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构造运动1学习.pptx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82685505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PPTX 页数:90 大小:1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构造运动1学习.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5构造运动1学习.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构造运动1学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构造运动1学习.pptx(9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构造运动构造运动/地壳运动地壳运动:是由地球内部能量引起的组是由地球内部能量引起的组成地球物质的机械运动,可分为成地球物质的机械运动,可分为造陆运动、造山运造陆运动、造山运动动。造造陆陆运运动动垂垂直直运运动动:地地壳壳或或岩岩石石圈圈的的物物质质沿沿垂垂直于地面方向作大面积直于地面方向作大面积升、降升、降的运动。的运动。造山运动水平运动:造山运动水平运动:地壳或岩石圈的物质沿平地壳或岩石圈的物质沿平行于地面(沿地球的切线)方向运动,常表现为地行于地面(沿地球的切线)方向运动,常表现为地壳或岩石圈块体的水平位移和旋转,可造成岩层的壳或岩石圈块体的水平位移和旋转,可造成岩层的褶皱褶皱和和断裂断裂

2、以及巨大褶皱山系的形成。以及巨大褶皱山系的形成。按构造运动发生的时间分为:按构造运动发生的时间分为:古构造运动:古构造运动:指发生在地质历史时期的构造运动;指发生在地质历史时期的构造运动;新构造运动:新构造运动:发生在发生在古近纪古近纪和和新近纪新近纪的构造运动;的构造运动;现代构造运动现代构造运动:发生在有人类史记载以来构造运动。发生在有人类史记载以来构造运动。第一节第一节 构造运动的概念构造运动的概念1第1页/共90页 一一 地貌标志地貌标志 (一一)水平运动水平运动 1 1 在岩石圈板块上的表现在岩石圈板块上的表现 主要表现为主要表现为大陆漂移大陆漂移与与海底扩张海底扩张。海海底底磁磁异

3、异常常条条带带研研究究表表明明,大大西西洋洋洋洋中中脊脊的的扩扩张张速度速度在在东侧东侧为为13.4mm13.4mma a,西侧西侧为为7mm7mma a。通通过过大大地地测测量量证证明明,非非洲洲同同阿阿拉拉伯伯之之间间的的红红海海和和亚丁湾亚丁湾在不断加宽在不断加宽,已使非洲远离阿拉伯,已使非洲远离阿拉伯200km200km。第二节第二节 构造运动的主要证据构造运动的主要证据2第2页/共90页 通过大地测量证明,非洲同阿拉伯之间的通过大地测量证明,非洲同阿拉伯之间的红海红海和和亚丁湾亚丁湾在不断加宽在不断加宽,已使非洲远离阿拉伯,已使非洲远离阿拉伯200km200km。红 海亚丁湾3第3页

4、/共90页 此外岩石圈的水平运动还可表现为此外岩石圈的水平运动还可表现为水平扭转水平扭转现象,日本学现象,日本学者者藤原藤原等人根据等人根据1884188418991899年以及年以及1924192419251925年两次测量结年两次测量结果确认,以果确认,以相模海湾相模海湾为中心,地壳发生了顺时针方向的旋转为中心,地壳发生了顺时针方向的旋转现象。现象。4第4页/共90页 2 2 在地形地物及地貌上的表现在地形地物及地貌上的表现 主要表现为主要表现为断层、建筑物断层、建筑物及及地貌地貌等方面的变化等方面的变化(1 1)断层:)断层:主要表现为断层的活动。典型的实例是对美国旧金山附近跨越主要表现

5、为断层的活动。典型的实例是对美国旧金山附近跨越圣安德圣安德烈斯烈斯断层的测量,结果发现断层的测量,结果发现断层西侧断层西侧向西北方向移动向西北方向移动4cm/a4cm/a,而东侧只作相对较小,而东侧只作相对较小的往复式移动。的往复式移动。5第5页/共90页(2 2)地地形形地地物物:主主要要表表现现为为建建筑筑物物的的变变化化。如如我我国国宁宁夏夏嘴嘴山山市市的的贺贺兰兰山山东东侧侧附附近近,明明代代修修建建的的一一条条长长城城被被错错断断,其其水水平平错错开开距距离离约约为为1.45m1.45m,垂垂直直断断距距为为0.9m0.9m,该该长长城城为为1448144814851485年间修建的

6、,距今约年间修建的,距今约500500年。年。(3 3)地地貌貌:表表现现为为水水系系等等发发生生弯弯曲曲和和错错开开,如如四四川川西西部部鲜鲜水河谷地中,因断层错动,使水系均出现水河谷地中,因断层错动,使水系均出现S S型特征。型特征。6第6页/共90页(二)垂直运动(升降运动)(二)垂直运动(升降运动)1 1 在岩石圈板块上的表现在岩石圈板块上的表现 主要表现为山脉和沉积盆地的形成。主要表现为山脉和沉积盆地的形成。如如,印印度度板板块块与与欧欧亚亚板板块块在在第第三三纪纪沿沿雅雅鲁鲁藏藏布布江江缝缝合合带带碰碰撞撞之之后后,形形成成了了青青藏藏高高原原和和喜喜马马拉拉雅雅山山脉脉,至今仍以

