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教课标版九年级第9课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扩展资料419.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人教课标版九年级第9课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扩展资料419.pdf(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历史人教课标版九年级第 9 课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扩展资料 扩展资料 欧洲共同体欧洲 联盟(欧盟)日本的“科技立国”战略 欧洲共同体(European Communities)西欧国家推行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并具有一定超国家机制和职能的国际组织。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总称。又称欧洲共同市场,简称欧共体。成立和发展 欧洲统一思潮存在已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进入高潮。1950 年 5 月 9 日,法国外长R.舒曼提出欧洲煤钢共同体计划(即舒曼计划),旨在约束德国。1951 年 4 月 18 日,法、意、联邦德国、荷、比、卢 6 国签订了为期 50 年的关于建立欧洲煤钢
2、共同体的条约。1955 年 6 月 1 日,参加欧洲煤钢共同体的 6 国外长在意大利墨西拿举行会议,建议将煤钢共同体的原则推广到其他经济领域,并建立共同市场。1957 年 3 月 25 日,6 国外长在罗马签订了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与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两个条约,即罗马条约,于 1958 年 1 月 1 日生效。1965 年 4月 8 日,6 国签订了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统一起来,统称欧洲共同体。条约于 1967 年 7 月 1 日生效。欧共体总部设在比利时布鲁塞尔。1991 年 12 月 11 日,欧共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了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
3、盟和欧洲政治联盟的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1992 年 2 月 1 日,各国外长正式签署马约。经欧共体各成员国批准,马约于 1993 年 11 月 1 日正式生效,欧共体开始向欧洲联盟过渡。成员 欧共体创始国为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 6 国。1973 年,丹麦、爱尔兰和英国加入欧共体,1981 年,希腊加入欧共体。1986 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加入欧共体。1992 年 12 月召开的欧共体爱丁堡首相会议决定,从 1993 年起开始与奥地利、瑞典、芬兰并稍后与挪威就其加入欧共体的问题进行正式谈判。1993 年 10 月 29 日,欧共体布鲁塞尔特别首
4、脑会议计划于 1994 年 3 月 1 日前结束谈判,以使 4 国得以于 1995 年 1月 1 日加入欧共体。宗旨和组织机构 欧洲共同体的基础文件 罗马条约 规定其宗旨是:在欧洲各国人民之间建立不断的、愈益密切的、联合的基础,清除分裂欧洲的壁垒,保证各国经济和社会的进步,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和就业的条件,并通过共同贸易政策促进国际交换。在修改罗马条约的欧洲单一文件中强调:欧共体及欧洲合作旨在共同切实促进欧洲团结的发展,共同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作出应有的贡献。欧共体下设:理事会。包括欧洲联盟理事会和欧洲理事会。欧洲联盟理事会原称部长理事会,是欧共体的决策机构,拥有欧共体的绝大部分立法权。由于马约赋
5、予了部长理事会以欧洲联盟范围内的政府间合作的职责,因此部长理事会自 1993年 11 月 8 日起改称作欧洲联盟理事会。欧洲联盟理事会分为总务理事会和专门理事会,前者由各国外长参加,后者由各国其他部长参加。欧洲理事会即欧共体成员国首脑会议,为欧共体内部建设和对外关系制定大政方针。1974 年 12 月欧共体首脑会议决定,自 1975 年起使首脑会议制度化,并正式称为欧洲理事会。1987 年 7 月生效的欧洲单一文件中规定,欧洲理事会由各成员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以及欧洲共同体委员会主席组成,每年至少举行两次会议。马约则明确规定了欧洲理事会在欧洲联盟中的中心地位。理事会主席由各成员国轮流担任,任
