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微课教案1范本.doc

上传人:蓝** 文档编号:83337609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3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微课教案1范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四年级语文微课教案1范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微课教案1范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微课教案1范本.doc(3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四年级语文微课教案10篇范本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一课时 课题: 教学目的: 1、通过理解诗歌的内容,激发学生喜爱大自然,喜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诗句; 3、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4、在理解诗歌内容的根底上,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 5、训练学生自学,互助学习的力量。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自学力量,培育学生边读边想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具: 1、咏柳插图; 2、诗人概况(生平、诗作); 3、学习目的条目。 4、古筝磁带,录音机; 5、诗歌正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复习所学; 师:同学们已经学过很多古诗了,你们能背几首给教师听听吗? 生背古诗。 2、引入新课

2、; 师:今日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是第九课古诗二首中的咏柳。(板书课题)请自由读一下这首诗,把不熟悉的字,词勾下来(生朗读古诗) 3、认读生字 师:有哪些字不熟悉可以提出来,我们大家一起解决。(注音生字)好,请大家一起朗读这首诗。 4、指导朗读; 师:朗读的真好,可假如能留意停顿的话,我觉得你们能读得更好。读古诗是很讲究的,一般是根据什么原则来读。现在请大家听教师朗读一遍,并在停顿的地方划上“/”。(师范读,配乐)听了教师的朗读,你们想不想再来朗读一次?(个别读,配乐)。 二、讲解 1、明确学习目的; 师:今日我们这节课需要大家把握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诗人; 2.理解诗题; 3.能解释

3、重点词“碧玉”“妆”“一”“万条”“丝绦”; 4.能解释诗句的意思; 5.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6.体会诗的意境; 7.背诵古诗 2、组织自学; 师:这既是学习的要求,也是学习古诗的步骤。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前四项学习要求。如有问题可向大家求助。 学生自学 教师投影诗人状况并作巡察。(估计消失问题:1、不能理解“一”,解决方法:出示装满水的水杯,引导学生理解“一”在这里是满的意思;2、不知“碧玉”在诗中的意思,解决方法:出示插图,提问,碧玉是什么颜色,与柳树那一局部的颜色相像?3、不能理解“丝绦”的意思,解决方法:解释“绦”,再次出示插图,提问:柳树的哪一局部像丝带一样松软。) 3、师生沟

4、通; 师:现在谁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诗人, 师:这首诗的题目“咏柳”是什么意思, 师:请四位同学分别解释四句诗, 4、分析全诗; 师:请思索一下,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柳树,这个季节的柳树有什么特点?请自由读全诗,边读边想。 5、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感情; 师:整首诗既描写了柳树,又提到了春天。现在谁能告知我,诗人在写这首诗时是一种什么心情?提示:请大家把自己想象成诗人,跟随教师去郊外走一走,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你到郊外去游玩,当时很多植物还没有发芽,加上还有些寒意的风,使人觉得现在仍旧是冬天,正在这时,一棵高大的柳树吸引了你的留意力,由于它已经长出了新叶。嫩绿瘦长的叶子长满了整棵柳树,远远望去

5、柳树就象是用碧玉装扮起来一样,而那长满了柳叶的柳枝柔柔地倒垂下来,随着春风摇摆,就象是一条条的绿丝带。正是有了这棵柳树,才使人感到春天到了,想到严寒的冬天最终走了,布满生气的春天降临了,过不了多久,万物都将复苏,五彩缤纷的颜色将重新装扮整个世界。想到这里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为什么感到快乐,诗人由于春天来了而感到快乐,说明他对春天怎样?(板书:诗人的喜春之情)我们已经理解了诗人写诗时的思想感情,请大家再来朗读一遍这首诗,留意要表达出诗人喜春赞春的感情。同时要一边朗读一边想象诗人描写的风光(配乐,生朗读)我觉得大家还可以再投入一些,跟着教师再来朗读一遍。(教师朗读诗留意姿态)我感觉下面坐了一群了不

