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语文《送东阳马生序》知识点分类整理及课内外对比阅读汇总4152.pdf

上传人:得****3 文档编号:83652289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本语文《送东阳马生序》知识点分类整理及课内外对比阅读汇总4152.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部编本语文《送东阳马生序》知识点分类整理及课内外对比阅读汇总4152.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本语文《送东阳马生序》知识点分类整理及课内外对比阅读汇总415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本语文《送东阳马生序》知识点分类整理及课内外对比阅读汇总4152.pdf(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

2、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通假字】(1)同舍生皆被绮绣(通“披”,穿)(2)四支僵劲不能动(通“肢”)【古今异义】(1)媵人持汤沃灌(古义:热水;今义:煮东西的汁液)(2)主人日再食(古义:两次;今义:又一次)(3)走送之(古义:跑;今义:行)(4)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古义:这,此;今常用作判断词)(5)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古义:快步走,这里有“奔”的意思;今义:趋向)【词类活用】(1)手自笔录(名词作状语,表行为工具,用笔)(2)主人日再食(名词作状语,每天

3、)(3)戴朱缨宝饰之帽(名词作状语,表行为工具,用朱缨和宝石)(4)腰白玉之环(名词作动词,挂在腰间)(5)缊袍敝衣(名词作动词,穿缊袍)(6)余立侍左右(名词作状语,站着)【一词多义】(1)冠:A.既加冠(un)(加冠指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的束发戴帽的仪式,表示已经成年)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帽子)(核舟记)(2)借: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假”“借”都是借的意思)B.借第令毋斩(即使)(陈涉世家)(3)请:A.俯身倾耳以请(请教)B.曹刿请见(请求)(曹刿论战)C.战则请从(请允许我)(曹刿论战)(4)质:A.援疑质理(询问)B.黑质而白章(质地,底子)(捕蛇者说)【重要词语】(1)尝趋

4、百里外(奔向)(2)以衾拥覆(被子)(3)言和而色夷(平和)(4)援疑质理(引,提出)(5)负箧曳屣(箧:书箱;屣:鞋子)(6)媵人持汤沃灌(汤:热水;沃灌:盥洗)(7)寓逆旅(客舍)(8)烨然若神人(光彩闪耀的样子)【重要句子】(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家里穷,没有办法买书来读,常常向收藏书籍的人家借,亲手抄录,计算着日子按时归还。(2)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同宿舍的学生都穿着绣花绸缎衣服,戴着缀有红缨带和宝石装饰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腰刀,右边挂香袋,光彩照耀像神仙一样。(3)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5、。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4)盖余之勤且艰若此。总之我求学时的辛勤与艰苦就是如此罢。(5)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究获得了学识。【重要句式】(1)弗之怠。(弗怠之,不放松抄书,宾语前置)(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因此人家大多数愿意把书借给我,“以是/是以”属固定结构)【拓展延伸】古人刻苦求学事迹:东周时代,苏秦读书欲睡就用锥刺自己的大腿。西汉,孙敬昼夜苦读,以绳系头悬在屋梁上。西汉,匡衡勤学无烛,凿壁偷光读书。晋朝,车胤(yn)捕捉萤火虫,用以照明夜读。晋,孙康家贫,映雪读书。(古人苦学的做法不必要后人效仿,但他们刻苦学习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要从他们的事迹中获取勤奋学

6、习、立志上进的动力。)【重点问题整理】1.阅读课文,说说宁濂求学之“难”体现在哪些方面?答:幼时抄书之艰;成年叩问(求教)之难;求师行走之劳;住读生活之苦(或衣食粗劣生活艰苦)。2.宋濂是明初著名文学家,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他是靠什么成就自己的学业的?答:嗜学(乐学);勤学;专心。3.作者说“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可见作者读书艰难却并不感觉愁苦。阅读选文,说 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的“乐”。答:扣住“余因得遍观群书”、“卒获有所闻”等来进行回答。4.作者在文中详细描写自己求学时的经历有什么用意?答:详细描写自己读书时的勤奋和艰苦,和下文太学生学习的优越条件形成对比,从面引出了学