7、至今仍以0.13cm0.13cma a的速率隆起。的速率隆起。由由于于地地幔幔隆隆起起以以及及岩岩石石圈圈伸伸展展作作用用。我我国国华华北北地地区区在在新新生生代代发发生生裂裂陷陷沉沉降降,形形成成了了一一系系列列呈呈北北北北东东向排列的地堑式沉积盆地。向排列的地堑式沉积盆地。世界上最高的湖(纳木错世界上最高的湖(纳木错4700m4700m)7第7页/共90页 2 2 在地形地物及地貌上的表现在地形地物及地貌上的表现(1 1)地地形形地地物物:典典型型实实例例是是意意大大利利那那不不勒勒斯斯海海湾湾海海岸岸的的塞塞拉拉比比斯斯城城镇镇的的遗遗迹迹,这这个个镇镇建建于于公公元元前前105105年

8、年的的古古罗罗马马时时代代。从从三三根根大大理理石石柱柱子子上上的的生生物物钻钻孔孔等等可可推推测测该该镇经历了镇经历了两次下降两次下降和和上升上升的过程。的过程。8第8页/共90页(2 2)地地貌貌:河河流流阶阶地地:在在地地壳壳上上升升时时期期,河河流流下下蚀蚀作作用用加加强强,使使河河床床降降低低,原原有有的的河河漫漫滩滩相相对对升升高高,以以至至形形成成分分布布于于河河谷谷坡坡上上、洪洪水水已已不不能能淹淹没没的的、顶顶面面较较平平坦坦的的台台阶阶状状地地形形,称称为为河河流流阶阶地地。该该区区岩岩石石圈圈稳稳定定与与升升降降多多次次交交替替相相间间出出现现,那那么么在在河河谷谷两两侧

9、侧就就可可形形成多级阶地。成多级阶地。9第9页/共90页(2 2)地地貌貌:深深切切河河谷谷:当当原原先先蛇蛇曲曲形形态态的的河河流流形形成成后后,地地壳壳发发生生上上升升运运动动,那那么么,原原先先蛇蛇曲曲形形态态的的河河谷谷被被深深切切至至基基岩岩,形形成成河河谷谷在在横横剖剖面面上上呈呈“V V”形形谷谷,而而在在平平面面是是仍仍保保留留极度弯曲的蛇曲形态,这类河谷称为极度弯曲的蛇曲形态,这类河谷称为深切河谷。深切河谷。10第10页/共90页(2 2)地地貌貌:夷夷平平面面:当当地地表表演演化化到到达达准准平平原原阶阶段段之之后后,如如果果地地壳壳上上升升或或海海平平面面下下降降,那那么

10、么,下下蚀蚀作作用用重重新新加加强强,使使原原来来的的准准平平原原抬抬升升,再再经经流流水水侵侵蚀蚀改改造造,又又形形成成广广大大地地区区内内有有许许多多海海拔拔高高度度大大体体相相同同的的山山顶顶组组成成的的平平面面平平台台,称称之之为为夷夷平面平面。此此外外,高高出出海海平平面面的的波波切切台台、波波筑筑台台、海海蚀蚀凹凹槽槽等等也也是是垂直运动的表现。垂直运动的表现。11第11页/共90页海蚀阶地、海蚀凹槽 12第12页/共90页江苏长江下游的南岸,西北起于常熟市的福山,东南经太仓、嘉定、上海市闵行镇、直到滨海的拓林,绵延着几条并列的沙堤和贝壳堤在山东临清和昆仑山山前的叶城地区,钻井发现

11、第四系厚度分别达1300m和6000余m 图12-3 长江下游地区古海岸线13第13页/共90页二二 沉积物标志沉积物标志 主要证据为主要证据为岩相变化、沉积厚度岩相变化、沉积厚度(一)岩相的变化及地层厚度(一)岩相的变化及地层厚度 1 1 岩相岩相 是是特特定定沉沉积积环环境境中中的的岩岩石石特特征征及及生生物物特特征征的的组组合合。换换句句话话说说,通通常常把把能能够够反反映映沉沉积积岩岩形形成成环环境境的的岩岩石石及及其其所所含含生生物物化化石石等等特特征征的的组组合合称称为为岩岩相相。因因此此,一一定定的的岩岩相相就就代代表表了了一一定定沉沉积积环环境境,那那么么,岩岩相相的的变化就意

12、味着沉积环境的变化。变化就意味着沉积环境的变化。2 2 岩相变化及沉积厚度岩相变化及沉积厚度(1 1)岩岩相相变变化化:一一般般来来讲讲,一一个个地地区区的的沉沉积积环环境境或或岩岩相相的的剧剧烈烈变变化化,与与构构造造运运动动存存在在着着密密切切关关系系,因因此此通通过过岩相变化的研究可恢复构造运动。岩相变化的研究可恢复构造运动。14第14页/共90页 例例如如,如如果果一一个个地地区区从从早早期期的的浅浅海海沉沉积积,逐逐渐渐转转为为滨滨海海沉沉积积,最最后后又又转转为为浅浅海海沉沉积积,那那么么,反反映映该该区区地地壳壳经经历历了了什什么么运动运动?15第15页/共90页(2 2)沉积厚

