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学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解答实验探究大题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word3670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中学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解答实验探究大题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word36703.pdf(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教版中学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解答实验探究大题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word 1结合如图分析作答:(1)图二和中主要的有机物消化过程对应图一中曲线_(填字母),该营养物质最终分解成_。(2)牙龈出血,你会选择多吃图二中_(填数字)的食物。(3)食物的主要消化场所是_(填字母),与此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_(任写一条)。2下面是某小组进行测定某种食物能量的实验。他们准备测定的食物是花生、大豆和玉米。实验装置设计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本小组要研究的问题是_。(2)实验预测:实验过程中把质量相同的花生、大豆和玉米点燃,加热相同质量、温度的清水,哪一个使水温升高的最多_。(3)本实验的原理:利
2、用_食物时所放出的热量,作为检测食物所含能量的依据:1毫升水每升高 1,需要吸收 4.2 焦的热能。(4)实验结果:假如一粒花生种子燃烧,使锥形瓶内的 20ml 水从 20升高到 30,则一粒花生种子含有的能量是_。(5)结果分析:花生实际所具有的能量比测定的热量_(填多或少);实验中易拉罐的作用是_。怎样做到尽量减少实验中热量的散失_。3甲是中国居民的“均衡膳食宝塔”图,乙是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被消化的情况图。请据图回答:(1)图甲中第 1 层食物的主要成分在消化道的_开始消化,最终在_被消化成葡萄糖。表示该过程的是图乙中的_曲线(填 X、Y 或 W)(2)Y 曲线代表的物质在
3、 C 部位快速消化是_酶作用的结果。胆汁是由_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3)由图乙可知 _是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4)饭后立即进行剧烈运动会抑制食物的消化,其原因主要是运动时_(填序号,多选)胃、肠蠕动减弱 胃、肠蠕动增强 流经消化器官的血液量增加 流经消化器官的血液量减少 消化腺的分泌功能增强 消化腺的分泌功能减弱(5)某八年级女生平时很少运动,又喜爱甜食,体重增加很快。她希望自已身材苗条,所以计划每天不吃主食,只吃零食和一些水果。你认为她的想法合理吗?_。请你给她提出一些建议:_。4如图为人体肺泡与血液气体交换示意图。A,B 分别代表进行交换的两种气体,箭头表
4、示气体交换的方向。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 A,B 分别表示_、_。X 血管的名称为_。(2)若气体交换是发生在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气体交换后,血液中含量明显增多的气体是_。进入血液中的气体被组织细胞的“能量转换器”_利用,分解有机物获得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5如图所示是某人在 1 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1)曲线 AB 段表示_时肺内气压的变化。(2)曲线发生 BC 段变化时,呼吸肌_,胸廓的前后、左右、上下径都_。(3)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一瞬间是坐标系中的点_,此时肺内气压与大气压_。6看图回答:(1)血液流经肺泡外毛细血管后血液含
5、_多,含_少。血液由_血变成了_血。(2)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都很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_与_间进行气体交换。7用显微镜观察人体的结构,你可以发现一个奇妙的微观世界。请回答下列问题:(1)显微镜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_(填“低倍”或“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2)图 1 中,决定物像放大倍数的结构是_和_(填标号)。(3)图 2 是人血涂片视野,当人体有炎症时,数量高于正常值的是 _。(4)图 3 是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视野,_内红细胞呈单行通过。8图甲乙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及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图丙为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在选
