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陶渊明的诗词鉴赏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陶渊明的诗词鉴赏3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陶渊明的诗词鉴赏3篇 陶渊明作品的语言平淡,但这平淡是把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用朴实平易的语言表达出来;表意易读懂,其内涵还需细细品尝,但又富有情致和趣味。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陶渊明的诗词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移居二首 朝代:晋朝|作者:陶渊明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 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 奇文共观赏,疑义相与析。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这组诗写于公元410年(晋
2、安帝义熙六年),当时作者46岁。依据逯钦立陶渊明事迹诗文系年与郭维森陶渊明年谱,公元405年(义熙元年)弃彭泽令返回柴桑,住上京里老家及园田居。公元408年(义熙四年)六月,陶渊明隐居上京的旧宅失火,短暂以船为家。两年后移居浔阳南里(今江西九江城外)之南村村舍。移居二首当是移居后不久所作。 其一 第一首写移居求友的初衷,邻里过往的欢乐。吟味全诗,每四句是一个层次。 前四句:“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追溯往事,以“昔”字领起,将移居和求友联系起来,因事见意,重在“乐”字。古人迷信,移居选宅先卜算,问凶吉,宅地吉利才移居,凶险则不移居。但也有如古谚所云:“非宅是卜,惟邻是
3、卜。”(左传昭公三年)移居者不在乎宅地之吉凶,而在乎邻里之善恶。诗人用其意,表明自己早就憧憬南村,卜宅不为风水吉利,而为求友共乐。三、四两句,补足卜居的心情。诗人听说南村多有本心质素的人,很情愿和他们一同度日,共处晨夕。陶渊明生活在“真风告逝,大伪斯兴,闾阎懈廉退之节,市朝驱易进之心”(感士不遇赋)的时代,对充溢虚伪、机诈、钻营、倾轧的社会风气痛心疾首,却又无力拨乱反正,只能明哲保身,归隐田园,躬耕自给。卜居求友,不趋炎附势,不祈福求显,唯择善者为邻,正是诗人清高情志和内在人格的表现。 中间四句:“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由卜居初衷写到如愿移居,是诗意的转折和深化。兹
4、役,指移居搬家这件事。“弊庐”,破旧的房屋,这里指简陋的新居。诗人再次表明,说移居南村的愿望早就有了,最终实现的时候。其欣欣之情,溢于言表。接着又说,只要有好邻居,好挚友,房子小一点没关系,只要能遮挡一张床一条席子就可以了,不必肯定求其宽敞。不求华堂广厦,唯求邻里共度晨夕,弊庐虽小,乐在其中,诗人旷达不群的胸襟,物外之乐的情趣不言而喻。在对住房的追求上,古往今来,不少有识之士都表现出高远的精神境界。孔子准备到东方少数民族地区居住,有人对他说:那地方太简陋,孔子答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杜甫流寓成都,茅屋为秋风所破,愁苦中仍旧热切呼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