13、度:)沉积厚度:利利用用厚厚度度资资料料也也可可以以分分析析一一个个地地区区的的地地壳壳运运动动情情况。况。通通常常,在在地地壳壳稳稳定定的的情情况况下下,一一定定条条件件下下形形成成的的沉沉积积物物的的厚厚度度有有一一极极大大值值。如如浅浅海海中中沉沉积积厚厚度度极极大大值不超过值不超过200m200m(平均值)。(平均值)。但但是是,在在许许多多地地区区发发现现厚厚度度达达几几百百米米或或上上千千米米的的浅浅海海沉沉积积岩岩,这这说说明明这这些些地地区区地地壳壳运运动动如如何何(?)(浅浅海海深深度度200m200m),而而且且基基底底下下降降速速度度与与沉沉积积物物充充填速度填速度基本一

14、致(才能保持环境一致)。基本一致(才能保持环境一致)。相相反反,如如果果该该地地区区地地层层厚厚度度较较邻邻区区同同一一套套地地层层薄薄,甚甚至至缺缺失失,说说明明该该区区地地壳壳运运动动如如何何(?),甚甚至至曾曾露出地表而遭到剥蚀。露出地表而遭到剥蚀。16第16页/共90页三三地质构造标志地质构造标志(一)褶皱和断层(一)褶皱和断层 组成地壳的岩石在构造运动的作用下发生变形和变组成地壳的岩石在构造运动的作用下发生变形和变位的位的形迹形迹称之为称之为地质构造(岩石的变形),地质构造(岩石的变形),它它是古构造运动的有力证据。是古构造运动的有力证据。地质构造有两种基本类型:地质构造有两种基本类

15、型:褶皱;褶皱;断裂。断裂。根根据据褶褶皱皱、断断裂裂的的几几何何形形态态、性性质质及及其其组组合合规规律律,可可恢恢复复产产生生这这些些构构造造变变形形的的构构造造运运动动状状况况和和动动力学机制以及其形成过程。力学机制以及其形成过程。17第17页/共90页(二)地层间的接触关系(二)地层间的接触关系 可分为可分为整合接触整合接触和和不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两大类。两大类。1 1 整合接触整合接触(conformityconformity):):是是指指上上、下下两两套套地地层层之之间间产产状状平平行行、岩岩层层地地质质年年代代连连续续的的接接触触关关系系。它它反反映映了了一一个个地地区区长长期

16、期处处于于相相对对稳稳定定的的构构造造条条件件下下,沉沉积积盆盆地地缓缓慢慢下下降降,沉沉积积物物连连续续堆堆积积而而形形成的接触关系,无明显的地壳运动和大陆剥蚀作用。成的接触关系,无明显的地壳运动和大陆剥蚀作用。18第18页/共90页 2 2 不整合接触关系不整合接触关系(unconformityunconformity)(1 1)假假整整合合平平行行不不整整合合(disconformitydisconformity):是是上上、下下两两套套地地层层间间有有明明显显的的沉沉积间断积间断、地层、地层时代不连续时代不连续,而且,而且产状一致产状一致的接触关系。上下两套地层间的接触关系。上下两套地

17、层间有一剥蚀面有一剥蚀面。形成过程:形成过程:沉积并成岩地壳上升并接受剥蚀下降接受沉积。沉积并成岩地壳上升并接受剥蚀下降接受沉积。19第19页/共90页(2 2)角角度度不不整整合合(angular wnconformity):上上下下两两套套地地层层间间有有沉沉积积间间断断、地地层层时时代代不不连连续续、但但产产状状也也不不一一致致的的接接触触关系。上下两套地层间有一关系。上下两套地层间有一剥蚀面剥蚀面,且呈角度相叠。,且呈角度相叠。形形成成过过程程:沉沉积积并并成成岩岩地地壳壳受受挤挤压压上上升升、地地层层被被褶褶皱皱、断裂,并接受剥蚀下降接受沉积。断裂,并接受剥蚀下降接受沉积。因因此此,

18、地地层层间间的的接接触触关关系系是是了了解解构构造造运运动动史史、确确定定大大规规模模运动时期的可靠而又有效标志。运动时期的可靠而又有效标志。20第20页/共90页不整合的类型不整合的类型21第21页/共90页 岩石的变形岩石的变形(deformation):是指在外力作用下,是指在外力作用下,岩石内部各质点相对位置发生变化的现象。岩石内部各质点相对位置发生变化的现象。岩石的变形都要经历岩石的变形都要经历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和脆性脆性变形变形三个阶段三个阶段 弹性变形:弹性变形:受力作用后受力作用后可以恢复可以恢复的变形;难以在的变形;难以在地质体中保留。地质体中保留。塑性变

19、形:塑性变形:受力作用后受力作用后不可以恢复不可以恢复的变形;如褶的变形;如褶皱。皱。脆性变形:脆性变形:受力作用后受力作用后裂开裂开的变形;如断裂。的变形;如断裂。第三节第三节 地质构造(岩石的变形)地质构造(岩石的变形)22第22页/共90页岩层(岩层(stratumstratum):):是指具有层状构造的岩石。是指具有层状构造的岩石。原原始始水水平平的的岩岩层层,可可以以因因为为地地壳壳运运动动而而成成直直立立、倾倾斜斜等等各各种种状状态态,因因此此,要要了了解解岩岩层层的空间几何特征,必须知道什么是产状。的空间几何特征,必须知道什么是产状。岩层的产状及要素岩层的产状及要素 岩层的产状岩