6、期半年。顺序基本按本国文字书写的国名字母排列。委员会。欧共体委员会是常设执行机构。负责实施欧共体条约和欧共体理事会作出的决定,向理事会和欧洲议会提出报告和建议,处理欧共体日常事务,代表欧共体进行对外联系和贸易等方面的谈判。委员会由 17 人组成 ,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各 2 人,其他成员国各 1 人。主席由首脑会议任命,任期 2 年;委员由部长理事会任命,任期 4 年。欧洲议会。欧共体监督、咨询机构。欧洲议会有部分预算决定权,并可以 23 多数弹劾委员会,迫其集体辞职。议员共有 518 名,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各 81 名,西班牙 60 名、荷兰 25 名,比利时、希腊、葡萄牙
7、各 24 名,丹麦 16 名,爱尔兰 15 名,卢森堡 6 名。议长任期 2 年半,议员任期 5 年。议会秘书处设在卢森堡。每月一次的议会例行全体会议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举行,特别全体会议和各党团、委员会会议在布鲁塞尔举行。欧洲法院。欧共体的仲裁机构。负责审理和裁决在执行欧共体条约和有关规定中发生的各种争执。审计院。欧共体审计院成立于 1977 年 10 月,由 12 人组成,均由理事会在征得欧洲议会同意后予以任命。审计院负责审计欧共体及其各机构的帐目,审查欧共体收支状况,并确保对欧共体财政进行正常管理。其所在地为卢森堡。此外,欧共体还设有经济和社会委员会、欧洲煤钢共同体咨询委员会、欧洲投资银行等
8、机构。经济实力 欧共体是世界上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12 国面积为 236.3 万平方千米,人口 3.46 亿。1992 年欧共体 12 国国内生产总值为 68412 亿美元(按当年汇率和价格)。欧共体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集团,1992 年外贸总额约为 29722 亿美元,其中出口 14518.6 亿美元,进口 15202.7 亿美元。主要活动 在内部建设方面,欧共体实行一系列共同政策和措施。实现关税同盟和共同外贸政策。1967 年起欧共体对外实行统一的关税率,1968 年 7 月 1 日起成员国之间取消商品的关税和限额,建立关税同盟(西班牙、葡萄牙 1986 年加入后,与其他成员国间的关税需经过
9、 10 年的过渡期后才能完全取消)。1973 年,欧共体实现了统一的外贸政策。马约生效后,为进一步确立欧洲联盟单一市场的共同贸易制度,欧共体各国外长于1994年2月8日一致同意取消此前由各国实行的6400多种进口配额,而代之以一些旨在保护低科技产业的措施。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1962 年 7 月 1 日欧共体开始实行共同农业政策。1968 年 8 月开始实行农产品统一价格;1969 年取消农产品内部关税;1971 年起对农产品贸易实施货币补贴制度。建立政治合作制度。1970 年 10 月建立。1986 年签署,1987 年生效的欧洲单一文件,把在外交领域进行政治合作正式列入欧共体条约。为此,部
10、长理事会设立了政治合作秘书处,定期召开成员国外交部长参加的政治合作会议,讨论并决定欧共体对各种国际事务的立场。1993 年 11 月 1 日马约生效后,政治合作制度被纳入欧洲政治联盟活动范围。基本建成内部统一大市场。1985 年 6 月欧共体首脑会议批准了建设内部统一大市场的白皮书,1986 年 2 月各成员国正式签署为建成大市场而对罗马条约进行修改的欧洲单一文件。统一大市场的目标是逐步取消各种非关税壁垒,包括有形障碍(海关关卡、过境手续、卫生检疫标准等)、技术障碍(法规 、技术标准)和财政障碍(税别、税率差别),于 1993 年 1 月 1 日起实现商品、人员、资本和劳务自由流通。为此,欧共
11、体委员会于 1990 年 4 月前提出了实现上述目标的 282项指令。截至 1993 年 12 月 10 日,264 项已经理事会批准,尚有 18 项待批。在必须转化为 12 国国内法方可在整个联盟生效的 219 项法律中,已有 115 项被 12 国纳入国内法。需转化为成员国国内法的法律,平均已完成 87。1993 年 1 月 1 日,欧共体宣布其统一大市场基本建成,并正式投入运行。建立政治联盟。1990 年 4 月,法国总统密特朗和联邦德国总理科尔联合倡议于当年底召开关于政治联盟问题的政府间会议。同年 10 月,欧共体罗马特别首脑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政治联盟的基本方向。同年 12 月,欧共体有
