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7的分解与组成教案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数学教案7的分解与组成教案反思.docx(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大班数学教案7的分解与组成教案反思1、大班数学教案7的分解与组成教案反思 设计思路 大班幼儿学习了数字26的分解,知道数字如何分解,但是对其内在的熟悉并不非常清晰,也存在个别学生不会对数字进展分解,不会动手操作的现象。而且幼儿对分解数字这一活动似乎不是很感兴趣。电视频道始终在播放喜羊羊与灰太郎,幼儿在平常都会谈论这部动画片的剧情。在他们为此争得不行开交时,我突然有个想法,为什么不按他们喜爱的羊羊不同,把他们分成不同的羊羊队呢?看看毕竟是哪只羊羊最棒?通过竞赛的方式来激发他们学习数字分解的兴趣。这样,在活动中实行分组活动的形式,也有利于大班幼儿合作意识、协作力量的培育。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
2、合作沟通学习7的分解与组成,感知数的分和的有序性。 2、让幼儿在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中共同学习、进展,充分体验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的欢乐。 3、培育幼儿比拟和推断的力量。 4、培育幼儿的尝试精神,进展幼儿思维的灵敏性、规律性。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预备 1、不同大小、颜色、外形的西瓜、桃子的图片若干,不同种类的拼插玩具和废旧材料。 2、音乐磁带:我的朋友在哪里 3、颜色或图案不同的数字16的卡片。 4、7的分和式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情境创设 1、拍手嬉戏:教师采纳问答的方式与幼儿一起复习6的组成。 师:嗨嗨,我的1球碰几球? 幼儿:嗨嗨,你的1球碰5球。 2、
3、每组组长自报家门,教师为每组贴上相应的羊羊贴画。 3、师:我们每只羊羊队的小朋友都很好,今日教师还特殊为你们请来了一个朋友(出示数字7),让数字7作裁判,评判出毕竟是哪只羊羊队取得最终的成功。 二、羊羊大战 1、数字7裁判为我们每只羊羊队的小朋友都预备了7件物品。(出示西瓜、桃子、拼插玩具和一些废旧材料),但是数字7可给你们提要求了: (1)请每组幼儿拿到7件物品后不要乱动,先观看这些物品有哪些一样和不同之处,再把这些物品分成俩份,并说出你分的依据是什么?转动脑筋,看看哪组分得方法多? (2)分完后要把你分的结果填写到记录表上。 2、幼儿分组合作进展分解、记录,教师巡察并作个别指导。 喜羊羊队
4、材料:桃子图片; 美羊羊队材料:西瓜图片; 沸羊羊队材料:金鱼图片; 懒羊羊队材料:拼插玩具; 暖羊羊队材料:奶盒和奶瓶; 慢羊羊队材料:各种纸盒(牙膏盒、药盒、烟盒)。等等 3、幼儿汇报 美羊羊队:教师,我们组按西瓜的大小把7分成了1和6. 喜羊羊队:我们组按桃子的种类把7分成了2和5. 暖羊羊队:我门组的材料都是关于奶的饮料,按盒子的和瓶子的把7分成了3和4; 4、教师小结。 引导幼儿归纳7的分解方法有多少种。 5、数字7裁判评出优胜奖,赐予鼓舞。 三、嬉戏:我的朋友在哪里 1、教师发给每位幼儿一张数字卡片。 2、找朋友。 音乐我的朋友在哪里,幼儿手拿数字卡片边唱边找自己的好朋友。 3、幼
5、儿相互检查,找到的朋友对不对。 4、汇报。 我是草莓3,我是草莓4,我们合起来是数字7,我们俩是好朋友。(俩个好朋友相互抱抱) 四、延长 我们学习了数字27的分解,也知道他们的分解方法有多种,请幼儿回家自己探究8的分解方法有多少种,你能找到怎样的规律。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教师从幼儿感兴趣的动画片入手,依据幼儿喜好把本班幼儿分成了六组。结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在活动中实行分组活动的形式,不但有利于大班幼儿合作意识、协作力量的培育,而且可以萌发幼儿的竞争意识。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很高,每一位幼儿都能真正参加到活动中来,说的说,分的分,写的写,真正做到了让幼儿“玩中学,
6、学中玩”。嬉戏也是幼儿特别感兴趣的活动。通过嬉戏我的朋友在哪里,幼儿手拿数字卡片边唱边找自己的好朋友,让幼儿充分感受到数字7的合成过程。 2、大班数学活动教案:10的分解与组成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数的组成和分解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新纲要要求幼儿“从生活和嬉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究、操作、沟通、问题解决和合作的力量。本学期大班幼儿已经学过了69以内各数分解与组成,对于数的组成他们也已经有了肯定阅历。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然后记录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查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幼儿在玩中学,以到达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 活动目标 1、引导
