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科学上册2_5物质的转化(第4课时)教案3(新版)浙教版.pdf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83237191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64.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科学上册2_5物质的转化(第4课时)教案3(新版)浙教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九年级科学上册2_5物质的转化(第4课时)教案3(新版)浙教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科学上册2_5物质的转化(第4课时)教案3(新版)浙教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科学上册2_5物质的转化(第4课时)教案3(新版)浙教版.pdf(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教案可编辑物质转化(第 4 课时)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中列举了许多趣味实验、生活现象、物质彩色图片来详细介绍自然界中发生的各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通过了解、感受物质之间反应的奇妙,从而增强学习兴趣,提高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使学生深入了解掌握各类物质的反应之间的相关规律及应用。纯度问题第一次出现,通过计算使学生了解有关纯度的计算,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计算能力。例题中的计算方法有多种,除用分步计算外,还可以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物质转化的规律包括两条纵线、四条横线、两条交叉斜线、两条折线。但教师在难度把握上应注意,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重点研究“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和“金属单质

2、及其化合物的转化”这两类问题。课标要求学生能举例说出金属、金属氧化物、碱之间的转化,举例说出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之间的转化。虽然本节内容是教学的重点,但是不能要求过高。无机物间的相互关系,只要求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典型的转化规律,不能要求学生写出所有变化的化学反应和知道物质所有的支取方法,以免增加学习难度。学情分析从知识掌握程度来看,以物质分类为主线,研究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本节内容既是重点又是难点,除归纳某一类物质的共性外,还要探索各类物质之间的转化问题。从学习能力来看,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和自学能力,但对所提供的信息还不能进行科学和系统地归纳和总结,且自主学

3、习能力较欠缺。但好奇心强,若是能给予一定的引导,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从心理特点来看,九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快,但课堂发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较弱,新型的自主式、互动式、探究性课堂教学方法有待推广。精品教案可编辑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1体验生活中的物质转化2认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几类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规律。3概述不同类别物质的鉴别和设计物质制备的可能方法。二、过程方法1通过观察溶洞图片和鸡蛋浮沉实验,发展学生观察现象、分析归纳的能力。2利用物质转化规律归纳制取物质的途径。3在探究非金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过程中,发展学生观察现象、分析归

4、纳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课内探究,进一步提高对实践活动的兴趣。2通过学习,了解自然界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3通过课内探究,进一步提高对实践活动的兴趣。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几类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规律。难点:寻找物质转化的规律,运用物质转化规律指导物质制取的可能途径。实验器材烧杯、鸡蛋、盐酸教学过程教学预设设计意图一、新 课引入情景 1:观看PPT 图片,思考所发生的化学变化。学生观看图片,思考,产生解决问题精品教案可编辑教师提问:钟乳石、石笋、石柱是怎样形成的?(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变化)的冲动。二、新课教学三、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

5、化自然界中的物质也在不断的发生互相之间的转化,如石灰岩地区溶洞的形成过程。溶洞的形成原因: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 酸 钙(CaCO3),在有 水 和二 氧化 碳时 发生化学 反应 生成 碳酸 氢钙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有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这种现象在南斯拉夫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形。情景 2:于谦的“石灰吟”。该首诗中所包含的三个化学反应及其反应方程式。2实验室中的物质转化实验:蛋壳的变化:将一只生鸡蛋放在盛有稀盐酸的容器中,观察实验的现象。(1)2 分钟后取出,洗净后蛋壳发生了什么变化?

6、(2)将该鸡蛋继续投入稀盐酸中,观察有何现象?(3)10 分钟后取出,洗净,又有什么变化?(4)解释原因。讨论与交流:由蛋壳的成分与盐酸反应的过程鸡蛋沉浮的原因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产生“问题”,在实际情景中产生学习动力。用科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即“用科学”。学生观察并记录学生分小组讨论学生对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及其化学反应方程式等已经有了较充分的了解,因此在该环节中精品教案可编辑寻找反应的规律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现象:鸡蛋一会儿沉下去,一会儿浮上来,不断地较缓慢地在盐酸中上下浮沉。原因: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鸡蛋放入盐酸中时,鸡蛋重力大于所受到的浮力

7、,因此鸡蛋下沉;与盐酸接触后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就附着在鸡蛋壳的表面上,体积变大从而浮力变大,鸡蛋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鸡蛋就向上浮起;接近液面时,二氧化碳气泡破裂,体积变小从而使浮力变小,鸡蛋的重力又大于其受到的浮力,又向下沉;不断循环,上下浮沉。解释上述现象:CaCO3+2HCl=CaCl2+CO2+H2O过度:可见自然界的物质在不断的转化,物质转化有什么规律吗?物质转化规律:根据物质转化规律图,小结物质转化规律。七大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呈现出以下规律。(这种转化是有一定条件限制的。如果条件不具备,转化就不会发生。教师就要注意学生在归纳时对某一类反应从反应物、反应条件等的总结分析,抓住

