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带答案解析).pdf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82546462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678.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带答案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最新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带答案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带答案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带答案解析).pdf(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测试卷学校 _ 班级 _ 姓名 _ 成绩 _ 一、单选题1.对人类的起源和进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是直立行走人类的四个种族是在不同的地域经长期自然选择逐渐形成的直立人学会了人工取火,是进化中最关键的阶段人类是由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类人猿进化来的A.B.C.D.2.下列关于人的受精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受精是指精子与卵细胞相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B.正常情况下卵细胞与精子输卵管中完成受精C.在众多的精子中,只有一个能够进入卵细胞并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D.受精完成后,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移动到卵巢发育成胎儿3.在学习完人体生物学知识后

2、,加深了我们对自身的了解。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正常的男性和女性,体细胞中都只有一对性染色体B.青春期,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都是正常现象C.胎儿直接从母体血液获取氧气和营养物质D.正常情况下,人体受精卵形成部位是输卵管4.合理膳食要求:食物多样、谷类为主,我们平时吃的大米饭中含量最多的营养物质是()A.维生素B.蛋白质C.糖类D.脂肪5.有吸收功能的消化道是A.口腔、咽、食道B.咽、食道、胃C.食道、胃、小肠D.胃、小肠、大肠6.均衡膳食指的是()A.早、中、晚餐食物量均等B.喜欢吃的食物多吃,不喜欢吃的食物可以不吃C.能满足人体对热量需求的膳食D.能量摄入和消耗要平衡,各种营养素需要要平

3、衡7.肺炎是由细菌、病毒引起的肺部炎症,细菌、病毒从外界到达肺的“旅程”是()A.鼻咽气管喉支气管肺B.鼻咽支气管喉气管肺C.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D.鼻咽喉支气管气管肺8.全国首张基因“身份证”在四川大学华西法医学院物证教研室诞生。下列细胞不能用于制作“基因身份证”的是A.成熟的红细胞B.白细胞C.肌细胞D.口腔上皮细胞9.如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情况,据图血液由乙丙甲,可以判断甲、乙、丙三种血管分别是()A.小动脉、小静脉、毛细血管B.毛细血管、小动脉、小静脉C.小静脉、小动脉、毛细血管D.小静脉、毛细血管、小动脉10.关于血液循环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体循环和

4、肺循环两条循环途径在心脏处连通在一起B.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构成了完整的循环路线C.在血液循环中,先进行肺循环再进行体循环D.肺循环的路线短,体循环的路线长,范围广11.无偿献血是合格健康公民的义务,危急时刻可以挽救他人的生命,在北京街头我们经常见到献血采血车。下列有关输血与血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B.A 型血的病人可以输入AB型的血C.某些病人因血液中血小板减少,可选择性地输入血小板D.一个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 毫升不会影响健康12.下列关于人体生理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血液中的气体都是由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运输的B.当看近物时,睫状体肌肉收缩,晶

5、状体曲度变小,物像落到视网膜上C.血液流经肾小管毛细血管时通过气体扩散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D.当肋间肌和膈肌舒张时,胸腔容积增大,肺内压降低,气体进入肺,完成吸气13.在进行外科手术时病人通常要通过注射麻醉剂来使他们感觉不到痛。麻醉剂可以消除疼痛,在于麻醉剂阻断了痛觉信号传输,大脑暂时接收不到疼的信号。如果通过静脉注射进入人体,而起到麻醉止痛的效果,参与的系统是A.神经系统、呼吸系统B.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C.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D.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14.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是反射弧在反射弧的模式图(如图)中,表示感受器的是()A.B.C.D.1

6、5.“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低碳生活”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能源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从而降低环境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下列行为不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A.使用一次性木筷,既方便又卫生B.禁止焚烧秸秆利用秸秆生产沼气C.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D.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公交车出行二、填空题16.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时的细胞分裂过程中,_(全部、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因此,染色体数目要_(加倍、保持不变、减半),结合成受精卵后,染色体数目又恢复成_(体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17.能分泌胆汁的器官是_,能最先消化蛋白质的器官是_,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是_。

7、18.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和吸入的空气都要通过_,有的人边吃东西边说笑,吞咽食物时_来不及盖上喉,食物进入 _,就会引起剧烈咳嗽,所以吃饭时不宜大声说笑。19.在校运会中运动员们的一系列活动中,要涉及人体许多系统的功能:比赛前,参赛选手感到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等紧张状态,这主要是在_系统和 _系统的作用下,使得_系统和 _系统加速运转,使全身供氧更充分,也使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顺利排出体外20.在运动场上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奋力拼搏,个个满脸通红、大汗淋漓这体现了皮肤的_和_功能21.在膝跳反射实验中,当你迅速叩击受试者膝盖下面的韧带时,他会出现小腿突然跳起的现象,完成该反射的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位于神经系

