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1).ppt

上传人:s****8 文档编号:82696724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PPT 页数:89 大小:3.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明理学(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宋明理学(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宋明理学(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明理学(1).ppt(8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4课宋明理学 第第4课课 宋明理学宋明理学通河一中通河一中 王智锌王智锌第4课宋明理学三教合一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南北朝时期儒、佛、道三教并立,成为中唐以后儒学南北朝时期儒、佛、道三教并立,成为中唐以后儒学复兴的重要背景。在一批心志高远的儒家学者促进下,理复兴的重要背景。在一批心志高远的儒家学者促进下,理学于宋代兴起,在明代掀起一个高潮,将儒家思想发展到学于宋代兴起,在明代掀起一个高潮,将儒家思想发展到新的高度。它绵延新的高度。它绵延700余年,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及社会生余年,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及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活产生了深远影响。导入导入第4课宋明理学一、儒学危机、三教合一一、儒学危机、三教

2、合一-宋明理学产生的历史大背景宋明理学产生的历史大背景1、汉代儒学的逐渐衰落及佛教、道教、汉代儒学的逐渐衰落及佛教、道教的兴起的兴起汉武帝像汉武帝像董仲舒董仲舒(公元前(公元前179前前104)汉代思想家、政治家汉代思想家、政治家(1)随着社会发展,汉代儒学的统治地位下降)随着社会发展,汉代儒学的统治地位下降 -儒门淡薄、收拾不住儒门淡薄、收拾不住第4课宋明理学(2)佛教佛教的传播兴起:的传播兴起:A、产生:产生:前六世纪、印度、释迦牟尼前六世纪、印度、释迦牟尼 主要教义主要教义-前三世纪合法前三世纪合法地位地位B、外传外传东南东南-缅甸、东南亚各国缅甸、东南亚各国东北东北-中亚各国、中、朝、

3、日中亚各国、中、朝、日第4课宋明理学C、在中国的状况、在中国的状况西汉末年西汉末年传入传入-西域僧人东来宣西域僧人东来宣讲讲东汉明帝东汉明帝 派人去西域求佛法,用白马驮派人去西域求佛法,用白马驮经书东归经书东归-白马寺白马寺第4课宋明理学第4课宋明理学 白马寺创建于白马寺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公元68年年),是,是佛教传入我国后佛教传入我国后第一座由官府建第一座由官府建造的寺院,所以造的寺院,所以历来被尊为中国历来被尊为中国佛教的佛教的“祖庭祖庭”和和“释源释源”,有,有“中国第一古刹中国第一古刹”之称。之称。白马寺(河南洛阳)白马寺(河南洛阳)第4课宋明理学但汉代难以传播发

4、展但汉代难以传播发展-原因何在?原因何在?生活问题生活问题后代问题后代问题魏晋南北朝时期迅速兴起、传播魏晋南北朝时期迅速兴起、传播 -原因何在?原因何在?第4课宋明理学佛教佛教传播的原因传播的原因:长期战乱、社会动荡长期战乱、社会动荡A、统治者需要加强思想控制统治者需要加强思想控制需要需要-既要欺骗民众、也需既要欺骗民众、也需要欺骗自己要欺骗自己 -因而大力提倡因而大力提倡。B、下层民众寻求精神寄托、下层民众寻求精神寄托、解脱解脱道路道路C、形式形式简朴、容易实行简朴、容易实行佛教势力发展、佛教势力发展、盛况空前盛况空前第4课宋明理学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凿于北魏至晚唐的四百余年,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5、,凿于北魏至晚唐的四百余年,南北长约南北长约1公里。现存石窟公里。现存石窟1300多个,窟龛多个,窟龛2345个,题个,题记和碑刻记和碑刻3600余通,佛塔余通,佛塔50余座,佛像余座,佛像97000余尊。余尊。第4课宋明理学奉先寺,建于唐初,主佛卢舍那高奉先寺,建于唐初,主佛卢舍那高17.14米,面米,面容丰腴饱满,修眉长目,嘴角微翘,流露出对人间容丰腴饱满,修眉长目,嘴角微翘,流露出对人间的关注和智慧的光芒。的关注和智慧的光芒。第4课宋明理学江江 南南 春春唐唐杜牧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多少楼台烟

