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必修ppt课件种群数量的变化.pptx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82459119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PPTX 页数:24 大小:2.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生物必修ppt课件种群数量的变化.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人教版生物必修ppt课件种群数量的变化.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生物必修ppt课件种群数量的变化.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生物必修ppt课件种群数量的变化.pptx(2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实验:实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计划制定:计划制定:培养一个酵母菌种群通过显微镜观察,用“血球计数板”计数7天内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计算平均值画出“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实验方法:实验方法:(1)将10mL无菌马铃薯培养液或肉汤培养液加入试管中。(2)将酵母菌菌种接入试管中的培养液内混合均匀。(3)将试管在28条件下连续培养7天。(4)每天取样计数每天取样计数酵母菌数量,采用抽样检测抽样检测方法。(5)分析所取得数值并用曲线图表示出来,分析图形得出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结果分析:结果分析:空间空间、食物食物等环境条件充裕环境条件充裕的情

2、况下,酵母菌种群数量呈现“J”型增长。在空间、食物等环境条件有限有限的情况下,刚接种到培养基上,种群数量增长缓慢;第二个阶段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第三个阶段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并处于稳定状态,即达到K值;第四个阶段种群数量显著下降。第第2节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种群数量的变化03江苏省洪泽中学江苏省洪泽中学 王国礼王国礼实验实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种群数量两种增长方式的差异种群数量两种增长方式的差异 两种增长方式的差异,主要在于环境阻力对种群数两种增长方式的差异,主要在于环境阻力对种群数量增长的影响,按照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就是通过生量增长的影响,按照达尔文自然选

3、择学说,就是通过生存斗争淘汰的个体,可用下图表示。存斗争淘汰的个体,可用下图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是表示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的个体数;图中的阴影部分是表示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的个体数;当种群数量当种群数量K K值时,出生率值时,出生率死亡率。死亡率。一、酵母菌一、酵母菌数量数量测定方法测定方法直接计数法:直接计数法:借助显微镜观察测定借助显微镜观察测定优点:快速优点:快速提问提问:有什么缺点有什么缺点?缺点:不能区分细菌的死活缺点:不能区分细菌的死活酵母菌的计数酵母菌的计数活动一:计数工具活动一:计数工具血球计数板血球计数板实物图实物图实物图实物图正面图正面图正面图正面图侧面图侧面图侧面图侧面图计数

4、室计数室计数室计数室滴液处滴液处滴液处滴液处血球计数血球计数板是一种板是一种专门用于专门用于计数较大计数较大单细胞微单细胞微生物的一生物的一种仪器。种仪器。计数室计数室 1mm 1mm2 2正方形正方形血球计数板血球计数板:一种专门计数较大单细胞微生物的仪器一种专门计数较大单细胞微生物的仪器计计数数室室(中中间间大大方方格格)的的长长和和宽宽各各为为1mm1mm,深深度度为为0.1mm0.1mm,其体积为其体积为_mm_mm3 3,合,合_mL_mL。0.1110-41ml=1cm316161616个小格个小格个小格个小格25252525个小格个小格个小格个小格25X16=40025X16=4

5、0025X16=40025X16=400小格小格小格小格16X25=40016X25=40016X25=40016X25=400小格小格小格小格每个计数室(大方格)共有每个计数室(大方格)共有每个计数室(大方格)共有每个计数室(大方格)共有400400400400小格,总容积为小格,总容积为小格,总容积为小格,总容积为0.1mm0.1mm0.1mm0.1mm3 3 3 3抽样检测:抽样检测:抽样检测:抽样检测:516=80516=80516=80516=80个小格个小格个小格个小格抽样检测:抽样检测:抽样检测:抽样检测:425=100425=100425=100425=100个小格个小格个小格

