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路桥梁工程质量通病及其预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公路桥梁工程质量通病及其预防.pdf(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公路桥梁与隧道工程质量通病及其预防 质量责任,重于泰山。随着公路交通建设的不断发展,质量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特别是质量终身制的施行,对公路质量的关注已经深入到施工的各阶段。但是近年出现的桥梁垮塌质量事故直接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威胁,而且有些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对质量通病的不重视引起的。因此关注质量通病的分析及预控对于在建项目极其重要。一、桥梁工程容易出现影响结构物的质量通病:桥头高填土下沉、水泥路面断板开裂、路面不平、桥梁伸缩缝和桥头跳车、防护工程和结构物表面粗糙、预应力结构管道压浆不实等质量通病等。二、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1、施工操作人员、现场指挥人员缺乏质量意识,
2、措施不力;2、项目管理、组织协调混乱,违反施工操作程序;3、招标、投标制度不健全,运作不规范,造成能力不佳的单位中标和低价中标的情况;4、监理工作监督不到位,不深入;5、协作单位质量意识和操作水平低等等。三、质量通病的预控措施 1、防护工程和结构物表面粗糙 混凝土结构物表面不光滑,外观不美观,对施工验收和企业形象都会由影响。采用以下方法进行预防:(1)模板面要清理干净。(2)尽量采用刚度好的大模板,浇注混凝土前应用清水将模板湿洗干净,不留积水,模板接缝应拼严,控制跑模,防止漏浆。(3)钢模脱模剂涂刷均匀,不得漏刷。(4)加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重视外掺剂的使用研究。(5)混
3、凝土振捣要密实,应不漏振不过振。2、高填土下沉 深填、高填、半填半挖、桥头引道高填土,往往会在通车一段时间后下沉。主要原因,一方面施工因素,如压实控制不好、分层过厚、冬施措施不当等,另一方面在于材料因素,如最大干容重及最佳含水量有误、材料压缩系数过大、采用高塑性指数的粘性土等,均会出现此问题,它会使路面变形、开裂或下陷。在工程中宜采用以下措施予以控制:(1)严格按路面平行线分层控制填土标高。(2)在新旧填土的衔接处,严格控制填土接茬台阶的最小长度,以避免接茬处超厚,压实不足。(3)防止漏夯或夯实不足,严禁超厚填土。(4)在机械难于压实的地方,用适当的小型机具进行补充夯实。(5)冬季施工时应使土
4、在未受冻的情况下回填压实,避免填土压实密度严重不均匀而造成土体下沉。(6)回填几种土时,不能仅用某一种土的击实试验得出的密度标准作为所有填土的压实度标准,而应按填土的不同类别,做相应土的若干组击实试验,取值应符合相应规定。3、桥梁伸缩缝和桥头跳车 由于桥头填土的沉降与桥台沉降有差异,以及伸缩缝、桥头搭板做得不好,在桥台处形成台阶,影响行车的舒适和安全,并对桥梁产生很大的冲击力。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桥台后背填土应选用排水和压实性能好的回填材料,以达到最好的压实度,减少路堤填土的沉降量。(2)对于桩柱式桥台,应先填方,待填方充分沉降后,再修建桩柱式桥台,从而减少结构物与填土的沉降差。
5、(3)选用性能好的伸缩缝,并精心施工,以保证桥面伸缩缝处的平整完好。(4)采用有效措施尽量减少桥面铺装层的裂缝。(5)做好桥头搭板或采用土工格栅等新技术进行过渡。4、预应力结构孔道压浆不实 由于灌浆强度低,在孔道内填充不饱满,易产生预应力钢筋的锈蚀,对于通过灌浆握裹钢胶线来传递预加应力给结构混凝土的作用将有所削弱。故施工时应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控制:(1)灌浆用的水泥应是新出厂的,标号不低于 42.5 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2)灰浆的配合比,必须结合施工季节、使用材料、现场条件等灵活选取,并通过试配试验确定。(3)灌注前应检查灌注通道的管道状态是否通畅,对孔道应在灌注前用压力水冲洗。用压
6、缩空气清理;(4)张拉后应尽早进行孔道压浆,压浆应缓慢、均匀、连续进行。(5)每孔道应一次灌成,中途不应停顿。(6)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驻地监理工程师加强对压浆过程的旁站监督。5、水泥路面断板、开裂 主要发生的原因是由于土基强度不够或不均匀,不重视路面基层。在春秋两季施工的混凝土路面白天与晚上的温差大,而产生较大的翘曲应力致使板体开裂。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路基和基层的密实度、强度、稳定性、均匀性。控制混凝土所用原材料特别是水泥的技术指标,使用合格路用水泥和低碱含量水泥。另外,板块混凝土的过振,会产生分层离析,也将导致板块裂缝,所以振捣时要注意易产生不密实的部位的振捣,防止发生过振产生的混凝土
7、分层。为防止断板、开裂现象的发生,可采用干硬性混凝土,同时预留的伸缩缝必须符合要求。及时切缝。总之,公路工程质量通病的预防与治理必须从施工现场的指挥和操作人员入手。从思想上重视、管理上及时、技术上合理、措施上得力,各环节齐抓共管,才能保证优质工程的实现。四、隧道质量控制点 工程实施中严格遵守施工图和设计说明的有关技术要求;施工活动以采用的规范、标准中的相关技术标准为依据,对应遵守而未列入的规范和标准的技术要求,以业主书面通知为准。标准、规范与施工图有矛盾时,以设计施工图为准。若标准、规范条文之间出现矛盾或不一致时,按业主提供标准就高不就低的原则执行。由于本标段暗挖隧道均深埋地下,施工出碴与进料
8、均需通过垂直运输,施工进度指标较低,为确保工期,地下隧道各施工段的交接面宜尽早安排提前贯通,尽快形成地下联络通道,以充分有效利用四处施工竖井的出碴与进料,适时合理调配,洞内外均采用无轨运输方案。施工中加强加强围岩监控量测和地面监测,实现施工信息化,提高掘进(钻、爆、装、运)、喷锚(拌、运、锚、喷)、衬砌(拌、运、灌、捣)等三条机械化作业线的作业效率。施工过程中密切配合隧道机电、通风、照明、监控等专业附属设施的安装施工,注意附属设施预埋、预留,同时与管线等进一步配合,切实做好各专业的协调。隧道工程质量的控制点主要包括如下几点:1、隧道开挖作业的质量控制,2、防止隧道塌方的质量控制,3、钢支撑施工质量的控制,4、喷射混凝土质量的控制,5、格栅钢架施工质量的控制,6、钢筋网挂设的质量的控制,8、超前小导管质量的控制,9、砂浆锚杆质量的控制,10、防排水质量的控制,11、变形缝和施工缝防水施工质量的控制,12、二次衬砌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控制,13、隧道二衬背后注浆施工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