7、有所成,关键在于勤奋和专心的道理。以此勉励马生珍惜良好的学习条件,勤奋读书。5.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 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艺术表现力,请找出一处赏析其作用。答:举例:(用第一段中也可)对比 宋濂 太学生 衣食 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縕袍敝衣处其间。县官日有廪稍之供无冻馁之患 行走 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坐大厦之下而诵无奔走之劳矣 求师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 书籍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凡所宜有之书假诸人而后见也。作用:1通过对比,说明宋濂学习条件艰苦,太学生学

8、习条件优越。2在此基础上突出一个人是否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己的勤奋与专心与否的道理;3勉励马生珍惜良好的读书条件,勤奋读书。4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与感染力。6.文中说“流辈甚称其贤”,请说说马生的“贤能”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对待学习:勤奋用心;对待师长:尊敬;个人能力:文辞畅达。7.学过本文后,面对现在的优越学习条件,谈谈你对现在的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学习生活客观条件和主 观条件关系的认识。答:客观条件是学习取得成就的基础,优越的客观条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取得成就;但是优越的学 习环境等条件并不是学有所成的决定性因素,学有所成的关键靠主观的勤奋和专心。我们应该珍惜现在优越的学习条件,勤奋刻苦,专心

9、致志,学有所成。8.作者在记述自己的求学经历,却用不少的篇幅写老师的严厉,有何用意?答:作者用不少篇幅写老师的严厉是为了突出自己求师的诚恳,用反衬手法,行动地表现了他的虔诚和恭敬的态度。突出了他求师的艰难。【三年中考汇编】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选段,完成 11-15题。(15 分)【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

10、勤且艰若此。(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苏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岁余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悉焚常所为文,闭户益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至和、嘉祐间,与其二子轼、辙皆至京师。翰林学士欧阳修上其所著书二十二篇,既出,士大夫争传之,一时学者竞效苏氏为文章。(宋史苏洵传)11请用“/”标示下列句吕的语意停顿。(2 分)(1)媵 人 持 汤 沃 灌 (2)年 二 十 七 始 发 愤 为 学 1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 分)(1)缊袍敝衣 _ (2)主人日再食 _(3)闭户益读书 _ (4)遂通六经_ 13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1)以中有

11、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2)既出,士大夫争传之,一时学者竞效苏氏为文章。14宋濂和苏洵的读书经历对你有什么启发?(3 分)15古代名人苦读的故事很多,请你再写出两个。(2 分)_ _【答案】11(2 分)媵 人/持 汤 沃 灌 年 二 十 七/始 发 愤 为 学 12(4 分)破 每天 更加 于是,就 13(4 分)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苏洵的文章)流传出来后,士大夫争着传阅,一时之间学习写作的人都抢着模仿苏洵文章的写法。14(3 分)示例:非勤奋刻苦不能读书(或只要学习,就为时不晚)(言之有理即可)15(2 分)示例:囊莹映雪 凿壁倫光等 【参考译文】苏洵字

12、明允,宋眉州眉山人。他二十七岁的时候开始发愤学习,但在参加进士及特殊才学的考测中,都没有如愿以偿,于是苏洵将自己以前的文章全部焚烧,关门闭户苦读诗书,终于精通六经及百家之说,达到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境地。至和、嘉 年间,苏洵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一同来到京师,翰林学士欧阳修将他们父子三人所做的二十二篇文章上呈给朝廷,朝廷将这些文章刊印出来之后,士大夫们争相传阅,一时间,学者们写文章都仿效苏氏文风。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2024 题。(16 分)【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以是

13、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乙】范仲淹家贫,就学于南都书舍,日煮粥一釜,经夜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其二,断齑数茎啖之。留守有子同学,归告其父,馈以佳肴。范仲淹置之,既而悉败矣,留守自讶曰:“大人闻汝清苦,遗以食物,何为不食?”范仲淹曰:“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已久,今遽亨盛馔,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注释】南都书舍:当时有名的书院。釜:锅子。齑(j):腌