12、关建立政治联盟问题的政府间会议开始举行。经过 1 年的谈判,12 国在 1991 年 12 月召开的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上通过了政治联盟条约。其主要内容是 12 国将实行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并将最终实行共同的防务政策。此外还实行了共同的渔业政策、建立欧洲货币体系、建设经济货币联盟等措施。在对外关系方面,欧共体同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和发展了关系。至 1993 年,已有 157 个国家向欧共体派驻外交使团,欧共体委员会也已在 107 个国家及国际组织所在地派驻代表团。欧共体同其中的绝大多数国家缔结了贸易协定、经贸合作协定或其他协定,并与一些地区性组织建立了比较密切的关系。欧共体于 1975
13、年 5 月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正式关系。来源:百度百科 欧洲联盟(欧盟)p 扩展资料 欧洲共同体欧洲 联盟(欧盟)日本的“科技立国”战略 欧洲联盟(欧盟)欧盟的会旗 欧盟总部大楼 欧洲联盟(简称欧盟,European Union-EU)是由欧洲共同体(European communities)发展而来的,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年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 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年月日,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年月,英国首相丘吉尔曾提议建立“欧洲合众国”。年月日,当时的法国外长
14、罗贝尔舒曼(年年)代表法国政府提出建立欧洲煤钢联营。这个倡议得到了法、德、意、荷、比、卢国的响应。年月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在巴黎签订了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又称 巴黎条约)。年月日,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成立。年月日,这六个国家在罗马签订了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统称罗马条约。年月日,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正式组建。年月日,六国签订的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三个共同体的机构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但三个组织仍各自存在,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布鲁塞尔条约于年月日生效,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年后,英国、丹麦、爱尔兰、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先后加入欧共体,
15、成员国扩大到个。欧共体国间建立起了关税同盟,统一了外贸政策和农业政策,创立了欧洲货币体系,并建立了统一预算和政治合作制度,逐步发展成为欧洲国家经济、政治利益的代言人。年月日,欧共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了以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为目标的欧洲联盟条约,亦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年月日“马约”正式生效,欧共体更名为欧盟。这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年,奥地利、瑞典和芬兰加入,使欧盟成员国扩大到个。欧盟成立后,经济快速发展,年至年间经济增速达,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年的万美元上升到年的万美元。欧盟的经济总量从年的约万亿美元增长到年的近万亿美元。年 月日,欧盟国外