6、雨中。第4课宋明理学(3)道教的传播兴起)道教的传播兴起:A、形成:东汉时期形成:东汉时期道教学说与神仙方术相结合,道教学说与神仙方术相结合,由一家思想学说开始变为一种民间宗教由一家思想学说开始变为一种民间宗教-太平经(太平道)太平经(太平道)-黄巾起义、孙策之黄巾起义、孙策之死死第4课宋明理学B、道教道教的的改造改造与与发展发展 东晋东晋时时葛洪葛洪把把道教教义道教教义 与与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相结合相结合成为成为一种一种地主阶级地主阶级宗教宗教南朝南朝时,时,陶弘景陶弘景与与佛教佛教、封建、封建等级观念等级观念相结合相结合建建立立道教神仙道教神仙体系体系因为战乱、动荡,迅速发展因为战乱、动荡,

7、迅速发展唐代更加大力提倡、盛况空前唐代更加大力提倡、盛况空前-自称嫡系后自称嫡系后代代第4课宋明理学 老君岩(福建泉州清源山),刻画的是道家宗老君岩(福建泉州清源山),刻画的是道家宗主老子洞悉世间沧桑、慈祥而睿智的形象。主老子洞悉世间沧桑、慈祥而睿智的形象。老君岩第4课宋明理学道教圣地道教圣地武当山古建筑群(武当山古建筑群(1994年年12月月15日入选日入选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名录),现存),现存4座道教宫座道教宫殿、殿、2座宫殿遗址、座宫殿遗址、2座道观及大量神祠、岩庙。座道观及大量神祠、岩庙。第4课宋明理学(4)儒学的危机和衰落)儒学的危机和衰落思想上质疑、理论上分歧思想上质疑、理论上分

8、歧地位上冲击地位上冲击第4课宋明理学2、三教合一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社会各个领域的潮流弥漫社会各个领域(1)三教在彼此反复辩驳中,相互吸纳渗透)三教在彼此反复辩驳中,相互吸纳渗透(2)到)到唐宋时期唐宋时期,调和之风兴盛,三教合一,调和之风兴盛,三教合一 的潮流弥漫各个领域。的潮流弥漫各个领域。A、隋朝隋朝奉行奉行佛、儒并重佛、儒并重的宗教政策的宗教政策B、唐推行、唐推行三教并行三教并行的政策:的政策:尊道尊道、礼佛礼佛、崇儒崇儒此图绘佛、道、此图绘佛、道、儒三教的创始人儒三教的创始人释迦释迦牟尼牟尼、老子、老子、孔子孔子三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人于一图之中,似正在辩经论道,体现了在辩经论道,体现

9、了中国古代中国古代“三教合一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画面的社会思潮。画面中,释氏趺坐于菩提中,释氏趺坐于菩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坐于蒲草之上,老子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夫装束的与一身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孔子相对。红莲白藕青荷叶红莲白藕青荷叶三教本来是一家三教本来是一家第4课宋明理学 三教图三教图 (清)(清)丁云鹏丁云鹏材料一材料一 据记载:唐代大诗人李白据记载:唐代大诗人李白曾隐居深山一心炼丹;号称曾隐居深山一心炼丹;号称“诗佛诗佛”的王维亦官亦隐;白居易既学炼的王维亦官亦隐;白居易既学炼丹又虔诚礼佛,柳宗元、刘禹锡还丹又虔诚礼佛,柳宗元、刘禹锡还公开宣扬自己公开宣扬自

