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出血热防控精选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埃博拉出血热防控精选PPT.ppt(7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关于埃博拉出血热防控第1页,讲稿共73张,创作于星期日背 景今年2月开始非洲出现埃博拉爆发疫情,迄今已在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亚四国造成2000余例感染,1000余人死亡,且有失控蔓延趋势。8月8日,世界卫生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非洲埃博拉出血热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埃博拉病毒感染是40年来最严重的疫情,它呼吁各国帮助遭受埃博拉病毒肆虐的国家。第2页,讲稿共73张,创作于星期日世界各国积极应对,中国红十字会和中国政府3月、5月、8月向疫区捐赠防控物资。8月中国抗击埃博拉专家医疗队奔赴非洲。卫计委及中国CDC出台了一系列防控文件第3页,讲稿共73张,
2、创作于星期日政策依据2014年7月31日,卫计委发布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第二版)2014年8月6日,卫计委发布埃博拉出血热诊治方案(第二版)2014年8月14日,关于印发埃博拉出血热相关病例诊断和处置路径的通知(国卫发明电201444号)。2014年8月,关于印发埃博拉出血热病例转运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卫发明电201443号)。2014年8月17日,中国CDC发布关于印发埃博拉出血热防控相关技术文件的通知2008年7月12日 卫办应急发2008140号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埃博拉出血热等6种传染病预防控制指南和临床诊疗方案的通知第4页,讲稿共73张,创作于星期日概 述埃博拉出血热(Ebola
3、Hemorrhagic Fever,EHF)是由埃博拉病毒(Ebolavirus)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WHO近期命名为埃博拉病毒病(Ebola virus disease,EVD)。)。人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感染动物的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而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突起发热、出血和多脏器损害。埃博拉出血热病死率高,可达50%-90%。第5页,讲稿共73张,创作于星期日疫情概况1976年在苏丹和刚果民主共和国同时出现的两起疫情中首次被发现。后者发生在位于埃博拉河附近的一处村庄,该病由此得名。之后多次暴发,疫情多发生于中非和西非湿润的热带雨林地区。刚果民主共和国、加蓬、苏丹、科特迪瓦(象牙海岸)
4、、乌干达以及南非已确认发生过病例。全球至今累计发病2600多例,死亡约1700余人,总体病死率约66%。第6页,讲稿共73张,创作于星期日第7页,讲稿共73张,创作于星期日第8页,讲稿共73张,创作于星期日全球埃博拉病毒病地理分布第9页,讲稿共73张,创作于星期日2014年埃博拉出血热疫情2月初,几内亚东南部马桑达省出现发热死亡病例,周边省份和首都地区随后也发现类似病例。3月22日马桑达地区采集的12份疑似病例的样本在法国进行了检测并得到最终确认,从6例病人样本中检测出埃博拉病毒,并与扎伊尔型有较强的同源性。随后疫情持续扩散,已经在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尼日利亚四个国家内蔓延。据世卫组织
5、最新通报,截至8月20日,西非地区累计出现埃博拉病毒确诊、疑似感染病例2615例,1427人死亡。第10页,讲稿共73张,创作于星期日第11页,讲稿共73张,创作于星期日第12页,讲稿共73张,创作于星期日英国焦点杂志排出世界最致命6种病毒,埃博拉居首位1、埃博拉病毒1976年在非洲中部出现,埃博拉病毒能使人体内脏破碎,感染者每个毛孔都会往外渗血,高达90%的被感染者死亡。2、拉沙热病毒医生们最早在20世纪50年代注意到该病毒,一旦染上这种病毒,人的内脏会大出血,每7个感染者中有1人死亡。3、马尔堡病毒这是又一种致命性病毒,25%的感染者死亡。4、西尼罗河病毒病初起时像流感,之后出现脑膜炎、其