16、长会议决定邀请塞浦路斯、匈牙利、捷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波兰、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个中东欧国家入盟。年月日,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的欧盟首脑会议上,上述国正式签署入盟协议。年月日,这个国家正式成为欧盟的成员国。这是欧盟历史上的第五次扩大,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扩大。年月,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两国加入欧盟,欧盟经历了次扩大,成为一个涵盖个国家总人口超过.亿的当今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联合体。年月,欧盟制宪筹备委员会全体会议就欧盟的盟旗、盟歌、铭言与庆典日等问题达成了一致。根据宪法草案:欧盟的盟旗仍为现行的蓝底和颗黄星图案,盟歌为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的欢乐颂,铭言为“多元一
17、体”,月日为“欧洲日 ”。欧盟的主要出版物 有:欧洲联盟公报、欧洲联盟月报、欧洲文献、欧洲新闻对外关系和欧洲经济等。欧盟的会旗:年月日正式悬挂,会旗为天兰色底,上面有颗金黄色的星,表示欧洲联盟个成员国。制作会旗的目的是表示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增强人们对欧洲联盟和欧洲同一性的印象。欧盟的会徽:年月开始使用,会徽的底呈兰色,上面颗星围成一个圆圈,象征着欧共体个成员国,圆圈中间为各成员国国名。欧盟的统一货币 为欧元(euro),年月日正式启用。除英国、希腊、瑞典和丹麦外的个国家于年首批成为欧元国。年月,欧盟在葡萄牙北部城市费拉举行的首脑会议批准希腊加入欧元区。这次会议还决定在年以前组建一支人的联合
18、警察部队,参与处理发生在欧洲的危机和冲突。年月日零时,欧元正式流通。年月日,欧盟财政部长理事会正式批准斯洛文尼亚在年月日加入欧元区 ,这将是欧元区的首次扩大。同时该国将成为新加入欧盟的个中东欧国家中第一个加入欧元区的国家。欧盟各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存在较大差距 欧盟的主要组织机构有:欧洲理事会(European Council),即首脑会议,由成员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及欧盟委员会主席组成;负责讨论欧洲联盟的内部建设、重要的对外关系及重大的国际问题。每年至少举行两次会议。欧洲理事会主席由各成员国轮流担任,任期半年。顺序基本按本国文字书写的国名字母排列。现任欧盟轮值主席国为德国,任期为年月日至月日。
19、欧洲理事会是欧盟的最高权力机构,在决策过程中采取协商一致通过的原则。理事会下设总秘书处。欧盟理事会,即部长理事会,主席由各成员国轮流担任,任期半年。欧盟理事会的表决机制 欧盟委员会(Commission of European Union),是欧洲联盟的常设机构和执行机构,负责实施欧洲联盟条约和欧盟理事会作出的决定,向理事会和欧洲议会提出报告和立法动议,处理联盟的日常事务,代表欧盟对外联系和进行贸易等方面的谈判等。在欧盟实施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范围内,只有建议权和参与权。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法律大街号一座十字形的大厦内。根据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自年起,欧盟委员会任期为年,设主席人
20、、副主席人。该委员会由来自不同成员国的名代表组成。现任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年月上任;欧盟负责外交和安全政策的高级代表索拉纳,年任职。欧盟委员会主席人选由欧盟各成员国政府征询欧洲议会意见后共同提名,欧盟委员会其他委员人选由各成员国政府共同协商提议。按此方式提名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和其他委员需一起经欧洲议会表决同意后,由欧盟成员国政府共同任命。欧洲议会(European Parliament),是欧洲联盟的执行监督、咨询机构,在某些领域有立法职能,并有部分预算决定权,并可以三分之二多数弹劾欧盟委员会,迫其集体辞职。议会大厦设在法国斯特拉斯堡,议会秘书处设在卢森堡;自年起,欧洲议会议员由成员国直接普选
21、产生,任期年。现任议长是来自德国的资深议员汉斯格特 珀特林,年月当选。此外,欧盟机构还包括设在卢森堡的欧洲法院和欧洲审计院。欧洲法院是欧盟的仲裁机构,负责审理和裁决在执行欧盟条约和有关规定中发生的各种争执。现有名法官和名检察官,由成员国政府共同任命。欧洲审计院负责欧盟的审计和财政管理。审计院年成立,由人组成。来源:新华网 日本的“科技立国”战略 p 扩展资料 欧洲共同体欧洲 联盟(欧盟)日本的“科技立国”战略 日本的“科技立国”战略 日本是世界发达国家俱乐部 OECD 的成员国之一,也是最发达的七国集团(美、英、法、德、意、日、加)之一。进入 80 年代后,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前苏联,占居世