8、统的_处,但是该反射活动会受到_控制。22.人体内有八大系统,每个系统都有各自的功能。神经系统主要起调节作用,其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消化系统主要由_和_组成。呼吸系统中发生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在_,幼年时内分泌系统分泌的_不足,会引起侏儒症。三、综合题23.下图表示人体呼吸与营养部分过程示意图,图中A、B、C表示物质,表示过程,请你回答。(1)在 A,B、C 三种物质中,B 物质指的是。(2)从图中可以看出,A、B 物质在肺泡处发生了交换,这时流经此处的血液发生的显著变化是由血变成了血。(3)完成图中 过程的主要场所是。(4)C 物质进入乙细胞后,一部分转化成细胞的组成成分,另一部分可在B 物

9、质的参与下进行,并产生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24.人体是一个多系统构成的统一整体,下图中A.B.C 分别表示某一系统,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营养学家建议人体每天不宜摄入过多的植物油,原因是植物油中含有较多的_,该物质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_,其中含有的消化液有_。(2)过程、表示外界与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中,呼吸肌处于_状态,该过程是通过 _实现的;完成过程后,血液的变化为_。(3)人体内代谢废物对细胞具有一定的毒害性,需及时排出。小明通过生物课了解到,人体主要通过C系统排出废物,物质甲由C系统形成并排出体外,物质甲的形成主要包括_作用和 _作用两个连续过程,物质甲的排出对人

10、体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_(写出一点即可)。(4)若图中组织细胞为腿部肌肉细胞,过程为该细胞提供了_和_,此过程属于血液循环中的 _(选填:体循环或肺循环)。25.下图为人体内某些生理过程示意图解,请据图回答:(1)图中过程1 表示淀粉在肠道内的消化过程,参与该过程的消化液有_。(2)小肠内表面上_的存在,使图中过程2 的面积大大增加,可达200平方米以上。(3)人体内能促进图中过程3 的激素是 _,人在饥饿(餐后 4-5 小时)时,过程 4 将会 _增强或减弱)。(4)图中椭圆内表示肾单位与尿的形成过程,肾单位的结构主要包括_和_ 两部分。(5)若图中B、C、D表示正常人肾单位不同部位的液体,

11、与B处液体相比,D处液体不含葡萄糖的原因是_。(6)C处血液为 _(动脉血或静脉血),最先流回心脏的腔室是_。答案与解析一、单选题1.对人类的起源和进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是直立行走人类的四个种族是在不同的地域经长期自然选择逐渐形成的直立人学会了人工取火,是进化中最关键的阶段人类是由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类人猿进化来的A.B.C.D.【答案】A【解析】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是直立行走,正确;人类四个种族在体质特征上的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生活在不同的地域内经过自然选择作用逐渐形成的,正确;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是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

12、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错误;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错误。2.下列关于人的受精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受精是指精子与卵细胞相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B.正常情况下卵细胞与精子在输卵管中完成受精C.在众多的精子中,只有一个能够进入卵细胞并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D.受精完成后,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移动到卵巢发育成胎儿【答案】D【解析】受精是指精子与卵细胞相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A正确;正常情况下卵细胞与精子在输卵管中完成受精,B正确;在众多的精子中,只有一个能够进入卵细胞并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C正确;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

13、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附着在子宫内膜上,继续进行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D 错误。3.在学习完人体生物学知识后,加深了我们对自身的了解。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正常的男性和女性,体细胞中都只有一对性染色体B.青春期,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都是正常现象C.胎儿直接从母体血液获取氧气和营养物质D.正常情况下,人体受精卵形成部位是输卵管【答案】C【解析】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即人的体细胞中有23 对染色体,其中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A 正确;青春期,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都是正常现象,B 正确;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与母体完成物

14、质交换,C 错误;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内结合形成受精卵,所以正常情况下,人体受精卵形成部位是输卵管,D 正确。4.合理膳食要求:食物多样、谷类为主,我们平时吃的大米饭中含量最多的营养物质是()A.维生素B.蛋白质C.糖类D.脂肪【答案】C【解析】【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合理膳食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全面”是指摄取的营养素种类要齐全;“平衡”是指摄取的各种营养素的量要适合,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详解】A、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

