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的诗赏析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商隐的诗赏析5篇.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李商隐的诗赏析5篇 李商隐的诗歌有广泛的师承。他悲怆哀怨的情思和香草美人的寄予手法源于屈原,他诗歌意旨的遥深、归趣难求的风格与阮籍有相通之处。杜甫诗歌忧国忧民的精神、沉郁顿挫的风格,齐梁诗歌的精工明丽以及李贺诗歌的幽约秀丽的象征手法和风格都影响了李商隐。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李商隐的诗赏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 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 下苑他年未可追,西州今日忽相期。 水亭暮雨寒犹在,罗荐春香暖不知。 舞蝶殷勤收落蕊,有人惆怅卧遥帷。 章台街里芳菲伴,且问宫腰损几枝? 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愁人。 玉盘迸泪难过数,锦瑟惊弦破梦频。 万里重阴非旧圃,一年生意属流尘。 前
2、溪舞罢君回顾,并觉今朝粉态新。 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年)的暮春季节,李商隐在长安应试博学鸿词科落第,由长安动身回径原,途经回中(今甘肃固原境内)住在逆旅,恰遇苦雨天气,院子里的牡丹刚刚绽苞,就被一阵狂风疾雨打落。诗人回想往事,触景生情,借牡丹以寄慨身世,写下了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 第一首诗起联谓牡丹往年植于曲江苑圃之繁华情景已不行复追,今日乃忽于此西州风雨之中相值,喻往岁进士登第、曲江游赏、得意尽欢之盛况已不行再,今日竟沦落寄此泾州也。三承二,四承一,谓今日处此西州水亭暮雨之中,所感者惟有寒意,而当年置身曲江苑圃时罗荐春香之暖,竟已恍如隔世,不行想望矣(“不知”正应上“未可追”)。五六正写
3、“败”字,谓蝶舞翩翾,似有意惜花,殷勤欲收落蕊,然牡丹为雨败后,花事已阑,有似佳人之怅卧遥帷,意兴阑珊,精采全无矣。末联诸家多从何焯、冯浩之说,谓指在京同袍之失意者。此解固似可通,然细按亦觉可疑。盖此二章专写“回中牡丹为雨所败”,到处以曲江下苑与西州回中相比照,以见沦落天际之恨。既云“章台街里芳菲伴”,则彼等固身处京华,春风得意者,岂有沦落之恨?然则“且问宫腰损几枝”者,谓其日日舞于春风之中,恐不免瘦损宫腰也。“宫腰损几枝”非言其失意,乃谓其得意也。姚培谦谓“失意者失意,得意这未尝不得意也”(李义山诗集笺注)似得其情。 其次首诗首联谓榴花开虽不及春,然不及牡丹之先期零落更令人难过。三四写牡丹为
4、雨所败,言玉盘之上,雨珠飞溅,似频流难过之泪;急雨打花,如锦瑟惊弦,声声破梦(七月二十八日夜与王郑二秀才听雨后梦作有“雨打湘灵五十弦”之句)。“难过”“破梦”均就牡丹言。而牡丹之难过破梦亦即作者之情怀遭受。五六写环境与败后情景,万里长空,阴云密布,气候恶劣,已非当年曲江旧圃之环境;花落委地,一年生意,已付流尘。上六句喻己未及施展才能即遭打击而沦落,心伤泪迸,希望成空,从前之环境已不行再,今后之前途已不行问。末联则借异日花瓣落尽之时迥视今日雨中情景,犹感粉态之新艳,示意将来之厄运更甚于今日。联系应宏博试被黜情事,此诗之感遇性质自不待言。 这两首诗是李商隐众多咏物诗中的优秀作品。其格调比安定城楼更
5、为凄凉、哀婉,与后期创作的大部分作品风格一样。前一首以奇妙的联想写牡丹,由牡丹想到遥卧的美人,用惆怅的美人写败落的牡丹,让人产生无尽的联想,且意象丰富,诗境美丽,冷艳,表达精致婉曲。后一首则借牡丹寄慨身世,把自己的感受和心情融进物中,物我一体。把感伤心情注入朦胧奇丽的诗境,用哀婉的情调、漂亮的形象和词采,写出了自己的心境和感受,其风格已大不似前。而这样托物寄情的咏物诗却大量出现在他以后的诗歌创作中,每一首都那样哀伤、凄艳。这组诗对他以后的咏物诗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标记着他独特创作风格的真正形成。 日射 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 日射纱窗风撼扉,香罗拭手春事违。 回廊四合掩孤独,碧鹦鹉对红蔷薇。
