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翻译基础知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英翻译基础知识课件.ppt(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汉英翻译基础知识汉英翻译基础知识 主讲教师主讲教师:孙建中孙建中1.汉英翻译与文化1.1文化的定义与分类 根据,“文化”有三个定义:1.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2.考古学用语,指同一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同样的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3.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再OALED中,culture 的定义是:1.(A)refined understanding and appreciation of art,literature,ect.(对于
2、文艺等的深刻地了解和鉴赏)(b)art,literature,ect.collectively 文化(文学,艺术等 的总称)2.State of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of a society 文化(一 个社会智能发展的状况)3.Particular form of intellectual expression,e.g.in art and literature文化(智力表现的形式,如体现于文艺 方面)4.customs,arts,social institutions,ect.Of a particular group or people 文化(某群体或民族的风
3、俗,人文 现象,社会惯例等)5.development through training,exercise,treatment,锻炼,训练,修养6.growing of plants or rearing of certain types of animals (e.g bees,silkworms,ect)to obtain a crop or improve the species(植物的)栽培;(动物,如蜂,蚕等,良种的)培育.。7.(biology生)group of bacteria grown for medical or scientific study培养的细菌。对比上述两本字
4、典的定义,不难发现汉族人与英美人对“文化”(culture)的理解不完全相同。汉语的“文化”定义比较笼统,英语的culture定义比较具体。汉语的“文化”包含“物质财富”,英语的culture 只强调文学,艺术,观念,习俗等精神财富。参照现代汉语的第一条,将文化定义为: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的涵盖面极广,几乎包括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文化的分类也因此林林总总.1.从地域划分:有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城市文化和农 村文化,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大陆汉文化和港噢台汉文化;2.从时间划分:有
5、原始文化,奴隶文化,封建文化,资本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等;3.从宗教信仰划分:有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基督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等;4.从生产方式划分:有游牧文化,农业文化,工业文化信息文化;5.从生产工具划分:有旧石器文化,新时期文化,青铜文化6.从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划分:有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7.从性质上划分:有世界文化,民族文化,精英文化,通俗文化,8.从结构上划分: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这里我们采纳(文化语言学)中的文化分类法,将这里我们采纳(文化语言学)中的文化分类法,将文化分:文化分:“物质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制度文化”和和“心理文化心理文化”1.物质文化(materi
6、al culture)指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指一切可见可感的物质和精神的产品。它下属的文化有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戏曲文化等。2.制度文化(institutional culture)指人类的社会制度,宗教制度,生产制度,教育制度,劳动管理分配制度,家庭制度,亲属关系,礼仪习俗,行为方式等社会规约以及与他们有关的各种理论。3.心里文化(也叫观念文化)(mental culture)指人类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信仰,1.2 文化,语言与汉英翻译的关系 由于文化包含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语言是人类最杰出的创造物之一,语言自然是文化的一部分.由于语言是全社会成员共享的财富,
