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趣味数学教案7篇.doc

上传人:蓝** 文档编号:84828792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3.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二年级趣味数学教案7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小学二年级趣味数学教案7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二年级趣味数学教案7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二年级趣味数学教案7篇.doc(2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小学二年级趣味数学教案7篇 教学目标: 1、 初步体会除法运算与生活世纪的亲密关系. 2 、学会用2到5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感受用乘法解决除法的简便性. 3 、体会乘法,除法的互逆关系. 4 、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建立“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数学模型. 教学难点: 拓展对“除法意义”的理解,熟悉和运用的空间. 教学预备: 课件、教具。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师:刚刚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 生:鞭炮的声音。 师:对了,爱睡觉的小熊今日起的特殊早,原来阿!小熊开的店今日开张了, 它的好朋友小猴和小虎也来为他的新店开张来庆贺了。你们想不想去看看?想。那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好

2、不好? 电脑出示课件主题,板书:小熊开店 小熊请我们进去了,我们来看看小型的店里有些什么东西?那位小朋友跟大家说说(电脑出示课本主题图) 请小朋友认真观看,看看你都收到了那些数学信息?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二、问题探究 小猴想买4辆坦克送给它的表姐、表哥、好朋友和它自己,可是小猴总也算不出他要付多少钱。这下可把小熊给难住了,小朋友你们情愿帮忙小熊吗? 1、算一算:买4辆坦克要多少钱? 1)独立思索 2)独立列式 3)沟通汇报 4)汇报:45=20(元)或54=20 2、20元可以买多少辆坦克? 1)独立思索 2)独立列式 3)沟通汇报 4)汇报:205=4 3、深入探讨:205还可以怎样计算呢?

3、 独立思索,个人汇报 小猴,小狗都买到了坦克,他们可快乐了,你们快乐吗?现在教师要考考你们了,在4_5=? 20/4=5 中你发觉了什么? 4、 三、体验感悟 1、教师的问题 现在教师有个问题,要靠靠大家,我有12元钱,假如要买铅笔盒,可以买多少个?买皮球呢? 1)独立思索,列式计算 2)学生反应 3)将答案写到书上 4)解决“买什么东西,正好用完24元?” 引导学生说自己的想法 2、学生的问题 互动活动:小组内提问、解答,说说所用的口诀 四、实践应用 1、 试一试(提示大家边想口诀边计算) 1)独立尝试 2)沟通,说说所用的口诀 2、 练一连 1)小鸟回家 出示该题图片,引导学生读懂图意,

4、独立完成,集体沟通并订正。 2)蚂蚁搬家 出示该题图片,引导学生读懂图意,独立完成,集体沟通并订正。说说所用的口诀 3)动物搬家 出示该题图片,引导学生读懂图意,独立完成,集体沟通并订正。比比看,那个队做得快! 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 一课一练第27页 板书设计 45=20(元)或54=20 口诀:四五二十 205=4 口诀: 小学二年级趣味数学教案篇2 教学内容:课本第36-37页例题,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2.使学生在探究算法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增加数学学习的兴趣,进展数学思索。 教学重点

5、:探究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增加数学学习的兴趣,进展数学思索。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 4+650+9060+90 8+370+803+7 问:这几题都是什么加法?每题的和最高位都是几?为什么都是1? 2.笔算。37+2564+8 问:这两题在笔算时分别是怎样加的? 4.导入新课:笔算百以内进位加法时,要先把一样的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这节课我们将利用这些学问,学习万以内笔算进位加法。 (板书课题:进位加法) 二.新授 出例如题图,学习例题。 1.出示问题1:一年级和二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1)指名列式