6、它脑疾病,有1/10的感染者终身无法痊愈。5、登革热病毒这是热带地区的一种地方病,通过蚊子叮咬传播,50%的感染者死亡。6、马秋波病毒该病毒由老鼠携带,染病初期表现为发烧,然后鼻子和牙龈开始出血,胃肠内出血,30%的感染者死亡。第13页,讲稿共73张,创作于星期日极度恐慌/美国/以非洲埃博拉病毒传播为背景的影片/1995年第14页,讲稿共73张,创作于星期日病原学病原学埃博拉病毒属丝状病毒科,为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病毒呈长丝状体,可呈杆状、丝状、L形等多种形态。毒粒长度平均1000nm,直径约100nm。病毒有脂质包膜,包膜上有呈刷状排列的突起,主要由病毒糖蛋白组成。埃博拉病毒基因组
7、大小为18.9kb,编码7个结构蛋白和1个非结构蛋白。埃博拉病毒可在人、猴、豚鼠等哺乳类动物细胞中增殖。埃博拉病毒对热有中度抵抗力,在室温及4存放1个月后,感染性无明显变化。60灭活病毒需要1小时。该病毒对紫外线、射线、甲醛、次氯酸、酚类等消毒剂和脂溶剂敏感。第15页,讲稿共73张,创作于星期日埃博拉病毒分型目前已发现5种埃博拉病毒扎伊尔型(EBOV):对人致病性最强,病死率病死率88%88%苏丹型(SUDV):对人致病性其次,病死率病死率53%53%本迪布焦型(BDBV):对人致病性更次,病死率病死率34%34%塔伊森林型(TAFV):对黑猩猩致病性强,对人似较弱赖斯顿型(RESTV):菲律
8、宾和中国发现过,可以感染人类,但至今尚无引起疾病或死亡的相关报道第16页,讲稿共73张,创作于星期日第17页,讲稿共73张,创作于星期日第18页,讲稿共73张,创作于星期日第19页,讲稿共73张,创作于星期日传染源和宿主动物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和非人灵长类动物为本病传染源。目前认为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为狐蝠科的果蝠,尤其是锤头果蝠、富氏前肩头果蝠和小领果蝠,但其在自然界的循环方式尚不清楚。第20页,讲稿共73张,创作于星期日传播途径传播途径:接触传播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可以通过接触病人和被感染动物的各种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感染。病人感染后血液中可维持很高的病毒含量,医护人员在治疗、
9、护理病人、或处理病人尸体过程中,如果没有严格的防护措施,容易受到感染。医院内传播是导致埃博拉出血热暴发流行的重要因素。据文献报道,埃博拉出血热患者的精液中可分离到病毒,故存在性传播的可能性。有动物实验表明,埃博拉病毒可通过气溶胶传播。第21页,讲稿共73张,创作于星期日?第22页,讲稿共73张,创作于星期日第23页,讲稿共73张,创作于星期日人群易感性:人类对埃博拉病毒普遍易感。第24页,讲稿共73张,创作于星期日 病毒进入机体-局部淋巴结感染/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病毒释放到淋巴或血液中-肝脏、脾脏以及全身单核巨噬细胞感染-释放大量细胞因子-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凝血功能障碍-出血、休克、DIC
10、。发病机制第25页,讲稿共73张,创作于星期日病理特点病理特点主要病理改变是皮肤、粘膜、脏器的出血,多器官可以见到灶性坏死。肝细胞点、灶样坏死是本病的典型特点,可见小包含体和凋亡小体。第26页,讲稿共73张,创作于星期日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潜伏期为2-21天,一般为5-12天。尚未发现潜伏期有传染性。患者急性起病,高热、畏寒、极度乏力、头痛、肌痛、咽痛、结膜充血及相对缓脉。随后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粘液便或血便、皮疹等表现。重症患者可出现神志改变,如嗜睡、谵妄等症状。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表现,包括鼻、口腔、结膜、胃肠道、阴道、皮肤出血或咯血、血尿等,可出现低血压、休克等。可并发心肌炎、肺