15、用。维生素主要从水果和蔬菜中获得。故A 错误;B、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主要从瘦肉、鱼、奶、蛋、豆类等食物中获得;故B 错误;C、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糖类也是构成细胞的一种成分。食糖、谷类、豆类和根茎类等食物含有糖类最多;故C 正确;D、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同时也参与细胞膜的构建。脂肪主要从猪油、奶油、蛋黄、花生油、芝麻、豆类和硬果类中获得;故D 错误。故选 C。【点睛】知道人体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5.有吸收功能的消化道是A.口腔、咽、食道B.咽、食道、胃C.食道、胃、小肠D.胃、小肠、大肠【答案】D【解析】

16、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自上而下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其中口腔、胃和小肠具有消化功能;胃、小肠和大肠具有吸收功能;咽、食道和肛门既没有消化功能也没有吸收功能,D 正确。6.均衡膳食指的是()A.早、中、晚餐食物量均等B.喜欢吃的食物多吃,不喜欢吃的食物可以不吃C.能满足人体对热量需求的膳食D.能量摄入和消耗要平衡,各种营养素的需要要平衡【答案】D【解析】【详解】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均衡膳食均衡膳食是指每日均衡的吃膳食宝塔中的五类食物,一日三餐,按时进餐,每日早中晚能量比例为:30%.40%.30%解答:解: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营养。“全面”是指摄取的营养

17、素种类要齐全;“平衡”是指摄取的各种营养素的量要适合,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为了做到合理营养,按“平衡膳食宝塔”均衡摄取五类食物,以避免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必须保证每日三餐,按时进餐;在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30%、40%、30%左右。因此,选项D 符合题意。故选 D。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均衡膳食的含义7.肺炎是由细菌、病毒引起的肺部炎症,细菌、病毒从外界到达肺的“旅程”是()A.鼻咽气管喉支气管肺B.鼻咽支气管喉气管肺C.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D.鼻咽喉支气管气管肺【答案】C【解析】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

18、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所以引起肺炎的细菌从空气到达患者肺的“旅程”是:鼻咽 喉气管 支气管 肺,C 正确。8.全国首张基因“身份证”在四川大学华西法医学院物证教研室诞生。下列细胞不能用于制作“基因身份证”的是A.成熟的红细胞B.白细胞C.肌细胞D.口腔上皮细胞【答案】A【解析】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信息不可能取自该细胞,A 正确;白细胞具有细胞核,信息可能取自该细胞,B错误;肌细胞内有细胞核,信息可能取自该细胞,C 错误;口腔上皮细胞内有细胞核,信息可能取自该细胞,D 错误。9.如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情况,据图血液由乙丙甲,可以判断甲、

19、乙、丙三种血管分别是()A.小动脉、小静脉、毛细血管B.毛细血管、小动脉、小静脉C.小静脉、小动脉、毛细血管D.小静脉、毛细血管、小动脉【答案】C【解析】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小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小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由图可知,血液由乙丙甲,故甲是小静脉,乙是小动脉,丙是毛细血管。10.关于血液循环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循环途径在心脏处连通

20、在一起B.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构成了完整循环路线C.在血液循环中,先进行肺循环再进行体循环D.肺循环的路线短,体循环的路线长,范围广【答案】C【解析】人体的血液循环如图:,从图中看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循环途径在心脏处连通在一起,A 正确;体循环和肺循环构成了完整的血液循环路线,B 正确;在血液循环中,肺循环和体循环是同时进行的,C 错误;肺循环的路线短,体循环的路线长、范围广,D 正确。11.无偿献血是合格健康公民的义务,危急时刻可以挽救他人的生命,在北京街头我们经常见到献血采血车。下列有关输血与血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B.A 型血的病人可以输入AB型的血C.某

21、些病人因血液中血小板减少,可选择性地输入血小板D.一个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 毫升不会影响健康【答案】B【解析】为防止献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之间发生凝集反应。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A 正确;A 型血的人可以输A 型血,在没有A 型血的情况下,可以输少量的O 型血,不能输入AB 型血,B 错误;为防止血液浪费,可以有针对性的对病人输入成分血,缺什么,就补什么,血小板减少,可以选择性的输入血小板,C 正确;一个成年人的血量约占体重的7%-8%,一次献血200-300 毫升不会影响健康,D 正确。点睛:输血时,主要是考虑献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之间是否发生凝集反应。12.下列关于

