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宿舍、食堂客餐管理办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司宿舍、食堂客餐管理办法.pdf(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食堂客餐管理办法为使客餐接待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树立公司良好的对外形象,更好地为企业各部门工作服务,本着诚恳、热情、周到、细致、安全、节俭的原则,特制定本管理办法。一、客餐工作的基本原则1、在招待客餐中,各级领导、有关部门要带头执行上级有关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从严掌握客餐接待标准,严格控制客餐费用支出。2、招待客餐一般安排在食堂2 楼餐厅就餐,特殊情况可在公司外就餐。3、在食堂 2 楼餐厅接待客人,陪餐人数应控制在2 人以内;如来客人数较多(6 人以上),陪餐人数可放宽到 3 人。超标准安排的,由安排人员自理.4、公司内部上下级之间及各部门之间,不得以任何名义进行公款宴请。5、公司办公室、资产
2、财务部每季度将客餐接待支出向厂务会汇报一次。二、客餐工作分工1、食堂客餐工作由公司办公室实行统一管理.2、来公司视察、考察、指导工作的上级领导及兄弟单位的领导,由公司办公室负责接待.3、来公司各部门进行公务往来,由相关部门负责接待。4、系自主经营的部门及市场部,接待工作由其自行安排.三、客餐工作的审批程序1、使用公司统管经费接待客人,应提前到公司办公室填写客餐审批单.2、在食堂 2 楼餐厅接待客人需经各部门主管领导审批,在公司外就餐需经总经理审批。3、接待部门应严格按照客餐审批单指定的地点、标准就餐。四、结算办法1、每项接待任务完成后,接待人员要对开支款项认真核对,并在食堂开具的客餐结算单上签
3、字,同时注明接待单位、事由,交公司办公室审核.2、接待费由公司办公室每月月底与食堂进行结算,办公室主任签字后,经各部门主管领导和总会计师签字报销.3、在招待客餐中超出标准的费用由各部门自行承担.五、就餐标准原则上中餐每人每餐分10 元、20 元、30 元三个档次;晚餐每人每餐分 20 元、30 元、40元三个档次。中餐一律不上酒.凡有公司领导出席的由公司办公室自行掌握。六、本办法从 2009 年 11 月 1 日起施行.公司宿舍管理办法为了使住宿员工更好地学习、生活和工作,维护职工宿舍的正常秩序,特制定本管理办法.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员工单身、二班宿舍管理。一、管理办法(一)单身宿舍管理1、住宿申
4、请程序凡本公司户籍所在地为外省、市,需入住单身宿舍的未婚员工,由本人提出住宿申请,本单位领导签字、加盖公章;经人力资源部、行政管理部批准后办理住宿手续,同时交纳抵押金 100元。2、具体要求(1)未经宿舍管理员许可不得留宿家属及外来人员,违者罚款 50 元。(2)未经宿舍管理员许可不得随意调房、调床位.如不遵守规定,经宿舍管理员劝说、制止不听者,报保安部依情节处理。(3)宿舍实行男、女分区域,封闭式管理,严禁留宿异性,违者罚款 500 元.(4)工作时间回寝或外来人员来访,须到值班室登记后方可进入。(5)住宿员工无故闲置床位十五日以上(节假日除外)按自动退宿处理,原床位另行安排住宿员工。(6)
5、住宿员工相关信息由管理员登记造册,确保信息准确无误,以备随时接受检查。3、退宿办理住宿员工退宿时,须经宿舍管理员查验床铺、公共设施完整后方可办理退宿手续,同时退还抵押金.4、安全、卫生及公共秩序(1)安全防火.宿舍管理员、服务员、住宿员工要增强安全防火意识,宿舍内严禁私自安装电器、插座、拉接电源线及使用电褥子、电水壶、电炉、电饭煲等电器。如有违反者,发现一次罚款 50 元;对造成重大责任事故者,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2)安全防盗。贵重物品及现金不得放在宿舍内,住宿人员外出携带物品需通知服务员;外来人员携带物品,一律到值班室登记,如不登记,服务员有权制止其带出。(3)卫生秩序。服务员负责搞好公
6、共区域卫生。各寝室要严格执行卫生制度,选出负责人,轮流值日保持室内清洁;禁止乱写、乱画、乱张贴,乱挂衣服;禁止随地吐痰、抛杂物、弃烟蒂,违者罚款 50 元。(4)公共秩序。宿舍内禁止打闹、大声喧哗;严禁赌博、酗酒、打架、斗殴等违纪、违法行为,违者罚款 100 元;爱护公共设施,如有损坏由本人按价赔偿.(二)二班宿舍管理1、入住二班宿舍的员工,必须由各单位提出名单,报公司生产部,经生产部批准后,持入住证明,到行政管理部办理入住手续。2、住宿员工要按时起居,不得晚来早走,晚班时间按公司二班下班时间定,早八点前必须离退宿舍并将被褥叠放整齐。3、服务员要按时打扫寝室卫生,保证所用被褥每两周拆洗一次.4、住宿员工要保持被褥清洁,不得穿外衣就寝,否则罚款 50 元。5、入住员工,要严格遵守执行单身宿舍关于安全、卫生的各项规定,如有违反,按有关规定处罚。二、本管理办法由行政管理部负责解释,并由行政管理部作为本办法的具体执行部门。三、本管理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