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概述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十六篇).docx

上传人:碎****木 文档编号:84845640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39.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概述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十六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概述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十六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概述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十六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概述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十六篇).docx(5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概述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十六篇)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概述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篇一 为进一步进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上,主要实行动手操作与计算周长严密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提高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力量。 1阅读理解,明确要求。 在组织学生操作探究之前,让学生仔细读题,理解题意,弄清题中的要求和要解决的问题,在此根底上再进展探究活动,为学生的探究明确了目标。 2分析解答,指导方法。 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在明确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后进展操作,提高了探究的有效性。同时,鼓舞学生选用不同方法进展探究,或摆或画,帮忙学生拓展想象空间,

2、进展空间观念。 3回忆反思,总结规律。 通过课堂活动卡的设计,引导学生观看几个不同图形的长、宽、长与宽的差及周长的变化规律,从而发觉并总结出解决此类问题的规律,提高了学生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力量。 教师预备ppt课件、16张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纸 学生预备16张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纸、方格纸、直尺 导入新课 1完成学情检测卡,并展现拼图方法和周长计算结果,争论拼成的图形的区分。 (1)展现拼图方法和周长计算结果。 方法一 周长:(41)210(厘米) 方法二 周长:248(厘米) (2)争论两个图形的区分,全班沟通。 区分一方法一拼成的是长方形,方法二拼成的是正方形。 区分二拼成

3、的长方形的周长比正方形的周长长2厘米。 2.提醒课题:刚刚同学们的拼图完成得特别好,周长计算得也非常精确,尤其是我们发觉用同样的4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两个图形,不仅外形不同,周长也不同。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如何使拼成的图形周长最短。(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以拼图、计算周长和比拟不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为下一步学习新知奠定良好的根底。 阅读理解,明确要求 (课件出示教材86页例5) 1.仔细读题,找出题中的数学信息及要解决的问题。 2.汇报沟通。 数学信息:要用16张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纸拼长方形和正方形。 要解决的问题:怎样拼才能使拼成的图形周长最短? 分析解答,指导方法 1.小组合作,用预备好的

4、正方形纸拼一拼,或者在方格纸上画一画。 提示:先想一想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么特征,再进展操作。 2.课件展现学生的拼图结果,争论是否还有其他拼法。 拼法一 拼法二 拼法三 (明确没有其他的拼法了) 3.算一算你拼成的图形的周长,然后全班沟通。(大屏幕对应每个图形,展现算式) 拼法一(116)234(分米) 拼法二(28)220(分米) 拼法三4416(分米) 4.组织学生争论,比拟三个图形外形与周长的不同,全班沟通。 区分一第一个图形和其次个图形都是长方形,第三个图形是正方形。 区分二第一个图形的周长最长,第三个图形的周长最短。 回忆反思,总结规律 1.小组合作,完成课堂活动卡。 2.引导学生

5、从左往右观看课堂活动卡上的数据,思索、争论,说一说你发觉了什么。 3.汇报沟通。 发觉一这三个图形的长越来越短,宽越来越长。 发觉二长与宽的差越来越小。 发觉三周长也越来越短。 4.总结规律:用一样个数的正方形拼图,拼成图形的长与宽的差越小,周长就越短。 设计意图:在学生原有学问阅历的根底上,通过分析、合作沟通、比拟探究等形式,找到解决“用一样个数的正方形怎样拼图才能使拼成的图形周长最短”问题的方法,突破了教学难点。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概述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篇二 为进一步进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上,主要实行动手操作与计算周长严密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提高把生活中

6、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力量。 1阅读理解,明确要求。 在组织学生操作探究之前,让学生仔细读题,理解题意,弄清题中的要求和要解决的问题,在此根底上再进展探究活动,为学生的探究明确了目标。 2分析解答,指导方法。 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在明确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后进展操作,提高了探究的有效性。同时,鼓舞学生选用不同方法进展探究,或摆或画,帮忙学生拓展想象空间,进展空间观念。 3回忆反思,总结规律。 通过课堂活动卡的设计,引导学生观看几个不同图形的长、宽、长与宽的差及周长的变化规律,从而发觉并总结出解决此类问题的规律,提高了学生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力量。 教师预备ppt课件