22、人体生理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血液中的气体都是由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运输的B.当看近物时,睫状体肌肉收缩,晶状体曲度变小,物像落到视网膜上C.血液流经肾小管毛细血管时通过气体扩散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D.当肋间肌和膈肌舒张时,胸腔容积增大,肺内压降低,气体进入肺,完成吸气【答案】C【解析】血液中的氧气是由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来运输,二氧化碳主要由血浆运输,而不是血液中的气体都是由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来运输,A 错误;睫状体能够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视近物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的凸度变大,物像落到视网膜上,B 错误;肾小管重吸收作用消耗的氧气是通过扩散作用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C 正

23、确;膈肌舒张,隔顶上升,肺内气体排出,是呼气过程;膈肌收缩,膈顶下降,外界气体进入肺内,是吸气过程,D 错误。13.在进行外科手术时病人通常要通过注射麻醉剂来使他们感觉不到痛。麻醉剂可以消除疼痛,在于麻醉剂阻断了痛觉信号传输,大脑暂时接收不到疼的信号。如果通过静脉注射进入人体,而起到麻醉止痛的效果,参与的系统是A.神经系统、呼吸系统B.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C.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D.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答案】C【解析】给病人手术时,注射的麻醉剂阻断了痛觉信号传输,大脑暂时接收不到疼的信号,这属于神经调节;静脉注射属于血液循环;所以如果通过静脉注射进入人体,而起到麻醉

24、止痛的效果,参与的系统是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14.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是反射弧在反射弧的模式图(如图)中,表示感受器的是()A.B.C.D.【答案】D【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解答时关键是从反射弧的结构图中准确确定反射弧的起始点解答:解: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较强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在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叫神经节,感觉神经元

25、的细胞体在感觉神经上,运动神经元的细胞体在脊髓灰质的前角内。确定方法一是根据:图中上有神经节因此是传入神经,能将神经冲动传至神经中枢;方法二是根据脊髓中央的灰质内(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能接受神经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是神经纤维集中的部位叫白质,位于脊髓内部的周围,面积较大的部位,具有传导功能。因此是感受器。故选 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熟记反射弧的特殊的结构部分15.“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低碳生活”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能源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从而降低环境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下列行为不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A.使用一次性木筷,既方便又卫生B.禁

26、止焚烧秸秆利用秸秆生产沼气C.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D.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公交车出行【答案】A【解析】使用一次性木筷。尽管方便又卫生,但是使用一次性木筷会消耗大量的木材,造成树木的砍伐,这样就不会对二氧化碳进行消耗,故此选项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A 符合题意;禁止焚烧秸秆,利用秸秆生产沼气,故选项符合低碳生活理念,B 不符合题意;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风能、水能和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风力发电其主要特点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并且环保无污染;火力发电主要燃烧煤,不但污染空气,还产生很多废弃物,故此选项符合低碳生活理念,不符合题意;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能减少交通工具的使用,从而

27、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低碳生活理念,D 不符合题意。二、填空题16.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时的细胞分裂过程中,_(全部、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因此,染色体数目要_(加倍、保持不变、减半),结合成受精卵后,染色体数目又恢复成_(体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答案】(1).每对(2).减半(3).体细胞【解析】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都要分开,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不成对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

28、到原来的水平,一对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因此,生殖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一半而且不成对。点睛: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生殖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都要分开,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17.能分泌胆汁的器官是_,能最先消化蛋白质的器官是_,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是_。【答案】肝脏;胃;小肠;肝脏【解析】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是分泌消化液的腺体,包括大消化腺、小消化腺两种,大消化腺包括大唾液腺、肝脏和胰腺;小消化腺则位于消化管壁内有胃腺和肠腺等,能分泌胆汁的器官是肝脏,能最

29、先消化蛋白质的器官是胃,消化吸收的最主要的场所是小肠,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18.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和吸入的空气都要通过_,有的人边吃东西边说笑,吞咽食物时_来不及盖上喉,食物进入 _,就会引起剧烈咳嗽,所以吃饭时不宜大声说笑。【答案】(1).咽(2).会厌软骨(3).气管【解析】鼻子吸入的空气和经咀嚼的食物都会经过咽,之后各走各路,空气会进入气管,食物则会进入食道(气管位于食道的前面),这是由咽喉下方的会厌软骨所决定的,当我们吸气时,会厌软骨静止不动,让空气进入气管;当我们吞咽时,一方面软颚会向后延伸,阻止食物进入气管;另一方面喉的上升,令会厌软骨像门一样,将气管喉覆盖,令食物进入食道,由此可知