5、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推己及人,表现出忧国忧民的崇高情怀。刘禹锡为陋室作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铭)其鄙视官场的卑污与腐败,追求高洁的品德与志趣,在审美气质上,和陶渊明这首诗有相通的一面。 最终四句:“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观赏,疑义相与析。”详细描写得友之乐。邻曲,即邻居。在义熙七年(411年)所作与殷晋安别诗中,诗人说:“去年家南里,薄作少时邻。”可知殷晋安(即前所说殷景仁)当时曾与诗人为邻。诗中所说的友人,多是读书人,交谈的内容自然不同于和农夫“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限于农事(见归园田居)
6、,而带着读书人的特点和爱好。他们一起回忆往事,自由自在,毫无保留地交心,他们一起观赏奇文,共同分析疑难的文义,畅游学海,追求精神上的沟通。诗人创作移居二首时,正值四十六、七岁的中年时代。这是人生在各方面均臻成熟的时期。中年的妙趣和魅力,在于相当地相识人生,相识自己,从而做自己所能做而且也情愿做的事,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和读陶渊明归田以后其它作品一样,移居二首给人的感受是显明而剧烈的:诗人厌恶黑暗污浊的社会,鄙视丑恶虚伪的官场,但他并不厌弃人生。在对农村田园、亲人挚友的真挚爱恋中,他找到了生活的欢乐,生命的归宿,心灵的慰安和休息。高蹈、潇洒而又酷爱人生,恋念人生,独特而亲切的情调,情趣与理趣
7、共辉,陶渊明其人其诗的魅力,首先来自对人生与自然的诗意般的酷爱和把握。 陶渊明田园诗的风格一直以朴实平淡、自然真率见称。这种独特的风格,正是诗人质性自然的特性的外化。从这首诗来看,所写移居情事,原是非常平常的一件事。但在诗人笔下款款写来,读者却感到亲切有味。所用的语言,平常如口语,温柔高妙,看似浅显,然嚼之味醇,思之情真,悟之意远。如写移居得偿所愿:“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纯然日常口语,直抒人生见解。“何必”二字,率直中见深曲,映出时人普遍追名逐利的心态,矫矫脱俗,高风亮节,如松间白鹤,天际鸿鹄。又如诗人写和谐坦诚的邻里友情,仅以“时时来”出之,可谓笔墨省净,引人遐想。观赏奇文,状以“共”
8、字,分析疑义,状以“相与”,均是传神笔墨。假如奇文自赏,疑义自析,也无不行,却于情味锐减,更无法深化移居之乐的主题。而“共”与“相与”前后相续则热情抗言之情态呼之欲出,使“奇文共观赏,疑义相与析”,成为绝妙的诗句,赢得千古读者的激赏。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评陶渊明止酒诗云:“坐止高荫下,步止荜门里。好味止园葵,大欢止稚子。余反复味之,然后知渊明用意故坐止于树荫之下,则广厦华堂吾何羡焉。步止于荜门之里,则朝市深利吾何趋焉。好味止于噉园葵,则五鼎方丈吾何欲焉。大欢止于戏稚子,则燕歌赵舞吾何乐焉。”要达到这种心境和生活,是要经过长期的思想斗争和苦痛的人生体验,才能对人生有睿智的领悟的,正如包孕万汇的江
9、海,汪洋恣肆,波涛澎湃之后而臻于安静。陶诗看似寻常,却又令人在低吟回味之中感到一种特别的魅力“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等。读者读着这样的诗句,往昔对生活中一些困惑不解的冲突,或许会在感悟诗意的同时豁然开朗,得到说明,以坦然旷达的胸怀面对万花筒般的人生。陶诗淡而有味,外质内秀,似俗实雅的韵致,在移居一诗中也得到生动地体现。 其二 前人评陶,统归于平淡,又谓“凡作清淡古诗,须有沉至之语,朴实之理,以为文骨,乃可不朽”(施补华岘佣说诗)。陶渊明生于玄言诗盛行百年之久的东晋时代,“理过其辞,淡乎寡味”乃诗坛风尚,故以理为骨,臻于平淡皆不犯难,其珍贵处倒在淡而不枯,质而实绮,
10、能在真率旷达的情意中化入渊深朴茂的哲理,从田园耕凿的忧勤里讨出人生自然的乐趣。读陶诗移居二首其二,即可知此意。 全诗以自由之笔写自得之乐,将日常生活中邻里过从的琐碎情事串成一片行云流水。首二句“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暗承第一首结尾“奇文共观赏,疑义相与析”而来,篇断意连,接得奇妙自然。此处以“春秋”二字发端,概括全篇,说明诗中所叙并非“发真趣于间或”(谢榛四溟诗话),而是一年四季生活中常有的乐趣。每遇风和日丽的春天或天高云淡的秋日,登高赋诗,一快胸襟,历来为文人引为风雅胜事。对陶渊明来说,在柴桑火灾之后,新迁南村,有此登临胜地,更觉欣慰自得。登高不仅是在春秋佳日,还必需是在农务暇日,春种秋