7、、16张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纸 学生预备16张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纸、方格纸、直尺 导入新课 1完成学情检测卡,并展现拼图方法和周长计算结果,争论拼成的图形的区分。 (1)展现拼图方法和周长计算结果。 方法一 周长:(41)210(厘米) 方法二 周长:248(厘米) (2)争论两个图形的区分,全班沟通。 区分一方法一拼成的是长方形,方法二拼成的是正方形。 区分二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比正方形的周长长2厘米。 2.提醒课题:刚刚同学们的拼图完成得特别好,周长计算得也非常精确,尤其是我们发觉用同样的4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两个图形,不仅外形不同,周长也不同。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如何使拼成的图形周长最短。(板

8、书课题) 设计意图:以拼图、计算周长和比拟不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为下一步学习新知奠定良好的根底。 阅读理解,明确要求 (课件出示教材86页例5) 1.仔细读题,找出题中的数学信息及要解决的问题。 2.汇报沟通。 数学信息:要用16张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纸拼长方形和正方形。 要解决的问题:怎样拼才能使拼成的图形周长最短? 分析解答,指导方法 1.小组合作,用预备好的正方形纸拼一拼,或者在方格纸上画一画。 提示:先想一想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么特征,再进展操作。 2.课件展现学生的拼图结果,争论是否还有其他拼法。 拼法一 拼法二 拼法三 (明确没有其他的拼法了) 3.算一算你拼成的图形的周长,然

9、后全班沟通。(大屏幕对应每个图形,展现算式) 拼法一(116)234(分米) 拼法二(28)220(分米) 拼法三4416(分米) 4.组织学生争论,比拟三个图形外形与周长的不同,全班沟通。 区分一第一个图形和其次个图形都是长方形,第三个图形是正方形。 区分二第一个图形的周长最长,第三个图形的周长最短。 回忆反思,总结规律 1.小组合作,完成课堂活动卡。 2.引导学生从左往右观看课堂活动卡上的数据,思索、争论,说一说你发觉了什么。 3.汇报沟通。 发觉一这三个图形的长越来越短,宽越来越长。 发觉二长与宽的差越来越小。 发觉三周长也越来越短。 4.总结规律:用一样个数的正方形拼图,拼成图形的长与

10、宽的差越小,周长就越短。 设计意图:在学生原有学问阅历的根底上,通过分析、合作沟通、比拟探究等形式,找到解决“用一样个数的正方形怎样拼图才能使拼成的图形周长最短”问题的方法,突破了教学难点。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概述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篇三 最小公倍数是在学生把握了倍数、因数和公因数概念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主要是为以后学习通分做预备。这节课以概念教学为主,教材的编写意图是使抽象的数学学问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建立概念,用学生自己想到的方法尝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表达算法的多样化。 在教学过程中,直接从复习倍数引入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并在理解的根底上展

11、现各自不同层次的思维力量。通过直接引入主题的方式让学生很快进入到本课教学重点的学习中,有针对性的练习也增加了教学的有效性,把教学目标落到了实处。 教师预备ppt课件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举例说明什么是倍数。 师:我们已经熟悉了倍数,谁能举例说几个3的倍数和2的倍数? 预设生1:3的倍数有3,6,9,12,15, 生2:2的倍数有2,4,6,8,10, 质疑:为什么在说倍数时要加省略号?(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所以要加省略号) 2.在表中标出倍数。 课件出示教材81页数表,提问:在这张数表中有多少个数?(50个数) 师:下面请同学们在表中用“”标出4的倍数,用“”标出6的倍数。

