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共17张PPT)--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上传人:九****飞 文档编号:82391368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PPTX 页数:17 大小:12.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共17张PPT)--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共17张PPT)--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共17张PPT)--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共17张PPT)--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一首唐诗与隋唐选官制度一首唐诗与隋唐选官制度登科后登科后作者:孟郊作者:孟郊(唐唐)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早年生活清贫,却不愿做官,独爱写诗。不惑之年后,他受母亲督促,赴京赶考,经过两次落榜,在他46岁这一年最终考进进士(及第),经吏部复试取中后授予官职(登科)。孟郊因何事“得意”?这关系到唐朝的何种制度?探究一 选官制度一、选官制度一、选官制度时期制度选拔标准选拔方式汉朝察举制品行地方向中央举荐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家世、道德、才能

2、家世(曹魏)(西晋)中正官评级朝廷授官唐朝科举制才学分科考试朝廷考核设问:选官制度的演变体现了什么发展趋势?学习聚焦学习聚焦科举制使官员选拔变得更加公开和公平,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与完善。预习落实预习落实一、选官制度一、选官制度时期制度选拔标准选拔方式汉朝察举制品行地方向中央举荐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家世、道德、才能 家世(曹魏)(西晋)中正官评级朝廷授官唐朝科举制才学分科考试朝廷考核设问:选官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哪些方面得到继承?01出发点出发点选贤任能选贤任能02主要内容主要内容儒家学说儒家学说03根本目的根本目的为当时统治阶级为当时统治阶级服务服务 材料一:此制用意,在用一个客观的考

3、试标准,来不断的挑选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此制的另一优点,在使应试者怀牒自举,公开竞选。可以免去汉代察举制必经地方政权之选择;可以根本消融社会阶级之存在;可以促进全社会文化之向上;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而提高其爱国心;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科举制的推行,对历史的发展,也带来很大负面效应。首先,它使得学校体系从此以后就和选官制度牢牢地捆绑在了一起,学校成了科举的附庸。知识学习被限制在文字、文字书写、文学和道德讲求上。使中国本来就该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受到了影响,以至于长期无法进化。其次,科举虽然强化了官僚制,但也使得人才都被行政体系吸走,

4、影响了社会整体发展。其三,科举制虽然推动了人们向学,但也极大地催生了官本位文化的生长。整个社会的运行,都围绕着官僚体制打转,这对于中国社会以后的发展影响甚巨,以至于今天仍有余波。张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导论对科举制的评价有多种,从材料中选择你赞成的一种观点并说明理由(也可提出你自己的观点加以说明)。材料一:唐太宗时期,大臣封德彝建议将征兵年龄从21岁提前到18岁,相关诰敕经皇帝签署后下发到门下省时,给事中魏征坚决不肯署名,最终诰敕没有颁行。摘编自资治通鉴材料二:武则天时期,刘祎之官至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三省长官名)。后以私议天后返政,并受人诬罪赐死,时年五十七。时则天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鞫(

5、审问)其事。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摘编自旧唐书刘祎之传根据两则材料,“诰敕”为何都不能顺利施行?二道敕令和隋唐中枢机构二道敕令和隋唐中枢机构探究二 中枢机构沿革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皇帝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同意后交予审议提交上奏审议政令起草政令执行政令通过审议封驳图4 三省六部分工示意图政事堂在在唐唐代代,凡凡遇遇军军国国大大事事,照照例例先先由由中中书书省省中中书书舍舍人人(中中书书省省属属官官)各各拟拟意意见见,再再由由宰宰相相(中中书书省省长长官官)审审核核裁裁定定送送经经皇皇帝帝画画敕敕后后,再再须须送送门门下下省省,由由给给

6、事事中中(门门下下省省属属官官)一一番番覆覆审审,若若门门下下省省不不同同意意,还还得得退退回回重重拟拟。因因此此必必得得中中书书、门门下下两两省省共共同同认认可可,那那道道敕敕书书才才算算合合法法皇皇帝帝不能独裁不能独裁,宰相同样不能独裁。宰相同样不能独裁。钱穆钱穆国史新论国史新论中央机构创新:中央机构创新:相权三分,加强皇权;相权三分,加强皇权;职权明确,体系更加完备;职权明确,体系更加完备;集体施政,利于决策科学。集体施政,利于决策科学。秦朝三公九卿制汉武帝时期内外朝制唐朝三省六部制东汉时期尚书台学习聚焦学习聚焦三省六部制的确立,使得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设问:中枢决策机构的变化趋

7、势?秦朝三公九卿制汉武帝时期内外朝制唐朝三省六部制东汉时期尚书台材料材料 在君主专制集权制度下,一切设官任职以及对此的调整,无不先从君主的统治在君主专制集权制度下,一切设官任职以及对此的调整,无不先从君主的统治利益出发,故意采取职官系统的多以内侍官代替外朝职官,虚职实官,虚官实职,职、利益出发,故意采取职官系统的多以内侍官代替外朝职官,虚职实官,虚官实职,职、轨多元化,故意造成它们之间的相互牵制和监督,一再权脱节等等,其主要根源都来自轨多元化,故意造成它们之间的相互牵制和监督,一再权脱节等等,其主要根源都来自专制君主的控制。离开君主专制这一特点,就无法理解中国古代的职官制度及其演变。专制君主的

