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预算会计概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预算会计概论.ppt(4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预预 算算 会会 计计第一篇 绪论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理解预算会计的概念、特点、对象、等基本理论;掌握预算会计要素的含义及其构成内容;了解预算会计体系;为继续学习以后各章内容奠定基础。新新 编编 预预 算算 会会 计计第一章 预算会计概念、特点和体系n本章内容:本章内容:o第一节预算会计的概念o第二节预算会计的要素与会计平衡等式o第三节 预算会计体系新新 编编 预预 算算 会会 计计第一节预算会计的概念n一、预算会计的概念n二、二、预算会计的特点新新 编编 预预 算算 会会 计计一、预算会计的概念 预算会计是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宏观管理信息系统和管理手段,是核算、反映和监督中央
2、与地方各级政府预算,以及行政事业单位收支预算执行情况的专业会计,是我国两大会计体系之一。财政预算财政预算依法对预算资金的筹集、分依法对预算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进行的组织、协调配、使用进行的组织、协调的监督活动。的监督活动。会计会计主体主体客体客体或或对象对象新新 编编 预预 算算 会会 计计会计的两大体系n企业会计:是反映和监督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流通领域的企业经营资金的活动。其主要特征:以营利为目的包括:工业、商品流通、运输交通、施工、农业、金融、房地产、旅游饮食服务等企业会计。n预算会计(又称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是反映和监督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分配领域、社会福利领域、精神产品领域中的各级
3、政府部门、行政单位和各类事业单位的业务资金的活动。n其主要特征: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以社会效益为目的。n包括:财政、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新新 编编 预预 算算 会会 计计预算会计的会计主体n政府财政部门:是各级政府中负责组织国家财政收支、办理国家预算的工作部门,它以各级政府为会计主体。n行政单位:是指管理国家事务、组织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国家机关及其派出机构。包括:国家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检察机关、军队、政党组织和社会团体。它以各行政单位为会计主体事业单位:是指不直接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和流通,不具有国家管理职能,而是以精神产品和各种劳务形式,向社会提供生产性或生活性
4、服务的单位。包括:科学、教育、文艺、广播电视、信息服务、卫生、体育等科学文化事业单位;气象、水利、地震、环保、计划生育等公益事业;孤儿院、养老院等社会福利救济事业单位。它以各事业单位为会计主体(注意:事业单位所属的经济实体,如科研所的公司,不采用事业单位的会计处理程序,适用企业会计)新新 编编 预预 算算 会会 计计预算会计的会计对象n财政总预算会计一般对象:n在执行总预算过程中各级预算资金集中、分配和结果的预算资金运动过程。预算收入:来自各种类型企业和经济组织的税金、国有资产收益和其他缴款;预算支出:通过预算拨款和经费使用的方式,有计划地分配给企业、基建、事业、行政等单位由他们按照规定的用途
5、用于进行经济建设、发展社会文化事业、支付国家军政费用等;预算执行的结果即为政府财政收入结余。预算预算收入收入预算预算支出支出预算预算结余结余新新 编编 预预 算算 会会 计计n行政单位会计的对象:单位预算资金的领拨、使用及其结果的资金运动过程。资金收入:各行政单位按照核定的预算向财政部门领取经费。资金支出:取得经费后拨付下级单位的经费、购置行政单位工作所需的设备和材料物资、支付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等。尚未使用的货币资金是行政单位的收支结余。新新 编编 预预 算算 会会 计计 事业单位会计的一般对象:单位预算资金的领拨、使用及其结果,以及收入的取得,成本费的发生和效益的形成等资金运动过程。业务资金
6、:事业单位自身的业务收入、政府拨款、有关机关拨款、各种专项资金、捐赠收入等。业务支出:主要用于购置设备和材料物资、支付所属单位的拨款、支付人员工资、各项业务支出等。收支相抵后余额为事业结余。新新 编编 预预 算算 会会 计计二、预算会计的特点 n1.适用范围不同。n2.会计核算的基础不同。n3.会计要素构成不同。n4.会计等式不同。n5.会计核算原则、内容及方法有其特殊性。新新 编编 预预 算算 会会 计计第二节第二节 预算会计的要素与会计平衡等预算会计的要素与会计平衡等式式n一、预算会计的要素一、预算会计的要素n二、预算会计的会计平衡等式二、预算会计的会计平衡等式新新 编编 预预 算算 会会
7、 计计一、预算会计的要素一、预算会计的要素n(一)资产n是会计主体所占有或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或其他权利。n资产具有如下特征:n第一、资产必须是一种经济资源。作为经济资源的必备条件,是资产能为预算单位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提供服务或带来经济利益。不具备经济资源属性的,不能确认为资产。n第二、资产必须能用货币来计量。资产必须能用货币加以计量,才能确认其价值,并据以登记人账。否则,不能用货币表现其价值的,即使符合经济资源的属性,也不能确认为资产。n第三、资产必须为预算单位所占有或使用。预算单位拥有占有权或使用权(不一定具有所有权)的经济资源才能作为单位的资产进行核算。n第四
8、、资产的内容包括各项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资产有多种表现形式,既有以实物形态存在的,也有以非实物形态存在的。新新 编编 预预 算算 会会 计计n1.财政总预算单位的资产。根据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规定,财政总预算会计所核算的资产,是一级财政掌管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财政性存款、有价证券、暂付及应收款项、预拨款项等。n2.行政单位的资产。根据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规定,各级行政单位的资产,是行政单位拥有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行政单位的资产一般分为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n3.事业单位的资产。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各类事业单位的资产,是指事业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
