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心理学大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育心理学大纲.pdf(3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章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教育心理学的性质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一)简简学习与教学的五要素是学生、教室、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学生、教室、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二)学习与教学的三过程是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发思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发思过程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这一要素主要从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群体差异和个体
2、差异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教师 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教学内容 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教学媒体 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社会环境社会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认知发展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学习过程 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 教师组织教学评价/反思过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
3、学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教学后的检测、反思检测、反思)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简答)教育心理学的作用(简答)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一、初创时期(2020世纪世纪2020年代以前年代以前)1903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二、发展时期(2020世纪世纪2020年代到年代到5050年代末年代末)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三、成熟时期(2020世纪世纪6060年代到
4、年代到7070年代末年代末)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从2020世纪世纪6060年代开始,西方教育心理学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学校教育服务。人本主义人本主义思想也掀起了一场教育改革运动.四、完善时期(2020世纪世纪8080年代以后年代以后)布鲁纳:认为教育心理学研究包括(1(1、主动性研究、主动性研究2 2、反思性研究、反思性研究3 3、合作性研究合作性研究4 4、社、社会文化会文化)19241924年廖世承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第二章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一节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一、心理发展的含义1、定义:是
5、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2、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不平衡性;差差异性异性在心理发展的进度中,同一技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会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的速度上、发展的起迄时间与到达成熟时期上的不同进程,这是心理发展的-特征不平衡性不平衡性差异性差异性:任何一个正常学生的心理发展总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在发展的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优势领域又往往是千差万别的.(女生在生理发育快于男生。)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一)少年期(11、12岁14、15岁,初中阶段)少年期
6、少年期特点: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的矛盾。少年的抽象逻辑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但仍以具体形象作支柱,并出现反省思维;(二)青年初期(14、15岁17、18岁,高中阶段)特点:生理上、心理上、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青年初期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经验型”向“理论型理论型”转化,出现辩证思维辩证思维的时期是青年初期青年初期三、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意义(一)学习准备1、定义;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2、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纵
7、向纵向和横向横向两个维度3、学习准备不仅影响新学习的成功,而且也影响学习的效率.学习也会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新的发展又为进一步的新学习做好准备。(动态)(二)关键期1、提出者: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兹(动物身上存在“印刻)2、关键期关键期定义: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特别敏感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如;2 2岁岁是口语发展口语发展的关键期、4 4岁岁是形状知觉形成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4-5岁岁是学习书面语言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中学阶段品德发展的关键期在初中二年级初中二年级第二节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一、认识发展的阶段理论
8、1、代表人物:皮亚杰2、内容: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伴随同化性的认知结构的不断再构,使认知发展形成几个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时期或阶段;逻辑思维是智慧的最高表现。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等四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等四个阶段。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儿童通过感觉和动作感觉和动作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是认知发展的感知运动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27岁)根据皮亚杰的理论,“泛灵论存在于儿童发展的前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因而能够进行
