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春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科学教案+教材分析(1)+作业本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春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科学教案+教材分析(1)+作业本参考答案.docx(17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年春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清风染绿叶教学计划2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1第1课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11第2课种植凤仙花15第3课种子长出了根21第4课茎和叶24第5课凤仙花开花了28第6课果实和种子33第7课种子的传播38第8课凤仙花的一生43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复习46m_7 mK ttk ms rTK llsill谭11谓 12345678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电和我们的生活50点亮小灯泡55简易电路59电路出故障了63里面是怎样连接的67导体和绝缘体71电路中的开关75模拟安装照明电路798.模拟安装照明电路81电路单元整理82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86第1课岩石与土壤的故事86第2课
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91第3课岩石的组成95第4课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101第5课岩石、沙和黏土108第6课观察土壤113第7课比较不同的土壤117第8课岩石、土壤和我们122岩石与土壤单元整理1282021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分析1302021年春季学期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一、课程背景介绍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 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 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小学科学课程要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 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二、课程目标:(-)“植物
3、的生长变化”单元教学目标1 .科学概念目标 绿色开花植物通常会经历种子萌发、生长发育、开花结果、衰老、死亡的过 程。 植物维持生命需要阳光、空气、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组成。这些结构具有帮助植物 维持自身生存和繁殖的作用。 根、茎、叶为植物生存提供营养物质,花、果实、种子帮助植物繁殖后代。 有的植物产生足够的种子繁殖后代,有的植物的根、茎、叶可以繁殖后代。 种子都有种皮和胚,有些植物种子中有胚乳。胚是新植物的幼体。 根具有吸收水分、无机盐以及固定植物的作用。 茎具有运输水分、养分以及支撑植物的作用。 叶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植物生存需要的养分。 叶能通过蒸腾水
4、分调节植物体的温度以维持其生存。 花一般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等部分组成。 雄蕊上有花粉,花粉落到雌蕊上后,雌蕊可以发育成果实和种子。 果实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 植物繁殖需要将种子传播出去,不同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不同。 不同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外部形态各不相同,呈现出植物的 多样性。2.科学探究目标 会用播种的方法栽培植物。 能基于研究需要制订观察计划。 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视频等方法收集记录植物生长变化的相关信 息。 能利用解剖、建模、观察、实验、推理等方法研究植物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能用表格、统计图表等方式整理观察记录的信息。 能依据科学记录,运用分析、比较等方