20、层的产状:是指岩层在三维空间中的:是指岩层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位置(或产出状态)(或产出状态)岩层的产状要素岩层的产状要素:走向走向、倾向倾向和和倾角倾角。岩层的产状岩层的产状23第23页/共90页 1 1 走向:走向:指岩层在三维空间的水平(走向线)延伸方向。指岩层在三维空间的水平(走向线)延伸方向。走向线:走向线:岩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岩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 走走向向:是是走走向向线线两两端端的的延延伸伸方方向向,它它有有两两个个值值,而而且且方方位位相相差差180180。岩岩层层的的走走向向用用走走向向方方位位角角来表示来表示 。24第24页/共90页2 2 倾向倾向(dip)(dip):倾斜

21、线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投影线所指的方向。所指的方向。倾斜线:倾斜线:垂直于岩层走向线,沿层面向下所引的直线。垂直于岩层走向线,沿层面向下所引的直线。倾向与走向垂直(相差倾向与走向垂直(相差9090或或270270),倾向用倾向方位角表示,),倾向用倾向方位角表示,只有一个值(只有一个值(1 1360360)(就就是岩层倾斜的方向)是岩层倾斜的方向)25第25页/共90页3 3 倾倾角角:倾倾斜斜线线与与其其在在水水平平面面上上的的投投影影线线间间的的夹夹角角,称称倾倾角角(真真倾倾角角),即即岩岩层层面面与与水水平平面面间间的的夹夹角角。用用3030表表示示倾倾角为角为3030

22、。视视倾倾角角:岩岩层层面面上上除除倾倾斜斜线线以以外外的的任任一一直直线线与与其其在在水水平平方方向向的的投投影影所所夹夹锐锐角角,它它比比倾倾角角小小。通通常常我我们们测测得得的的都都是是视视倾倾角。角。产状的记录:产状的记录:3503035030表示表示倾向为倾向为350350,倾角为,倾角为3030。26第26页/共90页 岩层构造的类型岩层构造的类型 岩层构造可分为三种类型:岩层构造可分为三种类型:水平构造、单斜构造(倾斜岩层水平构造、单斜构造(倾斜岩层)一一 水平构造(水平岩层)水平构造(水平岩层)岩层倾角为岩层倾角为00的地层。的地层。特征有:特征有:1 1 在地形地质图上,岩层

23、的在地形地质图上,岩层的地质界线地质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平行或重合与地形等高线平行或重合;2 2 下部岩层时代老,上部岩层时代新;下部岩层时代老,上部岩层时代新;27第27页/共90页3 3 厚度为顶、底面间的标高差;厚度为顶、底面间的标高差;28第28页/共90页二二 倾斜岩层(单斜构造)倾斜岩层(单斜构造)岩层面倾角大于岩层面倾角大于00小于小于9090的地层。的地层。具有以下特征:具有以下特征:1 1 在在地地形形地地质质图图上上,岩岩层层的的地地质质界界线线与与地地形形等等高高线线相相交交。而而且且它它穿穿越越沟沟谷谷和和山山脊脊的的地地质质界界线线均均呈呈“V V”字字形形,这这种种规规

24、律律称为称为“V V”字形法则字形法则;2 2 岩层未倒转时岩层未倒转时(正常层序正常层序),顺倾向地层依次由老到新出露;,顺倾向地层依次由老到新出露;29第29页/共90页直立岩层直立岩层 岩层面倾角等于岩层面倾角等于9090的地层。是强烈构造变形的结果。的地层。是强烈构造变形的结果。直直立立岩岩层层在在地地形形地地质质图图上上,其其地地质质界界线线不不受受地地形形影影响响,永永远远是是一一条条切切割割地形等高线的地形等高线的直线直线。其地表出露宽度与岩层厚度近于相等。其地表出露宽度与岩层厚度近于相等。30第30页/共90页 三三 褶皱构造褶皱构造 褶褶皱皱(foldfold):指指岩岩石石

25、因因受受力力后后发发生生连连续续弯弯曲曲而而显显示示的的变变形。形。(一)褶皱的基本类型:(一)褶皱的基本类型:背斜背斜(anticlineanticline)和和向斜向斜 (synclinesyncline)1 1背斜:背斜:是指岩层向上弯曲的变形,其特征是:是指岩层向上弯曲的变形,其特征是:(1 1)在剖面)在剖面上:上:两翼地层向两侧倾斜;且两翼地层向两侧倾斜;且核部核部的岩层的岩层时代老时代老,向两侧向两侧岩岩层依次层依次变新变新;(2 2)在平面上:)在平面上:经风化剥蚀露出地面后经风化剥蚀露出地面后 ,老,老地层在中间,新地层在两侧地层在中间,新地层在两侧对称对称出现。出现。31第