11、炎和其它多脏器受损。第27页,讲稿共73张,创作于星期日第28页,讲稿共73张,创作于星期日各级医疗机构发现埃博拉出血热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应在2小时之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报告疾病类别选择“其他传染病”中的“埃博拉出血热”。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相关信息的报告。第29页,讲稿共73张,创作于星期日发现可疑病例立即隔离:应采取严格的措施,以控制传染源,防止疫情扩散。密切接触者处理:密切接触者是指患者发病后,可能接触其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的人员,如陪护、救治、转运患者及尸体处理等人员。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医
12、学观察。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暴露之日起21天。医学观察期间一旦出现发热、乏力、咽痛等临床症状时,要立即进行隔离,并采集标本进行检测。病人死亡处理:应尽量减少尸体的搬运和转运。尸体应消毒后用密封防漏物品包裹,及时焚烧或按相关规定处理。需作尸体解剖时,应按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尸体解剖查验规定执行。第30页,讲稿共73张,创作于星期日院内感染控制 1.加强个人防护。在标准防护的基础上,要做好接触防护和呼吸道防护。2.对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均严格消毒。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需严格消毒,可采用化学方法处理;具有传染性的医疗污物(污染的针头、注射器等)可用焚烧或高压蒸汽消毒处理。第31
13、页,讲稿共73张,创作于星期日低风险:对预计不会直接接触患者或患者的血液、体液及其污染物品的人员,采用基本防护措施。(1)适用对象:未直接参与埃博拉患者诊疗、转运的一般医务人员或其它辅助人员,在诊疗急救、转运、流调、清洁消毒过程预计不会接触患者或患者的血液、体液及其污染物品的外围人员,如工作组织者、司机、翻译和引导员等。(2)防护配备:工作服、工作鞋、帽子和一次性外科口罩,做好手卫生。第32页,讲稿共73张,创作于星期日中风险:直接接触患者或可能接触患者少量血液、体液及其污染物品的人员,采用加强防护措施。(1)防护对象:如对患者进行一般性诊疗工作的医务人员,近距离(1m以内)接触患者的流调人员
14、和标本采集人员,清洁消毒人员,转运患者的医务人员。(2)防护配备:工作服、工作鞋、帽子等基本防护外,还应配备防护服、防护口罩(N95)、护目镜、手套、鞋套或胶鞋等防护用品。第33页,讲稿共73张,创作于星期日高风险:接触大量血液、体液,实施侵入性操作或易产生大量气溶胶操作的医务人员,采取严密防护措施。(1)防护对象:进行有创操作,如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吸痰等操作的医务人员,进行尸体解剖的人员,搬运患者或尸体人员,进行大量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或污染物操作的医务人员和清洁消毒人员;(2)防护配备:在工作服、工作鞋、帽子、防护服、防护口罩(N95)、防护面罩、手套、胶鞋等防护用品外,增加护腿、
15、防水围裙等,必要时戴全面型自吸过滤式呼吸器或动力送风呼吸器。第34页,讲稿共73张,创作于星期日穿戴防护用品方式我国援外医疗队埃博拉出血热防护手册第35页,讲稿共73张,创作于星期日脱摘防护用品方式第36页,讲稿共73张,创作于星期日皮肤暴露:皮肤暴露于可疑埃博拉出血热病人的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时,应立即用清水或肥皂水彻底清洗,或用0.5%碘伏消毒液、75%酒精洗必泰擦拭消毒,使用清水或肥皂水彻底清洗;粘膜暴露:应用大量清水冲洗或0.05%碘伏冲洗。第37页,讲稿共73张,创作于星期日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开展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室应有相应的生物安全级别和实验活动资质。相应实验活动所需生物安全实验