7、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感知10的分解组成,把握10的9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根底上,把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和相互交换的规律。 3、进展幼儿观看力、分析力,培育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4、培育幼儿比拟和推断的力量。 5、进展幼儿规律思维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知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学习并记录10的9种分法。 难点:总结归纳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活动预备 1、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教学视频光盘一张。 2、若干小矮人图片和小房子。 3、数字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问答形式复习以前学过的数的组成和分解。如: 师:我来问,你来答,9可以分成3和几?(幼儿边拍手边答复) (二)
8、、学习10 的组成和分解。 1、故事导入。教师:在一座茂盛的森林里,住着一位漂亮的白雪公主,今日,白雪公主特别快乐,由于有小客人要到森林里作客,你们看,他们来了。 提问: 1来了几位小矮人? 210位小矮人要住进两座小房子里,该怎么住呢?引出课题10的分解与组成。 2、幼儿动手操作,把10张小矮人卡片摆一摆,记一记来思索10的多种分法,帮忙白雪公主做出不同的安排方法。 1把幼儿分成10组,每四人一组。 2每组请一名幼儿做记录,其余幼儿动手操作。 3教师依据幼儿操作状况总结10的9种分法: 10 10 10 10 10 1 9 2 8 3 7 4 6 5 5 9 1 8 2 7 3 6 4 3、
9、引导幼儿观看10的分解式,发觉总结10以内数分解组成规律:除1以外,每个数分法的种类都比本身少1;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较小的数,所分成的两个数合起来就是原来的数,即整体大于局部;把一个数分成两局部,假如一局部增加1,另外一局部就削减个1,即递增递减规律;交换规律。 10 1 9 2 8 3 7 4 6 5 5 6 4 7 3 8 2 9 1 (三) 、稳固练习 1、卡片填数 10 10 10 4 9 8 7 5 10 10 2、数学书第19页习题(开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请小朋友认真看看钥匙和锁上的数字,哪两个数字合起来是10,就用线连起来)。 3、10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教学视频。 (四)嬉戏活
10、动 1、“找朋友”。嬉戏规章:请前面手里拿卡片的小朋友找座位上的小朋友做“好朋友”,要求两数和起来是10。 2、火车开了。嬉戏规章:幼儿每人一张数字卡片,找和自己卡片上数字合起来是10的小朋友手拉手一起上火车,边唱火车开了歌曲边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从幼儿已有学问动身,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创设生动好玩的故事情境,让幼儿通过摆一摆、记一记、说一说等生动好玩的活动,自主尝摸索索,学习并把握了10的9种分法,幼儿能用较为清晰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在此根底上,还发觉和总结出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深厚的兴趣,又体验到了胜利的喜悦。缺乏的是在最终的嬉戏环节里,忙
11、乱中忘了让幼儿自己去找“好朋友”;个别幼儿动手力量和参加意识较差,不愿与同伴沟通,还需加强训练。 3、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数字6的分解与组成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背景 学习完25以内各数分解与组成,这天有位小朋友突然问我:“教师我知道了5的 分解与组成,可是我们立刻就六岁了,你能告知我们6的分解与组成吗?”,对于数的组成孩子们也已经有了肯定阅历。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然后记录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查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幼儿在玩中学,以到达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最近我们学了树的名片、树妈妈写信两首诗歌,孩子们知道秋天到了,树妈妈告知小动物们要做好过冬的预备,结合诗歌的内容,本次活动