6、个小格25252525个中格个中格个中格个中格16161616个中格个中格个中格个中格 在用血球计数板(在用血球计数板(1mm1mm1mm1mm方格)对某一样品方格)对某一样品进行计数时,发现在一个计数室内(盖玻片下的培养进行计数时,发现在一个计数室内(盖玻片下的培养液厚度为液厚度为0.1mm0.1mm)酵母菌平均数为)酵母菌平均数为1616,据此估算,据此估算1mL1mL培养液中有酵母菌培养液中有酵母菌 个。个。1.6x105 在用血球计数板(在用血球计数板(1mm1mm1mm1mm方格)对某一稀释方格)对某一稀释5050倍样品进行计数时,发现在一个计数室内(盖玻片倍样品进行计数时,发现在一

7、个计数室内(盖玻片下的培养液厚度为下的培养液厚度为0.1mm0.1mm)酵母菌平均数为)酵母菌平均数为1616,据,据此估算此估算10mL10mL培养液中有酵母菌培养液中有酵母菌 个。个。8x107酵母细胞个数酵母细胞个数1mL1mL400400个小方格细胞总数个小方格细胞总数10104 41 1 1 12516251625162516型的计数板型的计数板型的计数板型的计数板 每个中方格可分成每个中方格可分成每个中方格可分成每个中方格可分成16161616个小方格。一般计个小方格。一般计个小方格。一般计个小方格。一般计数四个角和中央的数四个角和中央的数四个角和中央的数四个角和中央的5 5 5

8、5个中方格(个中方格(个中方格(个中方格(80808080个小方格)的细胞数。个小方格)的细胞数。个小方格)的细胞数。个小方格)的细胞数。细胞个数细胞个数细胞个数细胞个数1mL1mL1mL1mL80808080个小方格细胞总数个小方格细胞总数个小方格细胞总数个小方格细胞总数/80/80/80/80 40010000 40010000 40010000 40010000稀释倍数稀释倍数稀释倍数稀释倍数 2 2 2 21625162516251625型的计数板型的计数板型的计数板型的计数板 将计数室放大,可见它含将计数室放大,可见它含将计数室放大,可见它含将计数室放大,可见它含16161616中格

9、,每中格,每中格,每中格,每个中格含个中格含个中格含个中格含25252525小格。一般取小格。一般取小格。一般取小格。一般取4 4 4 4个中格(个中格(个中格(个中格(100100100100个小方格)计数个小方格)计数个小方格)计数个小方格)计数细胞个数细胞个数细胞个数细胞个数1mL1mL1mL1mL100100100100个小方格细胞总数个小方格细胞总数个小方格细胞总数个小方格细胞总数/100/100/100/100 40010000 40010000 40010000 40010000稀释倍数稀释倍数稀释倍数稀释倍数 计数时,通常数几个样方中格的总菌数,然后求得每计数时,通常数几个样方

10、中格的总菌数,然后求得每个中格的平均值,然后再换算成个中格的平均值,然后再换算成lmllml菌液中的总菌数。菌液中的总菌数。如果是如果是2525个中方格的计数板个中方格的计数板,1mL,1mL菌液中的总菌数菌液中的总菌数=A/52510=A/525104 4B=50000AB=50000AB B(个)(个)A A为样方中方格中的总菌数,为样方中方格中的总菌数,B B为菌液稀释倍数为菌液稀释倍数.如果是如果是1616个中方格的计数板,个中方格的计数板,1mL1mL菌液中的总菌数菌液中的总菌数=A/41610=A/416104 4B=40000AB=40000AB B(个)(个)例例例例:检测员将

11、检测员将检测员将检测员将1mL1mL1mL1mL水样稀释水样稀释水样稀释水样稀释10101010倍后,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检测每毫升倍后,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检测每毫升倍后,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检测每毫升倍后,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检测每毫升蓝藻的数量;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少许培养液使其蓝藻的数量;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少许培养液使其蓝藻的数量;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少许培养液使其蓝藻的数量;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少许培养液使其自行渗入计数室,并用滤纸吸去多余液体。已知每个计数室由自行渗入计数室,并用滤纸吸去多余液体。已知每个计数室由自行渗入计数室,并用滤纸吸去多余液体

