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勘察设计试题库5833.pdf

上传人:得****3 文档编号:83535312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PDF 页数:37 大小:1.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勘察设计试题库5833.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公路勘察设计试题库5833.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路勘察设计试题库583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勘察设计试题库5833.pdf(3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章 绪论 一、填空题 1、现代交通运输由(铁路)、(道路)、(水运)、航空、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组成。2、根据我国高速公路网规划,未来我国将建成布局为“7918”的高速公路网络。其中“7918”是指(7 条首都放射线)、(9 条南北纵向线)、(18 条东西横向线)。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规定: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4、各级公路能适应的年平均日交通量均指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交通量。5、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应(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6、高速公路和具有

2、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20)年预测;具有集散功能的一级公路和二、三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15)年预测。7、设计交通量预测的起算年应为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计划)通车年。8、我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将设计车辆分为(小客车)、(载重汽车)和(鞍式列车)三种。9、设计速度是确定公路(几何线性)的最关键参数。10、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将公路服务水平划分为(四)级。其中高速、一级公路以(车流密度)作为划分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设计时采用(二)级。1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规定二、三级公路以(延误率)和(平均运行速度 )作为划分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

3、设计时采用(三)级。12、公路勘测设计的阶段可根据公路的性质和设计要求分为(一阶段设计)、(二阶段设计)和(三阶段设计)三种。二、选择题 1、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容许的交通组成是(A)。A 专供汽车行驶 B 专供小客车行驶 C 混合交通行驶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规定的各级公路所能适应的交通量是指(A)。A 年平均昼夜交通量 B 日平均小时交通量 C最大交通量 3、公路设计交通量是指(C)。A 公路设计时的交通量 B公路竣工开放交通时的交通量 C 设计年限末的交通量 4、双车道二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流量为(C)。A 1000-4000辆 B 3000-7500辆 C

4、 500015000辆 5、确定公路等级的重要依据是(B)。A 设计车辆 B 交通量 C 设计车速 6、公路的设计车速是指在该设计路段内(B)行车速度。A 最小 B 最大 C 受限制部分所能允许的最大 三、名称解释 1 公路技术标准:2 设计车速:指在气候良好、交通密度低的条件下,一般驾驶员在路段上能保持安全、舒适行驶的最大车速。即: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的影响时,中等驾驶技术的驾驶员能保持安全顺适行使的最大行使速度。3 交通量:在指定时间内通过道路某地点或某断面的车辆、行人数量。通常仅指机动车交通量。它是随时变化的。常以平均交通量、高峰小时交通量和设计小时交通量作为有代表性的交通量。4 公

5、路通行能力:四、问答题 1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与这些运输方式比较,公路运输有哪些特点?2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将我国公路分为哪几个等级?3 简述公路“两阶段勘测设计”的程序步骤。4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5 设计速度的定义是什么?一、参考答案 1、铁路、公路、水运 2、七条射线、九条纵线、十八条横线 3、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 4、小客车 5、分向、分车道、全部控制 6、20、15、7、计划 8、小客车、载重汽车、鞍式列车 9、几何线形 10、四、车流密度、二 11、延误率和平均运行速度、三 12、一阶段设计、二阶段设计、三阶段设计 二、参考答案 1

6、、A 专供汽车行驶 2、A 年平均昼夜交通量 3、C 设计年限末的交通量 4、C 500015000 辆 5、B 交通量 6、B 最大 三、参考答案 1 公路技术标准:是指一定数量的车辆在车道上以一定的设计速度行驶时,对路线和各项工程的设计要求。2 设计车速:是指在气候条件良好,交通量正常,汽车行驶只受公路本身条件影响时,驾驶员能够安全、舒适驾驶车辆行驶的最大速度。3 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公路某段面的交通流量(即单位时间通过公路某段面的车辆数目)。4 公路通行能力:是在一定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公路上某一路段适应车流的能力,以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最大车辆数表示。通行能力分为基本通行能力和设计通

7、行能力两种。四、参考答案 1 答:现代交通运输由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及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组成。其中 铁路运输:运量大、运程远,在交通运输中起着主要作用;水运运输:运量大、成本低,运速慢且受到航道的限制;航空运输:速度快、成本高,服务于远距离和有时间要求的客货运输;管线运输:适用于液态、气态、散装粉状物体的运输。与这些运输方式比较,公路运输有如下特点:机动灵活,能迅速集中和分散货物,做到直达运输。受交通设施限制少,是最广泛的一种运输方式,也是交通运输网中其他各种运输方式联系的纽带。适应性强,服务面广,时间上随意性强,可适于小批量运输和大宗运输。公路运输投资少,资金周转快,社会效益显著。与铁路、