7、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了语言,并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摸索出一套正确使用语言的规律,是语言得以传承和发展,人们作为社会成员在交际时主要依靠语言,也得遵从语言使用的习惯.这些“规律”和“习惯”说明语言属于制度文化.语言还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制度文化.它不仅仅反映自身的特点,还记录反映其他文化,传播其文化,帮助其他文化发展.它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文化载体,是文化的生命线.作为制度文化的语言,与其它制度文化,与物质文化和心理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没有物质文化和心理文化,不可能产生语言,物质文化和心理文化的变化和发展在语言中得到反映,语言也因此才能不断的变化和发展,所以说,物质文化和心理文化是语言发展的源头
8、活水.汉语的语法特征也体现了文化对语言生成和发展的影响.中国人的祖先居住在亚洲东北部温带,气候比较温和,较少受飓风,台风,海啸的袭击,半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与自足的小农经济使他们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他们崇尚和谐,相信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相信主客体的一致,重伦理,重悟性,重简约.这种心理文化在汉语语法中的表现形式是:以意通形,强调意义的连贯,但不在形式标记,句法特征为意和(Parataxis),语法特征为隐性(covertness),词汇的意义往往只能在句子或一定的语境中才能确定,而且要靠人的悟性去心领神会。汉语的词汇主要由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组成,词的组合比较方便,只要合乎事理,表意明
9、确,便可以组合在一起,造句比较简单,不必考虑形式上的一致。而英国人的祖先住在干燥的平原和海岸边,长年累月受到暴风雨霜的袭击,在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不发达的时代,自然的伟力和凶残均不可预测。为了生存,人们只能冷静地面对自然,向自然作斗争。自然作为人的对立面而 存在就而就之,英国人就形成了观察自然,分析自然,了解自然继而控制自然的习惯。对人与自然对立的关系的认识可以说是西方文化的基本概念,也是英国心里文化的重要特征。因此,英语语法特征是显性(overtness),句法特征是合性(hypotaxis)词序比较自由,构词比较灵活。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认识到,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文化有着血肉不可分的
10、密切关系。这种认识对学习翻译,学习用语言进行文化交际非常重要。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确切地说,是文化转换。文化的共性使的转换成为可能,文化的个性决定转换不可能完美。文化的个性形成的文化差异的鸿沟,翻译者的作用就是架设跨越鸿沟的桥梁。我们还应该认识到语言和文化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心里文化的差异,而在心理文化中,对语言文化转换最具阻力的是思维方式的差异。因此,对比研究英汉思维方式的差异是学习含译英是不可缺少的内容。2.中英思维方式对比 人作为思维的主体,其思维方式的形式是受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制约的。人作为思维的个体,因职业,性别,教育程度,认知结构和个人素质的差异,其思维方式不可能完全相同。但同一
11、民族的人,由于生活在同一社会,同一文化氛围中,其思维方式存在共性。不同民族的人,其思维方式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对比研究不同民族思维方式的异同,特别是了解不同民族思维方式的差异,是减少和消除跨文化交际障碍的重要举措。2.1中国人注重伦理(ethics),英美人注重认知(cognition)儒家思想是对中国社会影响最大的思想之一。“以儒家为代表的贤哲对世界的认知主要是出于对自然奥秘的好奇,而是出于对现实政治和伦理道德的关注。”儒家思想“关心的是人道,而非天道,是人生之理,而非自然之性。而在海洋型地理环境发展起来的英美文化促成了英美人对天文地理的浓厚兴趣,使他们形成了探索自然的奥秘,向自然索取
12、的认知传统。中国人的这种认知方式在词汇中均有反映。如:顺其自然(Let nature take its course in accordance with its natural tendency),听其自然(leave the mater as it is;take the world as it is)听天安命(accept the situation),听天由命(be at the mercy of nature;be left to Godmercy;Let fate have its way;submit the will of Heaven;wait for Ones fate).