9、逻辑推理.儿童能够进行逻辑推理,且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这是认知发展的具体具体运算阶段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根据皮亚杰的理论,个体思维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这一时期称为形式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二、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二、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1、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2、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3、关于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提出者:维果斯基维果斯基(前苏联)现有水平和即将达到的水平现有水平和即将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第三节 中学生的人格发展一、人格的发展定义:又称个性,是指决定
10、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一)简简埃里克森的人格的发展阶段离乱中提出的前五阶段的发展危机是什么?1、基本信任感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2、自主感自主感对和羞耻感与怀疑感2-3岁3、主动感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4、勤奋感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5、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01。5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信任感信任感埃里克森认为中学阶段最重要的人格培养任务是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二)简简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保姆宁将父母的
11、教养行为分为专制型、放纵型和民主型专制型、放纵型和民主型专制型专制型教养模式下的儿童不太知足、不安全、忧虑、退缩、怀疑、不喜欢与同伴交往.放纵型放纵型教养模式下的儿童是最不成熟的,他们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和探索精神,有极强的依赖性,遇到新奇事物或紧张事情就会退缩.民主型教养模式下的儿童是最成熟的民主型教养模式下的儿童是最成熟的,他们有能力,独立性,自信,知足,矮探索,善于控制自己,喜欢交往,自我肯定,二、自我意识的发展(一)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自我意识的组成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个人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
12、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等体现的是自我意识中的(自我认识自我认识)个人对自己情感体验,如自尊、自爱、自豪、自卑等形容词体现的是自我意识中的自我体验自我体验对自己的意志监控,如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追求等形容词体现的是自我意识中的(自我监控自我监控)(二)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1、生理自我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3岁左右基本成熟)2、社会自我(至少年期成熟)3、心理自我(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青春期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人飞跃。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心理自我的过程
13、第四节 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认知过程: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体现为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等个别差异(一)认知方式差异:1、认知方式定义:又称认知风格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是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智力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传统教学条件下,智力是学习成绩的一个可靠的预测指标.然而,智力并不影响学习能否发生,它主要影响学习的速度、数量、巩固程度和学习的迁移。所有这些认知差异表明,我们必须根据
14、学生认知差异的特点与作用,不断改革教学,努力因材施教:(1)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2)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3)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2 2、认知差异表现(简述学生间认知方式的差异?简述学生间认知方式的差异?):1、场独立与场依存场独立与场依存;提出者:威特金场独立方式场独立方式: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干扰。场依存方式场依存方式:对事物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易受外界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2、沉思型与冲动型沉思型与冲动型;认知方式中的沉思型的划分标准是反应时间反应时间和精
15、确性精确性3、辐合型与发散型辐合型与发散型:提出者:吉尔福德有些儿童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他们的认知方式属于冲动型冲动型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最适当的唯一正确的答案的认知方式是辐合型辐合型(二)智力差异1、智力反映了一个人的聪明程度,而且这种聪明程度可以通过智力测验所测定的分数(智商IQ)来衡量;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斯坦福比纳量表斯坦福比纳量表。2、智商呈常态分布呈常态分布(见图),即:全人口中,智力超常和智力低下者均为少数,多数人的智力处于中等水平。首次使用智商概念来表示儿童智力发展水
16、平的人是法国心理学家比奈比奈在全人类中,智力水平呈常态分常态分布。IQ 超过140140的人属于天才.3、智力量表:斯坦福比纳量表(比率智商)韦克斯勒量表(离差智商)4、差异表现:个体差异 群体差异男女水平基本相等,男性分布更离散;结构差异各有优势领域(三)教育含义(如何因材施教如何因材施教)1、创设适应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2、教学方式个别化、教学手段循序个别学习掌握学习掌握学习,是指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提供最佳的教学和给予足够的学习时间而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掌握的程度(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80%80%9090的教学评价项目)。二、学生的性格差异及其教育含义性格: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
17、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差异表现性格特征差异(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情绪特征和意志特征)性格类型差异(外倾性和内倾型;独立型和顺从型)简简性格差异的教育含义?性格虽然不会决定学习是否发生,但它却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性格也作为动力因素而影响学习的速度和质量.性格的个别差异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影响学生的社会性学习和个体社会化。学校教育应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使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性格差异。第三章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学习的基本理论第一节 学习的实质与类型一、学习的实质与类型(一)学习的心理实质学习的心理实质学习学习是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