10、己“援佛入儒援佛入儒”的思想的思想历程。历程。材料二材料二 宋代高僧智园曾经说:宋代高僧智园曾经说:“尝谓三教之大,其不可遗也。行正尝谓三教之大,其不可遗也。行正常,正三纲,得人伦之大体,儒有常,正三纲,得人伦之大体,儒有焉;绝圣弃智,守雌保弱,道有焉;焉;绝圣弃智,守雌保弱,道有焉;自因克果,反妄归真,俾千变万态,自因克果,反妄归真,俾千变万态,复乎心性,释有焉。复乎心性,释有焉。”上述材料反映了唐宋时期我上述材料反映了唐宋时期我国思想文化发展呈现出怎样的国思想文化发展呈现出怎样的历史趋势?对儒学的发展产生历史趋势?对儒学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了怎样的影响?第4课宋明理学3、唐宋儒学家的思

11、考与探索、唐宋儒学家的思考与探索(1)要回答佛、道关于宇宙、自然的深层)要回答佛、道关于宇宙、自然的深层 思考思考(2)回应社会上礼佛、崇道的挑战。)回应社会上礼佛、崇道的挑战。(3)他们弘扬积极入世、关怀现实的儒学传统,)他们弘扬积极入世、关怀现实的儒学传统,吸收融合佛教、道教思想,使儒学体系不断吸收融合佛教、道教思想,使儒学体系不断 丰富、更新。丰富、更新。(4)到宋代,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到宋代,逐渐形成了一个以“理理”或或“天理天理”为为 核心的观念系统,因而被称之为核心的观念系统,因而被称之为“理学理学”。第4课宋明理学【预习展示预习展示】1 1、简述宋明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简述宋明

12、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1 1)时代发展,儒学难以控制人心;)时代发展,儒学难以控制人心;(2 2)佛道盛行,儒学发展出现危机;)佛道盛行,儒学发展出现危机;(3 3)三教合一,儒学不断思考探索。)三教合一,儒学不断思考探索。第4课宋明理学二、理学的基本内容二、理学的基本内容-两大流派两大流派(一)程朱理学(一)程朱理学第4课宋明理学 程颐程颐北宋思想家,理北宋思想家,理学创立者之一。学创立者之一。朱熹朱熹 程颢程颢北宋思想家,理北宋思想家,理学创立者之一。学创立者之一。1、形成、形成第4课宋明理学远在北宋时期,福建将东县有个叫杨时的进士,他特别喜好钻研学问,远在北宋时期,福建将东县有个叫杨时的

13、进士,他特别喜好钻研学问,到处寻师访友,曾就学于洛阳著名学者程颢门下。程颢死后,又将杨时到处寻师访友,曾就学于洛阳著名学者程颢门下。程颢死后,又将杨时 推荐到其弟程颐门下,在洛阳伊川所建的伊川书院中求学。推荐到其弟程颐门下,在洛阳伊川所建的伊川书院中求学。杨时那时已四十多岁,学问也相当高,但他仍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尊杨时那时已四十多岁,学问也相当高,但他仍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尊师敬友,深得程颐的喜爱,被程颐视为得意门生,得其真传。师敬友,深得程颐的喜爱,被程颐视为得意门生,得其真传。一天,杨一天,杨时同一起学习的游酢向程颐请求学问,却不巧赶上老师正在屋中打盹儿。时同一起学习的游酢向程颐请求学问

14、,却不巧赶上老师正在屋中打盹儿。杨时便劝告游酢不要惊醒老师,于是两人静立门口,等老师杨时便劝告游酢不要惊醒老师,于是两人静立门口,等老师 醒来。一会醒来。一会儿,天飘起鹅毛大雪,越下越急,杨时和游酢却还立在雪中,游酢实在儿,天飘起鹅毛大雪,越下越急,杨时和游酢却还立在雪中,游酢实在冻的受不了,几次想叫醒程颐,都被杨时阻拦住了。冻的受不了,几次想叫醒程颐,都被杨时阻拦住了。直到程颐一觉醒来,才赫然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直到程颐一觉醒来,才赫然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从此,程颐深受感动,从此,程颐深受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杨时,杨时不负重望,终于学到了老师的全部学问。更加尽心尽力教杨时,杨时不负重望,终于学

