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古诗文理解性默写279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古诗文理解性默写2791.pdf(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实用文档 标准 高三语文高考背诵理解性默写总汇 1 兰亭集序 晋 王羲之 一、根据语境要求和提示,填上相应的句子。1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环境优美的句子:_ _,_ _,_,_。气候宜人的句子:_,_。2兰亭集会时文人雅士们把盛酒的杯浮在水面从上游放出,循曲水而下,流到谁面前,谁 就取来饮酒赋诗的句子:_ _,_ _,_ _,_,_。3王羲之在兰亭聚会时看到天空的无边和事物的繁多之后,眼力舒展,胸怀开畅,极尽视听的乐趣,_,_,_ ,_。4.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兰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 感叹:,。5.王 羲 之 将 世 人大体 分 为 两 类“静 者”和“躁
2、 者”,并形 象 地 概 括 了 两 类人 的 生 活 内容:,。6生活中当我们专注于自己所喜欢的事物时,会达到忘我的状态而忽视时光的流逝,这很 容易让我们想起王羲之兰亭集序里的句子 ,。7我们喜欢的事物由生到灭,时间极其短暂,自然也会令人生发感慨,正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所写:,。8.作者用四句话来表现兰亭环境优美:,9作者在谈到兰亭盛会的宴饮之美时是这样写的:,。10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兰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感叹:,。11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来批评:,。12王羲之将世人大体分为两类“静者”和“躁者”,并形象地概括了两类人的
3、生活内容:,;,。【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写到人们各有自己的情趣取向:“,;,。”】二、文化文学常识填空:1文常:兰亭集序选自_ _,王羲之,字_,_(朝代)琅玡临沂人,是中国古代杰出的_家,有“_”之称,世称“_”。2.本文是一篇序言。“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不论是古代还是今天,都有一种叫作“序”的文章,比
4、如王羲之描述文人雅集的 、初唐四杰之一的 记述高阁盛宴的 、自勉励人的送东阳马生序、现代文学巨匠 交待写作因由的 呐喊自序,等等。2 滕王阁序 唐 王勃 一、根据语境要求和提示,填上相应的句子。1.王勃在滕王阁序一文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天阔水远、孤鹜高飞、晚霞绚烂的秋景图,“,”此句化用自庾信的马射赋“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两句。2王勃滕王阁序一文写景字字珠玑,尤其是“,”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3 王勃的滕王阁序被誉为千古奇文“,。,”赞美了滕王阁所在地物珍人杰,钟灵毓秀的特点。4南昌的滕王阁和武昌的 、洞庭湖畔的 、山西的 并称为
5、中国四大名楼,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鹤汀凫渚,;,”盛赞其因地制宜,依形就势的建筑特征,实现了自然美和人工美的高度统一。5初唐四杰之一 在滕王阁序开篇即以“,。,”交代出洪州的地理位置,而且极写其地势之宏伟。接着用“,;,”洪都物产丰富,人才俊美。6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里用“渔舟唱晚,”的诗句形象地表现了古代的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渔舟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7王勃滕王阁序用“,”盛赞滕王阁宴会宾客中,文人雅士的非凡文采,用“,”极写阁中宴席上英雄豪杰的雄才大略。8 滕王阁序的作者用夸饰笔法,描写滕王阁的超拔绝世气势“,;,”用一仰一俯视觉角度的有意对比
6、,表现滕王阁高峻的特点。9王勃滕王阁序用“,;,”写出了滕王阁四周人烟繁盛,富庶繁华的气象。10王勃滕王阁序中直接点出时间已到深秋的句子是“,”。写来宾驾着名车骏马造访滕王阁的句子是“,;,”;描写滕王阁周围景物的句子是“,;,”;描写滕王阁四周人烟繁盛,繁华富庶的句子是“,;,”。11傍晚时分,一叶叶小渔船飘荡在鄱阳湖的水面上,船歌相呼应和,悠长而辽远。此景此情正应了王勃滕王阁序中的两句:“;”12范仲淹有词云:“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其中关于“衡阳雁”的意象在王勃的滕王阁序中“,”也曾出现过。二、文化文学常识填空:滕王阁是唐高祖的儿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修建的
7、,旧址在今江西南昌赣江之滨,高宗时,洪州都督阎某重修此阁,并于上元二年(675)的重九日,在滕王阁欢宴群客。技压群雄,总述其事,写作了千古名篇 留下千古名句“,”其代表诗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他与 、并称为“初唐四杰”。3 师说 唐 韩愈 一、根据语境要求和提示,填上相应的句子。实用文档 标准 1.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 _ ,_ _”的观点是相同的。2.师说一文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明确的指出了从师的标准:“_
