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管理复习资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物流管理复习资料.pdf(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章 1.物流: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2.物流活动创造的价值:(1)物流的时间价值:1)缩短时间创造价值;2)弥补时间差创造价值;3)延长时间差创造价值。(2)物流的场所价值:1)从集中生产地到分散需求场所创造价值;2)从分散生产场所到集中需求场所创造价值;3)从甲地生产流入乙地需求创造场所价值。(3)物流的加工附加价值:物流企业根据自己的优势从事一定的补充性加工活动,这种活动必然会形成劳动对象的附加价值,有时在进入商店之前为适应顾客要求往往要进行分割、换包装、拆零等操作,这些物流活动
2、增加了商品的附加价值。3.物流的分类:(1)按照物流所起的作用分类:1)生产物流:生产物流是指原材料、燃料、外购件投入生产后,经过下料、发料、运送到各个加工点和存储点,以在制品的形态从一个生产单位流入另一个生产单位,按规定的生产工艺过程进行加工、储存的全部过程。2)供应物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或消费者购入原材料、零部件或商品的物流过程称为供应物流,也就是物资生产者、持有者至使用者之间的物流。3)销售物流:生产企业或流通企业售出产品或商品的物流过程称为销售物流。4)回收物流:回收物流就是指不合格物品的返修、退货从需方返回到供方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以及各种可再生产资源的回收利用活动。5)废弃物物流
3、:废弃物物流是指对商品的生产和流通系统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在现阶段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完全不能再全部或部分使用,即基本或完全失去使用价值的废物)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等,并分送到专门处理场所时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2)按照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分类:1)国际物流 2)国内物流 3)区域物流(3)按照物流系统的性质分类:1)社会物流 2)行业物流 3)企业物流 4)自营物流 5)外包物流 6)第三方物流 4.现代物流的特征:专业化、系统化、信息化、标准化、国际化、环保化。5.商流与物流的关系:(1)物流与商流之间的联系 1)商流与物流的统一。它们都属于流通领域,是商品流通的两种不同形式,在
4、功能上互相补充。通常是先发生商流后发生物流,在商流完成以后再进行物流。商流是物流的前提,物流是商流的保证。2)商流与物流的分离。商流与物流产生分离的根本原因是商流运动的基础资金,与物流运动的实体物资,两者具有相对独立性。物资的运动是通过资金的运动来实现的,也就是说资金的分配是物资运动的前提。正是由于物资受到实物形态的限制,其运动渠道、运动形式与资金运动很不相同。在实际的流通活动中,既存在只有物流没有商流的情形,又存在只有商流没有物流的特殊现象。(2)物流和商流之间的区别 1)流通的实体不同。物流是物资的物质实体的流动,商流是物资的社会实体的流动。2)功能不同。物流创造物资的空间效用、时间效用、
5、形质效用,而商流创造物资的所有权效用。3)发生的先后和路径互不相同。在特殊情况下,没有物流的商流和没有商流的物流都是可能存在的。总之,先有商流,然后才有物流。商流是物流的上游,没有上游就没有下游,所以要靠商流带动物流。但是没有物流,商流也无从实现,商流越兴旺,则物流愈发达,反之如果物流服务滞后也会影响商流的发展。因此,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6.物流管理: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资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 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7.物流学说及观点。(1)“第三方利润源”说: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
6、西泽修先生提出。第一利润源是降低原材料成本,第二利润源是降低劳动力成本,第三利润源是降低物流成本。(2)“物流冰山”说:也是由西泽修先生提出来的,其含义是说,人们对物流费用的总体内容并不掌握,提起物流费用大家只看到露出海面的冰山一角,而潜藏在海水下面的冰山主体却看不见,海水中的冰山才是物流费用的主要部分。(3)“效益背反”说:指的是物流的若干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损益的矛盾。即某一个功能要素的优化和利益发生的同时,必然会存在另一个或另几个功能要素的利益损失,这是一种此涨彼消、此盈彼亏的现象。(举例:1.减少库存据点并尽量减少库存,势必使库存补充变得频繁,必然增加运输次数。2.强铁路运输改为航空运输
