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课内外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4047.pdf

上传人:得****3 文档编号:83645844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572.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与朱元思书》课内外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4047.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与朱元思书》课内外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4047.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与朱元思书》课内外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4047.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与朱元思书》课内外对比阅读练习及答案4047.pdf(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郑梁梅中学初三语文复习练习 课题:与朱元思书课内外对比阅读 命题:许礼靖 审核:做题:班级:姓名:得分:用时:(一)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问题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与朱元思书吴均)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

2、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之乐,岂徒语哉!(与顾章书)吴均)注:还觅薜萝:意思是正准备隐居。薜萝,都是植物名。屈原楚辞: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薜荔兮带女萝。后以此代指隐士的服饰。梅溪:山名,在今浙江安吉境内。限日:遮挡阳光。幽岫:幽深的山穴。重:向往。竹实:又名竹米,状如小麦。隐士所食之物。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 分)互相轩邈()窥谷忘反()蝉吟鹤唳()岂徒语哉()2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山谷所资,于斯已办。3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请找出语句并加以简

3、要分析。(2 分)4这两篇山水小品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二)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问题 【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心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节选自与朱元思书)【乙】崇桢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潮。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争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 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

4、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而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选自陶庵梦忆)【注】挐:撑(船)。毳(cu)衣:毛皮的衣服。凇:水气凝成的冰花。沆砀(hng dng):天上的白气。芥:比喻细微,微小。白:酒杯。1解释选文中加点字的意思。(4 分)互相轩邈 窥谷忘反 上下一白 及下船 2下列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 分)()A急湍甚箭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B百叫无绝以为妙绝 C余强饮三大白项为之强 D问其姓氏其真无马邪 3翻译下列句子。(4 分)

5、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湖中焉得更有此人!4填空和简答。(5 分)甲文通过描写富春江的山水,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乙文中“雾凇沆砀舟舯中人两三粒而已”几句意境优美。有人依此作了一幅画,请你为这幅画加个标题:。(1 分)甲乙两文画线句都写环境的幽静,但艺术手法不同,请简析。(2 分)(三)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问题【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乙】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

6、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注释

7、:放鹤亭:位于今江苏徐州市云龙山上。陂(bi):水田。傃(s):向,向着,沿着。悒(y):通:“揖”,作揖。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 分)念无与为乐者 ()相与步于中庭 ()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故名之曰“放鹤亭”()2下列各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A欣然起行 大道之行也 B升高而望,得异境焉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C作亭于其上 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 D好之则亡其国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6 分)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8、A甲文中的“闲人”包含两层意思,既指自己和友人都是具有闲情雅致的人,也指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B乙文是诗人被贬徐州时所作,记述了他拜访云龙山人时的一番问答。C乙文指出,好鹤与纵酒两种嗜好,君主因之败乱王国,隐士却可以因之怡情,所以南面为君不如隐居之乐。这反映了作者在政治斗争失败后豁达向上的生活态度。D乙文的着眼点不在“亭”,也不在“鹤”,而在赞颂它们高雅的主人。苏轼以极其欣赏的态度摹写了张山人隐居生活的无穷乐趣。(四)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问题(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

9、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选自郦道元三峡)(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

10、,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 分)(1)略无阙处 (2)虽乘奔御风 (3)负势竞上 (4)望峰息心 2.写列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2 分)A.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C.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D.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 分)(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4.比较两篇短文的异同。(3 分)(1)两文都写了山和水,突出了山的连绵、高峻和水的 、等共同特征。(2)两文都写了猿鸣,但写作目的不同,三峡通过猿鸣烘托环境的 ,与朱元思书则通过猿鸣

11、表现了环境的生机勃勃。郑梁梅中学初三语文复习练习答案 课题:与朱元思书课内外对比阅读 命题:许礼靖 审核:做题:班级:姓名:得分:用时:(一)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问题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与朱元思书吴均)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

