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9年8套浙江省高考生物选考学考试卷真题试题分类汇编专题遗传含答案解析版13029.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2019年8套浙江省高考生物选考学考试卷真题试题分类汇编专题遗传含答案解析版13029.pdf(2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浙江省生物选考 6年 8套遗传专题含答案解析版 原卷版 1-9页+解析版 10-29页 前言: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于要参加 2019年 11 月选考的浙江考生来说,首先要把握选考卷的难易程度和试题方向,所以要分类做熟已有的 8套选考试题。先自己做原卷版,再对答案,错了或是不明白看解析。(2019-4)28.加试题下图为甲、乙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伴性遗传)的某遗传家系图,家系中无基因突变发生,且 l4无乙病基因。人群中这两种病的发病率均为 1/62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2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XXY,推测4发生染色体畸变的可能性大于5。B.若4与5再生 1 个孩子,患甲病概率是 1
2、/26,只患乙病概率是 25/52 C.1与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2/3,与5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24/39 D.若1,与人群中某正常男性结婚所生子女患病的概率是 l/39(2019-4)31.(7 分)某种昆虫眼色的野生型和朱红色、野生型和棕色分别由等位基因A、a 和 B、b 控制,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为研究其遗传机制,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见下表:回答下列问题:(1)野生型和朱红眼的遗传方式为_,判断的依据是_(2)杂交组合丙中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_和_,F1中出现白眼雄性个体的原因是_(3)以杂交组合丙 F1中的白眼雄性个体与杂交组合乙中的雌性亲本进行杂交,用遗传图解表示该过
3、程 (2018-11)15.下列关于紫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豌豆花瓣开放时需对母本去雄以防自花授粉 B.完成人工授粉后仍需套上纸袋以防自花授粉 C.F1 自交,其 F2 中出现白花的原因是性状分离 D.F1 全部为紫花是由于紫花基因对白花基因为显性(2018-11)28.【加试题】某雌雄异株植物,叶片形状有细长、圆宽和锯齿等类型。为了研究其遗传机制,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见下表。第 28 题表 杂交编号 母本植株数目(表现型)父本植株数目(表现型)F1植株数目(表现型)F2植株数目(表现型)80(锯齿)82(圆宽)82(锯齿)81(细长)81(圆宽)242(锯齿)243(
4、细长)92(圆宽)90(锯齿)93(细长)92(细长)93(圆宽)91(锯齿)275(细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选取杂交 I 的 F2中所有的圆宽叶植株随机杂交,杂交 1 代中所有植株均为圆宽叶,雌雄株比例为 4:3,其中雌株有 2 种基因型,比例为 1:1 B.选取杂交的 F2中所有的圆宽叶植株随机杂交,杂交 1 代中所有植株均为圆宽叶,雌雄株比例为 4:3,其中雌株有 2 种基因型,比例为 3:1 C.选取杂交 I 的 F1中锯齿叶植株,与杂交的圆宽叶亲本杂交,杂交 1 代中有锯齿叶和细长叶两种,比例为 1:1,其中雌株有 2 种基因型,比例为 3:1 D.选取杂交的 F2中所有的锯齿叶
5、植株随机杂交,杂交 1 代中所有植株均为锯齿叶,雌雄株比例为 4:3,其中雌株有 2 种基因型,比例为 1:1(2018-11)31.(7 分)某种昆虫的正常翅与裂翅、红眼与紫红眼分别由基因 B(b)、D(d)控制。为研究其遗 传机制,选取裂翅紫红眼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得到的 F1表现型及数目见下表。第 31 题表 裂翅紫红眼 裂翅红眼 正常翅紫红眼 正常翅红眼 雌性个体(只)102 48 52 25 雄性个体(只)98 52 48 25 回答下列问题:(1)红眼与紫红眼中,隐性性状是_,判断的依据是。亲本裂翅紫红眼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_。(2)F1的基因型共有_种。F1正常翅紫红眼雌性个体的体