11、获,正是大忙季节,忙里偷闲,登高赋诗,个中趣味决非成天悠哉游哉的士大夫所能领会,何况还有同村的“素心人”可与共赏新诗。所以士大夫常有的雅兴,在此诗中便有不同寻常的意义。这两句用意颇深却如不经意道出,虽无一字刻划景物,而风光之清靡高爽,足堪玩赏,诗人之神情超旷,也如在眼前。 移居南村除有登高赋诗之乐以外,更有与邻人过从招饮之乐:“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这两句与前事并不连属,但若作斟酒品诗理解,四句之间又似可承接。过门辄呼,无须士大夫之间拜会邀请的虚礼,看法村野,更觉来往的随意。大呼小叫,毫不顾忌言谈举止的风度,语气粗朴,反见情意的真率。“相呼”之意可能是指邻人有酒,特意过门招饮诗人;也可能是
12、诗人有酒招饮邻人,或邻人时来串门,恰遇诗人有酒便一起斟酌,共赏新诗。杜甫说:“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客至)“叫妇开大瓶,盆中为吾取。指挥过无礼,未觉村野丑。”(遭田父泥饮)诸般境界,在陶诗这两句中皆可体会,所以愈觉含蓄不尽。 当然,人们也不是终日饮酒游乐,平常各自忙于农务,有闲时聚在一起才觉得兴味无穷:“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辄披衣,言笑无厌时。”有酒便相互招饮,有事则各自归去,在这个小小的南村,人与人的关系特别实在,特别真诚。“各自归”原来指农忙时各自由家耕作,但又与上句饮酒之事字面相连,句意相属,给人以酒后散去、自忙农务的印象。这就像前四句一样,利用句子之间若有若无的连
13、贯,从时间的先后承续以及诗意的内在联系两方面,灵巧自如地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琐事融成了整体。这句既顶住上句招饮之事,又引出下句相思之情。忙时归去,闲时相思,相思复又聚首,似与过门相呼意义重复,造成一个回环,“相思则披衣”又有意用民歌常见的顶针格,强调了这一重复,使笔意由于音节的复沓而更加流畅自如。这种往复不已的章法在汉诗中较常见,如苏武诗、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等,多因重叠回环、曲尽其情而具有一唱三叹的韵味。陶渊明不用章法的复叠,而仅凭意思的回环形成往复不已的情韵,正是其取法汉人而又富有独创之处。何况此处还不是简洁的重复,而是诗意的深化。过门招饮,仅见其情意的真率,闲时相思,
14、才见其友情的深挚。披衣而起,可见即使已经睡下,也无碍于随时相招,相见之后,谈笑起来没完没了,又使诗意更进一层。假如说过门辄呼是从地邻关系表明诗人与村人的来往无须受虚礼的限制,那么披衣而起、言笑无厌则表明他们的相聚在时间上也不受俗态的拘束。所以,将诗人与邻人之间纯朴的情意写到极至,也就将摒绝虚伪和矫饰的自然之乐倾泻无余。此际诗情已达高潮,再引出“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的感叹,便极其自然了。这两句扣住移居的题目,写出在此久居的愿望,也是对上文所述过从之乐的总结。不言“此乐”,而说“此理”,是因为乐中有理,由任情适意的乐趣中悟出了任自然的生活哲理比一切都高。从表面上看,这种快然自足的乐趣所体现的自
15、然之理与东晋一般贵族士大夫的玄学自然观没有什么两样。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说:“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好像也可以用来说明陶渊明移居二首其二中的真趣所在。但同是“人之相与”、“欣于所遇”之乐,其实质内容和表现方式大不相同。东晋士族自恃阀阅名贵,社会地位优越,每日服食养生,清谈玄理,宴集聚会所相与之人,都是贵族世家,一时名流;游山玩水所暂得之乐,亦不过是无所事事,自命风雅;他们所寄予的玄理,虽似高深莫测,其实只是空虚放浪的寄生哲学而已。陶渊明的自然观虽然仍以玄学为外壳,但他的自