26、31页/共90页2 2 向向斜斜:是是指指岩岩层层的的向向下下弯弯曲曲的的变变形形,其其特特征征是是:(1 1)在在剖剖面面上上:两两翼翼地地层层向向核核部部倾倾斜斜,且且核核部部的的岩岩层层时时代代新新,向向两两侧侧岩岩层层依依次次变变老老;(2 2)在在平平面面上上:新新地地层层在在中中间间,老老地地层层在两侧在两侧对称对称出现。出现。32第32页/共90页(二)(二)褶皱要素褶皱要素 是是指指褶褶皱皱的的各各个个组组成成部部分分。包包括括:核核部部、翼翼部部、转转折折端端、枢纽、轴面枢纽、轴面等等1 1 核核部部(corecore):指指褶褶皱皱中中心心部部位位的的岩岩层层。背背斜斜的的

27、核核部部地地层层最老,向斜的核部地层最新。最老,向斜的核部地层最新。2 2 翼翼部部(linblinb):是是指指褶褶皱皱两两侧侧比比较较平平直直的的地地层层。当当背背斜斜与与向斜相连时,有一翼是两者所共有。向斜相连时,有一翼是两者所共有。33第33页/共90页3 3 转转折折端端:指指从从一一翼翼向向另另一一翼翼过过渡渡的的弯弯曲曲部部分分,其其形形态态有有圆圆弧弧形形、尖尖棱棱状状、箱箱状状和和膝状(挠曲)膝状(挠曲)等;据此也可分为相应的褶皱。等;据此也可分为相应的褶皱。34第34页/共90页3 3 转转折折端端:指指从从一一翼翼向向另另一一翼翼过过渡渡的的弯弯曲曲部部分分,其其形形态态

28、有有圆圆弧弧形形、尖尖棱棱状状、箱箱状状和和膝膝状状(挠挠曲曲)等等;据据此此也也可可分分为为相相应应的褶皱。的褶皱。35第35页/共90页4 4 枢枢纽纽:是是指指组组成成褶褶皱皱的的同同一一岩岩层层面面上上的的最最大大弯弯曲曲部部分分的的各各个个点点的的连连线线,枢枢纽纽可可以以是是直直线线,也也可可是是曲曲线或折线,其产状可以是水平的、倾斜的或直立的。线或折线,其产状可以是水平的、倾斜的或直立的。36第36页/共90页5 5 轴面:轴面:是一个褶皱内各相邻褶皱(岩层)面上的是一个褶皱内各相邻褶皱(岩层)面上的枢纽构成的面枢纽构成的面。是一个理想的面。且可以是平直的。是一个理想的面。且可以

29、是平直的面,也可以是曲面。面,也可以是曲面。37第37页/共90页(三)常见褶皱的类型及其特征(三)常见褶皱的类型及其特征 1 1 按轴面和两翼产状分为按轴面和两翼产状分为:(1 1)直立褶皱:)直立褶皱:轴面直立,两翼倾向相反,倾角轴面直立,两翼倾向相反,倾角相等相等(2 2)斜歪褶皱:)斜歪褶皱:轴面倾斜,两翼倾向相反,倾角轴面倾斜,两翼倾向相反,倾角不等不等(3 3)倒转褶皱:)倒转褶皱:轴面倾斜,两翼倾向相同,轴面倾斜,两翼倾向相同,一翼倒转一翼倒转,一翼正常,两翼倾角不等,一翼正常,两翼倾角不等(4 4)平卧褶皱:)平卧褶皱:轴面水平,轴面水平,两翼倾向近水平两翼倾向近水平,一翼正常

30、,一翼倒转。,一翼正常,一翼倒转。38第38页/共90页(1 1)直立褶皱()直立褶皱(2 2)倒转褶皱()倒转褶皱(3 3)平卧褶皱)平卧褶皱 39第39页/共90页2 2按转折端形态分为:按转折端形态分为:a a圆弧形褶皱圆弧形褶皱;b b尖棱状褶皱尖棱状褶皱;c c箱状褶皱箱状褶皱;d d膝状褶皱(挠曲)膝状褶皱(挠曲)40第40页/共90页3 3根据褶皱在平面图上的长宽比分为(自学)根据褶皱在平面图上的长宽比分为(自学)(1 1)线状褶皱:)线状褶皱:长宽比大于长宽比大于101101的褶皱的褶皱(2 2)短轴褶皱:)短轴褶皱:长宽比介于长宽比介于1011013131之间之间(3 3)等

31、等轴轴褶褶皱皱:长长宽宽比比介介于于11113131之之间间,包包括括穹穹窿窿和和构构造盆地。造盆地。41第41页/共90页(四)褶皱的组合型式(四)褶皱的组合型式(1 1)复背斜)复背斜(anticlinorium)和和复向斜复向斜(syndinorium)复复背背斜斜:总总体体为为一一大大背背斜斜,大大背背斜斜又又由由一一系系列列次次级级小小背背斜斜和小向斜组成;和小向斜组成;每个小褶皱的轴面向核部汇聚每个小褶皱的轴面向核部汇聚。复复向向斜斜:总总体体为为一一大大向向斜斜,大大向向斜斜又又由由一一系系列列次次级级小小背背斜斜和小向斜组成,和小向斜组成,每个小褶皱的轴面向核部汇聚每个小褶皱的