12、(学生操作,展现结果) 师:观看标出的数,这些数有什么特点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引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又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根底。 合作探究,发觉新知 1.观看表格,找出4和6的倍数。 (1)4的倍数有4,8,12,16,48。 (2)6的倍数有6,12,18,24,30,48。 2.明确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1)熟悉公倍数。 师:在标4和6的倍数时,你们发觉了什么?(有些数既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 师:能举例说明吗?(如12,24,36,48,这些数既标有“”,又标有“”,所以它们既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 师:在

13、数学上把这些数叫作4和6的公倍数。总结一下什么是公倍数。 (公倍数就是几个数一样的倍数) (2)熟悉最小公倍数。 总结:12就是4和6的最小公倍数。 质疑:有没有最大的公倍数呢?为什么?(没有,由于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3)依据数表完成下面的填空。 4和6的公倍数有( )。 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 )。 3.提问:刚刚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找公倍数的?(列举法) 4.表示两个数的公倍数。 师: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示两个数的公倍数呢? (1)课件出示集合图。 (2)让学生独立填写,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填写。 (学生独立填写,在汇报时,教师应重点强调填法) 展现答案: 两个集合相交的局部表示4和

14、6的公倍数。 设计意图:这局部的设计是让学生通过例题的学习总结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同时让学生利用学问迁移,独立填写空白集合,加深学生对公倍数意义的理解。 稳固练习,提升反应 1.完成教材82页“练一练”3题。 (学生独立思索,明确题意,求出最小公倍数,然后在小组内争论有什么发觉,师生共同总结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完成教材82页“练一练”4题。 (学生先独立思索,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求出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汇报,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问进展梳理、内化、反思和稳固。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 布置作业 教材82页“练一练”1、2题。

15、板书设计 找最小公倍数 4和6一样的倍数是它们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概述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篇四 了解数位(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及顺能正确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能用10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的事物,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感受数的作用,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在经受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中,学生能正确的读、写100以内的数,把握比拟大小的方法,会用“”、“”、“=”表示比拟的结果。 2、能够正确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挂图、小棒 2课时 第(1)课时 一、创设情景,观看情景

16、图 1、同学们也让我们踏上神奇的南极大陆进展实地考察,好吗? 2、你在南极大陆上都看到了什么?看谁能把话说完整。 3、先让我们估量一下,天上有多少只贼鸥?冰上有多少只贼鸥?冰上有多少只企鹅? 学生试着估量一下,并说说是依据什么估量出来的? 二、提出问题 看样子南极的朋友还真不少,就让我们用数字把朋友的数量记录下来好吗? 三、解决问题 1、想一想,这些数字你想怎样记? 2、把你的好方法,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让他们帮你听听怎么样。 3、你能把这些数字记录下来吗?试一试。 4、信任你会把这些数字读得特别正确。 5、小组同学沟通想法,并用计数器演示。教师结合学生的答复用计数器帮忙演示数的写法,并让学生

17、说说每一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加深数位意义的理解。 6、小组内一个同学用计数器演示,其余同学读数并把数字记录下来 7、小结:通过读数和写数,你都有什么发觉? 提醒:读书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四、应用拓展 1、联系生活实际,找一找我们的四周什么地方用到数字?(全班学生的总数、男同学的人数、女同学的人数等等)。先让学生用该数字说一句话,再让其余同学把数字记录下来。 2、“自主练习”第1题,先让学生单独做题,把自己写的数读给小组同学听,在小组内沟通写法。 3、“自主练习”第2题,先让学生整体观看这张表,有什么发觉?再让学生独立填写各空格里的数。填完后,先让学生自己观看有什么发觉? 小组沟通。 全班汇报