12、。已知每个计数室由自行渗入计数室,并用滤纸吸去多余液体。已知每个计数室由2516251625162516400400400400个小格组成,容纳液体的总体积为个小格组成,容纳液体的总体积为个小格组成,容纳液体的总体积为个小格组成,容纳液体的总体积为0.1mm0.1mm0.1mm0.1mm3 3 3 3。现现现现观察到图中该计数室所示观察到图中该计数室所示观察到图中该计数室所示观察到图中该计数室所示a a a a、b b b b、c c c c、d d d d、e 5e 5e 5e 5个中格个中格个中格个中格(80(80(80(80个小格个小格个小格个小格)内内内内共有蓝藻共有蓝藻共有蓝藻共有蓝

13、藻n n n n个,则上述水样中约有蓝藻个,则上述水样中约有蓝藻个,则上述水样中约有蓝藻个,则上述水样中约有蓝藻 个个个个mL mL mL mL 解析解析 :酵母细胞个数:酵母细胞个数1mL1mL8080个小方格细胞总数个小方格细胞总数/80 40010000/80 40010000稀释倍稀释倍数数n/804001000010n/8040010000105n105n105 5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显微镜直接计数法不足:不足:不能区分死细胞和活细胞,应用范围较窄不能区分死细胞和活细胞,应用范围较窄一些小的细胞在显微镜下很难看到;一些小的细胞在显微镜下很难看到;样品中菌液浓度不能低于样品中菌液浓度不能

14、低于10106 6个个/mL/mL不能用于菌丝体或呈链状而不分散的微生物测定。不能用于菌丝体或呈链状而不分散的微生物测定。适用范围:适用范围:测定个体较大的细菌或原生动物细细菌菌个个体体若若太太小小、过过多多,由由于于每每一一小小格格中中细细菌层层叠加,相互遮挡,难以准确计数。菌层层叠加,相互遮挡,难以准确计数。活动二:探究活动二:探究培养液中培养液中酵母菌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种群数量的变化1.1.单细胞真核生物单细胞真核生物2.2.兼性厌氧菌兼性厌氧菌3.3.出芽生殖出芽生殖探究探究培养液中培养液中酵母菌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种群数量的变化视频视频探究过程探究过程1.1.提出问题:提出问题:2

15、.2.作出假设:作出假设:3.3.设计实验:设计实验:4.4.进行实验:进行实验:5.5.分析和表达分析和表达6.6.进一步探究进一步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数量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数量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连续培养连续培养7 7天,每天用天,每天用显微镜显微镜显微镜显微镜和和血球计数板血球计数板血球计数板血球计数板计数计数出酵母菌种群密度出酵母菌种群密度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结合实验数据,画出酵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结合实验数据,画出酵母种群增长的母种群增长的曲线图曲线图并进行分析。并进行分析。酵母菌在开始一段时间呈酵母菌在开始一段时间呈“J”J”型增长,但随着型增长,但随着时

16、间的推移,由于资源和空间有限,将呈时间的推移,由于资源和空间有限,将呈“S”S”型增长,并最终将全部死亡。型增长,并最终将全部死亡。实验步骤实验步骤将将10mL10mL无菌无菌马铃薯培养液或肉汤培养液加入试管中马铃薯培养液或肉汤培养液加入试管中将酵母菌接种入试管中的培养液中将酵母菌接种入试管中的培养液中混合均匀混合均匀;将试管在将试管在2828条件下连续培养条件下连续培养7d7d;每天取样计数酵母菌数量每天取样计数酵母菌数量;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分析结果,得出结论。逐个计数很困难,采取逐个计数很困难,采取抽样检测抽样检测的方法的方法每天同一时间计数每天同一时间计数第第 1 1 天天第第 3 3

17、天天第第 6 6 天天第第 7 7 天天死亡死亡死亡死亡先将盖玻片盖在计数室上先将盖玻片盖在计数室上吸管吸培养液吸管吸培养液滴盖玻片边缘滴盖玻片边缘培养液自行渗入培养液自行渗入滤纸吸去多余的培养液滤纸吸去多余的培养液酵母菌细胞全部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沉降到计到计数室底部数室底部显微计数显微计数估算试管中酵母菌的总数。估算试管中酵母菌的总数。1 1怎样进行酵母菌的计数?怎样进行酵母菌的计数?血球血球血球血球计数板使用后,用自来水冲洗,计数板使用后,用自来水冲洗,计数板使用后,用自来水冲洗,计数板使用后,用自来水冲洗,切勿用硬物洗刷,切勿用硬物洗刷,切勿用硬物洗刷,切勿用硬物洗刷,洗后自行晾干或用吹

