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pdf

上传人:深夜****等你... 文档编号:84226542 上传时间:2023-04-0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615.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季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春季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春季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季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pdf(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春季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流脑。这些传染病大多经呼吸道传染,还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在流行季节到来前选择接种针对性的疫苗是最有效的一种预防手段,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尽量避免用手触摸眼睛或口鼻,注意保持居室的空气流通和环境整洁,勤开窗,常通风,尽量少去人多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如果出现发热、咳嗽、出疹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佩戴口罩做好自我隔离和防护并尽量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或参加聚会活动,以免传染给他人。一、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

2、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与病人及隐性感染者近距离(1 米左右)对话易于传染。人群普遍易感,潜伏期为 13 天(最短几个小时,长可至 4 天)。症状主要为突然起病,高热(3940)、寒颤,呼吸道炎症不明显。防控 1、自我保护: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增强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流行季节不去人群集中的公共场所,不到病人家串门,室内经常通风换气,保持清洁。当家中有患者时,对患者用过的物品要进行煮沸或肥皂洗涤消毒。2、药物预防:金刚脘胺与金刚;.乙胺预防甲型流感有一定效果。3、疫苗预防:流感疫苗接种是当今防止流感发生和流行的最有效的一种手段。二、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

3、病之一,多发生于 5 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丘疱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病人及隐性感染者咽喉液及唾液中的病毒以飞沫形式感染,病人的疱疹液及粪便中的病毒亦可经手或借助被污染的物品经口感染。成人隐性感染者与小儿密切接触如抱小儿、亲吻小儿等也是不可忽视的传播途径,也可经污染的水源引起较大范围的流行。幼儿对手足口病的各型病毒普遍易感,但易感性随年龄增长而降低。潜伏期一般为 3-6 天,平均 4 天。病儿常以发热起病,常伴有流涎、流涕、口痛、咽痛及厌食等症状。临床以口腔手足疱疹为主要特征。一般病程较轻而短,多于周左右痊愈,皮疹消退后不

4、留瘢痕或色素沉着。少数病儿病症较重,可并发脑膜炎、脑炎、心肌炎或肝脏受损,严重者可导致死亡。防控 除隔离患儿外预防主要在于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阻断粪口传播途径及避免呼吸道感染,如注意小儿的个人卫生,不让小儿接触不干净的玩具,避免病儿和其他小儿一起玩;大小便后要洗手,教导小儿不要对着他人咳嗽或打喷嚏,咳嗽、喷嚏时掩盖住口鼻。对有接触史的婴儿可注射丙种球蛋白以预防感染,;.在托幼机构出现流行时,需加强晨午检,及时发现患儿,及时隔离对症治疗,亦可采用被动免疫措施,对控制该病流行有一定效果。三、风疹 风疹为风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由飞沫经呼吸道传播。潜伏期 1219 天。常以低热、全身不

5、适及皮疹起病,可伴有咽痛、轻咳和流涕、耳后、枕后、后颈部浅表淋巴结肿大。皮疹多见于面部及躯干部位,一般持续 23 天后消退,退疹后不留色素沉着。以发热、全身性皮疹、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为特点。人是风疹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包括亚临床型或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主要为空气飞沫传播、日常密切接触传播和垂直传播。人对风疹普遍易感,任何年龄都可以得风疹,但主要以儿童为主。胎儿经胎盘受染,发生在妊娠头 3 个月内。受染胎儿在宫内发育迟缓,也可出现死胎、流产。本病预后良好,并发脑膜炎、血小板减少所致颅内出血引起死亡者仅属偶见。但妊娠 3 个月内得妇女患风疹,其胎儿可发生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引起

