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检测试卷》(带答案).pdf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77435983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PDF 页数:26 大小:430.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检测试卷》(带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检测试卷》(带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检测试卷》(带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检测试卷》(带答案).pdf(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 教 版 生 物 七 年 级 下 学 期期末测试卷学校 _ 班级 _ 姓名 _ 成绩 _ 一、选择题1.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共同祖先是()A.黑猩猩B.大猩猩C.长臂猿D.森林古猿2.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时,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是通过()A.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B.胎膜C.胎盘D.子宫内膜3.与男生和女生青春期声音发生变化有关的器官是()A.睾丸和卵巢B.大脑和肺C.肺和心脏D.大脑和喉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消化腺的是()A.唾液腺B.胆囊C.肝脏D.胰腺5.人体所需的能量大部分来自于食物中的()A.糖类B.脂肪C.维生素D.蛋白质6.小明的妈妈一直注意给他加喂钙粉,可医生还是诊断小明缺钙,原

2、因是在服用钙粉时,没有补充()A.维生素 A B.维生素 B C.维生素 C D.维生素 D 7.下列各项中都属于消化道的器官是()A.肝脏、胃、小肠B.食道、胃、大肠C.口腔、小肠、胰腺D.唾液腺、口腔、咽8.对蛋白质、脂肪、糖类都能起到消化作用的消化液是()A.唾液B.胃液C.胆汁D.胰液和肠液9.常吃“五谷杂粮”有益身体健康的原因()A.容易消化,便于吸收B.色香味俱全C.含农药少D.营养丰富,为人体提供全面营养10.下列各项试图论述用鼻呼吸的优点,但有一项不正确,应该是:A.鼻粘膜内的嗅细胞可以感受气味的刺激B.鼻粘膜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冷空气C.鼻毛能阻挡吸入的空气里的尘

3、埃D.鼻粘膜分泌粘液可以清洁湿润吸入的气体11.同学们一定知道,冬天若教室里长时间不开窗,很多同学都会感到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这是因为教室里()A.二氧化碳浓度增高、缺氧B.温度太高C.氧气浓度太高D.病毒、细菌太多12.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白细胞内有细胞核,细胞体积较大B.血小板不易看到C.成熟的红细胞内无细胞核,细胞呈两面凹的圆盘状D.白细胞数量最多13.动脉血指的是A.含养料丰富的血液B.含氧较少的血液C.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液D.含氧丰富,颜色暗红的血液14.保证人体内的血液能按一定方向循环流动的因素是()A.房室瓣B.动脉瓣C.静脉瓣D.以上

4、三项都是15.动脉出血比静脉出血危险,原因是动脉血()A.含养料和氧气多B.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大,血流快C.含有白细胞多D.不含二氧化碳16.下列关于心脏与血管的叙述,正确的是一项是()A.动脉搏动与心脏跳动具有一致性B.静脉和毛细血管都有搏动性C.毛细血管的血液方向是从静脉到动脉D.心脏由肌肉组成17.一个人的血量占体重的7%8%,一个体重为50 千克的健康成年人,若一次失血1400 毫升,其结果是()A.对身体毫无影响B.对健康有影响,但可很快恢复C.并不影响健康,可以很快恢复D.危及生命18.短时间大量饮水的健康成年人,尿量会增多,这是因为()A.喝入的水直接流入膀胱B.血液流动加快,

5、肾脏产生尿加快C.肾脏负荷增大,肾功能发生障碍D.人体能调节体内水的平衡,排出多余的水19.如图是人眼的图片,有关标注正确的是()A.1 瞳孔B.2 巩膜C.3 视网膜D.3 角膜20.保护好眼睛和耳有利于青少年准确地获取信息,下列有关眼和耳的叙述错误的是()A.近视眼可以配带凹透镜加以矫正B.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C.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D.人的视觉是在视网膜形成的21.神经系统中枢部分指的是()A.脑和脊髓B.大脑皮层C.脑神经和脊神经D.大脑、小脑、脑干22.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位于()A.脑B.大脑C.大脑皮层D.脊髓23.某人喝醉了酒,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说明酒精麻痹了脑哪一

