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金昌市2021届新高考第一次模拟生物试题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金昌市2021届新高考第一次模拟生物试题含解析.pdf(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甘肃省金昌市 2021 届新高考第一次模拟生物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5 个小题,每小题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同一物质进入不同细胞的方式可以相同,如葡萄糖进入肝脏细胞和骨骼肌细胞B不同物质进入相同细胞的方式可能相同,如氨基酸和核苷酸进入小肠上皮细胞C同一物质进入相同细胞的方式可能不同,如水分子进入某些具有水通道蛋白的细胞D不同物质进入不同细胞的方式可能相同,如乙醇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和Na进入神经细胞【答案】D【解析】【分析】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如水、氧气、二氧化碳、甘油、乙醇、苯等物质进出细胞。
2、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如氨基酸和葡萄糖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详解】同一物质进入不同细胞的方式可以相同,如葡萄糖进入肝脏细胞和骨骼肌细胞,都是主动运输,A 正确;不同物质进入相同细胞的方式可能相同,如氨基酸和核苷酸进入小肠上皮细胞,都是主动运输,B正确;同一物质进入相同细胞的方式可能不同,如水分子进入某些具有水通道蛋白的细胞,有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两种运输方式,C正确;乙醇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自由扩散,Na进入神经细胞是协助扩散,这两种物质
3、进入不同细胞的运输方式不同,D 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区分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三种运输方式,以及相关的实例,再根据题意作答。2如图表示升高大气CO2浓度和干旱胁迫对大豆开花期净光合速率CO2(mo1/s)的影响,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湿润状态下,限制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CO2浓度B干旱状态下,大豆叶片上的气孔并没有全部关闭C大气 CO2浓度没有达到开花期大豆的CO2饱和点D两种环境下,CO2浓度升高后叶绿体内膜上H、ATP含量均下降【答案】D【解析】【分析】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据图分析:总体湿润环境中的净光
4、合作速率大于干旱环境中的净光合作速率。【详解】A、湿润状态下,增加CO2浓度大豆净光合速率增大,说明CO2浓度为主要限制因子,A 正确;B、干旱状态下,净光合速率有一定值,说明有光合产物的积累,气孔并没有全部关闭,B 正确;C、无论在干旱还是湿润条件下,增加CO2浓度,净光合速率都增大,说明大气中的CO2浓度没有达到开花期大豆的CO2饱和点,C正确;D、CO2浓度升高后一段时间内,消耗的H、ATP增多,剩余量下降,类囊体薄膜上的H、ATP含量下降,D 错误。故选 D。320 世纪 60 年代,医院开始用淀粉酶替代酸来分解淀粉。下图为某同学探究不同pH 条件下淀粉酶对淀粉的分解作用的实验结果。下
5、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应先将各组淀粉溶液的pH 值调到设定数值再加入淀粉酶BpH 值为 3 和 9 的两组试验中的淀粉酶的活性相同C1h 后若将 pH 为 13 的试管的pH 调至 7,则其淀粉量基本不变D淀粉酶通过降低淀粉分解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来实现催化作用【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柱形图:图示为某同学探究不同pH 条件下淀粉酶对淀粉的分解作用的实验结果,由图可知pH 为 7时,淀粉酶的活性最高;pH 在 37 时,随着 pH 的升高,酶活性逐渐增强;pH 在 79 时,随着 pH 的升高,酶活性逐渐降低;pH 达到 11 时,酶基本已经变性失活。【详解】A、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pH 条
6、件下淀粉酶对淀粉的分解作用的实验结果,实验时应先将各组试管溶液 pH 分别调到设定数值再混合,A 正确;B、在 pH 为 3 和 9 时两只试管中的淀粉剩余量相同,但pH 为 3 时,酶可以催化淀粉水解,酸也会促进淀粉水解,而pH 为 9 时只有酶的催化作用,所以两种pH 下酶的催化效率应该是不同的,即pH 为 3 和 9 时酶的活性不同,B 错误;C、pH 为 13 时,酶已经变性失活,因此再将pH 调为 7 时,反应速率不变,即淀粉含量基本不变,C正确;D、淀粉酶通过降低淀粉分解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来实现催化作用,D 正确。故选 B。4下面是探究基因位于X、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只位于X