6、择活小鱼时,应选尾鳍色素_的(填“多”或“少”),以利于观察。(2)用湿纱布包住小鱼的头部和躯干部,目的是_。(3)观察前,先要使小鱼的尾鳍平贴在培养皿上,然后用_(填“低”或“高”)倍镜进行观察。(4)图乙中的血管是_。理由是_。(5)丙图经过物质交换后从该血管流出的是_血。进入组织细胞内的氧气,最终在组织细胞的_内被利用。9甲图是血液分层现象示意图,乙图是血涂片在显微镜下的一个视野图。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取少量人的新鲜血液,放入盛有少量_溶液(防止血液凝固)的试管里,静置一段时间后,试管中的血液会发生分层现象。通过甲图分层现象可以看出,人的血液是由血细胞和 _两部分组成的。(2)乙图
7、中,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发现,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 _,它具有的形态结构特点是_,其功能是_。(3)小华的手被轻度划伤出血,但伤口处血液很快凝固止血,起主要作用的是图乙中的 _。若伤口受病菌感染发炎,数量明显增高的是 _。(4)图乙中所代表物质的功能是_。10“守道路畅通,保一方平安”是交通警察的职责所在,根据下列图示分析交警执勤的行为,回答相关问题:(1)刘警官看到一辆行驶不稳的汽车由远而近驶来,主要是由于图甲中 _的曲度可以调节,在_上形成物像,最终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青少年如果用眼不当,会造成近视,可以配戴_加以矫正。(2)“请出示你的驾驶证,行驶证”,随着刘警官声音的响起,司机图
8、乙中_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沿着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到_形成听觉。(3)刘警官要求司机对着酒精测试仪吹气,以检测是否酒驾或醉驾,此时司机的膈肌处于_状态,胸廓上下径缩小,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_。(“增大”或“减小”)11人体的多个系统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图中 A、B、C、D 表示相关的系统。请回答:(1)人体内环境主要是由_和_组成,与不断变化的外环境不同,它具有_的特点。(2)从图中可以看出,物质的运输和交换是通过_系统来完成的。(3)小肠是人体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下列结构特点中,与其吸收功能无关的是(_)A小肠内壁有小肠绒毛和皱襞 B小肠中有很多消化腺,能分泌消化液 C小肠绒毛仅由一层上皮
9、细胞组成 D小肠长 56 米(4)人体的代谢废弃物、多余的水和无机盐,主要通过肾小球的_作用和肾小管的_作用,形成尿液而排出体外。该过程是由 _系统来完成的。(5)在内环境稳定的维持中,各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使人体成为_。12目前,我国农村中小学学生均可享受国家免费提供的面包、牛奶等营养餐。下图表示某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据图回答:(1)面包中的淀粉在口腔中被初步消化为麦芽糖,此过程需要_的参与,麦芽糖及未消化的淀粉在小肠中被彻底分解为(a)_。(2)图中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此过程后,血液变成了营养丰富的_血。(3)物质 a 进入血液后,至少需要_次流经心脏,才能到达下肢肌肉细胞。(
10、4)肌肉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随血液流到肾脏,经过_的滤过(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_作用,形成尿液,最终排出体外。13下图表示人体内血糖浓度调节的部分过程,请分析回答:(1)人体内有对血糖敏感的感受器。当人体的血糖浓度高于正常水平时(如饭后),对血糖敏感的感受器会产生兴奋,作为效应器的_,在相应神经中枢的作用下会加速分泌胰岛素,使血糖浓度_,恢复正常水平。另外,某些激素(如甲状腺激素)也能影响胰岛素分泌。所以说,正常人的血糖浓度能保持相对稳定是_协调作用的结果。(2)如果胰岛素分泌功能障碍,血糖浓度超过正常水平,就可能形成糖尿病。目前,糖尿病患者常采取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治疗。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吗?
