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标准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标准本.doc(2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银川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银川市生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于2006年7月6日银川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2006年9月27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批准。现予公布,自2006年11月1日起施行。银川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06年9月30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银川市生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的决定(2006年9月27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决定:批准银川市生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由银川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公布施行。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06年9月27日银川市生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生鲜食品生产经营的安全监督管理,防止生鲜食品污染和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保障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生鲜食品生产、经营、监督、管理及相关活动,适用本条例。本条例所称生鲜食品是指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或者经初级加工的,可供人类食用的生鲜产品,包括蔬菜、瓜果、食用菌、畜禽及其产品和水产品等。第三条 生产加工销售的生鲜食品应当符合安全标准,不符合安全标准的生鲜食品不得销售。本条例所称安全标准是指国家标准
3、、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中,涉及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强制性标准。第四条 生鲜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应当遵循一个监管环节由一个部门监管的原则,采取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方式。坚持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各方联合行动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机制。第五条 市、县(区、市)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生鲜食品安全负总责,统一领导、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生鲜食品安全工作。第六条 市、县(市)食品药品监督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生鲜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依法组织对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查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牧、质量技术监督、工商、卫生、商务、环保、城管、民族宗教等行政管理部门,依照各自职责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生鲜食品
4、安全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生鲜食品安全事故。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加强生鲜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提高公众的生鲜食品安全意识,引导生鲜食品生产者、销售者加强质量安全管理,保障生鲜食品消费安全。 第八条 鼓励单位和个人就违反本条例的行为向食品药品监督行政管理部门或农牧、质量技术监督、工商、卫生、商务、环保、城管、民族宗教等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有关部门收到举报后,应当依法及时调查处理。第九条 生产、经营生鲜食品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及行业协会,应当建立健全自律机制,发挥行业自律,倡导诚信经营。 第二章 生鲜食品的生产第十条 生鲜食品的生产,应当以农产品无公害化生产为导向,推行种植、养殖向
5、基地化、集约化、规范化发展。农牧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制定符合生鲜食品安全卫生标准的种植、养殖基地规划。第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生鲜食品种植、养殖基地的立项、选址、建设的指导监督。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对生鲜食品种植、养殖基地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第十二条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向生鲜食品种植、养殖基地和其它生产场所排放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废气、重金属、硝酸盐、油类、酸液、碱液、剧毒废液、放射性废水和未经处理的含病原体的污水,或者倾倒、填埋有害的废弃物和生活垃圾。 第十三条 生鲜食品的生产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和技术要求使用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化肥等农业投入品。严格执行农业投入品使用安全间隔期或
6、者休药期的规定。鼓励使用有机肥、微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和可降解地膜等生产资料。农业生产用水和用作肥料的固体废物,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第十四条 生鲜食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当实行生鲜食品安全卫生保障制度,在生产活动中建立生产记录,如实记载以下内容: (一)农药、兽药、饲料以及饲料添加剂、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使用和停用的日期;(二)动物疫病、植物病虫草害发生和防治情况;(三)收获、捕捞或者屠宰日期;生产记录应当保存二年。禁止伪造生产记录。鼓励其他生鲜食品生产者建立生产记录。第十五条 生鲜食品的生产活动中,禁止下列行为:(一)在瓜果、蔬菜的种植过程中使用甲胺磷、
7、氧化乐果、对硫磷、甲基1605、快灵农药等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 (二)在畜禽、水产品的养殖活动中使用盐酸克伦特罗(瘦肉精)、孔雀石绿及其它禁止使用的物质作为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 (三)使用假、劣兽药,将人用药品作为兽药使用或者违反规定使用兽药;(四)使用未经批准使用的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五)在生鲜食品及其初级加工过程中使用色素、甲醛、次硫酸氢钠甲醛(吊白块)、过氧化氢(双氧水)及其它有毒有害物质;(六)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第十六条 畜禽实行定点屠宰,集中检疫的管理制度。动物防疫监督部门应当对定点屠宰的畜禽及其产品进行检疫,经检疫合格的畜禽及其产品,由动物防疫监督部门出
8、具检疫、检验合格证明并加封验讫标志。第十七条 畜禽定点屠宰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和行业标准,对畜禽产品进行肉品品质检验,并出具肉品品质检验证明。清真牛羊和家禽定点屠宰企业,应当取得清真食品准营证和清真标牌,并严格按照清真饮食风俗习惯屠宰。第十八条 畜禽产地、定点屠宰厂(场)对经检疫、检验不合格或者病死、死因不明、染疫的畜禽及其产品、排泄物应当进行无害化处理或销毁。第十九条 生鲜食品的包装,必须采用符合卫生标准的材料和容器,并在产品包装物上标注食品名称、加工单位、原生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保存条件、包装规格、净含量等内容;畜禽产品包装要加封检疫、检验证明。第二十条 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无公害农产品