7、染色体上的实验设计思路,请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方法1:纯合显性雌性个体 纯合隐性雄性个体F1方法2:纯合隐性雌性个体 纯合显性雄性个体F1结论:若子代雌雄全表现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若子代雌性个体表现显性性状,雄性个体表现隐性性状,则基因只位于X 染色体上。若子代雄性个体表现显性性状,则基因只位于X 染色体上。若子代雌性个体表现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A“方法1结论”能够完成上述探究任务B“方法1结论”能够完成上述探究任务C“方法2结论”能够完成上述探究任务D“方法2结论”能够完成上述探究任务【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意:方法1 为正交,则
8、方法2 为反交,亲本均为纯合子,如果正反交结果一致,说明基因位于X、Y 同源区段;若正反交结果不一致,则基因不在X、Y 同源区段,在X染色体上。【详解】方法 1:纯合显性雌性与隐性纯合雄性:若子代雌雄全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或仅位于X 染色体;雄性个体表现不可能为隐性性状,结论错误;若子代雄性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基因可能位于X 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结论错误;若子代雌性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或仅位于X 染色体,结论错误。因此,方法1 和题中的 4 个结论均无法完成此探究实验;方法 2:纯合隐性雌性与纯合显性雄性:
9、若子代雌雄全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若子代雌性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雄性个体表现为隐性性状,则基因只位于X 染色体上,Y上没有相关基因;若子代雄性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结论错误;若子代雌性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或仅位于X 染色体,结论错误。因此,方法2+结论 能够完成上述探究任务。故选 C。5下列关于组织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与血浆相比,组织液含有较多的蛋白质B组织液能为肝细胞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C血浆蛋白含量增多会导致组织液含量增加D组织液可由淋巴透过毛细淋巴管壁形成【答案】B【解析】【分析】1、体液是由
10、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2、血浆、淋巴、组织液中的物质有: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等。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细胞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等。【详解】A、与组织液相比,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A 错误;B、肝细胞生活在组织液中,肝细胞从组织液中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B正确;C、血浆蛋白含量降低,会引起组织液增加,C错误;D、组织液是血浆透过毛细血管壁形成的,D 错误。故选 B。6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11、A标志重捕法适合调查田鼠、家兔和蚜虫等动物的种群密度B种群数量增多会导致种内斗争加剧,环境容纳量不断下降C由于地形起伏,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植被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D初生演替的一般趋势是群落丰富度增大,抵抗力稳定性逐步提高【答案】D【解析】【分析】群落的结构特征分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陆生群落、水生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主要受光照、温度等的影响,动物主要受食物的影响;水平结构:由于不同地区的环境条件不同,即空间的非均一性,使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形成了生物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状况。【详解】A、标志重捕法是指的是在一定范围
12、内,对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较大的动物种群进行粗略估算的一种生物统计方法,蚜虫个体小且活动范围小不适合标记重捕法,A 错误;B、种群数量增加,会导致种内斗争加剧,从而影响种群数量,不会使环境容纳量下降,环境容纳量的大小取决于环境条件,B 错误;C、由于地形起伏,不同地段分布不同的植被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C错误;D、初生演替是在原生裸地或者原生荒原上进行的演替行为,演替趋势是群落丰富度增大,抵抗力稳定性逐步提高,D 正确;故选 D。7无活性胰蛋白酶原在人小肠肠腔内被激活成胰蛋白酶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无活性胰蛋白酶原的合成场所为核糖体B胰蛋白酶原的激活过程发生在人体的内环境中C水