12、以尝试为小动物分房子,学习6的分解组成。 活动目标 1、 幼儿通过自主探究动手操作,感知6的分解组成,把握6的5种分法。 2、 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根底上,把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相互交换的规律。 3、 进展幼儿观看力、分析力,记录力量培育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4、 培育幼儿比拟和推断的力量。 5、 进展幼儿规律思维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感知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学习并记录6的5种分法。 教学难点: 总结归纳6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活动预备 教具:大挂图一张(图上两座房子、图两边各有一个画有空格的6的分解式)、6只熊猫卡片、记号笔、记录纸。 学具:幼儿每人一张图(图上两座房子、图
13、两边各有一个画有空格的6的分式)、 每人6只动物卡片、铅笔、橡皮、15数字卡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头局部 1、导入: 师:秋天来了,大树妈妈写信忙,写给这写给那,红叶黄叶都写光。 问:都有谁收到了树妈妈的信?(引导小朋友答复都有哪些小动物们收到了树妈妈的信) 问:树妈妈的信上写了些什么?(告知小动物们要预备过冬) 师:小动物们收到了树妈妈的信,盖了很多新居子,预备在新居子里暖温和和的度过冬天。 2、出示大挂图引出“6的分解组成” 师:熊猫家分到了两座房子,熊猫家一共有几只熊猫(和幼儿一同点数共六只)出示“6”的数字卡。 师:6只熊猫两座房子怎样分,熊猫们犯了愁,不知该怎样分,有几种分发。请
14、小朋友们说一说 (二)、根本局部 1、请幼儿帮忙自己的小动物来分房子。 (1)、幼儿观看自己的学具,说说自己分是什么小动物,点数小动物的数量(6只) (2)、幼儿将6只小动物分在两座房子里,每分一次将分的结果记录下来 2、请幼儿分别到前面说一说自己分的结果。教师在记录纸上记录幼儿的分法。 3、教师归纳幼儿的分法,总结出“6”的5种分法。 4、观看幼儿无序的分法,引导学习有序进展“6”的分解组成 (1)、教师演示给6只熊猫分房子,一边分一边和幼儿点数两座房子里小动物的数量,并记录下分的结果,“6”可以分成1和5、2和4、3和 3、4和2、5和1。 (2)、幼儿观看“6”的分解式,初步把握有序的进
15、展“6”的分解组成,了解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相互交换的规律。 5、幼儿其次次为小动物分房子,尝试有序的进展“6”的分解组成,记录每次分的结果。 (三)、完毕局部 嬉戏找朋友 幼儿每人选择一个数字卡(15)戴上,伴随找朋友的音乐找到和自己的数字和在一起是“6”的幼儿做朋友。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的设计依据新纲要精神,要求幼儿“从生活和嬉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究、操作、沟通、问题解决和合作的力量。本学期我们大班幼儿已经学过了25以内各数分解与组成,对于数的组成孩子们也已经有了肯定阅历。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然后记录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查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幼儿在玩中学,以
16、到达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活动的设计思路来源最近我们学的树的名片、树妈妈写信两首诗歌,孩子们知道秋天到了,树妈妈忙着写着信,树妈妈告知小动物们要做好过冬的预备,结合诗歌的内容,本次活动以尝试为小动物分房子,幼儿通过自主探究动手操作,感知6 的分解组成,把握6的5种分法,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根底上,把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相互交换的规律。 活动围围着给小动物分房子进展,每个幼儿都分到6只小动物,小动物各不一样,有的是6只小狗、有的是6只小猫、还有的是6只犀牛、6只大象、6只狮子等。每个幼儿还一张画有两座房子的图。形象得意的教具,再加上幼儿乐于帮忙小动物分房子的喜悦心情,充分调动了幼