30、,在吞咽那一刻,我们呼吸是暂停的,吞咽完毕,软颚、喉会厌软骨迅速恢复原位,于是呼吸可照常进行,所以当吃饭时说笑,若吞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下,会使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19.在校运会中运动员们的一系列活动中,要涉及人体许多系统的功能:比赛前,参赛选手感到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等紧张状态,这主要是在_系统和 _系统的作用下,使得_系统和 _系统加速运转,使全身供氧更充分,也使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顺利排出体外【答案】(1).神经(2).内分泌(3).呼吸(4).循环【解析】当情绪激动时,大脑皮层就会异常兴奋,并通过支配肾上腺的神经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等,这些激素能够促使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等紧

31、张状态,呼吸系统的机能主要是与外界的进行气体交换,呼出二氧化碳,吸进新鲜氧气,循环系统是生物体内的运输系统,它将消化道吸收的营养物质和由肺吸进的氧输送到各组织器官,并将各组织器官的代谢产物通过同样的途径输入血液,经肺、肾排出,所以使氧能够加速运转的是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正是人体八大系统协调配合,使人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能够正常进行,使人体能够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20.在运动场上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奋力拼搏,个个满脸通红、大汗淋漓这体现了皮肤的_和_功能【答案】(1).调节体温(2).排泄【解析】汗液中含有人体代谢所产生的水、无机盐、尿素等,大汗淋漓说明汗液排出多,代谢废物排出得多,而满脸通红说明

32、皮肤温度高,那么,由皮肤直接向外散发的热量就较多,从而在产热多时仍然能保持体温恒定。这体现了皮肤的排泄和调节体温的功能。点睛:皮肤覆盖在人体表面,由表皮和真皮组成,表皮分为角质层和生发层,生发层细胞有很强的分裂能力;真皮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含有大量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以及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毛发、皮脂腺、汗腺、指(趾)甲等是皮肤的附属物。皮肤的功能有保护、分泌和排泄、调节体温、感受外界刺激等。21.在膝跳反射实验中,当你迅速叩击受试者膝盖下面的韧带时,他会出现小腿突然跳起的现象,完成该反射的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位于神经系统的_处,但是该反射活动会受到_控制。【答案】(1).脊髓(2).大

33、脑【解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膝跳反射是生来就有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属于非条件反射。但是受大脑的控制。22.人体内有八大系统,每个系统都有各自的功能。神经系统主要起调节作用,其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消化系统主要由_和_组成。呼吸系统中发生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在_,幼年时内分泌系统分泌的_不足,会引起侏儒症。【答案】(1).反射(2).消化道(3).消化腺(4).肺(5).生长激素【解析】人体八大系统之所以能够有条不紊地行使各自的生理功能,主要是由于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神经调节的节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

34、神经结构是反射弧;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是消化的通道,消化腺能够分泌消化液消化食物;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是呼吸的通道,对空气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人体的垂体能够分泌生长激素,幼年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得巨人症,分泌过少得侏儒症。三、综合题23.下图表示人体呼吸与营养部分过程示意图,图中A、B、C表示物质,表示过程,请你回答。(1)在 A,B、C 三种物质中,B 物质指的是。(2)从图中可以看出,A、B 物质在肺泡处发生了交换,这时流经此处的血液发生的显著变化是由血变成了血。(3)完成图中 过程的主要场所是。(4)C 物质进入乙细胞后,一部分转化成

35、细胞的组成成分,另一部分可在B 物质的参与下进行,并产生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答案】(1)氧气(2)静脉动脉(3)小肠(4)呼吸作用(氧化分解)【解析】B 是由肺泡进入血液的,是氧气,A 是二氧化碳;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肺泡中的气体和血液中的气体进行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内,而肺泡内的氧进入血液里,这样,从右心室射出的暗红色的静脉血,经过肺循环,就变成了鲜红色的动脉血;营养物质进入血液的过程叫做吸收,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有机物进入血液后,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即呼吸作用。24.人体是一个多系统构成的统一整体,下图中A.B.C 分别表示某一系统,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

36、题:(1)营养学家建议人体每天不宜摄入过多的植物油,原因是植物油中含有较多的_,该物质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_,其中含有的消化液有_。(2)过程、表示外界与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中,呼吸肌处于_状态,该过程是通过 _实现的;完成过程后,血液的变化为_。(3)人体内代谢废物对细胞具有一定的毒害性,需及时排出。小明通过生物课了解到,人体主要通过C系统排出废物,物质甲由C系统形成并排出体外,物质甲的形成主要包括_作用和 _作用两个连续过程,物质甲的排出对人体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_(写出一点即可)。(4)若图中组织细胞为腿部肌肉细胞,过程为该细胞提供了_和_,此过程属于血液循环中的 _(选填:体循环或