6、细胞内基因 D 的数目最多时有_个。F1出现 4 种表现型的原因是_。(3)若从 F1中选取裂翅紫红眼雌性个体和裂翅红眼雄性个体交配。理论上,其子代中杂合子的比例为_。(2018-4)28【加试题】为研究某种植物 3 种营养成分(A、B 和 C)含量的遗传机制,先采用 CRISPR/Cas9 基因编輯技术,对野生型进行基因敲除突变实验,经分子鉴定获得 3 个突变植株(M1、M2 和 M3)。其自交一代结果见下表,表中高或低指营养成分含量高或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 M1 自交一代中取纯合的(A 高 B 低 C 低)植株,与 M2 基因型相同的植株杂交,理论上其杂交一代中只出现(A 高 B 低
7、 C 低)和(A 低 B 低 C 高)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一定是 1:1 B从 M2 自交一代中取纯合的(A 低 B 高 C 低)植株,与 M3 基因型相同的植株杂交,理论 上其杂交一代中,纯合基因型个体数:杂合基因型个体数一定是 1:1 CM3 在产生花粉的减数分裂过程中,某对同源染色体有一小段没有配对,说明其中一个 同源染色体上一定是由于基因敲除缺失了一个片段 D可从突变植株自交一代中取 A 高植株与 B 高植株杂交,从后代中选取 A 和 B 两种成分均高的植株,再与 C 高植株杂交,从杂交后代中能选到 A、B 和 C 三种成分均高的植株(2018-4)31(7 分)某昆虫的红眼与朱红眼、有
8、眼与无眼分别由基因 A(a)、B(b)控制,其中有一对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且存在两对隐性基因纯合致死现象。一只红眼雌性个体与一只朱红眼雄性个体交配,F1雌性个体中有红眼和无眼,雄性个体全为红眼。让 F1 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得 F2,F2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1)有眼对无眼为 性,控制有眼与无眼的 B(b)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2)若要验证 F1 红眼雄性个体的基因型,能否用測交方法?,其原因是 (3)F2 红眼雄性个体有 种基因型,让其与 F2 红眼雌性个体随机交配,产生的 F3 有 种表现型,F3 中无眼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2017-11)28.【加试题】甲、乙两种单基因
9、遗传病的家系图如下,人群中这两种病的发病率均为 10-4。两种病同时发生时胚胎致死。3 和8 无甲病家族史,7 无乙病家族史,家系中无突变发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 和4 产生含甲病基因配子的概率分别是 1/3 和 1/16 B.理论上,3 和4 结婚生出的子、女中各可能有 6 种基因型和 3 种表现型 C.若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XXY,则推测8 发生染色体变异的可能性大于7 D.若1 与人群种某正常男性结婚,所生子女患病的概率约为 1/300 31.(2017-11)(7 分)果蝇的有眼与无眼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眼色的红色与白色由另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两对基因均不位于 Y
10、 染色体上。一只无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交配,F1全为红眼,让 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得 F2,F2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第 31 题表 红眼 白眼 无眼 雌蝇 3/8 0 1/8 雄蝇 3/16 3/16 1/8 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 B 在果蝇染色体上的位置称为_(2)果蝇的有眼与无眼中,显性性状是_,F1 雄蝇的基因型是_(3)让 F2中全部的红眼果蝇随机交配,理论上 F3雄果蝇的表现型为_,其比例是_(4)用测交方法鉴定 F2双杂合红眼雌果蝇基因型,用遗传图解表示。(2017-4)28【加试题】若利用根瘤农杆菌转基因技术将抗虫基因和抗除草剂基因转入大豆,获得若干转基因植物(T0 代)
11、,从中选择抗虫抗除草剂的单株S1、S2 和S3 分别进行自交获得T1 代,T1 代性状表现如图所示。已知目的基因能1 次或多次插入并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第 28 题图 A抗虫对不抗虫表现为完全显性,抗除草剂对不抗除草剂表现为不完全显性 B根瘤农杆菌Ti 质粒携带的抗虫和抗除草剂基因分别插入到了S2 的2 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并正常表达 C若给S1 后代T1 植株喷施适量的除草剂,让存活植株自交,得到的自交一代群体中不抗虫抗除草剂的基因型频率为1/2 D若取S2 后代T1 纯合抗虫不抗除草剂与纯合不抗虫抗除草剂单株杂交,得到的子二代中抗虫抗除草剂的纯合子占1/9(2017-