11、为探究这一问题,某科技小组设计了如下方案:在该探究方案中。起对照作用小鼠是_。a 步骤中将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目的是_。A为了降低神经系统的影响 B防止小白鼠自身分泌的胰岛素干扰试验 C让两鼠重新发育胰岛,参照统一 D破坏胰岛,让两鼠处于休眠状态,实验更准确 假如按照上述方案进行实验,最终仅在乙鼠的尿液中检测到了葡萄糖,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在理论上,为避免偶然性,保证实验结果更准确,应该_。14“守道路畅通,保一方平安”是云南保山“最美警察”马红的不懈追求.下面是她工作中的寻常一幕。(1)马警官看到一辆行驶异常的汽车由远而近开来,主要是由于图 1 中 _的曲度可以调节,在 _上形成物像,最
12、终在_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2)她迅速做出“靠边停车”的交通手势,司机看到手势后,将车停下,属于_(选填“简单”或“复杂”)反射。(3)“请你出示你的驾照”,随着马警官声音的响起,司机图 2 _中的感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沿着听觉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由于没有遵守交通规则,司机在接受相应处罚的同时也面红耳赤地向马警官表示以后一定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此现象说明人体生命活动在受到_的调节和控制的同时,还受到_调节的影响。15张大爷患有糖尿病。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以下糖尿病病因、治疗等问题:(1)胰岛位于_中,它分泌的胰岛素直接进入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随血液运到全身,发挥调节作用。这种
13、调节属于_调节。(2)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使之稳定在 0.1%左右。由此可知,图中表示张大爷餐后血糖浓度变化的曲线是_(填字母)。(3)针对张大爷的病情,医生建议他注射胰岛素治疗。胰岛素不能口服的原因是:它是一种蛋白质,进入消化道后会在_内被初步消化,从而失去疗效。(4)张大爷和手在偶然受到针刺时会立即缩回,从神经调节方式看,这属于_反射,完成该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_(填“脊髓”或“大脑皮层”)。1D 解析:Z 氨基酸 D 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详解】(1)图一中 X 表示淀粉的消化曲线,Y 表示的是脂肪的消化曲线,Z 表示的是蛋白质的消化曲线,图
14、二中,主要含有糖类,主要含有维生素和无机盐,和主要含有蛋白质,主要含有脂肪,故图二和中主要的有机物消化过程对应图一中曲线 Z,蛋白质的最终分解产物是氨基酸。(2)牙龈出血可能是缺少维生素 C 引起的,需要多吃图二中的食物。(3)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是小肠,各种营养物最终在小肠内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故小肠对应图一中的 D,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这与其功能相适应。2不同的食物含有的能量一样多吗?花生 燃烧 840J 多 防止能量散失 花生仁和核桃仁点燃后迅速放入锥形瓶底;让火焰的外焰接触锥形瓶底;让花生仁和核桃仁充分燃烧完;火焰尽量靠近锥形瓶底中央等 【分析】
15、(1)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搜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2)种子的成分包括有机物(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和无机物(水和无机盐)。有机物是含碳的化合物,容易燃烧,而无机物是不含碳的,熔点高,不易燃烧。每克食物在体外充分燃烧时释放的热量,是食物的热价。食物的热价反映出食物中储存能量的多少,据此解答。【详解】(1)由题干可知,实验小组进行了探究实验“测定不同食物中的能量”的实验,所以,本小组要研究的问题是:不同的食物含有的能量一样多吗?(2)如果实验过程中把质量相同的花生、大豆和玉米点燃,加热相同质量、温度的清水,花生使水温升得最高,因
16、为花生含有脂肪,热量较高。(3)本实验的原理:利用燃烧食物时所放出的热量,作为检测食物所含能量的依据:1 毫升水每升高 1,需要吸收 4.2 焦的热量。(4)资料提示:1mL 水每升高 1需要吸收 4.2J 的热量,因此,一粒花生米燃烧,使20mL 水由 20上升到 30放出的热量是:4.220(30-20)840(J)。(5)在实验过程中,尽管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由于条件所限,还是会有一部分热量散失掉,因此,实际上种子全部燃烧产生的热量比上述热量多。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减少热量的散失,提高可信度,应该在锥形瓶外罩一保温装置(如底部有比锥形瓶口径略大圆孔的空易拉罐),或实验过程中尽量在密闭的环
17、境中进行等,所以在这个实验中,易拉罐的作用是防止能量散失,因此实验中易拉罐的作用是防止能量散失。为了尽量减少花生仁或核桃仁在燃烧过程中能量的丢失应做到:花生仁和核桃仁点燃后迅速放入锥形瓶底;让火焰的外焰接触锥形瓶底;让花生仁和核桃仁充分燃烧完;火焰尽量靠近锥形瓶底中央等。【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测定某种食物中能量的实验。3D 解析:口腔 小肠 X 胃蛋白 肝脏 D 小肠 不合理 均衡营养,加强锻炼(合理即得分)【分析】为了做到合理营养,按图甲“平衡膳食宝塔”均衡摄取五类食物,即谷类食物进食量最多,其后依次是蔬类水果类、鱼、肉、蛋类、豆奶类、油脂类,以避免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图乙中横坐标
