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史(精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戏曲史(精品).ppt(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国戏曲史一 中国戏曲艺术的民族特色与基本特征 中国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和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列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戏剧。起源:远古时代敬神娱神的戏剧化宗教仪式;汉代民间百戏技艺;唐代歌舞戏与参军戏;宋代宋杂剧、金院本;元代元杂剧,是中国戏曲成熟的标志。中国戏曲以鲜明的民族形式来表现中国人的生活世界,反映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与特征。(一)中国戏曲是高度综合性的艺术 中国戏曲集文学、音乐、美术、舞蹈于一身,是世界剧坛上综合化程度最高、构成要素最为复杂的古老戏剧样式。集唱、念、做、打于一身,全面运用歌、舞、说、表等艺术表现手法,充分利用舞台手段,表现时空
2、的更替和气氛的变化。(二)中国戏曲的虚拟性原则 西方戏剧的美学基础是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形成了西方写实戏剧的艺术体系。中国戏曲学家认为,戏是生活的虚拟,是对生活的艺术体现,因而虚拟性便成为中国戏曲反映生活的基本手法。(三)中国戏曲表现形式的程式化 中国戏曲的虚拟性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它要受到程式的制约和规范。何为程式?程是标准的意思,就戏曲艺术而言,程式就是运用歌舞手段来表现生活的一种规范化形式。二、中国戏曲的表演程式生旦净丑 传统戏曲中常见的角色有生、旦、净、丑四种类型,称之为角色行当。生是戏曲表演行当的主要类型之一,扮演男性人物。有老生、小生、武生。老生,因多挂髯口(胡须),又称须生,扮
3、演中年或老年男性,大多是剧中的正面人物,重唱功,用真声念韵白。旦是另一主要的戏曲表演行当,扮演女性人物。有正旦、花旦、老旦、彩旦。正旦,又称青衣,因常穿青色褶衣而得名,重唱功、多用韵白。花旦,扮演天真活泼或泼辣放荡的青年妇女,表演上重做功和念白。武旦,扮演勇武的女性。老旦,扮演老年妇女,重唱功。彩旦,又称丑旦、丑婆子。净,俗称花脸、花面。有大花脸,一般扮演地位较高,举止稳定的男性人物;副净,也称二花脸,多扮演性格粗豪、勇猛刚烈的人物;武净,也称武花脸,以武打为主;武二花,也称摔打花脸,以跌扑摔打为主;油毛脸,俗称毛净,用喷火等特技。丑,是传统戏曲中的喜剧角色,既可扮演心地善良、机智诙谐的人物,
4、也可扮演奸诈卑鄙的人物。根据人物身份、性格的不同,丑可以分为文丑、武丑、彩旦、丑旦等,不重唱功,而以念白的口齿清楚、清脆流利为主。三、中国戏曲的剧种和流派四大声腔系统:从源流着眼,中国戏曲音乐可以分为四大声腔系统。(一)昆腔:又称昆曲或昆剧,因产生于元末明初江苏昆山而得名。自元末自明朝嘉靖中叶,昆山腔只是一种清唱曲。嘉靖时期,魏良辅吸收海盐腔、弋阳腔的音乐,对昆山腔进行改革,改良后的昆腔具有委婉细腻、流利悠远的特点。传入北京后,很快取代当时的弋阳腔,独领风骚。清代中叶,渐趋衰落。代表曲目游园惊梦、思凡等。(二)高腔,名称由来,一说是因明清时流行于河北高阳,一说是因为唱腔高亢,故名。是明朝中期形
5、成的江西弋阳腔和稍后的安徽青阳腔在南北各地的演变。由于各地语言音调的差异以及受当地民间音乐的影响,各高腔剧种,风格差异较大。特点是只用打击乐,不用管弦乐,台上一人独唱,后台众人帮腔,声音高亢。川剧、湘剧、辰河戏、祁剧、婺剧、赣剧等都属于高腔系统。(三)梆子,因表演时用硬木梆子作打击乐而得名,起源于明代陕西、甘肃一带高亢激越的民歌。首先形成的剧种是秦腔(陕西梆子),之后向东发展,与各地方言、民间曲调相结合,陆续形成各种梆子,如陕西梆子、河北梆子等。特点是主要用弦乐伴奏,也兼用管乐器,用硬木梆子作打击乐。(四)皮黄,是西皮、二黄两种腔调的合称。西皮起源于秦腔,也有称襄阳腔或北路的。二黄是清初由“吹
6、腔”、“高拨子”在徽班中演变而成,也有称“南路”的。清初,西皮是汉调的主要腔调,二黄是徽调的主要腔调。随着汉调、徽调以及二者合流演变而成的京剧在各地的流行,西皮、二黄形成一种声腔系统。西皮一般激昂雄壮、活泼愉快,二黄凄凉沉郁,二腔调并用,习称皮黄。基本特点是管弦乐和打击乐并用,歌、舞并重。京剧在皮黄系统中流传最广,因此,皮黄也专指京剧。二、剧种介绍京剧:原称皮黄、京调。18世纪末,著名的“四大徽班”进京,深受京师人士喜爱。徽班进京,不少秦腔艺人转投徽班以求生存,形成徽、秦合流的态势。道光十四年前后,湖北艺人余三胜、谭志道等人最终将西皮、二黄结合在一起。从这时到19世纪末,是京剧中所谓“老三鼎甲
7、”(程长庚、张二奎、余三胜)称雄的时代;继老三鼎甲之后,是后三鼎甲(谭鑫培、孙菊仙、汪桂芬)时期;以梅兰芳为代表的四大名旦和以余叔岩、杨小楼为代表的生行艺术,也达到顶峰。京剧以演绎历史故事为主。评剧:主要流行在北京、天津、内蒙古及东北地区。清代末年,河北滦县的“对口莲花落”吸收了京剧、河北梆子、皮影、大鼓等音乐表现形式,形成评剧。早期又称平腔梆子戏,主要在农村流动演出,1912年,成兆才等在唐山组织“警世戏社”,编写新戏,在矿工中演出。评剧音乐曲调流畅自然,伴奏器乐以板胡为主,语言通俗,有大众化特色。越剧:流行于浙江、上海、江苏、江西、安徽等地。1906年前后,嵊县一带的民谣、山歌在余姚秧歌班
8、的影响下发展成越剧。越剧初期,伴奏用檀板、笃鼓,演员全部是男演员。1916年进入上海后,吸收京剧的舞蹈动作和绍剧的唱腔。1923年,出现全部由女性组成的文武女班。越剧唱腔细腻柔婉,长于抒情。黄梅戏:流行于安徽、江西、湖北部分地区,源于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歌。道光年间在三省毗邻地区,形成民间小戏。后来吸收弋阳腔和徽剧的音乐和表演艺术形式,出演大戏。后来以安徽安庆为流行中心。粤剧:流行广东、广西等粤语地区。清代初期,在广东地区出现融合弋阳腔、昆腔、皮黄、梆子等声腔剧种的“本地班”,在演出过程中,广泛吸收广东民间音乐和当时流行的曲调,形成粤剧。川剧:流行于四川全盛及贵州、云南等地。包括昆腔、高腔、弹戏、胡琴和四川本地的灯戏灯五种声腔艺术,这些声腔本来都单独在四川各地演出,清代乾隆以后,由于经常同台表演,遂形成共同的风格,清末统称“川戏”,后称“川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