12、4)31(7 分)果蝇的翻翅与正常翅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且A 是纯合致死基因;果蝇的颜色伊红、淡色和乳白色分别由复等位基因e、t 和i 控制。为探究上述两对性状的遗传规律,用两组果蝇进行了杂交实验,其结果如下表。第31 题表 回答下列问题:(1)控制颜色的基因e、t 和i 均由野生型突变而来,这说明基因突变具有_特点 (2)e、t 和i 之间的显隐关系为_。若只考虑颜色的遗传,果蝇的基因型有_种。(3)甲杂交组合中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F1 中雄果蝇均为乳白眼的原因是_。乙杂交组合中亲本雄果蝇产生配子的基因型为_。(4)已知翻翅伊红眼雌果蝇与翻翅乳白眼雄果蝇杂交,F
13、1 中出现了正常翅乳白眼雄果蝇。若再将F1 中的翻翅伊红眼雌果蝇与翻翅乳白眼雄果蝇杂交,则F2 中正常翅伊红眼雌果蝇的概率为_。(2016-10)28.【加试题】下图为甲、乙两种不同类型血友病的家系图,2不携带甲型血友病基因,4不携带乙型血友病基因,2、4均不携带甲型和乙型血友病基因,不考虑染色体片段互换和基因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型血友病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型血友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1与正常男性婚配所生子女患血友病的概率为 5/16 C.若3与4再生了 1 个乙型血友病的特纳氏综合征女孩,她的染色体异常是由3造成的 D.若甲型血友病基因是由正常基因编码最后 1 个氨
14、基酸的 2 个碱基对缺失而来,则其表达的多肽链比正常的短(2016-10)31.(7 分)果蝇的灰身、黑身由等位基因(B、b)控制,等位基因(R、r)会影响雌、雄黑身果蝇的体 色深度,两対等位基因分別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黑身雌果蝇与灰身雄果蝇杂交,F1 全为灰身,F1 随机交配,F1 表现型及数量如下表。(1)果蝇的灰身和果身是一对相对性状,其中显性性状为_ 。R、r 基因中使黑色果蝇的体色加深的是_ 。(2)亲代灰身雄果蝇的基因型为_。F2 灰身雌果蝇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_ 。(3)F2 中灰身雌果蝇与深黑身雄果蝇随机交配,F3 中灰身雄果蝇的比例为_ 。(4)请用遗传图解表示以 F2
15、中杂合的灰身雌果蝇与深黑身雄果蝇为亲本杂交得到子代的过程。(2016-4)28.【加试题】某自花授粉植物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花色取决于细胞中的花色素,花色素合成的主要过程如图所示。设花色由 2 对等位基因 A 和 a、B 和 b 控制。取白花植株(甲)与白花植株(乙)杂交,F1全为红色,F1自交得 F2,F2中出现红色和白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植株甲能产生 2 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 B若亲代白花植株中基因 a 或 b 发生突变,则该植株一定开红花 C用酶 1 的抑制剂喷施红花植株后出现了白花,该植株的基因型仍然不变 D若基因 B 发生突变导致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则基因 B 不编码氨基酸,植株开
16、白花(2016-4)31.果蝇的长翅(B)与短翅(b)、红眼(R)与白眼(r)是两对相对性状。亲代雌果蝇与雄果蝇杂交,F1表现型及数量如下表:请回答:(1)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 定律,基因 B 与 b 互为 基因。(2)F1长翅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有 种,其中杂合子占 。长翅红眼雌果蝇细胞中最多有 个染色体组。(3)现有 1 只长翅白眼果蝇与 1 只长翅红眼果蝇杂交,子代雌果蝇中长翅白眼占 3/8,则子代雌果蝇中出现长翅白眼的概率为 。(4)为验证长翅红眼雄果蝇(BbXBY)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进行了杂交实验,其遗传图解如下,请写出另一亲本的基因型和表现型。(2015-10)28.【加试题
17、】人类红细胞 ABO 血型的基因表达及血型的形成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H 基因正常表达时,一种血型对应一种基因型 B.若 IA 基因缺失一个碱基对,表达形成的多肤链就会发生一个氨基酸的改变 C.H 基因正常表达时,IA 基因以任一链为模板转录和翻译产生 A 酶,表现为 A 型 D.H 酶缺乏者(罕见的 O 型)生育了一个 AB 型的子代,说明子代 H 基因表达形成了 H酶(2015-10)31.(7 分)某雌雄异株植物的紫花与白花(设基因为 A,a)、宽叶与窄叶(设基因为 B,b)是两对相对性状。将紫花宽叶雌株与白花窄叶雄株杂交,F1 无论雌雄全部为紫花宽叶,F,雌、雄植株相互杂