18、依次表示消化道的各个器官,其中 A 是口腔,B 是咽和食道,C 是胃,D 是小肠,E 是大肠;纵坐标表示食物未被消化的程度;曲线 X、Y、W 表示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在消化道内的消化过程。【详解】(1)甲图“平衡膳食宝塔”均衡摄取五类食物,即谷类食物进食量最多,其后依次是蔬类水果类、鱼、肉、蛋类、豆奶类、油脂类。淀粉开始进行化学性消化的起点是口腔,淀粉在口腔内唾液的作用下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在小肠内消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葡萄糖。因此,图甲中第 1 层食物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在消化道的口腔开始消化,最终在小肠被消化成葡萄糖。表示该过程的是图乙中的 X 曲线。(2)蛋白质开始进行化学性消化的起点是胃,蛋
19、白质在胃蛋白酶的作用初步消化,初步消化的蛋白质在小肠内消化液的作用下分解为氨基酸。因此,Y 曲线代表的物质蛋白质在 C胃内快速消化是胃蛋白酶作用的结果。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胆汁是由肝脏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3)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这是与小肠的结构特点相适应的:小肠长约 56 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因此,由图乙可知 D 小肠是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
20、(4)饭后立即剧烈运动,会使肌肉内的血流量增大,而导致流经消化器官的血液量减少,导致胃、肠蠕动减弱,消化腺的分泌功能降低,分泌的消化液减少,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因此,饭后立即进行剧烈运动会抑制食物的消化,其原因主要是运动时胃、肠蠕动减弱,流经消化器官的血液量减少,消化腺的分泌功能减弱。(5)甜食或零食的主要成分是糖类,糖类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并且平日很少运动,则会造成营养过剩,这些物质在体内转化为脂肪储存在皮下,造成肥胖,使体重增加很快。每天很少吃饭,只吃零食和一些水果,会因糖类、蛋白质摄取不足,造成营养不良,影响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应该一日三餐,按时进餐,均衡摄取五类食物,加强锻炼,保持健
21、康体重。因此,某八年级女生平时很少运动,又喜爱甜食,体重增加很快。她希望自己身材苗条,所以计划每天不吃主食,只吃零食和一些水果。她的想法不合理,提出建议是均衡营养,加强锻炼。【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合理膳食的原则,食物的消化过程,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4A 解析:氧气 二氧化碳 肺静脉 二氧化碳 线粒体 【分析】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时,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气体由高浓度的地方扩散到低浓度的地方。氧气由肺泡扩散进入血液,二氧化碳则是由血液扩散进入肺泡。结合题目进行答题。【详解】(1)气体 A 是从肺泡扩散进入血液,B 则是从血液扩散进入肺泡。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高于肺泡内的浓度,氧气浓度低
22、于肺泡内的浓度,由此判断,A 是氧气,B 是二氧化碳。血液流过肺部的毛细血管后,进入 X 血管,X 血管就是肺静脉。(2)若气体交换是发生在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组织细胞中含二氧化碳量多,氧气少,因此,二氧化碳进入血液,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气体交换后,血液中含量明显增多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进入血液中的气体被组织细胞的“能量转换器”线粒体利用,分解有机物获得人体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点睛】分清出在人体的那个部位进行气体交换,结合该部位的功能、特点,很快就能知道气体交换的结果。5B 解析:吸气 舒张 变小 B 相等 【解析】呼吸运动的过程是: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
23、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1)曲线发生 AB 段变化时,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是吸气过程。肋间肌和膈肌都收缩,肺的容积增大,外界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2)由图看出曲线 BC 段,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部分气体排出体外,是呼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
24、成被动的呼气运动。(3)AB 是吸气过程,BC 是呼气过程。因此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一瞬间是坐标中的B,B 点还是呼气开始的一瞬间。此时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 0,表示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值相等,既不吸气也不呼气。6氧 二氧化碳 静脉 动脉 肺泡 血液 【详解】(1)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肺泡中氧气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由肺静脉流入左心房;(2)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左右支气管进入左右两肺后反复分支,