6、起的诗人,你们读得太好了。 6、背诵全诗; 师:现在请大家用1分钟的时间背下这首诗。 (生背诵)请这位同学背一下。好,请各位一起来背这首诗,留意要把自己当诗人。(生齐背) 7、体会意境 师:诗人为我们描绘了春天中柳树的奇妙姿势,春天里除了柳树外还有其他漂亮的风光,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春天的风光。我看看谁的想象力最好。(配乐) 请同学们说说你想到了哪些漂亮的风光? 8、自查学问把握状况; 师:请大家对比学习要求自己检查一下是不是都已经到达了。(出示学习要求)(板书:你已经知道的;你还不大清晰的;你还想知道的) 练习(依据时间安排) 三、完毕 1、学法总结; 我们在学习这首古诗时是按什么挨次。

7、你是怎样学懂这首诗的。(板书学法) 2、作业布置 春天是漂亮的,正由于如此古今中外有很多的人描写春天,赞美春天。这些人中有画家,音乐家,诗人等。大家回到家后收集一下有关的资料,固然也可以把你对春天的看法收集进去。明天我们来开展一次“春天”展现会。 四年级语文微课教案篇2 一、教材分析与教学设想 本节教学内容为一首五言诗,共20个字,向我们展现了一幅人与自然的和谐美景,教学中应留意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根底上,识记,体会意境、理解蕴含的感情。特别儿童小A要连续培育她对古诗的兴趣,能借助画面大致知道诗所写的内容。能跟读古诗,会抄写2个字、课外古诗,并试着背诵遗爱寺几句。 二、分层教学目标 一般学生的教

8、学目标 1.熟悉整首诗,会写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在充分朗读古诗的根底上,想象画面、走进意境,与产生共鸣。 4.培育学生收集信息的力量和喜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感情。 特别学生的教学目标 1.复习稳固前面的古诗,尽可能地指出图中有大致哪些事物。 2.能较正确地跟读生字、古诗,诵读后能记住一、两句。 3.会抄写2个字,能从课外古诗中去抄几首山水诗。培育喜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意识。 三、教学预备: 字卡、古诗配套的图片 四、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提出问题。 1.同学们,你到现在能吟诵哪些古诗?(小A也举手了,我请她也来背背) 师小结:从同学们的吟诵中我仿佛看到一个个美丽的画

9、面,还重温了一些道理。确实,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经过千百年的沉淀,流传下来的能够更是精华中的精华,可谓字字珠玑。它是中华文化的一局部,是我们近距离接触、感受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我们今日要学习一首白居易的新诗。 2.师配乐诗朗读(出示全诗) 诗人来到遗爱寺,看到他四周的漂亮风光,突发灵感,写下这首诗。 (图片出示)你能从画中找到哪些景物?(请小A上来找找说说) 3.认读生字。(请小A读读) 设计意图:电脑音乐的播放、图片等的出示,拨动了学生的心弦,促进了小A对古诗的直观感受。同时架起教者、其他学生、与之间的心桥,为下一步学习做好铺垫。 (二)整体入手、逐步感知。 1.学生读古诗,出示“弄”

10、字。 师:这个字怎么来的?介绍会意字“弄”的来历,出示字理演化过程。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不疑则不进。”这里表达了教师对学生思索力量的培育,教师指导学生,逐步理解字意、把握、拓展相关学问,这是不断生成过程,翻开了学生的思维。 2.师:诗人在哪儿玩弄小石头?(请小A到图上来指一指。)从哪个字知道是在小溪边?出示“临”,你在哪儿见过它?介绍“临”字的演化过程。 设计意图:“生活即教育”教师从生活入手,捕获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促进小A的区分力量。学习是为生活效劳的。 3.师:诗人坐在小溪边玩弄小石头心里会?请大家带着这种语气齐读。 师:接下来诗人干什么呢?出示“绕”做动作,理

11、解这个字的含义。 绕字家族还有许多:“有火才能烧,有水才能浇,太阳出来是晓,过节踩高跷,别看长的像意思可不同。” 设计意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法的指导,会让学生把握学习的方法,获得更多有实际作用的学问,熬炼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4.诗人来到遗爱寺看到这么美的风光,你美美地读第一、二行。这时候,诗人的耳边响起鸟叫声和泉水的叮咚声。(教师巡察,指导小A的朗读,进一步正音、补缺) 师:这里藏着你们的老朋友,你们每天见到“语”在古诗中什么意思?看到这些你想说什么?读“时时闻鸟语,到处是泉声”。(请小A仔细地读) 设计意图:在情境中感悟诗歌的意境,读中体会诗人的情感,与文本产生共鸣,学生内心触