6、:85+143= 2)学生尝试笔算。 3)指名说计算方法。 问:从哪位算起?说说个位上相加的过程。 问:十位上8加4得多少?十位上满了十怎么办?十位上的和怎样写? 问:百位上相加是多少?为什么得2? 4)指名学生完整的口述笔算过程。 5)请学生在书上进展验算,再填写横式得数。 2.出示问题2:一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1)指名列式:85+126= 2)请学生独立探究解决,指名板演。 3)集体核对,说说计算时要留意什么? 4)学生独立验算,横式上写得数。 3.归纳 1)请你想一想,笔算万以内的加法要怎样算? (组织学生争论) 2)组织学生进展沟通。 3):做笔算加法要将一样数位对齐;从个位

7、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 三稳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1)在书上算一算。 2)汇报。你是怎样算的? 2.想想做做第3题 1)先找出错在哪里,再改正过来。 6576334 +243+646+569 208712893 2)汇报。 3.想想做做第4题 1)说图意。 2)怎样列式? 3)独立计算。 4)汇报。 4.想想做做第2题 1)独立计算。留意对齐数位。 2)你是怎样验算的? 四.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三位数加法笔算要怎样算? 板书设计: 进位加 85+143=85+126= 8585 +143+126 208211 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趣味数学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

8、、结合详细情境,借助一样加数连加的计算,体会乘法的意义,能依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局部的名称。 2、经受数与算的过程,体会乘法产生的必要性以及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感受乘法计算的简捷性,初步有符号感。 教学重点: 通过探究使学生理解求几个一样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拟简洁。 教学难点: 能正确娴熟地进展加法和乘法间的转化。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具预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 1、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喜爱刘谦的魔术表演吗?魔术表演不仅特别奇妙,在魔术表演的过程中还隐蔽着许多数学学问呢,我们今日就来一起讨论隐蔽在魔术表演中的数学问题。 2、学生观

9、看信息窗,搜集有关信息。 师:从舞台上你发觉了什么? 学生沟通自己的发觉。 3、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师:看魔术师的表演,你能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沟通依据信息提出的数学问题。 二、师生合作探究。 1、学生依据提出的问题列出算式,如:6+6+6+6=24,4+4+4=12,5+5+5+5+5+5=30 2、初步感知加法算式的繁琐:魔术师变出了这么多宝葫芦,在列式计算时你有什么感觉? 初步思索:魔术师假如变得串数更多呢?比方8串呢? 3、明确探究问题。 学生说出算式,教师板书,在板书时,教师有意写成9个5相加。 学生发觉教师的错误后帮忙找出写错的缘由。 师:那我们能不能想一种新写法,既能让人看懂

10、是8个5相加,写起来又不易出错比拟简便呢? 4、小组合作沟通,制造数学符号。 学生独立思索,然后在小组内沟通。 全班沟通。 学生叙述自己制造方法的想法,然后大家来比拟每种写法的优点。 5、引入乘法。 85=40或58=40 熟悉乘法各局部的名称、意义和读法。 引导学生观看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找出二者之间的联系。 学生沟通。 师生小结: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是加法算式中的一样加数,另一个因数是一样加数的个数。 师生一起用手势表示从加号到乘号的过程。 进一步让学生明确:求几个一样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拟简便。 三、练习拓展,稳固新知。 练习1:依据魔术师的表演把写出的加法算式改写出乘法算式。 练习2:查

11、找生活中的乘法。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五、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 求几个一样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拟简便。 教学反思: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乘法的初步熟悉已经学完,也为学生作了相应的检测,总体来说还可以,但也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比方,有很多同学对乘法的意义理解还不透彻,如7个6相加,有些同学列式为6+7.而求8+8+8+8+8+8+8+8的和是多少,有些同学列式为88。另外,学生对生活中的题目解决不够好,(1)一星期有7天,3个星期有( )天。(2)我们每天在学校的时间大约是6小时,一周(过双休)在校学习时间大约是( )小时。这

12、两个题目可以说是拔高的题目,仍有大局部的同学做对了,但也有教师讲解完还是不明白的同学,还需多进展生活实践类题目的指导。 小学二年级趣味数学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悉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单位。 2、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3、在建立长度概念的根底上,培育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力量 重点、难点 在建立长度概念的根底上。 培育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力量。 教学预备 厘米尺,边长为1厘米的小方块,一根长5厘米的纸条,图钉。 教学过程 (“厘米”这一单位在日常生活中比拟常用,而且较简单让学生熟悉。所以,我将“厘米”作为教学的基点和重点,首先来熟悉。 为了培