13、解酶破坏了胰蛋白酶原的部分肽键等化学键D水解过程改变了胰蛋白酶原的结构和功能【答案】B【解析】【分析】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是,即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 R 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 基的不同。2.氨基酸在核糖体中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其结构式是-CO-NH-;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一肽链数。3
14、.分析题图:题图是无活性胰蛋白酶原在人小肠肠腔内被激活成胰蛋白酶的过程图,分析可知无活性胰蛋白酶原在水解酶的催化下从肽链一端的6 号和 7 号两个氨基酸之间进行了切割,形成了一个六肽和一个胰蛋白酶。【详解】A、由图可知,无活性胰蛋白酶原是由一条多肽链形成的,肽链是由氨基酸在核糖体中经脱水缩合形成的,A 正确;B、无活性胰蛋白酶原在人小肠肠腔内被激活成胰蛋白酶,人小肠肠腔与外界环境直接相通、不属于内环境,B 错误;C、由图可知水解酶破坏了胰蛋白酶原中赖氨酸和异亮氨酸之间的肽键,C 正确;D、无活性胰蛋白酶原在人小肠肠腔内被水解而激活成胰蛋白酶的过程中,胰蛋白酶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变化,D 正确。
15、故选 B。8小鼠Rictor基因的正常表达与精子的发生密切相关,敲除该基因的小鼠会出现无精症。研究人员利用流式细胞仪对正常鼠和敲除鼠睾丸生精小管中的细胞进行了DNA含量测定,结果如下图(精原细胞DNA含量为2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NA含量为2C和1C的细胞分别对应精原细胞和精子B与正常鼠相比,敲除鼠的初级精母细胞数量显著下降C据图推测敲除鼠精子形成过程阻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期间DDNA含量由2C到4C的变化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答案】C【解析】【分析】1、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 含量变化规律(体细胞染色体为2N):(1)染色体变化:后期加倍(4N),平时不变(2N);(2)DNA 变化
16、:间期加倍(2N 4N),末期还原(2N)。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 含量变化规律: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染色体2n 2n 2n n n n 2n n DNA 数目4n 4n 4n 2n 2n 2n 2n n【详解】A、DNA 含量为 2C的细胞对应精原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1C的细胞对应精子,A 错误;B、与正常鼠相比,敲除鼠的初级精母细胞数量显著增多,B错误;C、结果显示,Rictor 基因敲除鼠中1C的细胞显著下降,说明敲除鼠精子形成过程阻滞在2C-C,即阻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期间,C正确;D、DNA 含量由 2C到 4C的变化过程是DNA 的复
17、制,会发生基因突变但不会发生基因重组,D 错误;。故选 C。【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 变化规律,通过分析题干和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9某生物黑色素的产生需要如下图所示的三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三对基因均表现为完全显性。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基因与性状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一个基因控制一个性状B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C若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Cc,该生物可以合成黑色素D若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Cc,该生物自交产生的子代中含物质乙的占3/16【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黑色素合成的过程中,受到 a、
18、B、C三个基因的控制,所以基因与性状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A 错误;图中的a、B、C三个基因都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控制性状的,B错误;若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Cc时,a 基因不能表达,酶 无法合成,所以无法合成黑色素,C错误;若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Cc,该生物自交子代中含物质乙的基因型是aaB_的比例是(1/4)(3/4)=3/16,D 正确,所以选D。10云南多山、多河谷,环境往往相互隔离。科学家在研究云南稻种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了亚洲栽培稻分类体系,将亚洲稻分为“亚洲栽培稻一亚种一生态群一生态型一品种”5 级。该体系形成过程中没有发挥作用的是()A基因突变B自然选择C地理隔离D生殖隔