8、控制。离开君主专制这一特点,就无法理解中国古代的职官制度及其演变。郑海峰:中国古代官制研究郑海峰:中国古代官制研究中央机构继承:中央机构继承:皇帝制度,皇权独尊;皇帝制度,皇权独尊;目的是为加强君主专制;目的是为加强君主专制;唐代怀集县的庸调银饼,1970年10月在陕西西安南郊何家村发掘出土。为洊安(今广东怀集西北)、怀集(今属广东)两县以庸调银制成之四块银饼之一。怀集庸调银饼一块,直径9.8厘米,重十两(435.9克),正面錾文“怀集县开十庸调银怀集县开十庸调银拾两,拾两,专当官令王文乐、典陈友、匠高童”。“开十”当为“开元十年”之省文,“开元十年”即公元722年 。乃庸调银实物之首次发现乃

9、庸调银实物之首次发现,证实新唐书食货志所载“非蚕乡则输银”的规定,开元时已在个别地区施行。唐代怀集县的庸调银饼唐代怀集县的庸调银饼探究三 赋税制度沿革一块银饼与唐朝赋税制度一块银饼与唐朝赋税制度时间赋税制度征税标准 征税项目征税对象征税时间魏晋时期租调制户租(粮)调(绢帛)受田农民不固定北魏孝文帝租调制一夫一户 租(粮)调(绢帛)受田农民不固定隋朝至唐初租 庸 调 制度人丁田租、户调、力役、杂税等受田农民不固定 唐朝后期两税法财产户税、田税不分主客农商,一律纳税夏、秋 两季预习落实预习落实征税标准: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土地和财产为主过渡征税时间:征税时间:由不定时征收逐渐到基本定时征

10、收人人身身控控制制:农民由必须服徭役逐渐发展为以庸代役,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赋税制度赋税制度演变趋势:演变趋势:【叁叁】赋税制度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即丁税以田亩为基础的土地税,即田税以成年男子为基础的徭役和兵役百百 姓姓国国 家家纳纳税税维维持持国国家家运运转转1、百姓与国家百姓缴纳的赋税给国家提供资金。国家用其养兵卫国、赈灾、修建工程、支付官吏工资等维持国家运转,为百姓创造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百姓与国家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保保国国安安民民是是上上位位者者应应尽尽的的职职责责依依法法纳纳税税是是每每个个国国民民应应尽尽的的义义务务赋税制度继承:赋税制度继承:维持国家运转,维护统治维持国家运

11、转,维护统治安史之乱两税法 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玄宗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德兵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德兵起,所在赋敛,迫趣取办,无复常准。起,所在赋敛,迫趣取办,无复常准。赋敛之司增数而莫相统摄,各随意增科,赋敛之司增数而莫相统摄,各随意增科,自立色目,新故相仍,不知纪极。民富自立色目,新故相仍,不知纪极。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吏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吏因缘蚕食,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皆因缘蚕食,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皆逃徙为浮户,其土著百无四五。逃徙为浮户,其

12、土著百无四五。资治通鉴卷226提取图文材料信息,说明唐代中期后人口变化的原因及带来的问题?均田制破坏,租庸调制的征税依据丧失;税收机构及名目混乱,人民负担加重;赋税负担不均,农民逃离;赋税制度 每州各取大历(766-780)中一年科率钱谷数最多者,便为两税定额,此乃采非法之权令以为经制,总无名之暴赋以立恒规。陆贽(754年805年)翰苑集卷22中书奏议 均节赋税恤百姓第一条 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浚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昨日输残税,因窥官库门。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号为羡余物,随月献至尊。夺我身上暖,买尔眼前恩。白居易(772年846年)集卷2重赋 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

13、,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夺所取与居者均,使无侥幸。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田亩之税,率以大历十四年垦田之数为准而均征之。杨炎“请作两税法”疏问题(1)评析上述材料所依据的不同类型史料的价值 (2)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两税法利弊的认识。高高度度发发达达的的隋隋唐唐政政治治文文明明的的出出现现和和形形成成是是诸诸多多历历史史因因素素综综合合作作用用的的产产物物,(隋隋唐唐)不不仅仅能能够够兼兼容容并并蓄蓄、综综采采汉汉魏魏南南北北朝朝以以来来不不同同区区域域、不不同同族族群群的的制制度度文文化

14、化加加以以融融通通运运用用,而而且且还还能能在在此此基基础础上上进进行行改改革革创创新新。隋隋唐唐时时期期的的三三省省六六部部制制、科科举举铨铨选选制制、律律令令制制、两两税税法法等等重重大大制制度度都都是是在在继继承承前前代代政政治治文文明明的的基基础础上上有有所所改改革革和和创创新新,使使之之更更加加完完善善、更更符符合合国国家家政政治治、经经济济、军军事事、文文化化发发展展的的现现实实需需要要,从从而而创创造造出出了了更更为为发发达、灿烂的文明,其成就因而超迈往古。达、灿烂的文明,其成就因而超迈往古。王王小小甫甫编编著著创创造造与与再再造造:隋隋唐唐至至明明中中叶叶的的政政治治文文明明隋

15、唐制度选官制度(公平开放)中枢机构(完善成熟)税收制度(固定自由)继承创新发展本课小结本课小结时空坐标时空坐标封封封封建建建建制制制制度度度度进进进进一一一一步步步步发发发发展展展展拓展拓展学习拓展学习拓展 唐唐朝朝注注重重法法律律的的制制定定。流流传传到到今今天天的的唐唐律律疏疏议议,在在中中国国和世界法制史上都具有重要影响。和世界法制史上都具有重要影响。查查阅阅相相关关研研究究成成果果,初初步步了了解解唐唐律律疏疏议议的的主主要要特特点点及及其其在在法法制史上的地位制史上的地位。中国现存第一部中国现存第一部内容完整的法典内容完整的法典标志着中国古代标志着中国古代立法达到了最高立法达到了最高水平。水平。对后世及周边国对后世及周边国家产生了极为深家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远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