15、到了老师的全部学问。之后,杨时回到南方传播程氏理学,且形成独家学派,世称之后,杨时回到南方传播程氏理学,且形成独家学派,世称“龟山先生龟山先生”。后人便用后人便用“程门立雪程门立雪”这个典故,来赞扬那些求学师门,诚心专志,这个典故,来赞扬那些求学师门,诚心专志,尊师重道的学子。尊师重道的学子。第4课宋明理学程颢程颢,河南洛河南洛阳人,世称明阳人,世称明道先生。道先生。程颐程颐,世称世称伊川先生。伊川先生。本朝(宋朝)之治以理学为之根底也。义理之学独盛本朝,以程先生(二程)以程先生(二程)为之宗师也。为之宗师也。(1)北宋:二程)北宋:二程-首创首创第4课宋明理学嵩阳书院,始建于北魏太和八年嵩阳

16、书院,始建于北魏太和八年(公元公元484年年),自宋以来在,自宋以来在历史上以理学大师每多宣讲于此而著称于世。程颢、程颐在此讲历史上以理学大师每多宣讲于此而著称于世。程颢、程颐在此讲学,更使书院地位独特,学,更使书院地位独特,第4课宋明理学嵩阳书院内的嵩阳书院内的“二将军二将军”柏柏第4课宋明理学河南伊川二程祠庙河南伊川二程祠庙第4课宋明理学岳麓书岳麓书院是我国古院是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代四大书院之一,宋、之一,宋、明理学的一明理学的一些学者曾在些学者曾在此讲学。此讲学。第4课宋明理学岳麓书院内专祀程颢、程颐的岳麓书院内专祀程颢、程颐的“四箴亭四箴亭”。亭内现存清。亭内现存清刻程氏刻程氏视视听听言

17、言动动四箴碑。四箴碑。第4课宋明理学程颐四箴之一程子听箴碑刻,原物存于岳麓书院。第4课宋明理学二程二程先生全书先生全书分分遗书遗书外书外书经说经说文集文集四类,号四类,号“程氏全书程氏全书”。第4课宋明理学二程遗书书影第4课宋明理学 一物需有一理。一物需有一理。万物皆有理。万物皆有理。万物皆只有一个天理。万物皆只有一个天理。天下只有一个理。天下只有一个理。天者,理也。天者,理也。有理而后有象,有象然后有数。有理而后有象,有象然后有数。二程二程遗书遗书二程言论第4课宋明理学朱熹(朱熹(11301200),号晦),号晦庵,是二程思庵,是二程思想的集大成者。想的集大成者。二程言论(2)南宋:朱熹)南

18、宋:朱熹-继承发展继承发展 集大成者集大成者第4课宋明理学岳麓书院内专祀朱熹的岳麓书院内专祀朱熹的“崇道祠崇道祠”。第4课宋明理学朱熹来岳麓书院讲学时手书朱熹来岳麓书院讲学时手书第4课宋明理学“道中庸”碑宋乾道三年朱熹来岳麓书院讲学,与张栻论中庸之义,并题写“道中庸”。第4课宋明理学朱熹著书图朱熹著书图朱熹著述图第4课宋明理学2、主要内容(1)“理理”的实质的实质:“理理”是世界的本原是世界的本原-是离开事物是离开事物 而独立存在而独立存在 的客观实体,的客观实体,是万事万物都要遵循是万事万物都要遵循 的普遍原则的普遍原则第4课宋明理学(2)“理理”的体现的体现:与社会秩序和个人身心相互贯通的