18、对持久的变化简简学习的心理实质是什么?1、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2、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3、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简简人类的学习与动物的学习有本质的区别?1人的学习是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2人的学习是以语言为中介的;3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学习内容: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二、学习的一般分类加涅早期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由低
19、级到高级,把学习分为八类学习分为八类:信号学习;刺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或原理学规则或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习;解决问题学习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中,最低层次的学习是信号学习信号学习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本质属性,这是概念学习概念学习将猫、狗、鼠等概括为“动物”,是属于概念学习概念学习学生学习直角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概念学习概念学习学生学习“功=力距离”,这种学习属于规则或原理学习规则或原理学习简简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智力
20、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智力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态度态度广告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对商品的选择选择.我国的教育心理学家主张把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习的学习三类。第二节 联结学习理论一、桑代克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人类的本性人类的本性,第二部分讲学习心理学习心理,第三部分讲个别差异及其原因个别差异及其原因桑代克桑代克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最早对动物的学习进行实验研究,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开创者的是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桑代克1、桑代克认为最基本的学习规律有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
21、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效果律效果律是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因伴随着满意的结果而增强,因伴随着烦恼的结果而减弱练习律练习律是指任何联结,练习运用会增强这个联结的力量,而不练习则会使联结力量减弱准备律准备律是指当学习者有准备时,联结实现就感到满意,有准备而联结不实现则感到烦恼,学习者无准备而强制联结实现也会感到烦恼二、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条件反射”中用的动物是狗狗条件反射现象是由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巴甫洛夫首先在实验室发现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1、获得与消退获得与消退 2、刺激泛化与分化刺激泛化与分化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
22、相类似的刺激也会引发其条件反应这是刺激泛化刺激泛化例:曾经被一条大狗咬过的人,看见非常小的够也可能产生恐惧,这是刺激泛化刺激泛化“一朝遭蛇咬,十年怕草绳”体现了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的刺激泛化刺激泛化泛化泛化是对事物的相似性相似性的反应,分化分化则是对事物的差异差异的反应简述经典条件反射的基础规律?简述经典条件反射的基础规律?1.获得与消退。当条件刺激先于无条件刺激出现,间隔时间很短,二者多次重复,则可以建立一个条件作用;而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变得越来越弱,并最终消失2.刺激泛化和分化.刺激泛化是指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
23、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会引发其条件反应。刺激分化则指通过选择强化和消退使用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刺激泛化与分化是互补的过程三、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1、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2、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强化规律的制约操作性条件的操作性条件的基本规律:1、强化;2、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3、消退4、惩罚斯金纳认为,学习实质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强化是增强反映概率的手段强调“强化”在儿童行为形成中的重要作用的是斯金纳斯金纳提出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的心理学家是斯金纳斯金纳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都是
24、负强化负强化的条件作用类型消退消退:有机体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之后不再有强化伴随,反应发生率降低,是减少不良行为和消除坏习惯的有效方法当学生出现捣蛋行为时,教师和同学忽视他、不理他,久而久之,他的捣蛋行为就减少了。这种行为改变的方法是消退法消退法惩罚惩罚: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惩罚不良行为和强化良好行为相结合20世纪“程序教育与机器教学”风靡全球,其心理学理论基础是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行为塑造和行为矫正的原理和依据是操作性条件作用操作性条件作用四、简简: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1、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信息流、控制结构:期望事项(学习
25、动机)执行控制(认知策略)第三节 认知学习理论学习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这种学习理论观点属于认知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心理学家苛勒苛勒认为,学习是个体利用本身的智慧与理解力对情境及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顿悟一、苛勒的完形顿悟说的基本内容?1、学习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2、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对完形派学习理论的评价:1、肯定了主体的能动作用,把学习视为个体主动构造完形的过程,强调观察、顿悟和理解等认知功能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这在反对行为主义学习论的机械性和片面性具有重要意义;2、完形派在肯定顿悟的同时,否定试误的作用,是片面的二、简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的学习观?二、简布鲁纳的认知结