8、水运比较,公路运输由于汽车燃料价格高,服务人员多,单位运量小,所以在长途运输中,其运输成本偏高。2 答:交通部颁布的国家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将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五个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其中: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应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可根据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二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三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四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3 答:两阶段勘测设计是公路测设一般所采用的测设程序。其步骤为:先进行初测、编制初

9、步设计和工程概算;经上级批准初步设计后,再进行定测、编制施工图和工程预算。也可直接进行定测、编制初步设计;然后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通过补充测量编制施工图。4 答:公路主要技术指标一般包括:设计速度、行车道数及宽度、路基宽度、最大纵坡、平曲线最小半径、行车视距、桥梁设计荷载等。5 答:所谓设计速度是指在气候条件良好,交通量正常,汽车行驶只受公路本身条件影响时,驾驶员能够安全、舒适驾驶车辆行驶的最大速度。设计速度是公路设计时确定其几何线形的最关键参数。第二章 平面设计 一、填空题 1、公路平面线形的三要素是指(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 )。2、两个转向相同的相邻曲线间以直线形成的平面线形称为(

10、同向)曲线,而两个转向相反的相邻曲线间以直线形成的平面线形称为(反向)曲线。3、在转向相同的两相邻曲线间夹直线段处,其直线长度一般不小于(6V)。4、在转向相反的两相邻曲线间夹直线段处,其直线长度一般不小于(2V)。5、汽车通过弯道时,由于横向力系数的存在,它不仅影响到乘客的舒服度,还增加了(燃油)消耗和(轮胎)磨损。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公路上的圆曲线最小半径可分为(极限最小半径)、(一般最小半径 )和(不设超高最小半径)三种。7、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公路上的圆曲线最大半径不宜超过(10000)米。8、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当圆曲线半径小于(不设超高最小半径时),应设缓和曲线。但(四级

11、)公路可不设缓和曲线,用直线径相连接。9、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缓和曲线采用(回旋线),其方程表达式为(R L=A2)。10、无中间分隔带公路的超高缓和段过渡形式可采用三种方式,即(绕内边缘线旋转)、(绕中轴旋转)、(绕外边缘线旋转)。11、圆曲线上全加宽值的大小与(设计车型)、(平曲线半径)和(设计车速)等因素有关。1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当圆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250)米时,应在平曲线(内侧)设置加宽。13 第一类加宽、第三类加宽、第二类加宽、当公路需要加宽时,四级公路和山岭重丘区的三级公路采用第()类加宽值;其余各级公路采用第()类加宽值;对于不经常通集装箱运输半挂车的公路,可采用第

12、()类加宽值。14、我国测量坐标系统通常有三种,即()、()、()。15、停车视距计算中的眼高和物高设计规范规定为:眼高(1.2)米,物高(0.1)米。16、行车视距分为(停车视距)、(会车视距)、(错车视距)、(超车视距)等四种。17、停车视距可分解为(反应距离)、(制动距离)和(安全距离)等三部分距离。18、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高速和一级公路应满足(停车)视距的要求;二、三、四级公路应保证(会车)视距的要求。19、平曲线上行车视距的检查有两种方法,一是(解析法),另一是(几何法)。20、平面线形组合的基本型是按直线、(缓和曲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直线的顺序组合起来的线形形式。二

13、、选择题 1、横向力系数的定义()。A 单位车重上受到的横向力 B 横向力和竖向力的比值 C横向力和垂向力的比值 2、超高附加纵坡度,是指超高后的()纵坡比原设计纵坡增加的坡度。A 外侧路肩边缘 B外侧路面边缘 C路面中心 3、无中央分隔带的公路缓和段上的超高,绕内边轴旋转时,是指()的路面内侧边缘线保留 在原来的位置不动。A 路基未加宽时 B 路面未加宽时 C 路面加宽后 4、公路弯道加宽一般在()进行。A 外侧 B 内侧 C 中侧 5、双车道公路一般情况下应保证()。A 超车视距 B 停车视距 C 会车视距 6、高速、一级公路一般情况下应保证()。A 停车视距 B会车视距 C 超车视距 7