6、个部位()A.大脑B.小脑C.脑干D.脑神经24.如图所示结构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该结构是()A.大脑B.小脑C.脊髓D.神经元25.面对一条神经的描述正确的是()A.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B.神经元的凸起叫神经C.神经系统的链状结构叫神经D.一条神经纤维就是一条神经26.下列现象是属于人所特有的是()A.缩手反应B.眨眼反射C.膝跳反射D.谈虎色变27.下列不属于内分泌腺的是A.垂体B.甲状腺C.肾上腺D.唾液腺28.某青蛙养殖厂为了缩短蝌蚪发育为成蛙的周期,常给蝌蚪喂食含有某种激素的饲料“某种激素”是指()A.甲状腺激素B.生长激素C.性激素D.胰岛素29.导致酸雨的

7、主要原因是()A.空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B.空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硫C.空气中大量的一氧化碳D.空气中大量的烟尘30.在西部大开发中,我国政府大力推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发展旅游业B.改善生态环境C.发展畜牧业D.增加木材产量二、判断题31.古人类在群体生活中逐渐产生了语言,在劳动过程中大脑的语言中枢日益完善,丰富的语言,使他们相互之间能更好地交流与合作。32.脂肪、淀粉、蛋白质和维生素都必须分解为小分子物质后,才能在小肠被吸收。33.良好的饮食习惯与合理均衡的营养能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34.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35.将 10 毫升血液放入盛有少量

8、抗凝剂的试管中,静置一段时间以后,在上、下两部分的交界处呈白色的白细胞和血小板。36.李红患急性肺炎住院,推测其血常规化验单中测定值偏高的是血红蛋白。37.医生在对小刚进行抽血化验时,是从他前臂的某条“青筋”中抽取血液的。该“青筋”属于的血管类型是()A.动脉B.静脉C.毛细血管D.淋巴管38.为了充分利用时间,可以边走路边看书(判断对错)39.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当分泌不足时会使人患糖尿病。40.PM2.5是造成雾霾的主要因素,PM2.5吸入人体后,不会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三、识图、分析、回答41.如图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在消化道中各器官(依次用A,B,C,D,E表示)被消化的程度,请回

9、答问题:(1)据图,X在A 处首先开始被消化,原因是A中具有可以消化X的消化酶唾液_(2)观察如图,Y在 C处第二个开始被消化,可知物质Y是_,判断的依据C 是消化道中的 _Z是食物中的 _(3)三种物质均可在D处被消化和吸收,D器官与此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是:小肠很长(请继续在下、处完成填词)有许多 _(“环形”或“纵行”)皱襞和小肠_;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_;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_(“一层”或“多层”)上皮细胞构成(4)胆汁也是一种消化液,胆汁对脂肪的消化起什么作用呢?如表是某校研究性生物课外兴趣小组的探究设计后的实验过程,请回答:试管编号加原料设置平行实验设置平行实验无关变量观察

10、到的现象1 花生油 5 毫升加入 5 毫升胆汁充分搅拌后放入37温水中10分钟花生油呈现乳状2 花生油 5 毫升加入 5 毫升蒸馏水花生油和水出现了明显的分层胆汁与其它消化液相比不含_;胆汁对脂肪的消化有_(“分解”或“乳化”)作用42.如图是呼吸与吞咽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呼吸时,外界空气由1_ 经3_ 通过6_ _肺(2)_是呼吸道和消化道共同的通道(3)边说边笑边吃东西,食物容易误入气管,其原因是吃饭时说笑,容易造成4_ 没能盖住_,使食物误入气管(4)有些误入气管的食团即可引发剧烈咳嗽,使胸廓_(“扩大”或“缩小”),肺内气压升高瞬间呼出气流将食团冲回咽腔,食团进入5_(5)痰生