12、动深刻,理解加深。同时也让小A不断地稳固古诗。 5.出示填空:这是一首()的短诗,诗以“()”、“()”、“()”、“()”、“()”的点染,勾画出遗爱寺令人神往的风景,通过”()”、“()”、“()”等动作描写,表达了诗人()的喜爱。(填完后,请小A跟着同桌一起读。) 师:让我们身临其境,跟随白居易的步伐一齐来到庐山脚下,学生配乐朗读诗意,其他学生闭目倾听。 设计意图:在填空、音乐中,总结全文,升华了情感。 (三)、教后选读、适当拓展 1.读词语。(请助学小伙伴教教小A) 设计意图:准时稳固新知 2.选背山水诗歌。(让助学伙伴帮小A找一找山水诗,请小A摘抄几首山水诗) 设计意图:表达因材施教

13、的原则,对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要求,到达积存,拓展的目的,使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不断提高。 四年级语文微课教案篇3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觉。 1、出示词语。 奶牛 牛奶 图画 画图 蜜蜂 蜂蜜 牙刷 刷牙 水池 池水 山上 上山 2、自读词语,小组沟通自己的发觉。 3、全班沟通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每组词语的两个字都一样,只是交换了前后的位置。第一大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由于颠倒了字的挨次,所以表达的意思不同了。其次大组的第一竖行是表示事物名称或地理位置的词,交换了字的位置,就变成了表示动作的词。 4、你还能说出类似的词语吗?以小组竞赛的方式,看哪一组说得多。 随学生答复教师板书,然后用多种方法朗读

14、。 二、日积月累 (一)是“读读认认”; 1、投影出示字词。 2、组内沟通说发觉。(形声字;用熟字加熟字的方法识记新字。) 3、嬉戏识字。 卡片认读生字提示 “姓、警”的正确读法; 任意抽卡片认读 送信嬉戏 同桌互读,全读对的给同桌画颗星。 4、自由练习读词语,扩词练习。 (二)是“我会填”;(“我会填”是选择近义词填空的练习。) 1、说说每组的两个词是什么关系。(近义词) 2、结合生活分别用这两个词造句。 3、说说差异。 4、填空。 (三)是“我会读”。 “我会读”是阅读鲁班造伞这篇短文。 1、学生默读明意,自主识字。 2、朗读感悟:鲁班擅长思索,动手制造。 3、谈谈自己的读书心得和想法。

15、4、把这个故事讲给小朋友或家长听。 其次课时 一、口语交际 1、生将课前布置制作的小制作拿出。如,用毛线编织蝴蝶结,用塑料瓶做成花篮,用红辣椒做成玩具鞭炮,用纸叠成的 2、展现自己做成的得意的小制作。 3、小组沟通、汇报制作过程。别人讲的时候,听的同学可以提出问题,讲的同学要作解答。 4、小组推举做得好、说得好的同学在班上展现、介绍自己的小制作。 5、评一评谁的小制作做得好,谁介绍得好。 6、将学生的小制作办成一个展览。 二、展现台 1、导语:小朋友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当你遇到美的东西你会怎样?(生沟通。) 2、展现:与组内的同学沟通自己搜集到的图片与材料。(内容不限) 3、全班沟通自己的搜集途

16、径。 4、总结:每个人沟通一个苹果,得到的还是一个苹果;每个人沟通一个思想你便得到许很多多的思想,原同学们,时时到处不忘留心美的事物,不忘将美与他人共享。 5、为此专题办个展览。 作业布置:搜集李白与杜甫的相关资料。 四年级语文微课教案篇4 教学要求: 1.能说出在日常观看中的发觉; 2.能仔细听别人说话,把握主要内容,并能比拟完整地转述; 3.把话说清晰明白,并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教学重点: 培育学生良好的观看习惯。 教学难点: 能真实清晰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课前预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沟通生活中的观看发觉。 (一)课件播放书中的“三幅图” 1.