16、室级别应符合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的规定,病毒培养、动物感染实验在BSL-4实验室、未经培养的感染材料的操作在BSL-3实验室、灭活材料的操作在BSL-2实验室、无感染性材料的操作在BSL-1实验室中进行。第38页,讲稿共73张,创作于星期日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一)一般检查。血常规:早期白细胞减少,第7病日后上升,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血小板可减少。尿常规:早期可有蛋白尿。生化检查:AST和ALT升高,且AST升高大于ALT。第39页,讲稿共73张,创作于星期日(二)血清学检查1.血清特异性IgM抗体检测:多采用IgM捕捉ELISA法检测。2.血清特异性IgG抗体:采用ELISA、免疫荧光等
17、方法检测。(三)病原学检查。1.病毒抗原检测:由于埃博拉出血热有高滴度病毒血症,可采用ELISA等方法检测血清中病毒抗原。2.核酸检测:采用RT-PCR等核酸扩增方法检测。一般发病后2周内的患者血标本中可检测到病毒核酸。3.病毒分离:采集发病一周内患者血清标本,用Vero、Hela等细胞进行病毒分离。第40页,讲稿共73张,创作于星期日埃博拉出血热相关病例诊断和处置路径诊断依据流行病学史。1、来自疫区或21天内有疫区旅行史;2、21天内接触过来自或曾到过疫区的发热者;3、21天内接触过患者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尸体等;4、接触过被感染的动物。第41页,讲稿共73张,创作于星期日临床表
18、现早期:急性起病,发热并快速进展至高热,伴乏力、头痛、肌痛、咽痛等,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皮疹等。极期:多在病程3-4天后出现。持续高热,感染中毒症状及消化道症状加重,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包括皮肤粘膜出血、呕血、咯血、便血、血尿等;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休克及多脏器受累,多在发病后2月内死于出血、多脏器功能障碍等。第42页,讲稿共73张,创作于星期日病例定义(一)留观病例。具备上述流行病学史中任何一项的发热(体温37.3)患者。第43页,讲稿共73张,创作于星期日疑似病例具备上述流行病学史中任何一项,且符合以下三种情形之一者:1.体温38.6,出现严重头痛、肌肉痛、呕吐、腹泻、腹痛;
19、2.发热伴不明原因出血;3.不明原因猝死。第44页,讲稿共73张,创作于星期日确诊病例留现或疑似病例经实验室检测符合下列之一者:1.核酸检测阳性:患者血液等标本用RT-PCR等核酸扩增方法检测,结果阳性。若核酸检测阴性,但病程不足72小时,应在达72小时后再次检测;2.病毒抗原检测阳性:采集患者血液等标本,用ELISA等方法检测病毒抗原;3.分离到病毒:采集患者血液等标本,用Vero、Hela等细胞进行瘸毒分离;4.血清特异性IgM抗体检测阳性:双份血清特异性IgG抗体阳转或恢复期较急性期4倍及以上升高;5.组织中病原学检测阳性。第45页,讲稿共73张,创作于星期日留观病例。按照确诊病例的转运
20、要求转至定点医院单人单间隔离观察,动态监测体温,密切观察病情。采集标本,在医疗机构达到生物安全2级防护水平的实验室相对独立区域内进行非病原学检测;按规定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病原学检测。第46页,讲稿共73张,创作于星期日解除留观条件:1.体温恢复正常,核酸检测结果阴性;2.若发热已超过72小时,核酸检测结果阴性;3.仍发热但不足72小时,核酸检测阴性,需待发热达72小时后再次进行核酸检测,结果阴性。第47页,讲稿共73张,创作于星期日疑似病例 1.病原学检测阳性,转为确诊病例,进行相应诊疗;2.若发热已超过72小时,采样进行病原学检测,阴性者排除诊断;3.若发热不足72小时,病原学检测阴性,
21、需侍发热达72小时后再次进行病原学捡测,仍阴性者排除诊断。第48页,讲稿共73张,创作于星期日确诊病例解除隔离治疗的条件:连续两次血液标本核酸检测阴性;临床医师可视患者实际情况,安排其适时出院。第49页,讲稿共73张,创作于星期日埃博拉出血热病例转运工作方案第50页,讲稿共73张,创作于星期日急救中心成立院前急救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和应急救治专家组。领导小组负责辖区内埃博拉出血热疑似、确诊病例和必要时的密切接触者转运的指挥、调度工作。第51页,讲稿共73张,创作于星期日急救中心配备负压救护车、全套防护用品、消毒剂(含氯消毒泡腾片或84消毒液和稳定型过氧乙酸)、酒精棉片、医疗废物盛装容器、利器盒、一