8、_,_,_,_。”3.柳宗元曾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这与韩愈师说中“_ _,_ _,_ _”所描述的现象一样。4.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5.师说一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_ _,_ _。”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6.求学需要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懂的就要去探求,或是向别人请教,正如师说中所说“,”,否则,就会像韩愈在师说中批判的对象一样,本末倒置,“,”。7.在 师说 中韩 愈所 指 的老 师 和教 小孩 子 读书 的 老师 是不 一 样的,即“彼童 子 之
9、师,。”8.师 说 中 强 调 了 从 师 是 为 了 学 道,和 他 人 的 年 龄 大 小 无 关 的 两 句 是:“,。9、从师态度不同,结果也不同。古之圣人才智超出一般人很远,“”;今之众人才智低于圣人很多,“”,这就造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是故“,”。10、韩愈写作师说一文的缘由是:“,。”11、“没有人是天生懂道理的”,这与师说中“,?”一致。二、文化文学常识填空:1.本文选自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 ,祖籍昌黎(今辽宁义县),自谓“郡望昌黎”,故世称“”。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 。谥号“文”,又称 。他是唐代 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
10、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唐宋八大家之一。与 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2.“说”是古代用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既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表明作者的 ,说明 。“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如“马说”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马说、师说就属这一文体。4 陋室铭 唐 刘禹锡 一、根据语境要求和提示,填上相应的句子。1 陋室铭中提挈全篇,点明主旨的句子是“,”。2描写“陋室”环境清幽、雅致的句子是“,”。3.表现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4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5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自己虽身居
11、陋室,却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的句子是“,。”6.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7.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8.表现作者交往之雅的句子是“,”。9.提到古代贤士的一句话是“,”。10.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11刘禹锡在陋室铬中紧扣“,”这一主旨。12写“陋室”恬静、雅致的句子是“_ _,_ _”。13写主人纵情畅怀、谈笑风生的句子是“,”。14从正反两方面写主人高雅情趣的句子是“,”。15与古贤名室类比的句子是“,”;全文的点晴之笔是“_”。二、文化文学常识填空:1刘禹锡,字 ,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
12、言系出中山,3 其先中山靖王刘胜,晚年自号 。代大儒、哲学家、文学家、诗人,有“”之称。2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 并称“刘柳”,与 、合称“三杰”,并与 合称“刘白”,有 、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 ,存世有刘宾客集。5 泊秦淮 唐 杜牧 一、根据语境要求和提示,填上相应的句子。1 泊秦淮以曲笔深沉地表达了晚唐诗人()对时事的忧虑,“”,于婉曲轻利的风调之中,表现出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无限的感慨,堪称“绝唱”。2晚唐诗人杜牧以济世之才自负,其诗文中多指陈时政之作。在“七绝”中,诗人以冷眼看事,以醒目观醉者,以历史讽现
13、实:多少王朝的衰败,就是在人们醉生梦死、无忧无虑的享乐声中不知不觉酿成,其诗云“,”。3严羽沧浪诗话中说作诗“发句好尤难得”。杜牧泊秦淮堪称范例,“,”。“”绘成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先声夺人。之后七个字“”承上启下,网络全篇,诗人构思的细密、精巧可见一斑。4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吴国的诗句是“,”。二、文化文学常识填空:1杜牧,字 ,号 ,京兆万年人。杜牧是 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著有 。杜牧的诗歌以 著称,内容以 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