13、育学生观看、比拟、分析、抽象的力量,在教学“厘米”这一概念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小方块,还记得我们上节课用这个小方块做了些什么事情吗? (作为测量工具测量物体的长短。) 每次测量物体长短都用这样的小方块一个一个去摆太麻烦,有什么其他工具可以测量物体的长短吗?(尺) 为了精确、便利地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创造了带有刻度的尺子,为了便于沟通,尺上的刻度是统一规定的。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熟悉厘米。 (1)看一看。 将小方块的边放在厘米尺的刻度上看一看,你发觉了什么?(尺上每大格长度与小方块边相等。) 这个小方块,他的一边是1厘米,而厘米尺一大格的长度就是1厘

14、米。(板书课题) (2)比一比。 找一找,比一比,我们身边有哪些物品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教师出示实物图钉和手指,通过测量,学生清晰地看到并体会到1厘米的直观表象,学生练习用手势表示出1厘米的长度。 (3)熟悉厘米尺。 我们使用的这种尺每大格都有1个数字,由于这些数字都以厘米作为计量单位,所以叫做厘米尺。 (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熟悉,同时也让学生知道:很多学问是自己从生活实践中获得的。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也能够了解学生的学问储藏状况。) 2、用厘米尺量。 (1)说一说。 厘米尺上1、2、3这些数表示什么意思?(1厘米,2厘米,3厘米) 让学生依据刻度表示出1厘米,2厘米的长度。 总结:从0到1有1

15、个大格表示有1厘米,从0到2有2个大格表示有2厘米 (通过观看直尺,直观感知“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就是1厘米。然后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从而使学生充分熟悉直尺,熟悉1厘米的长度。) (2)比一比。 依据刻度比划出9厘米,10厘米,15厘米的长度。 (3)量一量。 取出纸条,量一量他有多长? 学生活动后汇报结果和测量方法,有两类策略,教师表达后让学生找出最优化策略。(1、把尺子“0”刻度对准纸条左端,这时纸条右端对着5,表示5厘米。2、把纸条对准刻度,看占几大格就是几厘米。) 分析:第2中数格子太麻烦,1要简洁。

16、(给学生供应学具,让学生利用已有的长度单位表象进展估测,再利用学到的测量方法进展实际测量,培育学生运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 (4)总结用厘米尺测量物体的方法。 教师要提示把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左端。 质疑:假如“0”刻度与纸条左端不对齐,会消失什么状况? 右端所指数字与纸条实际长度不符合。 三、练习稳固。 (让学生看一看。估一估,找一找。从生活中找出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把数学和生活严密地联系起来。) 小学二年级趣味数学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经受以米、厘米为单位正确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验1米究竟有多长,并会估量物体的长度。 2、在活动中体验测量与生活的亲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

17、数学的兴趣,进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体会米的含义,知道厘米、米之间的关系,知道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 教具预备: 新铅笔、米尺、数学课本、文具盒、1米多长的绳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生利用课前共同预备的直尺、三角板、等工具测量小组中各物品的长度。 2、指导学生同桌合作,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绳子的长度。 学生在测量的过程中会随机比拟、选择用哪些测量工具比拟适宜。(主要是直尺或米尺) 3、用米尺测量课桌的长度。 二、体验探究 1、熟悉米,知道1米有多长。 2、让学生以组为单位,直观体验1米有多长。 3、学生在观看、沟通过程中熟悉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 归纳:100厘米=1米,1