14、、新建双车道公路的超高方式一般采用()。A 内边轴旋转 B 中轴旋转 C 外边轴旋转 8、一般公路在高路堤情况下的超高构成可采用()。A 内边轴旋转 B外边轴旋转 C 中轴旋转 9、一般公路在旧公路改建时的超高构成可采用()。A 内边轴旋转 B 外边轴旋转 C 中轴旋转 10、公路直线部分的路拱横坡度为 2%,则公路圆曲线部分最小超高横坡度应是()。A 3%B 2%C 5%D非定值 11、反映汽车在圆曲线上行驶横向安全、稳定程度的指标是()。A 离心力 B 横向力 C 垂向力 D横向力系数 12、基本型平曲线,其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的长度之比宜为()。A 1:1:1 B 1:2:1 C 1:

15、2:3 D 3:2:1 13、汽车转弯行驶时的理论轨迹为()。A 二次抛物线 B 高次抛物线 C 双柳线 D回旋曲线 14、技术标准规定各级公路最大容许合成坡度的目的是()。A 控制急弯和陡坡的组合 B控制最大超高横坡度 C 保证冰雪路面行车安全 D比纵坡指标更科学合理 15、不使驾驶员操作方向盘感到困难的平曲线最小长度为设计车速的()行程。A 3s B 5s C 6s D 9s 16、横净距是指视距线至()的法向距离。A 路中线 B 路面内边缘线 C行车轨迹线 D 路基内边缘线 17、各级公路超高横坡度的最小值是()。A 1.5%B 2%C 3%D 路拱横坡度 三、名称解释 1 横向力系数

16、2 缓和曲线 3 缓和曲线的切线角 4 停车视距:汽车行驶时,自驾驶员看到障碍物时起,至在障碍物前安全停止,所需要的最短距离。5 超车视距:在双车道公路上,后车超越前车时,从开始驶离原车道之处起,至在与对向来车相遇之前,完成超车安全回到自己的车道,所需要的最短距离。四、问答题 1 设置缓和曲线的目的是什么?2 确定缓和曲线最小长度需从哪几个方面考虑?3 何谓超高?设置超高的原因及条件分别是什么?4 简述无中央分隔带超高缓和段绕内边轴旋转的形成过程。5 简述无中央分隔带超高缓和段绕中轴旋转的形成过程。6 行车视距的种类有哪些?分述其构成并说明各级公路对行车视距的规定。7 简述视距包络图的绘制方法

17、与步骤。8 在平面线形设计中,如何选用圆曲线半径?9 简述平面线形的组合形式。五、计算题 1 若二级公路的设计车速取V=80hkm/,13.0max、06.0、08.0maxbi、07.0bi,试计算圆曲线极限最小半径值和一般最小半径值(取 50 米的整数倍)。2 高速公路设计车速为 V=120hkm/,路拱横坡度为 2%,若横向力系数采用 0.040。试计算不设超高圆曲线最小半径(取 500米的整数倍)。3 某新建二级公路(设计车速为 80 千米/小时),有一处弯道半径 R=300米,试根据离心加速度变化率和驾驶员操作方向盘所需时间的要求计算该弯道可采用的缓和曲线最小长度(取10 米的整数倍

18、)。4 某新建三级公路有一处弯道,其平曲线半径 R 取 120米,偏角423229,若该平曲线设置为基本型,其缓和曲线长度最大可取多长?5 某新建二级公路有一弯道,其平曲线半径 R 为 400米,缓和曲线长为 80 米,试计算缓和曲线上距起点 40 米点和缓和曲线终点的坐标(以缓和曲线起点为原点)。6 从某公路设计文件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中摘抄的一组路线设计资料如下:JD8:K3+425.982 8ZHK3+311.099 8HYK3+346.099 8YHK3+492.155 8HZK3+527.155 JD9:K4+135.169 =K4+047.436 9YZ=K4+221.135 试

19、计算(1)JD8曲线的切线长、曲线长、缓和曲线长及曲线中点桩号;(2)计算 JD9曲线的切线长、曲线长和曲线中点桩号;(3)计算两曲线交点间距及所夹直线段长度。7 已知两相邻平曲线:JD50桩号为 K9+977.54,T=65.42 m,缓和曲线长hl=35米,切曲差J=1.25m;JD51桩号为 K10+182.69,T=45.83 m。试计算(1)JD50平曲线五个主点桩桩号;(2)JD50JD51交点间的距离;(3)两曲线间的直线长度为多少。8 某二级公路有一弯道,其平曲线半径 R=400米,交点桩号为 K8+075.756,偏角553527 y,若缓和曲线长度为 70 米,试计算该平曲