5、法,得出结论。 能基于观察记录有依据地描述风仙花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及规律。 能反思自己的种植过程及观察、记录方法,并适时做出调整。3 .科学态度目标 能持续保持对植物生长变化及结构与功能的探究兴趣。 能坚持观察并客观记录凤仙花的生长变化情况。 能以事实为依据陈述自己的观点,交流中面对有力证据能及时调整自己的观 点。 能与多人分工合作进行探究活动,乐于分享自己的想法。 在种植植物的过程中表现出对生命的珍爱。4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到环境与植物生存及繁殖之间的关系,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意识到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知道保护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电路”单元教学目标1 .科学概念目标
6、 电路是包括电源、导线、用电器在内的闭合回路,可以用开关切断和闭合电 路从而控制电路中电流的通断。 有些材料是导体,容易导电;有些材料是绝缘体,不容易导电。 电是我们生产和生活中重要的能源,它可以驱动用电器做很多工作。 电有时也具有危险性,一定要安全用电。2 .科学探究目标组装简单的电路。 在关于电的探究活动中,预测、观察、描述和记录实验结果。 用简单的电路图表示电路的连接方式。 制作简单的开关,并用它来控制电路。 用电路检测器检验电路中的故障。 用电路检测器检验导体和绝缘体。 用电路检测器探究接线盒里电路的连接情况。 给房间设计简易的照明电路。3 .科学态度目标 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激发
7、探究电的兴趣。 发展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自信心。4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初步感知电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 初步了解人类的需求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 初步体验包括设计、制作、改进在内的简单技术与工程过程。(三)“岩石与土壤”单元教学目标L科学概念目标 岩石和土壤记录了地球的形成和演化历史。 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等常见岩石具有不同的特征。 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不同矿物有不同的形态特征。 土壤的形成是岩石经风化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土壤具有一定的成分,按成分含量不同可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岩石、矿物和土壤都是地球上重要的自然资源。2 .科学探究目标 能利用观察、实验、比较等
8、多种方法,描述和记录岩石、矿物和土壤的特征 能运用分析、推理等思维方法,将事实与认识相关联,形成对问题的解释。 能根据岩石、矿物和土壤的特征,对照有关资料对它们进行识别。 会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3 .科学态度目标 欣赏岩石和矿物晶体的美。 培养收集、研究岩石和矿物的兴趣。 认识到使用多种方法认识岩石和土壤的重要性。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岩石、矿物和土壤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自然资源,我们应该保护自 然资源并合理开发与利用。三、科学词汇:(-)“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 种子:种子植物所特有的器官,由雌蕊子房内的胚珠发育形成。包括种皮和 胚,有的种子内部有胚乳。 种皮:种子外层的皮,
9、一般由胚珠的珠被发育形成,具有保护胚的作用。 胚:胚是新植物的幼体,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 胚根:植物胚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种子萌发时,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向地生 长,发育成植物的根。 胚芽:植物胚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种子萌发时,胚芽突破种皮背地生长, 发育成植物的茎和叶。 子叶:植物胚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双子叶植物有两片子叶,单子叶植物只 有一片子叶。子叶内储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为种子萌发提供其发育所需的 养分。 播种:又称撒种,指将植物的种子种人土壤中,是栽培绿色开花植物的主要 方式。种子萌发:种子萌发是指种子吸水后,种皮膨胀软化,胚体积增大突 破种皮,一般胚根先发育出根,胚芽再发育成
10、茎和叶。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 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根:植物的营养器官,一般生长在土壤中,具有吸收土壤里的水分和溶解在 水中的无机盐以及固定植物的作用。有些植物的根有繁殖和储存养分的作 用。 芽:植物的幼体,可以发育成茎、叶或花的部分。 直根系:有主根和侧根之分,主根明显比侧根粗且长,由胚根发育而来。侧 根分布于主根周围。 须根系:主根不明显,呈胡须状。须根的主根也是由胚根发育而来的,只是茎的基部节上长出大量的不定根后,主根就停止生长或死亡了。变态根:有些植物为适应环境,根的形态和结构发生了变化,称为变态根, 根的主根、侧根、不定根都可能发生变态形成变态根。常见的变态根有贮藏 根、气
