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的文化内涵阅读训练及答案简短古琴与中国文人阅读答案(2篇).docx

上传人:蓝** 文档编号:83309898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琴的文化内涵阅读训练及答案简短古琴与中国文人阅读答案(2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古琴的文化内涵阅读训练及答案简短古琴与中国文人阅读答案(2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琴的文化内涵阅读训练及答案简短古琴与中国文人阅读答案(2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琴的文化内涵阅读训练及答案简短古琴与中国文人阅读答案(2篇).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古琴的文化内涵阅读训练及答案简短古琴与中国文人阅读答案(2篇)如何写古琴的文化内涵阅读训练及答案简短一 下面就请大家随我一起去巡游闻名的“知音文化”发祥地古琴台。 古琴台,又名伯牙台,位于汉阳龟山西脚下漂亮的月湖之滨,是一处环境幽雅,风景宜人的巡游胜地。它与黄鹤楼,晴川阁并称为武汉的三大名胜。 首先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古琴台的来历。古琴台是为纪念春秋战国时期俞伯牙弹琴得遇知音钟子期的一段佳话而修建。关于这两位音乐大师相遇成知音的动人故事,最早见于吕氏春秋本味和列子汤问篇中。据记载,楚国有个姓俞名伯牙的文人在晋国为官,琴、棋、书、画样样娴熟,尤其是他弹奏七弦古琴的技艺,可谓天下无双,然而“曲高和寡

2、”,俞伯牙始终遇不到能够听懂他琴韵的有识之士。一日,俞伯牙乘船顺汉水而下,路过汉阳,由于天色已晚,又不巧遇到了阵雨,只得把船停在龟山脚下避雨,改日启程。不久,雨过天晴,伯牙走出船舱,远望天际,只见水天涟涟,近看眼前,满目一片荒芜,心中郁郁不乐,于是抱起七弦古琴,坐在船头弹拨解闷,突然琴弦断了一根,伯牙很是惊异。俗话说,弦断必有人听。俞伯牙断定四周肯定有一个很精通音律的人在听他弹琴,于是便上岸查找。在龟山的一棵大树下,他观察了一个衣服破旧的樵夫。经询问,樵夫名叫钟子期,他是被琴声所吸引,寻声至此。 俞伯牙听后非常快乐,与钟子期攀谈起来。原来钟子期也是一个爱好操琴、深谙音律的隐逸之士。为了测试一下

3、子期的音乐素养,伯牙重整琴弦,请他听琴,就奏了两支乐曲,让子期猜度其中的含义。俞伯牙奏的第一支曲子叫“高山操”,其意在高山。奏罢,子期赞道:“巍巍呼,若高山”;伯牙奏的其次支曲子叫 “流水操”,其意在流水。奏罢,子期又赞道:“荡荡呼,若江河”。伯牙听了,急接子期上船入座,两人相谈甚欢,只觉相见恨晚,于是结成好友。临别时,两人商定来年相见,说完便挥泪分手。 其次年,俞伯牙按约前来,却久等不见钟子期,于是上岸寻至子期家中,方知子期已经病故了。子期的父亲告知伯牙,子期在弥留之际,还念念不忘与伯牙的商定,并要将其安葬在和伯牙论琴的地方,以待伯牙的到来。伯牙闻之,非常哀痛。他来到钟子期的墓前,挥泪重弹“

4、高山”、“流水”之曲,寄予哀思。他一边弹奏,一边吟哦: 摇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向谁弹?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弹罢,伯牙举起七弦琴,狠狠的朝石头上砸下去,只听嗡嗡的一阵响,七弦琴粉身碎骨,琴片四处飞溅,跌入汉水之中,随着汉水流入了远方。伯牙从今终生不再鼓琴,以此来答谢他的“知音”。 好了,我们再来参观里面的景点,大家现在看到的是一座照壁,上嵌一块石碑,石碑上刻有“印心石屋”四个大字。这四个大字是道光皇帝亲笔提写,并赠于两江总督陶澍的。陶澍是湖南安化人,从政时善用人才,体恤民情,兴办水利,深得百姓拥护,据说他隐退后曾在琴台建了一座石屋借居。道光皇帝赐“印心石屋”四个大字,意思是和他

5、心心相印。照壁东侧那个小门,门额上的“琴台”二字则是宋代闻名书法家米芾所书。 大家或许会很惊奇,这儿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老人呢?告知大家,这是汉阳琴台退休工人俱乐部,是退休工人活动的场所。1956年,武汉市人民政府拨款重修古琴台,并以琴台为中心,修建了汉阳工人文化宫。至80年月,文化宫和古琴台又经扩建,成为一座有相当规模的综合性消遣场所。所以老人们常常来到这里,三五成群,或下棋,或打牌,或饮茶谈天,或看地方戏。不过这里的戏剧舞台是人人都可以上台一显身手的。他们就在知音的发源地,用音乐来沟通和沟通。我们当中有没有哪位小姐或先生情愿上台露一手的,给大家来段京剧或楚剧什么的,这些戏迷们肯定会为找到你们这