11、成的部位是_ A.鼻腔黏膜B.喉腔侧壁C.气管和支气管黏膜D.食道黏膜43.下列两图中,甲图是人体心脏剖面图,乙图是人体某组织处血管示意图,回答:(1)甲图中表示右心室的是_(填图中字母),它发出的血管是_,它与同侧的心房之间具有_瓣,该瓣膜的作用是防止血液_。(2)乙图中表示毛细血管的是_(填图中数字),这种血管管壁最薄、管腔最小,只能允许血细胞中的_单行通过,毛细血管内血流速度_(“最慢”或“最快”),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进行 _。(3)若乙图中血管与甲图的血管相连,通过_(“体循环”或“肺循环”),则血管内流_血。44.三种液体(原尿、尿液、血浆)中各主要成分的含量,请根据表

12、回答:成分种类尿素尿酸葡萄糖无机盐蛋白质A 0.03 0.004 0.10 0.90 0 B 1.8 0.05 0 0.89 0 C 0.03 0.004 0.10 0.90 8.0(1)指出样品A、B、C三种液体分别 _、_、_(2)A与 C相比,A中不含有 _,这是由于 _的作用 B与 A相比,B中不含有 _,这是由于 _的作用由肾脏流出的血液中尿素的含量减少了,_气体增多了。(3)一个人的尿量比正常人增加了数倍,他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_ A肾小球 B 肾小囊 C 肾小体 D 肾小管(4)患尿毒症的人定期去医院做肾透析,透析相当于人体内生理活动中_ A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B肾小管的分泌作用C

13、汗腺的排汗作用D肾小球的过滤作用45.如图为神经调节的反射弧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此图表示人看到话梅分泌唾液的反射,则此反射的感受器位于眼球的A _上,B 代表的结构是_,C代表的结构是大脑皮层的_(2)若此图表示人听到铃声走进教室的反射,则此反射的感受器在耳结构中的A _内,B 代表的结构是 _,C 代表的结构是大脑皮层的_(3)若此图表示手偶然碰到火立即缩手的反射,则此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C _内的缩手反射中枢,D代表的结构是 _,E代表的结构是_(4)在上述的反射弧结构中,B、C、D、E 所接受的刺激一般都是_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共同祖先是()A.黑猩猩B.

14、大猩猩C.长臂猿D.森林古猿【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在距今1200 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考点: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2.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时,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是通过()A.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B.胎膜C.胎盘D.子宫内膜【答案】C【解析】此题可用排除法来做,因为胎儿要从母体获得营养,必须是通过一种联系胎儿和母体的结构,而A 是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不是连接二者的结构。B 是由胚

15、胎的组织发育而来的,只对胎儿有保护作用。D 是子宫的一部分,也不是联系胎儿与母体的结构。而C 是胚胎进入子宫后,由胚胎的部分组织和子宫内膜的部分组织共同形成的,是联系二者的桥梁,符合题意。3.与男生和女生青春期声音发生变化有关的器官是()A.睾丸和卵巢B.大脑和肺C.肺和心脏D.大脑和喉【答案】A【解析】男孩女孩进入青春期后,体形发生了明显变化,第二性征变化明显:男孩肩膀变宽,长出胡须,声带变宽,声音低沉,长出腋毛和阴毛,喉结突出,女孩声音变细,变尖,胸部鼓起,乳房发育逐渐成熟,这些变化与男孩的睾丸和女孩的卵巢有关,A 正确。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消化腺的是()A.唾液腺B.胆囊C.肝脏D.胰

16、腺【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人体的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和胰腺。胆囊储存胆汁,不属于消化腺。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各种消化腺的位置和功能5.人体所需的能量大部分来自于食物中的()A.糖类B.脂肪C.维生素D.蛋白质【答案】A【解析】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70%以上的能量是由糖类提供的。6.小明的妈妈一直注意给他加喂钙粉,可医生还是诊断小明缺钙,原因是在服用钙粉时,没有补充()A.维生素 AB.维生素 BC.维生素 CD.维生素 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维生素D 能够促进鈣、磷的吸收。题中小莉缺钙,加服了钙片却还是缺钙,说明了不能吸收钙,应该是缺少维生素D。考点:人体需要的主要