11、生根、寄生根等。 茎:植物的营养器官。上部与叶、花和果相连,下部与根连接。有运送水 分、无机盐、养分及支持植物体的作用。有些植物的茎具有储存养分、繁殖 后代的作用。茎一般生长在地上,也有生长在地下的。叶:植物制造营养的重要器官。叶一般由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组成。叶 片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重要器官。叶具有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呼吸作 用。蒸腾作用:水分以水蒸气状态从植物体表面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作 蒸腾作用。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开闭完成的。蒸腾作用一 方面拉动水分、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流动,确保植物体各部分的需要;另一 方面能调节植物体温,维持其正常的生命活动。 纵切:在植物解剖
12、中,沿着物体长度的方向进行切割的方式。横切:在植 物解剖中,沿着物体宽度的方向进行切割的方式。 花萼:萼片的总称。尊片是花最外层的小叶,一般是绿色的。开花前,包在 花蕾外面,可以保护花蕾。 花瓣:花的一部分,位于花萼内,具有保护花内部的功能,花瓣的颜色、香 味等可以吸引昆虫为花授粉。一朵花中花瓣的总称叫花冠。 花粉:种子植物雄蕊花粉囊内的粉状物体,内有精子。它在雌蕊柱头上萌发 后形成花粉管,其中的精子进入雌蕊中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雄蕊:植物的雄性繁殖器官,是花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花丝和花药组成,花 药内有花粉囊,花粉囊中有花粉。 雌蕊:植物的雌性繁殖器官,是花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柱头、花柱、
13、子房 组成,子房内有胚珠,胚珠内有卵细胞。 传粉:花粉从雄蕊的花药传送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主要依靠昆虫和风帮助 完成,所以植物的花有虫媒花和风媒花之分。有些植物是自花传粉,有些则 是异花传粉。果实:一般包括果皮和种子两部分。植物受精后,由雌蕊的子 房发育形成果实;子房壁发育形成果皮,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中 的受精卵发育成胚。 果皮:果皮是由子房壁的组织分化、发育而成的果实部分。成熟的果皮一 般分为外果皮、中果皮、内果皮。果皮在生活中有很多妙用,生活中常说的 果皮一般指的是果实的外果皮。(二)“电路”单元: 电流:电荷的流动。例如,金属中自由电子的流动,液体或气体中正负离子 在相反方向上
14、的流动。科学上,单位时间里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的电量叫电 流。 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等元件组成的电流路径叫电路。 电源:能提供电能的装置叫电源。 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短路:电流从电源的一端未流过用电器直接回流到电源的另一端。 用电器:在电路中消耗电能的装置叫用电器。 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三)“岩石与土壤”单元: 岩石:组成岩石圈的主要物质。一般是固态,由一种或几种造岩矿物、天然 玻璃质或生物遗骸所组成,并具有一定的结构和构造。由一种矿物组成的岩 石称作单矿岩,如大理岩由方解石组成,石英岩由石英组成等;有数种矿物 组成的岩石称
15、作复矿岩,如花岗岩由石英、长石和云母等矿物组成,辉长岩 由基性斜长石和辉石组成等。矿物:由地质作用所形成的、一般为结晶态的天然化合物(绝大多数为无机 化合物)或单质。具有均匀且相对固定的化学成分和确定的晶体结构,在一 定物理化学条件下保持稳定,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元。矿物也包括极 少数由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均一的非晶质天然化合物或单质,如液态的自然 汞。许多矿物是人类生产生活中极为重要的原材料。 土壤:泥土,亦指土地。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由矿物质、 有机质以及水分、空气等组成,在成土母质、生物、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 和耕种、施肥、灌排等人为因素综合作用下,不断演变和发展。因此,土