12、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之乐,岂徒语哉!(与顾章书)吴均)注:还觅薜萝:意思是正准备隐居。薜萝,都是植物名。屈原楚辞: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薜荔兮带女萝。后以此代指隐士的服饰。梅溪:山名,在今浙江安吉境内。限日:遮挡阳光。幽岫:幽深的山穴。重:向往。竹实:又名竹米,状如小麦。隐士所食之物。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 分)互相轩邈()窥谷忘反()蝉吟鹤唳()岂徒语哉()2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山谷所资,于斯已办。3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化静为动”的

13、手法,请找出语句并加以简要分析。(2 分)4这两篇山水小品文都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1向高远处伸展 同“返”,返回 叫 难道(各 0.5 分,共 2 分)2湍急的流水好像射出的箭一样快,凶猛的波浪好像马在奔跑。(2 分)山谷中(隐居生活)所需要的物品,在这里已经俱备。(2 分)3甲文: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0.5 分)作用:活灵活现地写出了树之高,山之奇。(0.5 分)乙文: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0.5 分)作用: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山之高,水之绿。(0.5 分)4抒发了作者喜爱美好的大自然(1 分)和避世退隐的高洁情趣(1 分)(意近即可,2

14、 分)【参考译文】我上个月因病辞官,回到家乡寻找隐居的地方。梅溪的西面,有座石门山。阴森陡峭的崖壁与天上的云霞争高下,独立的山峰遮住了太阳;幽深的洞穴包含着云雾,深谷小溪积聚着翠绿的潭水;蝉鸣鹤叫,水声清越,猿猴啼叫,和谐动听的声音相互混杂,声调悠长有音韵之美。我既然向来推崇隐居,就在那山上筑了房子。幸好菊花、竹米多。山谷中隐居生活的必需品,这里都已具备。这种地方被仁人智士所喜爱,岂是虚言啊。(二)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问题 【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15、。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心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节选自与朱元思书)【乙】崇桢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潮。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争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 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而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选自陶庵梦忆)【注】挐:撑(船)。毳(cu)衣:毛皮的衣服。凇:

16、水气凝成的冰花。沆砀(hng dng):天上的白气。芥:比喻细微,微小。白:酒杯。1解释选文中加点字的意思。(4 分)互相轩邈 窥谷忘反 上下一白 及下船 2下列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 分)()A急湍甚箭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B百叫无绝以为妙绝 C余强饮三大白项为之强 D问其姓氏其真无马邪 3翻译下列句子。(4 分)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湖中焉得更有此人!4填空和简答。(5 分)甲文通过描写富春江的山水,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乙文中“雾凇沆砀舟舯中人两三粒而已”几句意境优美。有人依此作了一幅画,请你为这幅画加个标题:。(1 分)甲乙两文画线句都写环境的幽静,但艺术手法不同,请简

17、析。(2 分)1.(4 分)比高 看到 全,部 到,等到(每空 1 分)2.(2 分)A 3(4 分)(1)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还像黄昏一样。(2 分,每小句 1 分)(2)潮中怎么还能有这样的人!(2 分)(“焉”1 分,解释为“哪里”也算对;语义连贯 1 分。)4(5 分)厌弃尘俗,向往自然。(2 分)“向往自然”写成“寄情山水”也算对。示例:湖山夜雪(1 分)写成“湖中赏雪图”、“雪夜赏西湖”、“湖心亭看雪”等也算对。甲文以声音衬托幽静(以闹写静),乙文文字简练,直接写静。(2 分)每点 l 分。甲文写成“以动衬静”也算对。【参考译文】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大雪接连

18、下了好几天,湖中行人,各种飞鸟的声音都消散了。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扁舟,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观赏雪景。湖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能(清晰)见到的倒影,只有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的一道痕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船上米粒般的两三个人罢了。我到了湖心亭上,有两个人铺着毡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那两个人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他们)邀请我一同喝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后告辞。(我)问他们的姓氏,原来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自语地说:“不要说相公

19、您痴情(于山水),还有像您一样(甚至比您更)痴情(于山水)的人呢!”(三)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问题【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乙】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