32、轴面向核部汇聚。42第42页/共90页(四)褶皱的组合型式(四)褶皱的组合型式(1 1)复背斜和复向斜)复背斜和复向斜 43第43页/共90页(2 2)隔挡式褶皱和隔槽式褶皱)隔挡式褶皱和隔槽式褶皱 隔挡式:隔挡式:窄背斜、宽向斜;窄背斜、宽向斜;隔槽式:隔槽式:宽背斜、窄向斜宽背斜、窄向斜44第44页/共90页 45第45页/共90页(五)褶皱形成时代的的判断(五)褶皱形成时代的的判断 常采用常采用不整合分析法不整合分析法 褶褶皱皱时时代代为为:不不整整合合面面之之下下最最新新地地层层之之后后,不不整整合合面面之之上上最老地层之前最老地层之前。46第46页/共90页(五)褶皱与矿产的关系(五

33、)褶皱与矿产的关系油气藏油气藏 47第47页/共90页四四 断裂构造断裂构造岩石在破裂变形阶段产生的构造称断裂构造断裂构造它使岩石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遭到破坏,并可使断裂面两侧岩块沿破裂面发生位移。凡破裂两侧的岩石沿破裂面没有发生明显的相对位移,或仅有微量位移的断裂构造称为节理节理若破裂两侧的岩石沿破裂产生了较大和明显的相对位移,则称为断层断层 48第48页/共90页成因分类成因分类原生节理原生节理指在沉积和成岩过程中所产生的节理(泥裂泥裂;柱状节理柱状节理)次生节理次生节理指成岩后所形成的节理,包括非构造节理和构造节理 49第49页/共90页力学分类力学分类张节理张节理岩石在张应力作用下产生的节

34、理。其主要特征是:(1)裂面粗糙不平,发育在砾岩或粗砂岩中的张节理,常绕颗粒表面而过,一般不切穿颗粒。(2)节理产状不稳定,在平面上常蜿曲延伸或呈锯齿状延伸。(3)节理沿走向延伸不远即告消失,但在其旁侧又可出现同一方向的另一条张节理,形成平面上的侧列现象 50第50页/共90页(4)两壁张开,有肉眼可见的节理壁距,有时上部壁距较大呈楔形,向下逐渐消失。(5)节理发育常比较稀疏,节理间距较大,频度较低。(6)尾端常呈树枝状分叉或具杏仁状结环,其分叉方向无规律,结环形状不规则 51第51页/共90页52第52页/共90页剪节理剪节理岩石在剪应力作用下产生的节理。其主要特征是:(1)节理面平直而光滑

35、,发育在砾岩中的剪节理面常穿过砾石。(2)节理产状较为稳定,平面上呈直线延伸 53第53页/共90页(4)两壁紧闭,壁距甚小,有时肉眼只能见到一条缝迹。(5)节理发育比较密集,间距较小,频度较高。(6)节理两侧岩石沿节理面常有微小的位移,致使节理两测岩石出现错开现象,并能在节理面上留下擦痕。(7)尾端变化可分折尾、菱形、分叉54第54页/共90页55第55页/共90页56断层面(带)断层面是一个将岩块或岩石断开成两部分并藉以滑动的破裂面。它的空间位置由其走向、倾向、倾角来确定。断层面往往不是一个平直的、产状稳定的面,沿其走向或倾向均可发生变化,甚至形成曲面。大型断层一般不是一个简单的面,而是由

36、一系列破裂面或次级断层组成的带,即断层(裂)带。断裂带内夹有(或伴生)被搓碎的岩块、岩片及各种断层岩。断层规模越大,则断层带越宽、越复杂,并常呈现分带性。断层面与地面的交线称断层线,即断层的出露线。断层线的形态取决于断层面的产状、地面起伏及断层面的弯曲度 断层线第56页/共90页57断 盘断盘断盘指指断层面两侧沿断层面发生相对位移的岩块。若断面倾斜,位于断面上侧的岩块为上盘,下侧的岩块称下盘如果断面直立,则按断盘相对于断层走向的方位描述,如东盘、北东盘若两盘相对滑动,相对上升盘叫上升盘,相对下降的一盘叫下降盘 第57页/共90页58二、位移(自学)滑 距 断 距 第58页/共90页59滑 距滑

37、距是指断层两盘在断面上的实际位移距离,即错动前的一点在错动后分成的两个对应点之间的实际距离两个对应点之间的真正位移距离称为总滑距 走向滑距:总滑距在断层面走向线上的分量 倾斜滑距:总滑距在断层面倾斜线上的分量 水平滑距:总滑距在水平面上的分量 第59页/共90页60断 距断 距 被错断岩层在断层两盘产状未改变的条件下其对应层之间的相对距离 在不同方位的剖面上,断距值是不同的 在垂直于被错断的岩层走向的剖面上可测得的断距有:第60页/共90页61地层断距:断层两盘上对应层之间的垂直距离 铅直地层断距:断层两盘上对应层之间的铅直距离 水平地层断距:断层两盘上对应层之间的水平距离第61页/共90页6