17、同学们在这三幅图中发觉了什么呢?用一句话简洁地说说。(学生说,教师准时指导) 2.这段时间我们观看了不少身边的事物,你肯定有了新发觉。那我们每个人就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发觉。有一个要求,别人说的时候,要用心听,你要记住,你们小组的同学都有哪些发觉。(学生小组沟通。) (二)好,教师特殊想了解你们组的组员们都发觉了什么?用“我们组的组员”的句式说,看谁记得多。(各小组推举代表发言。) 1.同学们说的真多,而且说得特殊清晰,教师给你们一个建议,当你要说许多个同学的发觉的时候,不用说每个人的名字,可以用上“我们组,有的同学发觉了有的同学发觉了还有的同学发觉”句式。(指几名学生说。) 2.听了同学们的

18、发觉,教师对其中的一个发觉可感兴趣了,那大家又对哪一个发觉最感兴趣?(学生发言。) 3.假如你对谁的发觉感兴趣,就去问问他(发觉者)究竟怎么回事?(学生提问,学生解释。) 4.我们经过沟通,就会越来越明白,因此教师提议,我们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人的发觉,然后以他的话题,绽开沟通,可以提问,可以补充,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小组沟通。) (三)教师发觉有的小组沟通得特殊充分,而且有的同学还发觉了一些特殊好玩的植物。 1.指名让学生说动身现,然后其他学生提问,发觉者解释。 2.教师适时介绍自己的发觉。 3.你还知道哪些有意思的植物吗?(学生答复。) 小结:同学们,大千世界,真是无奇不有,假如我们有时机

19、亲自去观看、去发觉这些好玩的植物,该多好啊! 二、总结下课。 同学们,从天到地,从地到天,世界上的万事万物特别奇妙,只要你是一个擅长观看的孩子,你肯定会发觉更多的神秘。这一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教学反思: 学生汇报自己的观看,将重点都定在了发觉一词上,大家都很积极,似乎争着比谁的发觉最多最奇,但把“观看中”无视了,而怎么观看到的,自已观看时所做了什么,这个过程学生却大多数都是只字不提。引导学生将自已是如何观看到的,及观看时自已是否仔细等过程说了出来,这就为观看的内容供应了真实性的证词。 四年级语文微课教案篇5 学习目标: 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

20、留心生活、擅长观看、勤于思索,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发的习惯。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课前预备 1.预习课文,查字典理解字词。 2.阅读描写生活中一般事物的小品文,教师可向学生推举几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提醒课题 1.谈话导入:生活中平凡的人和事,经常会带给我们启发,像那个“我”至今还经常想起的顶碗少年,还有那一棵棵优雅拘束,显示着勃勃生气的桃花心木。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普一般通的事物,对于他们的存在,我们经常司空见惯、熟视无睹,可是,假如我们认真观看、仔细思索,这些一般的事物也会带给我们耐人寻味的启发的。比方我们每

21、个人手上的五根手指。今日,我们一起学习第5课手指。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相互解答不懂的词语。 2.指生逐段读课文,思索:课文的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速度课文,口头完成填空:课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 ),然后分别详细写( ),最终总结写( )。 4.请学生依据填空的内容,给课文分段,在此根底上体会本文的写作挨次和方法。 三、自读课文,理解内容 1.默读课文,标画出本文的中心句。(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势,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2.学生自主学习,思索问题:五根手指各有什么特点?读书标画相关语句。 3

22、.汇报沟通,体会道理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体会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 理解要点如下: 大拇指:短处:姿势不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洁,只有一个关节;特长:最肯吃苦。 食指:短处:姿势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曲线;特长:工作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简单、机敏。 中指:短处:养尊处优,做事名义上参与,实际并不出力;特长:地位最优,身体最高、相貌最堂皇,左右有屏障,曲线美丽。 无名指和小指:短处:力量薄弱是其他手指的附庸;特长:体态秀丽,样子得意,在丝竹管弦、舞蹈上力量强,有用武之地。 4.适时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依据手指不同的特点,读出不同的语气

23、和感受。 四、品读课文,体会写法 1.指生朗读课文最终一个自然段,思索:通过描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想告知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你觉得喜爱哪根手指?本文的描写果真“却无爱憎在其中”吗? 3.你情愿做哪根手指呢?为什么? 教学反思: 四年级语文微课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插图、生活实际,结合诗人背景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感情。 3、了解诗画特点,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歌大意,观赏诗中景物,领悟诗人情怀,学习表达方法,感受古诗魅力。 一、以花入画,以画入诗,走进诗文。 1、以花的话题入画 师:在我们的教室窗台