17、营养物质。7.下列各项中都属于消化道的器官是()A.肝脏、胃、小肠B.食道、胃、大肠C.口腔、小肠、胰腺D.唾液腺、口腔、咽【答案】B【解析】【分析】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消化道可分为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和胰腺,据此解答本题。【详解】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消化道可分为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和胰腺。肝脏属于消化腺,胃和小肠属于消化道,故A 不符合题意;食道、胃、大肠属于消化道器官,故 B符合题意;胰腺属于消化腺,口腔和小肠属于消化道,故C不符合题意;唾液腺属于消化

18、腺,口腔和咽属于消化道,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8.对蛋白质、脂肪、糖类都能起到消化作用的消化液是()A.唾液B.胃液C.胆汁D.胰液和肠液【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能够消化脂肪、蛋白质和糖类的消化液必须含有多种消化酶。唾液里面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对糖类进行初步的化学性消化,将糖类初步消化成麦芽糖。胃液里面含有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进行化学性消化,对脂肪和糖类不能消化;胆汁是由肝脏分泌的,里面不含消化酶,但能够乳化脂肪,将较大的脂肪颗粒乳化为脂肪微粒,增大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对脂肪进行物理性消化对糖类和蛋白质不能消化;肠液、胰液分泌的消化液含多种消化

19、酶,能对糖类和蛋白质、脂肪进行化学性消化。故 A、B、C 错误,D 正确,故选D。考点:各种消化腺的位置和功能9.常吃“五谷杂粮”有益身体健康的原因()A.容易消化,便于吸收B.色香味俱全C.含农药少D.营养丰富,为人体提供全面营养【答案】D【解析】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是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五谷杂粮”中含有人体提供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营养丰富,为人体提供全面营养,有利于身体健康,故D 符合题意。10.下列各项试图论述用鼻呼吸的优点,但有一项不正确,应该是:A.鼻粘膜内嗅细胞可以感受气味的刺激B.鼻粘膜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冷空气C.鼻毛能

20、阻挡吸入空气里的尘埃D.鼻粘膜分泌粘液可以清洁湿润吸入的气体【答案】A【解析】鼻粘膜内的嗅细胞可以感受气味的刺激是与嗅觉的形成有关,与呼吸无关。11.同学们一定知道,冬天若教室里长时间不开窗,很多同学都会感到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这是因为教室里()A.二氧化碳浓度增高、缺氧B.温度太高C.氧气浓度太高D.病毒、细菌太多【答案】A【解析】【分析】呼吸作用是指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可见呼吸作用是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详解】呼吸作用是指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可见呼吸作用是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教室若长时间不开

21、门窗,学生们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教室的氧气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使教室内缺氧,就会使人感觉精力不集中,甚至头晕等。故选:A。【点睛】理解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及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2.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白细胞内有细胞核,细胞体积较大B.血小板不易看到C.成熟的红细胞内无细胞核,细胞呈两面凹的圆盘状D.白细胞数量最多【答案】D【解析】分析】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最多的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没有细胞核的是红细胞;数量最少的、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的是白细胞;血小板的个体最小,因而在显微镜下不易观察到的是血小

22、板。【详解】白细胞呈圆球状,有细胞核,体积较大,A 正确;因为血小板个体小,普通显微镜下很难观察的到,B 正确;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C 正确;在显微镜下,我们看见最多的是红细胞,最少的是白细胞,D 错误。【点睛】观察血涂片,血细胞的组成。13.动脉血指的是A.含养料丰富的血液B.含氧较少的血液C.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液D.含氧丰富,颜色暗红的血液【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动脉血是指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液;含氧较少,含二氧化碳丰富,颜色暗红的血液是静脉血。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动脉血的概念,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4.保证人体内的血

23、液能按一定方向循环流动的因素是()A.房室瓣B.动脉瓣C.静脉瓣D.以上三项都是【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具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具有动脉瓣,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人体四肢静脉的血管里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考点:心脏的结构;血管的结构、功能和保健。15.动脉出血比静脉出血危险,原因是动脉血()A.含养料和氧气多B.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大,血流快C.含有的白细胞多D.不含二氧化碳【答案】B【解析】动脉内血压高,血液流动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

