的依依惜

30、别之情。 6.写作手法:词的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这样的写作手法是借景抒情。这首词构思新巧,词语明媚,很有表现力。且俏皮话说得新奇不俗,颇受人们宠爱。“眉眼盈盈处”,既是喻指友人家乡的秀丽山水,又令人想见友人妻妾倚栏盼归之际美目传恨、秀眉凝愁的情态。妙语双关,熔铸非易。 五、指导背诵,拓展延长 1.指导背诵。 2.拓展延长 3.搜集借景抒情的送别诗词。 小学语文英英学古诗教案 3、英英学古诗教案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古诗静夜思。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熟悉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意思,体会思念,喜爱家乡的感情。教学重

31、难点: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静夜思)o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3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喜爱。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2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熟悉1个偏旁。3熟悉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教具预备:教学挂图或投影片、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1,小朋友已经学过不少古诗了,你能背背你最喜爱的一首古诗给大家听听吗?2今日,我们要学的新课文,说的是一个小朋友在家里把学到的古诗讲给奶奶听的故事。二、板书课题1(板书课题)英英学古诗“英”,是整体认读音节,又是后鼻音。“诗”:是整体认读音节,读翘舌音。2边说边书写两个生字。

32、3齐读课题。三、初读指导1(出示投影片)图上有什么人?他们正在干什么?小结:英英正在和奶奶说话,两人有说有应,有问有答,这叫对话。2学习对话的书面表达形式。课文中表示说话人的名字和他所说的话之间必需用冒号(力隔开。(板书:冒号:)齐读“冒号”两遍。请你找一找,文章中说话的人是谁?她说话内容是什么?3我们现在再读课文就不会觉得惊奇了,我们已经看懂了对话的形式了。下面,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小节号和生字词。4再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5检查自学效果。(1)(出示生字词)自己读读词语。你在字音上有什么要提示大家的?“英”、“静”、“层”:是读后鼻音,不读前鼻音。“诗”:是整体认读音节

33、s川,要读准翘舌音。“思”:是整体认读音节si,要读准平舌音。“首”、“照”:是翘舌音,不能读成平舌音。“层”:是平舌音,不能读成翘舌音。“背”:是个多音字,既可读“ ”,也可读“ ”。用这两个字音分别造句。个别读,开火车读,齐读。去掉拼音后,齐读生字词。给生字找朋友。(即给生字组词)(2)(出示二类词语即两条绿线内的生字词)自读,齐读。去掉拼音后再次齐读词语。6同学们把这些生字词带人课文读一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1)自读,同座位互读。(2)指名读,师生共同指导、订正。7同学们既然喜爱读,下面两人自由组合来分角色朗读课文。(1)两人相互读。(2)指名读,男女生对读,分两个大组对读。四、初步

34、理解课文1这篇课文主要告知我们什么?2英英和奶奶共有几次对话呢?3小结:英英和奶奶有问有答,话说得多么清晰!以后我们说话也要这样。五、指导写字1书读得好,字也能写得好。2出示打乱挨次的词。指读,齐读。3看笔顺表里的生字,自学后描红。4反应检查。5有什么字觉得比拟难写?教师指导。静:左边是青字旁,跟读两遍。“月”字的撤要改为竖。整个宇要写得左窄右宽。教:左右同宽,左部件上大下小,右部件上紧下松。意:上中下紧凑,“立”最终一笔横要写长,中间扁日横落在竖中线上。诗:右局部的三横间隔距离相等,中间横最长,两笔竖不在同一条竖线上,竖钩偏右。6学生描红、仿写、临写,教师巡察指导。(放轻音乐) 其次课时 教

35、学目的: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静夜思。2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3指导用“思念”说一句话。教具预备:教学挂图或投影片。教学过程:一、学习静夜思1板书课题,解释题意。“静夜”是什么意思?(悄悄的夜晚)“思”是什么意思?(思念)谁来说说诗题是什么意思?过渡:诗人会思念什么?2(出示挂图或投影片)图上画的是谁?(1)从课前的预习中,你对李白有什么了解?教师在学生说的根底上进展补充。(2)此时他正在干什么呢?(李白正在悄悄的夜里思念家乡的亲人)3学诗句。(1)指名读诗句。(2)诗共有几句呢?下面我们通过英英的话来理解诗句。第一句:自己读读英英的话,想一想这一句诗句是什么意思?“疑”是什么意思?

36、(似乎、犹如、就像)看,这里的想像是多么奇怪!独特的想像就是李白诗句特有的风格。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一句诗句。其次句,还是自己来读读英英的话,说说其次句诗句的意思。(指着图)此时,李白观察的就是这轮明月,想一想,什么时候的月亮是这样圆圆的,亮亮的。在中秋节里,你们是怎样度过的呢?是啊,中秋夜正是家家户户团聚的时候,可是假设你此时单独一人远在外地,身边没有一个亲人,你会怎样呢?(难过、难受)是啊,(教师指着图)此时此刻,李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孤孤独单一个人,想想,他站在窗前,仰视明月,会想些什么呢?同学们说得真好,同样的月亮,同样的月光,勾起了远在他乡的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无限思念。现在,谁情愿来当

