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兰质量手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朱兰质量手册.pdf(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朱兰质量手册朱兰质量手册(Jurans Quality Handbook)堪称质量管理领域中理论和实践的集大成之作。本书由质量管理的开山人物朱兰博士担纲主编,以朱兰为代表的一批质量管理领域的世界级顶尖专家参与撰写.该书自从 1951 年第一版问世以来,已经被译成许多国家的文字。前四版的书名为质量控制手册(Quality Control Handbook),1999 年出版的第五版更改为现名.由于这本手册所具有的全面性、实用性和权威性,再加上朱兰本人在质量管理领域中的大师级地位,在半个多世纪中,这本手册一直是质量管理领域中最具有影响的出版物之一,被人们称誉为“质量管理领域中的圣经”。也纳新近推出
2、的朱兰质量手册第五版,由五大部分构成:(1)管理部分,全面透彻地阐述了质量管理的原理、方法和技术;(2)职能部分,涵盖了从产品构思到产品交付的全过程;(3)产业部分,讨论了主要产业中人质量管理实践;(4)国际部分,探讨了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质量管理情况和经验;(5)统计部分,介绍了一些主要的统计方法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下面,简要介绍一下本书的内容及作者的主要观点:1关于手册的范围、宗旨与使用首先,朱兰指出,这是一本参考书,可供涉及产品、服务和过程质量的所有有关方面使用。范围包括:构成国际经济体的各种产业:制造业,建筑业,各种类型的服务业,如运输,通讯,公用事业,金融,保健,医疗,政府机构,等等
3、。从事产品(有形产品及服务)生产的各个职能领域,如研究与开发,市场研究,财务,营运,营销与销售,人力资源,供应商关系,顾客服务,行政管理和支持性活动。其次,朱兰强调,本书不仅仅为了满足质量管理人员和质量专业人员的需要,还旨在服务于质量管理职能的全部过程,它涉及组织的所有部门,涉及组织所有层次的人员。以及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过程的各类专门人员。另外,对于某些虽然同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销售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有必要了解产品(服务)的质量及相关副作用的“利害相关者”而言,也可起到帮手的作用.这些“利害相关者包括顾客、公众、投资者、媒体以及政府主管部门.关于手册的使用,朱兰认为该手册的用途十分广泛
4、,并列举了下述这些用途是最主要的方面:研读书中所叙述的案例,以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从图表、公式中寻找现成答案。自修学习.查找可靠性工程、实验设计或统计质量控制方面所需的工具和方法。用作教育培训的资料.作为质量培训、质量管理实践乃至基本工作职能的设计和管理的基本参考资料。除了以上这些最常见的用途之外,朱兰还列举了大量的其他用途,如:在准备会议发言时温习,对照审视解决某一问题的方法。在培训课程中供教师和学员参考.向上司灌输有关知识.培训新职工。以手册的资料和其权威性为依据来说服他人。在面临变动的时期,如开发新的举措,准备新合同和项目,调整职能或提炼新思路时,人们常常会较频繁地使用本书.关于使用手册的
5、方法,朱兰指出,在许多场合下,实际工作者必须将所获得的知识去适应某种特定的情境.这些知识来自于完全不同的技术领域,如不同的产业、产品或过程等。要实现这种转移,就要求人们必须识别出两者之间的共性,即特定情景与所获知识之间所对应的共同原理。这种共性在本质上常常属于管理方面,比较容易掌握。例如,自我控制的概念是一个普遍的管理概念,适用于公司中的每一个人。统计方面的共性更易把握,因为大量的资料被归纳成了与特定技术无关的公式。即使在技术性问题上,不管表面差异有多大,也仍有可能找出共性。例如,过程能力的概念不仅适用于制造过程,而且同样适用于医疗保健、服务、行政管理和支持性过程.类似的,不管在技术方面存在着
6、多大的差异,但通过找出引起缺陷的特殊原因来开展质量改进的做法,却有着巨大的共性.在所有这些场合,在各自的具体情况与相关方法和诀窍所来自的背景之间建立起一种联系,这是实际工作者所面临的挑战。只有找出两者之间的共性,才能够建立起这种联系。2关于质量控制的新进展朱兰认为,由于现代的概念、方法和工具在质量控制中的不断采用,而使得质量控制的有效性呈现出不断提高的趋势。其中包括:对质量控制的系统性计划活动,其中伴随着运作人员的广泛参与。反馈回路的正式应用,及相关决策和行动的责任明确。通过自我控制和自我检验,将决策权授予操作层的员工。统计过程控制的广泛应用,以及对于运作人员的培训。一个结构化的信息网络,为决
7、策提供有事实根据的基础。针对偶发性的不利变动,采取纠正行动的一个系统化的过程。正式的公司质量控制手册,以及确保体系不致落伍与得到遵守的定期审核。3关于高层主管不可下授的角色朱兰认为,高层主管必须积极地参与到质量改进活动中去,仅仅营造意识、设定目标,然后就把所有事情交给下属,是远远不够的。这样的尝试不断重复,已经证明结局只能是一再的失败。朱兰强调,没有哪家公司在没有管理高层的积极参与下而成为质量领先者的.他指出,“参与”到底意味着什么是至关重要的,它包括了高层主管必须亲自担任的一系列角色。关于公司高层主管实际所应承担的一系列角色,朱兰罗列了以下内容,并特别强调这些角色是“不可下授”的。参加质量委
