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24).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科学研究方法(24).ppt(3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蛛网图”的特征1“蛛网图”的适用范围2“蛛网图”的理论基础3“蛛网图”的设计程序4“蛛网图”的访谈设计与质性研究中访谈设计的区别5“蛛网图”牵引下的访谈操作6“蛛网图”的特征1对“蛛网图”可能形状理解的偏差Part1小 结Part1“蛛网图”的特征一:为半结构式的访谈提纲设计提供便利的一种工具。因此,它的第一层核心层必须控制在“3-5”个问题之内。“蛛网图”的特征二:是一种对一手资料进行编码的策略。因此,它既不是质性研究的专利,也不是对定量研究的补充。对于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而言,它都是一种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研究手段。传统“树状”访谈提纲设计的缺陷Part2范例1: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范例2
2、:事件起源(背景)发生发展过程影响借鉴意义改进措施Part2小 结“蛛网图”的特征三:对访谈者本人的“进场”能力要求一般。关键在于访谈提纲设计者的前期准备。“蛛网图”的特征四:访谈问题是为了检验假设、收集问题的答案。“蛛网图”牵引下的访谈提纲设计本质上说是一种数据搜集的方法,它是一种基本的调查研究手段。从严格意义上而言,它只为量化研究服务。”蛛网图”的适用范围2访谈法的分类实际就是封闭式的口头问卷 (技术含量太低,蛛网图用不上)结构式访谈(蛛网图的使用空间,问题是:半结构和非结构的界限很容易混淆)半结构式访谈质性研究(过于开放自由)非结构式访谈依据提问方式不同您/您们的什么制度投入让(ACCA
3、)取得了这样优质的人才培养效果?南昌大学特色实验班(ACCA)在人才培养的制度投入情况究竟何如?为什么是您而不是别人让ACCA取得了这样优质的人才培养效果?质性研究的访谈和量化研究的访谈区别访谈谁?访谈谁?谁来访谈?谁来访谈?为什么要访谈为什么要访谈?受访者的功用受访者的功用?访谈者的功用访谈者的功用?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受访者的功用访谈者的功用人 VS 组织/制度/环境研究对象的“主体性理解”VS验证假设/解释疑惑主体 VS工具主体 VS工具究竟是把受访者当做工具,还是研究主体决定了使用蛛网图的访谈法和质性研究访谈方法的本质区别。前者就是要设计成检测假设、收集问题的答案。后者是要设计成让受访者重
4、构他们的经历,并探究他们意义的活动。小 结“蛛网图”设计的理论基础3它本身要求研究者要控制数据搜集和数据分析,反过来,这些方法让研究者对材料有了更多的分析性控制。扎根理论访谈在进行访谈时,就把访谈的话题的范围限制了,让它集中在为了发展理论框架而进行的特定数据的搜集上。因此,在提纲设计上,它不是一种松散的引导性的探究,而是半结构性的聚焦问题。扎根理论“蛛网图”的设计程序4Part1搜集数据:文本 首先用量化方法对纵向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然后延伸出对核心概念的质性研究这些文本包括有:公共记录、政府报告、机构文献、大众传媒、文学作品、自传、个人信件、网络讨论、来自数据库的以往的质性资料。Part2凝练
5、核心关键问题 在一手资料的基础之上,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解释这些联系,形成解释性分类等,从而最终确立蛛网图的第一层3-5个核心关键问题。注意:在此过程中,是研究者按照自己的思路想方设法地将摘录归类,将分类归纳为主体,而不是从受访者的讲话转录稿中自然提炼,形成主题。Part3对核心问题进行发散思维 对第一层核心问题进行发散思维,震荡出第二层、第三层注意:一般设计到第二层就足够了,因为到第三层实际上产生于访谈过程中随时能问出一些能够引发对主题进行反思的问题。因此,访谈技巧中灵活性和内在的控制性之间相结合,是非常适合于扎根理论策略的,因为它增加了最终分析结果的分析深度。以“人才培养制度投入”为例注意