22、次性担架单、消毒纸巾等。随身携带速干手消毒剂。还应配备除颤器、监护仪、吸痰器、气管插管及呼吸球囊各1台,并根据病人需要携带合适的呼吸机。第52页,讲稿共73张,创作于星期日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分开转运,均为一车一人隔离转运,患者须戴外科口罩。密切接触者可用普通救护车转运,一车可转运多人,密切接触者转运时宜戴外科口罩。第53页,讲稿共73张,创作于星期日接警、报告、派车与登记。接警、报告、派车与登记。急救中心接到埃博拉出血热疑似、确诊病例的急救或转运信息后,报告院前急救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组长,同时向主管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报告,由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下达转运命令。调度员接到转运命令后下达派车指令,同时做好接
23、警、派车、出诊和报告记录。医疗机构需要转送埃博拉出血热疑似、确诊病例和密切接触者时,应报主管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由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向急救中心下达转运命令。第54页,讲稿共73张,创作于星期日对病情和转运安全性评估。对病情和转运安全性评估。1.病情评估。根据患者体检和监测数据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2.安全评估。对患者病情是否适合转运、转运途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采取相应措施等进行安全评估。3.不宜即刻转运的情况。当患者出现生命体征不稳定、呼吸困难、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时,不宜即刻转运,宜就地隔离治疗。必要时请专家会诊,待病情稳定后需要转运时再行转运。第55页,讲稿共73张,创作于星期日治疗原则无特效治疗措
24、施对症和支持治疗注意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和控制出血。治疗肾、肝功能衰竭和出血、DIC等并发症。控制继发感染。第56页,讲稿共73张,创作于星期日治 疗一般支持对症治疗隔离患者。卧床休息,少渣易消化半流质饮食,保证充分热量。病原学治疗抗病毒治疗尚无定论。补液治疗充分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使用平衡盐液,维持有效血容量,加强胶体液补充如白蛋白、低分子右旋糖酐等,预防和治疗低血压休克。第57页,讲稿共73张,创作于星期日治 疗保肝抗炎可应用甘草酸制剂。出血止血和输血,新鲜冰冻血浆补充凝血因子,预防DIC。肾功能衰竭及时血液透析等。控制感染及时发现继发感染,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应用抗生素。第5
25、8页,讲稿共73张,创作于星期日试验药物Zmapp:埃博拉疫情中的一丝希望由美国马普生物制药和加拿大公共卫生局投资的一家加拿大公司合作完成。已有多名患者使用Zmapp,出现了非常积极的复苏迹象并得以生存。成分是单克隆抗体,可以结合到埃博拉病毒上使其失效。动物试验显示:4只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猴子,24小时内用药全部痊愈,另外2只猴子在染病后48小时内用药亦告痊愈,而一只猴子没有用药,5天后死亡。美国两名医疗援助人员在利比里亚感染了埃博拉病毒,在使用ZMapp后病情好转,这让这种试验性药物名声大振。第59页,讲稿共73张,创作于星期日美国传教士南希怀特博尔美国医生布兰特利 西班牙牧师米格尔帕哈雷斯第
26、60页,讲稿共73张,创作于星期日WHO认为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人力资源不足,现有的国内和国际援助的医务人员数量不足;许多基层人员过度工作,存在巨大风险,并出现医务人员死亡等;防控设施和物品不足,部分医疗设施甚至缺乏基本水电供应等,部分地区的医务人员甚至没有口罩等基本防护材料;当地的社会、人群对于目前疫情形式还没有客观的认识;社区有抵触甚至拒绝参与防控的情绪;需要专业的设计和实施方案,进行健康教育工作;政府需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比如限制人群的流动和大型集会等。社会不稳定带来防控困难第61页,讲稿共73张,创作于星期日8月16日,利比里亚数百人冲击一个埃博拉隔离中心,大约10名病人逃离。第62页