6、些远道而来的“知音”而欣喜万分的。 好,我们现在到了碑廊,这里,镌有历代石刻及重修琴台碑记。其中有一道题壁诗为道光三年(即公元1820xx年)岭南才子宋湘束竹叶蘸墨书写,其诗曰:“噫嘻呼,伯牙之琴何以忽在高山之高,忽在流水之深?不传此曲愁人心!噫嘻乎,子期知音,何以知在高山之高,知在流水之深?古无文字直至今。是耶?非耶?相逢在此,万古高山,千秋流水,壁上题诗,吾去矣!”这就是被誉为诗书双绝的宋湘题壁诗。宋湘是广东梅县人,曾任湖北督粮道台,他在七十八岁那年,因眷恋琴台,前来一游,游后,他感慨万千,兴之所至,欲挥毫吟诗。因当时随员未备大笔,即束竹叶代之。他饱蘸浓墨,在壁上洋洋洒洒,如走龙蛇,写下了

7、这首流传至今的题壁诗。后人摹刻在石上,保存下来,成为书法珍品。 各位朋友,你们现在看到的这座用汉白玉筑成的石台,就是伯牙台,相传是当年伯牙鼓琴的地方。它高1.75米,石台上刻有“琴台”二字和“伯牙抚琴图”。石台四周用石栏围砌,栏板上刻有“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浮雕图,这是清代遗物。 斜对面那幢华丽堂皇、额坊上写有“高山流水”四个字的高大建筑就是“高山流水馆”,它是古琴台的主体建筑。我观察许多朋友都拿出了照相机预备照相,的确这里是拍照留影的最正确处。但大家都不要急着拍照,等我讲解完,我会安排时间给大家照相的,好吗?我们先到那座“伯牙会子期”的雕像那儿参观。大家能不能告知我哪位是伯牙,哪位是子期啊?对

8、,这位鞠躬拱手的是伯牙,另外一位就是子期了。这个雕像表现了俞伯牙遇到知音时的敬佩欣喜之情。 好了,我们的讲解完毕了。大家现在可以开头拍照了。我给大家半个小时的拍照时间,半个小时以后大家就在这里集合。感谢大家! 如何写古琴的文化内涵阅读训练及答案简短二 各位朋友,大家好,特别欢送大家来到漂亮的江城武汉!我是来自旅行社的导游员 ,今日就由我来为各位供应导游讲解效劳,我肯定会尽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让大家在这次旅游活动中感到快乐开心。 下面就请大家随我一起去巡游闻名的“知音文化”发祥地古琴台。 古琴台,又名伯牙台,位于汉阳龟山西脚下漂亮的月湖之滨,是一处环境幽雅,风景宜人的巡游胜地。它与黄鹤楼,晴川阁

9、并称为武汉的三大名胜。 首先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古琴台的来历。古琴台是为纪念春秋战国时期俞伯牙弹琴得遇知音钟子期的一段佳话而修建。关于这两位音乐大师相遇成知音的动人故事,最早见于吕氏春秋本味和列子汤问篇中。据记载,楚国有个姓俞名伯牙的文人在晋国为官,琴、棋、书、画样样娴熟,尤其是他弹奏七弦古琴的技艺,可谓天下无双,然而“曲高和寡”,俞伯牙始终遇不到能够听懂他琴韵的有识之士。一日,俞伯牙乘船顺汉水而下,路过汉阳,由于天色已晚,又不巧遇到了阵雨,只得把船停在龟山脚下避雨,改日启程。不久,雨过天晴,伯牙走出船舱,远望天际,只见水天涟涟,近看眼前,满目一片荒芜,心中郁郁不乐,于是抱起七弦古琴,坐在船头弹拨

10、解闷,突然琴弦断了一根,伯牙很是惊异。俗话说,弦断必有人听。 俞伯牙断定四周肯定有一个很精通音律的人在听他弹琴,于是便上岸查找。在龟山的一棵大树下,他观察了一个衣服破旧的樵夫。经询问,樵夫名叫钟子期,他是被琴声所吸引,寻声至此。俞伯牙听后非常快乐,与钟子期攀谈起来。原来钟子期也是一个爱好操琴、深谙音律的隐逸之士。为了测试一下子期的音乐素养,伯牙重整琴弦,请他听琴,就奏了两支乐曲,让子期猜度其中的含义。俞伯牙奏的第一支曲子叫“高山操”,其意在高山。奏罢,子期赞道:“巍巍呼,若高山”;伯牙奏的其次支曲子叫 “流水操”,其意在流水。奏罢,子期又赞道:“荡荡呼,若江河”。伯牙听了,急接子期上船入座,两