9、、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实行认证制度。经认证后,生鲜食品生产者可以在其产品或包装上标注相应的认证标志。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伪造或者冒用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及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证书和标志。第二十一条 属于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农产品,应当按照农业转基因的有关规定进行标识。 第三章 生鲜食品的经营第二十二条 生鲜食品的经营,应当建立市场约束和自律机制,完善各类市场卫生安全管理责任制度。第二十三条 生鲜食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经营生鲜食品的超市的开办者,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建立食品安全制度,配备专、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二)查验产品检疫、检验合格证明,对未经检疫、检验或经检疫、检验不
10、合格的生鲜食品,应当制止其销售、转移,并向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三)市场开办方在和生鲜食品经营方签订场地、房屋租赁合同的同时,应当签订销售生鲜食品安全责任协议,明确安全责任;(四)建立生鲜食品安全承诺制度和赔付制度;(五)建立生鲜食品安全经营档案;(六)清真食品和非清真食品隔区经营;(七)设立公示牌,定期公示市场内生鲜食品安全信息;(八)定期组织有关生鲜食品加工销售人员进行健康检查。第二十四条 生鲜食品经营活动中禁止下列行为:(一)加工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质的畜禽和畜禽产品;(二)销售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质的水果、蔬菜、畜禽和畜禽产品或者非定点屠宰厂生产、加工的畜禽产品;(三)加工、销售无法追溯
11、来源的动物及其产品;(四)收购不符合生鲜食品安全标准的产品。第二十五条 生产经营的鲜、冻畜禽产品应当使用冷藏车冷藏运输。蔬菜应当封闭运输,使用敞篷车辆的应当采用遮盖和保护措施。第二十六条 进入市场经营生鲜食品的应当出示生鲜食品检疫、检验合格证明或有关手续。鲜、冻畜禽产品进入市场时,应当出具检疫合格证明;猪、牛、羊胴体应当加盖检疫合格章和货源基地编号章,按不同供货人、不同批量分别签封。直接进入各类食品市场销售时,应当经动物防疫监督员或者市场内的监督检验人员启封、验证、验章。经营清真生鲜食品的应当出具清真食品准营证和清真标牌,不能出具清真食品准营证和清真标牌的,不得以清真食品名义出售。第二十七条
12、生鲜食品批发市场应当设立或者委托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对进场销售的生鲜食品进行抽查检测。市、县(市)农牧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对进入零售市场和超市销售的生鲜食品的抽查检测。鼓励引导个人对自产自销的生鲜食品的质量安全进行检测。第二十八条 畜产品及活禽批发交易必须在符合条件的生鲜食品批发市场中进行。但超市连锁配送等直销的除外。外地畜禽和畜禽产品进入本市销售的,应当经由市人民政府公布的检疫通道,经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启封、验证合格,重新签封后方可进入本市。用汽车运输的,车辆应当经检疫消毒,取得市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消毒证明。第二十九条 经营生鲜食品的企业,应当建立进货检查验收索证索票制度。经营者应当向初次交
13、易的供货人索取、查验相应的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商标注册证,保存复印件,一年核对一次。第三十条 对购进的货物应当按批次向供货人索取食品质量检验证明、检疫证明、销售凭证、外地畜禽产品进入本市车辆消毒证明等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证明并保存复印件。经营者对购进的食品应当记载产地、加工厂家、进货渠道、购进日期和数量、供货人等事项,查验供货人备案公示情况。第三十一条 餐饮企业和集体用餐单位应当采购符合要求的生鲜食品,并建立购货台账,注明所购生鲜食品的名称、数量、日期、进货渠道等。举办重大公共活动、重要会议需要采购生鲜食品的,应当索证索票;具体承办单位应当将生鲜食品留样备查;有条件的,先行送交具有资
14、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验,待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第四章监督管理第三十二条 农牧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种子、种畜、种禽、化肥、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农用机械、器材等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的安全监督管理,负责畜禽及其产品的防疫、检疫监督。第三十三条 质量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生鲜食品国家、行业标准的实施,按照规定的权限组织地方标准的制定、实施,依法对生鲜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进行监督管理。第三十四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流通领域生鲜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第三十五条 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生鲜食品加工和餐饮业卫生安全的监督管理。第三十六条 商务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畜禽产品定点屠宰加工的监督管理。第三十七条 环
15、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生鲜食品种植、养殖基地及生产加工场所环境及污染源的监督管理,并且组织对生鲜食品生产场所的大气、土壤、水质等生产环境进行监测评价。第三十八条 民族宗教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清真生鲜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清真食品准营证和清真标牌的管理。第三十九条 农牧、质量技术监督、工商、卫生、商务等行政管理部门在依法实施监督管理时,依据各自的职权范围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查阅、复制有关资料; (二)进入种植、养殖基地,加工、销售和使用场所进行抽查、检验; (三)对经检测不合格的生鲜食品,有权查封、扣押并监督生产经营企业进行无害化处理,不能进行无害化处理的予以销毁;(四)法律、法规允许的其他措施。
16、第四十条 建立生鲜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制度。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建立本市生鲜食品安全信息监督管理系统,适时向社会公示下列信息,并提供信息查询服务:(一)实施重点监督管理的生鲜食品名录;(二)定点屠宰厂(场)、生鲜食品生产基地以及批发市场名单;(三)经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名单;(四)生产经营的生鲜食品不符合安全标准受到有关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查处的名单。第四十一条 建立生鲜食品安全信息报送制度。(一)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报送生鲜食品生产场所的环境监测信息;(二)农牧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报送有关生鲜食品农药、兽药及其他农业投入品的监督检查信息;(三)工商、卫生、质量技术监督、
17、民族宗教等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报送生鲜食品质量监督检查信息。食品药品监督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所报信息的汇总整理。第四十二条 实行生鲜食品安全监测制度。农牧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保障生鲜食品安全的要求,制定并组织实施生鲜食品安全监测计划,对生产中或者市场上销售的生鲜食品进行监督抽查。第四十三条 建立生鲜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对造成生鲜食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和个人,由有关部门依法进行查处;造成重大事故的,由食品药品监督行政管理部门组织查处。第四十四条 建立生鲜食品安全义务监督员制度。生鲜食品安全义务监督员由食品药品监督行政管理部门聘任和培训,可以对生鲜食品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进行监督。第四十五条 发生生鲜食品安全