14、菜或酱菜。啖:吃。留守:官职名称。20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 分)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礼愈至 ()日煮粥一釜 ()馈以佳肴 ()21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2 分)A 不敢出一言以复(来)遗以食物(把)B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向)就学于南都书舍(在)C 俟其欣悦(他,指老师)其喜洋洋者矣(他,指范仲淹)D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的)辍耕之垄上(去)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 分)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今遽享盛馔,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23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表。(3 分)选文 主要人物(人名)主要内容(限8 个字)共同点 甲文(1)借书抄书,从师求教 乙文 范仲淹(2)

15、24从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3 分)甲文的作者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你是否赞同这种从师态度?为什么?范仲淹不吃同学的父亲送给他的好饭好菜。你是否赞同这种行为?为什么?【答案】20(4 分)担心 周到或周全 每天 赠送或馈赠 21(2 分)C 22(4 分)所以我即使愚笨,终于还是有所收获。我现就享用丰盛的饭菜,那以后的日子里我怎么能再吃得下这样的粥呢!23(3 分)宋濂 读书清苦(每日吃粥、日啖二粥),不受馈赠(不食佳肴、不享盛馔)家贫苦读 24(3 分)言之成理即可。示例:赞同。学生应该虚心学习,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这既是对老师的尊敬,也是对自己虚心求教的表现。不赞同。我们要善于

16、表达自己的疑问,与老师平等的交流、沟通,这样利于求得真知。示例:赞同。范仲淹不吃别人馈赠的好饭好菜,是因为“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同时也为了维护自己的独立人格。不赞同。留守的馈赠是真心的,不是“嗟来之食”,不应该辜负他们的一番好意。【参考译文】范仲淹家里贫穷,他在南都学院读书时,天天煮一大锅粥,经过一晚上的凝固后,用刀切成四块,早晚各拿两块,把腌菜切成几块吃。留守有个儿子和他一起学习,留守的儿子告诉父亲范仲淹的事,送给范仲淹一些美味菜肴。范仲淹放在了一边,不久后食物全腐烂了。留守的儿子说:“家父听说你的生活清淡贫苦,送来这些吃的,可你为什么不吃呢?”范仲淹说:“不是我不感谢你们的好心,只是

17、因为我吃粥吃久了,心里安定,你如今给我享用如此丰盛的饭菜,以后的日子里我怎么会平静安心得再吃下这些粥呢?”阅读下面两则选文,完成 1114 小题。(10 分)【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乙】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

18、也,世为农。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者,吾非其师。”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如是者凡更三师,稍长,嗜学饥渴,然遭乱世,且贫无书。尝从日者家见书疏义,因请寓宿,手抄归。既逃难徂徕山,始得易王辅嗣说。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而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节选自元史列传第四十五)注释:许衡:元初大臣。官至集贤大学士。怀之河内:怀,怀州。治所在河内(今河南沁阳)

19、。过:过人之处。更:更换。日者:古时称占卜的人。书:也叫尚书,书经。疏义:指为古书旧注所作的阐释。寓宿:指在别人家借宿。易王辅嗣说:王辅嗣对易的解说。1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 分)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假 师谓其父母曰 谓 1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2 分)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13 两则短文的主人公幼时读书的经历极为相似:因家贫,都做过 的事。因求名师难,【甲】文中的“余”曾经 ;【乙】文中的许衡曾经“更三师”。因遭逢乱世,许衡又多了 的经历。两人都格外珍惜学习的机会,发奋读书,最后都学有所成。(3 分)14如果将【乙】文第二段删去,是否会影响我们对许衡的优秀品质的认识?请说说你的

20、意见。(3 分)【答案】11(2 分)假(借)谓(对,告诉)12(2 分)抄完后,小跑着送还书,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13(3 分)抄书学习 到百里外求师(或“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逃难(或“离乱”)(每空 1 分)14(3 分)会影响。因为第二段叙述了许衡宁愿忍受口渴的煎熬,也不愿意偷摘路旁树上的梨解渴这件事。表现了许衡正直、严于律己、绝不把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的高尚品质,也才能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许衡的优秀品质。(观点明确,言之有理即可)【参考译文】【参考译文】许衡,字仲平,怀州河内人,世代务农。自幼就有与众不同的气质,七岁入学,老师交给学生剖章析句,许衡问他的老师说:“读书是为了