18、。 五、课堂小结:今日你有什么收获? 第(2)课时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上节课我们在南极考察时看到了天上有47贼鸥,冰上有32只贼鸥,看到这两条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2、学生自由提问。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假如消失“一共有多少只贼鸥?”可以让学生想方法数出贼鸥的总数,假如有学生会计算的话,可以计算出来,但对学生不作统一要求。假如学生不能提问出“天上的贼鸥多还是冰上的贼鸥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问。 二、解决问题 1、“怎样才能知道天上的贼鸥多还是冰上的贼鸥多?有什么方法?”让学生知道问天上的贼鸥多还是冰上的贼鸥多,其实就是比拟47与32的大小,“怎么比拟47与32的大小呢?” 2

19、、学生独立思索。 3、小组沟通想法。 4、全班沟通,充分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 三、拓展应用 1、“自主练习”第3题,学生独立做,做完后小组沟通想法。 2、“自主练习”第5题。 (1)同学们先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摆的。留意让学生把图中的条件和问题表述清晰。 (2)在理解图意后列式计算。 (3)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样想的,鼓舞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 (4)学生自主选择喜爱的方法做第5题。 3、“自主练习”第7题。 (1)、先让学生明白题意。 (2)、学生独立去做,在沟通自己选择的结果和想法。 (3)鼓舞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四、课堂小结: 略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概述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20、篇五 前后 1、在详细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前、后的位置与挨次,初步培育学生的空间观念。 2、能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挨次,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初步培育学生按肯定挨次进展观看的习惯。 能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挨次,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是重点;初步培育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按一下挨次进展观看的习惯是难点。 自主、合作、探究。 数字卡片,四驱赛车。 一、学前预备活动(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教室里(活动一) 同学们,在教室里你能说出你座位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吗? 2、数字卡片(活动二) 请10个同学,每人手里拿着数字卡,按1、2、3的挨次站好,请你说说你前边的数字是几,你后边的数字

21、又是几?你前边有几个数字,你后边是谁?你后边的数字又是几?你前边有几个数字,你后边有几个数字? 3、排队(活动三) 请出一组同学站好队,请你说说你前边是谁?你前边有几个人?你后边是谁?你后边有几个人? 二、引导操作,探究新知。 1、森林运动会跑步(多媒体课件) (1)秋天季节,一年一度的森林运动会开头了,我们先来看跑步场上都有谁在竞赛?(电脑显示)谁来说说它们的名次? (2)请同学们再来说说谁在小鹿后面?小松鼠的前边是谁? (3)假如5个小动物连续赛跑,其前后挨次有可能变化,请同学们说说将会怎样变化?在跑步场上,小兔子承受了上次跑步傲慢失败的教训,这次它使了了全身的力气,它会跑第几名?大家(小

22、组争论)。 (4)我们也来一个跑步竞赛。(赛跑活动)。 2、森林运动场的其次赛场赛车场。 (1)赛车运发动都有哪几位呢? (2)就目前的竞赛状况,谁排在最前边?谁排最终边?2号车是第几名?5号车是第几名?3号车在几号车的前面?在几号车的后面? 3、(1)师:竞赛连续进展,糟糕!排在第一的2号车消失了故障,怎么办? 师:赛车场上,小猫的汽车突然出了问题,你们猜猜看,谁会是第一,它的后边又是谁呢? (2)想一想,你们能提出来什么问题? 4、赛车竞赛(预备5辆四驱赛车) 请五名同学进展赛车竞赛,5名同学的赛车的名次会不断变化,请同学们准时说出他们的名次,还要说出这个同学的前边是谁,后边是谁?(师生共

23、同活动)。 三、稳固练习,扩展思维。第63页的2、3题。 四、思维制造训练 第63页的“数学故事“(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制造性地编故事)。 请同学们看图编故事,开头小兔和乌龟谁在前谁在后?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它们的位置有什么变化?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日我们通过各种活动,体会用前、后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并且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用到前、后来描述物体的详细位置。盼望同学们在平常多留意一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数学学问。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概述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篇六 本单元在整理混合运算挨次时,是结合解决问题进展的。目的是使学生在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把