18、交后得到的 F2:如图所示。请回答:(1)宽叶与窄叶这对相对性状中,是显性性状。A,a 和 B,b 这两对基因位于 对染色体上。(2)只考虑花色,F1 全为紫花,F2 出现图中不同表现型的现象称为 。(3)F2 中紫花宽叶雄株的基因型为 ,其中杂合子占 。(4)欲测定 F2 中白花宽叶雌株的基因型,可将其与基因型为 的雄株测交,若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则白花宽叶雌株为杂合子。答案解析版(2019-4)28.加试题下图为甲、乙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伴性遗传)的某遗传家系图,家系中无基因突变发生,且 l4无乙病基因。人群中这两种病的发病率均为 1/62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2的性染色体组成
19、为 XXY,推测4发生染色体畸变的可能性大于5。B.若4与5再生 1 个孩子,患甲病概率是 1/26,只患乙病概率是 25/52 C.1与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2/3,与5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24/39 D.若1,与人群中某正常男性结婚所生子女患病的概率是 l/39【答案】B【解析】题干信息明确一种病为伴性遗传。看 1 和 2 生出 4 号个体,明显的形状分离,所以甲病为隐性遗传病;同时 4 号是一位女性患者,所以甲病为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述相关基因用 A/a 表示)。也能得出乙病为伴性遗传的结论。关于乙病,系谱图中均为男性患者,且患者的男性后代均为患者,初步判断为伴 Y 遗传病。同
20、时若为伴 X 显性、隐性的话,与 3 和 4 生出 6、8 号个体冲突,故而确定乙病为伴 Y遗传(假设致病基因为 b)。A 选项。2 为乙病患者男性,两条 XX 染色体均正常,理论上可以是正常的卵细胞与 XY 的精子结合,也可以是 XX 卵细胞与 Y 的精子结合。故而父本和母本发生染色体畸变的概率都有,很难区分,A 错误。B 选项。4 的基因型可以直接写出aaXYb,而 5 的基因型可以是 AAXX 也可以是 AaXX,二者的比例需要用到题干“两种病的发病率均为 1625”。发病率为 1/625,所以 aa 的频率为 1/625,a 为 1/25、A 为 24/25;所以正常人群中 AA 的概
21、率为:(24/25)2/(1-(1/625)=12/13,Aa 的概率为 1/13。亦即正常人中的杂合子=Aa/(1-aa)。所以 4 号(XYb)aa 和 5 号(AAXX(12/13)、AaXX(1/13)再生一个孩子的情况下:对乙病而言,XYb和 XX 后代女性都正常、男性都患病;对甲病而言,aa 和 AA(12/13)、Aa(1/13)后代 aa 占 1/13*1/2=26/1。即 所以 B 正确。C 选项。据题意可知 1 的基因型 AAXX(1/3)、AaXX(2/3),而 3 基因型确定为 AaXX,故而者相同的概率是 23。根据 B 选项的解析,5 基因型为 AAXX(12/13
22、)、AaXX(1/13),与 1 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AAXX(1/3*12/13)+AaXX(2/3*1/13)=14/39。所以 C 选项错误。D 选项。据题意 1 的基因型为 AAXX(1/3)、AaXX(2/3),人群中某正常男性基因型为AAXY(12/13)、AaXY(1/13)。从性染色体遗传来看,后代患乙病的概率为 0;从常染色体角度分析,后代发病率为 2/3*1/13*1/4=2/78。所以 D 选项错误。(2019-4)31.(7 分)某种昆虫眼色的野生型和朱红色、野生型和棕色分别由等位基因A、a 和 B、b 控制,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为研究其遗传机制,进行了
23、杂交实验,结果见下表:回答下列问题:(1)野生型和朱红眼的遗传方式为_,判断的依据是_(2)杂交组合丙中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_和_,F1中出现白眼雄性个体的原因是_(3)以杂交组合丙 F1中的白眼雄性个体与杂交组合乙中的雌性亲本进行杂交,用遗传图解表示该过程【答案】(1)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 杂交组合甲的亲本均为野生型,F1 中雌性个体均为野生型,而雄性个体中出现了朱红眼(2)BbXAXa BbXAY 两对等位基因均为隐性时表现为白色(3)【解析】原理上讲题目考查的是遗传学中常见的基因互作现象。笔者很认同这类题目,因为教材处理对学生产生的印象就是基因与性状的一一对应,其实绝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如此
24、,或者根本没有这么简单的例子。性状是一系列相关基因有序表达的产物。在此基础上我们来看题目“眼色的野生型和朱红色、野生型和棕色分别由等位基因 A、a 和 B、b 控制,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1甲组杂交试验的结果很直观能够得出结论,符合:后代中雌性均表现同种性状,而雄性后代两种类型的比例(接近)为 11。可以直接得出结论:雌性表现的为显性性状(野生型)、另一种(朱红眼)为隐性,且相关基因位于 X 染色体的特有区段。同时据题目表述也能得出控制棕色眼的基因位于某对常染色体上。2结上述结论看乙组杂交结果:非棕色眼亲本杂交,后代非棕色眼与棕色眼的比例(接近)为 31,且雌雄两性中情况完全相同