11、人相谈甚欢,只觉相见恨晚,于是结成好友。临别时,两人商定来年相见,说完便挥泪分手。 其次年,俞伯牙按约前来,却久等不见钟子期,于是上岸寻至子期家中,方知子期已经病故了。子期的父亲告知伯牙,子期在弥留之际,还念念不忘与伯牙的商定,并要将其安葬在和伯牙论琴的地方,以待伯牙的到来。伯牙闻之,非常哀痛。他来到钟子期的墓前,挥泪重弹“高山”、“流水”之曲,寄予哀思。他一边弹奏,一边吟哦: 摇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向谁弹?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弹罢,伯牙举起七弦琴,狠狠的朝石头上砸下去,只听嗡嗡的一阵响,七弦琴粉身碎骨,琴片四处飞溅,跌入汉水之中,随着汉水流入了远方。伯牙从今终生不再鼓琴,以

12、此来答谢他的“知音”。 好了,我们再来参观里面的景点,大家现在看到的是一座照壁,上嵌一块石碑,石碑上刻有“印心石屋”四个大字。这四个大字是道光皇帝亲笔提写,并赠于两江总督陶澍的。陶澍是湖南安化人,从政时善用人才,体恤民情,兴办水利,深得百姓拥护,据说他隐退后曾在琴台建了一座石屋借居。道光皇帝赐“印心石屋”四个大字,意思是和他心心相印。照壁东侧那个小门,门额上的“琴台”二字则是宋代闻名书法家米芾所书。 大家或许会很惊奇,这儿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老人呢?告知大家,这是汉阳琴台退休工人俱乐部,是退休工人活动的场所。1956年,武汉市人民政府拨款重修古琴台,并以琴台为中心,修建了汉阳工人文化宫。至80年月

13、,文化宫和古琴台又经扩建,成为一座有相当规模的综合性消遣场所。所以老人们常常来到这里,三五成群,或下棋,或打牌,或饮茶谈天,或看地方戏。不过这里的戏剧舞台是人人都可以上台一显身手的。他们就在知音的发源地,用音乐来沟通和沟通。我们当中有没有哪位小姐或先生情愿上台露一手的,给大家来段京剧或楚剧什么的,这些戏迷们肯定会为找到你们这些远道而来的“知音”而欣喜万分的。 好,我们现在到了碑廊,这里,镌有历代石刻及重修琴台碑记。其中有一道题壁诗为道光三年(即公元1820xx年)岭南才子宋湘束竹叶蘸墨书写,其诗曰:“噫嘻呼,伯牙之琴何以忽在高山之高,忽在流水之深?不传此曲愁人心!噫嘻乎,子期知音,何以知在高山

14、之高,知在流水之深?古无文字直至今。是耶?非耶?相逢在此,万古高山,千秋流水,壁上题诗,吾去矣!”这就是被誉为诗书双绝的宋湘题壁诗。宋湘是广东梅县人,曾任湖北督粮道台,他在七十八岁那年,因眷恋琴台,前来一游,游后,他感慨万千,兴之所至,欲挥毫吟诗。因当时随员未备大笔,即束竹叶代之。他饱蘸浓墨,在壁上洋洋洒洒,如走龙蛇,写下了这首流传至今的题壁诗。后人摹刻在石上,保存下来,成为书法珍品。 各位朋友,你们现在看到的这座用汉白玉筑成的石台,就是伯牙台,相传是当年伯牙鼓琴的地方。它高1.75米,石台上刻有“琴台”二字和“伯牙抚琴图”。石台四周用石栏围砌,栏板上刻有“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浮雕图,这是清代遗物。 斜对面那幢华丽堂皇、额坊上写有“高山流水”四个字的高大建筑就是“高山流水馆”,它是古琴台的主体建筑。我观察许多朋友都拿出了照相机预备照相,的确这里是拍照留影的最正确处。但大家都不要急着拍照,等我讲解完,我会安排时间给大家照相的,好吗?我们先到那座“伯牙会子期”的雕像那儿参观。大家能不能告知我哪位是伯牙,哪位是子期啊?对,这位鞠躬拱手的是伯牙,另外一位就是子期了。这个雕像表现了俞伯牙遇到知音时的敬佩欣喜之情。 好了,我们的讲解完毕了。大家现在可以开头拍照了。我给大家半个小时的拍照时间,半个小时以后大家就在这里集合。感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成人自考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