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观测技术交底34490.pdf

上传人:得****3 文档编号:83946426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42.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沉降观测技术交底34490.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沉降观测技术交底34490.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沉降观测技术交底34490.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沉降观测技术交底34490.pdf(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技术交底 编号:表 121 工程名称 施工部位 沉降观测 施工图号 施工班组 日期 一、水准点的布设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是根据建筑物附近的水准点进行的水准点必须坚固稳定。为了对水准点进行相互校核,防止其本身产生变化,水准点的数目应尽量不少于 3 个,以组成水准网。对水准点要定期进行高程检测,以保证沉降观测成果的正确性。水准点布设的要求 1、水准点应尽量与观测点接近,其距离不应超过100 米,以保证观测的精度。2、水准点应布设在受振区域以外的安全地点,防止受到振动的影响。3、离开公路、铁路、地下管道和滑坡至少5 米。避免埋设在低洼易积水处及松软土地带。4、为防止水准点受到冻胀的影响,水准点的埋设

2、深度至少要在冰冻线下 0.5 米。在一般情况下,可利用工程施工时使用的水准点,作为沉降观测的水准点。如果由于施工场地的水准点离建筑物较远或条件不好,为了便于沉降观测和提高精度,可在建筑物附近另行埋设水准基点。二、水准点的埋设与形式 沉降观测水准点的形式与埋设要求,一般与三、四等水准点相同,但也根据现场的具体条件、沉降观测在时间上的要求等决定。三、沉降观测水准点高程的测定 沉降观测水准点的高程应根据长区永久水准基点引测,采用二等水准测量的方法测量。四、观测点布置和要求 观测点的位置和数量,应根据基础的构造、荷重以及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情况而定。高层建筑物应沿其周围每隔15-30 米设一点,房角、

3、纵横墙连接处以及沉降缝的两旁均应设置观测点。工业厂房的观测点可布置在基础、柱子、承重墙及厂房转角处。点的密度视厂房结构、吊车起重量及地基土质情况而定。观测点布置合理,就可以全面地精确地查明沉降情况。所有观测点应以 1:100-1:500 的比例尺绘出平面图,并加以编号,以便进行观测和记录。对观测点的要求如下 1、观测点本身应牢固稳定,确保点位安全,能长期保存 2、观测点的上部必须为突出的半球形状或有明显的突出之处,与柱身或墙身保持一定的距离 3、要保证在点上能垂直置尺和良好的通视条件 五、观测点的形式与埋设 沉降观测点的形式与埋设方法应根据工程性质和施工条件来确定或设计,一般民用建筑沉降观测点

4、,打都设置在外墙勒角处。观测点埋设在墙内的部分应大于露出墙外部分的 5 7 倍,以便保持观测点的稳定性。六、沉降观测的方法和一般规定 1 沉降观测的时间和次数 沉降观测的时间和次数,应根据工程性质、工程进度、地基土质情况及基础荷重增加情况等决定。在施工期间沉降观测次数:(1)较大荷重增加前后,均应进行观测(2)如施工期间中途停工时间较长,应在停工时和复工前进行观测(3)当基础附近地面荷重突然增加,周围大量积水及暴雨后,或周围大量挖方等,均应观测 工程投产后的沉降观测时间,工程投入生产后,应连续进行观测,观测时间的间隔,可按沉降量大小及速度而定,在开始时间隔短一些,以后随着沉降速度的减慢,可逐渐

5、延长,直到沉降稳定为止。2 沉降观测工作的要求 沉降观测是一项较长期的系统观测工作,为了保证观测成果的正确性,应尽可能做到四定:(1)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2)固定使用的水准仪和水准尺(3)使用固定的水准点(4)按规定的日期、方法及路线进行观测 对使用仪器的要求 对于一般精度要求的沉降观测,要求仪器的望远镜放大率不得小于 24 倍,气泡灵敏度不得大于 15 秒2 毫米可以采用适合四等水准测量的水准仪。但精度要求较高的沉降观测,应采用相当于 N2或 N3级的精密水准仪。4 确定沉降观测的路线并绘制观测路线图 在进行沉降观测时,对沉降观测点较多的建筑物、构筑物进行沉降观测前,应到现场进行规划,确

6、定安置仪器的位置,选定若干较稳定的沉降观测点或其他固定点作为临时水准点(转点),并与永久水准点组成环路。最后,应根据选定的临时水准点、设置仪器的位置以及观测路线,绘制沉降观测路线图,以后每次都按固定的路线观测。5 沉降观测点的首次高程测定 沉降观测点首次观测的高程值时以后各次观测用以进行比较的根据,如初测精度不够或存在错误,不仅无法补测,而且会造成沉降工作中的矛盾现象,因此必须提高 初测精度。如有条件,最好采用 N2或 N3类型的精密水准仪进行首次高程测定。同时每个沉降观测点首次高程,应在同期进行两次观测后决定。6 作业中应遵守的规定(1)观测应在成像清晰、稳定时进行(2)仪器离前、后视水准尺

7、的距离要用皮尺丈量,或用视距法测量,视距一般不应超过 50 米,前后视距应尽可能相等(3)前、后视观测最好用同一根水准尺(4)前视各点观测完以后,应回视后视点,最好应闭合于水准点上。七、降观测的精度及整理成果 降观测的精度一般应符合下列规定:1、连续生产设备基础和动力设备基础、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及地基土质不均匀的重要建筑物,沉降观测点相对于后视点高差测定的容差为 1 毫米。2、一般厂房、基础和构筑物,降陷观测点相对于后视点高差测定的容差为 2 毫米。每次观测结束后,要检查记录计算是否正确,精度是否合格,并进行误差分配,然后将观测高程列入沉降观测成果表中,计算相邻两次观测之间的沉降量,并注明观测日期和荷重情况。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