24、力大,血流速度快,动脉出血,颜色鲜红,呈喷射状;静脉内血压较低,血液流动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小,血液流动较慢静脉出血,颜色暗红,缓慢流出,因此动脉出血比静脉出血严重。16.下列关于心脏与血管的叙述,正确的是一项是()A.动脉搏动与心脏跳动具有一致性B.静脉和毛细血管都有搏动性C.毛细血管的血液方向是从静脉到动脉D.心脏由肌肉组成【答案】A【解析】心率指的是心脏一分钟跳动的次数,正常成年人的心率指的是60100 次每分脉搏指的是动脉的搏动,是由心跳引起的,可以在桡动脉处测得正常人的脉搏和心跳是一致的,故符合题意;毛细血管由一层细胞组成,口径很小,血液流动最慢,几乎没有脉搏,静脉血液流动较慢,脉搏

25、非常弱,故不符合题意;血液总是从动脉到毛细血管,在到静脉,故不符合题意;心脏是一个器官,由四种组织构成,不仅仅是肌肉组织,如,神经组织,结缔组织等,故不符合题意。17.一个人的血量占体重的7%8%,一个体重为50 千克的健康成年人,若一次失血1400 毫升,其结果是()A.对身体毫无影响B.对健康有影响,但可很快恢复C.并不影响健康,可以很快恢复D.危及生命【答案】D【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人体内的血量以及失血知识,据此解答。【详解】成年人血量约为体重的7 8%,正常的血量,是人体正常代谢活动的基础,失血超过30%,即超过 12001500 毫升,由于血量不足于维持正常的血容量和血压,会危

26、及生命;失血不超过血量的10%,即400毫升,人体将储备血液动员出来参加循环,其丧失的成分,也会短时间内得到补充恢复正常。水分和无机盐在2 个小时内一般能恢复正常,血浆蛋白的浓度一般在一天左右可以恢复正常,红细胞则在一个月内(大约二周)恢复正常。可见D 符合题意。【点睛】本题是一道基础考查题,对于人体的血量以及失血等基础知识应当牢记。18.短时间大量饮水的健康成年人,尿量会增多,这是因为()A.喝入的水直接流入膀胱B.血液流动加快,肾脏产生尿加快C.肾脏负荷增大,肾功能发生障碍D.人体能调节体内水的平衡,排出多余的水【答案】D【解析】人体排出尿液,不但有利于体内的废物随着尿液及时的排出体外,而

27、且能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短时间大量饮水的健康成年人,多余的水分会随尿排出,以调节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含量平衡。19.如图是人眼的图片,有关标注正确的是()A.1 瞳孔B.2 巩膜C.3 视网膜D.3 角膜【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图中的1 是瞳孔,2 是虹膜,3 是巩膜,故选A。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眼球的结构。20.保护好眼睛和耳有利于青少年准确地获取信息,下列有关眼和耳的叙述错误的是()A.近视眼可以配带凹透镜加以矫正B.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C.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D.人的视觉是在视网膜形成的【答案】D【解析】【分析】近视眼是因为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去

28、度过大,可以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详解】近视眼是因为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去度过大,可以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故A不符合题意;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可以把振动转化为神经冲动,故B 不符合题意;人眼通过睫状体调节晶状体曲度的大小就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故C 不符合题意;人的视觉是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的,视网膜是视觉形成的感受器所在的部位,

29、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耳的结构和听觉形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眼球的结构和耳的结构特点。21.神经系统中枢部分指的是()A.脑和脊髓B.大脑皮层C.脑神经和脊神经D.大脑、小脑、脑干【答案】A【解析】神经系统的组成为:可见,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包括脑和脊髓。22.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位于()A.脑B.大脑C.大脑皮层D.脊髓【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大脑包括端脑和间脑,端脑包括左右大脑半球,端脑是脊椎动物脑的高级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由左右两半球组成,在人类为脑的最大部分,是控制运动、产生感觉及实现高级脑功能的高级神经中枢,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