20、线的五个基本桩号。9 某改建二级公路,设计车速为 80 公里/小时,路面宽度 9 米,路肩宽 1.5米,路拱横坡度采用 2%,路肩横坡度为 3%。有一弯道超高横坡度为 6%,加宽值为 1.0米,根据实际情况拟采用中轴旋转方式,超高渐变率取1200,试计算缓和曲线终点断面处的超高值。10某新建二级公路,设计车速为 80 公里/小时,路面宽 9 米,路肩宽 1.5米,路拱横坡度采用 2%,路肩横坡度 3%,有一弯道超高横坡度为 6.0%,全加宽值为 1.0米,根据实际情况拟采用内边轴旋转方式,超高渐变率取1501,试计算缓和曲线终点断面处的超高值。一、参考答案 1、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 2、同向

21、、反向 3、6V 或 6 倍设计车速 4、2V 或 2 倍设计车速 5、燃油、汽车轮胎 6、极限最小半径、一般最小半径、不设超高最小半径 7、10000 8、不设超高最小半径时、四级 9、回旋线、R L=A2 10、绕内边缘线旋转、绕中轴旋转、绕外边缘线旋转 11、设计车型、平曲线半径、设计车速 12、250、内侧 13、第一类加宽、第三类加宽、第二类加宽 14、大地坐标系统、高斯 3 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15、1.2、0.1 16、停车视距、会车视距、错车视距、超车视距 17、反应距离、制动距离、安全距离 18、停车、会车 19、解析法、几何法 20、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

22、 二、参考答案 1、A 单位车重上受到的横向力 2、B 外侧路面边缘 3、B 路面未加宽时 4、B 内侧 5、C 会车视距 6、A 停车视距 7、A 内边轴旋转 8、B 外边轴旋转 9、C 中轴旋转 10、B 2%11、D 横向力系数 12、A 1:1:1 13、D 回旋曲线 14、A 控制急弯和陡坡的组合 15、D 9s 16、C 行车轨迹线 17、B 2%三、参考答案 1 横向力系数:即单位车重上受到的横向力。2 缓和曲线:是指有超高的平曲线中,由直线段的双向横坡过渡到圆曲线的单向横坡所需设置的渐变段曲线。3 缓和曲线的切线角:缓和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与起点(ZH 或 HZ)切线相交所组成

23、的角。4 停车视距:汽车行驶时,自驾驶员看到障碍物时起,至在障碍物前安全停止,所需要的最短距离。5 超车视距:在双车道公路上,后车超越前车时,从开始驶离原车道之处起,至在与对向来车相遇之前,完成超车安全回到自己的车道,所需要的最短距离。四、参考答案 1 答:设置缓和曲线的目的是:有利于驾驶员操纵方向盘;消除离心力的突变,提高舒适性;完成超高和加宽的过渡;与圆曲线配合得当,增加线形美观。2 答:控制离心加速度增长率,满足旅客舒适要求;根据驾驶员操作方向盘所需经行时间;根据超高渐变率适中;从视觉上应有平顺感的要求考虑。3 答:平曲线超高:为了抵消汽车在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将路面做成外侧

24、高内侧低的单向横坡的形式。设置超高的原因:将弯道横断面做成向内倾斜的单向横坡形式,利用重力向内侧分力抵消一部分离心力,改善汽车的行驶条件。设置超高的条件是:圆曲线半径小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时。4 答:即将路面未加宽时的内侧边缘线保留在原来位置不动。其旋转形式为:在超高缓和段以前,将两侧路肩的横坡度0i分别同时绕外侧路面未加宽时的边缘线旋转,使0i逐渐变为路面的双向横坡度1i,这一过程的长度为0L,一般取 1-2米,但不计入超高缓和段长度内;将外侧路面连同外侧路肩的1i绕中轴旋转同时向前推进,直到使外侧的1i逐渐变为内侧路面的1i,这一过程的长度为1L;将内外侧的路面和路肩的单向横坡度1i整体绕

25、路面未加宽时的内侧边缘线旋转同时向前推进,直至单向横坡度1i逐渐变为全超高横坡度bi为止,这一过程的长度为2L;超高缓和段全长21LLLC。5 答:即将路面未加宽时的路面中心线保留在原来位置不动。其旋转形式为:在超高缓和段以前,将两侧路肩的横坡度0i分别同时绕外侧路面未加宽时的边缘线旋转,使0i逐渐变为路面的双向横坡度1i,这一过程的长度为0L,一般取 1-2米,但不计入超高缓和段长度内;将外侧路面连同外侧路肩的1i绕中轴旋转同时向前推进,直到使外侧的1i逐渐变为内侧路面的1i,这一过程的长度为1L;将内外侧的路面和路肩的单向横坡度 1i整体绕路面未加宽时的中心线旋转同时向前推进,直至单向横坡