7、,虽然运费增加了,而运输速度却大幅度提高了。不但减少了各地物流据点的库存,还大量减少了仓储费用。)(4)“黑大陆”说:由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指尚未认识或尚未了解的领域。(5)竞争战略学说:物流竞争战略优势是指物流系统能够在战略上形成的优于竞争者的形势、地位和条件。深化了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 注: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区别 传统物流一般指产品出厂后的包装、运输、装卸、仓储;而现代物流提出了物流的系统化、整体化、和综合化。具体的说,就是使物流向两头延伸并加入新的内涵,使社会物流与企业物流有机结合在一起。从采购物流开始,经过生产物流,再进入销售物流,与此同时,要经过包装、运输、仓储、装卸、加工
8、配送到达用户手中,最后还有回收物流。区别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1)服务功能的差异 2)服务观念的差异 3)服务手段的差异 4)服务标准的差异 5)服务范围的差异 第二章 1.物流战略是企业面对激烈竞争的经营环境,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采取的竞争行动与物流业务的方法,为了实现企业目标并支持企业战略所需的与“物”相关的,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废弃物、一般供应用品及专业服务的控制系统的计划、组织、执行和控制的谋划和方略。2.物流战略管理是指通过物流战略设计、战略实施、战略评价与控制等环节,调节物流资源、组织结构等最终实现物流系统宗旨和战略目标的一系列动态过程的总和。3.环境分析方法:STOW
9、 分析法、波士顿矩阵分析法、麦肯锡矩阵分析法。4.现代企业物流战略的创新与发展(1)即时物流战略:它的基本思想是“在必要的时间、对必要的产品从事必要量的生产经营”,因而不存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浪费和造成成本上升的库存,即所谓的零库存。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即时采购,一是即时销售。(2)协同或一体化物流战略:一是横向协同物流战略,二是纵向协同物流战略,三是通过第三方物流实现协同化。(3)高度化物流战略:一是全球化物流战略,二是互联网物流战略,三是绿色物流战略。第三章 1.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所需位移的物资与包装设备、搬运装卸机械、运输工具、仓储设施、人员和通信联系等若干相互制约的
10、动态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2.物流系统的特征:(1)物流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物流系统是由人和形成劳动手段的设备、工具所组成,它表现为物流劳动者运用运输设备装卸搬运机械、仓库、港口、车站等设施,作用于物资的一系列生产活动。(2)物流系统是一个大跨度系统:这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地域跨度大,二是时间跨度大。(3)物流系统是一个可分系统:作为物流系统,无论其规模多么庞大,都可以分解成若干相互联系的子系统。(4)物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物流活动总会受到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的广泛制约,社会经济发展,产品的生产,商品的需求变化,能源消耗及供应的波动,企业间的合作关系,都随时随地影响着物流。(
11、5)物流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物流系统包含着非常广泛和多样的要素,由此造成了物流系统的复杂性。(6)物流系统是一个多目标系统:物流系统的总目标是实现宏观和围观的经济效益,系统要素间有着非常强的“背反”现象,常称之为“交替损益”或“效益背反”现象。3.物流系统的要素:(1)物流系统的管理要素:劳动者要素;资金要素;物的要素;信息要素;知识要素。(2)物流系统的支撑要素:体制、制度;法律、规章;行政、命令;标准化系统。(3)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运输要素;储存保管要素;包装要素;装卸搬运要素;流通加工要素;配送要素。(4)物流系统的物质基础要素: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是组织物流系统运行的基础物质条件,包括