30、,称为大脑皮层,大脑皮层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考点:脊髓和脑的结构及其功能。23.某人喝醉了酒,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说明酒精麻痹了脑的哪一个部位()A.大脑B.小脑C.脑干D.脑神经【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其表层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

31、;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上端与脑相连,下端与第一腰椎下缘平齐,脊髓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综上所述,人喝醉了酒,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这是由于酒精麻痹了小脑。故选 B。【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的是脊髓和脑的结构及其功能,难度中等,属于了解层次。24.如图所示结构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该结构是()A.大脑B.小脑C.脊髓D.神经元【答案】D【解析】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

32、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神经元的功能是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和传导兴奋。25.面对一条神经的描述正确的是()A.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B.神经元的凸起叫神经C.神经系统的链状结构叫神经D.一条神经纤维就是一条神经【答案】A【解析】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神经元的功

33、能是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和传导兴奋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就构成一条神经,A 正确。26.下列现象是属于人所特有的是()A.缩手反应B.眨眼反射C.膝跳反射D.谈虎色变【答案】D【解析】缩手反射、眨眼反射、膝跳反射,都是具体条件刺激的简单反射,人和动物共有,ABC 不正确;谈虎色变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形成的人类特有的反射,D 正确。27.下列不属于内分泌腺的是A.垂体B.甲状腺C.肾上腺D.唾液腺【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人体内的主要内分泌腺,人体内的腺体包括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分析解答。【详解】人体内有许多腺体,其中有些腺体没有导管,它们的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

34、,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这类腺体叫做内分泌腺,如垂体、甲状腺、胸腺、胰岛、肾上腺、性腺(睾丸和卵巢)等;有些腺体如汗腺、唾液腺、肝脏等,它们的分泌物可以通过导管排出去,这类腺体叫做外分泌腺。【点睛】关键是区分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并掌握主要的分泌腺和外分泌腺。28.某青蛙养殖厂为了缩短蝌蚪发育为成蛙的周期,常给蝌蚪喂食含有某种激素的饲料“某种激素”是指()A.甲状腺激素B.生长激素C.性激素D.胰岛素【答案】A【解析】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故A 符合题意;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有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故B 不符合题意;性激素的作用是促进性器官

35、发育,维持其成熟状态;促进第二性征出现;激发性欲,维持性功能;故C 不符合题意;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血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等,故D 不符合题意。29.导致酸雨的主要原因是()A.空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B.空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硫C.空气中大量的一氧化碳D.空气中大量的烟尘【答案】B【解析】酸雨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含硫量高的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燃烧后产生的含有二氧化硫等的气体,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形成硫酸或亚硫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B 正确。30.在西部大开发中,我国政府大力推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

36、发展旅游业B.改善生态环境C.发展畜牧业D.增加木材产量【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我国西部地区自然环境先天不足,生态脆弱,受到人为破坏以后,原始植被很难恢复,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与沙漠化。目前水土流失与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大,不但严重地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也危及全国环境建设。为此,国家决定在不适于发展农业的地区,如黄土高原区、西部山区的坡度大于25 度以上的坡耕地,一律要退耕还草、还林。林区以及广大草原地区,已经开垦的农田,必须退耕,适于发展林业的植树,适于发展牧业的种草,使那里生态环境得到恢复。鼓励居民改善自己居住地的生态环境,为发展经济创造环境条件。这一举措是通过改变

37、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类型与方式,初步达到了保护生态和提高农牧民生产与生活水平的双重目的。最根本的目的是改善大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维护大西北地区的生态平衡。故选项B 符合题意。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植物在环境中的作用,以及和人类生存的关系。二、判断题31.古人类在群体生活中逐渐产生了语言,在劳动过程中大脑的语言中枢日益完善,丰富的语言,使他们相互之间能更好地交流与合作。【答案】对【解析】在距今约1000 万年 2 000万年前,古猿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森林里,像现在的黑猩猩那样,过着以树栖为主的生活 后来随着气候转变,大片的森林变成了稀树草原,使古猿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古猿的适应环境