19、离【答案】D【解析】【分析】亚洲栽培稻分类体系,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云南多山、多河谷,环境往往相互隔离,是一种地理隔离,且不同的环境选择的水稻品种可能也有差别。【详解】生殖隔离会产生新的物种,但该过程中并没有产生新的物种。故选 D。11以下选项正确的是()ABCD【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在反应底物相同的情况下,酶只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反应的平衡点,A 项正确;B、题图中胚芽鞘向光生长的原因是胚芽鞘背光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侧,不能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B 项错误;C、菠菜叶肉细胞是高等植物细胞,细胞中不含有中心体,C 项错误;D、二倍体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一侧的染色
20、体数目应该是偶数,不应该有三条染色体,D 项错误。故选 A。12瑞典研究人员发现人体内有一种促进脂肪细胞生成的蛋白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可通过采集静脉血检测其含量。这一发现有望为治疗肥胖症开辟新途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TRAP遇双缩脲试剂呈现紫色B在低温下更容易保持TRAP的活性C在核糖体上合成的TRAP即具有生物活性D理论上可通过抑制TRAP的功能来治疗肥胖症【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通过具体实例考查学生对酶的本质、特性有关知识的迁移、综合运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详解】TRAP本质是蛋白质,可以用双缩脲试剂检测,出现紫色颜色变化,A 正确;TRAP 抗酒石酸酸性磷
21、酸酶,酶的保存需要低温,B正确;蛋白质只有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才有生物活性,需要对在核糖体上形成的肽链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上进行加工,C错误;TRAP能促进脂肪细胞生成,可以抑制TRAP从而达到抑制脂肪细胞的生成,来治疗肥胖症,D 正确。【点睛】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 RNA,酶能够降低化学反应需要的活化能,但酶的作用条件是温和的,高温、强酸和强碱都能使酶失去活性。13某人工鱼塘通过种植浮萍抑制藻类的生长,从而降低水华的发生。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人工鱼塘中,消费者的同化量可能大于生产者的同化量B浮萍可能通过与藻类的种间关系来抑制藻类的数量增长C浮萍可降低水华的发生,体现了其在生态系统中
22、的间接价值D该鱼塘不需要从外界获得大量物质补给也能长期维持正常功能【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3)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详解】A、在人工生态系统中,人为的给消费者补充有机物,则消费者同化量可能大于生产者的同化量,A 正确;B、浮萍能分泌有关物质促进水中藻类叶绿素的分解,并覆盖在水体表面,即通过竞争阳光来抑制藻类的数量增长,B正确;C、浮萍降低了水华的发生,体现了其在生态系统中的间接价值,C正确;D
23、、如果没有人工投放物质,该鱼塘不可能长期维持正常功能,D 错误。故选 D。14在适宜的条件下给降香黄檀树干施用三种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后,其光合特性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不同浓度乙烯利对降香黄檀光合特性的影响乙烯利浓度Pn(molm-8 s-1)Cond(molm-8 s-1)Ci(molm-8 s-1)Tr(molm-8 s-1)11%887 1137 13 98 468 15%541 1138 689 79 85%976 118 819137 447 对照991 115 81888 1358 注:Pn:净光合速率;Cond:气孔导度;Ci:胞间二氧化
24、碳浓度;Tr:蒸腾速率。A可根据提取液中不同色素的溶解度确定乙烯利对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B表中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处理,均可增大叶片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和水分的散失C不同浓度乙烯利处理均是通过增强暗反应强度来提高降香黄檀的净光合速率D随着乙烯利浓度的增大,表格中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且逐渐降低【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表格中的数据,随着乙烯利浓度增加,对净光合作用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都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详解】A、可根据层析的滤纸条上色素带的深浅以及宽窄确定乙烯利对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A 错误;B、与对照组相比,表中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处理后,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增加了,增大了叶片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和水