16、壤 是一种动态的、有发展历史的自然体,是提供植物养分、水分、空气和其他 条件的基质,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料。在生态学和环境科学上,土壤也是人 类生存的重要环境因素。 土壤剖面:是指从地面向下挖掘而暴露出来的土壤垂直切面,其深度一般是 指达到基岩或达到沉积岩的一定深度。 化石:在地质历史中,经过自然界的作用,保存于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 物和它们的生活遗迹。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 代。条痕:条痕是指矿物在坚硬的物质(通常为无釉白瓷板)上留下划痕的 颜色,其本质是矿物粉末的颜色。 沙质土 :沙子疏松,用手摸时感觉粗糙,手握干沙放开即散,湿沙可握成团, 但震动即散。 黏质土:干
17、时为坚硬的土块或土团,用小刀可刮削出一个镜面湿时黏韧, 可搓成2cm -3cm的长条,弯曲但不断裂。 壤土 :干时多呈块状或团状,但易压碎,以手指研磨时,可感觉出软滑的细 粉,湿时能搓成2cm3cm的长条,弯曲时易断裂。四、教材分析:四年级下册教科书由“植物的生长变化“电路”和“岩石与土壤”三个单 元组成。三个单元分别隶属于“生命科学领域”“物质科学领域”和“地球与宇 宙科学领域二本册教科书的整体编排,从横向上看为学生架构起较为丰富的知 识体系与内容,从纵向上看体现了每一个领域在大概念建构进程中的中学段学习 的进阶定位,是对前面相关领域学习内容的深化,同时又是对后续相关学习内容 的奠基。“植物
18、的生长变化”单元的学习,是不断丰富与完善学生对生命世界的认识, 推进相关概念的建构与发展的过程。本单元共有8课,从对种子的观察开始,首 先认识到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而后以种植凤仙花活动为主要线索,追随凤仙花 生长发育的过程,按照其新器官出现的顺序来编排每一课内容,直至对风仙花一 生的总结。在此期间,引导学生观察、记录风仙花的生长发育过程,观察各器官 的形态结构,探究各器官的功能,初步认识到植物体的结构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 与此同时,学生的观察、记录、推测等科学探究能力以及对植物研究的兴趣、珍 爱生命的科学品质均得到培养与提升。“电路”单元的学习内容承载起学生在小学阶段对于电的认识功能,通过引
19、导学生开展连续8课的科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建构起“电也是能量的一种表 现形式,它可以在特定的物质中流动,电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能源”的 科学概念。本单元与之前学习过的有关声、磁的知识,一起为学生形成关于能量 的认知奠定基础。在单元编排上,教科书非常关注学生的原有认知,利用单元开 篇课来展开关于电的讨论,调取并激活学生关于电知识的已有认知与兴趣,为本 单元学习做好铺垫;第2-5课集中研究电路,帮助学生建构电路的概念;第6 7两课是对电路概念的应用与深化理解,让学生知道材料的导电性不同,电路是 可以通过开关来控制的;最后一课是单元总结课,是对电路知识的应用,体现“技 术与工程”领域的观点,
20、增强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本单元注重培养学生基于科 学实践活动之上的逻辑推理、分析判断等科学思维,以此帮助学生建构科学概念。“岩石与土壤”单元是小学阶段对岩石和土壤学习内容的集中体现。通过本 单元的学习,要使学生知道岩石(矿物)和土壤的相关知识,初步掌握一些观察 岩石(矿物)和土壤的科学方法,激发学生对探究岩石(矿物)和土壤的兴趣, 提升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本单元内容在原有教材基础上进行了删减与补充,其 中缩减了岩石和矿物的知识容量与难度,增加了土壤的相关知识;并用第5课“岩 石、沙和黏土”将岩石和土壤进行了关联,初步使学生建立起岩石和土壤的联系; 同时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还增加了第1
21、课“岩石和土壤的故事”和 第4课“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总之,“岩石与土壤”单元的设计,着力体现科 学概念与科学探究双螺旋共生发展的编写思路,即指导学生充分开展观察、实验、 描述、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科学实践活动,以达到使学生建构岩石和土壤 相关科学概念的目的。本册三个单元的设计立足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融入学习进阶的思 想,按照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与内容,精选科学探究主题,在连续的、富有逻辑 的大单元学习活动助推下,帮助学生建构起相关科学概念;同时三个单元的设计 与编排还注重与低、高段的衔接,推进学生概念的持续发展与完善。五、实施教学的主要措施:1 .带领学生经历连贯的、有意义的科学实
22、践活动。学习像科学家那样认识和看待自然世界是科学课程的主要任务。引导学生像 科学家一样去探究,去思考。2 .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 的想法。每个教学单元都有概念的指向和一些支撑概念建立的过程性活动,只有充分 了解学生在概念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才能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并避免客观 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甚至用想象代替事实,以保证观察和实验中获得证据的 有效性,没有人为的“伪证二3 .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教科书中已经给出了单元相应的记录表,并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 思维图和柱形图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提示学生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