21、干什么?”老师说:“为了科举考试中举!”许衡说:“就为了这个吗?”老师大为惊讶。每次叫他读书,他都要问书文的旨义。时间长了,老师对他的父母说:“这个孩子聪明非凡,将来有一天肯定能远远超出常人,我不适合当他的老师。”于是告辞离去,许衡的父母极力挽留也没能留住。像这样共换了三任老师。逐渐长大之后,许衡嗜好读书如饥似渴,可当时遭遇天下大乱,且家里贫穷,没有藏书。后来逃难到徂徕山,才开始得到王辅嗣对易的解说。曾经在酷暑天路过河阳,渴得很厉害,道旁边有棵梨树,大家都争着摘梨吃,唯独许衡在树下正身独坐,神情自若。有人问他为什么不摘梨吃,他回答说:“不是自己的而拿来吃,是不可以的。”那人说:“世道混乱,这棵

22、树是没有主人的。”许衡回答:“梨树无主,我的内心难道也没有主人吗?”阅读下面两则选文,完成 7 9 小题。(10 分)【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乙】苏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岁余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悉焚常所为文,闭户益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至和、嘉祐间,与其二子轼、辙皆至京师。翰林学士欧阳修上其所著书二十二篇,既出,士大夫争传之,一时学者竞效苏氏为文章。(宋史苏洵传)7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

23、 分)无从致书以观 ()闭户益读书 ()8 翻译下列句子。(4 分)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出,士大夫争传之,一时学者竞效苏氏为文章。9 宋濂和苏洵的读书经历有哪些异同?对你有什么启发?(6 分)7 答案:得到。更加(发奋)。评分:共 2 分。每小题 1 分。8 答案:因此人家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看到许多(各种各样)的书。(苏洵的文章)流传出来后,士大夫争着传阅,一时之间学习写作的人都抢着模仿苏洵文章的写法。评分:共 4 分。每小题 2 分,意思对即可。9 答案:第一问:同读书都很勤奋刻苦;异宋濂幼时家境贫寒,苏洵读书很晚。第二问:非勤奋刻苦不能读书;只要学习,就为时未晚

24、。评分:共 6 分。第一问 4 分,异、同各2 分;第二问 2 分,每个要点 1 分。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苏洵字明允,是眉州眉山人。27 岁的时候才开始发愤读书,一年多一点时间就去考进士,又去考茂才异等,都没有考中。烧掉平常写的全部文章,关上门更加用功读书,于是精通六经各家的学说,写文章一会儿就写了几千字。至和,嘉祐年间,与两个儿子苏轼苏辙一起到京城,翰林学士欧阳修现上他写的 22 篇文章(给皇帝),(文章)马上传出,士大夫争相传诵它们,接着的一段时间学习的人争着仿效苏洵的文章写法。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5 9 题。(15 分)【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

25、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

26、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乙】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5.【甲】文的作者是_,他与刘基、高启并列为_(朝代)诗文三大家。(2 分)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 分)(1)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_ (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以是:_ (3)媵人持汤沃灌 汤:_ (4)无以至千里 至:_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27、 分)(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2)锲而舍之,朽木不折。8.作者在这篇赠序中谈自己求学经历的目的是什么?(3 分)9.比较【甲】、【乙】两篇有关学习的文章,就其中一点谈谈你对学习有哪些新的认识。(2分)5.宋濂 明初 6.(1)通“披”,穿。(2)因此。(3)热水。(4)达到。7.(1)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感到衣食的享受不如别人。(2)(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8.劝勉马生要珍惜良好的学习条件,要刻苦读书,以期有成。9.略。提示:答案要求能够体会到时代的进步,学习条件的优越,从而激发更大的学习动力。【四川省德阳市】四、文言文阅读(共

28、15 分)送东阳马生序(节选)【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

29、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乙】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禀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 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注释】县官:这里指朝廷。葛:夏布,指夏天穿的衣服。司业、博士:官名,国