25、分的散失,B 正确;C、不同浓度乙烯利处理,净光合速率均增加,说明光反应速率和暗反应速率均加快,C错误;D、由表格数据可知,随着乙烯利浓度的增大,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先升高后降低,D 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主要是结合自变量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在结合选项进行解答。15下列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能以特定的方式增加生物膜的面积B叶绿体产生葡萄糖,线粒体分解葡萄糖C既能产生还原氢,也能消耗还原氢D含有 DNA,可以进行基因的转录和翻译【答案】B【解析】【分析】1.线粒体广泛分布于真核细胞中,化学组成为DNA、RNA、磷脂、蛋白质。为双层膜结构,内膜向内突出形成嵴。在内膜(嵴)和基质
26、中,分布着许多与有氧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类。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的“动力工厂”。2.叶绿体仅存在于绿色植物细胞中,化学组成为DNA、RNA、磷脂、蛋白质。叶绿体为双层膜结构,基质内分布着许多由片层结构组成的基粒。在基质、基粒的片层结构的薄膜上分布着许多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类,在基粒片层薄膜上还分布有叶绿素等色素,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养料加工厂”和“能量转换器”。【详解】A、线粒体通过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增加生物膜的面积,叶绿体通过类囊体堆叠成基粒增加生物膜的面积,A 正确;B、葡萄糖氧化分解形成丙酮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B 错误;C、线粒体的基质产生还原氢,线粒体的内膜消耗还原氢,叶绿体的
27、类囊体薄膜产生还原氢,叶绿体的基质消耗还原氢,C 正确;D、线粒体和叶绿体含有遗传物质DNA 和核糖体,可以进行基因的转录和翻译,D 正确。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16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B内环境的成分中有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C肝脏处血浆中的氧气浓度比组织液中高D肝细胞可以和组织液直接发生物质交换【答案】A【解析】【分析】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内环境是多细胞生物体的细胞生活的直接液体环境,是多细胞生物体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完成正常
28、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解】A、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发生在女性的输卵管,而输卵管为体外环境,不属于内环境,A 错误;B、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其成分中有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B正确;C、肝脏细胞需要的氧气来自于组织液,而组织液中的氧气来自于血浆,因此肝脏处血浆中的氧气浓度比组织液中高,C正确;D、肝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其可以与组织液直接发生物质交换,D 正确。故选 A。17甲状腺对人体代谢和生长发育调节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状腺
29、可分泌两种激素,分别是甲状腺激素与三碘甲腺原氨酸B甲状腺激素在促进生长发育方面的功能主要是促进肌肉的增生与骨骼成熟C当饮食中缺碘造成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时,甲状腺激素对腺垂体的负反馈作用消失D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经垂体门脉运至垂体前叶,促进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甲状腺激素可以分为甲状腺素和三碘甲腺原氨酸,A 错误;B、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骨骼成熟,但不能促进肌肉增生,B错误;CD、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经垂体门脉运至垂体前叶,促进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甲状腺激素对腺垂体的负反馈调节不会因饮食中缺碘而消失,
30、C错误、D 正确。故选 D。【点睛】掌握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及分泌特点是解题关键。18下列关于遗传信息表达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 DNA 分子只能转录形成一种类型的信使RNA B遗传信息能完整的从碱基序列传递到氨基酸序列C不同种类的细胞可能同时合成相同类型的mRNA D RNA 聚合酶结合起始密码后解开DNA 双螺旋结构【答案】C【解析】【分析】转录、翻译的比较:转录翻译时间个体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场所主要在细胞核细胞质的核糖体模板DNA 的一条链mRNA 原料4 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20 种游离的氨基酸条件酶(RNA 聚合酶等)、ATP 酶、ATP、tRNA 产物一个单链RNA 多肽链特点边