13、重伦理思想观念的又一体现是重宗族和宗族关系,重辈分尊卑,所以,汉语中亲属称谓特别复杂,英语的亲属称谓比较笼统。如果有这样的一句话“张明和李丹是表亲。张明的母亲是李丹的姑母,李丹的母亲是张明的舅母。”译为:Zhang Ming and Li Dan are cousins.Zhang Mings mother is Li Danaunt who is the sister of Li Dan s father,while Li Dan s mother is Zhang Mings aunt who is the wife of Zhang Ming s mothers brother.语意是清
14、楚的,反映的关系也清楚。英美人的颇费一番才能弄懂中国人一看就明白的关系。按英美人的习惯,“姑母”也好,“舅母”也好,都称aunt,如要区别只是加上她们的名字,例如,Aunt Wang.但不符合中国人的种族关系的习惯。汉语按年月日的顺序表时间,按国,省,市,县,乡等表达地域概念的方式,反映了由大到小的思维顺序,英语表达同类概念的顺序正好相反。中国人的伦理精神中视“群己合一”,突出“群体”的人格,倡导集体主义,较轻视个体的人格;而英美人注重个体的人格,倡导个人主义。正因为如此,“个人主义”译为“individualism”是不准确的。因为“个人主义在汉文化中意为”一切从个人出发,把个人利益放在集体
15、利益之上,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错误思想。个人主义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物,是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核心,它的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如个人英雄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等。而individualism 的解释为:N(1)feeling or behaviour of a person who likes to do things his/her own way,regardless of what other people do(不管别人怎样做)只按个人方法行事的感觉或行为;我行我素;(2)theory that favours free action and complete liberty of beli
16、ef for each individual person(contrasted with the theory that favours the supremacy of the state)个人主义(OALED)可以看出“个人主义”在汉语中是贬义词,而individualism 在英语中是中性词,其确切词义是“个体之一”2.2中国人重整体(integrity),偏重综合性的思维(synthetic),英美人重个 体(individuality),偏重分析(analytic)思维 中国的小农经济是先民们意识到丰收离不开风调雨顺,生存离不开自然的思维,进而从男女关系,天地交合和日月交替等现象悟
17、出 阴阳交感,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的意识。万物一体的观念把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乃至世界间万物都看作不可分割,相依相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这是汉族人最朴素的辩证思维方法。人们注重从对立中求统一,从统一中看对立,中医学中有关阴与阳对立统一关系的阐述更证明了这一点.中医与西医治病的方法很能说明汉族人重综合性思维而英美人重分析性思维的差别.病人感冒发烧去看病,中医往往为病人拿脉,看舌苔,看脸色,问衣食睡眠情况,综合以上情况后确诊情况,找去病因;西医则用体温计量体温,温度超过37度便可确认为发烧,若病人伴有其他不适还要验血,从验血结果判断病毒引起炎症的程度.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凭经验来判断
18、病情,西医虽然也凭经验,但更多的是依靠医疗器戒的结果,如验血结果,B超现象情况等判断病情。中国人钟爱的京剧艺术,集唱,念,做,打于一体,是一门综合艺术;而英美等西方人喜爱的歌剧,舞蹈,话剧,等艺术形式,都是单一的,歌剧中没有舞蹈,舞蹈中没有歌剧,话剧主要是对白。中国文化的另一国粹-国画艺术也是中国人综合思维的有力证据。一幅国画中有画有诗,书法,缺一不可。而英美文化中的画只表现绘画艺术,至多画家在画上签上自己的名字。整体性思维在汉字结构中也体现。汉字中的形象词(雨,人,竹,弓)生动的表现了主观和可观,能指和所指的密切关系。中国人的祖先以这种思维方式发展汉字,数千年使用汉字的实践也巩固了这种思维方
19、式。汉语的词就像一面镜子,将中国人这一心理特征映照得清清楚楚。如现代汉语成语中绝大部分是四字词组,在语义上相同,相反或相对。如:山高水深,铺天盖地,自相矛盾,悲欢离合 新陈代谢,提心吊胆等等。整体思维还体现在汉语语法的隐含性(covertness),句法的合意性(parataxis)及词的笼统性与模糊性上。分析性思维则表现在英语语法外显性(overtness),句法的形和型(hypotaxis)及词意的具体上。2.3中国人重知觉(intuition),英美人重实证(evidence)“中国传统思想注重实践经验,注重整体思考,因而借助知觉体悟,即通过知觉从总体上模糊而直接地把握认识对象的内在本质