18、事故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及时向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及其相关行政管理部门报告。接受报告的部门要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调查事故原因,依法查处违法行为。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二条规定的,依照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第四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生鲜食品种植、养殖基地不按照规定记载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使用以及防疫、检疫等情况的,由农牧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罚款。第四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一)至(四)项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农药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饲料、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法规进行处罚。违反第十
19、五条第(五)项规定的,由农牧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销售,对被污染的生鲜食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对不能进行无害化处理的予以监督销毁;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置染疫动物及其排泄物、染疫动物的产品、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动物尸体的,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给予警告,责令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置;拒不处置的,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依法代作处置,处置所需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第五十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生鲜食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不符合卫生标准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或使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50
20、00元以下的罚款。违反本条例规定,销售的生鲜食品未按照本条例规定包装、标识的,由农牧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2000元以下的罚款。第五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冒用农产品质量标志的,由农牧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第五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一)、(三)、(四)、(五)、(七)项规定之一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处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二)项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以2000元以上万元以下的罚款。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第(六)项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以50
21、00元以下的罚款。第五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之一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收其违法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第五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经营依法应当检疫而没有检疫证明的畜禽、畜禽产品的,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责令停止经营,没收违法所得。对未售出的畜禽、畜禽产品,依法补检,经检疫合格的畜禽、畜禽产品,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出具检疫证明,畜禽产品加盖或者加封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使用的验讫标志。经检疫不合格的畜禽、畜禽产品,由货主在动物检疫员监督下作防疫消毒和其他无害化处理,无法作无害化处理的,予以销毁。第五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经营依法应当检疫而检疫不合格的畜禽、畜禽产品的
22、,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责令停止经营,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收回已售出的畜禽、畜禽产品,没收违法所得和未售出的畜禽、畜禽产品;情节严重的,可以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第五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生鲜食品批发市场开办者不设立或者没有委托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对进场销售的生鲜食品安全状况进行抽查检测的,由农牧行政管理部门处以2000元以上万元以下的罚款。第五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餐饮企业及集体用餐单位采购未经检疫、检验或者检疫、检验不合格的生鲜食品的,由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第五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其他违法行为,由相关的行政管理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
23、理。第五十九条 有关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活动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第六章 附则第六十条 本条例自2006年11月1日起施行。关于制定银川市生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的说明(2006年9月25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银川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吕秀斌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银川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于2006年7月6日,审议通过了银川市生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现就制定的情况作如下说明:一、 制定条例的必要性和法律依据生鲜食品的安全关系
24、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关系着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银川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生鲜食品的安全,于2000年成立了银川市“放心食品”领导小组,组织协调商务、卫生、技术监督、动检、工商、城管、民族宗教等部门,在全市实施了“放心食品工程”。通过实施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对生猪、清真牛羊家禽的定点屠宰,肉制品、豆制品、大众主食卫生质量,蔬菜无公害化生产等进行专项治理。积极探索生鲜食品安全监督的新思路、新办法,制定了一批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的规范性文件,基本实现了对生猪、清真牛羊肉、肉制品等的屠宰、加工运输、销售整个过程的宏观监控和有效管理。建立了一批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无公害蔬菜种植已形成一定