31、解旋边转录一个 mRNA 上结合多个核糖体,顺次合成多条肽链碱基配对A-U T-A C-G G-C A-U U-A C-G G-C 遗传信息传递DNA mRNAmRNA蛋白质意义表达遗传信息,使生物表现出各种性状【详解】A、一个 DNA 上有多个基因,所以可以转录形成多个RNA 分子,A 错误;B、由于基因中的启动子、终止子和内含子都不编码氨基酸,因此遗传信息在从碱基序列到氨基酸序列的传递过程中有所损失,B错误;C、同一个体不同种类的细胞核DNA 相同,可以合成相同类型的mRNA,例如与有氧呼吸有关的mRNA 分子 C 正确;D、RNA 聚合酶结合DNA 分子的某一启动部位后,解开DNA 双螺
32、旋结构,D 错误。故选 C。19 研究发现,鹰对不同种群数量的鸽群发起攻击的成功率是不同的(见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图说明捕食者数量会随着被捕食者数量的增加而增加B二者为捕食关系,如果鹰的数量下降,鸽的种群数量将持续上升C此图说明鹰的捕食量与鸽的种群数量是一种负相关的关系D鹰的攻击成功率降低可能是由于鸽群的种内互助及时发现天敌所致【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1)当鸽的种群数量为210 只时,鹰攻击的成功率为大约75%;(2)当鸽的种群数量为1150 只时,鹰攻击的成功率为大约40%;(3)当鸽的种群数量为750 只时,鹰攻击的成功率为大约15%。柱状图表明随着鸽的种群数量增
33、加,鹰的攻击成功率下降,说明种内互助有利于种群的繁衍。【详解】A、此图说明鸽的捕食者鹰的数量会随着被捕食者鸽的增加而减少,A 错误;B、鹰和鸽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如果鹰的数量下降,鸽的种群数量先增加后减少,之后会趋于相对稳定,B错误;C、鸽的种群数量增加,鹰的攻击成功率下降,说明鹰的攻击成功率与鸽的种群数量是一种负相关的关系,C 错误;D、柱状图表明随着鸽的种群数量增加,鹰的攻击成功率下降,说明鸽群内部存在种内互助,便于及时发现天敌,D 正确。故选 D。【点睛】本题考查种间关系和种内关系、食物链的组成、特别考查柱状图的解读,要根据图形的信息提取图形的含义,分析捕食和种内互助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34、20小叶锦鸡儿是一种典型旱生豆科灌木,根部具有根瘤菌,对水分和养分需求大,使周围浅根系禾草及一二年生草本植物不能适应而退出群落。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小叶锦鸡儿与根瘤菌是互利共生关系B小叶锦鸡儿灌木具有垂直和水平结构C小叶锦鸡儿在与禾草竞争中占优势D小叶锦鸡儿导致抵抗力稳定性减弱【答案】B【解析】【分析】1、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互利共生、寄生、捕食、种间竞争几种方式。2、生物群落的结构包括空间结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详解】A、小叶锦鸡儿与根瘤菌是互利共生关系,A 正确;B、小叶锦鸡儿灌木构成一个种群,而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属
35、于群落特征,B错误;C、通过题干信息可知,小叶锦鸡儿在与禾草竞争中占优势,C正确;D、小叶锦鸡儿的出现,导致物种多样性下降,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减弱,D 正确。故选 B。21下列不能作为病人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确诊指标是()A检测病人体内是否有病毒的表面蛋白B检测病人体内是否有相应抗体C检测病人体是否出现发热症状D检测病人体内是否有病毒核酸【答案】C【解析】【分析】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 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 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 细胞;(2)反应阶段:B 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
36、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详解】AD、该病毒的表面蛋白和核酸都是该病毒特有的物质,检测病人体内是否含有该物质可作为病人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确诊指标,AD 错误;B、抗体和抗原是特异性结合的,检测病人体内是否有相应抗体可作为病人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确诊指标,B 错误;C、很多病原体都会引起病人发热,故其不能作为病人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确诊指标,C正确。故选 C。22实验材料的选择与实验目的相匹配是实验能否成功的关键。下列关于酶实验的选材与实验目的相匹配的是()A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B利用胃蛋白酶