27、,讲稿共73张,创作于星期日WHO风险评估和防控建议第63页,讲稿共73张,创作于星期日疫情跨境旅行传播风险风险评估结论n通过跨境旅行造成相邻地区国家传播的风险高风险高n相距稍远的非洲地区存在中等风险中等风险n非洲以外国家传播风险低风险低WHO目前仍不建议因为EHF而对几内亚、利比里亚或塞拉利昂采取任何的旅行或贸易限制措施第64页,讲稿共73张,创作于星期日个人旅行和交通风险评估从感染国归来的旅行者和商人风险n极低探亲访友人群感染风险n低(除非直接接触患者/死者尸体/感染EBOLA的动物)与患病的人共同乘坐交通工具感染风险n低;但要对接触者进行追踪在疫区从事医务工作感染风险n如果按照基本医疗规
28、范进行防护,感染风险很低低第65页,讲稿共73张,创作于星期日WHO认为目前的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对区域的卫生安全构成了巨大的挑战,而且是需要全球共同面对的危机。下一步工作重点汇总如下:n加强多方合作和区域的有效协调,其中很重要一点就是提高当前疫情信息的透明度,特别是当地的政府,要及时的分享信息,加强与WHO及各方的信息沟通n加强疫情应对能力的建设,包括当地政府、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社区防控能力等n扩大宣传,包括提高社区居民对疾病的重视程度,以及防控意识n尽力动员各方力量,包括人力资源、资金和物资WHO等国际组织应对第66页,讲稿共73张,创作于星期日WHO对相关国家的建议提高旅行者旅行者对埃博
29、拉出血热的认识和防护意识n尤其是在海关关口,向出境人员宣传加强防护,提醒入境人员如有症状及时就医,并说明旅行史提高医护人员医护人员对埃博拉出血热的认识和防护意识n尤其在接诊从流行地区旅行回国的人员时,应当评价其埃博拉的感染风险卫生系统卫生系统应对的准备n公共卫生部门:包括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实验室的准备、人员的培训等n临床机构:包括人员培训、与公共卫生部门的沟通、医疗废物的管理等第67页,讲稿共73张,创作于星期日疫情传入我国和进一步扩散的风险n我国与西非四国存在人员往来,因此存在输入病例的风险;n相对于西非四国,我国为海外国家,且与西非四国无直接通航;因此传入我国的风险较低;n在西非不断蔓延的
30、疫情已经引起各国和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我国也已开始加强各种预防控制措施,包括国境检疫措施;n一旦出现病例,我国对此疾病的防控措施将会非常严格。n发生大规模扩散的风险较低发生大规模扩散的风险较低第68页,讲稿共73张,创作于星期日我国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工作开展情况始终密切跟踪埃博拉疫情及防控进展,及时开展风险评估及时与驻几内亚医疗队保持信息沟通,了解当地局势,并为医疗队提供防控建议及时在网站更新、发布埃博拉出血热相关知识信息6月份联合国家质检总局、外交部、国家旅游局共同发布关于防止非洲埃博拉出血热传入我国的公告7月31日发布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8月1日及时组织包括中宣部、外交部、商务部、质检总局、
31、国家旅游局和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在内的各部委及委内相关司局联防联控机制会议,做好信息沟通和疫情应对工作第69页,讲稿共73张,创作于星期日下一步工作下一步工作继续密切跟踪西非各国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及防控工作进展,及时汇总分析WHO及相关国际组织发布的相关信息,并进行疫情形势研判和风险评估。积极响应WHO的要求,适时派遣相关专业人员加入WHO专家队伍,参与疫情发生国的现场疫情防控工作。做好我国输入病例后的各项应对准备工作。入境口岸,尤其是和非洲通航的口岸,加强对入境旅客的筛查工作。第70页,讲稿共73张,创作于星期日医疗机构主要任务疾病防控知识宣传(医务人员、公众)及时发现病人、报告疫情病人特别是危重病人救治工作防止院内交叉感染相关科研工作做好与政府、卫生局、疾控中心等协调其它第71页,讲稿共73张,创作于星期日 埃博拉是人类迄今未能征服的致命杀手,是世界医学界面对的一道难以解读的“哥德巴赫猜想”。海曼/美国传染病专家第72页,讲稿共73张,创作于星期日感谢大家观看第73页,讲稿共73张,创作于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