23、指 导他们进行有效记录。4 .重视教科书中“研讨”环节的教学。教科书中的“研讨”部分通常是以疑问句的形式呈现教学的关键问题。教学 中应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聆听他人的观点,并在 集体论证之下形成共识。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第1课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教材简析】本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重在引领学生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活 动一:通过观察各种植物种子的外部形态,了解植物种子外部形态是各不相同的。 活动二:通过观察蚕豆种子的内部结构,认识到尽管种子的外部形态千差万别, 但内部结构基本相同。本课通过引领学生观察不同植物的种子,认识到种子是多种多样,从而进一 步感受生物的多样
24、性。通过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认识到尽管种子的外部形态千 差万别,但内部结构基本相同,进一步构建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认知。【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对于植物的种子的外部形态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已经掌握了一 些观察方法,但对于种子的内部结构还不了解,对植物的生长变化的认识也是间 接的、片面的、零散的。本课要通过对内部结构的观察,帮助学生建立起种子中 孕育着新生命的认识,学习运用解剖的方法观察生物的内部结构。激发学生研究 植物一生生长变化的兴趣。【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植物种子多种多样,大小、形状等外部形态各不相同。 种子都有种皮和胚,胚是新植物的幼体,新的植物是由胚发育来的。 大部分绿色开花植物用
25、种子繁殖后代。科学探究目标 能用解剖的方法研究种子的内部结构。 会运用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 能用画图、文字等方法记录种子的内部结构特征。 能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种子内部结构的共同特征。科学态度目标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种子内部结构的探究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种子是人类的主要粮食资源,保护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教学重难点】重点:能科学观察蚕豆种子的内部结构并比较准确地表达出来。难点:能比较准确地表达出蚕豆种子的内部结构。【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学生:干蚕豆种子、浸泡过的蚕豆种子、学生收集的其他植物的种子、放大镜、镶子、白纸等、观察记录表。【教学过程】一、聚焦:揭
26、示课题(预设12分钟)观察各种植物种子的外部形态材料准备:蚕豆、黄豆、绿豆等植物种子、观察记录表一1 .给每组提供蚕豆、黄豆、绿豆等植物种子。提问:这些是什么?(预设:学生回答“籽儿”、“豆子”等)教师引导学生用科学词汇描述种子,“籽儿”、“豆子”都是植物的种子。2 .提问:这些植物种子是什么样子的呢?你准备用哪些观察方法来观察这些 植物种子的外部形态?教师引导学生用眼、鼻、手等感觉器官从颜色、形状、大小、气味、表面光 滑程度等方面进行观察和描述。(明确观察方法和观察内容)3 .学生小组合作进行观察,并记录在“观察记录表(一)”中。4 .学生交流,教师小结:不同植物种子的外部形态各不相同。5
27、.提问:春天把这些种子播种到土里会怎么样?(预设:学生结合已有经验 思考种子的作用,回答可能长成一株植物)6 .揭示课题: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板书)7 、探索:观察发现(预设23分钟)观察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材料准备:干的蚕豆种子、浸泡过的蚕豆种子、放大镜、白纸、观察记录 表二1 .过渡:种子的外部形态各不相同,但它们都能发育成植物,那他们的内部 结构有什么奥秘吗? (了解学生前概念)2 .出示观察记录表二,让学生将自己的猜想以简图形式画在记录表中。3 .汇报交流,教师询问猜想理由:你为什么这么觉得呢?4 .不同猜想引发探究:大家的猜想各不相同,那种子里面到底是什么样的 呢?5 .出示材料,今天