18、米=100厘米,1m=100cm 4、让学生联系身边的事物,找出几种长度是1米的物品。 三、实践应用 1、1米大约等于几枝铅笔的长度? 2、学生自主量一量教室中比拟大的物体的长度(或高度)。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完成测量活动。 3、出示书中5页练习题。 小学二年级趣味数学教案篇6 教学目标: 学生进一步稳固数位、位数、数的组成和分解、数的读写和比拟大小的方法等学问,提高读数、写数和比拟两个数的大小速度和应用力量。 教学重点: 学生能比拟娴熟地读、写万以内的数,理解万以内的数组成和分解。比拟娴熟地比拟两个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学生能比拟娴熟地读、写万以内的数,理解万以内的数组成和分解。比拟娴熟地比拟

19、两个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数位挨次表,说说每个数位表示的意思。完成1、2、3、4。 二、复习读数的方法,完成5。 三、复习写数的方法,完成6。 四、复习比拟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完成7、8。 五、第8、9题。最大三位数:999最小三位数:100 最大四位数:9999最小四位数:1000 思索题:70897098807980979078有多种方法。 小学二年级趣味数学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看现实生活中物体的运动,熟悉物体的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特点;能区分、推断这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能在平面图上将物体按指定方向和距离(格数)平移。 2.使学生经受观看、模拟、推断等活动过程,体会

20、物体的运动,感受平移和旋转的不同运动方式,培育观看、推断等思维力量。 3.使学生初步熟悉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培育认真观看、仔细比拟等意识。 教学重点: 正确识别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教学难点: 正确推断平移或旋转后前后相关的图形教学预备:课件,小转盘、长方形卡纸、小棒、三角尺、嬉戏纸板。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暑假里,南京举办了青奥会,你们知道吗?(自由简洁沟通)欢欢她们一家也来到了南京观看的青奥会的竞赛,让我们随着她们一起去看看,好吗? 二、熟悉平移和旋转 1.运动现象中初识平移 出示视频,介绍:首先他们坐上了开往南京的火车;到了宾馆,上了电梯

21、;最终,在竞赛场馆,看到了三面国旗冉冉升起。(视频停,出例如1) (1)车厢平移现象 小朋友们,还记得火车车厢(贴出火车图片)是怎样运动的吗? (学生说,引导说出:轨道、直的等),大家用文具盒来仿照一下,(学生动起来),片刻后让学生演示:你的“小火车车厢”是怎样运动的,走了什么路线?小结:火车车厢的运动是直直的向前。贴“”。 (2)电梯平移现象 那电梯(贴电梯图),电梯是怎样运动的?(学生说) 用你的手势来告知大家,贴出电梯图,说出:电梯的运动是直直的向上,贴出“”。 电梯还能怎样运动?(直直的向下运动) (3)国旗平移现象 赛场上,运动健儿努力拼搏、为国争光,升起了三面国旗,国旗在旗杆上是怎

22、样升起的?来,用卡纸来表示一下升国旗时国旗的运动。 贴国旗图,演示直上,国旗的运动是直直的向上。 那降国旗时,国旗的运动呢?(直直的向下) 归纳:从刚刚的几个运动现象里,你能发觉它们一样的地方呢?引导大致得出:运动时,路线都是直的。 对,像这样,它们在运动时,路线都是直的。这样的的现象可以看成是平移。(板书:平移。) 小朋友们,在我们教室内外,你能发觉平移的现象吗?那在其他地方呢?(举例加手势) 帮忙学生推断是不是平移现象,以及说法的精确性。 2.简洁操作中正确理解平移 小朋友们能发觉那么多的平移现象,那我们现在来玩一玩平移运动,好吗?(出示“试一试”) 出示:把数学书放在课桌面的左上角。(学

23、生统一做好,目光巡察,个别订正) 连续出示:把它平移到课桌面的右上角,再平移到右下角。(学生活动,教师参加学生活动。) 让学生演示,课件跟着演示。(统计,就是这样平移的请举手)看到小朋友们玩得很快乐,教师也想做一次平移,演示错误的平移方法。问:是平移吗?怎么不是? 小结:原来平移数学书时,要沿着同一个方向,路线要直直的,数学书也不能转动。 连续出示:把数学书放在课桌面的左上角,你还可以怎样做就能把它平移到右下角。(学生操作) 拓展出朝右下平移(课件)。问:沿这个方向也是平移吗?说说你为什么这么认为?你呢?(几生答复,能到达几个要素)同意吗?(面对黑板箭头,手势变换一些角度)就是说,只要沿着同一