25、,可以确认第一步的结论“控制棕色眼的基因位于某对常染色体上”,并进一步得出棕色也是隐性性状的结论。3丙组杂交实验相对最复杂。但是复杂之中我们也可以通过单一变量原则来逐一突破:子代雌性个体野生眼与棕色眼的比例(接近)为 31,故而双亲均为 Bb 类型个体,并推出子代雄性后代野生与棕眼也应(接近)为 31;但是子代雄性野生与棕眼虽然(接近)为31,却又有朱红眼和白眼的类型也是(接近)(2018-11)15.下列关于紫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豌豆花瓣开放时需对母本去雄以防自花授粉 B.完成人工授粉后仍需套上纸袋以防自花授粉 C.F1 自交,其 F2 中出现白花的原因是性状分离
26、D.F1 全部为紫花是由于紫花基因对白花基因为显性【答案】D【解析】豌豆花瓣未开放时需对母本去雄以防自花授粉,A 错;完成人工授粉后仍需套上纸袋以防异花授粉,B 错;F1 自交,其 F2 中出现白花的原因是等位基因分离,C 错;F1全部为紫花是由于紫花基因对白花基因为显性,这是教材中显性性状的定义,D 对。(2018-11)28.【加试题】某雌雄异株植物,叶片形状有细长、圆宽和锯齿等类型。为了研究其遗传机制,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见下表。第 28 题表 杂交编号 母本植株数目(表现型)父本植株数目(表现型)F1植株数目(表现型)F2植株数目(表现型)80(锯齿)82(圆宽)82(锯齿)81(细长
27、)81(圆宽)242(锯齿)243(细长)92(圆宽)90(锯齿)93(细长)92(细长)93(圆宽)91(锯齿)275(细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选取杂交 I 的 F2中所有的圆宽叶植株随机杂交,杂交 1 代中所有植株均为圆宽叶,雌雄株比例为 4:3,其中雌株有 2 种基因型,比例为 1:1 B.选取杂交的 F2中所有的圆宽叶植株随机杂交,杂交 1 代中所有植株均为圆宽叶,雌雄株比例为 4:3,其中雌株有 2 种基因型,比例为 3:1 C.选取杂交 I 的 F1中锯齿叶植株,与杂交的圆宽叶亲本杂交,杂交 1 代中有锯齿叶和细长叶两种,比例为 1:1,其中雌株有 2 种基因型,比例为 3:1
28、 D.选取杂交的 F2中所有的锯齿叶植株随机杂交,杂交 1 代中所有植株均为锯齿叶,雌雄株比例为 4:3,其中雌株有 2 种基因型,比例为 1:1【答案】B【解析】解题的关键是从正反杂交的 F1 的表现型可以推测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然后需要推断出可能有两对基因控制。第一步:判断基因可能在 X 染色体上 根据杂交和杂交正反交,子代中表现型不一样,杂交子代雌雄的表现型不一样,说明基因可能在 X 染色体上。第二步:判断有两对基因控制,可能一对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另一对基因在 X染色体上,并且有某些基因型的个体无法成活 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杂交的 F2 代中,圆宽:锯齿:细长266,相加等于 14,杂
29、交的 F2 代中,圆宽:锯齿:细长339,相加等于 15。第三步:推理得到这两种杂交基因型和表现型情况 假设常染色体上的基因为 A/a,X 染色体上的基因为 B/b。杂交:亲本为 AAXbXb(锯齿)和 aaXBY(圆宽),F1 为 AaXBXb(细长)和 AaXbY(锯齿),F2 为圆宽:锯齿:细长266,其中 aaXbXb(圆宽)和aaXbY(圆宽)个体死亡。杂交:亲本为 aaXBXB(圆宽)和 AAXbY(锯齿),F1 为 AaXBXb(细长)和 AaXBY(细长),F2 为圆宽:锯齿:细长339,其中 aaXbY(圆宽)个体死亡。第四步:根据选项判断答案的正误 选取杂交的 F2 中所有
30、的圆宽叶植株 aaXBXb和 aaXBY 随机杂交,杂交 1 代中所有植株均为圆宽叶,雌雄株比例为 21,A 错误;选取杂交的 F2 中所有的圆宽叶植株 aaXBXB、aaXBXb和 aaXBY 随机杂交,杂交 1 代中所有植株均为圆宽叶,雌雄株比例为 43,其中雌株有 2 种基因型,比例为 31,B 正确;选取杂交的 F1 中锯齿叶 AaXbY 植株,与杂交的圆宽叶 aaXBXB亲本杂交,杂交 1 代中有 AaXBXb(细长)、aaXBXb(圆宽)、AaXBY(细长)和 aaXBY(圆宽)三种,比例为 11,其中雌株有 2 种基因型,比例为 11,C 错误;选取杂交的 F2 中所有的锯齿叶植
31、株 AAXbY 和 AaXbY 都是雄株,不能随机杂交,D 错误。(2018-11)31.(7 分)某种昆虫的正常翅与裂翅、红眼与紫红眼分别由基因 B(b)、D(d)控制。为研究其遗传机制,选取裂翅紫红眼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得到的 F1表现型及数目见下表。第 31 题表 裂翅紫红眼 裂翅红眼 正常翅紫红眼 正常翅红眼 雌性个体(只)102 48 52 25 雄性个体(只)98 52 48 25 回答下列问题:(1)红眼与紫红眼中,隐性性状是_,判断的依据是_。亲本裂翅紫红眼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_。(2)F1的基因型共有_种。F1正常翅紫红眼雌性个体的体细胞内基因 D 的数目最多时有_个。F1出现