16、然之趣是脱离虚伪污浊的尘网,将田园当作返朴归真的乐土;他所相与之人是淳朴勤劳的农夫和志趣相投的邻里;他所寄予的玄理,朴实明快,是他在亲自参与农业劳动之后悟出的人生真谛。所以,此诗末二句“忽跟农务,以衣食当勤力耕收住,盖第耽相乐,本易务荒,乐何能久,以此自警,意始周匝无弊,而用笔则矫变异样”(张玉谷古诗赏析)。结尾点明自然之乐的根源在于勤力躬耕,这是陶渊明自然观的核心。“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诗人认为人生只有以生产劳动、自营衣食为根本,才能观赏安静的自然风光,享受纯真的人间情意,并从中领悟最高的玄理自然之道。这种主见力耕的“自然有为论”与东
17、晋士族好逸恶劳的“自然无为论”是针锋相对的,它是陶渊明用小生产者朴实唯物的世界观批判改造士族玄学的产物。此诗以乐发端,以勤收尾,中间又穿插以农务,虽是以写乐为主,而终以勘为根本,章法与诗意相得益彰,但见笔力矫变而不见运斧之迹。全篇排列日常交往的散漫情事,以任情适意的自然之乐贯串一气,言情切事,若离若合,起落无迹,断续无端,文气畅达自如而用意宛转深厚,所以看似平淡散缓而实极自然浑成。 由此可见,作诗以理为骨固佳,其尤贵者当擅长在情中化理。晋宋之交,玄风大炽,一般诗人都能谈理。山水诗中的谈玄说理成份多为后人所訾议,而产生于同时的陶渊明田园诗中亦有不少谈理之作,却博得了盛誉。缘由就在刚刚脱离玄言诗的
18、山水诗多以自然证理,理赘于辞;而陶诗则能以情化理,理入于情,不言理亦自有理趣在笔墨之外,明言理而又有真情融于意象之中。这种从容自然的境界,为后人树立了很高的艺术标准。 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朝代:晋朝|作者:陶渊明 草庐寄穷巷,甘以辞华轩。 正夏长风急,林室顿烧燔。 一宅无遗宇,肪舟荫门前。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果菜始复生,惊鸟尚未还。 中宵伫遥念,一盼周九天。 总发抱孤介,奄出四十年。 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闲。 贞刚自有质,玉石乃非坚。 仰想东户时,余粮宿中田。 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既已不遇兹,且遂灌我园。 戊申岁是晋安帝义熙四年(408),陶渊明四十四岁。 此时渊明居上京,六月中旬
19、,一场火灾将其居室焚烧殆尽,便只好住在门前的船中。至新秋之时,写下这首诗。房屋焚毁,好像并没有使诗人感到更多的苦痛,他安居舟中,照旧悠闲地生活。 “草庐寄穷巷,甘以辞华轩。”起头这两句是写他这几年的安静生活。“草庐”即他归田后营建的“草屋x间”。“穷巷”,偏僻的村巷。“华轩”,达官乘坐的美丽的车子,这里代指仕宦生活。居陋巷而绝功名之念,这样的意思在归田后很多诗中屡见陈述。这里用一个“甘”字,见出他这种看法出于自觉自愿,也显见他心情的安静自然。可是,“正夏长风急,林室顿烧燔。”天炎风息,丛集在一起的房子忽然烧掉了。着一“顿”字,见出打击的沉重。“一宅无遗宇,舫舟荫门前。”他的住宅没有剩下一间房子
20、,只好将船翻盖在门前,以遮挡风雨。“舫舟荫门前”一般说明为借居在船上,似非确。归园田居“榆柳荫后檐”与这句结构相同,“荫”也为覆盖的意思。在陆地上以舟作棚,现时还常见着。以上可谓第一段,写“遇火”状况。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曰“新秋”,曰“月将圆”,见出是七月将半的时令,离遇火已近一个月了。“迢迢”,意同遥遥,显出秋夜给人漫长的感觉。“亭亭”,高远的样子,这是作者注视秋月的印象。这两句既写出了节令的改变,又传出了作者耿耿不寐的心情。这是火灾予他心理的刺激。“果菜始复生,惊鸟尚未还。”遭火熏烤的四周园圃中的果菜又活过来了,但受惊的鸟雀还没有飞回。从“果菜始复生”见出他生计还有希望,而后一