26、构学习论的学习观?布鲁纳是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他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其学习观主要观点如下:(1)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布鲁纳十分强调学生主动的获取知识,强调认知结构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他主张应当向学生提供具体的东西,以便他们“发现自己的认知结构。(2)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布鲁纳认为学习活动首先是新知识的获得,获得了新知识后,还要对它们进行转化,超越给定信息,运用各种方法将它们变成另外的形式,以适应新任务;评价是对知识转化的一种检验.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发现学习的方式(二)
27、教学观(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2)掌握学科结构的教学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布鲁纳认为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最终目的是构建学习良好的认知结构良好的认知结构。教师应如何做:首先深入分析教材,明确学科本身的概念原理以及相互关系,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材结构,引导过程中注意教学本身的新异性,跨度适当,难度适当,激发学生好奇心和胜任感,最后根据学生经验水平,年龄特点和材料性质,选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同时注意反馈信息.三、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一)学习分类:奥苏泊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接受学习与发现
28、学习从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上又将学习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的客观条件是,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逻辑意义,在学习者的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非人为的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奥苏泊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二)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实质:他认为将符号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条件:与新认知类似的认知结构、主动与新认知结构联系的倾向性、新旧认知结构发生作用使双方得到改善)(三)接受学习的实质和技术实质:在教
29、师的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是概念同化过程,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简奥苏泊尔的先行组织策略?(先行组织者技术先行组织者技术,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其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人物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性,以进学习的迁移)在所要学习的新材料呈现之前提供一种引导性材料,它在新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的观念之间起认知桥梁的作用,这种教学策略是(先行组织者先行组织者)接受学习的意义:学习者掌握人类文化遗产和先进科学技术的主要途径。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这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
30、论的观点1、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是当代学习理论的一场革命。2、行为主义的基本主张是:客观主义、环境主义、强化客观主义、环境主义、强化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知识观知识观 学习观学习观 学生观学生观第四章第四章 学习动机学习动机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一)动机及其功能动机: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具有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学习的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组成:
31、学习需要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学习期待简述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成分简述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成分?奥苏泊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认知的内驱力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附属的内驱力属的内驱力组成.1、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是一种指向学习任务本身的动力2、自我提高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不直接指向只是和学习任务本身,而是把学业成就看成做是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3、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即学生努力学习求得学业成就,
32、并不是把这种成就看成赢得地位的手段.而是为了从长者那里得到赞许或许可。简述成就动力理论的主要观点?简述成就动力理论的主要观点?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任务是阿特金森。他认为,个体成就动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求成功的动机,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力求成功者目的是获得成功,他们最可能选择概率为50%50%的任务。避免失败者则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以求知作为目标,从中得到满足,这种学习动机是认知内驱力认知内驱力学生为了赢得地位和自尊,这种学习动机是自我提高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个体为了获得长者(如教师、家长的)的赞许和同班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这种学习动机是附属
33、内驱力附属内驱力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会随着年龄、性别、社会地位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其中,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的时期是儿童早期儿童早期学习动机的种类:高尚的动机与低级的动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与远景的间接性动机;内部学习动机与外部学习动机中小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为不辜负父母的期望,为争取自己在班集体中的地位和荣誉都属于间接性间接性的动机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和外部学习动机内部和外部学习动机。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动机分为高尚的动机和低级的动机高尚的动机和低级的动机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认为,动机和学习效率动机和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