24、握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同时体会运算挨次规定的必要性,从而系统地把握混合运算的挨次。教材创设了喧闹的滑雪场情境,由此生出一系列的情境串,引出相应的4个例题。每个例题都呈现了学生沟通不同的解题思路,以及整理混合运算的画面,以鼓舞学生在已有的学问根底上,积极思索,主动解决问题。 学生对四则混合运算中,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终算什么,已经积存了一些阅历,因此教学例5时,采纳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开展学习活动。 1、使学生进一步把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挨次,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在学生的头脑中强化小括号的作用。 3、在练习中总结归纳出四则混合运算的挨次。 (一)引入课题 我们过去已经学

25、习了四则混合运算的不少内容,知道了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挨次,并能按混合运算的运算挨次进展计算。今日这节课,我们连续学习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总结我们已经学过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挨次,提高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力量。请小组合作,争论整理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学问。 (二)讲授新课 出例如5 (1)42+6(12-4) (2)42+612-4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画出挨次线) 两名学生板演。 全班学生进展检验。 上面的两道题数字、符号以及数字的挨次都没有转变,为什么两题的计算结果却不一样? (三)小组争论 (四)汇报沟通 四则混合运算挨次有以下几种状况: 第一:只有加、减法混合的运算,从

26、左到右,谁在前先算谁; 其次:只有乘、除法混合的运算,也是从左到右,谁在前先算谁; 第三:加、减、乘、除法混合的运算,先计算乘除,再计算加减; 第四:算式中有括号的,都要先算括号里面的,然后再按先乘除,后加减的挨次进展。 (五)整理总结 我们知道了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混合运算,我反问一句,四则混合运算指的是什么呢? 关于四则混合运算的挨次,同学们争论的结果是:四则混合运算可以分为两种根本状况:一种是没有括号的,一种是有括号的。没有括号的算式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只有加减混合或只有乘除混合,这样的混合运算挨次是什么呢? (六)稳固练习 1、p12做一做第1题。 (1)让学生说出各题的运算

27、挨次。 (2)独立进展计算。 (3)汇报计算的结果,评议订正。 2、p12做一做第2题。 学校食堂买来大米850千克,运了3车,还剩100千克。平均每车运多少千克? (1)请同学们仔细看题,弄清题中的信息和问题,分析他们之间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步骤,再列式计算。 (2)沟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 3、p14第四题。 下面各题,看谁做得都对。 7536020572463 75360(205)(724)63 (75360)(205)(724)(63) 教师巡察订正。 4、课堂作业 (七)课堂总结 回忆一下这节课的学习过程,我们一起来沟通一下学习的收获。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概述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设

28、计篇七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96、97页例1和例2 1、联系旧知引入新知,让学生自主探究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 2、理解小数点对齐就是一样数位对齐的道理; 3、能利用所学学问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洁问题; 4、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效劳生活的兴趣。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意义和方法 小数点对齐,也就是一样数位对齐的道理。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 一、课前谈话 1、上课之前我们来做一道上海有90%的小学生都会解决的问题,你们会不会? 2、出示:一只船上载有6头牛,13只羊,问船夫的年龄有多大? 说说你的想法 二、引入 1、复习铺垫 (1)出示375+2等于多少?2与谁相加,2与7相加可以吗?2为什

29、么非得与5相加呢? (2)整数加减法我们要留意什么? 2、改题引入 (1)给这两个数加上小数点就成了一道小数加法,结果是多少? 有不同想法3.953.77 (2)引;究竟谁是对的呢?你能想方法证明吗? 三、算理诠释 (一)探究算理 1、生自己想方法3.75+0.2等于多少?把你的想法写在白纸上 2、小组沟通:说说你的想法 3、全班沟通 预设:(1)加上元角分的 (2)加上米、分米、厘米的 (3)计数单位的 (4)画图 4、小结:把4种都放在幻灯片上:这4种方法都很好,角与角加、分米与分米加、非常位与非常位加看上去不一样,其实都说明同一个道理:只有一样计数单位一样才可直接相加减。(板书:一样计数