17、儿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在第一次给小动物分房子并记录的过程中,幼儿通过操作、探究,找出了“6”的五种分法,在展现幼儿分房记录时,有的孩子没有找出了“6”的五种分法,还有的分出的一组数字合起来不是“6”,这是孩子们第一次尝试记录,对没有把握好的在下一个环节中我会多赐予关注。接下来引导观看幼儿无序的分法,教师并演示给6只熊猫分房子,一边分一边和幼儿点数两座房子里小动物的数量,并记录下分的结果,“6”可以分成1和5、2和4、3和3、4和2、5和1,引导学习有序进展“6”的分解组成,幼儿观看“6”的分解式,初步把握有序的进展“6”的分解组成,了解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相互交换的规律。幼儿在其次
18、次为小动物分房子时,把握了有序的进展“6”的分解组成,记录每次分房的结果。活动在嬉戏找朋友的欢快气氛中完毕,幼儿通过探究、操作、沟通、在玩中学,学中玩,到达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 4、大班数学活动教案:7的分解与组成教案(附教学反思) 设计思路 大班幼儿学习了数字26的分解,知道数字如何分解,但是对其内在的熟悉并不非常清晰,也存在个别学生不会对数字进展分解,不会动手操作的现象。而且幼儿对分解数字这一活动似乎不是很感兴趣。电视频道始终在播放喜羊羊与灰太郎,幼儿在平常都会谈论这部动画片的剧情。在他们为此争得不行开交时,我突然有个想法,为什么不按他们喜爱的羊羊不同,把他们分成不同的羊羊队呢
19、?看看毕竟是哪只羊羊最棒?通过竞赛的方式来激发他们学习数字分解的兴趣。这样,在活动中实行分组活动的形式,也有利于大班幼儿合作意识、协作力量的培育。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合作沟通学习7的分解与组成,感知数的分和的有序性。 2、让幼儿在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中共同学习、进展,充分体验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的欢乐。 3、培育幼儿比拟和推断的力量。 4、培育幼儿的尝试精神,进展幼儿思维的灵敏性、规律性。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预备 1、不同大小、颜色、外形的西瓜、桃子的图片若干,不同种类的拼插玩具和废旧材料。 2、音乐磁带:我的朋友在哪里 3、颜色或图案不同的数字16的卡片。
20、 4、7的分和式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情境创设 1、拍手嬉戏:教师采纳问答的方式与幼儿一起复习6的组成。 师:嗨嗨,我的1球碰几球? 幼儿:嗨嗨,你的1球碰5球。 2、每组组长自报家门,教师为每组贴上相应的羊羊贴画。 3、师:我们每只羊羊队的小朋友都很好,今日教师还特殊为你们请来了一个朋友(出示数字7),让数字7作裁判,评判出毕竟是哪只羊羊队取得最终的成功。 二、羊羊大战 1、数字7裁判为我们每只羊羊队的小朋友都预备了7件物品。(出示西瓜、桃子、拼插玩具和一些废旧材料),但是数字7可给你们提要求了: (1)请每组幼儿拿到7件物品后不要乱动,先观看这些物品有哪些一样和不同之处,再把这些物品分成
21、俩份,并说出你分的依据是什么?转动脑筋,看看哪组分得方法多? (2)分完后要把你分的结果填写到记录表上。 2、幼儿分组合作进展分解、记录,教师巡察并作个别指导。 喜羊羊队材料:桃子图片; 美羊羊队材料:西瓜图片; 沸羊羊队材料:金鱼图片; 懒羊羊队材料:拼插玩具; 暖羊羊队材料:奶盒和奶瓶; 慢羊羊队材料:各种纸盒(牙膏盒、药盒、烟盒)。等等 3、幼儿汇报 美羊羊队:教师,我们组按西瓜的大小把7分成了1和6. 喜羊羊队:我们组按桃子的种类把7分成了2和5. 暖羊羊队:我门组的材料都是关于奶的饮料,按盒子的和瓶子的把7分成了3和4; 4、教师小结。 引导幼儿归纳7的分解方法有多少种。 5、数字7
22、裁判评出优胜奖,赐予鼓舞。 三、嬉戏:我的朋友在哪里 1、教师发给每位幼儿一张数字卡片。 2、找朋友。 音乐我的朋友在哪里,幼儿手拿数字卡片边唱边找自己的好朋友。 3、幼儿相互检查,找到的朋友对不对。 4、汇报。 我是草莓3,我是草莓4,我们合起来是数字7,我们俩是好朋友。(俩个好朋友相互抱抱) 四、延长 我们学习了数字27的分解,也知道他们的分解方法有多种,请幼儿回家自己探究8的分解方法有多少种,你能找到怎样的规律。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教师从幼儿感兴趣的动画片入手,依据幼儿喜好把本班幼儿分成了六组。结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在活动中实行分组活动的形式,不但有利于大班幼儿合作意识、协作力量的培育,而且可以萌发幼儿的竞争意识。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很高,每一位幼儿都能真正参加到活动中来,说的说,分的分,写的写,真正做到了让幼儿“玩中学,学中玩”。嬉戏也是幼儿特别感兴趣的活动。通过嬉戏我的朋友在哪里,幼儿手拿数字卡片边唱边找自己的好朋友,让幼儿充分感受到数字7的合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