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导学案:动能 动能定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导学案:动能 动能定理.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三第一轮复习 第五章 机械能第2节 动能 动能定理(第1课时)复习目标:1.复习动能和动能定理,加深理解合外力做功与动能变化关系,进一步深化能量观;2.理解动能定理的适应范围,熟练掌握应用动能定理解决各类问题的解题思路;3.设计测量摩擦因数的实验方案;4.领略物理学科中所蕴含的严谨的逻辑关系。重点难点:运用动能定理解决复杂的动力学问题和能量问题复习任务:任务问题结论课前预习问题1:总功的计算方法有几种?分别是什么?问题2:求变力做功有几种方法?回归教材人教版必修二:质量为m的某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在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恒力F的作用下发生一段位移l,速度由v1增加到v2。表示出恒力F在该过程所
2、做的功。恒力做功表达式: 牛顿第二定律: “消时公式”: 知识梳理问题3:动能的表达式、单位是什么?问题4:动能是状态量还是过程量?是标量还是矢量?一、动能1.定义:2.表达式: 3.单位:4.性质:5.动能变化量:问题5:动能定理的内容、表达式是什么?问题6:动能定理的物理意义是什么?问题7:动能定理的适用范围是什么?问题8:动能定理相比于牛顿运动定律有什么区别?问题9:利用动能定理解题的基本思路是什么?二、动能定理1.内容:2.表达式: 3.物理意义: 4.理解:师生共研【考点一 动能定理的理解与应用】例1 把运动员与滑板一起视为质点,其总质量为m,由静止从斜面顶端A滑下。已知斜面的倾角为
3、,质点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斜面长为l,竖直高度为h,重力加速度为g,如图所示。求质点滑至斜面底端B时的速度大小。应用运动学公式及牛顿运动定律:应用动能定理:方法总结知识应用【考点二 应用动能定理求变力做功】例2 如图所示,若质量为m的物体以v=gR的速度滑入半径为R的圆弧轨道BC,已知=53,C端切线水平,物体滑至C点时受到轨道的支持力为2.6mg。求物体从B点运动到C点阻力所做的功。(重力加速度为g)应用运动学公式及牛顿运动定律:应用动能定理:【考点三 应用动能定理求解多过程问题】例3 一质量为m=60kg的物体以v=22m/s的速度从C点滑入长为L= 21m的水平轨道CD,到达D后水平
4、抛出,最后落在水平地面上E点。如图所示,已知物体与CD面动摩擦因数为=0.2,平台高h=25m。求落到地面E点时速度的大小。(不计空气阻力,g=10m/s2)应用运动学公式及牛顿运动定律:应用动能定理:拓展变式变式12015浙江理综,T23,16分2016天津理综,T10,16分2021浙江11月选考T20,15 分2021湖南单科T14,15 分变式2 质点质量为m,由静止从斜面顶端A滑下,经过B点后继续滑行,最终停在C点。已知斜面的倾角为,斜面竖直高度为h,重力加速度为g,如图所示。(1)若斜面AB光滑,求质点从A点运动到C点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2)若斜面AB粗糙,求质点运动过程中
5、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3)若质点与AB、BC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A、C间水平距离为L,求摩擦因数。(4)给你一把刻度尺,设计一个测量摩擦因数的实验,写出实验方案。(1)(2)(3)(4)课堂小结课后自研变式3 如图,倾角为的光滑斜面放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 (二者圆滑相接),在水平轨道右端有一半径为R的光滑圆形轨道,与其相接于C点,D点是圆弧位置最高点。一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的物体从斜面上高为h的A处由静止释放,要使物体能在圆弧上做完整的圆周运动,h至少为多高?(重力加速度为g) 变式4 如图,放置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绝缘轨道,处于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一带正电荷的物体从高h的A处静止开始下滑。已知小球所受到电场力是其重力的3/4,圆环半径为R,斜面倾角为,D点是轨道位置的最高点,若使物体在圆环内能做完整的圆周运动,h至少为多少?变式5 如果电场变为水平向右,其余条件不变,A、C间水平距离为L,该如何求解?变式6 如图,一带正电的物体从斜面上高为h的A处静止释放,经水平轨道BC进入电磁场区域,BC距离为L,之间有水平向右的有界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E,C点右侧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和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磁感应强度为B,电场强度也为E,过C点后恰好做匀速圆周运动,求物体运动的轨道半径?(重力加速度为g)5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