6、流产、早产及各种先天畸形,预后严重。防控 1、保护母婴健康:风疹病毒感染的最大受害者是胎儿,因此其预防对象不仅限于孕妇,还应包括育龄妇女。最可靠的措施是育龄妇女注射风疹疫苗。2、隔离风疹病人:风疹病人应隔离至出疹 5 天以后。健康人应尽量避免与病人接触,如需接触,应;.戴口罩。3、保护易感人群:1 岁至青春期的青少年为主要免疫对象。1 岁婴儿应接种一次风疹疫苗,7 岁少儿、18-19 岁青年各再进行一次加强接种。四、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患者主要是 59 岁组儿童,1014 岁组发病率下降,无免疫力的成人亦可发病。早期患者及隐

7、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患者腮腺肿大前 7 日至肿大后 9 日均可排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污染唾液的衣服、食品、玩具均可传播。起病急,一般以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起病,1-2 天后出现颧骨弓或耳垂后下方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疼痛,咀嚼和吃酸性食物时更甚。体温上升可达 40。一般症状在 1014 天内消失。防控 患者应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至腮肿完全消退为止,在儿童机构、部队的接触者应检疫 3 周。预防的重点是应用疫苗对易感者进行主动免疫。五、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毒存在于病变皮肤粘膜组织、疱疹液及血液中,可由鼻咽分泌物排出体外,出疹前

8、 1 天至疱疹完全结痂前均有传染性。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水痘疱疹液(水痘痂皮无传染;.性)和空气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污染的用具传播。水痘传染性很强,易感儿接触后 90%发病。处于潜伏期的供血者可通过输血传播,孕妇分娩前天患水痘可感染胎儿,出生后 1013 天内发病。人群普遍易感,主要发生在儿童。在托幼机构易引起多发或爆发。病后免疫力持久,一般不再发生水痘,但体内抗体不能清除潜伏的病毒,故多年后仍可发生带状疱疹。水痘的潜伏期一般为 12-21 天,平均 14 天。起病急但一般症状较轻微,如低热或中等度发热及头痛、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咳嗽等,持续 12 日即迅速进入出疹期。初为红斑疹,数小

9、时后变为红色丘疹,再经数小时发展为疱疹。12 天后疱疹从中心开始干枯结痂,周围皮肤红晕消失,再经数日痂皮脱落,一般不留疤痕。水痘皮疹分批出现并分别经过斑疹、丘疹、疱疹、结痂四阶段。水痘为自限性疾病,约 10 天左右自愈。妊娠早期感染水痘可能引起胎儿畸形。防控 1、一般水痘患者应在家隔离治疗至疱疹全部结痂。密切接触者观察 3 周。2、重视室内通风及换气,避免与急性期病人接触。消毒病人呼吸道分泌物和污染用品。托幼机构宜用紫外线消毒。3、主动免疫:减毒活疫苗对自然感染的预防效果为68%100%,并可持续 10 年以上。被动免疫:接触患者后12 小时内使用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肌注,有预防功效,主要用

10、于有细胞免疫缺陷者、免疫抑制剂治疗者、严重疾病者、易感孕妇;.及体弱者,或用于控制、预防医院内水痘爆发流行。六、流脑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播的化脓性脑膜炎。人是流脑唯一的传染源。流脑患者和脑膜炎双球菌携带者为主要传染源,呼吸道传播,冬春季高发,多见于儿童;隔离病人是防止传播的主要措施。潜伏期为 1-7 天,一般为 2-3 天。突然起病,高热(3940)、头痛、呕吐、烦躁不安,皮肤黏膜可见淤点或淤斑,重者抽搐、意识不清、颈强直。防控 1、提倡流行季节要少带或不带小儿去公共场所,不串门,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晒衣服,保持室内通风,增加户外活动等等。2、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用磺胺嚓啶(SD),利福平预防服药。3、接种 A 群、C 群脑膜球菌多糖疫苗。4、有流脑症状的病人应尽快送往医院治疗。5、医院隔离:医疗机构应严格按传染病法对病人进行处理。6、病人家庭消毒:开窗通风。用 1%漂白粉澄清液或其他含氯制剂喷雾进行消毒处理。搞好病家及周围环境卫生。7、密切接触者预防:可应急注射 A 群、C 群脑膜炎球菌膜多糖疫苗免疫,但应注意接种禁忌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