24、个方向,运动的路线是直的,这样就可以看成是平移。至于运动的方向可以是水平,也可以是(手势示意:竖直的),还可以是(斜着的)。说得真好! 3.运动现象中初识旋转 离开了竞赛场馆,欢欢她们来到了百货大厦,看到了一个挂钟(贴钟面图片),我们来看看钟面上的分针,(演示从12走到3)问:它是怎样运动的?(来我们抬起左手臂来表示分针从12走到3),问:是平移吗?你是怎样想的?(让学生说说自己想法),不是平移是什么呢?(估量学生会说旋转) 欢欢带着这样的问题又看到了另两样物体(贴风扇叶片、螺旋桨图片),电风扇叶片、螺旋桨分别是怎样运动的?(形象描述,示意加动作) 这三个物体在运动时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呢?(它们

25、都在转)为什么钟面指针、电风扇叶片和螺旋桨都在肯定范围内转而没有转到其他地方呢?(让学生自主找到固定的中心)渐渐提醒:围绕一个固定的中心转动,这样的运动现象可以看成是旋转。(板书:旋转) 生活中,你还在哪儿见过旋转现象?(举例加手势,师帮忙学生推断是不是旋转) 4.操作中深化理解旋转 小朋友们,教师为大家预备了小转盘,我们来玩一玩旋转,好吗?出示:预备一个小转盘,把指针指向A。(目光巡察) 把指针从指向A旋转一圈。(学生操作,选择学生上展现台演示,应当是用顺时针完成)问,还有别的方法吗?(操作逆时针旋转) 简洁归纳:原来旋转既可以这样转(贴顺时针标志),也可以这样转(贴逆时针标志)。 教师也想

26、玩一玩转盘,认真观看:指向A转到指向B,问:这是旋转吗?(学生畅所欲言,应当有学生说不是,他觉得要转一整圈才是)让学生聚焦到,旋转是围绕一个固定的中心转动,可以转一整圈,也可以转一小段。 请大家从指向A旋转到指向B,你能连续旋转到指向C或指向D吗?(学生操作,一生演示一下) 三、分层练习,深化熟悉 1.同学们,我们跟着欢欢熟悉了“平移”和“旋转”,那教师想考考你们能不能分清这两种运动现象,真的能吗?假如是平移运动,我们一起在面前演示“。(动作) 想想做做第一题(留意不同想法) 2.同学们真爱动脑筋,教师这儿有根小棒,你能让它作平移运动吗?(展现),你又能不能做出旋转运动?(重点是找准固定中心)

27、。 那你能用长方形的卡纸或三角尺来做出平移和旋转现象吗?真好玩!同样的物体,怎么做就是平移?(引导说要素),怎么做就是旋转?(引导说要素) 3.秋天到了,一阵风吹过,地面上有很多的落叶,我们来玩个移叶子的嬉戏,好吗?哪些树叶通过平移可以和绿色树叶重合?可以通过平移和绿色树叶重合的在括号里打“”。(用嬉戏纸完成?) 指名学生汇报结果。有不用意见吗?推断时有什么快捷的方法吗?(留意做错的同学,帮忙分析错误缘由) 2、4、6号树叶虽然通过平移不能和绿色树叶重合,要怎样做,它也能与绿色树叶重合呢?(先旋转再平移或先平移再旋转,学生答) 四、全课小结 同学们,今日我们熟悉了两种运动现象,它们是(让学生说平移和旋转),沿着同一方向、路线是直直的,这样的运动是平移;围着一个固定的中心转,这样的运动是旋转。生活中的许多运动中都有平移和旋转,只要我们带着才智的眼睛,就肯定能找到它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