30、单位) (二)沟通算法 1、竖式怎么列:请你写在白纸上 2、出示学生的两种不同的想法: 3.753.75 +0.2+0.02 3.953.95 追问:怎么有两种不同的列式?都对吗?其次种是怎么回事?你为什么这么列? 得出:在小数末尾可加0 3、看这三题:你会算吗? 5.55+0.02=5.55+0.2=5.55+2= (1)等于多少? (2)追问:为什么都是5和2,答案却不一样呢? (3)选择一道列竖式 4、小结:小数加减法列竖式计算要留意什么?(小数点对齐) (三)试一试 12.3+42.732.5+4 10-3.1411.69-7.39 1你认为哪道题比拟难?为什么?怎么解决? 2、每人选

31、一题加法与一题减法算一算 3、沟通:得出得数末尾有0的要去0简化。 四、解决问题 1、举例说明:学习了小数加减法有什么用? 2、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师:今日教师带来了3个节目,你们想看哪个? 购物买书运动 师:我们常常去购物,我们先来看看购物的 课件演示出示一张购物小票,缺了什么? 生:应收的金额还没有,交易找零还没有 师:你能补全上面缺少的数据吗? 生:我要看读书的 师:看来你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 课件演示翻开读书栏目 出示问题 师:先估一估,再算一算。 汇报沟通: 师:接下来要看哪个? 生:运动课件演示 师:xxxx年中国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有看吗?你们觉得姚明高吗? 生:高 师:谁知道姚明多高

32、? 生:2.26米 请你算一算姚明比你高多少米? 指名上台用手比划一下,姚明比你高多少? 四、总结: 1、师:学习了什么?回忆是怎么学的?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概述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篇八 1、联系生活实际,进展数感。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详细、好玩的事物,通过观看、操作等活动,使学生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因此,本设计通过让学生调查电视机的价格、比拟电视机价格等活动,让学生比拟数的大小,进展数感。 2、培育合作意识,提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沟通学问的过程,它能促进学生认知的进展;自主探究是一种在教师科学指

33、导下的制造性学习活动。因此在本设计中,为学生充分供应合作、探究的学习空间,让学生相互沟通、相互沟通,使学生的思维活泼,布满热忱,从而提高学生发觉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量,培育学生与人沟通、合作的意识。 教师预备 ppt课件 学生预备 调查资料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入:前几天,我们开展了“我是小小调查员”的活动,同学们调查了自己家、亲戚家或邻居家中电视机的价格,有的同学还特地到电器商店做了一番调查。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共享大家的调查结果。 (学生汇报调查结果) 2、观看图表,提出问题。 (1)课件出示调查结果汇总表,引导学生观看思索,提出数学问题。 (2)汇报提出的问题。 问题一:这些电

34、视机中哪个最贵? 问题二:这些电视机中哪个最廉价? 3、提醒课题:这些电视机的价格不同,那么该如何比拟这些价格呢?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万以内数的大小比拟和近似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调查电视机的价格,观看调查结果汇总表并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熟悉到要想知道谁最贵谁最廉价,就要学会比拟万以内数的大小,从而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学习新知,探究规律 (一)教学教材90页例9。 1、初步比拟数的大小。 (1)(课件出例如9)引导学生观看课件,发觉并提出问题。 (2)学生汇报。 预设 生1:1号和2号比,哪个贵一些? 生2:3号和4号比,哪个贵一些? 生3:2号和3号比,哪个贵一些? (3)学生自由

35、选数比拟,并争论:如何比拟这些数的大小? (教师巡察指导) (4)学生汇报比拟的结果和方法。 预设 生1:我比拟的是940和1899。由于9401000,而18991000,所以9401899。 生2:我比拟的也是940和1899。我是这样比拟的:由于940是三位数,而1899是四位数,三位数肯定比四位数小,所以9401899。 生3:通过比拟我知道了13502365,我是这样想的,由于135020xx,20xx2365,所以13502365。 生4:通过比拟我知道了18991350,由于18991800,18001350,所以18991350。 2、合作沟通,比拟发觉,探究规律。 (1)教师