21、种状况又表示创巨的痛深。在这样的秋夜里,他的心情是很不安静的:“中宵伫遥念,一盼周九天。”半夜里他伫立遥想,顾盼之间真是“心事浩茫连广宇”了。以上是其次段,写“遇火”后心情的不安静。 下面第三段,所写是“中宵伫遥念”的内容。作者先是自述平生操行:“总发抱孤介,奄出四十年。”他说:我从小就有正直耿介的性格,一下子就是四十年了(作者此时四十四岁)。“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闲。”形体、行事随着时间的过去而苍老、而改变,可心灵始终是安闲的,没有染上尘俗杂念。“孤介”、“独闲”,都表示他不同于流俗。“贞刚自有质,玉石乃非坚。”这两句意思说:我具备的贞刚的禀性,玉石也比不上它坚实。这六句是对自己平生的检点,
22、自慰的口吻里又显出自信。他是在遭受灾变之时作如此回想的,这也表示了他还将这样做,不因眼下困难而动摇。接着他又想起一种志向的生活:“仰想东户时,余粮宿中田。”“东户”,指传闻中的古代帝王东户季子,据说那时民风淳朴,道不拾遗,余粮储放在田中也无人偷盗。“中田”即田中。“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这是说,那时候人们生活无忧无虑,人人都安家立业。这些“仰想”,表现了作者的憧憬之情,他当时处于那种艰难境地作这种联想,实在也是很自然的。但是,这终归是空想。“既已不遇兹,且遂灌我园。”意思是说:既然已经遇不上这样的时代了,还是灌我的园、耕我的田吧。这表现了作者面对现实的看法。想起“东户时”,他的心情不免又波
23、动起来,但他又马上回到眼前的现实,心情又安静下来了。后两句好像还有这样的意思:丰衣足食不能凭空想,要靠自己的劳动。这就与两年后写的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所表达的思想相一样了。 这首诗写作者“遇火”前后的生活情景和心情,很是真实,也很自然。比如遇火前后作者心情由安静到不安静,是几经波折,多种改变,但都显得入情入理,毫不给人以故作姿态之感。火灾的打击是沉重的,不能不带来心情的反应,此诗若一味旷达,恐非合乎实际了。诗人的珍贵,就是以平素的生活信念来化解灾变的影响,以面对现实的看法坚决躬耕的决心,他最终经受住这次考验了。 桃花源诗 朝代:晋朝|作者:陶渊明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黄绮之商山,伊人
24、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才智?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陶渊明写桃花源,用了散文与诗两种文体。桃花源记主要是描写渔人出入桃花源的经过和在桃花源中的所见所闻;桃花源诗是以诗人的口吻讲解并描述桃花源人民生活的和平、安静。桃花源诗内容丰富,对于了解陶渊明描写桃花源的意图和生活志向很有帮助
25、。 诗分三段。开头六句为第一段,叙述、说明桃花源中人的来历,跟桃花源记中所记“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意思大体相同。但诗中详细列出黄(夏黄公)、绮(绮里季)避秦时乱到高山的实例,来示意桃花源中人与这些古代贤者志趣一样,或者说,正是那些贤者带他们到桃花源的。 中间十八句为其次段,介绍桃花源中人的生活情景。先写桃花源里人参与劳动,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相命肆农耕”,是说相互招呼,努力耕作。“秋熟靡王税”,是说到了秋收时,劳动果实归劳动者全部,用不着向官府缴纳赋税,说明没有封建剥削和压迫。“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和桃花源记中的“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相照应,两句
26、意思大体一样。接着写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仍旧保持着古代的礼仪,衣裳也是古代的式样。孩子们尽情地歌颂,老人们逍遥自在地游乐。最终写那里的一切都是顺应自然,怡然自得。随着季节的自然改变调整生活和劳作,所以连历法也用不着,更不用竭尽思虑、费心劳神了。 最终八句为第三段,诗人发表争论和感慨。“奇踪隐五百”,是说从秦到晋,桃花源中人隐居了五百年(概数,实际是约六百年)。“一朝敞神界”是说桃花源被渔人发觉,泄露了这个神仙般的世界的隐私。“旋复还幽蔽”,是说桃花源刚放开又马上与外界隔绝,也就是桃花源记中所说的“遂迷,不复得路”。既然渔人离开桃花源时已“到处志之”,那么怎么会再也找不着呢?其实这个问题在桃花源