26、度 1i逐渐变为全超高横坡度 bi为止,这一过程的长度为 2L;超高缓和段全长21LLLC。6 答:行车视距的种类有:停车视距、会车视距、超车视距等。其构成为:停车视距:由反应距离、制动距离和安全距离等三部分构成;会车视距:由停车视距的二倍组成;超车视距:由加速行驶距离、超车在对向车道行驶的距离、超车完了时,超车与对向汽车之间的安全距离、超车开始加速到超车完了时对向汽车的行驶距离等四部分组成。标准规定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满足停车视距的要求;二、三、四级公路必须保证会车视距。7 答:视距包络图的作图方法与步骤如下:按比例画出弯道平面图,在图上示出路面两边边缘(包括路面加宽在内)、路基边缘线(包括

27、路基加宽在内)、路中线及距加宽前路面内侧边缘 1.5 m 的行车轨迹线(有缓和曲线时也应按缓和曲线形式画出汽车轨迹线);由平曲线的起、终点向直线段方向沿轨迹线量取设计视距 S 长度,定出 O 点;从 O 点向平曲线方向沿轨迹线把 O 至曲线中点的轨迹距离分成若干等份(一般分 10等份)得 1、2、3、各点;从 0、1、2、3、分别沿轨迹方向量取设计视距 S,定出各相应点 0、1、2、3,则 0 0;1 1;2 2;3 3 和对称的 0 0;1 1;2 2;3 3 ,都在轨迹线上满足设计视距 S 的要求。用直线分别连00,11,22,和对称的00,11,22,各线段互相交叉。用曲线板内切与各交叉

28、的线段,画出内切曲线,这条内切曲线就是视距包络线。视距包络线两端与障碍线相交,在视距包络线与障碍线之间的部分,就是应该清除障碍物的范围。8 答:在地形、地物等条件许可时,优先选用大于或等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一般情况下宜采用极限最小曲线半径的 4 8 倍或超高为 2%4%的圆曲线半径;当地形条件受限制时,应采用大于或接近一般最小半径的圆曲线半径;在自然条件特殊困难或受其他条件严格限制而不得已时,方可采用极限最小半径;圆曲线最大半径不宜超过 10000m。9 答:平面线形的组合形式主要有:基本型:按直线 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直线的顺序组合;S 型:两个反向圆曲线用回旋线连接起来的组合线形;复曲线:

29、(A)两同向圆曲线按直线圆曲线 R1 圆曲线 R2 直线的顺序组合构成。(B)两同向圆曲线按直线回旋线 A1 圆曲线 R1 圆曲线 R2 回旋线 A2直线的顺序组合构成。(C)用一个回旋线连接两个同向圆曲线的组合形式,称为卵型,按直线回旋线 A1圆曲线 R1回旋线圆曲线 R2回旋线 A2直线顺序组合构成。凸型:两个同向回旋线间不插入圆曲线而径相衔接的线形;复合型:两个及两个以上同向回旋线,在曲率相等处相互连接的形式;C 型:同向曲线的两个回旋线在曲率为零处径相衔接(即连接处曲率为 0,R=)的形式。五、参考答案 1 解:根据汽车行驶在曲线上力的平衡方程式)(1272biVR可计算如下:圆曲线极

30、限最小半径)(97.239)08.013.0(12780)(1272maxmax2miVRb 根据题义取 R极限=250米 圆曲线一般最小半径)(64.387)07.006.0(12780)(12722miVRb 根据题义取 R一般=400米 2 解:根据汽车行驶在曲线上力的平衡方程式)(1272biVR可计算如下:不设超高圆曲线最小半径)(29.5669)02.004.0(127120)(12722miVR 根据题义取 R不设=5500米 3 解:(1)根据离心加速度变化率计算:)(73.5930080*035.0035.033mRVLc (2)根据驾驶员操作方向盘所需时间的要求计算:)(6

31、7.662.1802.1mVLc 根据题义该弯道可采用的缓和曲线最小长度为 70 米。4 解:由02得:)(256.0242322920rad 由RL2得:)(44.61256.0120220mRLc 因此,缓和曲线长度最大可取 61.44米。5 解:缓和曲线上距起点 40 米点坐标计算如下:由)(40 ml 得)(998.398040040404040225225mLRllxc)(333.0804003364080400640336633733373mLRlRLlycc 缓和曲线终点坐标计算如下:由)(80 mLc 得)(92.79400408080402323mRLLxcch)(665.2