9、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事业单位的资产一般分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新新 编编 预预 算算 会会 计计一、预算会计的要素一、预算会计的要素n(二)负债n 是指会计主体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还的债务。n负债具有如下特征:n第一,负债是已经发生的,并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必须偿付的经济责任,该责任的履行,则需要单位付出资产或提供劳务。n第二,负债的实质是未来的经济利益的丧失或牺牲。n第三,负债必须能够用货币确切计量或者可以合理地预计,不能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业务,则不能作为负债来进行核算。n第四,负债通常都有确切的债权人和偿付日期,因此在会计核算
10、上,均要求按照负债的类别和债权人进行明细核算。n大部分负债是交易的结果,而这种交易一般是以契约、合同、协议或者法律约束为前提。新新 编编 预预 算算 会会 计计n1.财政总预算单位的负债。根据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的规定:财政总预算负债,是一级财政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偿付的债务,包括应付及暂收款项和按法定程序及核定的预算举借的债务、借入财政周转金等。n2.行政单位负债。根据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规定,行政单位负债,是行政单位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各项资产偿付的债务,包括应缴预算款、暂存款、应缴财政专户款等。n3.事业单位负债。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各类事业单位的负债,是指事业单位所承担的
11、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或者劳务偿还的债务。事业单位的负债一般包括借入款项、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各项应缴款项等。新新 编编 预预 算算 会会 计计n(三)净资产n是指资产减去负债的差额。资产减去负债后的差额,n在企业会计中称为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在预算会计中将其称为净资产,是由于这部分经济资源的所有权属于国家,为体现单位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并尊重法律事实,将其称为净资产。新新 编编 预预 算算 会会 计计n1.财政总预算会计的净资产。根据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规定,财政总预算会计的净资产,是指资产减去负债的差额。包括各项结余、预算周转金和财政周转基金等。n2.
12、行政单位的净资产。根据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规定,行政单位的净资产是指资产减去负债的差额。包括固定基金和结余等。n3.事业单位的净资产。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事业单位的净资产是指资产减去负债的差额。包括事业基金、固定基金、留本基金、专用基金和结余等。新新 编编 预预 算算 会会 计计n(四)收入n是指国家或单位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n收入具有如下特征:n第一,收入必须是非偿还性的。需要偿还的资金来源不能作为收入,而是属于负债的范畴。n第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的表现形式通常为资金。对于特殊情况下取得的非资金性财物,也应该是能以货币计量的收入。新新 编编 预预 算算 会会 计计n1.财政总预算
13、收入。根据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规定,财政总预算收入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根据法令和法规所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是一级财政的资金来源。包括一般预算收入、基金预算收入、专用基金收入、资金调拨收入和财政周转金收入等。n2.行政单位收入。根据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规定,行政单位收入是指行政单位为了完成公务,从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取得的各项拨款,以及按规定取得的收入。包括拨入经费、预算资金收入、其他收入等。n3.事业单位收入。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事业单位收入,是指事业单位为开展业务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缴款、其他收入和基本建设收入等。新新 编编
14、 预预 算算 会会 计计n(五)支出n 是指一级政府或单位按照批准的预算所发生的资金耗费和损失。n支出的特征是:支出是单位资金的耗费或损失,最终表现为单位资产的减少;支出必须能以货币计量。新新 编编 预预 算算 会会 计计n1.财政总预算支出。根据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规定,财政总预算支出,是一级政府为实现其职能,对财政资金的再分配。包括一般预算支出、基金预算支出、专用基金支出、资金调拨支出和财政周转金支出等。n2.行政单位的支出。根据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规定,行政单位支出是指行政单位为了完成公务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资金耗费及损失。包括经常性支出和专项支出等。n3.事业单位的支出。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
15、,事业单位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业务活动及其它活动发生的资金耗费和损失,以及用于基本建设项目的开支。包括事业支出、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上缴上级支出、基本建设支出等。新新 编编 预预 算算 会会 计计二、预算会计的会计平衡等式二、预算会计的会计平衡等式n资产=负债+净资产n收入支出=结余n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n或变成n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表现为同一资金表现为同一资金的两个方面的两个方面不以盈利为目的不以盈利为目的资产部类资产部类负债部类负债部类新新 编编 预预 算算 会会 计计第三节 预算会计体系n国家预算组成体系按政权结构和行政区划分:、中央预算:由国务院直属各部门的