28、老师给每组各准备一粒干蚕豆和一粒水浸泡一天的蚕豆。 大家觉得可以怎样来观察比较这两粒蚕豆呢?(预设学生阐述实验方法,教师适 当补充完善)6 .你觉得还有哪些需要我们注意的吗?(课件出示温馨提示,对照温馨提示 直接观察外部形态共同点一一种皮。剥掉种皮,沿着那条缝将种子分开,并用放 大镜观察。)7 .学生观察,画简图记录,教师巡视指导。8 .学生交流,教师小结:外面包裹着的皮一一种皮;上面尖尖的是胚芽,小 齿状的是胚根,一开始看到的两半是子叶,胚根、胚芽和子叶合起来就是植物的 胚。9 .提问:植物的这些结构有什么作用吗?种皮和胚是哪一部分将来会长成新 植株?(预设:种皮保护种子,胚根发育成根,胚芽
29、发育成芽)10 .教师小结:种皮保护种子,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子叶提 供营养。胚会发育成新植株。11 .过渡:我们刚才观察的是蚕豆种子,那其他种子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呢?12 .出示玉米种子,分组观察玉米种子,它有哪些结构?13 .出示玉米种子的内部结构图:你有什么发现吗?(预设玉米种子与蚕豆 种子的内部结构一样都有种皮和胚)三、拓展:制作种子贴画(预设5分钟)1 .种子除了能发育成新的植株,还能进行艺术创作呢!大家看这是其他小 朋友创作的种子贴画(课件展示),如果我们要来创作贴画,你觉得应该如何来 制作呢?2 .播放种子贴画微视频,你学会了吗?请在课后也创作一幅种子画。【板书设计】
30、1. 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形态【活动手册使用说明】1 .学生活动手册中记录种子内部结构的内容,要让学生用图画的方式记录 自己的猜想,以及观察到的干蚕豆与浸泡过蚕豆种子的内部结构。2 .做种子贴画,可以先让学生在活动手册上画出设计图,再将种子粘贴上 去。也可以根据设计图,在另外一张纸上制作种子贴画。【作业设计】1 .观察植物种子时不宜采用的方法是()oA.用手摸 B.用鼻子闻 C.用嘴尝2 .新植物是由()发育而来的。A.胚根 B.胚芽 C.胚3 .大部分绿色开花植物用()繁殖后代。A.种子 B.茎 C.根第2课种植凤仙花【教材简析】本课是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的第二课,种植凤仙花是整个单元教学活动
31、的重要保障。不同植物生命周期的具体表现不同,绿色开花植物大部分是由种子 繁殖后代的,这种繁殖方式叫有性繁殖。也有一些植物可以由根、茎、叶发育成 新植株繁殖后代,这种繁殖方式叫无性繁殖。那么,绿色开花植物是如何由种子 发育成一株植物?本课通过组织学生亲历栽培植物的活动,引领学生研究绿色开 花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第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认同种子中的胚是新生命的幼体,种子萌 发发育成新植物。但是种子如何发育成新植物?所有的种子都能发育成新的植物 吗?种子萌发后植物又是怎样生长变化的?只有亲自种植一株植物,才能在实际 观察中找到答案。本节课立足于观察种子如何在土壤中萌发,以及为后续的
32、研究 活动提供观察材料,组织学生开展种植凤仙花的活动。栽培活动是否成功,栽培 的植物能否健康成长,能否做好观察计划、收集信息是本单元学习的关键。【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科学探究目标1 .会用播种的方法栽培植物。2 .能利用种植杯观察记录种子萌发的过程。3 .能基于研究需要制定观察计划,能用表格、图片、测量纸等记录凤仙花的 生长变化。科学态度目标1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种子萌发过程的探究兴趣。2 .乐于运用长期观察记录的方法完成研究植物的生长变化。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植物生长依赖于适宜的环境条件,具有保护土壤和周围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
33、点】重点:播种的方法以及种植杯的设计和制作难点:制定植物生长变化观察计划,以及长期的观察和记录。【教学准备】教师:播种的微课、种植杯制作的微课、教学课件。学生(小组材料):塑料花盆、凤仙花种子若干、水、小铲子、透明塑料杯、 纸巾、土壤、蚕豆(或黄豆)种子。【教学过程】一、聚焦:种子如何发育成幼苗。(预设5分钟)2 .谈话:同学们,我们上节课认识了很多植物的种子,知道了种子中孕育了 新生命。(课件出示一珠幼苗的图片)那种子是如何发育成一株幼苗的?(预设: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自由发言,需要种下去,要浇水、要适宜的 温度等)教师针对学生发言板贴:一定条件3 .那所有的种子都能萌发长成新植物吗?(预设
34、:不能,有的种子可能坏了)4 .播种下去的种子在土壤中会发生什么变化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种植一 颗植物一一凤仙花。5 .揭示课题:种植凤仙花(板书)6 、探索:种植我们的植物(预设32分钟)(-)种植凤仙花(选种、播种)材料准备:每组1把铲子、一份土壤、水、碎石、花盆1 .(实物投影凤仙花种子):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的是凤仙花的种子,哪位 同学能来说一说应该怎样播种,播种时注意什么才能使植物成活?(还需要什么 材料,怎样播种才能让植物成活?)(预设:需要花盆、土、要把种子埋在土里)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追问引导:放多少土?埋多深?说说理由。2 .过渡:看来播种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为了让种子的成活率更