19、与社会秩序和个人身心相互贯通的体现在体现在社会社会上上-儒家伦理道德儒家伦理道德体现在体现在人身人身上上-人性人性这样就将这样就将个人、社会及宇宙个人、社会及宇宙联系起来。联系起来。第4课宋明理学(3)对对“理理”的把握的把握:格物致知格物致知A、含义含义:B、目的、用意:、目的、用意:明确个人修养原则明确个人修养原则通过接触世间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接触世间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先天存在的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敬畏天理敬畏天理-个人人性必须服从儒家伦理个人人性必须服从儒家伦理-存天理、灭人欲存天理、灭人欲第4课宋明理学请

20、思考请思考:”格物致知格物致知”与与”实践出真实践出真知知”有何异同有何异同?同同:在取得在取得认识的途径认识的途径上是一致的上是一致的,都主张都主张 接触接触.探究客观事物探究客观事物.异异:在所要取得的在所要取得的”知知”上上-是否真实是否真实?其存在是先天其存在是先天.还是后天还是后天?第4课宋明理学(4)朱熹的发展)朱熹的发展按照自己的理学体系,将先前的儒家经典按照自己的理学体系,将先前的儒家经典进行重新解释,编著成进行重新解释,编著成四书章句集注四书章句集注等书。等书。成为理学的成为理学的集大成者。集大成者。第4课宋明理学 在中国历史上,前古有孔子,近古有朱子,此在中国历史上,前古有

21、孔子,近古有朱子,此两人,皆在中国学术思想史及中国文化史上发出莫两人,皆在中国学术思想史及中国文化史上发出莫大声光,留下莫大影响。旷观全史,恐无第三人堪大声光,留下莫大影响。旷观全史,恐无第三人堪与伦比。与伦比。孔子集前古学术思想之大成,开创儒学,成为中国孔子集前古学术思想之大成,开创儒学,成为中国文化传统中一主要骨干。文化传统中一主要骨干。北宋理学之兴,乃儒学之重光。朱子崛起南宋,不北宋理学之兴,乃儒学之重光。朱子崛起南宋,不仅能集北宋以来理学之大成,并亦可谓其乃集孔子仅能集北宋以来理学之大成,并亦可谓其乃集孔子以下学术思想之大成。以下学术思想之大成。第4课宋明理学“四书四书”是对儒家经典是

22、对儒家经典论语论语孟子孟子大学大学中庸中庸的合称。的合称。第4课宋明理学朱熹朱熹首先提出首先提出“四书四书”之名,对它们加之名,对它们加以注释并编著以注释并编著四书章句集注四书章句集注等书。元等书。元以后的科举考试,都首重以后的科举考试,都首重“四书四书”,并以,并以朱熹的注解作为释读的惟一标准。朱熹的注解作为释读的惟一标准。第4课宋明理学“五经五经”是是诗经诗经书经书经易易经经礼记礼记春秋春秋的合称。的合称。第4课宋明理学今版今版四书章句四书章句集注集注书影书影第4课宋明理学【预习展示预习展示】2 2、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基本主张。、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基本主张。(1 1)代表人物:北宋的二

23、程,南宋的朱熹;)代表人物:北宋的二程,南宋的朱熹;(2 2)基本主张:)基本主张:A A天地万物始源于理,从本原角度强调必须遵循;天地万物始源于理,从本原角度强调必须遵循;B B专制纲常抽象为理,从哲学高度论证专制合理;专制纲常抽象为理,从哲学高度论证专制合理;C C格物致知客观有理,从实践方面体验先天存在;格物致知客观有理,从实践方面体验先天存在;D D扼杀欲求自然存理,从修身层面约束个人天性。扼杀欲求自然存理,从修身层面约束个人天性。第4课宋明理学3、程朱理学的地位和影响(1)为当时统治者提供了一种)为当时统治者提供了一种适和现实统治需要适和现实统治需要的统治思想,因而受到统治者重视,影