12、物流场站、物流中心、仓库,物流线路,建筑、公路、铁路、港口等);物流装备(物流装备是保证物流系统开动的条件,包括仓库货架、进出库设备、加工设备、运输设备、装卸机械等);物流工具(物流工具是物流系统运行的物质条件,包括包装工具、维修保养工具、办公设备等);信息技术及网络(信息技术及网络是掌握和传递物流信息的手段,根据所需信息水平的不同,包括通信设备及线路、传真设备,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等)。4.物流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1)服务达到优质水准;(2)战略实现协同效益;(3)外协形成网络体系;(4)物流实现连贯运行。第四章 1.运输是指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个地点向另一个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其中包括集
13、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2.运输方式的分类:(1)按运输设备及运输工具分类:1)公路运输:按其服务方式不同,可以分为零担运输和整车运输。按其技术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一般运输和快速运输。2)铁路运输:种类分为三种,即整车运输、零担运输和集装箱运输。3)水路运输:通常有四种形式,即沿海运输、近海运输、远洋运输和内河运输。4)航空运输:主要分为定期和不定期的货运航班运输,有时也利用客运航班进行货物运输。5)管道运输:分为原油管道、成品油管道、天然气管道。(2)按照运输线路分类:1)干线运输 2)支线运输 3)城市内运输 4)厂内运输(3)按照运输的作用分类:1)集货运输
14、2)配送运输(4)按照运输的协作程度分类:1)一般运输 2)联合运输 3)多式联运 3.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1)公路运输的优点:1)机动灵活性高;2)速度快;3)安全性能好;4)投资少,成本低;5)对包装要求低,货损少;6)覆盖面广;7)运费便宜。公路运输的缺点:1)运输能力低;2)运输种类少;3)劳动生产率低;4)变动成本相对较高;5)单位运价高;6)能耗高;7)环境污染比其他运输方式严重得多;8)安全性易受司机主观性的影响。(2)铁路运输的优点:1)运量较大;2)适应能力强;3)运行速度较快;4)自动化程度高,安全性较好;5)能耗小,污染小;6)运输成本低;7)通用性能好。铁路运输的缺
15、点:1)投资较大;2)增加了货物的运输时间,货物滞留时间长,不适宜紧急运输;3)铁路运输中的货损率较高;4)灵活性差;5)短距离运货运费昂贵。(3)水路运输的优点:1)运输能力强;2)通用性较强;3)建设投资省;4)运输成本低;5)劳动生产率高;6)运输路线长;7)占地少;8)节省能源。水路运输的缺点:1)受自然气象条件因素影响大;2)运输风险大;3)货物易破损;4)运送速度慢;5)增加其他物流环节的成本和费用;6)可达性差;7)投资额巨大,回收期长。(4)航空运输的优点:1)运输速度快;2)机动性能好;3)安全性能高;4)节约包装、保险、利息等费用;5)基本建设周期短、投资小;6)不受地面条
16、件影响,能够深入内陆地区。航空运输的缺点:1)受气候的条件限制;2)运输投资大、成本高;3)载运量小,能耗大;4)运输成本高;5)可达性差;6)技术要求高。(5)管道运输的优点:1)运输效率高;2)运量大、耗能少、成本低、效益好;3)建设周期短、占地少;4)安全性能高;5)节省包装费用。管道运输的缺点:1)运输的适用范围有限;2)机动性差;3)运送速度较慢;4)固定投资大。4.不合理运输的表现形式。(1)返程或启程空驶;(2)对流运输;(3)迂回运输;(4)过远运输;(5)运力选择不当(弃水走陆;铁路、大型船舶的过近运输;运输工具承载能力选择不当;过分超载、应当整车运输却采用零担运输)(6)重
17、复运输;(7)倒流运输;(8)托运方式选择不当;(9)无效运输;(10)交叉运输;(11)亏吨运输。5.实现运输合理化的措施。(1)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2)选择合格的运输服务商;(3)选择适宜的运输路线;(4)合理配置运输系统网络;(5)选用直达运输方式;(6)“四就”直拨运输;(7)中短距离运输的铁路、公路分流,“以公代铁”;(8)发展社会化的运输体系;(9)分区产销合理运输;(10)实现“精益运输”;(11)提高运输装载率;(12)提高技术装载率;(13)配载运输;(14)合装整车运输;(15)发展特殊运输技术和运输工具;(16)通过流通加工使运输合理化;(17)采取减少动力投入、增加运