22、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经济强国。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短短几十年内经济获得迅速发展,创下了所谓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究其原因,各种说法不一,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如经济行为说、社会经济说、独特社会体制说、“白坐车”说、国家发展战略说等,各种说法见仁见智,各有侧重。但有一点,日本在经济现代化和赶超英美的过程中,研究制定以 “技术创新”为核心内容的社会发展战略和确立“科技立国”战略,是促使日本实现经济起飞,发展日本知识经济的关键因素之一。一、“科技立国”战略的主要内容 “科技立国”战略,是日本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根本性的因素。70 年代之前,日本采取的是赶超先
23、进国家的传统战略模式,但又根据国际形势和本国情况进行了改革,狠抓带头工业的复苏和发展,从而取得了很大的成功。70年代以后,世界处于新的经济形势和科学技术革命之中,日本面对激烈的经济竞争和技术较量,也对发展战略进行了反思和调整,制定了新的社会发展战略模式,即“科技立国”的战略模式。所谓“科技立国”的战略模式,也就是以建立一个具有高度技术水平的世界加工工厂,以克服资源上的缺陷,从而保证经济大国的地位。日本“科技立国”战略大体可以表述为:从引进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入手,在应用中模仿和吸收,并在此基础上改良和创新,进而开发“自主的”尖端科学技术,使科技达到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以推动经济的高速发展。具
24、体来讲,日本的“科技立国”,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把电子技术、软件技术、服务体系化技术等新兴科学技术作为发展的重点。2.加强基础科学、生命科学、能源科学技术和空间、海洋科学技术的研究。3.大幅度增加技术开发研究的投资,使投资经费提高到国民生产总值的 2.53 。4.建立高技术密集型的商品结构,大力发展多样化商品输出和资本以及技术输出。日本的“科技立国”发展战略已经取得了重要的成效。所谓科技立“国”,除了经济发展的内容外,日本的“科技立国”战略还提出了政治军事上的目标,即提高日本在国际社会上的政治地位,使其成为与经济地位相称的“政治大国”。同时,通过所谓的“综合完全保障战略”,扩充其军
25、事力量,使其从军事小国发展到拥有中上等军备规模的国家。通过上述方面的努力,日本为自己设定的总目标是,在本世纪末,成为世界上政治、经济、技术三位一体的头等大国。二、日本“科技立国”战略的实施 为配合日本“科技立国”战略的实施,根据日本国会通过的综合研究开发机构法,日本专门成立了一个半官方半民间的“综合研究开发机构”,该机构享有日本思想库“总管”的美誉。综合开发机构设有研究评政会,由 25 名政界、商界、学术界和工会的代表组成,负责审议事业计划和有关管理方面的重大事项,研究会下设有总务部和研究计划部。研究计划部设有计划业务室和研究室。研究室是按研究专题设立的,有主任研究员和研究员,这些研究人员来自
26、外单位。另外根据不同的研究项目,接受从企业等部门派来的专家担任研究工作。专职的工作人员只有 30 名。每年经费为 300 亿日元,国家担负一半,民间承担 100 亿日元。综合研究开发机构研究的问题是国家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研究内容十分广泛,从国内到国外,从对当今社会现状的考察研究到对下一世纪的设想和展望。涉及政治、经济、工业、农业、城市、农村、文化、交通、环境卫生、社会福利等各个领域,涉及现代社会的各种重大问题。综合研究开发机构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确定研究课题,委托其他脑库开展研究。每年它自己拟选一部分课题,同时让其他脑库提出准备研究的课题,经过审查后确定。确定的题目一部分由该机
27、构自己开展研究,但主要是委托其他脑库研究,付给 8090的研究费,作为补助金,以此来努力培育地方性脑库。收集、整理信息、提供研究、分析报告。研究人员及协调研究计划的人员实行进修培养。发表研究成果,组织学者和行政部的人员进行讨论。为研究人员提供设备齐全的研究设施,使其能专心致志从事工作。与国外的咨询研究部门进行合作交流。现在综合开发机构作为目标合作和交流的场所,其活动搞得比较活跃。综合研究开发机构成立以来,已发表各种研究成果达 200 多项。这些研究项目大部分是在该机构资助下,由其他脑库承担完成的。90 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向知识经济转移,科学研究系统在知识经济中发挥着知识的生产作用,并在知识传播