25、愈分愈细,形成许多树枝状的分支,分支到细支气管时,管壁的软骨环消失,管壁几乎全部由平滑肌构成,细支气管再分支到呼吸性细支气管时,其管壁的某些部分向外突出形成肺泡,肺泡是肺的功能单位,肺泡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并且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样的结构特点适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人体内的气体交换也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来完成的,所谓气体的扩散作用,即一种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扩散到浓度低的地方,直到平衡为止。7低倍 白细胞 毛细血管 【分析】(1)图 1 中目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物镜;(2)图 3 中毛细血管;(3)图 2 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详解】(1)对
26、光时,要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2)目镜和物镜决定物像放大的倍数,放大倍数即二者的乘积。(3)当细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并将细菌吞噬。白细胞的主要功能为防御病菌、免疫和清除坏死组织等。当人体有炎炎症时,白细胞的数量将显著增加。(4)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故是毛细血管。【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知道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8少 保证小鱼正常呼吸 低 动脉 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 静脉 线粒体 【分析】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
27、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小动脉,血液流动的速度最快;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小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连通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图中是动脉,是毛细血管,是静脉。【详解】(1)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流情况时,为了便于观察,应选取尾鳍色素少的活鱼,若尾鳍的色素较深时,不易观察到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情况。(2)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的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3)观察前要先把这条小鱼放在培养皿里,使尾鳍平贴在培养皿底部,然后用低倍镜进行观察。因为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
28、视野越暗,倍数越小,视野越亮,小鱼尾鳍内的毛细血管中有血液,颜色较重,因此我们要用低倍镜观察,视野较亮。(4)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流向主干的是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毛细血管。图中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的是血管是动脉,图中血液由分支流向主干的是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血管是毛细血管。据此可知,是动脉,是毛细血管,是静脉。(5)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为含氧少的静脉血,故经过物质交换后,流出的是静脉血。氧气和营养物质进入组织细胞,在组织细胞的线粒体这个结构进行了呼吸作用,释放出能量,供给
29、人体的生命活动。【点睛】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到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情况,并能识别各血管的名称。9A 解析:抗凝剂 血浆 红细胞 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没有细胞核 运输氧气 血小板 白细胞 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分析】甲图中血液中加入柠檬酸钠溶液后会出现分层现象,如图:因此甲图中 A、B、C 三层中的物质依次是血浆、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B、C 层的细胞总称为血细胞。乙图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为血浆。【详解】(1)甲图量筒里放入柠檬酸钠(抗凝剂)的目的是防止血液凝固。结果血液出现分层现象。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2)单位体积内数量最
30、多的血细胞是红细胞,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没有细胞核,内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所以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气。(3)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功能。白细胞吞噬病菌,有防御和保护作用。(4)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血浆中含有大量的水,还含有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点睛】掌握血液的组成和功能是解题关键。102 晶状体 视网膜 凹透镜 耳蜗 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舒张 增大 【分析】图甲可知 1 是虹膜,2 是晶状体,3 是角膜,4 是睫状体,5 是巩膜,6 是视网膜,7 是视神经,8 是玻璃体。【详解】(1