25、规模,使我市生鲜食品安全水平从总体上有了明显提高。但是,由于生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面广,涉及环节和管理部门多,仍存在不少问题和安全隐患,为进一步加强我市生鲜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生鲜食品安全监管实际,将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上升为地方性法规,对进一步提高我市生鲜食品质量安全及监管水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十分必要的。二、 制定条例的过程制定条例是市人大常委会2006年立法计划的预备项目。2005年银川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总结实践经验和反复调研的基础上,起草了银川市生鲜食品安全监督管
26、理条例(草案),经反复征求意见、讨论修改,提交市政府研究。 2006年4月7日经市政府第54次常委会议决定,提请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审议。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初审了银川市生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条例(草案)。会后,常委会法工委根据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时提出的意见,会同市法制办、食品药品监督局等对条例(草案)作了修改,形成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并根据常委会主任会议决定,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全文刊登在银川晚报上,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与此同时,法工委还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和提案稿及说明一并分别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和市人大常委会立法专家咨询委员会征求意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法工委
27、在向自治区有关部门征求意见后,向常委会法工委反馈了修改建议。立法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也分别反馈了修改意见。法工委在研究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又邀请立法专家咨询委员会进行专题论证,并再次召集市法制办、农牧、工商、商务、环保、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督等部门讨论研究。随后法工委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又会同政府法制办、食品药品监督局等有关方面对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作了进一步修改,形成了条例(草案)修改稿。6月30日,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召开会议对条例(草案)修改稿进行了统一审议,2006年7月6日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条例。三、条例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条例共六章六十一条,分别就生鲜食
28、品安全监管的范围、原则,生鲜食品的生产、经营、安全监管、法律责任作了规定。需要说明的是:(一)关于条例调整的生鲜食品的范围和安全监管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条例将调整的生鲜食品的范围界定为:“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或者经初级加工的,可供人类食用的生鲜产品,包括蔬菜瓜果、食用菌、畜禽及其产品和水产品等”。同时确定了“生鲜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应当遵循一个监管环节由一个部门监管的原则,采取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方式。坚持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各方联合行动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机制”。由于生鲜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涉及的部门较多,条例第六条明确规
29、定“市、县(市)食品药品监督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生鲜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依法组织对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查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牧、质量技术监督、工商、卫生、商务、环保、城管、民族宗教等行政管理部门,依照各自职责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生鲜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生鲜食品安全事故。”同时条例在第四章监督管理中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在生鲜食品安全监管中所承担的职责。二、关于生鲜食品生产、经营的规范条例加强了对生鲜食品生产环境的保护,第十二条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向生鲜食品种植、养殖基地和其它生产场所排放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废气、重金属、硝酸盐、油类、酸液、碱液、剧毒废液、放射性废水和未经处理的含病
30、原体的污水,或者倾倒、填埋有害的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条例规范了对农业投入品及其使用的管理,第十三条规定“生鲜食品的生产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和技术要求使用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化肥等农业投入品。严格执行农业投入品使用安全间隔期或者休药期的规定。鼓励使用有机肥、微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和可降解地膜等生产资料。农业生产用水和用作肥料的固体废物,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第十五条对生鲜食品的生产活动中的禁止行为采取列名方式做了六项规定。第十四条规定生鲜食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当实行生鲜食品安全卫生保障制度,并对生产活动中应当建立生产记录的内容做了三项具体规定。同时鼓励其他生鲜食品生产
31、者建立生产记录。在生鲜食品的经营环节方面,条例明确了生鲜食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经营生鲜食品超市的开办者在生鲜食品安全中的责任,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经营生鲜食品的企业,应当建立进货检查验收索证索票制度。”三、关于生鲜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督检查为了依法强化生鲜食品安全的监督工作,条例第四十一条规定“建立生鲜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制度。”第四十二条规定“建立生鲜食品安全信息报送制度。”第四十三条规定“实行生鲜食品安全检测制度。”第四十四条规定“建立生鲜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度。”条例第四十五条规定“建立生鲜食品安全义务监督员制度”。 此外,条例明确了生鲜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人员、检测机构和生鲜食品生产经营者违反法律规定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并注意了与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衔接。以上说明及条例,请审议。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