28、和转移中起着关键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强调“技术立国”的日本,经济增长明显减缓;而注重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欧美,特别是美国,经济发展势头上升,其相对完善的国家创新体系成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日本政府调整国策,提出“科技创新立国”,增加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创新投入,重视知识创新。日本认为,过分强调技术成果的引进、片面追求外国专利许可证的引进和私营企业的急功近利思想,会使日本的基础科学落后,逐步丧失技术创新能力。因此,日本政府开始重视技术创新和基础性研究工作,甚至把引进技术和对它的改造称为 “模仿技术”、“浮萍技术”,主张必须迅速改变这种局面,特别要从基础研究方面进一步创新
29、、开发、在日本“科技立国”战略思想总前提下,日本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本国的技术创新工作。一是扩大教育投资,培养科技人才。强调培养科技人才,是日本“科技立国”战略的重要内容。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日本提出的所谓“教育投资论”,把教育支出看作不是单独的消费,而是人力资本的最大投资,取得将来收入的投资,把人看作资源,把教育视为发展经济的手段。二是加强科研工作,重视技术开发。日本曾建立了一系列机构来具体组织领导科学技术工作,科学技术厅作为政府的一个机构,具体再现科技政策的制定和组织推行工作,同时把不断扩大科研队伍看作是加强科研工作的战略措施。“技术集成城市”计划 技术集成城市是日本在新的技术革命形势下,提
30、出的一种设想。按照这种设想,技术集成城市是以人口在 1520 万左右的地方城市为中心城市,在其周围建立起的新城区。在技术集成城市中,以宇航、光学、电脑、机器人等十四种尖端产业为核心产业,同时在城区中设置与此相关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关,建成生产、生活、科技三位一体的新兴城市。发展技术集成城市是日本为适应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而采取的一个重大战略措施,对日本的政治、经济、生产及日本的各个方面发生重大影响。发展技术集成城市的主要作用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通过建设技术集成城市,解决日本工业生产畸形发展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扭转日本工业、科研、人口疏密不均现象,促进日本经济平衡发展。第二,发展技术集
31、成城市,有助于充分发挥地方作用,使日本的工业结构向知识密集型转变。在技术集成城市中所发展的新兴产业,规模小,所占空间不大,消耗原材料少,耗能也小,所以不一定要在沿海大城市布局,发展技术集成城市,还能带动周围地区发展,从而使整个工业结构进一步向组织密集型转变。第三,发展技术集成城市,可以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的作用。在技术集成城市中,知识高度密集的中小企业将成为生产的主体。日本政府通过发展技术集成城市,充分利用地方中、小企业的人才、技术、资源,使得中、小企业在新的技术革命中充分发挥作用。“科技立国”的核心在于,把科学技术的成果转化为企业的现实生产力,要完成这个转化,就必须有一个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
32、企业经营战略。企业的经营战略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和生存的目的,根据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和企业内部条件、能力,确定企业发展方向、业务范围和资源分配方案,作出企业大政方针方面的决策。企业的经营战略是关系到企业全面和长远发展的战略规划,是企业的资源、技术、能力与企业所面临的环境、社会风险及企业经营目的三者之间取得动态平衡的过程。目前世界上流行的各种经营战略很多,日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同时又博采各家之长,如将风靡世界的 CS 战略和 SIS 战略应用到本国的企业管理中去。CS 战略发端于 1982 年的美国,并受到美国政府及大型企业的全力支持。而后,为推动 CS 战略,美国政府又制订了