24、上摆满了我们细心养植的花草,它们点缀了我们的教室,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关于这些花,你了解些什么? 2、学生沟通。 师:清代诗人郑燮对兰花情有独钟,他专画兰竹,五十余年,不画他物。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郑燮的画作。 CAI显示:兰竹石轴图、兰石图、墨兰图轴、山顶妙香图轴 2、师:郑燮不仅爱画兰花,而且还用写诗的方式表达对兰花的宠爱。今日我们来学习一首题于山顶妙香图轴上的古诗题画兰。教师范读。 板书课题,学生读题、解题。 二、习文读诗,明白诗意。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 2、指名朗读,集体正音。 3、再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与音韵。 4、全班齐读。 5、了解诗中大意,师配乐叙述 三、精读品诗,感悟诗

25、情。 学习第一句 (一)看兰 学习第一句。 1、指名读第一句,思:兰花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千山顶上头) 2、身边的兰花和这里的兰花进展比照: 3、指导读第一句。 师:是呀,而这里的兰花却是长在“千山顶上头”呀,这么高!谁能把这种高给读出来呢? 师小结并过渡:兰花,它长在千山之顶,可以俯视群山,仰视皓月,真正的怡然得意呀!它还有什么特点呢? 学习其次句 (一)闻香 1、生:突岩深缝妙香稠(课件显示) 2、师:香吗?闻一闻!(香)哪里看出来?(妙香稠) (二)品香 1、初步理解“妙香稠”的字面含义。 师:香到什么程度?(稠)读出“稠”的感受。 2、进一步体会花香的“妙” 师:

26、花香本是四溢的呀,为什么这里的花香却这么“稠”?请你们再读读这句诗。 学生谈。 师:本该四溢的花香在突岩深缝间聚拢,竟香浓到令人感到粘稠,这是多么奇异的花香啊! 来,再读这句诗,读出又粘稠又奇异的花香来。 过渡:莫非这里的兰花真有那么香吗?带着这个问题听听教师下面的介绍。 3、进一步理解“妙香稠”的含义。 4、师:听了有关郑燮的介绍,结合郑燮的人生经受,这里的“妙香稠”还暗指什么呢? 师:兰花啊,只有你名贵纯净的兰花才能理解郑板桥呀!读其次句诗。 5、全班齐读一、二句诗。 学习三、四句诗 1、师:你们再轻声读读三、四句诗,读懂了什么? 结合刚刚的介绍,这里的的“吵闹”仅仅是在写兰花和兰花脚下的

27、浮云吗? 2、师:身处其中的郑燮是什么态度呢?(来不相知去不留) 是呀,这不就是郑燮的志向的表白吗?这里的兰花不就是郑燮的真实写照吗?这就叫“借物言志”。(板书:借物言志) 3、小结。 4、指名读,边读边评价。 5、回归整体 配乐齐度读古诗。 四年级语文微课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熟悉12个生字,能自主积存词语。 2、朗读课文。 3、能感悟人们喜获丰收的快乐心情。 教学重点: 1、熟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 嬉戏法、竞赛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预备: 柿子、红灯笼、红叶、生字卡(柿子卡)。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柿子),小朋友瞧瞧这是什

28、么呀?(相机板书:柿子,并教学“柿”。) 2、喜爱吃柿子吗?它的味道怎样?认真看看,你觉得它像什么?(相机板书:红灯笼,学习“笼”。) 3、今日我们要学习11课。柿子。请小朋友翻开书56页。 二、学习韵文。 1、生自由试读,画出不熟悉的字。 2、指名读,教师订正发音。 3、师范读,留意听记自己不熟悉的字。 4、师领读,生跟读。 5、四人小组内组长带读,学生轮读。 6、小组展现读。 7、齐读。 8、出示“我和爷爷收柿子,笑脸映得红彤彤。”看图,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二、学习生字。 1、学习“棵”。 1)生试读师领读齐读开火车读。 2)你是怎样记住“棵”的? 3)你能用“棵”说一个词吗? 2、以同样