34、是:呈倒“呈倒“U U”型曲线”型曲线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说明了作业难度作业难度与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之间的关系。第二节 学习动机的理论一、强化理论:提出者: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家强调在学习活动中,采取各种外部手段如奖赏、赞扬、评分、等级、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强化理论强化理论二、需要层次理论:提出者:马斯洛(美国心理学家)观点:(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自我实现五个需要,有低级到高级)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容易使人产生孤独感爱与归属需要爱与归属需要马斯洛将认知、审美和创造的自我实现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自我实现。二、成
35、就动机理论:提出者:阿特金森力求成功者的目的是获得成就,所以他们会选择有成就的人物,而成功概率为50%50%的人物是他们最有可能选择的,因为这种任务能给他们提供最大的现实挑战。人们追求成功和由成功带来的积极情感的倾向性,这是一种力求成功力求成功的动机。三、成败归因理论简简美国心理学家维纳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可系统探讨,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和外部、稳定和非稳定、可控和不可控三种归因)、六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评价:有助于了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有助于根据学习行为及结果来预测个体在某种环境下产生的学习行为、有助于根据学习行为和记过推断个体心
36、理特征.归因理法认为教师最好指学生对自己的成败归因于努力努力对于成功或失败进行归因时,属于个人内部稳定的不可控因素的是努力努力把成败归因于努力这一因素,这种归因方式属于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把成败归因于身心状态这一因素,这种归因方式属于内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内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五、自我效能理论的提出者:班杜拉班杜拉观点:成功经验提高效能期待,反之降低,如果把成功归为外因则不增,归于内因不一定降低效能期待自我效能感: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主观判断班杜拉的动机理论,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强化,分为:直接强化直接强化 替代强化替代强化 自我
37、强化自我强化直接强化直接强化:通过外部因素对学习行为予以强化替代性强化替代性强化: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自我强化自我强化: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所谓“期待”包括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结果期待结果期待是个体对自己的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学生认真学习获得好成绩,就很可能认真学习)效能期待效能期待是个体对自己能否实施某种成就行为的能力判断(学生注意到听课可以取得好成绩,而且听得懂老师所讲内容,才会认真听课)第三节 学习动机的培养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恶性循环向良性循环转变的关键:改变成败体验、改善学生
38、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弥补基础的欠缺.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新的学习需要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形成,其中,主要考虑如何使学生原有的学习需要得到满足,这种做法利用的途径是直接发生途径直接发生途径二、二、简学习动机的激发的主要方法?简学习动机的激发的主要方法?(一)创设问题情境,时是启发教学(二)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三)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四)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第五章第五章 学习的迁移学习的迁移第一节 学习迁移的概述一、什么是学习迁移:平时我们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等即是典型的迁移形迁移形式式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
39、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的影响二、迁移的种类(一)正迁移与负迁移;阅读技能的掌握有助于写作技能的形成,这是正迁移正迁移在学习对数运算法则时,受M(A+B)=MA+MB 的影像而错误地得到Lg(a+b)=Lga+Lgb,这是负迁移负迁移(二)按照学习迁移内容的抽样与概括化水平进行划分,可分为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称为水平迁移水平迁移如化学中锂、钠、钾等各种金属概念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称为水平迁移水平迁移不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称为垂直迁移垂直迁移数学学习中由数字运算到字母
40、运算的转换,自上而下,称为垂直迁移或自上而下的迁移垂直迁移或自上而下的迁移平行四边形到菱形的学习称为垂直迁移垂直迁移(三)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而进行的划分为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数学学习中形成的认真审题的态度及其审题的方法也将影响到化学、物理等学科中的审题活动,属于一般迁移一般迁移英语学习中,当学完单词 eye 后,再到学习 eyeball,属于具体迁移具体迁移(四)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将迁移划分为同化性迁移、顺应迁同化性迁移、顺应迁移与重组性迁移移与重组性迁移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属于同化迁移同化迁移顺应迁移顺应迁移是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
41、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将已掌握的字母进行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单词是重组迁移重组迁移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如何影响迁移?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如何影响迁移?(1)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2)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对迁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3)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策略以及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元认知策略。三、迁移的作用1、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促进作用2、是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3、对学习者,教育者,和相关培训人员有重要指导作用。第二节 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一、早期的迁移理论:
