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翻译方法》专题练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翻译方法》专题练习.pdf(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 文言翻译专题练习(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将画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征和二年,卫太子为江充所败,而燕王旦、广陵王胥皆多过失。是时上年老,宠姬赵婕妤有男,上心欲以为嗣,命大臣辅之。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上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后元二年春,上游五柞宫,病笃,光涕泣问曰:“如有不讳,谁当嗣者?”上曰:“君未谕前画意邪?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汉书霍光传)译文: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划线的两个句子。李林甫为相,凡才望功业出己右及为上所厚、势位将逼己者,必百计去之,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资治通鉴卷二一五)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划线的两个句子孔子行
2、道而息,马逸,食人之稼,野人取其马。子贡请往说之。毕辞,野人不听。有鄙人始事孔子者,曰:“请往说之。”因谓野人曰:“子不耕于东海,吾不耕于西海也,吾马何得不食子之禾?”其野人大说,相谓曰:“说亦皆如此其辩也,独如向之人!”解马而与之。(选自吕氏春秋)有鄙人始事孔子者说亦皆如此其辩也,独如向之人!4把下面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能知者乎?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谈沧溟之广,以为知海,不如估客之一瞥;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魏源海国图志)(1)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能知者乎?译文:(2)不如樵夫之一足。译文:2 5将下面
3、一段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解(郭解)出入,人皆避之。有一人独箕踞视之,解遣人问其名姓。客欲杀之。解曰:“居邑屋至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彼何罪!”乃阴属尉史1 曰:“是人,吾所急 2 也,至践更3 时脱之。”(史记游侠列传)注释:1 尉史,县尉手下的书吏,古代管户口的小官。2 急,重也。3 践更,按期轮番服役。译文:6将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未画线的句子已译出):孟子曰: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非圣人而能若是乎?而况于亲炙之者乎?(孟子尽心下)译文:孟子说:。所以在那些听到伯夷
4、的风格和操守的人当中,即使是贪婪的人也变得廉洁了,懦弱的人也变得意志坚强了;文言翻译专题练习(2)阅读下列短文,翻译画线句子。(一)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为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比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耳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何如其父?父子异心,
5、愿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已决矣。”括母因曰:“王终遣之,即如有不称,妾得无随坐乎?”王许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1、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为天下莫能当。2、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3、王终遣之,即如有不称,妾得无随坐乎?3(二)房玄龄与高士廉偕行,遇少府少监窦德素,问之曰:“北门近来有何营造?”德素以闻太宗。太宗谓玄龄、士廉曰:“卿但知南衙事,我北门小小营造,何妨卿事?”玄龄等拜谢。魏征进曰:“臣不解陛下责,亦不解玄龄等谢。既任大臣,即陛下股肱耳目,有所营造,何容不知。责其访问官司,臣所不解。陛下所为若是,当助陛下成之;所为若非,当奏罢之。此乃事君之道。玄龄等问既无罪,
6、而陛下责之,玄龄等不识所守,臣实不喻。”太宗深纳之。大唐新语极谏1、卿但知南衙事,我北门小小营造,何妨卿事?2、既任大臣,即陛下股肱耳目,有所营造,何容不知。3、陛下所为若是,当助陛下成之;所为若非,当奏罢之。此乃事君之道。(三)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人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对楚王问1、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人属而和者数千人。2、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3、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四)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
7、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论语全文译:(五)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吕氏春秋察传1、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2、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4 3、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文言文翻译小练习一、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孟子去齐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