29、的方法学习其他生字。 学习“很多”时,让学生区分几根粉笔与几十根粉笔,进一步理解“很多”。 学习“落”时,可让学生自己表演红叶落下来。 三、活动稳固。 1、开火车认读生字卡。齐读字卡。 2、猜字嬉戏。 3、摘柿子嬉戏。 奖一个红柿子(卡片)。 4、小组竞赛,夺星大战。 出示词语卡,贴在黑板上,会用哪个词说话便摘下哪个卡片,读出这把生字卡片(柿子卡),贴在柿子树上,(字朝里),让小朋友摘柿子。摘下来后要带大家读生字,组词语。读得好,个词语,并用这个词语说一句话。哪个小组的小朋友说得好,就给哪组加画五角星。比比哪组的星多。 四年级语文微课教案篇8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 理解生物学家

30、和解剖学者是怎样感受到种子力气的宏大。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表达挨次。 教学难点 理解生物学家和解剖学者是怎样感受到种子力气的宏大。 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课 教师布置同学们收集并背诵跟小草有关的名诗名句,哪位同学情愿背给大家听听? 能谈谈你对这个诗句的理解吗? 今日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散文,看看我们还能读懂怎样漂亮的生命。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刚刚同学们背的诗句中展现了不同的野草形象,在不同的人眼中、在不同的背景下,野草形象是不同的。 在眼中的野草是怎样的形象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快速扫瞄课文。 2、谁来谈谈的观点,野草是怎样的? 三、品析“种子的力

31、大” 1、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课文,课文用哪些例子来证明“种子的力”力大无比? 分开头盖骨掀翻重压 2、请从两个事例中选择你感兴趣的事例读一读,抓住重点词句细细品尝一下,把你的感受简洁标记在书上。 把你的感受与小组同学沟通一下。 3、沟通阅读感受: (1)谁细细品读了“分开头盖骨”这局部课文,谈谈你的感受。 指导学生抓重点词语谈体会 (2)许多同学都从这句话中感受到种子力大无比,课件出示“一发芽如此如此”,请大家大声读,你从 这段话中还能读懂什么? 画出“完整分开”,什么是“完整分开”? (3)此时你有什么感觉? 感情朗读,让我们就把这种震撼大声地表达出来。 4、我们用了惯用的“读-品-议-读”的

32、方式读懂“分开头盖骨”局部课文。 哪位同学品读了“掀翻重压”这个事例?谈谈你的阅读感悟,把收获与同学们共享。 (1)学生汇报 抓“挺、钻、透、掀翻”这四个描写野草动作的词语感受了石块下的小草的生命力。 这四个词都有“长”的意思,假如我换掉,你看看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 能不能够把你的感受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2)画出,品悟“曲曲折折、坚韧不屈”。想象一下,石块下的小草究竟经受了什么,又是如何坚韧不屈地 面对这些困难的?看看图能不能受到什么启发? (3)这坚韧不屈得生命力真让人肃然起敬,你想不想会野草说点什么?带着我们的敬意和赞美通过读表达出 来。让我们齐读第七自然段。 四、联系背景,深度感悟

33、 1、我们看着石块下生长的小草,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长期抗战的力,什么是能屈能伸的力,什么是不达目的不止的力,感受了种子那令人难以置信的力气。在震动之余,假如我们走进当时所处的那战火纷飞的年月,你肯定能读懂这段话的真正含义。 出示写作背景: 2、读了那段文字,你是不是对“长期抗战的力、不达目的不止的力、能屈能伸的力”深度理解? 3、扩说内涵,激情诵读。 这种子不仅仅是植物的种子,这草已不仅仅是草,而是一个一个有生命力的中国人,一位位关怀祖国命运的 人。同时“石块”“花房里的盆花”也不是在指石块和盆花,是指侵略者和国民党。让我们齐读最终一段,把最想告知我们的意思表达出来。 最想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写

34、作意图) 把文章当作抗战的号角,为英雄的中华儿女呐喊助威,只要生命在,我们革命必胜! 五、拓展阅读,升华情感 1、总结板书。 2、学习了这篇文章,感受了坚韧的生命力,你都想到了谁? 四年级语文微课教案篇9 教学目标: 学问与力量:学会10个生字,熟悉8个字。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死海吸引游客的地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情感与态度:了解和探究大海与人的关系,感受大海的奇妙,激发学生热 爱大自然,探究自然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围绕主线自学课文,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感悟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从而提高阅读力量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知道四大海的特点,及给游人