38、2一、断层的分类(一)断层的几何关系分类 1根据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的关系 走走向向断断层层 倾倾向断层向断层 斜向断层斜向断层 顺层断层顺层断层 2根据断层走向与区域构造线之间的几何关系 纵断层纵断层 横断层横断层 斜断层斜断层第62页/共90页63(二)断层两盘相对运动分类 正断正断层层 逆断层逆断层 平移断层平移断层 顺层断层顺层断层 第63页/共90页64正断层正断层上盘沿断层面相对向下滑动,下盘相上盘沿断层面相对向下滑动,下盘相对向上滑动对向上滑动 倾角一般较陡,大多在45以上,常大于60 在伸展地区浅部的高角度正断层,向深处常呈铲形变缓,最后若干个高角度正断层联合成一个较大规模的低角

39、度正断层,这类断层称为剥离断层剥离断层 中小型正断层带内岩石破碎相对不太强烈,角砾岩中之角砾多带棱角,超碎裂岩较不发育,一般没有强烈挤压形成的复杂小褶皱 第64页/共90页正断层正断层上盘相对下盘向下滑动的断层上盘相对下盘向下滑动的断层上盘下降上盘下降下盘上升下盘上升第65页/共90页66逆断层逆断层上盘沿断层面相对向上滑动,下盘相对向下滑动上盘沿断层面相对向上滑动,下盘相对向下滑动 高角度逆断层和低角度逆断层(45)逆冲断层是位移量很大的低角度逆断层,倾角一般小于30,位移量一般在数km,逆冲断层常常显示出强烈的挤压破碎现象,断层常形成角砾岩、碎粒岩和超碎裂岩等断层岩,以及反映强烈挤压的揉皱

40、和劈理化等现象 第66页/共90页逆断层逆断层断层上盘相对下盘向上滑动的断层。断层上盘相对下盘向上滑动的断层。逆掩断层逆掩断层指断层倾角指断层倾角45的逆断层。的逆断层。上盘上升上盘上升下盘下降下盘下降第67页/共90页68大型逆冲断层的上盘因是从远处推移而来的,故称其为外来岩块(体);下盘则因相对未动而称为原地岩块(体)。具有一定规模的外来岩块称推覆体,又称逆冲岩席。逆冲断层与推覆体共同构成逆冲推覆构造 构造窗飞来峰 第68页/共90页平移断层平移断层水平错动第69页/共90页上盘斜向下降斜向斜向(滑动滑动)断层断层(正平移断层和正平移断层和平移正断层)平移正断层)断断层两盘既不顺断层两盘既

41、不顺断层走向方向也不层走向方向也不顺倾向方向滑动顺倾向方向滑动的断层,位移与的断层,位移与走向和倾向斜交。走向和倾向斜交。因此,总位移在因此,总位移在走向和倾向上有走向和倾向上有两个分量。当平两个分量。当平移分量移分量下降分下降分量称为量称为正平移断正平移断层层;当水平分量;当水平分量下降分量称为下降分量称为平移正断层平移正断层。第70页/共90页上盘斜向上升上盘斜向上升斜向斜向(滑动滑动)断层断层(逆平移断层和逆平移断层和平移逆断层)平移逆断层)断断层两盘既不顺断层两盘既不顺断层走向方向也不层走向方向也不顺倾向方向滑动顺倾向方向滑动的断层,位移与的断层,位移与走向和倾向斜交。走向和倾向斜交。

42、因此,总位移在因此,总位移在走向和倾向上有走向和倾向上有两个分量。当平两个分量。当平移分量移分量上升分上升分量称为量称为逆平移断逆平移断层层;当水平分量;当水平分量上升分量称为上升分量称为平移逆断层平移逆断层。第71页/共90页72顺层断层顺层断层顺层断层是顺着层面、不整合面等先存面滑动的断层。当层间滑动达到一定的规模并具有明显的断层特征时,则形成顺层断层。顺层断层一般顺软弱层发育,断层面与原生面基本一致,很少见切层现象 第72页/共90页73二、断层的组合型式正断层的组合型式正断层的组合型式逆断层的组合型式逆断层的组合型式第73页/共90页74正断层的组合型式正断层的组合型式1阶梯状断层 由

43、若干条产状基本一致的正断层组成,由若干条产状基本一致的正断层组成,各条各条断层上盘依次向同一方向降落,构成阶梯状断断层上盘依次向同一方向降落,构成阶梯状断层层 在区域性抬斜过程中,断盘常沿弧形的断层面在区域性抬斜过程中,断盘常沿弧形的断层面发生一定的旋转而构成阶梯状掀斜断块发生一定的旋转而构成阶梯状掀斜断块 第74页/共90页掀斜式阶梯状断层掀斜式阶梯状断层(箕状构造箕状构造)由若干条产状基本一致的正断层组成,各条断层的上盘依次向同一方向呈整体不均匀翘由若干条产状基本一致的正断层组成,各条断层的上盘依次向同一方向呈整体不均匀翘曲,构成掀斜阶梯状。规模大者控制断陷盆地沉积,地貌上表现为单面山与山