42、1 1、形式训练说、形式训练说: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动发生的.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但是这种理论注重训练的形式形式而不注重内容。2 2、共同要素说、共同要素说(桑代克):迁移是非常具体的、并且是有条件的,需要有共同的要素3 3、经验类化说、经验类化说(贾德):强调概括化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迁移的经验类化理论认为实现迁移的原因是两种学习之间有共同的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之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贾德贾德4 4、关系转化说、关系转化说(格式塔心理学家):迁移产生的实质是个体对事物间的关系的理解格式塔心理学家从理解事物关系的角度对经验类化的迁移理论进行解释,提出了迁移
43、理论的关系转换理论关系转换理论二、现代的迁移理论1、强调认知结构在迁移中的作用(加特纳、吉克)主张认知结构中的某些成分是决定迁移能否发生的根本条件2、强调外界环境与主体的相互作用对迁移的影响3、强调通过社会交互作用与合作学习,促进迁移的产生迁移的实质: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第三节 迁移与教学一、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学习的心向与定势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学习的心向与定势定势又叫心向定势又叫心向,它是由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动力准备状态陆钦斯的“量杯”陆钦斯的“量杯”实验是定势定势影响迁移的一个典型例证论论结
44、合实例分析如何应用有效的教学措施促进迁移?1、选教材2、理编排教学内容3、理安排教学程序4、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第六章第六章 知识的学习知识的学习第一节 知识学习概述1、知识定义: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一、知识类型: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反映活动的深度深度)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反映活动的形式形式)感性知识感性知识是对活动的外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反映,分为感知感知和表象表象理性知识理性知识反映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包括概念概念和命题命题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除陈述、只能借助于
45、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程序性知识包括心智技能心智技能和认知策略认知策略二、知识学习类型:(一)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历史课中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学习,地理课中地形地貌和地理位置的学习,属于符号学符号学习习如“鸟”有“前肢为翼”和“无齿有喙,属于概念学习概念学习学习“圆的直径是它的半径的两倍属于命题学习命题学习(二)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下位学习下位学习:也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包括派生类属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如果学生已有了“哺乳动物的观念,现在来学习“鲸”这种动物,属于下位学习下位学习上位学习上位学习
46、:也叫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在学过正方体、长方体、拦河坝等形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学习一般柱体的体积计算公示(V=SH),属于上位学习上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并列结合学习:学习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学习又非总括学习时产生。学习质量与热量、热与体积、遗传结构与变异、需求与价格等概念之间的关系属于并并列结合学习列结合学习三、知识学习的过程:知识获得;知识获得;知识保持;知识保持;知识提取知识提取“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是提取阶段提取阶段四、知识学习的作用:时增长经验、形成技能、发展创造力时增长经验、形成技能、发展创造力的重要前提第二节 知识的获得知识学习的第一个阶段
47、条件:1、必须获得充分的感性经验;2、必须对所获得的感性经验进行充分的思维加工:一、知识直观论论:比较三种直观方式的特点,谈谈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一)知识直观的类型1、实物直观实物直观即通过直接感知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优点:感性知识与实际事物间的联系比较密切,真实感、亲切感,有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缺点:难突出本质要素2、模象直观模象直观是通过对事物的模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优点:突出本质要素,扩大直观范围.缺点:与实际食物之间有一定距离。3、言语直观言语直观是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优点:不受时间、地点和设备条件的限制,缺点:
48、不直观鲜明、完整、稳定.(二)试论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试论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实物直观虽然真切,但是难以突出本质要素和关键特征;而模象直观虽然与实际事物之间有一定距离,却有利于突出本质要素和关键特征。因此,一般而言,模象直观的教学效果优予实物直观。(2)加强词与形象的配合加强词与形象的配合。在形象的直观过程中,教师首先应提供明确的观察目标,提出确切的观察指导。其次,形象的直观结果应以确切的词加以表述。再次。应依据教学任务,选择合理的词与形象的结合方式.(3)运用感知规律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结
49、合律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结合律。(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直观过程中,教师通过对一定直观教材的操纵,其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前,必须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观察过程中,要认真培养学生观察的技能和方法.观察后,要求学生做观察记录或报告。(5)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在直观过程中,应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 在可能的情况下,应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三种直观方式,即: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观察各种实物、演示各种实验、到工厂或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访问都属于实物直观实物直观在教学过程中
50、,教师运用多媒体教育手段模拟实物的形象,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这称为模象直观模象直观利用幻灯或电影胶片,可观察到动植物的缓慢生长过程,这称为模象直观模象直观在史地教学中,有关历史生活、历史时间、历史人物和有关地形地貌、地理位置的领会,均少不了言语直观言语直观在直观教学时运用变式的主要目的是突出概念的本质突出概念的本质感知规律包括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和组合律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和组合律教师应突出那些低强度但重要的要素,使它们充分地展示在学生前面,这是利用了教学中的强度律强度律教师用“红色笔学生用“蓝色笔”差异律差异律活动律活动律教材编排应分段分节,教师讲课应有间隔和停顿,这是利用感知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