33、全国品质奖,专门审核了颁奖制度,还拟定了 CS 四大评估步骤。真正使 CS 战略得到了充分发展和推广成功的是日本本田财团在美国的本田公司。1986 年,本田公司针对上一年前购入新车的顾客,就营业员的服务态度、售后服务等,每月进行一次 CS 问卷调查,并对其结果进行迅速反应,彻底着手改善顾客不满之处,向本公司代理商发表个别的顾客满意度指数(即 CSI),对其进行强有力的指导,结果此后 5 年该公司的汽车获全美最受欢迎的汽车项目第一位。随后,CS 战略的成功经验在日本全国大力普及。SIS 战略,在日本被称之为“战略信息系统”,是一种由美国企业创造的、目前在世界各国有巨大影响的企业经营管理思路和管理
34、经验。凡是以长期性的企业经营战略为出发点的信息系统,均可称之为 SIS。在日本国内,根据美国一些大型企业运用 SIS的实践经验,可将 SIS 的构成要素归纳为三个方面:更高的经济目标。在传统的经营管理方法中,信息系统多为企业经营过程的某个局部或单一的问题服务,主要是以一种被动的和事后的方式作用于生产过程,束缚了信息潜在价值的发挥。有效的业务处理系统:SIS 与一般业务处理系统有四个方面的差别:SIS 具有进取性,它追求产品的差别化,以积极的态度建立顾客群体,敢于承担风险;SIS 具有预测性,它注重附加价值的创造和新的商业机会的搜寻,预防和消化因企业经营环境变化带来的负效应。先进的技术手段。在
35、SIS 框架中,半“信息处理系统”、“战略的实施”、“企业的实绩”作为一个链条进行处理,靠技术手段推动和支持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的实施。日本企业将 SIS 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应用于日本企业的管理过程中,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良好的应用效果,促进了日本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然日本确立了本国发展知识经济的“科技立国”战略,但与世界经济最强的美国相比,差距很大。美国利用知识资产参与国际竞争并赢得成功,这是日本人难以企及的。在 80 年代初,美国经济的竞争能力在全球范围内有所下降,面对来自日本的挑战,当时的总统里根组织了由经济学家、学者、科学顾问为成员的“工业竞争研究委员会”。经过近两年的
36、研究,他们发现,在经济领域出现了一些崭新的因素,新的特征便是以计算机为首的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如年轻的微软公司在不到 20 年的时间里,资产达到 1500 亿美元,排在世界大企业的前列,这种新型企业正是日本公司的弱点。由此,该委员会提出了一系列的针对性方案,美国政府采纳了他们的建议,采取“依靠高等学校与工业界结合”、“发挥自己特长”的战略方针,在发展知识经济方面,远远超过了日本。一些简单的数字对比就可以看出这一事实,在过去的 40 年里,日本发展了 53 家钢铁联合企业(是美国的 4 倍)、50 家摩托车工厂(是美国的 5 倍)、12 家汽车公司(是美国的4 倍)、42 家计算器公司、13
37、家传真机制造厂、20 家复印机制造厂(是美国的 3 倍)、280 家机器人公司(是美国的 6 倍)。与此同时,美国却大大加强了计算机、半导体工业的发展。芯片工厂,美国 280 家,日本 20 家;计算机、软件公司,美国比日本多千倍以上。现在,美国每 3 户人家就有 1 台计算机,而日本每10 户以上的家庭才拥有 1 台,而私人网络的使用率,日本只及美国的 110。因此可以说,在知识经济领域,日本已大大落后于美国。为了缩小与美国在发展知识经济方面的差距,近年来,日本还不断增加研究与开发和教育投资。日本总务厅公布的数字显示,1996 年度日本研究与开发投资比 1995 年增加了3.4,达到 15 万亿日元,占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 3。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表的教育状况报告中提供的数字,1992 年经合组织 25 个国家的教育开支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6.5,其中美国的这一比重为 7,日本在 1948 年普及了初中教育,1976 年普及了高中教育,在此基础上,到 1992 年大学升学率达到 56.6 此外,日本还重视进行在职培训,甚至重视终生教育,因为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日本丰田公司所属各厂的 4.6 万技术工人都具有高中以上的文化水平,同时,公司特别重视岗位培训,要真正把“科技立国”战备变为企业每一个员工的具体行动,变为每一个国民的具体行动。知识经济经典案例 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