14、 并称“小李杜”。2.前 人论七绝,盛唐推 、。中唐 推李益、。晚 唐则举 和 。我们熟知杜牧的著名著作有 、。其 为后世传诵。6 苏幕遮(碧云天)北宋 范仲淹 一、根据语境要求和提示,填上相应的句子。1范仲淹的苏幕遮一起笔就以“,”两句展现出一派长空湛碧、大地橙黄的高远境界,极富画面美和意境美。2.古诗词中,芳草、斜阳往往与乡思别情相联系,范仲淹的苏幕遮中“,”两句,就是借芳草、斜阳来表达诗人的乡思离情的。3.范仲淹的苏幕遮中抒写作者夜不能寐的语句是:“,”4范仲淹的苏幕遮中表达诗人欲借酒浇愁,反更增乡思之苦的语句是“,实用文档 标准 ”。5范仲淹苏幕遮中用顶真的手法描写秋景的语句是“,”。
15、6范仲淹苏幕遮中“,”两句以互文对举的形式表达出诗人羁旅漂泊之久和乡思离愁之深。7范仲淹苏幕遮中“,”三句将天、地、山、水通过斜阳、芳草组接在一起,构成一幅意境悠远的画面。8古诗文中,明月、高楼常常成为旅人游子思乡怀远的凭借,范仲淹苏幕遮中就有如此感叹:“,。”二、文化文学常识填空:1范仲淹(9891052 年),字 ,汉族,(朝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谥号文正,世称“”。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他倡导的“,”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2他在学术上以易学著名,其文学亦为后世景仰。在文风卑弱的宋初,他反对西崑派,反对骈体文,主张质朴的、有实际
16、社会内容的作品来矫正文弊。他一生论著很多,诗、词、散文都很出色,有不少爱国忧民、反映社会现实的好作品,艺术上也颇见工力,颇具特色。作品集为 。他上继李、杜、韩、柳,下启欧阳修、曾巩、三苏、王安石等,与穆修、柳开一起,为北宋的 运动奠定了基础。7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北宋 苏轼 一、根据语境要求和提示,填上相应的句子。1.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词人从视觉、听觉角度,同时运用比喻生动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的语句:“,。”2.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正值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语句是:“,。”3 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赤壁战场上,周瑜从容娴雅,沉着应战,指挥若定的儒将风度形象“,。”4 念奴娇 赤
17、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5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既点题,又为周瑜出场营造声势的诗句是:“,。”8 定风波 北宋 苏轼 一、根据语境要求和提示,填上相应的句子。1苏轼定风波中,表明作者坦然面对人生挫折,隐有归隐之心的句子是:,。2苏轼定风波中,表明作者坦然面对人生挫折的旷达胸怀句子是:,。3 上阙中表现作者轻视风雨的句子:,?4下阙描写雨过天晴的句子:,。5最能体现苏轼超然物外情怀的句子:,。6.苏轼的定风波作于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一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二、文化文
18、学常识填空:1.苏轼,字子瞻,号 ,自号 ,世称苏仙。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北宋眉州眉山人。其诗题材广阔,风格 ,善用 ,独具风格,与 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 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又工书画。2.苏轼在文学艺术上,成就为历代推崇:诗文成就为李杜、韩柳之后的高峰,与欧阳修并称为“_ _”。与其父及弟并称“三苏”,都列入“_ _”他的词开一代新风,是_ 的代表。他的书法、绘画成就杰出,书法是“_ _”四大家之首。总之,他富有创新精神而又才华横溢,尤其在文学上成为继往开来的盟主。当时许多著名文人都受其影响,如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人称“_ _”。9 书愤 南
19、宋 陆游 一、根据语境要求和提示,填上相应的句子。1陆游“,”,表现了抗击金兵的豪迈气概。2、陆游书愤记述两次抗金胜仗的句子:“,”。3、书愤陆游曾用“,”的诗句来表达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4、书愤诗人用典明志并表现了诗人壮志未酬的苦闷与悲怆的语句:“,”。5诗人常借缅怀古人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如陆游在书愤中写道:“,”。10 钗头凤 南宋 陆游 一、根据语境要求和提示,填上相应的句子。1.陆游在钗头凤中,回忆往昔与唐氏偕游沈园时,美好情景的词句是“,。”2.钗头凤中,陆游一语双关地揭示了他曾经历的爱情悲剧的根源是“,。”3.夫妻被迫分离,双方都会遭受巨大的创痛与折磨,陆游在钗头凤中用“,”,表达