31、)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因此,刘警官看到一辆行驶不稳的汽车由远而近驶来,主要是由于图甲中 2 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最终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近视眼患者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物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近视眼的矫正方法是配戴凹透镜。(2)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
32、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因此,“请出示你的驾驶证,行驶证”,随着刘警官声音的响起,司机图乙中耳蜗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沿着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3)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当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因此,刘警官要求司机对着酒精测试仪吹
33、气,以检测是否酒驾或醉驾,此时司机的膈肌处于舒张状态,胸廓上下径缩小,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增大。【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听觉和视觉的形成,近视的形成及矫正,肺通气的过程。11A 解析:血浆 组织液 稳定 A B 滤过 重吸收 C 一个整体 【分析】通过心脏的结构可简单判断 A 是循环系统;通过营养物质和不吸收的残渣可简单判断 B 是消化系统;通过肾小球肾小管等结构可简单判断 C 是泌尿系统;通过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可简单判断 D 是呼吸系统。【详解】(1)内环境有个特点:液体不在细胞内也不会接触空气。所以内环境就是人体内所有不在细胞中的液体,包括血浆和组织液,具有稳定性。(2)完成体内物质的运输
34、和交换主要是靠循环系统来完成的,通过心脏的结构可简单判断A 是循环系统。(3)小肠约长约 56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小肠中有很多消化腺,能分泌消化液,是与小肠的消化功能相适应的。(4)泌尿系统中,肾脏是主要器官,是形成尿液的场所。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每个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等组成。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
35、、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可见尿的形成经过了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5)人体由八大系统组成,组成人体的八大系统,各有其功能,整个人体再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从而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12唾液淀粉酶(或唾液)葡萄糖 吸收 静脉 2 肾小球 重吸收 【解析】【分析】图示表示了人体新陈代谢的部分生理过程,
36、包括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呼吸、血液循环、尿的形成等生理过程;图示中,a 是葡萄糖,表示消化,表示吸收,表示尿的形成。【详解】(1)淀粉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部位是口腔和小肠,开始消化的部位是口腔,在口腔中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淀粉被初步消化成麦芽糖;然后进入小肠,再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葡萄糖。因此,面包中的淀粉在口腔中被初步消化为麦芽糖,此过程需要唾液淀粉酶(或唾液)的参与,麦芽糖及未消化的淀粉在小肠中被彻底分解为【a】葡萄糖。(2)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吸收,经小肠绒毛吸收营养物质后的血液,小肠的细胞大量消耗了血液中的氧气,因此流经小肠后变成了含氧低、含营养物质丰富的静脉血。(3)葡萄糖
37、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后,最后经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需要通过肺循环再回到心脏的左心房、左心室,最后进入主动脉。具体路线是: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下肢的毛细血管网下肢肌肉细胞。可见,葡萄糖进入血液后,至少需要 2 次流经心脏,才能到达下肢肌肉细胞。(4)尿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虑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尿液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
38、收作用,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因此,肌肉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随血液流到肾脏,经过肾小球的滤过(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肾小管作用,形成尿液,最终排出体外。【点睛】正确识图有助于做好该题。从图示可知:营养物质的吸收、尿的形成和排出都离不开血液循环。13胰岛 下降 神经系统和激素 甲鼠 B 口服胰岛素不能治疗糖尿病 多用几只小鼠 【解析】【分析】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通过探究实验,掌握实验设计的“对照 解析:胰岛 下降 神经系统和激素 甲鼠 B 口服胰岛素不能治疗糖尿病 多用几只小鼠 【解析】【分析】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通过探究实验,掌握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和“控制单一变量原则