24、响日益扩大。的统治思想,因而受到统治者重视,影响日益扩大。(2)元朝时将)元朝时将四书章句集注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考试内作为科举考试内容。容。第4课宋明理学元史元史选举志一选举志一书影元代科举考试从元代科举考试从“四书四书”中出题,以程朱等理学家中出题,以程朱等理学家的注疏为评卷标准的注疏为评卷标准。第4课宋明理学(3)明朝:)明朝:明成祖主持编写以明成祖主持编写以程朱理学程朱理学为规范为规范的专著,作为的专著,作为科举考试的科举考试的准绳准绳理学发展到理学发展到鼎盛阶段鼎盛阶段,确定,确定了在思想界的了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统治地位朱棣朱棣第4课宋明理学五经大全五经大全之一的之一的周易大全周易大

25、全(明永乐内府写本)书影 性理大全,七十卷。永乐中,既命胡广等纂修经书大全,又以周、程、张、朱诸儒性理之书类聚成编。成祖制序。明史艺文志第4课宋明理学今版今版性理大性理大全全书影书影第4课宋明理学()清朝:)清朝:继承明朝继承明朝的科举内容的科举内容与做法与做法()程朱理学成为()程朱理学成为君主专制统治君主专制统治后期的后期的正统正统思想思想第4课宋明理学陆九渊(陆九渊(11391193),江西金,江西金溪人,因曾在江溪人,因曾在江西象山(今江西西象山(今江西贵溪西南)讲学,贵溪西南)讲学,人称象山先生。人称象山先生。第4课宋明理学(二)陆王心学(二)陆王心学陆九渊的心学陆九渊的心学()关于

26、世界本原关于世界本原:提出提出“心即理也心即理也”心就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是天地万物的渊源 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与程朱区别与程朱区别()()对对“理理”的把握途径:的把握途径:提出提出“发明本心以求理发明本心以求理”的方法,求理即是进行内心的反省的方法,求理即是进行内心的反省 与程朱区别与程朱区别朱、陆两人学术观点不同,但经常邀请对方到自朱、陆两人学术观点不同,但经常邀请对方到自己主持的书院讲学,反映宋代书院打破了不同学派之己主持的书院讲学,反映宋代书院打破了不同学派之间的门户之见,提倡学术争鸣论辩的良好学风。间的门户之见,提倡学术争鸣论辩的良好学风。陆九渊应朱熹的邀陆九

27、渊应朱熹的邀请到白鹿洞书院讲请到白鹿洞书院讲课时的讲义书影课时的讲义书影第4课宋明理学 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谓万物皆备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谓万物皆备于我,昔之圣贤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耳。于我,昔之圣贤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耳。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皆是理,心即理也。是理,心即理也。陆九渊集陆九渊集陆九渊言论陆九渊言论第4课宋明理学王阳明王守仁心学王守仁心学第4课宋明理学阳明墓(位于浙江绍兴的鲜虾山麓)阳明墓(位于浙江绍兴的鲜虾山麓)第4课宋明理学(1)出现背景)出现背景:A、程朱理学已经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专制

28、工具。、程朱理学已经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专制工具。B、许多学者将其视为取得功名的敲门砖,逐渐失去寻、许多学者将其视为取得功名的敲门砖,逐渐失去寻求学问的上进精神,而导致道德沦丧。求学问的上进精神,而导致道德沦丧。C、社会形势变化,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社会形势变化,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D、王守仁等人认为固定化的程朱理学已不适应社会形、王守仁等人认为固定化的程朱理学已不适应社会形势,主张以势,主张以心学来更新理学心学来更新理学,其结晶即是,其结晶即是“阳明新学阳明新学”。第4课宋明理学王阳明全集王阳明全集第4课宋明理学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朱熹、陆九渊、王守仁都曾在此讲学。白鹿洞书院