32、400336804006803366342342mRLRLycch 6 解:(1)JD8曲线的切线长、曲线长、缓和曲线长及曲线中点桩号分别为:T(K3+425.982)-(K3+311.099)=114.883(米)L(K3+527.155)-(K3+311.099)=216.056(米)hL(K3+346.099)-(K3+311.099)=35(米)或=(K3+527.155)-(K3+492.155)=35(米)QZ 的桩号:=ZH+L/2=(K3+311.099)+216.056/2=K3+419.127 (2)JD9曲线的切线长、曲线长和曲线中点桩号分别为:T(K4+135.169)

33、-(K4+047.436)=87.733(米)L(K4+221.135)-(K4+047.436)=173.699(米)QZ 的桩号:=ZY+L/2=(K4+047.436)+173.699/2=K4+134.285 (3)计算两曲线交点间距及所夹直线段长度分别为:JD8JD9间距=114.883+(K4+047.436)-(K3+527.155)+87.733=722.897(米)所夹直线长度=(K4+047.436)-(K3+527.155)=520.281(米)7 解:(1)JD50平曲线五个主点桩桩号计算如下:由JLT2得59.12925.142.6522JTL(米)59.593525

34、9.1292hylLL(米)有:12.912942.65)54.9779(KKTJDZH 12.947935)12.9129(KKlZHHYh 71.0061059.59)12.9479(KKLHYYHy 71.0411035)71.00610(KKlHYHZh 915.9769259.129)71.04110(2KKLHZQZ (2)JD50JD51的间距计算如下:交点间距=JD51-JD50+J=(K10+182.69)-(K9+977.54)+1.25=206.40(米)或=JD51-HZ50+T50=(K10+182.69)-(K10+041.71)+65.42=206.40(米)(3

35、)两曲线间的直线长度计算如下:直线长度=交点间距-T50-T51=206.40-65.42-45.83=95.15(米)8 解:计算平曲线几何要素)(510.040024702422mRLpc)(991.344002407027024022323mRLLqcc)(473.134991.342553527tan)510.0400(2tan)(mqpRT )(670.26470180400553527180mLRLc )(670.124702670.2642mLLLcy)(680.124002553527sec)510.0400(2sec)(mRpRE )(276.4670.264473.1342

36、2mLTD 计算平曲线的五个基本桩号 ZH:283.9417473.134)756.0758(KKTJD HY:283.011870)283.9417(KKLZHc QZ:618.07382670.124)283.0118(2KKLHYy YH:953.1358670.124)283.0118(KKLHYy HZ:953.205870)953.1358(KKLYHc 9 某改建二级公路,设计车速为 80 公里/小时,路面宽度 9 米,路肩宽 1.5米,路拱横坡度采用 2%,路肩横坡度为 3%。有一弯道超高横坡度为 6%,加宽值为 1.0米,根据实际情况拟采用中轴旋转方式,超高渐变率取1200,

37、试计算缓和曲线终点断面处的超高值。解:已知条件有:)(0.1%,6%,3%,2),(5.1),(901mBiiimambjb 2001p,)(70 mLc 计算超高缓和段所需长度:)(72120008.05.4mpiBLc 取)(72 mLc。计算缓和曲线终点断面处的超高值)(495.008.0601.05.1)(2()(110miibaiiahbc)(135.0%229%35.1210mibaihc)(285.006.0702.05.403.05.1)2(210miBbaibaihbjc 10某新建二级公路,路面宽 9 米,路肩宽 1.5米,路拱横坡度采用 2%,路肩横坡度 3%,有一弯道超

38、高横坡度为 6.0%,全加宽值为 1.0米,根据实际情况拟采用内边轴旋转方式,超高渐变率取1501,按正比例加宽。试计算缓和曲线终点断面处、X=20米处、X=50米处断面的超高值。解:已知条件有:)(0.1%,6%,3%,2),(5.1),(901mBiiimambjb 2001p,)(70 mLc 计算超高缓和段所需长度:)(81115006.09mpiBLc 取)(81 mLc。计算缓和曲线终点断面处的超高值)(675.006.05.1003.05.1)(0mibaaihbc)(315.0%629%35.120mibaihbc)(105.006.05.203.05.1)(0miBaaihb

39、jc 第三章 纵断面设计 一、填空题 1、在公路路线纵断面图上,有两条主要的线:一条是(地面线);另一条是(设计线)。2、纵断面的设计线是由(直线)和(竖曲线)组成的。3、纵坡度表征匀坡路段纵坡度的大小,它是以路线(高差)和(水平距离)之比的百分数来度量的。4、新建公路路基设计标高即纵断面图上设计标高是指:高速、一级公路为()标高;二、三、四级公路为()标高。5、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主要阻力有(空气)阻力、(惯性)阻力、(坡度)阻力和(滚动)阻力等四种。6、缓和坡段的纵坡不应大于(3%),且坡长不得(小于)最小坡长的规定值。7、二、三、四级公路越岭路线的平均坡度,一般使以接近()和()为宜,并注

