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优秀教案3225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优秀教案32252.pdf(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课题: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设计一 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数学 年级/册 五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第 3 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不 规 则 物 体 的 体 积 难点名称 理解转化的数学思想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转化思想是小学数学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数学思想,而数学思想方法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和技能,它是一种数学素养,它需要长期的渗透和影响才能够逐步形成。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转化思想要求学生能根据已有的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要想较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数学思想,一方面要求学生要熟悉数学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解决问题时能迅速准确地来到解决该问题的最近
2、发展区,另一方面就本课来讲还需要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作为基础。难点教学方法 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直观呈现“等积变形的转化过程”。2.借助 ppt 的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转化的思想。3.思考这两种求不规则物体(橡皮泥和梨)体积的不同方法的共同点是什么。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回顾生活中的规则物体(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提出像橡皮泥、梨这样不规则的物体,该怎样求他们的体积呢?知识讲解(难点突破)1、根据橡皮泥的容易塑形的特点,将它捏成一个规则的正方体或长方体,再去求体积。2、明确橡皮泥在重新塑形的过程中,实际上是一个转化的过程,即把不规则的物体转化成规则的物体,并且在此过程中,体积不变,
3、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属于等积变形,初步感受转化的思想。3、利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对于像梨那样不易变形的不规则物体,该怎样求体积?它的体积又能怎样转化?4、利用水和量杯,初次体验“排水法”求梨的体积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利用排水法求梨的体积,实际上是把梨的体积转化成上升的那一部分水的体积,再次感受转化思想。5、通过思考求这两种不规则物体(橡皮泥和梨)体积的不同方法的共同点,进一步体会和认识转化思想。课堂练习(难点巩固)通过求土豆的体积是多少,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排水法”求物体的体积有两种不同的方法。深刻学生对排水的认识和对转化思想的理解。小结 今天我们再一次用“转
4、化”的思想探索了新知识,解决了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勤思考、善观察,捕捉新旧事物的联系,做一个学习和生活上的有心人。课题: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探索,能较好地掌握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方法。2.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的应变能力。教学重点:运用具体方法,来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西红柿、土豆、石头、量杯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想听曹冲称象的故事吗?师:介绍故事情节,重点环节说明。“把大象赶到船上,看船身往下沉多少,再沿着水面在船舷上划一条线,然后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
5、,等船下沉到划线的地方,我们称一称石头的重量。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用这个方法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不怕做不道,就怕想不道,只要同学们积极思考,善于动脑,就一能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师生交流、经历过程 师:出示西红柿、土豆、石头 师:这些物体不象长方体和正方体那样比较有规则,同学们想知道不规则的物体怎样求它们的体积吗?师:我们现在来做一个小实验,请两位同学上来,谁愿意上来?生:一位同学看容器现在的水位,并读出来,另一位同学随后把一个土豆放入此容器中,第一位同学再次读出此时的水位。师:要求其余的同学认真观察,看水位先后发生了什么变
6、化?为什么?师:请同学们结合刚才看到的实验围绕上述问题,师:看哪位同学能很快找到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师:学生自学课本,师巡堂点拨辅导。学生讨论:交流后汇报方法。学生:尝试练习 2、实验汇报、感悟收获 师:请同学将放在容器中的西红柿取出,观察水位先后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师:请同学把一个石头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又观察到了什么?生:讨论上述两个实验现象,并发表不同意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投影多媒体课件,再次直观感受;师:适当板书:A.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上升部分水的体积 B.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下降部分水的体积 C.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溢出部分水的体积 3、小结 师:上述的方法我们称它为用排水法
7、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三、实践反思、巩固运用 师:一个容器的底面积是 78 平方厘米。容器里装满水,水中沉没一块铜块。取出后,容器里水的高度下降了 2 厘米。体积是多少?生:组内讨论、集体讲评 师:一个长方体鱼缸,长 80cm,宽 50cm,蓄水深 20cm,现将一块石头假山模型完全放入水中,此时水面上升了 2cm,求这个假山模型的体积?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探讨出了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如果我们面对不规则物体是一个庞然大物或是细小的颗粒,又该怎样去计算它们的体积呢?课题: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设计三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求长方体和正方体容积的计
8、算方法。2.能根据实际情况,应用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3.通过学习,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的应变能力。教学重点:应用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难点:利用“排水法”探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方法。教法:利用已有的经验,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现在大家都会计算哪些物体的体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如何计算?我们把长方体和正方体叫做规则图形。规则图形的体积可以直接用公式来计算;那不规则的物体(如苹果、土豆、橡皮泥、鸡蛋、石块铁块、玻璃球、螺丝帽等),我们该怎样计算他们的体积呢?二、探究新知 1.研究橡皮泥的体积
9、。把不规则的橡皮泥转化为规则的长方体或正方体,量出它的长、宽、高,利用我们前面所学的体积公式计算出了橡皮泥的体积。2.实验验证排水法。(1)课件出示梨,问:它的体积是多少呢?我们还能用捏一捏、量一量的方法来解決吗?那该怎么解决这个难题呢?(2)回忆乌鸦喝水的故事,感受“上升的水的体积就是石子的体积”(3)利用“排水法”测梨的体积 3.用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应注意:(1)要注意把物体完全进入水中,并且水不能溢出来。(2)需要记录水的体积以及放入不规则物体后总的体积。4.可以利用上面的方法测量乒乓球、冰块的体积吗?为什么?三、巩固提升 1.求平均每个西红柿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2.珊瑚石的体积是多少?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1.可以用转化法:把不规则的物体转化为规则物体,2.还可以用排水法:放入物体后的总体积放入物体前水的体积=物体的体积 8cm 8cm 6cm 7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