38、的能力有差异,从而产生了分化,大部分古猿灭绝了;有一部分古猿从森林边缘退向深处,继续过着树栖生活,逐渐演化成了现代的类人猿,下到地面生活的那一部分森林古猿,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逐渐能够直立行走,一代一代地向着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上肢解放出来,臂和手逐渐变得灵巧,能使用和制造工具,久而久之,人类祖先的双手变得越来越灵巧,他们用火烤制食物,从而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大脑的发育,大脑越来越发达由于制造和使用工具,使古人类的大脑更加发达,四肢更加灵活,在这个过程中,它们还产生了语言和意识,逐渐形成了社会,就这样,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古猿逐渐进化成人类,故此题说法正确。32.脂肪、淀粉

39、、蛋白质和维生素都必须分解为小分子物质后,才能在小肠被吸收。【答案】错【解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淀粉、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脂肪、淀粉、蛋白质都必须分解为小分子物质后,才能在小肠被吸收,而维生素可以直接吸收利用,题干说法错误。33.良好的饮食习惯与合理均衡的营养能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答案】对【解析】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必须保证每日三餐,按时进餐在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 30%、40%、30%左右,良好的饮食习惯与合理均衡的营养能够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故题干说法正确。34.呼吸道

40、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答案】对【解析】试题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呼吸道能阻挡灰尘,使空气清洁,但不能清除空气中的所有的有害物质,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流感病毒仍然可以由呼吸道进入人体使人患病。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较易,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呼吸道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

41、空气的作用,但其处理能力是有限的。35.将 10 毫升血液放入盛有少量抗凝剂的试管中,静置一段时间以后,在上、下两部分的交界处呈白色的白细胞和血小板。【答案】对【解析】如图:新鲜的血液放入抗凝剂后,由于比重不同,会出现分层现象,分为三层,上面是淡黄色半透明的血浆,中间有一层白的,是白细胞和血小板,最下面是暗红色的红细胞,题干说法正确。36.李红患急性肺炎住院,推测其血常规化验单中测定值偏高的是血红蛋白。【答案】错【解析】血常规化验单中有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的数量,白细胞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如果身体的某个部位发炎,白细胞的数目就会大大增加去吞噬发炎部位的病菌,因此,当患者发

42、展为严重的肺炎时,其血常规化验单测定值中最可能偏高的是白细胞,题干说法错误。37.医生在对小刚进行抽血化验时,是从他前臂的某条“青筋”中抽取血液的。该“青筋”属于的血管类型是()A.动脉B.静脉C.毛细血管D.淋巴管【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血管的功能不同可以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类。动脉一般埋藏在身体较深的部位,不易从体表中看到,静脉有的埋藏较深,有的埋藏较浅,在体表容易看到,呈“青色”,俗称“青筋”。【详解】动脉一般埋藏在身体较深的部位,不易从体表中看到,A错误;静脉有的埋藏较深,有的埋藏较浅,在体表容易看到,呈“青色”,俗称“青筋”,B正确;毛细血管分布较广,数量最多,壁最薄,只

43、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C错误;淋巴管由毛细淋巴管汇合而成,其形态结构与静脉相似,但管径较细,管壁较薄,瓣膜较多且发达,外形呈串珠状,D错误。故选B。【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知道血管的有关知识,静脉内血流速度较慢、压力较小,是静脉滴注以及抽血等所用的血管。38.为了充分利用时间,可以边走路边看书(判断对错)【答案】错【解析】三要:读书写字的姿势要正确;看书写字40 分钟后要到室外活动或向远处眺望一会儿;要认真做眼保健操,所按穴位要准确;五不看:不要在暗弱光线下和直射的阳光下看书写字;不要躺在床上、在公共汽车上或走路时看书;不要看字体过小、字行过密、字迹印刷不清的读物;

