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绘画教案模板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绘画教案模板7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小学绘画教案模板7篇 课题:颜色的比照(小学四年级上册第5课) 课型:造型、表现,观赏、评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和运用颜色的比照学问,把握比照技巧。 2、引导学生正确表达自己的颜色感觉,提高学生画颜色画的兴趣。 3、让学生积极参加学习过程,学习好方法,感悟颜色的剧烈比照效果。 教学重点: 感受颜色比照的效果,培育学生对颜色美的表现力。 教学难点: 大胆运用颜色比照学问于创作之中。 教学预备: 教师:资料图片、课件、画笔、颜料等。 学生:水彩笔、油画棒、纸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旧学问、激趣导入 出示冷暖比照色两幅图片,围绕下面问题师生对话沟通。 1、请说说你对
2、这两幅画的颜色感受。 2、组织学生用油画棒按颜色推移排列成一个色环。 (课的开头以复习旧学问引入,引导学生回忆冷暖色的表现力,以稳固所学过的颜色学问。让学生总结冷暖色的特点,检验学生对学问的把握状况,过渡导入新知,并以排列颜色推移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新课 1、师引出比照色感念。 我们生活的环境里,由于有了艳丽的颜色比照,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漂亮。今日我们来熟悉在颜色中比照最剧烈、最鲜亮的颜色。我们称两个相互作为补色的颜色为比照色。 2、师出示颜色的比照图片。学生了解颜色学问,直观感悟。 3、观赏和分析 (1)、观赏民间年画,谈一谈运用了哪些比照色?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 (2)、绘画
3、中颜色的运用(讲解绘画比对颜色的运用技巧)。 4、生活中颜色比照的运用 师出示课件:让学生为小女孩配裤子、游艇上的救生圈。 运用比照色配色,说说自己的配色习惯?为什么要选择剧烈的颜色? 5、师生总结梳理 四、稳固练习: 运用颜色的比照为一幅年画配色。 五、展现与评价 作品展现,师生一起评价,评“共性鲜亮、颜色运用合理、构思奇妙”之作。 小学绘画教案模板篇2 课时:2课时 教材简析 一样物体在另一样物体的前面,就产生了重叠。一样物体在另一样物体的上面,也会产生重叠。在本课的内容里,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使学生熟悉到景物的前后遮挡关系的普遍性和合理性。使学生能够在今后的绘画实践中有意识的留意观看对
4、象,发觉它们的前后遮挡关系,并且能轻松的在画面中表现出来。 教学目标 让学生对生活中很普遍的、合理存在的遮挡现象有初步的熟悉,促进学生有意识的留意观看和表现遮挡关系,并通过自己动手制作的过程进一步增加理解。 通过绘制过程渗透三度空间概念,培育和熬炼动手动脑的力量。 教学重点 遮挡关系 教学难点 绘制过程中消失的重叠表现问题。 教学设想及方法 通过观赏艺术作品和教师的讲授和演示,使学生对生活中很普遍的、合理存在的遮挡现象有初步的熟悉,促进学生有意识的留意观看和表现遮挡关系,并通过自己动手制作的过程进一步增加理解。 教具、学具预备 实物投影仪、教材、范图。 教与学活动的过程:第一课时 施教时间:3
5、月1日3月3日 活动一: 引导学生观看前后景物的遮挡关系,导入新课。 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遇到这种现象: 1、一盘水果(端出实物) 2、教师做站立在讲台后边的动作 3、请一个小朋友挡在教师的前边站立 活动二: 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遮挡现象”,假如我把它们画成这样就不对了,(出示图片)由于没有了遮挡现象,是不真实的,必需画成下边图中的样子,(出示图片2),消失了遮挡关系也就真实了。 实物投影仪演示:为了表现遮挡关系,就要先把前边的东西画好,后边的东西露出多少画多少,被遮挡的局部不画,画面就正确了。 画面上有前有后的东西,前边的东西在较低位置上,后边的东西在画面较高位置上,才能看出远近关系。 活动三