35、高,我们 先一起来观看一段视频,学习如何正确播种吧!3 .教师播放微课视频:(1)选种:挑选饱满,没有受过伤的凤仙花种子(2)准备好花盆和土,先把一块小石头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放入大半盆土(3)手指在土中按2-3个洞,深度约1厘米,放入种子,再用土盖住洞口。(4)往花盆中浇水,直到土壤湿润,然后放到温暖的地方。4 .活动前研讨:(1)为什么要选择带出水孔的花盆,并放上小石子?(2)放到温暖的地方说明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根据学生回答继续补充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5 .小组合作种植一盆凤仙花,并贴上标签。(二)设计制作种子杯材料准备:透明的一次性杯子、纸巾、土壤、小铲子1 .刚才每个小组都完成
36、了凤仙花种子的播种,种子在土壤里可能会发生什么 样的变化呢?(预设:会长出根、会发芽、会变大膨胀)2 .那我们要怎样才能观察到这些变化呢?课件出示种植杯。课件或视频讲解种植杯的做法:(1)先将纸巾沿杯壁放好,再放入半杯土。(2)在杯壁和纸巾之间塞入种子,在四个方向各放1颗种子(按不同方向 放置种子)并标注序号。(3)再加入一些土壤,轻轻压实。(4)浇适量水。3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种植杯的制作。(三)制定植物生长变化观察计划1 .植物的生长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如果我们种下去的凤仙花种子成活变 成幼苗了,它还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预设:会变高,长出叶子、开花、结果 等)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内容进行
37、板贴。2 .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进行记录?(预设:拍照、文字、绘画等)3 .看来同学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植物的变化了,为了能让同学们在种植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信息,老师要先请小组合作,制定一份植物生长变化观察计 划。大家觉得,计划表中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呢?(预设:学生可能会提到量高度,看植物的颜色,看生长情况等)植物生长变化观察计划4 .课件出示计划稿雏形,小组经过讨论后完善计划表。第()小组植物名称:播种时间:年 月 日栽培方法:土培我们想用的观察记录方法:观察内容月 日月 日月 日月 日我们小组想要观察和记录的内容:5 .请2-3组同学展示制订的计划分享,全班交流完善计划表。三、拓展:不同的繁
38、殖方式(预设3分钟)1 .同学们,在这节课中,我们选择了凤仙花和蚕豆进行种植活动,他们都是 由种子发育成新的植株,在我们生活中,还有一些植物能用自己的根、茎、叶来 繁殖后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展示)。2 .总结:植物的世界还有更多丰富的知识和秘密等待我们去探索,希望同学 们能够在课后坚持观察和记录!【板书设计】2.种植凤仙花播种种子萌发的条件:适宜的温度、水分、空气【作业设计】1 .种子萌发需要哪些条件()。A.阳光、水分、空气B.水分、适宜的温度、空气C.阳光、土壤、水分2.在播种凤仙花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oA.凤仙花适合在秋天播种B.播种前需要先选种,选择饱满健康的种子进行种
39、植。C.为了获得更多的营养,把种子埋得越深越好。植物生长变化观察计划第()小组植物名称:凤仙花播种时间:年 月日栽培方法:土培我们想用的观察记录方法:我们小组想要观察和记录的内容:观察内容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EI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S月日第3课种子长出了根【教材简析】学生种植植物后经过一段时间,播种在花盆中的种子和种在种植杯中的种子 都陆续萌发了,但也有学生的种子没有萌发,通过展示交流引领学生找到种子没 有萌发的原因,进一步强化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的认知。当学生看到种 子先长出根、并且根总是向下生长的现象时,就会在认知上产生强烈的冲突,引 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为什么会先长出根