44、做作业不要用淡色铅笔;看电视时间不要太久。因此看书一段时间后向远处眺望几分钟,可以使眼睛放松,有利于预防近视眼。边走路边看书既不利于眼睛健康,又不安全,题干说法错误。点睛: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五不看、三个一,有效地预防了近视眼的发生。39.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当分泌不足时会使人患糖尿病。【答案】对【解析】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因为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说法正确。40.PM2.5是造成雾霾的主要因素,PM2.5吸入人体后,不会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答案】错【解析】PM2.5 是粒径在2.5 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直径相当

45、于人类头发的1/10 大小,不易被阻挡 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说法错误。三、识图、分析、回答41.如图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在消化道中各器官(依次用A,B,C,D,E表示)被消化的程度,请回答问题:(1)据图,X在A 处首先开始被消化,原因是A中具有可以消化X的消化酶唾液_(2)观察如图,Y在 C处第二个开始被消化,可知物质Y是_,判断的依据C 是消化道中的 _Z是食物中的 _(3)三种物质均可在D处被消化和吸收,D器官与此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是:小肠很长(请继续在下、处完成填词)有许多 _(“环形”或“纵行”)皱襞和小肠_

46、;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_;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_(“一层”或“多层”)上皮细胞构成(4)胆汁也是一种消化液,胆汁对脂肪的消化起什么作用呢?如表是某校研究性生物课外兴趣小组的探究设计后的实验过程,请回答:试管编号加原料设置平行实验设置平行实验无关变量观察到的现象1 花生油 5 毫升加入 5 毫升胆汁充分搅拌后放入37温水中10分钟花生油呈现乳状2 花生油 5 毫升加入 5 毫升蒸馏水花生油和水出现了明显的分层胆汁与其它消化液相比不含_;胆汁对脂肪的消化有_(“分解”或“乳化”)作用【答案】(1).淀粉酶(2).蛋白质(3).胃(4).脂肪(5).环形(6).绒毛(7).毛细血管(8)

47、.一层(9).消化酶(10).乳化【解析】(1)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图中曲线X 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2)Y 在 C 处第二个开始被消化,可知物质Y 是蛋白质,蛋白质的消化适于C 胃,Z 脂肪的消化在小肠内进行,最终消化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3)小肠的结构与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功能相适应:小肠长约5 6 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

48、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4)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42.如图是呼吸与吞咽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呼吸时,外界空气由1 _经3 _通过 6 _肺(2)_是呼吸道和消化道共同的通道(3)边说边笑边吃东西,食物容易误入气管,其原因是吃饭时说笑,容易造成4 _没能盖住_,使食物误入气管(4)有些误入气管的食团即可引发剧烈咳嗽,使胸廓_(“扩大”或“缩小”),肺内气压升高瞬间呼出气流将食团冲回咽腔

49、,食团进入5 _(5)痰生成的部位是_A.鼻腔黏膜B.喉腔侧壁C.气管和支气管黏膜D.食道黏膜【答案】(1).鼻腔(2).咽(3).气管(4).支气管(5).咽(6).会厌软骨(7).喉口(8).缩小(9).食道(10).C【解析】(1)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外界的空气进入肺依次经过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最后进入肺,在肺里完成气体交换;(2)咽是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共同通道;(3)鼻子吸入的空气和经咀嚼的食物都会经过咽,之后各走各路,空气会进入气管,食物则会进入食道(气管位于食道的前面),这是由咽喉下方的会厌软骨所决定的当我们吸

50、气时,会厌软骨静止不动,让空气进入气管;当我们吞咽时,一方面软颚会向后延伸,阻止食物进入气管;另一方面喉的上升,令会厌软骨像门一样,将气管喉覆盖,令食物进入食道;(4)剧烈咳嗽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使胸廓缩小,肺内气压升高,使呼出气流将食团冲向咽腔,食团进入5食道;(5),气管和支气管的表面的黏膜上有腺细胞和纤毛,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纤毛的摆动可将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因此痰生成的部位是气管和支气管黏膜。43.下列两图中,甲图是人体心脏剖面图,乙图是人体某组织处血管示意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