6、: 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画出或用纸剪出动物、人物,进展重叠排列。 也可画叠罗汉图 活动四:作业展现,教师小结。 其次课时 施教时间:3月3日3月5日 活动一: 讲评优秀作业,引导学生观看前后景物的遮挡关系。 展现立体图书或立体贺卡,引发学生兴趣。 活动二: 1、观看分析:它们的特点是有前有后,有的还能分出近的景物、中间的景物和远的景物多种层次。这些形象是如何立起来的呢?立的方法许多,今日我们就学习其中的一种。 2、教师像变戏法似的将教具底边折一下,在折出的小边上抹上乳胶,贴在底板纸上,汽车就立起来了。请几个小朋友也这样帮助折和粘,立体的街景很快消失。 3、分析立体街景的层次关系:有前后层次
7、就会消失遮挡现象。大家看,前边的汽车折拦住中间汽车的头或尾,这些汽车又遮拦住后边树和楼房的底部,我们既观察了前边的汽车,也观察了远处树和楼房没被遮挡的局部,画面效果很好。 制作步骤: 1、用一张8开纸作根底,从中间对折。 2、在后边里面上用油画棒或彩色水笔画出背景处的山、云、太阳或星星、月亮、楼房 3、用小块纸画出前面的景物中的平房、树、邮筒、行人,并留出一局部粘贴的纸边。 4、根据场景,依次粘贴。 活动三: 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活动四: 作业展现,教师小结 板书规划:课题 范画 作业展现 札记: 上这节课时,我鼓舞学生们采纳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一幅至少八开大小的作业,由小组争论打算来做
8、什么,然后组长依据个人的特进步行合理分工。开头时我有些担忧:万一大家意见不统一,或者合作的作业在大小、粘贴位置上不适宜怎么办?在合作中也的确有的小队消失了这样的问题,但没等我“出面”,孩子们自己快速的调整了合作方法和态度。最终各组的作业构图都很饱满、颜色艳丽、形象丰富,最重要的是“重叠”这一作业难点解决的棒极了!看来经过一年半的训练,孩子们不光学会了在美术作业时的合作,还学会了在与别人的意见不和时能够冷静地思索、争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最正确方案。也就是说,他们初步体会到了“如何待人处世”。 小学绘画教案模板篇3 教学目标: 复习、稳固水墨画的根底学问。即,工具材料,用笔用墨。学习几种动物的画法。
9、 教学重、难点: 训练学生的用笔、用墨。用笔用墨的技法、技巧,以及动物的造型。 教学过程: 一、简要地复习国画的根底学问和用笔用墨等作画技巧。 二、教师出示几幅动物的水墨画,并结合课本的范图,引导学生进展观赏。 a.观赏敏捷多变的用笔,加深中锋、侧锋以及点笔的了解。 b.观赏用墨焦、浓、重、淡、轻五色,加深学生对墨色的了解。 c.构图以及动物的造型。 d.观赏名家名作,了解名家的风格及其代表性作品。了解几位画坛大师, 激发学生对传统艺术的喜爱。 三、教师现场示范,让学生直观了解作画的全过程,并归纳出步骤: a.讲解归纳动物的大形体。 b.叙述调墨、调色。 c.分步作画,讲解画动物的先后挨次。
10、d.修改调整完成。 四、布置作业,画两幅自己喜爱的小动物麻雀、虾。 五、教师巡回指导,主要是用笔、用墨以及动物的造型。 六、征集作业、讲评,提高审美力量。 小学绘画教案模板篇4 设计背景 新的学期开头班上有好几个新生有哭闹的现象,为了尽快稳定他们的心情所 以我就设计了这节课。 活动目标 1.让小朋友学会感知他人的心情变化,初步地推断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 2.培育小朋友分析问题和推断问题的力量。 重点难点 着重让幼儿画笑、生气、哭、愁的表情,难点是画愁的表情幼儿难描绘来。 活动预备 四张不同表情的脸谱(笑、生气、哭、愁),贴绒五官的纸片四套。 活动过程 1.翻到教材第12页,引导小朋友观看画面。
11、提问: (1)看到图一上的两个小朋友的表现时,教师的表情又会怎样? (2)看到图二上的两个小朋友的表现时,教师的表情又会怎样呢? (3)看到图三上的三个小朋友的表现时,教师的表情会怎样? (4)看到图四上的两个小朋友的表现时,教师的表情会是怎样? 然后请小朋友依据提问并结合教材,给图上的教师画上适当的表情。 教师巡回指导,对画的不正确的小朋友予以订正,并引导幼儿了解这种表情与某种心情的关系,熟悉某种表情特症时,肯定要抓住主要的典型特征。 小结:人笑的时候,眉毛弯弯的,眼睛眯眯的,嘴角向上翘。 哭;表示人很难受、难过、苦痛,哭时,眉、眼角、嘴角向下弯。 生气:表示人很不快乐、生气。生气时,皱眉、