44、谷相间景曲,构成掀斜阶梯状。规模大者控制断陷盆地沉积,地貌上表现为单面山与山谷相间景观。观。第75页/共90页762地堑和地垒地堑和地垒 地堑主要由两条走向基本一致,相向倾斜的正断地堑主要由两条走向基本一致,相向倾斜的正断层组成,两条正断层之间有一个共同的下降盘。层组成,两条正断层之间有一个共同的下降盘。地垒则主要由几条走向基本一致、倾斜方向相反地垒则主要由几条走向基本一致、倾斜方向相反的正断层构成,两条正断层之间有一个共同的早的正断层构成,两条正断层之间有一个共同的早升盘升盘 第76页/共90页地堑地堑 由两条走向基本由两条走向基本一致的相向倾斜的正断层一致的相向倾斜的正断层组成,两条断层之

45、间为共组成,两条断层之间为共同下降盘之组合。也可以同下降盘之组合。也可以是由两条走向基本一致的是由两条走向基本一致的相向倾斜的阶梯状断层组相向倾斜的阶梯状断层组成。成。地堑地堑第77页/共90页地垒地垒 由两条走向基本由两条走向基本一致的反向倾斜的正断层一致的反向倾斜的正断层组成,两条断层之间为共组成,两条断层之间为共同上升盘之组合。也可以同上升盘之组合。也可以是由两条走向基本一致的是由两条走向基本一致的反向倾斜的阶梯状断层组反向倾斜的阶梯状断层组成。地垒组合与地堑组合成。地垒组合与地堑组合正好相反。正好相反。地垒地垒第78页/共90页793环状断层和放射状断层环状断层和放射状断层若干条弧形或

46、半环状断围绕若干条弧形或半环状断围绕着一个中心成同心圆状排列,称环状断层。若干条断层着一个中心成同心圆状排列,称环状断层。若干条断层自一个中心成辐射状排列,即构成放射状断层自一个中心成辐射状排列,即构成放射状断层 4雁列式断层和块断型断层雁列式断层和块断型断层 由若干条呈斜向错列展布由若干条呈斜向错列展布的正断层构成雁列式断层。两组方向不同的大中型正断的正断层构成雁列式断层。两组方向不同的大中型正断层相互切割时,构成方格或菱形断块或方格网式组合,层相互切割时,构成方格或菱形断块或方格网式组合,称为块断型断层称为块断型断层 第79页/共90页80逆断层的组合型式逆断层的组合型式 1叠瓦式逆冲断层

47、叠瓦式逆冲断层由一系列产状相近的逆冲断层上盘依次向上逆冲由一系列产状相近的逆冲断层上盘依次向上逆冲组成,在剖面上构成叠瓦状组成,在剖面上构成叠瓦状常表现为上陡后下缓,成凹向上方的弧形。常表现为上陡后下缓,成凹向上方的弧形。各条断层向下常汇成一条主干断层,其总体呈帚各条断层向下常汇成一条主干断层,其总体呈帚状状 第80页/共90页812对冲式断层和背冲式断层对冲式断层和背冲式断层对冲式断层是由两条相反倾斜、相对逆冲的逆冲断层组对冲式断层是由两条相反倾斜、相对逆冲的逆冲断层组成成 背冲式逆冲断层是由两条或两组相向倾斜的逆冲断层组背冲式逆冲断层是由两条或两组相向倾斜的逆冲断层组成,自一个中心分别向两

48、个相反方向逆冲,一般自背斜成,自一个中心分别向两个相反方向逆冲,一般自背斜核部向外撒开逆冲核部向外撒开逆冲 第81页/共90页82断层的常见识别标志断层的常见识别标志1地层的重复和缺失2断层面和断层带上的标志 断层面上的擦痕和阶步;断层带内的断层角砾岩。3断层两盘的牵引现象4一些地貌标志 断层崖和断层三角面;泉水的串珠状分布。第82页/共90页第四纪活动断层第83页/共90页第四纪活动断层第84页/共90页85第85页/共90页86断层形成时代的确定断层形成时代的确定 不整合分析法:如果一条断层切断了较老的地层,而被较新地层以不整合覆盖,则断层形成于不整合面上覆最老地层沉积前,下伏最新地层沉积

49、后。第86页/共90页地层地层B不整合事件不整合事件岩浆侵入岩浆侵入断裂断裂地层地层A断层形成时代确定断层形成时代确定87第87页/共90页小小 结结 本章主要讲述了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节第一节 构造运动的概念和类型构造运动的概念和类型 第二节构造运动的主要证据第二节构造运动的主要证据 第三节第三节 地质构造地质构造 第四节第四节 地质构造褶皱地质构造褶皱 88第88页/共90页重点掌握重点掌握 1 构造运动的概论及类型构造运动的概论及类型 2 岩层的接触关系及表示方法岩层的接触关系及表示方法 3 岩层的产状要素(含义及表示方法)岩层的产状要素(含义及表示方法)4 褶皱概念、类型、褶皱要素、褶皱形成时间的确定褶皱概念、类型、褶皱要素、褶皱形成时间的确定 5 断层的概念、类型、要素、断层时间的确定断层的概念、类型、要素、断层时间的确定 89第89页/共90页90感谢您的观看。第90页/共90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管理工具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