20、了这种分离带给他们的满怀愁怨。4.陆游来到沈园,看到春光依旧,物是人非,因思念憔悴,潸然泪下,这种情感凝聚成钗头凤里“,”的词句。5.陆游在钗头凤中,想借用苏慧回文诗典故来寄去他的相爱的誓言,却不能够的怅惘之情的词句是“,”。6.在钗头凤中,描绘了桃花飘落春风之中,亭台依旧,却物是人非的词句是“,”。二、文化文学常识填空:1陆游(1125-1210),字 ,号 ,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朝代)爱国诗人。家庭的教育,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 的思想和 的壮志。他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能诗文”,他还学剑,钻研兵书。二十五岁左右,向具有爱国思想的诗人曾几学诗,受益不浅,从此确定了他的诗歌创作的爱国
21、主义基调。2陆游,今存诗将近万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还有词一百三十首和大量的散文。其中,诗的成就最为显著。前期多为爱国诗,诗风 、。后期多为田园诗,风格 、。他的诗最鲜明的特色是洋溢着强烈的 精神。毛晋放翁词跋说:“杨用修(慎)云:放翁词纤丽处似淮海(秦观),雄慨处似东坡。予谓超爽处更似稼轩耳。”说明他的词,多数是 的作品,但也有不少慷慨激昂的作品,充满 激情。他的散文成就也很高,被前人推为 。所写的政论、史记、游记、序、跋等,实用文档 标准 大都语言洗炼,结构整饬。11 声声慢 宋 李清照 一、根据语境要求和提示,填上相应的句子。1李清照的声声慢十四个叠字层层铺叙,分三个层次,由外而内,由
22、浅入深,把词人内心深处的悲哀、孤独、寂寞、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2.运用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环境、行动、细节来展现词人内心世界的句子有:“,!,、。”3.直抒胸臆的句子是:“,!”4、声声慢一词中从动作、环境到心理感受多层次地表现出寡居老人闷坐无聊、茫然若失而四顾寻觅的恍惚悲凉心态的句子是“,、。”5.运用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环境、行动、细节来展现词人兀自独坐,百无聊赖,无所依傍的内心世界的句子有:“,!,。”6.词人化繁为简,化多为少,把所有的凄苦,所有的孤独,所有的无奈,所有纷繁的说不尽的思绪,用“,!”代之。二、文化文学常识填空:1李清照,号 ,汉族,齐州章丘人。宋代(两宋之交)女词人,词
23、派代表,有“”之称,与辛弃疾并称“”。2她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 ,后期多 ,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 手法,自辟途径,语言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 ,提出词“”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有 辑本。12 小石潭记 唐 柳宗元 一、根据语境要求和提示,填上相应的句子。1 小石潭记中直接写出潭水特征的语句是“”。2 小石潭记中写出潭中石头形态各异的语句是“,”。3写出小石潭源头悠远、两岸弯曲的语句是“,”。4 小石潭记中表现溪水蜿蜒曲折
24、的语句是“,”。5写游鱼动态的句子“,”。6写游鱼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句子是“,”。7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8作者是如何发现小石潭的?“,”。9文章如何描写潭水清冽的?“,”。10 小石潭记一文写潭边树、蔓优美姿态的句子是“,”。11 小石潭记一文描写小潭周围凄清的环境,抒发自己寂寞处境中悲凉心绪的句子是“,”。12文中衬托作者抑郁忧伤心情的句子是“,”。13作者离开小石潭的原因是“,”。13 阿房宫赋 唐 杜甫 一、根据语境要求和提示,填上相应的句子。1从最普遍的民心人性的角度,说明人心没有区别,都追求幸福快乐、都挂念家小,对秦统治者的残民以自肥作了有力的抨击的语句是
25、“,。,。”2作者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所繁华奢靡,与老百姓的的劳作吃穿作对比,其中描写“乐声之多与市井言语对比”的句子是“,。”3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揭露和控诉了秦的自私无道的语句是“,。”4杜牧在文中告诫后人光是感叹是没有用的,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让历史重演,如果不能够吸取教训终将重蹈覆辙的语句是“,;,”。5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阿房宫赋中说“,”。6.作者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所繁华奢靡,与老百姓的的劳作吃穿作对比,其中描写“乐声之多与市井言语对比”的句子是“,”。二、文化文学常识填空:1.阿
26、房宫赋是 朝 (作者)写的 (体裁)的典型代表。运用 (手法),借写阿房宫的兴建毁灭,阐述 的道理。他与 被称为“小李杜”。14.醉翁亭记 北宋 欧阳修 一、根据语境要求和提示,填上相应的句子。1概括描述滁州地理环境特征(领起全文)的句子是:。2“醉翁”之号的由来是什么?,。3根据句意填空: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真是“”,意在借此干涉别国内政。4文章中微露主旨(为后人传诵)的句子是“”。5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6描绘山间朝暮变化之景的句子是“,。”7本文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四季之景的句子是:(春),(夏),(秋),(冬),。8请写出傍晚归去时情景的句子“,。,。