37、李白,有感情朗读其次句诗句呢?(3)同学们可以看图,来当诗人边表演边吟诵诗句。自读,指名读诗句。(4)朗读指导。朗读节奏:(“”为句中停顿)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疑是”、“低头”语速要慢,表示诗人在深思。“光”、“霜”、“乡”读时要清楚些,停立刻间长一些。(5)指名上来演吟诵诗句。(6)指导背诵。二、稳固诗意1谁情愿来当一回英荚、奶奶,把她们之间的对话演一遍呢?要把诗句解释清晰哦!自由组合表演。2分角色表演课文。三、指导用“思念”造句1谁在什么状况下思念谁呢?2就连小动物之间也可以用“思念”呢3指名造句,师生共同订正。四、小结课文1这篇课文通过对话形式,引出一首古诗

38、,反映了小学生英英对古诗静夜思的正确理解,并知道它的是谁,同时也激发了我们对古诗学习的兴趣。2同学们,学过课文后,你们对学习古诗有什么熟悉?可以谈谈。小学语文古诗教案:赋得古原草送别 这篇小学语文古诗教案: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盼望对大家有所帮忙。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字。2、朗读古诗,熟读成诵。3、通过看图读诗,使学生体会到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教学过程: 一、图画激趣,孕伏导入 1、出示课件:以书上图画为根本,加上“古道”“荒城”和远行的人,再配以春风吹拂草地的动感,在学生眼前呈现一幅生气盎然的草原美景图。2、在出示课件的同时,响起悠扬、凄婉的古筝曲,渲染

39、草原的空旷和离别的愁绪。3、孩子们,用你们的心去悄悄地听,用你们的眼睛认真地看,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4、给孩子们一分钟时间观赏音乐和动画,放手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画之中,像诗人一样,尽情地去感受、去体验。5、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什么?感受到什么?分层要求,孩子有哪一层力量就答复哪一层问题。6、学生自由表达,谈谈自己此时的感受。在孩子答复过中,相机引导孩子们赞美草原的一碧千里、生气盎然;引导孩子观看图中主要人物的面部表情,感受送朋友时的离别愁绪。7、大家的耳朵会听,眼睛会看,小嘴会说。刚刚你们这么多精彩的发言,教师可以用短短的40个字全说出来。课件上出示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想读

40、这首诗吗?先要熟悉5个字宝宝。二、整体通读,读准字音,读顺诗句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卡片形状像小草,指名认读。2、请自信、声音洪亮、读音正确的孩子当小教师带着大家读生字。3、淘气的字宝宝把头上的拼音帽子摘掉了,你们还认得它们吗?开火车认读不带拼音的生字。4、字宝宝夸张家真能干,把它们的音读得真准。字宝宝还想和大家玩捉迷藏的嬉戏,有兴趣吗?赶快拿出铅笔,翻开课本第122页,在这首诗中找出字宝宝,画上圈,再大声地读几遍。5、大家的本事真大,都把字宝宝找到了。快速看看这首诗,一共有几句话?(4句)你能把每一句话都读正确吗?孩子们自由练读,教师巡回辅导。你觉得自己哪句话读得最棒,想读给大家听?孩子

41、们自信地读自己读得的一句话。6、哪位小朋友能把第1、第2句话连起来读?哪位小朋友能把第3、第4句话连起来读?这两位小朋友真能干,假如两位小朋友能合作,把这首诗连起来读就更棒了。同座之间相互合作,试着读读吧。哪两位小朋友想合作读给大家昕?还有想读的吗?谁能英勇地站起来,一个人读整首诗?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预备预备。表扬英勇的孩子。三、读品结合,渐入诗境1、你从这位小朋友的朗读中,感受到什么?(任由孩子们说,说出大意即可,说得不对的地方教师伺机引导正确理解。)2、这首诗中还有你不明白的地方吗?依据学生质疑,相机引导孩子们结合图文感悟。(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4句诗

42、班上局部学生曾经学过,可利用学生已有的学问阅历作为教学资源,让学生之间相互解决质疑。(2)“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两句诗可利用草原图像来帮忙学生想象、感悟草原的宽阔和漂亮。(3)“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引导学生在读中通过“满”字感受不忍分别的离别之情。3、不懂的地方弄明白了,再读读诗,你最喜爱哪句诗?把自己最喜爱的一句请读给大家听。分别指多名学生诵读,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使学生渐惭进入诗境。四、整体诵读,体悟诗蕴1、瞧!你们都是小诗人了。诗人们,一起美美地读读这首诗吧!齐读全诗。2、音乐响起,教师有感情地诵读,请学生们闭上眼睛听。你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与开课初步感知相照顾,引导学生

43、体悟诗蕴。孩子说完感受,请他把这种感受读出来。表达孩子对诗的共性化理解和感悟,可以是对草原的赞美,可以是对小草的歌颂,还可以表达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让孩子共性化诵读。3、这么美的诗,你能把它背下来,记在脑子里吗?自由背、指名配乐背、配乐齐背。五、小结全诗,课外延长这短短的几句话,40个字,把我们的所看、所想、所感全写出来了。不过。这可不是王教师的杰作,这是唐朝大诗人白居易16岁时所作的一首诗。他一生写了三干八百多首诗,是我国古代的大诗人。回家后,大家找找白居易的其他诗读一读,感受其中的诗情画意,激发大家读古诗的兴趣。 板书设计: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教案:咏柳 这篇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教案:咏柳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盼望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