35、带来的欢快。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搜集有关死海的资料,结合语言文字和插图,体会的感受及死海的奇妙。 教学预备: 生字卡片、教学插图、有关死海的资料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初读课文 1、看人躺在波浪上看书,喝咖啡的画面。 人怎么能躺在波浪上看书,喝咖啡呢?这是什么地方?你想知道其中的隐秘吗? 教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学生初读课文 读准字音,不懂的词查字典。 思索: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二、检查预习状况 1、指名学生读生字,正音 “阻”是平舌音。 “幻”留意字形,不要掉了左边一点,右边不要加横。 “仰”字不要多加一撇。 2、指名分自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

36、仔细听。他们的字音读准了没有?想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学生答复(巡游的死海的所见所感) 三、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想想死海吸引游人的地方在哪里? 2、学生小组沟通,教师指导 其次课时 一、复习导入 扫瞄死海,留下深刻印象,死海哪些地方吸引游客? 二、学习课文 死海吸引游客之处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风光漂亮、奇异 引导学生读课文,体会五颜六色,像彩虹,变幻多彩的光晕。 2、名字奇怪 引导学生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后半局部,理解“死海”名字由来 3、浮力大 引导学生读第6-9自然段,领悟奇怪兴奋的心情,感受死海的奇妙 补充有关死海资料,激发学生兴趣。 三、再读课文,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多读几遍。

37、 四、作业设计 1、写生字。 2、小练笔:向大家介绍你巡游过的最感兴趣一处景点。 四年级语文微课教案篇10 教案内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悟第一自然段的段式并学会迁移,用“有的有的”练写活动的 一个场面。 4、激发学生喜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观,体会泉城的泉水多、泉水美,激发喜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提醒课题。 今日我们去巡游一个漂亮的地方泉城 。(齐读课题) 同学们读得真洪亮啊!看到课题你想说什么

38、? (生)泉城在哪儿? (生)泉城是不是许多泉? 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受。 师:来到漂亮的泉城你想说什么? 生:济南的泉水真美呀! 生:济南的泉真多呀! 生:我觉得仿佛到了仙境一样。 三、精读感悟文本。 师: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数一数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告知我们什么? 生答 师:大家读其次句,思索这句话共有几个分句,从哪几方面来写济南的泉水的? (出例如句:这些泉水有的白浪翻滚,似乎银花盛开;有的晶莹剔透,似乎明珠散落;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入虎啸狮吼;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潇。) 师:读这两句话你发觉了什么? 生:在描写泉水时,这句话用了“有的.有的.”读起来很美。

39、 师:你能把这种美读出来吗? (生读,然后指导学生齐读) 生:我觉得其次句说泉水像明珠散落写得很美。 生:这几句都用比方来写泉水。 生:这两句不仅写了泉很美,还写了泉的声音。 师:这句话前两句绘形,后两句摹声。运用比方从形态和声音写出了济南的泉多而美。 (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文段,边读边在脑海中呈现画面,并努力在呈现画面时能听到声音。) 生:读书时我听到了泉水翻滚的声音。 生:我听到了细碎的水流声,有些像小鸟的叫声。 四、练习: 观看校园课间活动的一个场面写一段话,用上“有的.有的.”。 其次课时 一、复习 读第一自然段。 师:济南72 泉,最闻名的是哪些? 二、连续讲读课文 学习第2自然段。 自由读第2自然段,看看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写的什么。 读后答复。(第一句写珍宝泉的位置,其次句写珍宝泉池的大小,三四句写泉水的样子) 把描写珍宝泉样子的句子划出来读一读。 出示: 泉水从地下往上涌。 泉水从地下往上涌,像一串串珍宝。 这两个句子那个好,为什么? 观赏在阳光的映照下,仿佛有一只奇妙的手把他们拎到水面上来。 拎是什么意思?大家做做拎的动作。 指导朗读。 小结:这一自然段详细写了珍宝泉漂亮、奇妙的景象。 自学第3,4自然段。 出示学习要求。 默读3,4自然段。 数一数每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 五龙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成人自考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