12、瞪眼、撅嘴或咬牙等。 着急:表示人遇到急事。着急时,皱眉、皱鼻,有时还跺脚。 2.教师做出几种表情,如快乐、生气、哀痛等。让小朋友推断教师做的是什么表情? 3.教师让小朋友说一说自己在家里的行为是否引起父母的不同表情。推断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 4.嬉戏:拼脸谱,培育小朋友敏锐的观看力。 (1)将小朋友分为四组,每组小朋友分拿一套五官的纸片。 (2)嬉戏开头,小朋友先观看本组表情脸谱是什么,记住各器官的特征。 (3)发令后,每队排头小朋友快速奔驰,把自己手中的五官纸片摆在活动脸谱上,然后快速返回本队,拍其次个孩子的手,直到本组最终一个孩子摆好脸谱,先正确摆好的一组即获胜。 (4)调换表情脸谱,嬉
13、戏再次开头。 教学反思 1.上完这节课让幼儿了解每个人的脸上都会有各种表情,一种表情代表着一种心情,所以,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表情知道他的心情。 2.能让孩子在学习中缓解哭闹的心情,让他们脸上画上笑的表情。 3.课堂气氛活泼,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增加师生感情。 4.学中玩,玩中学是教学的最高意境之一。 5.由于孩子的年龄小点,愁的表情他们难以理解,因此在画表情时画得较抽象。 小学绘画教案模板篇5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赏黑与白图形,激发他们的灵感。 2.使学生把握黑与白图形的创作灵感。 3.指导学生用学过的图形来表现不同的正负形。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赏黑与白图形,使学生把握黑与白图形的创作
14、灵感。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用学过的图形来表现不同的正负形。 教学预备:图片、资料、范图、绘画工具 教学预案: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引导学生观赏有关的黑与白的图形,感受黑与白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2.引导学生小组沟通,谈谈各自的看法。 二、进展阶段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创作黑白正负图形的要领: 1.不规章图形组成的正负形:图形简洁,线条流畅,主要以面的形式表现。 2.对称法组成的正负形:黑与白都是一个完整的图形。 3.重复法组成的正负形:每个根本形大小一样,造型简洁。 4.二方连续法组成的正负形:由一个根本形可以重复,转变方向组成正负形。 三、争论沟通 引导学生争论、沟
15、通,预备用什么方式方法设计一幅什么方法组成的黑与白图画? 四、作业要求 1.用黑与白表现正负形。 2.图形简洁,有创意,形式感强。 3.线条流畅,涂色匀称。 五、展现评价 1.学生将作品展现在黑板上。 2.引导观赏、评价:“你喜爱哪一幅作品,为什么?” 3.引导说说“你觉得自己这幅画有何改良的地方?” 六、课后拓展 鼓舞学生依据这节课所学的正负形,体会其形式美。 温馨提示:留意交通安全,请走人行道,不在大路上玩耍。 小学绘画教案模板篇6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熟悉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 2.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美术工具和材料,大胆、自由的表达自己的各种想法。 3.引导学生在熟悉美术工具和材料中对美
16、术课产生兴趣 教材简析:本课是引导学生初识美术工具和材料,可让学生尝试使用一下,或看一看、摸一摸各种绘画的效果。教师要预备好各种形式的美术作品供学生观赏。 教学重、难点: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对美术制造产生深厚的兴趣。 课前预备: (1)教师预备蜡笔、水笔、钢笔、毛笔、油画笔、水彩颜料、橡皮泥、陶土、剪刀、图画纸、宣纸等美术工具和颜料。 (2)教师预备一些可用来绘画、雕刻、拓印、拼贴、编织的自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3)教师搜集由各种工具和材料制作的美术作品(中国画、水彩画、版画、雕塑、剪纸、素描等) 教学活动设计: (1)引导阶段: 教师在课前利用旧衣服自制一挎包,放入各种美术材料和工具。上课时让学