20、和规律。”直觉思维强调感性认识,灵感和顿悟。这种思维特征来自儒家,道家,佛家的观念,也是“天人合一”(The Unity of Man and Heaven)哲学思想的产物。这种思维方式在词语中也有反映,如:“恍然大悟”“豁然贯通”“了然于心”,夸奖某人聪明会说某人“悟性好”理解语言时往往突出“意”力图领会“言外之意”,不太重视对语言的科学分析。评价事务的好坏时往往采用感染,随笔,评点等形式表明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较少用系统的理论进行实证考查实式的论证。而英美人的思维传统一向重视理性知识,重视分析,因而也重视实证,主张通过对大量实证分析得出科学,客观的结论,所以,英语的语言分析十分系统全面。部分
21、析汉语句子的语法关系,我们可以理解句子的意义,如不分析英语句子的语法关系,特别是长句中错综复杂的关系,我们是不能够清楚正确地理解英语句子的意义的。2.4 中国人重形象思维(figurative thinking),英美人重逻辑思维 (logical thinking)“形象思维是指人在头脑里对记忆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加工改造,从而形成新的表象的心理过程。”“逻辑思维是运作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活动”表象(presentation)是“经过感知的客观事物在脑中再现的形象”。如我们在远离故乡的城市学习或工作,思念故乡时,故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会浮现在脑海中,有时,脑海中浮现的故乡比真实的故乡更
22、美丽。这就是我们对“记忆表象”进行综合分析,加工改造,形成新的表象的心理过程,就是形象思维的结果。中国人的形象思维方式表现之一,是汉字的象形性,以形示意是汉字的重要特点。英美人重逻辑思维的方式特点,可以从英语词语的功能性上看出来。例如:“与”可分解为“一”(像天)、“冂”(像云),“、”(像水滴),水从云层落下叫做雨(参见林宝卿汉语与中国文化,2000)。又如“旦”字最初的字符是 ,日是太阳升起是闪红光的形象,表示海浪,表示人们远远看到太阳从海上升起,红光与海浪相连的形状,后来人们将“日”下的海浪简化为“一”这边是今天汉字中的“旦”,意为天亮(daybreak;dawn)。“昆”字像圆形的太阳
23、在天空运行,“比”像车轮在滚动。又如“山”()、“眉”(指目上方的毛)、“口”“田”像纵横伸展开去的地,“利”像以刀割禾,“美”(像人头上戴着羽毛跳舞的样子),“井”和“刀”都像所指实物的形象,“至”(像鸟儿到达陆地),水(像水流动的样子)。汉语的指事字也很形象,一看就知道其指称意义,如“上”和“下”、“一”和“三”。形声字的表意形旁代表所指事物,如:海、江、河,都有偏旁“氵”,表示它们与水有关。中国人特别喜欢用具体形象的词语比喻抽象的事物,以物标感,状物言志。如;明枪易躲,暗箭难防(It is easy to dodge a spear thrust in the open,but diff
24、icult to guard against an arrow shot from hiding),调虎离山(lure the tiger out of the mountains;lure the enemy away from his base),哭笑不得(形容处境尴尬,不知如何是好,not know whether to laugh or to cry;find sth.Both funny and annoying)脚踏实地(have a down-to earth),胆小如鼠(as timid as a mouse;chicken-hearted)英没人也用具体的形容词比喻抽象地的事
25、物,但常常喜欢用抽象的名词指代具体的事物。汉语的量词数量多,文化内涵丰富,生动形象,这也是汉语形象化的表现。例如,在与数词“一”和用时,一面镜子(a mirror),一朵花(a flower),一把椅子(a chair),一根棍子(a stick),一张桌子(a table),一棵树(a tree),一件外套(a coat)一支笔(a pen),等。从汉英思维对比研究可以看出,思维方式的差异来自文化传统的差异,思维方式受文化传统的影响,也必然随着文化传统的变化而变化。文化传统随着文化交流的纵深发展也必然会发生变化,因为文化是开放的系统,不同文化之间会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注重将形
26、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结合起来。我们应该认识到,一种文化内部的思维方式也不是统一的。同是汉族人,因职业和文化素质不同,也会形成不同的思维方式。从事人文科学研究和艺术创造的人与从事可自然科学研究的人在思维方式上有典型差异,判断事物时前者容易凭想象,凭感情得出较为主观的结论,后者多依靠实证分析,逻辑推理得出较为客观的结论。我们还应该认识到,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也不会一成不变。在学习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时,我们在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语文,外语,音乐,美术等课程时,我们在培养形象思维能力。加强了理论学习,逻辑思维能力也能加强;多读文学艺术作品,形象思维就会更丰富。学习翻译,学习两种语言的转换,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学习两种思维方式的转变。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中国人和英美人思维方式的不同特点以及在语言上的不同表现形式,努力透彻理解汉语原文,使英译文符合英美人的表达习惯,让翻译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