27、诗里已经作了回答,那就是“淳薄既异源”,意思是说,世俗生活的浅薄与桃花源中民风的淳朴,是格格不入,绝然不同的。假如真在那么一个桃花源,而它又果真给刘子骥他们找到了,那么,它就不能独立存在。东晋末期,战乱频繁,徭役繁重,人民逃亡。诗人把桃花源中人的生活写得那么安静、和谐,这正是对黑暗现实的一种否定。千余年来,不知有多少人对桃花源的有无进行过探讨。有人说,避乱逃难时,的确有很多人跑到深山野林,穷乡僻壤去过志向的生活。但明显不能据此而把这个志向与桃花源等同起来,因为桃花源中的生活情景是被诗人志向化了的。“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意思是世上的一般人“游方士”是不行能真正理解“尘嚣外”(桃花源)的生活
28、情景的。“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这是诗人抒发自己的感情,具有浪漫主义色调。意思是希望能驾起轻风,腾飞而起,去追求那些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们(其中包括诗的开头所说的古代贤者和桃花源中人)。 据萧统陶渊明传记载:“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无弦琴是弹奏不出声音的,拨弄它是为了“寄其意”,描写一个美妙的世外桃源,虽然超尘脱俗,无法实现,却也正是为了“寄其意”。 从以上简洁的分析来看,桃花源诗在有些方面确比桃花源记写得更为详细、具体。桃花源记局限于写渔人的所见所闻,渔人在桃花源逗留时间不长,见闻有限。而桃花源诗显得更为敏捷自由,也便于诗人干脆抒写自己的情怀,因此读桃花源
29、记不行不读桃花源诗。 桃花源诗和桃花源记都是描写同一个乌托邦式的志向社会,但并不让人觉得重复。记是散文,有曲折新颖的故事情节,有人物,有对话,描写详细,富于小说色调;诗的语言比较质朴,记述桃源社会的情形更加具体。记是以渔人的经验为线索,到处写渔人所见,作者的心情、看法隐藏在文本之后,而诗则由诗人干脆叙述桃源的历史状态,并干脆抒发自己的感慨与愿望,二者相互映照,充分地显示桃花源的思想意义和审美意义。 有人认为桃花源诗赞美“古法”,不要“才智”是一种消极、倒退的表现。这其实是没有真正领悟诗人写作的本意。所谓“古法”,虽是一种寄予,表示憧憬古代社会的淳朴,而并非是要开历史的倒车;所谓“于何劳才智”实
30、际是对世俗生活中的勾心斗角、勾心斗角表示憎恶与否定。正如前人所指出的,陶渊明是一个“有志天下”“欲为为而不能为”的人,他有自己的志向和报负而无法实现,这才是他的思想本质。 此诗作于陶渊明晚年,约为南朝宋永初三年(422年)的作品。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实行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晋恭帝。这些事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动身,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变更、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妙境界,以寄予自己的政治志向与美妙情趣。桃花源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陶渊明的诗词鉴赏3篇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7页 共17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第 17 页 共 17 页