8、不怨天,不尤人。?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孟子公孙丑下)注:充虞,孟子的弟子。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夫子若有不豫色然。(2)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二、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仲长统字公理,山阳高平人也。少好学,博涉书记,赡于文辞。年二十余,游学青、徐、并、冀之间,与交友者多异之。并州刺史高干,袁绍甥也。素贵有名,招致四方游士,士多归附。统过干,干善待遇,访以当时之事。统谓干曰:?君有雄志而无雄才,
9、好士而不能择人,所以为君深戒也。?干雅自多,不纳其言,统遂去之。无几,干以并州叛,卒至于败。并、冀之士皆以是异统。统性俶傥,敢直言,不矜小节,默语无常,时人或谓之狂生。每州郡命召,辄称疾不就。常以为凡游帝王者,欲以立身扬名耳,而名不常存,人生易灭,优游偃仰,可以自娱,欲卜居清旷以乐其志。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 分)统过干()访以当时之事()干雅自多()不矜小节()2、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2 分)A、作师说以贻之B、并、冀之士皆以是异统C、欲以立身扬名耳D、欲卜居清旷以乐其志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 分)游学青、徐、并、冀之间,与交友者多异之。无几,干以并
10、州叛,卒至于败。4、文中写仲长统和高干的交往,突出了仲长统哪些个性特点?(3 分)5 一、参考答案1、这时武帝年老了,宠姬赵婕妤有一个儿子,武帝打算立他为继承人,让一位大臣辅佐他。仔细了解诸大臣中只有霍光能担此重任,可以把江山托付给他。于是武帝就吩咐宫廷画工画了一幅周公怀抱着成王受诸侯朝见的图画赐给霍光。2、凡是才能声望功勋事业高于自己的,以及被皇上器重、权势地位将要接近自己的人,一定要千方百计地除掉。有时假装与他们友善,用甜言蜜语来引诱(他们),却在背地里(或暗中)陷害他们。3、有一个刚当了孔子学生的粗人(或乡野之人)说话也要像你这样辩明啊,哪像刚才的那个人呢!4、(1)接触了实际然后才知道
11、事物的真相,亲自实践了然后才知道事情的艰难,哪有不实践就能够知道的呢?(2)不如打柴的人上山走一趟。5、郭解进出家门,人们都躲避他。只有一个人傲慢地看着他,郭解派人打听他的姓名。郭解的一个门客要杀他。郭解说:“同居一乡而不被他敬重,这是因为我的德行有欠缺的地方,他有什么罪过呢!”于是暗中嘱托县里管户口的小官说:“这个人,对我很重要,到轮着他当役的时候免掉他的。”6、圣人是百代人的老师,伯夷和柳下惠就是这样的人。,在那些听到柳下惠的风格和操守的人当中,即使是刻薄成性的人也变得厚道了,胸襟狭窄的人也变得宽宏大度了。他们在百代之前奋发有为,百代之后,听到他们事迹的人没有不为之感奋振作的。不是圣人能够
12、像这样吗?更何况对于那些同时代亲受他们熏陶的人呢?二、译文参考:(一)赵括从小时候就学习兵法,谈论用兵打仗的事,认为天下没有人能抵挡(自己)。(他)曾经跟他父亲赵奢谈论用兵打仗的事,赵奢不能难倒他,但是不说(他)好。赵括的母亲问赵奢其中的原因,赵奢说:“用兵打仗,是出生入死的事情,而赵括说起来却很容易。假使赵国不让赵括当大将就罢了,如果让他当大将,断送赵国军队的必然是赵括。”等到赵括(被拜为大将)即将出兵的时候,他的母亲上书告诉赵王说:“赵括(这个人)不可以让他当大将。”赵王说:“为什么?”(赵括的母亲)回答说:“当初我开始侍奉他的父亲时,(他)当时做大将,亲自捧着饭把食物送给(别人)的有几十
13、次,所交的朋友有几百个;大王和宗室赏赐给他的东西全都把它送给军中将士和士大夫,从(他)接受任命的那一天起,就不再过问家里的事。现在赵括刚当上大将,就面朝东方接受朝拜,军中将士没有敢抬起头来看他的,大王所赏赐的金银财宝,(他)都拿回来藏在家里,而且每天看到有便宜的田地住宅可以买下来的就买下来。大王认为(赵括)跟他的父亲相比如何呢?他们父子的心地不同,希望大王不要派他出兵。”赵王说:“老太太你的意见还是先放在一边吧,我已经打定主意了。”赵括的母亲于是说:“大王最终决定要派他出兵,那么如果有不顺利的情况发生,我能够不受到连累吗?”赵王答应了她。(二)房玄龄和高士廉一起走路,遇上少府少监窦德素,问他说
14、:“北门近来有什么建筑工程?”德素将这件事告诉了唐太宗。太宗对房玄龄、高士廉说:“你们只须管好南衙的事务就行了,我在北门建造一项小小的工程,又妨碍你们什么事呢?”房玄龄等人跪拜道歉。魏征进谏说:“我不理解陛下您(为什么)责备(房玄龄等人),也不理解房玄龄等人(为什么)道歉。(他们)既然担任大臣,就是陛下的得力助手,(陛下)有什么工程建筑,为什么不能让他们知道。(陛下您)责备他们向主管官员询问(的做法),(是)我所不能理解的。陛下所做的事情如果是对的,(大臣们)就应当帮助陛下完成它;所做的事情如果是不对的,(大臣们)就应当奏请(陛下)罢免它。这是辅助君主的正道。房玄龄等的询问既然6 没有罪,而陛
15、下却责备他们,房玄龄等也不知道自己应当坚守职责,我实在不明白(这其中的原因)。”太宗很赞同他的话。(三)有客人在楚国郢都唱歌,起初他唱下里巴人,国都中跟着他唱的有好几千人;接着唱阳阿、薤露,跟着唱的还不下几百人;随后又唱阳春白雪,跟着唱的就不过几十人了;等他唱起高亢宛转、音调多变的乐曲时,能够跟着唱的不过几个人而已。他的曲调越高级,能和他一起唱的人就越少。(四)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垒的墙壁无法粉刷。对于宰予这个人,责备还有什么用呢?”孔子说:“起初我对于人,是听了他说的话便相信了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听了他讲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在宰予这里我改变了观察人的方法。”
16、(五)宋国有家姓丁的,家里没有水井,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担水,因此常占用一个劳动力在外边干这个活。后来他家里打了一口井,再也不用出去担水了,所以他告诉人家说:“我们家打了井后多出一个人来。”听见这话的人传开了说:“丁家打井挖出一个活人来。”国都里的人也都这样传来传去,一直传到宋国国君那里。宋君派人向丁家问这件事,丁氏回答说:“我说的是多出一个劳动力,并不是说从井里挖出一个人来。”一、【译文】孟子离开齐国,充虞在路上问道:“先生似乎有点不愉快的脸色,从前我听您说过,君子不抱怨上天,也不责怪别人。”孟子说:“那是那时,这是这时。每过五百年一定有位圣君兴起,而且还会有闻名于世的杰出人才涌现出来。从周武王以来,到现在已经七百多年了。论年数,超过了五百;论时势,现在应该是圣君贤才出来的时候了。上天不想使天下太平便罢了;若想使天下太平,在今天的世界上,除开我,还有谁呢?我为了什么不愉快呢?”二、1、过:拜访。访:咨询。雅:一向。矜:注重。2、AD 3、(仲长统)在青州、徐州、并州、冀州一代游历求学,和(他)交朋友的大多认为他与众不同。(3 分)(省略部分补全1 分;倒装句式1 分:“异”1 分)不久,高幹凭借并州(之力)反叛,最终落到了失败的结局。(3 分)(“以”1 分:“卒”1 分:“至于”1 分)4、敢于直言;善于识人;不重名利。(答对一点给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