18、输能力的有效措施。第五章 1.仓储:通过仓库对暂时不用的物品进行储存和保管。2.仓储管理:就是对仓库及仓库内的物质所进行的管理,是仓储机构为了充分利用所具有的仓储资源,提高更高效的仓储服务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过程。具体来说,仓储管理包括仓储资源的获得、仓库管理、经营决策、商务管理、仓储保管、安全管理、作业管理、劳动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一系列管理工作。3.仓储的合理化.(1)仓储合理化的一般含义:仓储合理化是用最经济的办法实现仓储的功能,这是合理化的前提和本质 (2)不合理仓储的表现形式:1)仓储时间过长;2)仓储数量过大;3)仓储数量过低;4)仓储条件不足或过剩;5)仓储结构失衡。(
19、3)仓储合理化的标志:质量标志、数量标志、时间标志、结构标志、费用标志、分布标志。4.仓储合理化的具体措施。(1)将静态储存变为动态储存:加快储存的周转速度;视野从仓库储存放大到整个物流系统;对静态的仓储实行动态的技术改造。(2)进行储存物的 ABC 分类;(3)适度集中储存;(4)合理选择自建仓库和租用公共仓库;(5)注重应用合同仓储;(6)采用有效的先进先出方式:贯通式货架系统;“双仓法”储存;计算机存取系统。(7)提高储存密度和仓容利用率:采取高垛的方法,增加储存的高度;缩小库内通道的宽度以增加储存的有效面积;减少库内通道数量以增加有效的储存面积。(8)采用有效的储存定位系统;(9)需用
20、有效的检测清点方式;(10)用现代储存保养技术;(11)采用集装箱、集装袋、托盘等运储装备一体化的方式。5.仓储管理的原则:效率原则、经济效益原则、服务原则、保证原则、确保安全。6.计算题。注:ABC分类库存管理 第六章 1.包装:是指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称。也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2.不合理的物流包装表现形式。(1)物流包装不足;(2)物流包装过剩。3物流包装合理化的主要措施。(1)掌握物流实况,发挥最经济的保护功能;(2)包装材料减量化、轻薄化;(3)强化环保意识,
21、减少包装污染;(4)物流包装设计标准化;(5)物流包装设计应注重作业的方便性;(6)包装费用与内装物价值相适应;(7)物流包装方式集装化。4.装卸搬运合理化的具体措施。(1)根据装卸搬运货物的特点,合理选择装卸搬运工具;(2)防止和消除无效作业:(3)选择适宜的物料搬运路线;(4)选择适当的装卸搬运方式;(5)实现装卸搬运的省力化。注:叉车 叉车 叉式装卸车简称叉车,又名铲车,是指用货叉或其他工作装置自行装卸货物的起升车辆,属于物料搬运机械。一般用于车站、港口、机场、工厂、仓库等场所,在装卸搬运机械中应用最为广泛。叉车的特点:通用性强。有装卸、搬运的双重职能。和各种叉车附件配合,可将通用性很强
22、的叉车变成专用性很强的叉车,用于各种特定的作业,这有利于提高作业效率。叉车机动性强,活动范围广。起重设备 1简单起重设备 简单起重设备一般只做一个直线方向移动,只具备一个运动结构,包括千斤顶、手动葫芦等。2.通用起重机 (1)桥式起重机 (2)梁式起重机(3)龙门式起重机(4)臂架类起重机 3特种起重机 特种起重机为完成某种特定任务而研制的专用起重机。如为机械化部队实施战术技术保障用的、装在越野汽车上或装甲车上的起重轮救车,为处理交通事故用的公路清障车等,均属此类。第七章 1.配送: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23、2.配送的特点。(1)配送是从物流据点到用户的一种特殊的送货方式;(2)配送是“配”和“送”的有机结合的形式;(3)配送运输是短距离的末端运输,一般以中转形式出现;(4)配送是分货、配货、送货等活动的有机结合;(5)配送以用户要求为出发点。3.配送的作用。(1)推行配送有利于物流运动实现合理化;(2)完善了运输和整个物流系统;(3)提高了末端物流的效益;(4)通过集中库存使生产企业实现低库存或零库存;(5)简化事物,方便用户;(6)提高供应保证程度;(7)配送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支持。4.配送中心:是从事配送业务且具有完善信息网络的场所或组织。它应符合下列要求:主要为特定客户或末端客户
24、提供服务;配送功能健全;辐射范围小;提供高频率、小批量、多批次配送服务。(配送中心得含义可描述为:配送中心是从事货物配备(集货、加工、分货、拣货、配货)和组织对用户的送货,一高水平实现销售或供应的现代流通设施。)5.不合理配送的表现形式。(1)资源筹措的不合理;(2)库存决策不合理;(3)价格不合理;(4)配送与直达的决策不合理;(5)送货中不合理运输;(6)经营观念的不合理。6.配送合理化的判断标志。(1)库存标志;(2)成本和效益;(3)供应保证标志;(4)资金标志;(5)社会运力节约标志;(6)用户企业仓库、供应、进货人力物力节约标志;(7)物流合理化标志。7.配送合理化课采取的做法。(
25、1)推行一定综合程度的专业化配送;(2)推行加工配送;(3)推行共同配送;(4)实行送取结合;(5)推行准时配送系统;(6)推行即时配送。8.配送和物流的关系。(1)从物流角度看 从物流角度讲,配送的距离较短,位于物流系统的最末端,处于支线运输、二次运输和末端运输的位置,即到最终消费的物流。配送是物流的一个缩影或在某一小范围中物流全部活动的体现,也可以说是一个小范围的物流系统。配送的主体活动与一般物流却有不同。(2)从商流角度讲 配送本身是一种商业形式。虽然作为物流系统环节之一的配送具体实施时,应该以商物分离形式实现的,但从配送的发展趋势来看,商流与物流越来越紧密的结合,是配送成功的重要保障。