16、预算组成、地方预算: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及以下各级人民政府的预算组成。按预算收支管理范围划分:总预算:中央总预算:中央政府预算。地方总预算:本级政府和下一级政府总预算组成。单位预算:列入总预算的国家机关和其他单位预算。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而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而集中和分配一部分国民集中和分配一部分国民收入的基本财政计划。收入的基本财政计划。新新 编编 预预 算算 会会 计计一、财政总预算会计n财政总预算会计:是各级政府财政部门核算和监督政府预算执行情况的专业会计。n我国政权划分: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乡五级政府。n总预算会计也相应分为五级,每一级政府建立一级总预算会计;即:财政部 中
17、央财政总预算 省财政厅(自治区、直辖市)省级财政总预算 市财政局(地、州)市级财政总预算 县财政局(不设区的市)县级财政总预算 乡财政所(镇)乡级财政总预算新新 编编 预预 算算 会会 计计n财政总预算会计的主要特点:1、与预算管理密切相联,并受预算管理制度的制约。2、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的基础。3、不进行成本核算。新新 编编 预预 算算 会会 计计二、行政单位会计行政单位会计:是国家各级行政单位对单位预算资金的运动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系统、连续地核算和监督的专业会计。根据国家机构建制和经费领报关系,行政单位会计组织系统分为:主管会计单位 向财政部门领报经费 二级会计单位 向主管会计单位领报
18、经费,并有下级会计单位 基层会计单位 向上级会计单位领报经费 并无下级会计单位新新 编编 预预 算算 会会 计计总预算会计主管会计单位指导监督二级会计单位基层会计单位指导监督指导监督主管会计单位指导监督北京大学北大附中领报领报教育部领报财政部新新 编编 预预 算算 会会 计计n行政单位会计的特点:1、具有明显的非市场性。2、收支核算必须服从预算管理的要求。3、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4、不进行成本核算新新 编编 预预 算算 会会 计计三、事业单位会计 是各类事业单位对单位预算资金及经营收支的资金运动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系统、连续地核算和监督的专业会计。根据事业单位建制和经费领报关系,事业单位会
19、计组织系统分为:主管单位会计 二级单位会计 基层单位会计n按照我国目前预算管理体制,事业单位的经费来源既有财政拨款,又有自己创收的收入。因此,事业单位会计除采用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基础外,其经营性收支业务则应采用权责发生制,也可进行成本核算。新新 编编 预预 算算 会会 计计n事业单位的特点:1、经费来源既有财政拨款,又有自己创收的收入。2、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但经营性收支业务可采用权责发生制。3、有经营单位的事业单位,可以进行成本核算新新 编编 预预 算算 会会 计计预算会计的组成体系及分级中央财政中央财政总会计总会计政政府府与与事事业业单单位位会会计计政政府府会会计计事业事业单位单位会
20、计会计地方财政地方财政总会计总会计省级财政总会计省级财政总会计市级财政总会计市级财政总会计县级财政总会计县级财政总会计乡级财政总会计乡级财政总会计政府政府财政财政会计会计行政行政单位单位会计会计行政主管单位会计行政主管单位会计二级行政单位会计二级行政单位会计基层行政单位会计基层行政单位会计事业主管单位会计事业主管单位会计二级事业单位会计二级事业单位会计基层事业单位会计基层事业单位会计省级财政总预算省级财政总预算市级财政总预算市级财政总预算县级财政总预算县级财政总预算乡级财政总预算乡级财政总预算中央总中央总预算预算地方总地方总预算预算总总预预算算会会计计单单位位预预算算会会计计新新 编编 预预
21、算算 会会 计计预算收入的征收机关:n税务机关:负责征收增值税、消费税、营业 税等各种工商税收以及企业所得税 n财政机关:负责征收国有企业上缴利润、农牧业 税以及其他收入等n海关:负责征收关税、进出口产品的增值税、消费税等n国家规定负责管理征收的单位:负责征收不属于上述范围的预算收入这些部门的会计称为收入征解会计 新新 编编 预预 算算 会会 计计国家金库(简称国库)n我国各级国库都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经理,其组织机构为(四级):总库: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负责分库: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负责中心支库:省辖市、自治州、地区的分、支行负责支库:由县(市)支行(城市区办事处)负责 支行以下可设置国库经收
22、处(不是一级独立的国库)其业务受支库领导。一切预算收入都必须缴入国库,一切预算支出都必须从国库支拨。这些部门的会计称为国库会计 新新 编编 预预 算算 会会 计计n国家预算执行的会计体系:财政总预算会计 行政单位会计 事业单位会计 收入征解会计 国库会计新新 编编 预预 算算 会会 计计预算会计的法律制度预算会计的法律制度 n会会计计法法律律制制度度,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的各种有关会计工作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是指导会计工作、调整会计关系的法律依据。会计关系是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在办理会计事务过程中,以及国家在管理会计工作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有序进行,国家通过制定一系
23、列会计法律制度,规范会计工作,调整各种会计关系。n我国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包括三个层次: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 会计规章。n同样,我国预算会计应遵循的法律制度也由三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次是预算会计基本法律;第二层次是预算会计行政法规;第三层次是预算会计规章制度。新新 编编 预预 算算 会会 计计一、预算会计基本法律一、预算会计基本法律 n会计法律会计法律是管理会计工作、调整会计关系的法律总规范,是制定会计行政法规和会计规章制度的法律依据。制定、颁布和修订会计法律的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由预算会计的特殊性所决定,预算会计应遵循的基本法律,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颁发的中华人民