27、”9写滁州之人扶老携幼出外游玩的句子是:,。10写太守宴会上丰盛野味的句子是:,。,;,。11写太守之宴欢快热闹场景的句子是:,。12宴饮之时,太守的表现是:,。13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排偶句:“,”,描绘出两幅对比鲜明的画面,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琅琊山有晦有明,交替变化的朝暮景象。14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概括了山间四季的不同风光。“,”,一季一幅画面,都紧紧抓住山林泉石的特点,给人不同的美学享受。实用文档 标准 15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有动静对比之美。“,”,树木之境对比出百鸟啁啾之动,相得益彰。16“,众宾欢也。,太守醉也”。以众宾喧哗之动,对比出太守颓然之静,生趣盎然。17 的醉翁亭记与 的岳
28、阳楼记两篇名文不仅同是 (朝代)伟大文学家的作品,而且都表达了两位大家不同凡响的思想境界。在岳阳楼记中作者直抒情怀,“,”,醉翁亭记中作者含蓄深沉,把“与民同乐”的济民之情隐含在描写叙述之中,在醉中写乐,在乐中写醉,因而才留下了“,”的千古名句。15 岳阳楼记 北宋 范仲淹 1.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语句是:。2.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语句是:。3.借鸟欢鱼跃、花茂草盛描绘晴明之景的句子是:,;,。4.与“进亦忧,退亦忧”相照应的句子:;。5.突出表达作者伟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6.突出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7.概括重修岳阳楼时的盛况的句子:。8.赞美滕子京政绩的句子:,。9.作者写这
29、篇文章的直接原因:。10.“前人之述备矣”中的“前人之述”具体指:。11.总写岳阳楼大观的语句:,;,。12.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广阔浩淼的句子是:,。13.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千变万化的句子是:,。14.写出岳阳楼地理位置的语句:,。15.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16.文中采用互文见义的修辞手法的句子:,。17.生活中有收获的喜悦,也有失去的痛苦,只要我们拥有“,”的良好心态就能正确对待人生。(用岳阳楼记原句回答)18.岳阳楼记中写道“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因景而异,在天气晴朗时“登斯楼”就会产生“,”的愉悦心情;在阴雨连绵时“登斯楼”就会产生“,”的悲伤心情
30、。19.表达作者忧国忧民思想的句子是:,。20.借鸟欢鱼跃描绘晴明之景的句子:,。21.新市长上任两年,全市面貌大变,千群同心,社会安定,各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真是“,”。22.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是:,。23.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大声疾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在本文中也有与之境界、情怀相似的句子:,。16 赤壁赋(节选)北宋 苏轼 一、根据语境要求和提示,填上相应的句子。1 赤壁赋中赤壁的景象是:“,。”2 赤壁赋中用“,”描写月出美景,月 下江面的
31、景象是:“,。”3苏轼泛舟于湖上,看到万顷湖面平如镜,皎月银辉万里,水天一色,只有自己这一叶孤舟时,似乎超脱世外,如仙人一样立于虚空之中的句子“,;,。”4描写客人箫声的句子是:“,。”赞美箫声极大的感染力的句子是:“,。”5 曹操叹人生短暂“譬如朝露”,苏轼则云“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6 庄子说人在宇宙中如一稊米,苏轼则说“渺沧海之一粟”7在赤壁之战中,曹操写信给孙权说:“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赤壁赋中描写曹操水军南下的情形是“,”。8 赤壁赋中描写曹操吟其短歌行一诗的情形是:“,。”9慨叹自身渺小是“,。”感叹人生短暂、羡慕自然无穷的语句是:“,。”10客人表达自己
32、的人生理想是:“,。”11文中表达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的语句是:“,;,。”12表达作者对待荣辱得失的豁达态度的句子是:“,。”13赤壁的清风明月,让作者找到了解脱“悲”的出路,作者写到:“,。”17 游褒禅山记 北宋 王安石 一、根据语境要求和提示,填上相应的句子。1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用“,”,表明古人游赏有所收获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2“,”照应“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3“,”照应“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不能穷也”。4“,”照应“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5“,”强调了“志”的重要作用。6“有志矣,亦不能至也。