30、子监的老师。假诸人:假之于人,向人借。天质:天资,人的智力。卑:低下。君则:马生的字。流辈:同辈的人。故:特意。20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 分)右备容臭()父母岁有裘葛之遗()2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5 分)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走送之 ()同舍生皆被绮绣 ()腰白玉之环()无冻馁之患矣 ()22翻译下列句子。(4 分)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23选文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请从【甲】【乙】两个语段中各找出一处。(4 分)【答案】20 xi wi(各1分)21指代抄书跑通“披”,穿腰佩忧虑、担心(各1分)22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感到衣食的

31、享受比不上其他的人。他将要回去探望他的父母,我特意把过去求学的艰苦告诉了他。(每分句各1分)23【甲】段:“我”与富家子弟上的对比(或:“我”的贫寒与富家子弟的奢华对比;“我”与先达的对比(或:“我”谦恭求教与先达严厉对比)。(答到其中会意一点,得2分)【乙】段:“我”与诸生的对比(或:“我”与诸生求学条件的对比;“我”手录书与诸生有众多可读之书对比;“我”奔走求学与诸子坐大厦之下安然读书对比;诸生中业不精、德不成者与“我”的专注的对比;“我”与诸生求师境遇对比。(答对其中任意一点,2分)【四川省南充市】(三)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 2124 题。(12 分)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

32、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注解:资盘缠

33、。审详细。稽探究、考察。庶几差不多。子羔、原宪二人都是孔子的弟子。勉勤勉,努力。2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4 分)或遇其叱咄 ()不幸而在穷僻之域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22划线词语意思或相同的一项是()(2 分)A既加冠 若既不出户 B故余虽愚 虽有子羔、原宪之贤 C俯身倾耳以请 夫以孔子之圣 D益慕圣贤之道 曾益其所不能 23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24甲乙两段文字所谈的都是为学之道,这两段文字所说的道理,其共同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有哪些?(2 分)【答案】21有时 地方、区域 等到 见识浅陋(4 分

34、)22B(2 分)23 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能够有所收获。(2 分)一个人做学问,如果不是每天(或一天天地)进步,那就会每天(或一天天地)退步。(2 分)24共同之处:都要勤勉好学,做学问要与人研讨交流(有能在一起研讨交流的志同道合者)(2 分)【陕西】(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720 题。(12 分)【甲】家中来营者,多称尔举止大方,余为少慰。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余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习气,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太丰则吾不敢也。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尔年尚幼

35、,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尔读书写字不可间断,早晨要早起,莫坠曾高祖考以来相传之家风。(节选自曾国藩家信)【乙】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注】甲文是曾国藩写给儿子的家信。1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4 分)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 ()余服官二十年 ()四支僵劲不能动 (

36、)腰白玉之环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2 分)A余为少慰 余不愿为大官 B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戴朱缨宝饰之帽 C可以处乐 以衾拥覆 D太丰则吾不敢也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19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语。(4 分)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20【甲】【乙】两段文字都是作者用自身经历劝诫后辈的。他们共同认为年轻人要想有所作为就应该做到 。(2 分)【答案】17(4 分)希望,盼望做,当 同“肢”,四肢 腰间佩带 18(2 分)B 19(4 分)你年纪还小,千万不可以贪恋奢华,不可以习惯懒惰。20(2 分)勤奋,自持,能吃苦(或刻苦)【辽宁

37、省丹东市】三、(一)阅读下面语段,回答 20-22 题。(共 10 分)【甲】送东阳马生序(节逸)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乙】精骑集序(节选)秦观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

38、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然有勤劳之劳,而常废于善忘。比读齐史,见孙搴答邢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事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为若干卷。(原文有改动)【注释】滑稽:诙谐戏谑的意思。旬朔之间:指十天一月之内。惩艾:惩戒。曩:从前。寻绎数终:从头到尾翻寻几次。搴:读 qin。善:认为是对的。勒:编辑。2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 分)走送之 ()援疑质理 ()然负此自放()故虽有勤苦之劳()21请将选文中