6、:此时必须用到专业知识对核心概念做维度肢解。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顶层设计教学体系制度设计评价体系制度设计Then 在每个维度内列出5个左右题目Please:把你脑海里的维度、框架这些概念统统清扫干净,只看你最后规整出的20多道问题。它们之间有交叉,有重合于是你合并再合并你告诉自己,最多只有5个题目的权限然后这最至关重要的5个题目是不是出来了?这就是“蛛网图”的第一层核心关键问题。剩下的,重新梳理它们之间的关系,便是第二层关键问题的诞生。1、蛛网图所呈现的是一次从搜集数据到分析数据的过程。2、你在研究中如何追问这些问题以形成对资料的概念分析?你会如何进行你的研究?如何建构你的分析
7、?这些都是蛛网图能带给你的。3、蛛网图会帮助你起步,深入探究过程,并完成你的访谈。通过使用蛛网图方法,你会指引、管理和排列你的数据搜集,并且给你的数据建构原创性的分析。小 结蛛网图的访谈法与质性研究的访谈5蛛网图访谈法质性研究访谈法偏向于实证研究,寻求研究者的“中立”位置;花大量时间确立自己兴趣的内生性渊源;操作过程一般来说包括三轮:生活史-目前的经历-意义的反思蛛网图大多一轮就够!受访者使用模糊的词汇时(涉及主观判断),又因为他的个人判断是基于一定的职位基础上,对政策决策会产生影响时,才需要追踪问询,以了解其对于事物本质的认识。对受访者可能重要的事情做下标记、并回头去探讨这些话语,是至为紧要
8、的。但注意不要为了知道相关情况而去打断受访者的讲述。究竟是用研究者的思想去替代受访者的思想(用研究者对受访者语言的解释或总结,来替代他们的实际语言)还是相反(大量援引受访者本人的语词)“蛛网图”牵引下的访谈操作6 1测试的作用1、了解自己的研究结构是否真正适用于自己所预设的研究;2、把握建立接触渠道、进行沟通联系和开展访谈的实际技巧;3、能让访谈者分清自己所用技巧中那些支持研究目标的访谈技巧以及偏离研究目标的访谈技巧;4、反思自己的测试性访谈经历,同博士生指导委员会成员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并根据自己从测试经历中所获得的认识来修改研究方法。需不需要安排一个访谈测试环节?21、对受访者而言感到舒服
9、和安全的地方;2、噪音、缺少隐私感以及受访者变成他人评论对象的可能性等因素,会影响访谈的有效性。3有无最佳时间标准?访谈地点如何选取?访谈时间如何选取?1、如何保证访谈成果的有效性?三角互证2、如何保证访谈的效度?如果访谈结构能够让访谈者像了解自身一样清晰把握受访者,那么经过一定的努力可以保证研究的效度。如何保证访谈的信效度?4 访谈强调保密,保密的不是材料本身,而是能辨认出参与研究的受访者材料中,对所使用受访者身份的私密性进行保护。可能涉及的伦理问题5上述说法,本人并不赞同!研究方法的适当性,取决于研究目的和所提出的问题。简单说,如果研究者带着描述性问题入场,那么参与式观察可能是最佳的研究方
10、法。如果研究者带着解释性问题入场,那么调查法可能是最佳的研究方法。如果研究者质疑某项确定的因果关系,那么准实验性的干预研究法则可能是最有效的方法。如果研究者的旨趣在于研究对象的“主体性理解”,那么访谈法是最佳的调查研究方法。本人认为,描述性问题和解释性问题都适用于采用访谈法。访谈会产生对一个具体问题或经验的深入探究。当然,信息采访主要指向的是那些有着客观指向的项目。访谈研究本身被定格为“软(soft)”研究,研究结果不会产生“硬(hard)”数据。它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了解人们行为背景的手段,从而也为调查研究者提供了把握行为意义的方法。“蛛网图”牵引下的访谈设计应该是从访谈者的叙述问题、结构、程序中去挖掘社会环境和组织环境、隐含的政策因素,打开政策的“黑匣子”。与物理学家在其研究领域中一样,海森伯格的测不准原理(principle of indeterminacy)仍会弥漫于我们的工作中(Bronowski,1958)。在我们对自己的研究结果进行报告的时候,允许在报告的具体方式上存在可以容忍的不确定性。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