39、”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归纳能力。【详解】(1)人体内有对血糖敏感的感受器。当人体的血糖浓度高于正常水平时(如饭后),对血糖敏感的感受器会产生兴奋,作为效应器的胰岛,在相应神经中枢的作用下会加速分泌胰岛素,使血糖浓度下降,恢复正常水平。是由于胰岛素的调节作用,因为胰岛素可以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另外,某些激素(如甲状腺激素)也能影响胰岛素分泌。人体内血糖浓度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状态,不是由单一的激素完成的,而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的结果。(2)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一种激素,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也就是说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人体内胰岛素分泌
40、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病。胰岛素只能注射,不能口服,因为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如果口服,进入消化道后会在胃内被初步消化,从而失去疗效,在小肠内会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探究实验要求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要求只能有一个变量,本实验的变量为注射胰岛素,所以给乙鼠每次喂食前口服与甲鼠等量的胰岛素,与甲鼠作对照。因此乙鼠为实验组,甲鼠为对照组。当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后,胰岛就不起作用了,不能分泌胰岛素,这样做到额目的是避免胰岛素作用的干扰。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血糖的代谢,也就是说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
41、,从而降低血糖浓度,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病。在理论上,为避免偶然性,保证实验结果更准确,应该多用几只小鼠,避免偶然性。【点睛】考查胰岛素的作用。14晶状体 视网膜 大脑皮层 复杂(反射)4 耳蜗 神经系统 激素 【分析】图 1 中睫状体,角膜,瞳孔,虹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 解析:晶状体 视网膜 大脑皮层 复杂(反射)4 耳蜗 神经系统 激素 【分析】图 1 中睫状体,角膜,瞳孔,虹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图 2 中 1 鼓膜,2 听小骨,3 半规管,4 耳蜗
42、。【详解】(1)晶状体似双凸透镜,有折光作用;睫状体内有平滑肌,晶状体依靠悬韧带与睫状体相连,眼睛通过睫状体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当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2)司机看见交警靠边停车的手势后,是对手势这种信号的刺激做出的一种反应,此反射过程中,有大脑皮层的参与,因此属于条件反射。(3)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 4
43、 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司机在接受相应处罚的同时也面红耳赤,这说明人体生命活动受到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点睛】正确识图是做好该题的关键。15胰腺 激素 A 胃 非条件 脊髓 【分析】人体的胰岛位于胰腺中,属于内分泌腺,能分泌胰岛素,胰岛素能调节糖代谢,促进糖原的合成。加速血糖分解,降低血糖浓度。人 解析:胰腺 激素 A 胃 非条件 脊髓 【分析】人体的胰岛位于胰腺中,属于内分泌腺,能分泌胰岛素,胰岛素能调节糖代谢,促进糖原的合成。加速血糖分解,降低血糖浓度。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
44、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病。根据反射形成的过程可将其分为两类: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和复杂反射(条件反射)。【详解】(1)人体的胰岛位于胰腺中,属于内分泌腺,能分泌胰岛素,属于激素,它分泌的胰岛素直接进入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随血液运到全身,发挥调节作用,这种调节属于激素调节。(2)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使之稳定在 0.1%左右。张大爷患有糖尿病,因此张大爷的血糖浓度应该高于正常值,由此可知,如图中表示张大爷餐后血糖浓度变化的曲线是 A。(3)治疗糖尿病可以注射胰岛素来治疗,胰岛素只能注射,不能口服,因为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如果口服,进入消化
45、道后会在胃内胃液的作用下初步消化,从而失去疗效,在小肠内会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4)反射一般包括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据此可知,张大爷的手在偶然受到针刺时会立即缩回,从神经调节方式看,这属于非条件反射,完成该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点睛】本题考查胰岛素的作用,蛋白质的消化,反射的类型,人体的调节方式,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人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作用、缺乏症及其治疗,还涉及神经调节的内容,分析解答,结合图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