33、”则说明成功做好一件事,光有志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力”才能实现。7“有志与力,亦不能至也”则说明成功做好一件事,光有“志”与“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物”才能实现。8“然力足以至焉,”是说有“力”而无“志”,因此未达到目的,这会被人讥笑,自己也会悔恨。9“,?”指出只要“尽吾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实用文档 标准 18 爱莲说 北宋 周敦颐 一、根据语境要求和提示,填上相应的句子。1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2全文的中心句是“,。”3周敦颐爱莲说咏莲名句“,。”4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5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
34、生活厌弃的句子是“,?”6作者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三方面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7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8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语句是“,。”9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10写君子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语句是“,。”11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19 氓 诗经卫风 一、根据语境要求和提示,填上相应的句子。1在诗中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另一说,用桑叶茂盛比喻男子情感旺盛之时的句子是“,。”2
35、桑葚是甜的,鸠多食则易致醉;比喻爱情是美好的,人多迷恋则易上当受骗的句子是“,;,。”3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了她刚烈的性格特点的语句是“,。”4 女主人公自嫁氓为妻,多年来所有的家庭劳作一身担负无余,甚至在氓变心后打骂她她仍起早睡晚,没有一天不是这样。勤劳的女人公实在让我们不得不敬佩在诗中能够体现这一点的语句是“,;,。”5女主人公婚前对爱情和婚姻充满幻想,深深地沉溺在爱情之中,也体现了她纯真、热情的一面,在文中能够体现这一点的语句是“,;,。”5在诗中直接表现她已不再相信爱情,并直接劝告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的句子是“,。”7她自豪地表明自己对爱情的忠贞,而以无比怨愤的心情,
36、痛斥那个男子的负义行为的句子是“,;,。”8以“淇”和“隰”的有界来喻示爱情的终结和痛苦的无边的句子是“,。”20.国殇 楚国 屈原 一、根据语境要求和提示,填上相应的句子。1读到屈原国殇中“_,_”,我们仿佛看到了楚国将士披坚执锐的雄姿和战车交错、短兵相接的激战情景。2屈原国殇中的“_”一句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战场上敌军之众多,来势之凶猛。在这种敌强我弱的情况下,“_”展现了楚军将士争先恐后,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3屈原国殇中,通过“凌余阵兮躐余行,_”描写了在敌军冲入楚军阵地和队伍之时,战车战马伤亡严重的危急战争形势。4屈原国殇中的“_,援玉枹兮击鸣鼓”,让我们看到了楚军将帅埋轮
37、系马、挥槌击鼓的特写镜头,将士们背水一战、殊死拼搏的高大形象深入人心。5屈原国殇中惨烈的激战场面,使得“_ _”,真所谓“惊天地泣鬼神”,战争的结局是“_ _”,将士壮烈牺牲、横尸遍野,这令人不禁顿生悲凄之意,深表敬悼之情。6屈原国殇中“_ _,_ _”两句,以天神惊怒、将士尽亡来凸显战争的激烈与残酷现实。7屈原国殇中,“_ _,平原忽兮路超远”与荆轲易水歌高唱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之句,皆为以身许国、振聋发聩的豪言壮语。8.屈原国殇中英勇的将士们死后仍保持着战斗的雄姿“_ ”,并表现出“_ _”的虽身亡而志不屈的英雄主义精神。9.屈原国殇中“_ _,_ _”,两句是对将士勇武
38、、刚毅崇高品德的高度赞扬。10.每当我们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时,脑海中会涌现出国殇的最后两句“_ _ _,_ _”,体现了我们对烈士们不泯英灵的崇敬之情。21.归园田居 晋.陶渊明 一、根据语境要求和提示,填上相应的句子。1.归园田居中表明作者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回乡开荒种地,过田园生活的句子是:“_,_。”2.归园田居中表现作者早出晚归,不辞劳苦的句子是“_,_ _。”3.归园田居中透过“_,_”两句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生活十分闲适,有很多空闲时间。4.归园田居中描写乡村中常见的声音的句子是“_,_ 。”5.归园田居中表现诗人摒弃尘俗,渴望返归自然(无对偶)的诗句是“_,_。”6.对自由生活