29、第4课宋明理学思贤台(位于白鹿洞书院内)第4课宋明理学朱子祠(位于白鹿洞书院内)第4课宋明理学(2)主要内容:思想核心是)主要内容:思想核心是“致良知致良知”良知就是本心,就是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理人天生具有良知,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人天生具有良知,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成为圣贤强调重述思想标准的重要性强调重述思想标准的重要性。第4课宋明理学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 事物物皆得其理矣。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苟此心之存,则此理自明。王阳明言论王阳明言论第4课宋

30、明理学3、陆王心学的地位和影响、陆王心学的地位和影响(1)强调自我的主动作用,激励人们奋发立志。)强调自我的主动作用,激励人们奋发立志。(2)重视个体作用,反对束缚,肯定普通人生活欲求)重视个体作用,反对束缚,肯定普通人生活欲求的正当性,具有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的正当性,具有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3)阳明心学的崛起,直接冲击了正统儒学的影响,)阳明心学的崛起,直接冲击了正统儒学的影响,对晚明思想界发展起到一定刺激作用。对晚明思想界发展起到一定刺激作用。第4课宋明理学三、宋明理学的历史地位和辩证评价三、宋明理学的历史地位和辩证评价1、地位、地位:是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在政治生是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

31、,在政治生 活、文化教育、和社会教化方面影活、文化教育、和社会教化方面影 响极为深远。响极为深远。第4课宋明理学2、积极作用:作为古代优秀文化思想,许多内容与精、积极作用:作为古代优秀文化思想,许多内容与精神值得我们继承与发扬。神值得我们继承与发扬。(1)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激励人们奋发立志。)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激励人们奋发立志。(2)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3)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现人性的庄)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现人性的庄严严。第4课宋明理学3、消极影响、消极影响利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成为专制统治的思想利用三纲

32、五常维系专制统治,成为专制统治的思想工具。工具。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以理杀人以理杀人第4课宋明理学【探究点拨探究点拨】3 3、宋明理学的基本认识。、宋明理学的基本认识。(2 2)消极:)消极:A A维系专制统治;维系专制统治;B B扼杀自然欲求。扼杀自然欲求。(1 1)积极:)积极:A A重视主观意志;重视主观意志;B B注重气节品德;注重气节品德;C C强调社会责任;强调社会责任;D D凸显人性庄严。凸显人性庄严。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之处?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之处?同同:内容:内容: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 都认为都认为“理理

33、”是世界的本原。是世界的本原。影响:影响: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遏制人的自然欲求;都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积极作用都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积极作用异:异:对对“理理”的的具具体体认认识识:程程朱朱理理学学认认为为理理在在心心外外,而而陆陆王王心心学学认认为为理是心内。理是心内。求求“理理”的方法:的方法:程朱理学认为要通过程朱理学认为要通过“格物致知格物致知”的方法,的方法,而而陆陆王王心心学学提提出出“发发明明本本心心”和和“致致良良知知”的的方方法。法。第4课宋明理学程朱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陆王心学异异

34、对理的对理的具体认具体认识识哲学范哲学范畴畴达到理达到理的途径的途径理理在心外在心外是独立于人存在理是内在理是内在的的“心心”,格物致知格物致知克服私欲克服私欲内心反省内心反省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第4课宋明理学探究题:简述宋明理学对儒学的继承与发展探究题:简述宋明理学对儒学的继承与发展理学基本上继承了儒学的思想体系:理学基本上继承了儒学的思想体系:如德政、仁政、礼教、义利观、大一统等如德政、仁政、礼教、义利观、大一统等继承继承是儒学在宋明时期的主流和体现是儒学在宋明时期的主流和体现发展发展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吸收和融合佛教、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吸收和融合佛教、道教思