26、第八章 1.流通加工的作用(1)弥补生产领域的加工不足(2)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手段的最高效率(3)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4)创造产品附加价值,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5)提高加工效率及设备利用率(6)改变功能,提高效益 2.流通加工: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拴标签、组装等简单作业的总称。3.流通加工的经济效益。(1)直接经济效益:1)流通加工的劳动生产效率高;2)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3)提高加工设备的利用率;4)提高产品加工质量。(2)间接经济利益:1)流通加工能为许多生产者缩短生产时间,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创造性的生产,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物质财富。
27、2)流通加工部门可以用表现为一定数量货币的加工设备为更多的生产或消费部门服务,这样可以相对减少全社会的加工费用支出。3)流通加工能对生产的分工和专业化起中介作用,它可以使生产部门按更大的规模进行生产,有助于生产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4)流通加工可以在加工活动中更为集中、有效地使用人力物力,比生产企业加工更能提高加工的经济效益。5)流通加工为流通企业增加了收益,体现了物流的“第三利润源”流通部门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进行流通加工时一项创造价值的理想选择。对加工企业而言,采用相对简单、投入相对较少的流通加工,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经济效益;对社会而言,流通企业获利的同时 i,社会效益也会相对提高。4.不
28、合理的流通加工形式。(1)流通加工地点设置不合理;(2)流通加工方式选择不当;(3)流通加工作用不大,形成多余环节;(4)流通加工成本过高,效益不好。5.实现流通加工合理化的途径。(1)加工和配送相结合;(2)加工和配套相结合;(3)加工和合理运输相结合;(4)加工和合理商流相结合;(5)加工和节约相结合;第十一章 1.第三方物流:接受客户委托为其提供专项或全面的物流系统设计以及系统运营的物流服务模式。2.第三方物流的利润来源。(1)作业利益;(2)经济利益;(3)管理利益;(4)战略利益。3.第三方物流的价值分析。(1)第三方物流的成本价值;(2)第三方物流的服务价值;(3)第三方物流的风险
29、分散价值;(4)第三方物流的竞争力提升价值;(5)第三方物流的社会价值。第十二章 1.供应链: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好由销售商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结构。2.供应链管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3.典型供应链管理方法及优点。(1)QR 1)给厂商带来利益:更好的顾客服务;降低流通费用;降低管理费用;更好的生产计划。2)给零售商带来利益:提高销售额;减少削价损失;降低采购成本;降低流通费
30、用;加快库存周转;降低管理成本。(2)ECR 1)节约直接成本;2)节约财务成本;3)节约商品成本;4)节约营销销售和采购费用;5)节约后勤费用;6)节约管理费用;7)节约店铺经营费用。4.联合库存管理:建立起整个以供应链核心企业为核心的库存系统。第十三章 1.电子商务物流: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生产、经营、销售和流通等活动。2.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1)电子商务对物流的影响:1)电子商务改变传统的物流概念;2)电子商务改变物流的运作方式;3)电子商务改变物流企业的经营状态;4)电子商务促进物流基础设施的改善和物流技术与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5)电子商务对物流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物流对电子商务的影响:1)物流是实现电子商务的保证;2)物流影响电子商务的运作质量;3)物流是实现电子商务企业盈利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