39、的向往是很多诗作的共同主题,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7.归园田居中“_,_”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8.归园田居中“_,_”两句,写诗人作为一个官宦人家的子弟,作为一个熟读儒家经书的知识分子,为了供养家小,不能不违逆自己的“韵”和“性”,奔波于官场。回头想起来,那是误入歧途,误入了束缚人性而又肮脏无聊的世俗之网。9.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归
40、园田居中,与这画面相应的诗句是“_,_。_,_。_,_。_,_。”22.梦游天姥吟留别 实用文档 标准 唐李白 一、根据语境要求和提示,填上相应的句子。1 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_ _,_ 。”2古代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比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 ,_ _。”3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_ _,_ 。”4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_ ”和“_ ”令人叹为观止。5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天姥山巍峨、挺拔的诗句是“,。,。”6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仙人盛会异彩
41、纷呈场面的句子是“,。,。”7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揭示入梦原因的句子是“,。,。,”8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_ _,_ 。”9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10描写天门山打开的雄伟气势的句子是“,。,。”11表现李白鄙弃权臣贵戚的傲骨的句子是“_ _ _,_ 。”12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很多诗作的共同主题,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_ _ _,_ _ 。”13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流露出无奈极情绪: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也有无奈情绪的流露“_,_ 。”2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
42、此寄 唐李白 1.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手法表达诗人对朋友深切关心的句子是“_,_。”2.诗中借景抒情蕴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远的诗句是“_,_。”3.将月亮人格化,以寄托自己的离愁的诗句是“_,_。”4.写景兼点时令,含有漂泊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_。”5.而“”句写闻讯,暗含悲痛之意,表现旅途艰难。24.登高 唐杜甫 1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_ _ _,_ _”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2杜甫在登高一诗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_ _,_ 。”3杜甫在登高一诗
43、中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_ _ _,_ 。”用落叶和江水抒发了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4 杜甫 登高 一诗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_ _ _,_ _。”5杜甫在登高一诗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 _,_ _”是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6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_,_ _。”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25.蜀相 唐杜甫 1、杜甫蜀相中“_ _,_ _”两句,诗人运用带有咏叹情调的自问自答句式,把一
44、种追思缅想情意,作了极为深微的表达。奠定了全诗“沈挚悲壮”的风格基础,并且洋溢着一种蕴借哀凉的气氛。2、杜甫蜀相中“_ _,_ _”两句,写对诸葛武侯的评价。上句看起来是说刘备,其实是从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智和抱负,也流露出诗人的一丝委屈和对肃宗的失望。3、杜甫蜀相中“_ _,_ _”两句,借对祠堂庭宇景色的描写,抒发凭吊情怀。这是因景抒情的千古名句。4、杜甫蜀相中“_ _,_ _”两句,写对诸葛武侯的悼念。以诸葛之伟才,得先主托孤之重,后主言听计从,本可以一统河山,建千秋伟业。无奈天不从人愿,诸葛亮正当盛年之时,即在五丈原病逝军中,苦心经营的兴复大业也付之东流。确实让人痛惜不已。26.春夜喜雨