32、 4 种表现型的原因是_。(3)若从 F1中选取裂翅紫红眼雌性个体和裂翅红眼雄性个体交配。理论上,其子代中杂合子的比例为_。【答案】(1)红眼 紫红眼与紫红眼交配,F1 出现了红眼 BbDd(2)4 2 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3)5/6【解析】(1)根据表格中 F1 表现型雌雄没有区别,可以判断两对相对性状都是常染色体遗传,再根据“无中生有为隐性”,判断显隐性关系,F1 代四种表现型之比为 4:2:2:1,推测存在致死,应该符合显性纯合致死。(2)双亲基因型都是 BbDd,F1 中 1BBDD、2BBDd、2BbDD、1bbDD 和 1BBdd 致死,剩下基因型只有
33、 4BbDd、2bbDd、2Bbdd 和 1bbdd 四种基因型;F1 正常翅紫红眼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 bbDd,体细胞有丝分裂间期 DNA 复制,基因也复制,基因 D 的数目最多时有 2 个;相对性状的自由组合实质(原因)是减数分裂过程中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3)若从 F1 中选取裂翅紫红眼(BbDd)雌性个体和裂翅红眼(Bbdd)雄性个体交配,子代基因型有 1BBDd(致死)、2BbDd、1bbDd、1BBdd(致死)、2Bbdd 和 1bbdd,杂合子的比例是 5/6(2018-4)28【加试题】为研究某种植物 3 种营养成分(A、B 和 C)含量的遗传机制,先采用 CRISPR/Cas
34、9 基因编輯技术,对野生型进行基因敲除突变实验,经分子鉴定获得 3 个突变植株(M1、M2 和 M3)。其自交一代结果见下表,表中高或低指营养成分含量高或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 M1 自交一代中取纯合的(A 高 B 低 C 低)植株,与 M2 基因型相同的植株杂交,理论上其杂交一代中只出现(A 高 B 低 C 低)和(A 低 B 低 C 高)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一定是 1:1 B从 M2 自交一代中取纯合的(A 低 B 高 C 低)植株,与 M3 基因型相同的植株杂交,理论 上其杂交一代中,纯合基因型个体数:杂合基因型个体数一定是 1:1 CM3 在产生花粉的减数分裂过程中,某对同源染色体有
35、一小段没有配对,说明其中一个 同源染色体上一定是由于基因敲除缺失了一个片段 D可从突变植株自交一代中取 A 高植株与 B 高植株杂交,从后代中选取 A 和 B 两种成分均高的植株,再与 C 高植株杂交,从杂交后代中能选到 A、B 和 C 三种成分均高的植株【答案】A【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点是认识到以下两点:(1)A、B、C 三种物质的含量最多有一个高,不会三个都高。根据这一点可以推导出三种物质之间应该存在着某种转化关系,所以才会有此消彼长的情况。具体关系可能:前体物A 基因A 物质B 基因B 物质C 基因C 物质(2)CRISPR/Cas9 技术进行的是基因敲除,只会破坏原有基因而不会产生新的
36、基因。这一点很重要,而且甚至遗传物质不会减少,DNA 的长度还可能增加。同时也确认这里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隐性突变(但隐性基因没有任何生理功能)。在确认上述两点之后,我们就可以一起来做这个题目了。首先根据刚才的假设,A、B、C 三种物质之间有相应的转化关系,那么野生状态下的 A 低B 低 C 高基因型为 AABBCC。纯合子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M1 的后代 A 高 B 低 C 低、A 低 B 低 C 高、A 低 B 低 C 低三种情况,比例为 394;基因型表示为 3A_bb_:9A_B_C_:4aa_ _=16。由此可以推导出 M1 的基因型为AaBbCC 类型。同样道理可以推出 M2 为
37、AABbCc 类型,M3 为 AaBBCc 类型。M1/M2/M3 基因型都是双杂合自交,因为后代 3 中表现型都是 9:3:4,只是顺序不同。结合方式都为 16 份。A 选项:M1 自交后代 A 高 B 低 C 低的纯合子 AAbbCC 同 M2 类型 AABbCc 杂交,后代有 AABbC_类型和 AAbbC_类型两种,出现概率相等,比例为 11。A 选项正确。B 选项:M2 自交后代 A 低 B 高 C 低的纯合子 AABBcc 同 M3 类型 AaBBCc 杂交。后代纯合子出现的概率为 1/2*1*1/2=1/4,所以后代中纯合子同杂合子的比例为 13。B选项错误。C 选项:所谓基因敲
