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七单元课外阅读专练卷(一)人教部编版(含答案)33589.pdf

上传人:得****3 文档编号:83616392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63.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七单元课外阅读专练卷(一)人教部编版(含答案)33589.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七单元课外阅读专练卷(一)人教部编版(含答案)33589.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七单元课外阅读专练卷(一)人教部编版(含答案)33589.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七单元课外阅读专练卷(一)人教部编版(含答案)33589.pdf(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七单元课外阅读专练卷(一)姓名:_ (一)深秋书简 北京城最值得流连的秋天景色,依我看不在香山山里而在山外,在燕山山脉逶迤而西的沿山一带。这时候乘坐汽车在八达岭以北的公路中行驶,车窗外就呈现出不断变换画面的自然景观。绕过一道山梁是一幅印象派油画,再绕过一道山梁又是一幅印象派油画。色彩从四面八方聚拢来,个个都活蹦乱跳,都有生命,黄的黄得彻底,红的红得透明,绿的绿得苍郁,就连天上的白云也卷曲如鸡毛,在瓦蓝瓦蓝的天空中飘荡。坐在车里的人们不由得兴奋起来,带着淡淡的伤感:“好个秋天呀,怎么如此仓促,还没把你看够就要走了呢?”公路两旁的白杨树已经老了,虽然树叶开始脱落,有的已经老得不成样子,枝丫毕露,

2、依然昂首向天。这白杨树生性倔强,就连它掉在地上的叶片也不甘心就此零落成泥,倘若有人踩上去,那金黄色的看似绵绵的绒毯定会发出抗议的叫喊。蓝天、自云、近处的白杨、远山的红树、山坳里的油松以及不知名的杂树乱草,车子真好像驶进印象派画家的油画里来了。色彩是如此调和,画面是如此丰满,汽车的发动机醉意朦胧地哼着。人们都不说话,好像也醉了,好像这一切,山、石、林、树、人,以及钢铁制成的车身,都有了生命,都在表现,都在使自己成为这些风景画中不可缺少的宝贵组成部分。1北京城最值得流连的秋色地点是_。2选文中第句各自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是静态描写还是动态描写?(填序号)A比喻 B拟人 C排比 D动态描写 E静态

3、描写(_)(_)(_)3.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为什么第 2 自然段还要重点写公路两旁的白杨呢?_ 4.根据短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描绘的是京郊山野的秋色,更是作者对秋色、对生命的感悟。B.第 2 自然段写白杨树,作者将它们人格化,表达了对白杨树顽强的生命力的赞美。C.第 3 自然段点明北京的秋天的特征是蓝天、白云、白杨。(二)黄果树瀑布 黄果树瀑布真是大自然的杰作!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开始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剩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

4、从织布机上垂下来。瀑布激起的水花,如云雾般腾空而起,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黄果树瀑布泻落在一片群山环抱的谷地里。我们自西面顺着石阶往下走,一直来到谷底。坐在水边一块岩石上,离那道瀑布近得很,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撩过水来洗洗脸。瀑布泻入谷底溅起的水珠直洒到我们的脸上,凉丝丝的,舒服极了。黄果树瀑布虽不如庐山瀑布那么长,但远比它宽得多,所以显得气势非凡、雄伟壮观。瀑布从岩壁上直泻而下,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坐在下面,仿佛置身于一个圆形的乐池里。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我们久久地坐着,任凉丝

5、丝的水珠扑上火热的脸庞,打湿薄薄的衣衫。聆听着訇然作响的瀑布声,只觉得胸膛在无限扩展,此时此刻的我们,完全沉醉了。(选文有删改)(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喧哗()舒适()闻名遐迩()(2)本文是按由远及近的顺序写的。先写远听 ,再写近观 ,接着写来到 之后的真切感受,使我们读了之后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3)第段从 、感受三个方面描绘了黄果树瀑布,表现了黄果树瀑布 特点。(4)本文从哪些感官角度描写了黄果树瀑布给人的感觉?()A.听觉 触觉 嗅觉 B.视觉 嗅觉 触觉 C.听觉 视觉 触觉 D.嗅觉 听觉 视觉 (5)读完文章,你想到哪句描写瀑布的诗句?请你写一写。_(三)茶乡 竹村坐

6、落在杭州市郊的青龙山脚下。它三面环山,一面靠水。每当春暖花开时节,山间那蜿蜒曲折的溪水便潺潺地流入村前的青龙河中。村后,漫山遍野郁郁葱葱,苍翠欲滴。那高大挺拔的是青竹,那纤巧细嫩的是茶树,相互掩映,编织成翡翠的绿衫。春天,茶农家家户户起早贪黑地摘春茶。姑娘们身背茶篓,迎着朝霞,踏着晨露,穿梭般地巡回在茶树旁。她们那灵巧的双手不停地上下飞舞:时而如小鸡啄米,时而如彩蝶翩跹,时而又如钢琴家娴熟地演奏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一大捧一大捧鲜嫩的茶叶装进了背篓。她们那五彩的衣裳点缀着明丽柔和的绿色海洋,引得那小蜜蜂看花了眼,忙着追逐那不断晃动着的花朵儿。太阳升上了头顶,露珠不知什么时候悄悄地隐没了身子。背篓

7、快满了,只听见此起彼伏的山歌在山坡回荡。(小鸟争先恐后,像开赛歌会似的在枝头叽叽喳喳。)空气中弥漫着早茶的清香,沁人心脾,使人陶醉。落日的余晖映红了天空,小鸟归巢了,晚霞也回家了。村里家家户户的烟囱冒出缕缕青烟。崎岖的山路上晃动着姑娘们的衣衫,小扁担吱嘎吱嘎地响着,把一担担冒尖的新茶挑下山来,焙制成驰名中外的龙井。每当我品尝这甘醇晶莹的碧茶时,心中便涌起阵阵乡思 1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1)沁人心脾:_(2)驰名中外:_ 2短文中画“”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多选)A对比 B排比 C拟人 D比喻 3填空。(1)我们曾品尝过清新爽人的_;现在,我们又品尝到甘醇晶莹的_。同时,我们还

8、能 品味出作者_之情。(2)短文第 35 自然段是按_顺序来叙述的。(3)画波浪线的句子属于_(静态 动态)描写;括号里的句子属于_(静态 动态)描写。4.短文最后一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_ 参考答案:(一)1.燕山山脉逶迤而西的沿山一带 2.AE ACD ABD 3.白杨树生命力最顽强,有利于凸显主题。4.C(二)1.喧嚣 舒服 远近闻名 2.水声 瀑布 谷底 3.形状 声音 气势非凡,雄伟壮观(大意相近即可)4.C 5.示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三)1呼吸到新鲜空气或喝了清凉饮料使人感到舒适,文中指呼吸到带有茶香的清新空气使人感到舒服。中外闻名,文中指竹村焙制的龙井中外闻名。2.BD 3.碧螺春 龙井 对家乡的热爱与思念 时间 静态 动态 4点明中心,升华文章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