17、生上来抽奖:抽出一样来让其他人说说这是什么东西?是干什么用的?引起学生奇怪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都掏出来后,教师选几样常用材料当场操作、示范。并出示不同材料所作的美术作品,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了解不同材料的性能及特点和不同的表现效果。 (2)进展阶段 鼓舞学生学用自己感兴趣的工具和材料进展创作,以体会工具和材料的性能。 在进展创作的过程中,尽量鼓舞学生大胆、自由的表现,使学生对美术课产生兴趣。 (3)整理与整理; 作业完成后,应催促学生整理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干净。 课后拓展: 查找自己家中或四周可用来绘画、粘贴、拓印、拼贴编织的各种自然材料和人造材料进展尝
18、试性的美术创作。 教学评价: (1)是否熟悉一些主要的美术工具材料。 (2)能否大胆运用美术工具材料,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 (3)是否对美术课产生兴趣。 札记: 在展现每一种美术工具材料后,我都出示一张用此工具材料做的画让学生看看、摸摸,加深他们对这种工具材料的了解,学生看得很投入,在练习中能够大胆的画出第一笔。 小学绘画教案模板篇7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运用石子、沙子、瓶盖、罐子或一些体育用品,集体排列立体图形。 (2)启发学生利用各种材料表现具象与抽象物体的造型。体验材料的美感。 (3)强调在排列创作过程中发扬集体团结协作精神。 教材简析:本课其实是用一种行为艺术的形式,引起学生对美术
19、课的兴趣。通过走出教室到校园里上课的方法进展。要提前一节布置学生预备材料。 教学重、难点:教学气氛既要热闹,又要有序。 课前预备:师生共同搜集可乐罐、沙子、石子、瓶盖、体育用品等排列材料。 教学活动过程: (1)沟通阶段:师生共同沟通所预备的物品,及所带材料可排列成哪些物体和造型。 (2)思索与争论阶段:分组展现自己所预备的物品,引导学生思索座谈,开展积极想象,怎样利用手中的材料,分小组集体一起排列出新奇的立体造型。观赏教师供应的名家作品及本校美术小组的装置艺术作品。 (3)进展阶段:带好材料来到操场,人人参加,把瓶罐重叠或向四周扩展加上砂石,排列成一种抽象或具象的图案或造型。通过组与组沟通,
20、相互补充,拓展思路,了解自己小组所设计排列作品的优点与缺乏,进展修改。 (4)整理与整理:作品完成后,催促学生整理整理好工具与材料,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课后拓展:运用所学到的排列方法,在课后回家利用各种物品进展排列组合各种图形的练习。 在排列时,要大胆想象。造型的内容,材料的运用应更加丰富更加广泛。 教学评价: (1)是否在课前预备好所需的材料。 (2)能否课前观看一些行为艺术作品,及名家作品,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3)教学中能否强调集体合作精神。 (4)就地取材,会利用废旧物品或当地物产,如:小石头、沙、泥、贝壳.运用于主体造型之中。 札记: 本课教材要求学生们预备的工具材料太多,而这对刚刚
21、上了一节美术课的新生来说很难做到。在上第一个班时,我提前多预备了一些材料,为学生供应了很多的选择,教学效果不错,但总感觉这些材料不是他们自己发觉的,达不到让学生在生活中发觉美的目的。于是在上其次个班时,我启发学生用铅笔盒、书、本子、笔、橡皮等书包里的文具来摆图案。学生们争论一番后,用书本摆出了电视塔、大火车、大楼?用铅笔、彩笔、橡皮、粉笔头装饰上了窗子、门、塔尖甚至是太阳、轮子,有的学生还制造性地用上了数学学具盒里的小棒、圆片等。他们快乐极了:“原来文具也可以摆出画来!”我借机告知学生:“美就在我们的身边,就看你能不能发觉。我们在今后的美术学习中要擅长就地取材。”这下学生们又有了新发觉:“水壶也可以盖房子!”“扎头发的皮筋、彩花也可以用!”“小手绢叠成各种外形也可以摆上。”于是地上的图案越来越丰富、颜色越来越美丽,学生充分体验到了造型的乐趣。 美术课程标准中第一学段的目标要求学生“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简单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的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最简单找到的就是书包里的材料了,引导他们轻松开心地找到可利用的材料,就更简单到达标准中“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在低年级阶段强调感受、体验和嬉戏性,看、做、玩融为一体”的要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