37、、牛奶和双缩脲试剂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C利用过氧化氢、新鲜猪肝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验证酶的高效性D利用胰蛋白酶、蛋清和pH 分别为 4、5、6 的缓冲液探究pH 对酶活性的影响【答案】C【解析】【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2、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3、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 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详解】
38、A、淀粉酶能催化淀粉的分解,但不能催化蔗糖的分解,若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来验证酶的专一性,结果加碘液都不会变蓝色,A 错误;B、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的温度条件,即便是在最适温度条件下,蛋白酶将蛋清液分解,产物也是多肽,多肽与双缩脲试剂仍能呈现紫色,况且蛋白酶本身也是蛋白质,也可和双缩脲试剂呈现紫色反应,B错误;C、验证酶的高效性,需要和无机催化剂进行对比,才能说明酶的高效性,因此可以利用过氧化氢、新鲜猪肝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研究酶的高效性,C正确;D、胰蛋白酶的最适pH 约为 7.6,在酸性条件下会变性失活,D 错误。故选 C。23下列有关性别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A X
39、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染色体都比X 染色体短小B同型性染色体决定雌性个体的现象在自然界中比较普遍C含 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D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答案】B【解析】【分析】1、XY型性别决定方式的生物,Y染色体不一定比X 染色体短小,人类的Y染色体比X短小,但果蝇的Y染色体比X长;2、染色体包括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无论是体细胞还是生殖细胞都同时含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详解】A、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染色体不一定比X染色体短小,比如果蝇的Y染色体就比X染色体长,A 错误;B、在雌雄异体的生物中,绝大部分属于XY型,XX为雌性,XY为雄性,
40、同型性染色体决定雌性个体的现象在自然界中比较普遍,B 正确;C、含有 X染色体的配子可能是雌配子,也可能是雄配子,但含有Y染色体的配子一定是雄配子,C错误;D、雌雄同体和没有性别之分的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不能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D 错误。故选 B。24“率”是指两个相关的数在一定条件下的比值,有关生物学中几个“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对种群的大小和种群密度起决定作用的是出生率和死亡率B生态农业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C种群数量变化的“J”型曲线中,能保持稳定的是种群增长率D适当降低温度可以降低绿色植物的细胞呼吸速率【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 项,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种
41、群密度和种群数量,故A 项正确。B 项,食物链能量的传递效率在10%20%之间,不能提高,能量只能多级利用,故B 项错误。C 项,J型曲线中,种群增长率不变,种群数量持续增长,故C 项正确。D 项,当适当降低温度时,会抑制有关细胞呼吸的酶的活性,所以细胞呼吸速率降低,故D 项正确。故选 B。25研究发现:有一种热带灌木,当毛毛虫吃掉它的一片叶之后,就不再吃附近的叶片,而是咬食一定距离之外的叶片。有人推测“深度损伤的叶片可能向附近叶片发出了某种化学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热带灌木的这种防御机制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若此推测成立,接受到该信息的叶片也可能合成了某种化学物质C与此推测类似,植物生
42、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也属于信息传递中的化学信息D要检验此推测是否成立,可在摘除刚被咬食的叶片后观察毛毛虫是否“舍近求远”【答案】C【解析】【分析】1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有三类,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2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的稳定。【详解】A、该热带灌木的这种防御机制是一种适应性的表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A 正确;B、若此推测成立,接受到该信息的叶片也可能合成了某种化学物质,而且这种化学物质可能对毛毛虫有一定的影响,B正确;C、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不属于信息传递中的化学信息,属于植物体内的信息分子,