8、员会。这对于高层主管的参与而言是至关重要的。组织的其他成员将此看做是反映高层主管重视与否的一个指示器。获得质量管理的培训。有专为高层主管设计的课程,还可参加相关的会议。参观成功的公司也属于这类培训的范畴。高层主管要领导质量活动,如果缺乏质量管理的训练,将导致其在组织当中失去可信性。批准质量愿景和质量方针。越来越多的公司规定了它们的质量愿景和质量方针。质量愿景和质量方针在公布之前,无疑需要得到高层主管的批准.批准主要的质量目标.必须对包括在经营计划中的质量目标加以分解,以确定要做的事情及所需的资源。高层主管在目标展开过程中是重要的一方。建立基础架构。在 20 世纪 80 年代,许多高层主管提供了
9、大量资源用以培训人员,主要是在强化意识和统计工具方面。但在质量管理和建立质量改进的基础架构方面却投入不大.基础架构包括一系列手段,用于项目的提案和选择、制定项目的使命陈述、任命团队牵头人及成员、培训团队和推动者、报告进展状况等。没有这样的基础架构,质量改进只能在局部开展而不可能对基本的经营指标产生显著的效果。评审进展情况。高层主管个人参与质量管理方面的一个明显的败笔,是未能对质量改进的进展情况进行定期的评审.在 20 世纪 80 年代,这一败笔使得质量改进没有进展,因为质量改进未能同那些得到高层定期评审的传统活动相提并论。表彰认可。表彰常常要举办一些隆重的活动,为高层主管表明对于质量改进的支持
10、提供具有高度可见性的机会。高层主管应当尽量抓住这些机会,实际上大多数高层主管也都会这样做。修改薪酬制度.按照传统的薪酬制度,完成了传统的目标就会得到报酬。但现在在这一制度中必须给予质量改进绩效一个适当的权重.这是高层主管要做的事情,因为薪酬制度的任何变更都需要他们的批准。参加项目团队。承担这一角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关注雇员们所担心的事情.以上是高层主管不可下授的一系列角色。朱兰相信,在那些已经成为质量领先者的公司中,即使算不上全部,高层主管也一定承担了其中的绝大多数角色.4关于过程质量管理的意义朱兰把当今企业经营的动态环境的特征,概括为“六个 C”,即 change(变革)、complex
11、ity(复杂性)、customer demands(顺客需求)、competitive pressure(竞争压力)、cost impacts(成本冲击)和constraints(约束因素).这些因素显著地影响着组织实现其经营目标的能力。传统上,组织是以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来应对这些因素的.它们很少会对产出这些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以改变。经验表明,经营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那些大而复杂的跨职能业务过程,如产品计划、产品开发、开具发货清单、患者护理、原料采购、零件分销等等。如果长期得不到管理,这些业务过程中的许多都会变得观念过时、负担过载、方法累赘、成本过高、定义不当,从而不能适应持续变化的环境
12、的要求。对于未能得到适当关注的那些过程而言,其产出的质量会远远低于有竞争力的绩效水准所要求的质量。朱兰认为,业务过程是为产出预期成果(产品或服务)而将人员、材料、能源、设备和信息结合成为工作活动的逻辑构成。衡量过程的质量有三个主要的尺度,即效果、效率和适应性。若产出能够满足顾客的需要则该过程便是有效果的.若能以最小成本实现其效果则该过程便是有故率的。若随着时间的流逝,该过程面对所发生的诸多变化仍能保持效果和效率,则称其具有适应性。要满足顾客的需要并确保组织的健康,管理当局就必须树立起一种过程的观点。显然,将过程保持在高质量状态的必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在现实中,好的过程质量只是例外而非常规.朱兰
13、指出,要理解这一点,就必须仔细考察过程是如何设计的,以及随时间的流逝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首先是过程的设计。由于历史的原因,西方的企业组织模式已经演变成为由职能专业化的部门所构成的一种等级制结构。管理当局的方向、目标和考核由上至下列部署在这一纵向的等级制构造中。然而,产出产品,尤其是顾客所购买产品(组织因此而存在)的那些过程却是横跨组织的职能部门水平地流动着的。传统上,过程的每一块职能部分均由一个部门来负责,该部门的主管对这块绩效承担责任。可是,没有谁对整个过程负责。很多问题都源自部门要求与整个过程的要求之间的冲突.在与职能目标、职能资源、职能成长相竞争中,跨职能过程备受冷落.结果,这些过程在运
14、作中常常是既无效身也无效率,也注定不具有适应性。过程绩效不良的又一原因,在于所有过程在演化过程中均会遭受到的自然劣化。例如,在一家铁路公司中,从公司电话簿中可以看出,“维修职员”头衔要多于“职员”头衔。维修职员的设立,本是为了防止某些曾发生过的严重问题的复发,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头衔上的失衡成为了一个外在的证据,表明这些过程将维修固化成了组织的常规。技术发展的加速,再加上顾客期望的攀升,造成了在成本和质量方面的全球性竞争压力。这些压力刺激了对跨职能过程的探索,人们在思考如何来明确和理解这些过程并改进其绩效。现有大量证据表明,在整个产品生产周期中,过程管理技术是导致过程绩效不良的一个主要问题。职能目标常常与必须由跨职能过程来满足的顾客需要相冲突。这些过程还会产生出各种各样的浪费(不准时、产出废品等等)。很容易看到,许多产品,如发货清单的制作、保险单的填报或收款单的支付等,本来只需 20 分钟就可以完成但实际上却要花费 20 多天.更严重的是,它们很难得到及时的改变,以对持续变动的环境做出反应。因此,朱兰最后强调,为了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要,就必须使这些过程恢复其效果、效率和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