37、肺循环)。【答案】(1).脂肪(2).小肠(3).肠液、胰液和胆汁(4).收缩(5).呼吸运动(6).静脉血变为动脉血,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7).滤过(8).重吸收(9).排出代谢废物,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10).氧气(11).养料(营养物质)(12).体循环【解析】【分析】图中,A 循环系统,B 消化系统、C 泌尿系统,表示吸气,表示呼气,表示肺泡内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表示血液中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表示血液内氧气扩散进入组织细胞,表示组织细胞内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详解】图示中A 系统为呼吸系统,B 系统为消化系统,C 是泌尿系统。(1)营养学家建

38、议人体每天不宜摄入过多的植物油,原因是植物油中含有较多的脂肪,该物质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其中含有的消化液有肠液、胰液和胆汁。(2)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肺泡中氧气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血液流经肺泡外毛细血管时,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因此,过程、表示外界与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中,呼吸肌处于收缩状态,该过程是通过呼吸实现的;完成过程后,血液的变化为静脉血变为动脉血,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3)尿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

39、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题干中人体主要通过C泌尿系统排出废物,尿液由泌尿系统形成并排出体外,物质甲(尿液)的形成主要包括滤过作用和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过程,尿液的排出对人体具有重要的意义:排出代谢废物,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4)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若图中组织细胞为腿部肌肉细胞,过程为该细胞提供了氧气和营养物质,此过程属于

40、血液循环中的体循环。【点睛】此题的综合性较强,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对于相关的基础知识要熟练掌握,只有基础扎实,才能灵活答题。25.下图为人体内某些生理过程示意图解,请据图回答:(1)图中过程1 表示淀粉在肠道内的消化过程,参与该过程的消化液有_。(2)小肠内表面上_的存在,使图中过程2 的面积大大增加,可达200平方米以上。(3)人体内能促进图中过程3 的激素是 _,人在饥饿(餐后 4-5 小时)时,过程 4 将会 _增强或减弱)。(4)图中椭圆内表示肾单位与尿的形成过程,肾单位的结构主要包括_和_ 两部分。(5)若图中B、C、D表示正常人肾单位不同部位的液体,与B处液体相比,D处液体不含葡

41、萄糖的原因是_。(6)C处血液为 _(动脉血或静脉血),最先流回心脏腔室是 _。【答案】(1).肠液、胰液(2).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3).胰岛素(4).增强(5).肾小体(6).肾小管(7).(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被重新收回到血液(8).静脉血(9).右心房【解析】由图可知:1 代表消化过程,2代表吸收过程,3 代表血糖合成糖原,4 代表糖原分解为血糖;图中 B、C、D表示正常人肾单位不同部位的液体,其中A 是葡萄糖,B 原尿,C 血液、D 尿液。(1)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在口腔中淀粉被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初步分解为麦芽糖,胃内不消化淀粉,再经胃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

42、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因此“图中过程1 表示淀粉在肠道内的消化过程”,参与该过程的消化液有肠液、胰液。(2)小肠内表面上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的存在,“使图中过程2(吸收)的面积大大增加,可达200 平方米以上”。(3)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胰岛素能促进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肝,并在肝细胞内合成糖元;当葡萄糖不足时又能促进糖原分解,因此人体内能促进图中过程3 的激素是胰岛素,人在饥饿(餐后45小时)时,过程4将会增强(增强或减弱)。(4)“图中椭圆内表示肾单位与尿的形成过程”,肾单位的结构主要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肾小体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5)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

43、、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滤过到肾小囊腔中形成B 原尿;当 B 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部分无机盐等被重新吸收进入毛细血管的血液中,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D 尿液。因此“若图中B、C、D 表示正常人肾单位不同部位的液体,与B 处液体相比”,D 处液体不含葡萄糖的原因是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被肾小管重吸收回到血液。(6)血液流经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与肾小管的细胞进行了物质交换,血液中的氧气和养料进入肾小管的细胞,肾小管的细胞分解有机物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因此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所以 C处血液为静脉血(动脉血或静脉血),经肾静脉、下腔静脉流到右心房,因此最先流回心脏的腔室右心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