8、反应的特征及学生易犯的错误分析,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总结某些物质之间转化的条件。)1.两条纵线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Ca CaO Ca(OH)2CaCO3(其中金属氧化物+水碱:绝大多数金属氧化物不能与水直接反应,只有对应的碱为可溶时,其金属氧化物才能与水直接化合生成碱。另一方面,只有难溶性碱加热才能发生分解,NaOH、KOH、Ba(OH)2为可溶要引导学生复习已有知识,并与力学知识“改变物质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相结合,从而建构起比较完整的知识框架。教师应引导学生读图。在教学中必须注意,不能要求过高,只要求学生掌握最基本,典型的转化规律,并能写出主要相关反应方程式即可,以免增加学习难度。精品教案可

9、编辑性碱,Ca(OH)2是微溶,其余均为难溶性碱。)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盐:CCO2H2CO3Na2CO3(其中非金属氧化物+水酸:除SiO2.CO、NO 以外,绝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能与水直接反应,生成含氧酸。)2.四条横线金属+非金属盐:Fe+S=FeS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盐:Na2O+CO2=Na2CO3碱+酸盐+水:NaOH+HCl=NaCl+H2OBa(OH)2+H2SO4=BaSO4+H2O盐+盐新盐+新盐:NaCl+AgNO3=AgCl+NaNO3CaCl2+Na2CO3=2NaCl+CaCO3(两种反应物中的盐均可溶,生成物中至少一种为沉淀)3.四条斜线金属氧化物+酸盐+水:

10、CuO+H2SO4=CuSO4+H2O非金 属氧化物+盐盐+水:CO2+Ca(OH)2=CaCO3+H2O(反应中的碱为可溶性碱)碱+盐新碱+新盐:CuSO4+2NaOH=Cu(OH)2+Na 2SO4Ca(OH)2+Na2CO3=2NaOH+CaCO3(反应物均可溶,生成物至少一种为沉淀)NH4Cl+NaOH=NH3+H2O+NaCl(强碱制弱碱)酸+盐新酸+新盐:HCl+AgNO3=AgCl+HNO3(生成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沉淀)本环节的教学中,在逐一分析各类物质转化规律时,学生以举例为主进行表达,而教师则在学生举例的前提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得出各类反应中隐含的反应条件。让学生再次体会要牢

11、记酸、碱、盐的溶解性,才能熟练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从个别现象到一般规律。让学生体会精品教案可编辑2HCl+CaCO3=CaCl2+H2O+CO2(强酸制弱酸)4.两条折线金属+酸盐+氢气:Zn+H2SO4=ZnSO4+H2金属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之前,酸必须是非强氧化性酸(硝酸、浓硫酸除外),否则将发 生其他反应。金属+盐金属+盐:Fe+CuSO4=FeSO4+Cu(口诀:前金置后金)钾、钙、钠等强活动性金属,在溶液中先与水反应,不和盐发生置换反应;金属铁参加的置换反应,其产物是Fe2+,而不是Fe3+教师在学生交流、举例等基础上总结复分解反应的条件:(1)反应物的条件:均为可溶性化合物反应

12、;若其中有一反应物为沉淀,则另一反应物必定是可溶性酸。(2)生成物条件:反应中必定有水、气体或沉淀生成,反应才能发生。三、课堂小结:物质转化规律图四、拓展与提高问题:试设计制备硫酸锌的4 种方法分别利用了物质转化规律中的哪一条规律。Zn+H2SO4=ZnSO4+H2(金属+酸盐+氢气)Zn+CuSO4=ZnSO4+Cu(金属+可溶性盐另一金属+另一种盐)ZnO+H2SO4=ZnSO4+H2O(金属氧化物+酸盐+水)Zn(OH)2+H2SO4=ZnSO4+2H2O(碱+酸盐+水)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规律与方法。评述:学以致用,利用物质转化的规律寻找物质制取的途径,体现开放性,鼓励创新。精品教案可

13、编辑板书设计 三.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CO2+CaCO3+H2O=Ca(HCO3)Ca(HCO3)2=CO2+CaCO3+H2O1.两条纵线:(1)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金属非金属盐(无氧酸盐)金属氧化物氧气碱(可溶性碱)碱盐新碱新盐(2)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盐非金属氧气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水酸酸盐新酸新盐2.四条横线:(1)金属非金属盐(2)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盐(3)碱酸盐水(4)盐盐新盐新盐3.四条斜线:(1)金属氧化物酸盐水(2)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精品教案可编辑(3)碱盐新碱新盐(4)酸盐新酸新盐4.两条折线:(1)金属酸盐氢气(2)金属盐金属盐教学反思八圈图能概括大部分的化学反应,

14、但是这个图还是适合学生自学,相当于对自己已学知识的总结,无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规律是初中的化学的重要内容,这节课的内容也是对以前学过的化学知识的总结和提高。无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规律要讲清几个典型反应规律的反应条件,再次提醒学生记住溶解性表。鸡蛋在盐酸的实验由于鸡蛋的质量较大所以一浮一沉的学习不是非常明显,所以教师在实验时要提醒学生仔细观察。设计亮点本在体验生活中的物质变化中,增设于谦的石灰吟这首诗中的包含的化学变化,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产生“问题”,在实际情景中产生学习动力。用科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即“用科学”。由于物质的转化规律比较复杂,把规律拆分成两条纵线,四条横线,四条斜线,两种折线,及时穿插具体实例,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学生小组讨论、观察、读图、个别提问等形式来提高教学效果。及时安排好学生练习,使学生掌握物质转化的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