43、C错误;D、摘除刚被咬食的叶片后观察毛毛虫是否“舍近求远”,可用于检验此推测是否成立,D 正确。故选 C。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 个小题,共50 分)26某科研团队研制了一种针对某新型病毒A 的生物疫苗,欲通过实验检测疫苗X对实验动物抵抗新型病毒 A 攻击的保护效力,进行以下实验研究:实验材料与药品:实验用仔猪若干只,1mL 医用注射器若干,含L的磷酸盐缓冲液(L为某种白细胞介素),不含 L 的磷酸盐缓冲液,疫苗,新型病毒A 制剂(要求与说眀:磷酸盐缓冲液的配制方法不作要求;仔猪鼻腔分泌物中病毒含量、血清中抗新型病毒A 抗体含量的具体测量方法不作要求。)(1)实验操作步骤 选取_ 的健康仔猪
44、若干只,平均分为4 组,并编号为a、b、c、d。_淘汰阳性个体并确保每组剩余个体数相同。各组处理情况,a 组仔猪肌肉注射:疫苗+含 L的磷酸盐缓冲液(1mL/只);b 组仔猪肌肉注射:疫苗十不含 L的磷酸盐缓冲液(lmL/只);c 组和 d 组伃猪肌肉注射:不含IL 的磷酸盐缓冲液(1mL/只);按照上述处理方式对各组仔猪肌肉注射相关药品。7 天后,对a、b、c 三组仔猪做 _处理,d 组不做此项处理。步骤 完成后,各组仔猪给予相同且适宜的环境培养,后续 天每天分别检测每组仔猪鼻腔分泌物病毒含量与血清中抗新型病毒A 抗体,并计算平均值。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统计,并得出结论(2)实验结果预测
45、:请在坐标轴上用曲线图绘制出a、b、c 三组仔猪血清中抗新型病毒A 抗体变化的预期实验结果 _(假设注射疫苗X3 天后开始产生抗体,各组仔猪实验检测期间不出现死亡个体)(3)分析与讨论:根据所学知识尝试解释a 组仔猪和 b 组仔猪抗体水平平均值差异的原因可能是_。经检测发现,后续8 天 a 组和 d 组仔猪鼻腔分泌物中全程无新型病毒A 出现,b 组仅在第10 天和第11 天检出极少量病毒,c 组在第 9 天后即可检岀大量病毒,且病毒量后续有増长趋势。组和 b 组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是疫苗X注射后可以刺激机体产生_说明疫苗 X对仔猪抵抗新型病毒A攻击具有较好的保护效力。若某地岀现了此种新型病毒A
46、感染疫情,请用相应的生物学知识提岀两种可行的快速检测此新型病毒A 的方法 _(仅书写检测方法,具体操作不作要求)。【答案】生理状况相同(或答生长发育状况相同)检测每组仔猪鼻腔分泌物中病毒的含量与血清中抗新型病毒A 抗体接种新型病毒A 制剂疫苗X 对仔猪血清中抗新型病毒A 抗体变化影响的示意图a 组仔猪同时注射了白细胞介素,可以在体液免疫过程中加快抗原呈递过程,促进致敏B 细胞克隆分化为效应细胞群和记忆细胞群,从而更快更多地分泌相关抗体抗体和记忆细胞 检测新型病毒A 相关的特征性抗原(蛋白质);检测机体中抗新型病毒A 相关的抗体;检测新型病毒A 相关的核酸片段。【解析】【分析】注射疫苗X后,实验
47、动物会启动特异性免疫产生相关抗体和记忆细胞,从而产生对新型病毒A攻击的保护效力。【详解】(1)实验步骤解析:为保证单一变量的原则,实验动物选择过程中要选取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的个体,以排除其他生理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为避免实验动物本身感染新型病毒A 或之前已被新型病毒A 免疫过,需要对每组仔猪鼻腔分泌物中病毒的含量与血清中抗新型病毒A 抗体进行检测。对实验中每组仔猪做相关处理后,需接种新型病毒A 制剂,定时检测相关实验动物鼻腔分泌物病毒含量与血清中抗新型病毒A 抗体量,以确定疫苗X的保护效力。(2)实验结果预测:坐标轴要注意规范,标题、箭头、原点、坐标轴名称均需完整。a、b 两组均注射了疫苗
48、X,故 3 天后均会缓慢产生抗体,由于a 组同时注射IL,抗体产生量和速率会稍快(原因后续介绍,允许 a 组起点稍早)。接种病毒后,由于a、b 两组是二次免疫,故相应时间后产生抗体的量和速率都比之前快很多,故曲线大幅上升,同理a 组在 b 组之上。c 组为首次免疫,曲线走势参考前述a、b 两组。(3)分析与讨论:I、a、b 两组的差异为是否含有IL(白细胞介素),抗原呈递过程中巨噬细胞会将抗原MHC 复合体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进而分泌白细胞介素2 促进致敏性B细胞克隆分化形成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从而产生更多抗体。因此,a 组添加的IL很可能会增强上述过程从而促进抗体量的增加。II、
49、根据前述过程可推断是抗体和记忆细胞产生对病毒攻击的保护效力。III、检测病毒需要从其特异性入手,从免疫角度考虑,抗原和抗体均具有特异性。因此可以考虑检测病毒的特异性抗原(病毒的特征性蛋白质)与病毒感染后机体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新型病毒 A 的核酸也具有特异性,亦可进行特异性核酸检测以确定是否感染。【点睛】本题考查对实验目的、实验思路的理解,并准确完善相关实验操作细节,根据实验预期,准确规范绘制相关曲线图,解答此题需要充分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相关讨论问题。27已知某植物的花色有金黄花(A_BB、aa_ _)、黄花(A_Bb)、白花(A_bb);叶片大小有小叶(D_XE_)、中叶(D_XeXe、D_X
50、eY)、大叶(dd_ _),控制花色、叶片表面积的基因各自独立遗传。分析回答:(1)用两株金黄花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全为黄花植株。F1雌雄杂交产生F2。F1植株的基因型是_,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若 F2中的白花植株随机受粉后得到900 株植株,则其中金黄花植株约有_株。(2)现有两株小叶植株杂交,所得F1只有小叶和中叶两种类型。亲本基因型杂交组合有_种,F1中的中叶植株所占的比例是_。请设计杂交实验,探究亲本小叶雄株的基因型。实验思路:_。实验现象及结论:a_,_;b_,_。【答案】AaBb 金黄花:黄花:白花=7:6:3 100 3 1/4 用多株大叶雌株分别与亲本小叶雄株杂交,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