40、?根有什么作用呢?这些问题的提 出契合了学生的需求,顺应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教科书先让学生根据所观察到的 现象和关于植物根的已有认知推测根的作用,之后组织学生通过实验检验自己的 推测,这是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和方法。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根的形态特 征不同,比如生活在戈壁滩等干旱环境中的植物根系发达,而生活在水中的植物 根常常短而细小。认识这一现象有利于帮助学生进一步建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 认识。【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已经对植物的生长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大多数学 生都没有看到过植物根的生长情况,认为植物是先长茎和叶,然后才长根,或者 认为根、茎、叶同时生长。所以当发现种子萌发先向下长
41、出根,再向上长茎和叶 的时候,可能会与大部分学生的初始想法产生冲突。为什么先长根,根对植物的 生长有什么作用等问题的提出自然契合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能激发学生探究根的 作用的兴趣。【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种子可以萌发成幼苗。 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根总是向下生长。 根能够吸收水分、矿物质以及固定植物,帮助植物维持自身生存。 生活在不同环境中植物的根的外部形态具有不同的特点。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基于观察描述种子的萌发过程。 能够有依据地对植物根的作用做出假设。 能用画图的方法记录根吸收水分的实验现象。 能以实验现象和生活现象为依据说明根的作用。科学态度目标 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调整自己
42、的观点。 乐于运用实验的方法探究根的作用。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知道环境影响植物生存,具有环保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根据种子萌发先长出根的事实推测根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难点:设计实验证明根能吸收水分。【教学准备】学生:种植杯大试管 水 植物油 植株教师:不同放置方向的种子图片不同形态根的图片一些不同形态的盆栽 植物(萝卜、青菜、菠菜、葱等) 课件【教学过程】一、聚焦:种子发芽了吗?(预设5分钟)1 .总结我们的种子发芽情况,种下了多少粒种子,有几粒种子发芽了?2 .有的种子没有发芽,你觉得是什么原因?二、探索:(预设20分钟)(-)种子萌发过程1 .观察种植杯,了解种子萌发情况
43、:许多同学种下的种子已经发芽了,那么 它们发芽的过程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看看自己的种植杯,来说说种子萌发的 过程是怎么样的?2 .种子萌发先长出什么?根生长的方向是怎么样的?茎生长的方向又是怎 么样的?(不同方向放置的种子都要观察描述)3 .课件播放:种子萌发的过程。(二)根的吸收作用1 .推测:植物总是先向下长根,看来根有自己独特的作用在。那你认为植物 的根有什么作用呢?说说你的理由。2 .小组研讨:如何证明“根能吸收水分和营养”?3 .交流研讨。4 .课件播放:根的吸水实验。5 .分组实验。6 .研讨:水面上滴植物油是为了什么?试管中水位的变化说明了什么?植物 的茎和叶变红色说明了什么?三
44、、研讨:根的固定作用(预设10分钟)1 .推测:植物的根除了有吸收水分和养料的作用外,你认为还有什么作用呢? 说说你的理由。2 .生活中哪些现象可以作为证据呢?3 .出示不同形态根的盆栽植物:(1)让学生拔一拔,体会植物根的另一个作用一一固定作用。(2)观察不同植物的根,了解直根系、须根系、变态根的概念。四、拓展:多种形态的根(预设5分钟)课件出示各种形态的根:它们有什么特点?在维持植物生存中发挥了什么作 用?【板书设计】6.种子长出了根吸产根的作用:-固定【作业设计】1 .根生长的方向是()。A.往下B.和种子摆放的方向有关C.水平2 .下列不是根的主要作用是()0A.吸收 B.固定 C.制
45、造养料3 .我们食用的萝卜,是它的()A.根B.茎C.叶第4课茎和叶【教材简析】植物的茎和叶是植物的两个重要营养器官。在本课的探究活动中,学生观察 亲手种植的凤仙花,看到凤仙花已经长出了茎和叶,对于茎和叶的特点进行观察 记录,同时推测茎和叶有什么作用。为了验证自己的推测,学生分小组制定实验 计划,通过观察凤仙花的茎在红色水里浸泡之后,其纵切面和横切面的染色情况, 了解茎的运输作用。同时通过观察凤仙花的叶被黑纸遮光和被塑料袋套住之后的 现象,了解叶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本课最后部分要求学生观察更多的植物的 茎和叶,进一步构建植物的“形态特征”与“生活环境”相联系的认识。【学情分析】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和种植体验,四年级的学生对于植物的结构和生长变化 已有了基础性的认识。他们初步了解了种植植物的方式,也知道植物的种子发芽 会先长出了根,后长出茎和叶,并在此过程中学会了对生长中的植物进行观察、 记录。那么植物的茎和叶对植物生存有什么作用呢?又该如何验证推测?除凤仙 花外,其他形态茎和叶的植物是怎么适应环境的,同样这也是四年级学生非常乐 于探究的问题,通过探究构建植物的“形态特征”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