40、意任何相连 3KM路段的平均纵坡不宜大于()。8、转坡点是相邻纵坡设计线的(交点),两坡转点之间的距离称为(坡长)。9、在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形竖曲线的底部应避免插入(小半径)平曲线,或将这些顶点作为反向平曲线的(拐点 )。10、纵断面设计的最后成果,主要反映在路线(纵断面设计)图和(路基设计)表上。二、选择题 1、二、三、四级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一般是指()。A 路基中线标高 B 路面边缘标高 C 路基边缘标高 D路基坡角标高 2、设有中间带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其路基设计标高为()。A 路面中线标高 B 路面边缘标高 C 路缘带外侧边缘标高 D 中央分隔带外侧边缘标高 3、凸形竖曲线最小长度

41、和最小半径的确定,主要根据()来选取其中较大值。A 行程时间,离心力和视距 B 行车时间和离心力 C 行车时间和视距 D 视距和理性加速度 4、竖曲线起终点对应的里程桩号之差为竖曲线的()。A 切线长 B 切曲差 C 曲线长 5、平原微丘区一级公路合成坡度的限制值为 10%,设计中某一路段,按平曲线半径设置超高横坡度达到 10%则此路段纵坡度只能用到().A 0%B 0.3%C 2%D3%6、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当牵引力的大小等于各种行驶阻力的代数和时,汽车就()行驶。A 加速 B 等速 C 减速 D 无法确定 7、最大纵坡的限制主要是考虑()时汽车行驶的安全。A 上坡 B 下坡 C 平坡 8、

42、确定路线最小纵坡的依据是()。A 汽车动力性能 B 公路等级 C 自然因素 D 排水要求 9、公路的最小坡长通常是以设计车速行驶()的行程来规定的。A 3-6s B 6-9s C 9-15s D 15-20s 10、在平原区,纵断面设计标高的控制主要取决于()。A 路基最小填土高度 B 土石方填挖平衡 C 最小纵坡和坡长 D 路基设计洪水频率 11、在纵坡设计中,转坡点桩号应设在()的整数倍桩号处。A 5m B 10m C 20m D 5.0m 1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公路竖曲线采用()。A 二次抛物线 B 三次抛物线 C 回旋曲线 D 双曲线 13、路基设计表是汇集了路线()设计成果。A

43、 平面 B 纵断面 C 横断面 D 平、纵、横 14、各级公路的最小合成坡度,不应小于()。A 0.3%B 0.4%C 0.5%D 0.6%1、C 路基边缘标高 2、D 中央分隔带外侧边缘标高 3、A 行程时间,离心力和视距 4、C 曲线长 5、A 0%6、B 等速 7、B 下坡 8、D 排水要求 9、A 3-6s 10、A 路基最小填土高度 11、B 10m 12、A 二次抛物线 13、D 平、纵、横 14、C 0.5%三、名称解释 1 公路的纵坡度:是指公路中线相邻两变坡点之间的高差与水平距离比值的百分比。2 平均纵坡:是指一定长度的路段纵向所克服的高差与该路段长度的比。3 合成坡度:是指

44、在公路平曲线上既有纵坡又有横向超高时纵坡与超高横坡的矢量和。4 爬坡车道:是指在长陡坡路段正线行车道外侧增设的供载重车辆行驶的专用车道。5 转坡角:纵断面上相邻两纵坡线相交,后坡线相对前坡线的转角。四、问答题 1 在纵断面设计中,确定最大纵坡和最小纵坡的因素分别有哪些?2 缓和坡段的作用是什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对设置缓和坡段有何规定?3 确定竖曲线最小半径时主要考虑哪些因素?4 简述平、纵面线形组合的基本原则。5 纵断面设计时怎样考虑标高控制?6 确定转坡点位置时应考虑哪些问题?7 路线纵断面设计应考虑哪些主要标高控制点?8 简述纵断面设计的方法与步骤。五、计算题 1 某二级公路连续纵坡设计时