38、除是指表现型层面基因的功能丧失,并不代表相关的 DNA 序列消失,这里用 CRISPR/Cas9 进行基因敲除实际是向目的基因中插入了一小段 DNA 碱基序列。C 选项错误。D 选项:按照上述分析,三种物质含量呈现此消彼长的特点,可以判断相互之间应有一定的相互转化关系,不会含量都高。D 选项错误 (2018-4)31(7 分)某昆虫的红眼与朱红眼、有眼与无眼分别由基因 A(a)、B(b)控制,其中有一对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且存在两对隐性基因纯合致死现象。一只红眼雌性个体与一只朱红眼雄性个体交配,F1雌性个体中有红眼和无眼,雄性个体全为红眼。让 F1 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得 F2,F2的表现型及比例
39、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1)有眼对无眼为 性,控制有眼与无眼的 B(b)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2)若要验证 F1 红眼雄性个体的基因型,能否用測交方法?,其原因是 (3)F2 红眼雄性个体有 种基因型,让其与 F2 红眼雌性个体随机交配,产生的 F3 有 种表现型,F3 中无眼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答案】31,(7 分)(1)显 X 和 Y(2)不能 aaXbXb个体致死(3)4 5 8/59【解析】(1)亲代都是有眼,生成无眼,根据无中生有为隐性,无眼为隐性,有眼为显性;因为 F1 中只有雌性有无眼,雄性没有无眼,表现出跟性别相关联,所以控制有眼和无眼的基因位于 X 和 Y 性染色体上(
40、2)若要验证 F1 红眼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不能用測交方法,因为测交是跟隐性纯合子交配,而两对基因都纯合,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就会致死,这样的个体就不存在。(3)由于 F1 的雌性中出现了无眼,相关基因很有可能位于 XY 的同源区段,因此 F2 中红眼雄性的基因型为:AAXBYB、2AaXBYB、AAXbYB、2AaXbYB,(两对基因分开考虑:AA:Aa=1:2;XBYB:XbYB=1:3 红眼雌性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Xb、AaXBXB、AaXBXb,(两对基因分开考虑:AA:Aa=1:2;XBXB:XBXb=1:4),所以F3 中的致死个体数:1/31/33/44/51/4=1/
41、60;存活个体数:11/60=59/60;无眼雌性为:3/44/51/48/9=2/15;所以 F3 中无眼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为2/15*59/60=8/59。(2017-11)28.【加试题】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如下,人群中这两种病的发病率均为 10-4。两种病同时发生时胚胎致死。3 和8 无甲病家族史,7 无乙病家族史,家系中无突变发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 和4 产生含甲病基因配子的概率分别是 1/3 和 1/16 B.理论上,3 和4 结婚生出的子、女中各可能有 6 种基因型和 3 种表现型 C.若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XXY,则推测8 发生染色体变异的可能性大于7 D.若1
42、 与人群种某正常男性结婚,所生子女患病的概率约为 1/300【答案】D【解析】先对甲病(相关基因用 A、a 表示)进行分析,1 和2 结婚所生女儿正常,得出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所以4 为甲病患者 aa,所产生配子中含有致病基因 a的概率为 100%,所以 A 选项错误。其中对1 产生配子的分析是对的。对乙病而言,连续遗传、患者中女性患者为男性患者的 3 倍、7 号个体患病其女儿均患病儿子均正常、在7 无乙病史的情况下3 患病。综上所述乙病最有可能为伴 X染色体显性,也有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相关基因用 B、b 表示)。若乙病为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3 和4 的基因型分别为 AaXbY
43、、AaXBXb。后代儿子 5 种基因型(aaXBY 致死)、3 种表现型,女儿 5 种基因型(aaXBXb致死)、3 种表现型。B 选项错误。若乙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3 和4 的基因型分别为 Aabb、AaBb。后代无论儿子还是女儿都是有 5 种基因型(aaBb 致死)、3 种表现型。B 选项错误。1 与正常男性婚配,从题目分析可知这种婚配方案不涉及乙病。由题干信息甲病的发病率为 10-4得知:aa 占 1/10000,a 的基因频率为 1%,A 的为 99%,正常人群中 Aa出现的概率为 2*1%*99%/(1-10-4),即 2/101。则后代的发病率为2/3*1/4*2/101=1