35、想,道教思想,把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高度把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高度-理学阶段理学阶段背景背景内容内容评价评价魏晋南北朝,儒学的发展出现危机。魏晋南北朝,儒学的发展出现危机。三教相互渗透,唐宋三教相互渗透,唐宋“三教合一三教合一”潮流潮流一些儒学志士的思考和探索一些儒学志士的思考和探索程朱程朱理学理学陆王心学陆王心学代表:代表:思想:思想:代表:代表:思想:思想:(1)()(2)()(3)是宋明是宋明时期儒学的主流,在时期儒学的主流,在-消极消极积极积极宋宋明明理理学学第4课宋明理学小结小结“三教合一三教合一”程朱程朱理学理学陆王心学陆王心学“理理”是世界的本原是世界的本原“格物致格物致知知”“心即理心

36、即理”、“致良致良知知”“发明本心发明本心”、自我主、自我主动动第4课宋明理学2.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有什么同异之处?同同:程程朱朱理理学学与与陆陆王王心心学学都都是是儒儒学学思思想想的的代代表表,都强调社会秩序的重要性;都强调社会秩序的重要性;都都认认同同世世界界本本原原不不是是客客观观的的物物质质世世界界,要要么么是是“理理”,要么是,要么是“心心”;都都强强调调“天天理理”与与“人人欲欲”的的对对立立,要要求求自自我我修养、克制,并积极服务社会。修养、克制,并积极服务社会。第4课宋明理学异异:在程朱理学看来,掌握世界应该由己到在程朱理学看来,掌握世界应该由己到人,从内向外看;人,从内向外看

37、;而陆王心学主张而陆王心学主张“心即是宇宙心即是宇宙”,主张回,主张回归内心,从外向内看;归内心,从外向内看;因而程朱理学主张认识世界因而程朱理学主张认识世界“格物致知格物致知”,而陆王心学则主张,而陆王心学则主张“发明本心发明本心”、“致良致良知知”。他们的研究路径也就自然不同。他们的研究路径也就自然不同张岱年、方克立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理学家将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理学家将“天理天理”和和“人欲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约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约束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

38、求。理学束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理学将传统儒学的先义后利发展成为片面的重义轻将传统儒学的先义后利发展成为片面的重义轻利观念。应该看到,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利观念。应该看到,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格。中国文化概论阅读与思考试评价重义轻利观念。试评价重义轻利观念。第4课宋明理学解析与探究材料一唐代禅宗五祖弘忍的弟子、北派首领神秀所作佛偈(佛教唱词):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材料二神秀的同门、南派首领

39、慧能所作佛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分析宋明理学家程、朱、陆、王分别与以上两则材料所反映思想之间的同异与渊源关系。第4课宋明理学拓展训练拓展训练一、单项选择一、单项选择1 1、魏晋南北朝时,儒学的发展出现危机的原因是、魏晋南北朝时,儒学的发展出现危机的原因是A A、统治者反对儒学统治者反对儒学 B B、佛教、道教迅速传播佛教、道教迅速传播C C、佛佛教教占占统统治治地地位位 D D、儒儒学学不不适适应应社社会会发发展展的需要的需要2 2、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是:、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是:A A、禅宗禅宗 B B、理学理学 C C、心学心学 D D、道学道学3 3、“存天理,灭人欲存天理,灭人欲”,这里的,这里的“天理天理”主要指:主要指:A A、儒家道德伦理儒家道德伦理 B B、自然规律自然规律C C、人的良知人的良知 D D、上天的意志上天的意志BBA第4课宋明理学4 4、如果有人向陆九渊请教为学的方法和态度,他、如果有人向陆九渊请教为学的方法和态度,他应该会回答下列那一叙述:应该会回答下列那一叙述:A A、学问要求是尚实,方有助于国计民生学问要求是尚实,方有助于国计民生B B、学习先圣先贤的经验和心得学习先圣先贤的经验和心得C C、要注重人内心的涵养工夫要注重人内心的涵养工夫D D、要勤于读书研究,努力用功要勤于读书研究,努力用功C第4课宋明理学结 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