45、第一坡段纵坡为 7%,长度为 200米;第二坡段纵坡为 6%,长度为 300米,则第三坡段纵坡为 5%的坡长最多可拉多长?纵坡长度限制表(米)5%6%7%900 700 500 2 某公路有连续三个变坡点分别为:K8+700、K9+100、K9+380,对应的设计标高分别为:77.756米、65.356米、68.716米。若在变坡点 K9+100处的竖曲线半径为 3000米,试计算:(1)该竖曲线要素及起止点桩号;(2)桩号 K8+980、K9+060、K9+150、K9+220的路基设计标高。3 某路段中有一变坡点桩号为K15+450,高程为66.770米,其相邻坡段的纵坡分别为3.68%和

46、+2.06%。为保证路基的最小填土高度,变坡点处的路基设计标高不得低于 68.560米。试进行:(1)计算竖曲线半径最小应为多少米(取百米的整数倍数)?(2)用确定的竖曲线半径计算竖曲线起止点桩号。一、参考答案 1、地面线、设计线 2、直线(均坡线)、竖曲线 3、高差、水平距离 4、中央分隔带的外侧边缘、路基边缘 5、空气、滚动、坡度、惯性 6、3%、小于 7、5%、5.5%、5%8、交点、坡长 9、小半径、拐点 10、纵断面设计、路基设计 二、参考答案 1、C 路基边缘标高 2、D 中央分隔带外侧边缘标高 3、A 行程时间,离心力和视距 4、C 曲线长 5、A 0%6、B 等速 7、B 下坡

47、 8、D 排水要求 9、A 3-6s 10、A 路基最小填土高度 11、B 10m 12、A 二次抛物线 13、D 平、纵、横 14、C 0.5%三、参考答案 1 公路的纵坡度:是指公路中线相邻两变坡点之间的高差与水平距离比值的百分比。2 平均纵坡:是指一定长度的路段纵向所克服的高差与该路段长度的比。3 合成坡度:是指在公路平曲线上既有纵坡又有横向超高时纵坡与超高横坡的矢量和。4 爬坡车道:是指在陡坡路段正线行车道外侧增设的供载重车辆行驶的专用车道。5 转坡角:纵断面上相邻两纵坡线相交,后坡线相对前坡线的转角。四、参考答案 1 答:确定最大纵坡因素有:汽车的动力性能:考虑公路上行驶的车辆,按汽

48、车行驶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来确定;公路等级:不同的公路等级要求的行车速度不同;公路等级越高、行车速度越大,要求的纵坡越平缓;自然因素:公路所经过的地形、海拔高度、气温、雨量、湿度和其它自然因素,均影响汽车的行驶条件和上坡能力。确定最小纵坡的因素有:路基的纵向排水;路面的纵、横向排水。2 答:缓和坡段的作用是:改善汽车在连续陡坡上行驶的紧张状况,避免汽车长时间低速行驶或汽车下坡产生不安全因素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对设置缓和坡段的规定:对于不同设计速度的公路,连续上坡(下坡)时应在不大于相应纵坡最大坡长范围内设置缓和坡段,且缓和坡段的纵坡度不应大于 3%,长度应符合纵坡长度的规定。3 答:对于凸形竖曲

49、线应考虑:缓和冲击;经行时间不宜过短;满足视距要求。对于凹形竖曲线应考虑:缓和冲击;前灯照射距离要求;跨线桥下视距要求;经行时间不宜过短。4 答:应能在视觉上自然地诱导驾驶员的视线,并保持视觉的连续性;平面与纵断面线形的技术指标应大小均衡,不要悬殊太大,使线形在视觉上和心理上保持协调;选择组合得当的合成坡度,以利于路面排水和安全行车;应注意线形与自然环境和景观的配合与协调。5 答:纵断面设计时标高控制的考虑是:在平原地区,主要由保证路基最小填土高度所控制;在丘陵地区,主要由土石方平衡、降低工程造价所控制;在山岭区,主要由纵坡度和坡长所控制,但也要从土石方尽量平衡和路基附属工程合理等方面适当考虑

50、;沿河受水浸淹、沿水库、大、中桥桥头等地段,路基一般应高出设计频率的计算水位(并包括雍水和浪高)0.5m以上;当设计公路与铁路平面交叉时,铁路轨道的标高为控制标高;当设计公路与公路、铁路立交时,满足跨线净空高度的要求;还应考虑公路起终点、垭口、隧道、重要桥梁、排灌涵洞、地质不良地段等方面的要求。6 答:确定转坡点位置时应考虑:尽可能使填挖工程量最小和线形最理想;使最大纵坡、最小纵坡、坡长限制、缓和坡段满足有关规定的要求;处理好平、纵面线形的相互配合和协调;为方便设计与计算,变坡点的位置一般应设在 10 米的整数桩号处。7 答:路线纵断面设计应考虑的主要标高控制点有:路线的起终点、越岭垭口、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