39、划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22请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2 分)【甲】文中宋濂在求学的过程中遇到了无师的困难,他是如何克服这一困难的?【乙】文中秦观在治学的道路上遇到了善忘的问题,他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答案】20跑询问但是,可是劳累(每词 1 分,共 4 分)21有时遇到他斥责,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2 分)我年轻时读书,看一遍就能背诵。(2 分)22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因取“经”“传”“子”“史”事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为若干卷。(每问 1 分,共 2 分。)【参考译文】我年轻时读书,看一遍就能背

40、诵,默写它,也不会有多大的错误。然而我依仗这样的本事就放任自流,喜欢和巧言善辩、喝酒的人交往,一个月,没有几天在看书。所以,即使有很强的记忆力,也常常荒废在不勤奋上。近几年来,非常勤奋,以来惩戒自己,后悔以前的所作所为;然而听觉和视力都已经衰退,大概比不上从前的十分之一二,每阅读一件事,一定会在心中反复推求几遍,(但)合上书后就感到茫然不知,(这样)反复多次仍然记不住。所以虽然有勤奋刻苦的辛劳,却常常因荒废在善忘。最近读齐史,看到孙摩答邢词中有这样的句子:“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心中赞同喜欢这个说法,于是摘取了在写文章时可以用到的“经”、“传”、“子”、“史”中的语句,摘录几千条,编为

41、几卷。【云南省昆明市】二、(二)阅读【甲】【乙】两则文选,完成 913 题。(12 分)【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

42、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 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板桥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幼时殊无异人处,少长,虽长大,貌寝陋,人咸易之。然读书能自刻苦,自愤激,不苟同俗;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以赴古人之奥区,以自畅其性情才力之所不尽。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板桥每读一书

43、,必千百遍。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如是默诵,书有弗记者乎?(节选自郑板桥集板桥善诵)注释:殊:特别。寝陋:丑陋。易:轻视。赴古人之奥区:探求古人高妙的境界。畅:酣畅。匕著:调羹和筷子。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 分)主人日再食 ()同舍生皆被绮绣 ()父母岁有裘葛之遗()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10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2 分)A俟其欣悦,则又请焉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B以中有足乐者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C坐大厦之下而诵诗 书学而不思则罔 D有司业、博士为之师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11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第段中划线的句子。

44、(2 分)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12从宋濂和郑板桥的学习经验中,我们获得了一些有益的学习态度和方法。请按提示在 A、B、C 处填写恰当的内容。(3 分)文 句 学习态度和方法 甲文: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A 甲文: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一心向学 乙文:B 循序渐进 乙文: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C 13【甲】【乙】两文末尾画波浪线的名子有哪些共同点?请结合选文内容作简要分析。(3 分)【答案】9(2 分)提供伙食 同“披”,穿给予,赠送都,全 10(2 分)B 1l 女仆拿热水来(给我)浇洗,用被子围着(我),(我)很长时间才暖和过来。12(3 分】

45、A虚心求教(或“恭敬有礼”)B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逊达远 C勤奋刻苦(或“反复诵读”)(A、C 处用四字词语概括、意对即可)13(3 分)都是反问句,加强了语气,能警示读者并引起读者思索,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都总结了上文,表明了作者的观点:甲文强调专心是业精德成的重要条件,乙文肯定默诵是熟记书本内容的有效手段。【参考译文】郑板桥小的时候跟随他的父亲,没有其他的老师。小的时候没有特别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虽然长大了,容貌丑陋,人们都看不起他。但是他读书能够自己刻苦,自己愤激,从浅的地方到深的地方,从低到高,从近到远,到达古人学问深奥的地方,使自己不多的性情才能力气得到昌盛。人们都说板桥读书善于记忆,不知道不容易记忆的地方,就善于背诵。板桥每次读一本书,一定要读千百遍。在船上,马上,被子里,有的时候在吃饭的时忘记了勺子筷子,有的时候对着客人不听他们的话,并且忘记了他们说的话,都在记忆书并且默默的背诵。书有不被记住的地方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