18、风机吹干,或用洗后自行晾干或用吹风机吹干,或用洗后自行晾干或用吹风机吹干,或用洗后自行晾干或用吹风机吹干,或用95%95%95%95%的乙醇、无水的乙醇、无水的乙醇、无水的乙醇、无水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脱水使其干燥。通过镜检观察每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脱水使其干燥。通过镜检观察每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脱水使其干燥。通过镜检观察每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脱水使其干燥。通过镜检观察每小格内是否残留菌体或其他沉淀物。若不干净,则必须小格内是否残留菌体或其他沉淀物。若不干净,则必须小格内是否残留菌体或其他沉淀物。若不干净,则必须小格内是否残留菌体或其他沉淀物。若不干净,则必须重复清洗直到干净为止。重复清洗直到

19、干净为止。重复清洗直到干净为止。重复清洗直到干净为止。1.1.1.1.对于已经出芽的酵母菌,对于已经出芽的酵母菌,对于已经出芽的酵母菌,对于已经出芽的酵母菌,芽体达到母细胞大小一半芽体达到母细胞大小一半芽体达到母细胞大小一半芽体达到母细胞大小一半时,即可作为两个菌体计算;时,即可作为两个菌体计算;时,即可作为两个菌体计算;时,即可作为两个菌体计算;已死亡的酵母菌不计数已死亡的酵母菌不计数已死亡的酵母菌不计数已死亡的酵母菌不计数。镜检注意镜检注意镜检注意镜检注意2.2.2.2.先用低倍镜、再用高倍镜。高倍镜观察时,需要不先用低倍镜、再用高倍镜。高倍镜观察时,需要不先用低倍镜、再用高倍镜。高倍镜观

20、察时,需要不先用低倍镜、再用高倍镜。高倍镜观察时,需要不停转动细准焦螺旋调焦。停转动细准焦螺旋调焦。停转动细准焦螺旋调焦。停转动细准焦螺旋调焦。1 1、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建议你将试、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建议你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这是为什么?管轻轻振荡几次。这是为什么?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以保证估算的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以保证估算的准确性,减少误差。准确性,减少误差。2 2、本探究需要设置对照吗?如果需要请讨论对照组、本探究需要设置对照吗?如果需要请讨论对照组应怎样设计和操作;如果不需要,请说明理由。应怎样设计和操作;如果不需要,请说明理由。

21、酵母菌在不同时间内的数量可以相互对比酵母菌在不同时间内的数量可以相互对比,不需另设不需另设对照实验对照实验;(前后对照)(前后对照)需要做重复实验需要做重复实验,以保证计数的准确性。以保证计数的准确性。3 3、需要做重复实验吗?、需要做重复实验吗?每个样品一般计数三次,取其每个样品一般计数三次,取其平均值平均值。5 5、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计数,应采取、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计数,应采取怎样的措施?怎样的措施?加定量的培养液稀释,再用血球计数板计数加定量的培养液稀释,再用血球计数板计数只计数相邻两边及其夹角的酵母菌数。只计数相邻两边及其夹角的酵母菌数。(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6 6、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当怎样计数?、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当怎样计数?4.2 种群的数量变化种群的数量变化02【巩固提升】1D 2A 3D 4、ABC 5、B6(1)随酵母菌数量不断增多,营养物质消耗、pH变化,有害代谢废物积累等 (2)该实验在时间上形成前后对照 需要 为了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3)使酵母菌分布均匀 增加稀释倍数7.(1)磷脂 DNA、RNA、ATP (2)适宜的光照 (3)维持藻细胞数量不变 藻细胞密度过大 大 先盖上盖玻片,后滴细胞悬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