24、共和国会计法外,还应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新新 编编 预预 算算 会会 计计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n全文共7章52条,分为总则,会计核算,公司、企业会计核算的特别规定,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法律责任和附则。n制定会计法的目的是规范和加强会计工作,保障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发挥会计工作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中的作用。会计法作为专门规范会计工作的国家法律,是一切会计工作的最重要的根本大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经济组织都必须遵照会计法办理会计事务。凡是有关会计工作的法规、准则、制度、规定都要以此为依据。新新 编编 预
25、预 算算 会会 计计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n全文共11章79条,分为总则、预算管理职权、预算收支范围、预算编制、预算审查和批准、预算执行、预算调整、决算、监督、法律责任和附则。n制定预算法的目的是为了规范预算行为,加强预算管理、严肃财经纪律。预算会计作为核算、监督国家预算执行和行政事业单位收支预算执行的专业会计,必须认真贯彻执行预算法的规定,依法理财。各级财政总预算会计应按照规定及时部署编制本级总预算草案,认真组织本级总预算执行,依法积极组织预算收入,严格管理预算支出,努力完成预算收支任务;各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应按规定及时编制本单位、本部门的预算和决算草案,认真执行
26、本部门、本单位预算,及时足额上缴预算收入、合理节约地安排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努力完成预算任务。新新 编编 预预 算算 会会 计计二、预算会计行政法规二、预算会计行政法规 n会计行政法规会计行政法规,是指由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发布,或由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发布的指导、规范会计工作的准则、条例、制度等行政法规。它是会计基本法律规范的具体化,以会计基本法律为指导,同时又统驭具体的会计规章制度,是有关具体会计规章制度的制定依据。新新 编编 预预 算算 会会 计计预算会计行政法规预算会计行政法规 n是指由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发布,或由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发布的指导、规范会计工作的准则、条例、制度等行政法
27、规。它是会计基本法律规范的具体化,以会计基本法律为指导,同时又统驭具体的会计规章制度,是有关具体会计规章制度的制定依据。n包括:n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n行政单位会计制度n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新新 编编 预预 算算 会会 计计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 n共13章75条,包括总则、一般原则、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会计科目、会计结账和结算、会计报表编审、会计电算化、会计监督、附则,并附有财政部门总预算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三个附录。该制度经国务院批准于1997年6月25日由财政部公布,从1998年1月1日起执行。制定公布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加强财政预算管理,进
28、一步规范各级财政总预算的会计核算。新新 编编 预预 算算 会会 计计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n共11章63条,包括总则、一般原则、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会计科目、年终清理结算和转账、会计报表的编审、附则,并附有行政单位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三个附录。该制度经国务院批准于1998年2月6日由财政部公布,从1998年1月1日起执行。制定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行政单位会计核算行为。新新 编编 预预 算算 会会 计计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n共9章54条,包括总则、一般原则、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会计报表、附则。该准则经国务院批准于
29、1997年5月28日由财政部公布。从1998年1月1日起试行。新新 编编 预预 算算 会会 计计三、预算会计规章制度三、预算会计规章制度 n是由财政部发布,或是财政部与其他部门联合发布,或由国务院主管业务部门制定、财政部同意发布的,就会计工作中某些方面所制定的具体制度或具体规范性文件。如: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事业单位的行业会计制度、税收会计制度、国库会计制度、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等。此外,国务院主管部门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根据会计法和有关的法规、条例、规章、制度,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的补充规定和实施办法等,也构成了会计法规体系的组成部分。新新 编编 预预 算算 会会 计计n会计法律会计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n预算会计行政法规预算会计行政法规 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 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n预算会计规章制度预算会计规章制度新新 编编 预预 算算 会会 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