6、 这首抒情诗写的是空闺少妇的怨情。同类题材在唐人诗中并不少见,如王昌龄闺怨就是闻名的一首:“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末句点明离愁,是直抒其情的写法。可是此篇日射却不一样,它避开正面抒情,没有一个字涉及怨情,只是在那位闺中少妇无意识地搓弄手中罗帕的动作中,微微逗露那么一点儿百无聊赖的幽怨气息。整首诗致力于用环境景物的描绘来渲染气氛。一、二句“日射纱窗风撼扉,香罗拭手春事违。”描写春景。映射于纱窗上的明媚阳光、撼响门扉的风及院子里盛开的红蔷薇花,都表明季节已进入春光逝去的初夏。三、四句“回廊四合掩孤独,碧鹦鹉对红蔷薇。”描写女主子公仍置身于空寂的庭园中,重
7、门掩闭,回廊四合,除了笼架上栖息的绿毛鹦鹉,别无伴侣。人事的孤寂寥落与自然风光的生趣盎然,构成奇异而显明的对比。作品尽管没有干脆抒述情感,但将足以引起心情活动的种种景物和整个环境再现了出来,也就不难窥测主子公面对韶华消逝伤感索寞的心理,通篇色调鲜丽而情味凄冷,以丽笔写哀思,有冷暖相形之妙。这种“尽在不言中”的表现手法,正体现了诗人婉曲达意的独特作风。 暮秋独游曲江 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暮秋独游曲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为追悼亡妻王氏的诗作。此诗前二句写荷叶的“生”与“枯”,示意人生的改变;后二句感叹尽管自己此身尚存此情长在,无
8、奈逝者已矣,格调无限凄惋,将前两句所蕴含的绵绵深情推向无以复加的新境。 龙池 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 龙池赐酒敞云屏,羯鼓声高众乐停。 夜半宴归宫漏永,薛王沉醉寿王醒。 白居易的长恨歌对唐玄宗沉湎女色,荒废政事,招致国家大乱,有所讽刺和批判。但说到唐玄宗霸占儿媳寿王李瑁的妃子杨玉环时,却实行了“为尊者讳”的看法。说:“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中晚唐以后,诗人咏玄宗杨贵妃的作品渐多,但对玄宗霸占儿媳的秽行,大都讳莫如深。李商隐的这首诗,把讽刺的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对虚伪的封建伦理道德进行了嘲讽。 诗选择了唐玄宗与其子李瑁会面的一个典型环境:玄宗在兴庆宫
9、的龙池畔大摆筵宴,放开云母石的屏风,内外无间,宫中女眷与男性亲属一起参与了盛大的酒会。次句继写酒宴上快乐场景:羯鼓,其声促急,“破空透远”,响遏行云。这里借用羯鼓震响这一细微环节,透露出最爱听羯鼓演奏并会击鼓的玄宗的兴致勃勃,同时也透露出宴会作乐也已进入得狂欢的高潮。 上面把狂欢醉舞的气氛写得这样热情,是为烘托后两句:夜半后,宴罢归来,宫中的铜壶滴漏声绵绵不绝,心中无事的薛王痛饮后早已睡去,而寿王却彻夜难眠,一个“醒”字特别警策,可见其当时的苦痛情状。第三句是纪实,但也是烘托寿王的“醒”,在这漫漫长夜中,他似也有“似将海水添官漏,共滴长门一夜长”(李益宫怨).那样的感觉吧。 这首诗通篇白描,但
10、内蕴深远,一个“醒”字严于斧钺,尖刻地揭开了在礼义廉耻封建帷幕重重遮掩下的极其丑恶的乱伦关系。较之“平明每幸长生殿,不从金舆惟寿王”(李商隐骊山有感)和“寿王不忍金宫冷,独献君王一玉环(杨万里题武惠妃传),虽柔婉多了,而深讽冷嘲却犹有过之,是一首语极含蓄而讽意弥深的好诗。 初起 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 想像咸池日欲光,五更钟后更回肠。 三年苦雾巴江水,不为离人照屋梁。 初起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此诗首句想像太阳初起的动人情景,次句转写自身盼日出之切,三句写作者境况艰难及生活艰苦,末句写阳光偏照引发作者愤慨,表达了作者内心对光明的渴望,对华蜜的追求。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8页 共8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第 8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