36、引导学生观看这几组数,找到这几组数的不同之处。 (2)学生在小组内沟通,然后汇报。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概述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篇九 “直线、射线和角”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其次单元“角的度量”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初步熟悉了线段、角、锐角、直角和钝角,并会用尺画角,用三角板推断锐角、直角和钝角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本课内容包括熟悉射线、直线,进一步熟悉线段和角。这些都是图形与几何中的最根本的科研局部,是后续学习的根底。教材以生活中的手电筒射出来的光作为现实模型,让学生借助直观,熟悉射线和直线的特征。然后让学生绽开争论,辨析线段、射线和直线的联系与区分,从而建立射线、直线的概念。

37、并在此根底上引出角的定义和符号表示。 学生在前期的学习中,对角已经有了较多的直观熟悉,对线段有了初步的熟悉,这些都是本课学习可以利用的根底。对于射线和直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受过一些感性的例子,但不太会留意它们的几何特征。再者,射线、直线的概念比拟抽象,四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还不成熟,因此学起来有肯定难度。 1经受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的熟悉过程。进一步熟悉线段,熟悉射线和直线的特征,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分。进一步熟悉角,会用数学语言描述角的特征,能正确使用角的符号,知道角的各局部名称。 2通过“画一画”、“数一数”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感悟:从一点动身可以画很多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很多条直线,经

38、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3进展观看、比拟、分析等力量,并培育初步的规律思维力量与空间想象力量。 4感受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辨证统一思想,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系。 教学重点:熟悉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的特征,知道线段、射线、直线之间的联系和区分。 教学难点:熟悉射线、直线。 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依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根底以及思维特点,以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事例,作为建立抽象概念的直观根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观看、想象抽象、比拟辨析,来帮忙学生建立概念,并通过适当的练习来帮忙学生稳固概念。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练习纸、直尺 (一)复习线段 1你能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

39、段吗? 2线段有什么特点?(有两个端点,中间是一条直直的线,能量出它的长度) (二)教学射线、直线 1熟悉射线 (1)课件出示图片:将手电筒的光线射到教室的墙壁上。 提问:墙壁上的亮点与灯泡之间的光线可以看成什么?(线段)为什么?(预设学生依据线段的特征答复) (2)课件出示图片:将手电筒的光线射向天空。 提问:要是我们把光线射向天空,现在这条光线有什么特点? 预设:学生用不同的词语描述光线的特点,如:光线从灯泡射出,始终射向无穷远处,没有终点。 是的,我们用这条线来表示光线,这条线有什么特点呢?(课件在光线图上描绘出射线) 预设:它只有一个端点,在灯泡这里,并且向一端无限地延长,延长到无穷远

40、处。 那我们能量出它的长度吗? 预设:不能,由于无限延长到远处,有无限长,所以不能测量。 师总结:像这样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的线,我们把它叫做射线。(板书:射线) (3)展现学生的不同作品进展讲评,留意射线的特点 刚刚我们已经画了线段,现在你能画一条射线吗?(学生在本子上画) (展现学生作品)画得对吗?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4)进一步熟悉射线的特征 看教师是这样画的,(延长线段的一个端点,画成了射线)你觉得这是一条射线吗? (5)说说射线和线段的联系与区分。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阅历,用学生熟识且感兴趣的手电筒射出光线的试验图片,给学生“线段”与“射线”的直观印象,有助于学生理解“线段”与“射线”的特征。 2熟悉直线 现在请大家认真看黑板,刚刚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得到了射线。那要是把线段的两端都延长开来,(师板画)你觉得这条线,有什么特点? 预设:直直的,没有端点,向两端无限地延长,延长到无穷远处。 师总结:像这样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的线,在数学上我们就叫它直线。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概述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篇十 1、留意创设简明的问题情境,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