44、/303,大约为 1/300。D 选项正确。对与 C 选项,3 为 XXY,甲病患者无乙病症状,所以与甲病无关。则3 为XbXbY。双亲分别为 XbY、XBXb的情况下生出 XbXbY 的后代,父本减数第一次分裂或者母本减数第二次分裂不正常均有可能,无法判断父本和母本谁不正常的可能性更大或更小。所以 C 选项错误。【解析 2】A 答案分析:甲病中,1 基因型为 2/3Aa,产生含 a 基因的概率为 2/31/21/3,根据1 为 aa,则4 是 Aa,由于3 和8 无甲病家族史,可知,4 为 Aa,7 为 1/2Aa,8 为 1/4Aa,8 产生 a 配子的概率为 1/8,所以 A 错误。B
45、答案分析:理论上,假如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因为两种病同时发生时胚胎致死,3 和4 的基因型分别为 Aabb 和 AaBb,结婚生出的子、女中各可能有 5 种基因型和 3种表现型,假如是伴 X 染色体显性,3 和4 的基因型分别为 AaXbY 和 AaXBXb,结婚生出的子、女中各可能有 5 种基因型和 3 种表现型,B 错误。也可以用甲乙病分别考虑,基因型 32 15 种,22 13 种。C 答案分析:若3 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XXY,有可能是含 XY 的精子和含 X 的卵细胞结合,也有可能是含 Y 的精子和含 XX 的卵细胞结合,假如这种遗传病是常染色体显性或伴 X 染色显性,推测8 和7 发
46、生染色体变异的可能性相同(我纠结的是产生卵细胞差错可能是减数第一次,也有可能是第二次,这个答案是不是有道理?如果是伴 X 染色体隐性,当然是8 的可能性更大,2015 年有相关的试题)。D 答案分析:D 答案只需要考虑甲病就可以,根据人群中这两种病的发病率均为 10-4,A基因频率为 99/100,a 基因频率为 1/100,1 为 2/3Aa 和正常男性 Aa 约为21/10099/100=1/50,2/31/501/4=1/300,D 正确。32.(2017-11)(7 分)果蝇的有眼与无眼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眼色的红色与白色由另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两对基因均不位于 Y
47、染色体上。一只无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交配,F1全为红眼,让 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得 F2,F2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第 31 题表 红眼 白眼 无眼 雌蝇 3/8 0 1/8 雄蝇 3/16 3/16 1/8 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 B 在果蝇染色体上的位置称为_(2)果蝇的有眼与无眼中,显性性状是_,F1 雄蝇的基因型是_(3)让 F2中全部的红眼果蝇随机交配,理论上 F3雄果蝇的表现型为_,其比例是_(4)用测交方法鉴定 F2双杂合红眼雌果蝇基因型,用遗传图解表示。【答案】31.(1)基因座位(2)有眼 BbXRY(3)红眼、白眼和无眼 6:2:1(4)P 红眼雌蝇 无眼雄蝇 BbXR
48、Xr bbXrY BXR BXr bXR bXr bXr BbXRXr 红眼雌蝇 BbXrXr 白眼雌蝇 bbXRXr 无眼雌蝇 bbXrXr 无眼雌蝇 bY BbXRY 红眼雄蝇 BbXrY 白眼雄蝇 bbXRY 无眼雄蝇 bbXrY 无眼雄蝇 【解析】(1)根据教材中内容基因 B 在果蝇染色体上的位置基因位座(2)亲代无眼和有眼杂交,后代全部为有眼,有眼为显性。F1 代全为红眼,F2 出现白眼,说明红眼为显性,白眼为隐性,且跟性别关联,说明在 X 性染色体上,根据 F1 代表现型及 F2 表现型和比例推断出 F1 雌雄基因型分别是 BbXRXr和 BbXRY(3)分开考虑先求有眼无眼比例,
49、配子概率求 B=2/3,b=1/3,bb=1/9,B_=8/9,F3 中有眼:无眼=8:1;同理求雄性中红眼:白眼=3:1,采用乘法原理得到红眼:白眼:无眼=6:2:1(4)F2双杂合红眼雌果蝇基因型为 BbXRXr与隐性纯合子雄果蝇基因型 bbXrY 交配,采用棋盘法写遗传图解比较方便。(2017-4)28【加试题】若利用根瘤农杆菌转基因技术将抗虫基因和抗除草剂基因转入大豆,获得若干转基因植物(T0 代),从中选择抗虫抗除草剂的单株S1、S2 和S3 分别进行自交获得T1 代,T1 代性状表现如图所示。已知目的基因能1 次或多次插入并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第 28 题图
50、 A抗虫对不抗虫表现为完全显性,抗除草剂对不抗除草剂表现为不完全显性 B根瘤农杆菌Ti 质粒携带的抗虫和抗除草剂基因分别插入到了S2 的2 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并正常表达 C若给S1 后代T1 植株喷施适量的除草剂,让存活植株自交,得到的自交一代群体中不抗虫抗除草剂的基因型频率为1/2 D若取S2 后代T1 纯合抗虫不抗除草剂与纯合不抗虫抗除草剂单株杂交,得到的子二代中抗虫抗除草剂的纯合子占1/9【答案】C 【解析】据图分析,抗除草剂对不除草剂是完全显性,A错;S2自交子代没有不抗虫不抗除草剂的个体,所以并未正常表达;D项中子二代抗虫抗除草剂纯合子占比为1/16,C项2/3*1/4+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