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骚乱暴乱处置战术队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骚乱暴乱处置战术队形.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骚乱暴乱处置战术队形在处置严重骚乱暴乱事件过程中,面对陌生的人群和地理环境,武警、特警队员随时都可能面临各种器物的袭击,如投掷类(石块、玻璃瓶、燃烧弹等),手持类(棍棒、钢条、匕首等),发射类(枪、弩等)等,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和特警队员的人身和生命安全。骚乱中心战斗队形是以12人为一个作战单位,通过组建战斗队形,使特警队员在处置大规模骚乱暴乱中,既能确保自身安全,同时能成功处置打砸抢烧等严重群体性暴力犯罪,完成巡逻、警戒、驱散、救援、抓捕等任务。一、目的:通过人员和装备的有效结合,化解执勤中的各种危险,完成巡逻、警戒、驱散、救护、抓捕等各项工作任务,实现最大的作战效能。二、人员:以一个满编中队(
2、12人)为一个作战单位,多个作战单位、人员与突击车可协同作战。三、装备:一个作战单位配备警棍盾牌四套、警用防暴枪四支、手枪两支、警棍两支、手铐四副、手掷催泪弹、医药箱、灭火器等,必要时须配备防毒面具。四、警械武器的运用:警棍盾牌:四人配备,用于防护。面对砖块、石头、棍棒等袭击时,组成防护墙,确保战斗小组的安全,同时承担警械制止违法犯罪嫌疑人的责任。警用防暴枪:四人配备,用于驱散。对特警发布的解散命令拒不服从的,经警告无效时,可以发射催泪弹,对大量聚集的的犯罪分子进行驱散。手枪:两人配备,用于制止正在实施的严重暴力犯罪,发生暴力袭警时用于自卫。警棍和手铐:负责抓捕、带离现场。医药箱:救护受伤群众
3、和特警队员。五、队形构建:(一)巡逻队形一个作战单位12人成两路纵队便步行进,其警械武器配备为每路纵队第一名和第六名持警棍盾牌,第二名和第五名持警用防暴枪,携带手掷催泪弹,第三名持警用手枪,第四名持警棍,携带手铐、医药箱等(如图1)。 图一为持警棍盾牌特警。行进在队伍的最前端和最末端。队伍的第一名和最后一名是最容易、一般也会最先受到攻击的位置,防护能力强的警棍盾牌手编排在这个位置,对突然发起的袭击,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作出反应,形成屏障,保障自身和队伍的安全。为持警用防爆枪特警。在队伍受到袭击的时候,快速出枪,震慑犯罪犯罪。为持警用手枪特警。持手枪特警是队伍的指挥官,处于队伍的中心位置,便于指令
4、的传达,同时可防止抢夺手枪行为的发生。为持警棍特警。执行救护受伤群众和特警,抓捕犯罪嫌疑人的任务,同时,作为预备力量随时准备替补受伤的特警。(二)警戒(设卡)队形巡逻过程中休息时和执行设卡警戒时采用。其基本构成为,八名持警棍盾牌和警用防暴枪的特警组成一个正方形,每个方向分别编排一名警棍盾牌手和一名警用防暴枪手,持手枪和警棍特警处于正方形中间,所有队员面向外面来敌方向(如图二)。休息和设卡盘查时,要发现有利地形和器物,充分利用墙壁、车辆为依托,构建警戒队形(如图三),尽量避免四面受敌。 图二 图三(三)警戒(驱散)队形在处置骚乱暴乱中,对于经要求不停止“打砸抢烧”等犯罪行为、拒绝执行解散命令、暴
5、力袭击执勤特警的暴乱分子,按照现场指挥的命令,构建驱散队形,发射、投掷催泪弹,制止暴乱分子的犯罪行为。 驱散队形的构成为:面向聚集的暴乱分子成四列横队,四名持警棍盾牌特警为第一列,四名持警用防暴枪特警为第二列,两名持手枪特警为第三列,两名持警棍特警为第四列,面向后方承担警戒任务(如图四)。当发生暴乱分子远距离通过投掷物袭击执勤特警,危害特警人身安全时,由第一列盾牌手组成防护墙,抵挡住暴乱分子投掷物的袭击,保证整个队伍的安全,为防暴枪射手争取时间做射击准备。当指挥官下达发射催泪弹的命令时,防暴枪射手向右前方的迈出一步,与盾牌手成一列,在盾牌手的掩护下射击。 骚乱分子图 四当暴乱分子持枪、爆炸物袭击人民群众和执勤特警,严重危害其生命安全的时候,持枪特警从第二和第三队特警中插入(如图五),武器制止暴乱分子的犯罪行为。 骚乱分子 图 五(四)抓捕(救护)队形经命令暴乱分子拒不停止“打砸抢烧”等暴力犯罪活动,按照现场指挥的命令,现场处置特警可组建抓捕队形,抓捕犯罪分子。抓捕队形构成:在警戒(驱散)队形的基础上,处于队形的左右两翼的警棍盾牌手和防暴枪射手向前压缩,对暴乱分子形成半包围,通过警械制止其犯罪行为(如图六),而后由持警棍特警上前将其控制上手铐带离现场,持枪特警则退到最后担任警戒任务(如图七)。 图 六 图 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