20、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注释:放鹤亭:位于今江苏徐州市云龙山上。陂(bi):水田。傃(s):向,向着,沿着。悒(y):通:“揖”,作揖。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 分)念无与为乐者 ()相与步于中庭 ()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故名之曰“放鹤亭”

21、()2下列各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A欣然起行 大道之行也 B升高而望,得异境焉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C作亭于其上 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 D好之则亡其国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6 分)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甲文中的“闲人”包含两层意思,既指自己和友人都是具有闲情雅致的人,也指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B乙文是诗人被贬徐州时所作,记述了他拜访云龙山人时的一番问答。C乙文指出,好鹤与纵酒两种嗜好,君主因之败乱王国,隐士却可以因之

22、怡情,所以南面为君不如隐居之乐。这反映了作者在政治斗争失败后豁达向上的生活态度。D乙文的着眼点不在“亭”,也不在“鹤”,而在赞颂它们高雅的主人。苏轼以极其欣赏的态度摹写了张山人隐居生活的无穷乐趣。1(4 分)(1)考虑,想到(2)共同,一起 (3)有时 (4)命名 2(3 分)B(远看 A.行走 实行、施行、推行 C.建造 产生 D.使灭亡 逃跑)3(6 分,每句各 3 分,关键词语解释正确,句子通顺即给分)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您懂得隐居的快乐吗?即使是面南称尊的国君,也不能和他交换。4(3 分)C(这反映了作者在政治斗争失败后的消极情绪。)【参考

23、译文】熙宁十年的秋天,彭城发大水,云龙山人张君的草堂,水已淹到他家门的一半。第二年春天,大水退去,张君搬到故居的东面。在东山的脚下。登到东山高处远望,能看到一个奇异的风景。张君便在那座山上建了一个亭子。彭城的山,山冈从四面合拢,隐约的像一个大环;只是在西面缺一个口,而云龙山人的亭子,恰好对着那个缺口。春夏两季交替的时候,草木茂盛,似乎接近天空;秋冬的瑞雪和皓月,千里一色。风雨阴晴,瞬息万变。山人养两只鹤,非常温驯而且善于飞翔。早晨就朝着西山的缺口放飞它们,任它们飞到哪里去,有时立在低洼的池塘,有时飞翔在万里云海之外;到了晚上就向着东山飞回来,因此给这个亭子取名叫“放鹤亭”。郡守苏轼,当时带着宾

24、客随从,前往拜见山人,在这个亭子里喝酒并以此为乐。给山人作揖并告诉他说:“您懂得隐居的快乐吗?即使是面南称尊的国君,也不能和他交换。面南的君主,即使清净深远幽闲旷达,像鹤这样,还不能过分享受,过分喜好就会使他的国家灭亡。而超脱世俗隐居山林的贤士,即使荒唐迷惑颓败迷乱像饮酒的人,还不能成为祸害,更何况对鹤的喜爱呢?由此看来,君主之乐和隐士之乐是不可以同日而语的。”山人很高兴地笑着说:“这话说得对啊!”(四)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问题(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25、,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选自郦道元三峡)(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

26、映,有时见日。(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 分)(1)略无阙处 (2)虽乘奔御风 (3)负势竞上 (4)望峰息心 2.写列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2 分)A.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C.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D.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 分)(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4.比较两篇短文的异同。(3 分)(1)两文都写了山和水,突出了山的连绵、高峻和水的 、等共同特征。(2)两文都写了猿鸣,但写作目的不同,三峡通过猿鸣烘托环境的 ,与朱元思书则通过猿鸣表现了环境的生机勃勃。1.(1)“阙”通“”缺,空缺;(2)即使;(3)凭借或依靠;(4)平息或停止 2.A 3.(1)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水路都被阻断了。(评分:“襄”“沿溯”各 1分,大意 1 分,其他翻译错误酌情扣分)(2)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评分:“经纶”“反”各 1 分,大意 1 分,其他翻译错误酌情扣分)4.(1)湍急、清澈;(2)凄凉或悲哀或凄清。(每空一分,意思对即得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