45、 唐杜甫 1.春夜喜雨中比喻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人、教育人的诗句是“_ ,_ _。”2.春夜喜雨中的一组对偶句是“_ _,_ _。”3.春夜喜雨中描写雨后百花盛开景象的句子(想象句子)是“_ _ _,_ 。”4.春夜喜雨中从听觉角度写雨的句子是:“_,_”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朱自清写春雨的名句是: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5.春夜喜雨中从视觉角度写江村夜景图的句子是“_ ,_ 。”6.春夜喜雨中描写春雨悄然而至的诗句是“_ ,_ 。”27.虞美人 南唐 李煜 一、根据语境要求和提示,填上相应的句子。1含蓄地表现出李煜对人生绝望的句子是“?。”2直接抒发亡国之恨的句子是“_ _ ,_ 。”3词人遥望金
46、陵想象,并传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的慨叹的句子是“_ ,_ 。”4以水喻愁,写愁的多与绵绵不断的句子是“_ _ ,_ _ 。”实用文档 标准 28.归去来兮辞 晋 陶渊明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起笔二句“_ ,_ ”表达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2.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 ,_ ”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 ,_ ”两句写诗人问道于行人,恨晨光微弱,不见前路,表现作者归心似箭。4.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 ,_ ”两句写诗人拄杖或游或息,时时昂首远望,畅享自然风景。5.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 ,_ ”两句省察生命之有限,生年无多,何不顺从心愿而行?6.陶渊明
47、归去来兮辞中回顾当初为了谋生而出仕,而今感到悲哀,自责之词是“_ ,_?”7.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认为自己走入迷途还不太远的自恕自慰之词是“_ ,_ 。”8.归去来兮辞表现陶渊明在回家途中,自己摆脱束缚,重返自然的欢快舒畅心情的句子是“_ ,_ 。”9.归去来兮辞中表现诗人自斟自酌,享受室中之乐,心情很愉快的句子是“_ ,_ 。”这是真正的隐士之乐,和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异曲同工。10.归去来兮辞中“_ ,_ 。”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精神上的富足、孤高与物质生活的清贫之间的对比。11.归去来兮辞中“_ ,_ ”两句写作者在庭园中的散步,情景交融,作者似已悠然与自然融为一体
48、,悠然地享受涉足庭园的乐趣。12.归去来兮辞中“_ ,_ ”两句以云鸟自喻,表现诗人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鸟倦飞而知还。13.归去来兮辞中“_ ,_ ”两句写天色已晚,作者还手抚孤松不愿离去,因为作者想借孤松以咏怀,喻自己卓然独立的坚贞气节。14.归去来兮辞中“_ ,_ ”两句写作者辞官归家,让他激动而神往,质本洁来还洁去,菊前松下才是他孤洁灵魂的栖所。15.归去来兮辞中“_ ,_ ,_ ”几句写出了陶渊明归家时欣喜若狂,主仆俱迎,妻子皆乐的情景,尤其“_ ,_ ”两句写妻子好似不出来迎接,但妻子比谁都盛情,准备了丰盛的酒菜,多好的一幅天伦之乐图啊!16.归去来兮辞中写诗人跟乡里故人和
49、农民的交往的句子是“_ ,_ 。”17.归去来兮辞中写诗人驾车出游。表现出游方式的句子是“,_ ”。表现游历经过的句子是“_ ,_ ”表现游中所见的句子是“_ ,_ ”。表现游中所感的句子是: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18.归去来兮辞中写诗人自己问自己为什么心神不定,不知道要到哪儿去,表现诗人不奢求富贵与仙境的人生态度的句子是“_?_ _ ,”。19.归去来兮辞中描写作者登山临河长啸赋诗的诗句是“_ ,_ 。”20.归去来兮辞中“_ ,_ !”表现了作者乐天安命,顺随自然的变化走到生命的尽头的思想。21.古代诗文有许多描写自然万物欣欣向荣生长的名句,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_ ,_ 。”22.陶
50、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_ ,_ 。,_ ”几句描写了诗人的理想人生:天好则出游,农忙则耕种,登高则长啸,临水则赋诗。23.归去来兮辞中用形象化的手段表现自己快然自足于隐居生活,与亲戚们愉快地谈心,怡然自得地读书弹琴的句子是“_ ,_ 。”29.琵琶行 唐白居易 1 琵琶行中“月”这一意象贯穿始终,对烘托气氛、推动情节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请写出诗中写到“月”的 5 个句子“、。2诗歌中点明诗人秋夜送别友人这一事件并渲染出悲凉气氛的诗句是:_ _ ,_ _。诗歌中第一次写到琵琶女演奏音乐的诗句是_ _ _ _,_ _。3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的情态的诗句是_ _,_。4运用拟声词写音乐由粗重急骤转向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